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最新诊治进展
尿路感染诊治进展课件

主要抗生素
• 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羟氨苄西林)
• 甲 氧 苄 氨 嘧 啶 (TMP) 、 磺 胺 类 (SMZ 或
SMZ/TMP)
• 头孢类
• 单酰胺环类抗生素(安曲南)
• 喹诺酮类
• 氨基糖苷类
• 碳青霉烯类
• 其他如万古霉素、四环素类等
6
氨苄西林
• 选用针对大肠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 氨苄西林不宜单独用于尿感经验治疗 • 大肠杆菌耐药率=82.6%*(中国细菌耐药性研究:
前言
• 尿路感染----菌/败血症,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 • 抗生素----尿感治愈率↑,预后↑ • 复杂性尿感治疗仍然棘手
• 复杂因素不容易去除 • 致病菌分布发生改变和耐药性
1
院内外尿感致病菌比较(%)
细菌
大肠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肺炎克雷白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肠球菌
院外
89.2 3.2 2.4 0.4 2.0
要有氨苄西林、四环素和第一代头孢 • 这种多重耐药性可通过单一质粒传递
11
头孢类
• 我们(住院复杂性)尿感G-杆菌对三代头孢耐药率=25 %~40%
• 细菌产生对抗抗生素的酶,特别是广谱-内酰胺酶 (AmpC -内酰胺酶和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
• ESBL=Extended spectrum -lactamase • 主要由大肠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产生,
菌株数 201 115 22 22 8 5 3 3 23
比例(%) 77.3 44.2 8.5 8.5 3.1 1.9 1.2 1.2 8.8
杨念生等.中华肾脏病杂志.2019,14 8:194
耐药致病菌的传播
女性社区获得性尿感:
尿路感染的诊治进展.

UTI
(二)UTI诊断标准 1985年我国的UTI诊断标准: 1,正规清洁中段尿培养(保证尿液在膀胱 存留超过4-6小时)细菌定量培养⊇105/ml 4-6 ⊇10 /ml。 2,离心中段尿沉渣镜检WBC数>10/HP, 或有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 具备条件前二点可确诊。如无2点,需行第二 次培养,如细菌数⊇ 105/ml且为同一种菌,可确 诊。 。
UTI
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会讨论通过的鉴别上、 下尿路感染的标准: (1)ACB阳性多为肾盂肾炎,阴性为膀胱炎。 (2)膀胱灭菌后尿培养阳性者为肾盂肾炎。 (3)有发热(>380C)、或腰痛、肾区叩痛或尿中有 WBC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4)经治疗后复发(六周内)多为肾盂肾炎;单剂治疗 无效者多为肾盂肾炎。 (5)经过治疗后仍有肾损害,排除其它原因所致;或X 线检查有异常改变者多为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的诊治进展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 郝文科
UTI
*UTI通常指的是尿路的细菌性感染。 *UTI是所有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UTI的发生率占人口0.91%。我国的资料为2.05%。 女性最常见,有文献报道30%~90%女性一生曾 患过一次以上的尿感。60岁以上女性尿感发生 率高达10~12%。已婚/未婚之比为12.8/1。男性 少见,发生率为0.03~0.04%。
UTI
*无症状菌尿 指临床无尿路刺激症状,但在不同日的清洁 中段尿培养菌落数超过105/ml,且为同一菌种。多 见于孕妇、老年人、留置尿管、尿道器械操作后。 *尿道综合症 多见于妇女,有明显的尿路刺激症状,但无 发热、WBC升高,尿培养多次阴性。尿中可有 RBC或WBC,但增多不明显。
尿路感染的诊治及护理进展

