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文本阅读,了解唐代文学创作背景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和思辨能力,抓住文本的重点和主旨。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学生通过导读了解《孙权劝学》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文本,并抓住重点和主旨。
3.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孙权劝学》的背景和作者杜牧。
2.导读文本,引发学生对劝学的思考和讨论。
Step 2 学生独立阅读+分析(15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孙权劝学》。
2.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a.阅读《孙权劝学》的文本结构和特点有哪些?b.孙权是怎样劝勉自己的儿子的?c.你觉得故事背后的寓意是什么?Step 3 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本组的分析结果。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学生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Step 4 整体讨论(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文本的结构、特点和寓意,梳理出文本的重点和主旨。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孙权要劝儿子努力学习?劝学的目的是什么?3.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及时引导和补充。
Step 5 个人反思(20分钟)1.学生个人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写下个人反思,包括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改进方案。
3.学生可以将反思内容与家长分享,寻求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教学延伸】1.邀请学生向家长传达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改进方案,争取家庭共同关注学习。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篇类似《孙权劝学》的劝学文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劝学的意义和方式。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以文本阅读和思辨为主线,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劝学的意义和自身学习的问题。
同时,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进步。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孙权劝学》的核心思想,即知识无止境,不断进取。
2.能够分析文中各段内容,理解文中难以理解的古汉语。
3.能够通过理解文中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正确理解《孙权劝学》的核心思想,即知识无止境。
教学难点:能够分析文中各段内容,理解文中难以理解的古汉语。
(三)教学方法1.导入活动:老师先简要谈论一下知识无止境这个概念,然后教师可以询问同学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2.课堂讲解:老师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示例和图片,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讲解《孙权劝学》的核心内容。
3.课堂讨论: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自由发言,探讨自己对《孙权劝学》的思考和看法。
4.小组合作:根据《孙权劝学》的内容,老师设计小组合作的任务,让同学们在小组内彼此讨论学习方法,据此形成学习笔记并互相交流。
5.个体微创新: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孙权劝学》的基础上推广一些优秀学习方法,发挥个人特长,并进行分享。
6.整合概括:老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尽可能的在自己的学习成果中,整合概括自己在这次教学中学到的东西。
(四)教学过程1.整体把握1)课前预习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来进行阅读,思考问题和计划自己的疑问2)文本初读:指导学生粗略阅读《孙权劝学》,全面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全篇构思框架3)文本深化阅读:指导学生开始发现文章的核心思想,并通过分析文中的概念和句式,理解语言的难度2.核心实践1)听讲讲解:讲解《孙权劝学》的背景、前因后果、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有益规划思考2)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文中不好理解的古汉语,并探究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脾脏挫裂伤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脾脏挫裂伤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由于脾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因此在脾脏受到严重伤害导致挫裂伤发生之后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传统的治疗措施为脾脏切除术,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冲击较大,损伤严重,疗效受限,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非手术治疗方式优势突显,本研究就来深入探究一番。
【关键词】脾脏挫裂伤;非手术治疗;疗效;护理脾脏是腹部内脏中最容易损伤的器官,发生率占各种腹部损伤的20%-40%。
各种原因引起脾挫裂伤的病人病情危急,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破裂的脾脏。
但随着临床医学的深入研究,对脾脏的功能有了更新的认识,使传统的治疗方法(脾切除)受到冲击,保留脾脏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共收治脾挫裂伤36例,其中16例采取了非手术治疗,9例保脾成功。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16-79岁。
损伤原因:车祸10例,高处坠落伤2例,打架斗殴1例,伴腰椎骨折1例,肋骨骨折1例,左肾挫裂伤1例。
1.2诊断依据(1)明确的外伤史,尤其是腹部损伤。
(2)腹腔内抽出不凝血性液体。
(3)B超或CT确诊。
1.3非手术治疗指征(1)入院时生命体征稳定或经输液输血800-1000ml后稳定;(2)B超或CT证实脾被膜完整,实质内裂伤或实质内小血肿,腹腔内无或少量积液;(3)休克患者经抗休克治疗短期内纠正再无休克发生;(4)无合并严重的多脏器损伤;(5)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治疗方法一般绝对卧床休息两周,禁食2-3天,应用止血药抗生素及镇静剂,补液扩容,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期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及时处理合并伤。
2结果采用非手术治疗期间,7例因病情不稳定中转手术,其余均好转。
3临床观察及护理3.1迅速将患者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绝对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若病情稳定,可取半卧位[1];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液体和药物,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若血压偏低,应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可以加快静脉输液并检测中心静脉压,并做好输血准备。