复查 , 如仍为 1 ~1 f ml需结 合临床 表现来诊 断或做 膀 0 0 e/ , u
胱穿刺尿培养确诊 J 。 12 09年欧洲 泌尿外科 年会上 的最新 U I . 2 0 T 的诊 断标准 ① 女性急性非复杂性 U I女性 急性非复 杂性膀 胱炎 : T、 排尿 困 难、 尿急 、 尿频 、 痛 , 次急 性发 作 , 前没 有 任何 U I 尿 本 4周 T 症
1 1 18 . 95年第二届全 国肾脏病学 术会 议确立 U I 断标 准 T诊 ①正规 清洁 中段 尿 ( 尿停 留在 膀胱 4~ 6h以上 ) 细菌定 量
因素 , 并采取措施去除这些 因素 , 同时依据 尿培养及 药敏结 果 选用抗生素 , 提高患者 的免疫力等 。阿莫西林 、 氯西林是 治 氨 疗敏感肠 球菌和 B族链球 菌 的首选 药 , 目前 对青 霉素类 耐 但 药性 普遍 增加 , 可选用带抑制超广 谱 B内酰胺 酶 ( S L 类 抗 EB ) 生素 。由于泌尿 系统 的异常 和临床 表现各 不相 同 , 治疗 周 期很 难统一 。一 般下尿 路感染 症状 的患 者推 荐 1 疗法 , 周 表现为发热 、 菌血症和低 血压等 严重症 状 的患者 推荐 1 0—1 4 d 疗法 。泌尿生殖 异常无 法纠 正 、 T 频 发者 , 考虑 长疗 程 uI 可 抑菌治疗 。但 是抑 菌疗 法对抗 生素 的选 择 , 括剂量 和周期 , 包 目前 尚无 系统的研 究报道。
3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培养 , 菌落数 ≥1 c / l 0 f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 清洁离心 中段 尿沉渣 白细胞 数 u
>1 0爪/ P, U I H 有 T 症状 。两 项均具 备者 可 以确 诊 , 若无第 2 项, 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 , 如仍 ≥1 e m , 0 f l且两次 的细菌 u/ 相同者 , 以确诊 。③做 膀胱穿 刺尿培 养 , 可 细菌 阳性 ( 不论 菌
临床医学中2024年泌尿系统疾病的新进展培训课件

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延缓慢性肾功能 不全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前列腺增生症的非手术治疗
新型药物和非手术治疗手段的研究和应用,为前列 腺增生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性功能障碍的生理和心理 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性功能障碍,采用生理和心 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泌尿系统结石研究进展
结石成分分析
通过结石成分分析,可以明确结 石的成因,为预防结石复发提供
依据。
微创治疗手段
随着泌尿外科技术的进步,微创治 疗手段如激光碎石、超声碎石等在 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
个体化预防策略
根据结石成分和成因,制定个体化 的预防策略,降低泌尿系统结石的 复发率。
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膀胱癌
膀胱内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恶 性肿瘤。
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血尿
尿液中混有血液,提示泌尿系 统损伤或肿瘤。
腰部疼痛
肾结石、肾盂肾炎等引起的疼 痛。
尿频、尿急、尿痛
常见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 。
尿失禁
无法控制排尿,常见于神经损 伤或膀胱肌肉功能异常。
诊断方法
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影像 学检查(如超声、CT、MRI) 等。
肾脏通过滤过和重吸收作用,将血液 中的有害物质排除并形成尿液,尿液 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最终通 过尿道排出体外。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类型
01
02
03
04
肾结石
由于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沉积 在肾脏或输尿管内形成的结石
。
肾盂肾炎
肾脏感染引起的炎症,通常由 细菌引起。
前列腺增生
男性前列腺组织增生肥大,压 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
尿路感染诊疗规范

尿路感染诊疗规范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可见于从新生儿到老年的各个人群,尤以女性(特别是在妊娠期)、新生儿或高龄男性、免疫功能低下、肾移植、尿路功能和结构异常者多见。
尿路感染不仅常见,而且临床表现十分多样,包括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无症状菌尿等。
急性肾盂肾炎是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病变不仅限于肾盂,还可引起全身的炎症性反应,甚至并发败血症,在部分患者的肾组织内可有瘢痕形成,导致肾功能不全。
1 尿路感染的诊断1.1 急性单纯性(非复杂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耻骨上压痛等,可伴有肉眼血尿。
尿常规检查有脓尿和(或)血尿。
镜下检查细菌≥5/HP或清洁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103cfu/ml。
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占绝对优势,约70%~95%,腐生葡萄球菌约5%~10%,偶尔可有其他肠杆菌,如变形杆菌和克雷伯菌等。
非细菌性病原微生物约占20%,如有生殖道的病变或阴道分泌物增多,应排除衣原体、淋球菌、滴虫、真菌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可能。
1.2 急性单纯性(非复杂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腰痛、肋脊角压痛,肾区叩击痛伴或不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尿常规检查有脓尿和(或)血尿。
血白细胞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清洁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104cfu/ml,致病菌同急性单纯性(非复杂性)膀胱炎。
无尿路解剖学及功能异常、无机体免疫功能损害。
单纯性膀胱炎经短程疗法治疗失败者应考虑肾盂肾炎的诊断。
1.3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为有泌尿道和(或)全身症状的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并具有尿路解剖学和(或)功能异常、肾脏基础病变和全身性病变导致的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降低,使尿路感染易于发生或不易控制。
病原菌谱广、多为耐药菌株。
清洁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为真性菌尿标准:(1)女性≥105cfu/ml;(2)男性≥104cfu/ml;(3)导尿管尿液≥104cfu/ml;(4)耻骨上膀胱穿刺的尿液标本,获得任何数量的菌落计数。
尿路感染的最新诊治进展

流行病学
Clin Infect Dis 2000,30:152-6
前瞻性研究显示青年女性(18-35岁)发生 率为0.5-0.7次/人.年
40-50%女性一生中曾发生症状性尿路 感染
65岁以上老人尿路感染发生率女性为9.3 %,男性为2.5-11%
女性菌尿发生率65-70岁为10-15%, >80岁为15-20%
尿路感染诊治进展
概述 部分指南解读 复杂尿感的诊治
定义 致病微生物侵入尿路引起尿路非特 异性炎症,简称尿感。
通常,中段尿中某菌体的含量超过105个菌落 形成单位(CFU)/ml时就可确诊为尿路感染。
(1)有症状的女性,中段尿中的大肠菌类 ≥102CFU/ml或非大肠菌类≥105CFU/ml。
(2) 有 症 状 的 男 性 , 中 段 尿 中 菌 体 ≥103CFU/ml。
TMP/SMX抗药率 0% 10% 20% 30%
细菌学清除率 93% 89% 84% 80%
临床成功率 95% 92% 88% 85%
解释: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医学系(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System)尿路感染临床指南
对于复杂尿路感染妇女: 1.培养 获得治疗前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
解释: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医学系(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System)尿路感染临床指南
对于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是否预防以及用何种药物预防,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 每天一次或在性交后应用抗生素预防,能够减少性交频繁妇女尿
路感染复发频率 曼越橘汁或曼越橘片能够有效减少具有复发性尿路感染病史的性
May. 9 p. [10 references]
2024尿路感染的用药方案要点(附图表)