《孙权劝学》教案及反思模板

《孙权劝学》教案及反思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读并背诵《孙权劝学》;1.2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孙权劝学的意义;1.3学习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2运用现代文翻译、注释等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孙权的关爱和智慧,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3.2培养勤奋好学、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文章内容,感悟孙权的智慧;1.2学习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2.教学难点:1.1文章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1.2对孙权劝学的深层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介绍孙权的背景和事迹;1.2引导学生关注孙权劝学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孙权劝学》,感知文章内容;2.2学生根据注释和翻译,理解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3.合作探讨3.1.1孙权为什么劝学?3.1.2孙权劝学的意义何在?3.1.3你从孙权劝学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课堂讲解4.1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如断句、注释、翻译等;4.2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课堂练习5.1.1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1.2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5.1.3概括文章主旨。
6.课后作业6.1.1背诵《孙权劝学》;6.1.3收集其他文言文阅读材料,进行自主阅读。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1.1学生对《孙权劝学》的理解程度;1.2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进步。
2.教学方法改进2.2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困难。
3.教学目标达成情况3.1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3.2学生是否具备继续深入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4.教学感悟4.1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和不足;4.2对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认识和思考。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难点补充1.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理解: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权谓之曰’这句话中,‘谓’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谓’是告诉的意思。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是一种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提升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教学目标
孙权劝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最终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
孙权劝学教学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通过涉及生活、实践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
流能力。
4.体验式学习:通过实践、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加深
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反思
在实践中,孙权劝学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学科知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其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不断培养和引导,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最后,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10篇)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10篇)《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预设时我就将朗读贯穿于整节课,同时各个阶段提出的朗读要求不同,有层次,有梯度。
初读,要求读准音,读顺文,在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借助注释、工具书)再读,要求读懂意,通过读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思想及语言风格。
(疏通文意)品读,要求是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读出生活体验,读出思考,读出余味,美读文言文。
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古诗文的`魅力,体悟到中国文化的美、汉语言的美。
45分钟的课堂,书声朗朗。
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体悟,从而达到初步感知,了解大意;整体感知,思维聚合;沉浸作品,与之共鸣的教学效果,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我认为“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必由之路。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2《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119个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
故事性很强,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对刚刚步入初中的弱班同学,我想不会有太大难度,我把教学目标定得比较低。
从施教过程看,有启发之处,有不足之处。
1、激励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信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对学习基础比较弱的授课班级,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课文情节,为理解故事内容做铺垫。
2、录音朗读的示范对比,对于学生句读能力的提高也有裨益。
3、注重培养学生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
课文理解并不难,课前有预习,疏通理解时让学生让学生利用注释,合作学习,讨论质疑难词句。
学生与老师一同解答,这样便于因材施教,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能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对这个环节持犹豫的'态度,因为我怀疑学生们的能力,没有放手让学生随心所欲,而是扣着问题来理解。