2024尿路感染的用药方案要点(附图表)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并且约27%的患者会在6个月内复发。
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哪些?如何诊断和治疗尿路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方案?尿路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TI),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尿路感染是指尿路上皮对细菌等病原体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尿液病原体检测阳性(细菌性尿路感染为细菌尿)和脓尿。
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前者主要是肾盂肾炎、输尿管炎,后者主要是膀胱炎、尿道炎。
按有无尿路异常:可分为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
根据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推荐的尿路感染分类方法如下: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大多数尿路感染是由来源于肠道菌群的兼性厌氧菌感染引起,也可由来源于阴道菌群和会阴部皮肤的表皮葡萄球菌和白念珠菌等所起。
其中,大肠埃希菌导致了85%的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和50%的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诊断1、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感染相关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耻骨骨上区不适和腰部疼痛,门诊尿路感染就诊患者95%为急性膀胱炎,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尿痛、尿急和尿频,可有肉眼血尿。
上尿路感染患者除了排尿症状外,多以全身症状就诊,包括寒战、发热、腰痛、恶心、呕吐等,但约1/3仅有膀胱炎症状的患者经进一步检查发现同时存在上尿路病变。
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痛、尿频、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90%。
2、实验室检查尿路感染的治疗1、一般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多饮水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2、病情观察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无症状菌尿患者不需要常规行抗菌药物治疗,需要密切观察病情。
3、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参照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特点使用。
可以对有尿路感染的患者首先施行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但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和药敏结果及时调整。
尿路感染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尿路感染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
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属于中医学“淋证”的范畴,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的以小便频急、淋漓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主要的病机关键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尿路感染为今年来的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若经久不治,反复发作,可引起肾脏纤维化,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应寻找一个稳定、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兼顾预防与调护。
1、尿路感染的西医研究进展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其中大部分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其他细菌包括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发病突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尿频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尿混浊、尿液中有白细胞,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见血块排出。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或有低热。
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除上述症状外,患者患侧患侧或双侧腰痛;患侧脊肋角有明显的压痛或叩击痛等;并可出现全身的感染症状,如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
此外,无症状菌尿近年来也呈发病增高趋势,多见于老年女性和妊娠期妇女,患者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常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治疗失败风险的其他疾病,可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脊肋角压痛,耻骨上区疼痛和发热等)。
复杂性尿路感染常伴随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其导致的后遗症也较多,最严重和致命的情况包括尿脓毒血症和肾功能衰竭,肾衰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可逆和不可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spected bacterial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 A national
clinical guideline. A national clinical guideline. Edinburgh (Scotland):
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 (SIGN); 2006 Jul. 40 p.
青年男性极少(<50岁),老年女性、男性10%,
A
7
流行病学
Clin Infect Dis 2000,30:152-6
• 前瞻性研究显示青年女性(18-35岁)发生率为0.5-0.7次/人.年 • 40-50%女性一生中曾发生症状性尿路感染 • 65岁以上老人尿路感染发生率女性为9.3%,男性为2.5-11% • 女性菌尿发生率65-70岁为10-15%,>80岁为15-20%
(2) 有 症 状 的 男 性 , 中 段 尿 中 菌 体 ≥103CFU/ml。
(3)无症状的男性或女性,间隔1周的两次 尿培养中,尿菌体均≥105CFU/ml。
A
3
分类
➢ 按感染部位:
--下尿路(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
--上尿路(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脓肿)
➢ 按发作形式:
–初发或孤立发作
A
8
流行病学
• 在Finnish的研究中,17~82岁患大肠杆菌性膀胱炎的妇女,44%初次 感染后第一年内复发,其中55岁以上53%复发,年轻妇女36%复发。
• 老年妇女流行病学资料很少,估计60岁以上的妇女有10%~15%频繁发生U TI
A
9
A
10
菌尿的发生率
Infect Med 1999,16:533-40
❖ 尿液常规分析: 在怀疑尿路感染时用试纸或人工镜检的方法筛查 脓尿的敏感性是80--90%而特异性是50%。 [B级]。
–反复发作性感染(又称再发尿感):每年发作≥3次或每半年 发作≥2次(不包括本次发作)
反复发作性感染又分为复发和再感染:
复发:病原菌同前,多发生于停药后2周之内,常提示治 疗不彻底.
再感染:病原菌多不同,多发生于停药后2周之后。
➢ 按病程:急性、慢性
➢ 按有无基础疾患:单纯性、复杂性
➢ 按症状:症状性尿感、无症状A 菌尿
(3)免疫功能降低的宿主感染和拮抗性菌体的感染。 (4)男性尿感。
一般认为复杂性UTI的治疗至少应持续14天,但还未得到随机、双盲临 床试验的充分证实。
A
5
无症状细菌尿:是指1-2周内,2次尿样检查均发现某 菌体超过105CFU/ml。 常见于老年人, 女性 20% 男性 10% 年轻人, 女性 5% 男性 0.1% 儿童也可以发生
1.无症状妇女之菌尿症被定义为2个连续自排尿中培养出同样细菌菌株,而
分离菌落数>105 cfu/mL(B-II)。
2.在无症状男性取得一次干净尿液样本,分离出单一菌株且菌落数>105
cfu/mL則被认为有菌尿症(B-III)。
3.在妇女或男性以一次导尿取得尿液样本,仅分离出单一菌株且培养之菌落
数>102 cfu/mL则认定有菌尿症(A-II)。
40 35 30 25 20 15 10
5 11 0
<1岁
40
35
35
20
20
5 1
1-5岁
5
1
1
6-15岁 16-35岁 36-65岁 >65岁
A
女性 男性
11
概述 部分指南解读 复杂尿感的诊治
A
12
1.
Institute for Clinical Systems Improvement (ICSI). Un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women. Bloomington (MN): Institute for
关于尿路感染诊治指南 Clinical Systems Improvement (ICSI); 2006 Jul. 21 p. [34 references]
2.
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 (SIGN). Management of
尿路感染诊治进展
A
1
概述 部分指南解读 复杂尿感的诊治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定义 致病微生物侵入尿路引起尿路非特 异性炎症,简称尿感。
通常,中段尿中某菌体的含量超过105个菌落 形成单位(CFU)/ml时就可确诊为尿路感染。
(1)有症状的女性,中段尿中的大肠菌类 ≥102CFU/ml或非大肠菌类≥105CFU/ml。
4
复杂性UTI至今还没有一个广泛接受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它应包括 那些尿道有功能性异常或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以及患有糖尿病等基础 病变的患者。如:
(1)上尿路感染(结石、狭窄、肿块)、膀胱流出 道阻塞(前列腺 肥大、尿道阻塞)、膀胱排空障碍(神经元性膀胱、膀胱憩室、子宫脱 垂)。
(2)有持续感染灶的患者,如前列腺炎、肾脓肿、肾结石。长期留 置尿管、或肾造口术用管。
(SIGN publication; no. 88). [143 references]
3.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System.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System; 2005 May. 9 p.
[10 references]
• 多:数量多,发布部门多,参与专业多 • 主要针对非复杂尿路感染 • 主要内容相似:诊断,治疗,预防,随访及疗效费用比
A
13
诊断:
❖ 根据病史做初步的诊断。主诉尿频尿痛的女性患者中,如无阴道 炎,80%的诊断为尿路感染。[C级]
❖ 优选电话咨询治疗:对既往患有单纯性尿路感染妇女,可考虑电话 咨询指导治疗[C级]。
A
6
流行病学
[ 尿路感染为院外感染的第2位原因,但最近资料显示为第3 位
[ 全球每年1.5亿人罹患尿路感染,所消耗的医疗费用约为 60亿美元
[ 美国每年超过800万人就诊(多为膀胱炎),超过10万人 住院(多为肾盂肾炎)
[ 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35-45%,为院内GNB败血症的首 位原因,
[ 院内尿感约50-80%系留置导尿管或其它装置所致 [ 育龄女性最多见,未婚女性2%,已婚女性5% ,孕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