生怕一略而过,学生非但字词句没有掌握,连中心也模糊。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孙权劝学篇一课型:讲读主备:洪正生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七()班姓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⑴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
⑴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能力目标:⑴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⑴对比阅读,理解《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异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勉励同学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2、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味利用对话组材的妙处。
【教学难点】1、美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的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韵味。
2、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教学方法】1、朗读法。
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散读,分角色朗读等。
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文意,体味对话描写,最终实现美读课文。
2、文言文五步阅读法。
初读课文,正音正字;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清文章背诵思路;品读课文,赏析本文言简意丰的对话美;悟读课文,体验反思。
3、比较阅读法。
延伸拓展,通过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预习检测】1、生字注音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遂(suì)邪(yé)更(gēng)2、多音字辨析更:更新(gēng)为:治经为博士(wéi)邪:邪恶(xié)更加(gèng)为了(wèi)琅邪郡(yá)遂:遂拜蒙母(suì)为博士邪(yé)半身不遂(suí)3、形近字辨析谓(谓语)博(博士)猎(涉猎)孤(孤独)卿(爱卿)刮(刮目)渭(渭河)搏(搏斗)腊(腊梅)狐(狐狸)鲫(鲫鱼)括(包括)4、词语解释①权谓吕蒙曰(告诉)②蒙辞以军中多务(用)(事务)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④孰若孤谁(比得上)⑤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⑥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⑦当涂掌事(当道,当权)⑧蒙乃始就学(才)(开始从事)⑨及鲁肃过寻阳(到了……时候)(到)⑩见事之晚(认清事物)5、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6、解释下面成语的意思【刮目相待、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媒体】投影片【教学步骤】【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看注释试翻译课文;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司马光的故事)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三、检查预习1、学生结合注解翻译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学生介绍、教师补充文章作者及文中的历史人物。
⑴司马光,宋代历史学家、文学家。
故事:①砸缸,表现其聪明、机智。
②圆枕,表现其勤奋、惜时。
总结:正因为有这两点,司马光才创作了《资治通鉴》这一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历史巨著。
⑵文中的历史人物:孙权,东吴国君,少年英主形象吕蒙,权之大将鲁肃,孙权的谋士,著名的大臣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活动1、《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
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
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揭示学习的必要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学习的目的、方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忙,不是理由。
委婉的批评。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范读课文,讲述《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的故事。
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司马光砸缸的故事。(2)注意下列字词的含义:
掌事辞岂论议士
就卿孤博士
(3)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吕蒙当初是怎样一个人,给他何称谓?
“吴下阿蒙”
孙权如何说服吕蒙,用什么语气?
现身说法
鲁肃对吕蒙看法如何,有何变化,文中是哪句话,这句话用何语气?吕蒙如何回答,用何语气?
孙权→→劝学→→吕蒙←←赞学←←鲁肃(语重心长)(自得、自豪)(惊讶、赞叹)虚心接受意见
严厉
功敬才
好学
苦爱才刻用
善劝开卷有益
四、教学反思
优点:1、利用改编成课本剧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表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使学生的天赋得到了充分地发挥。3、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表演能力。
不足:1、但剧中人物台词的编写还不够生动、形象,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改写课本剧还有很大难度,2、大多数台词还要老师代替学生去写,没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做指导和练习。
第二场是赞学,地点在吕蒙家,人物是鲁肃和吕蒙,情节主要是他们的对话。
三名学生上讲台表演根据课本改编的课本剧《孙权劝学》表演课本剧评价一览表
人物名目评价(满意打√)(不满意打×)
孙权
吕蒙
鲁肃
学生讨论:假如孙权群学的对象是方仲永,结局会怎样?4、作业
把《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作比较阅读。
5、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讶、赞叹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得、自豪
(4)鲁肃除语言上夸奖外,在行动上有何做法?
与蒙结友,拜其母。
(5)使鲁肃对吕蒙发生变化的原因?
蒙乃始就学
(6)用一成语概括吕蒙读书长进。
刮目相待
3、课本剧表演
选三名学生扮演孙权、鲁肃和吕蒙饰演一个课本剧,分两场戏:第一场是劝学,地点在朝廷,人物是孙权和吕蒙,情节主要是他们的对话;
难点:感受并理解鲁肃、吕蒙的对话以及孙权劝学时的口吻,语气与神态,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有句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部影视作品的主题曲吗?还知道那些英雄人物?“关公”英名一世,却败走麦城。设计活捉关羽的人物是谁?
生:是《三国演义》吕布、关羽、周瑜、孙权。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及意义。
3、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中人物各自说话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能背诵课文。
4、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勉励学生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二、学Biblioteka 重、难点重点:翻译并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