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____。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212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212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80分,每题2分)1.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

A.描述教育事实B.探讨教育问题C.分析教育现象D.揭示教育规律答案:D解析: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而描述教育事实、探讨教育问题和分析教育现象都是揭示教育规律的具体途径。

2.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哪几个阶段?()①内部言语动作阶段②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③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④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⑤动作的定向阶段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答案:A解析: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活动是外部的物质化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反映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方面转化的结果。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3.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A.都学B.乡学C.国学D.官学答案:C解析:奴隶主根据维护贵族专政的需要确定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具有贵族政治道德思想和军事技能的未来统治者,他们必须受礼、乐、射、御、书、数等所谓“六艺”的专门训练。

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

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

4. 资料整理的步骤不包括()。

A.搜集B.审核C.分类D.汇总答案:A解析:资料整理是在资料收集完成之后进行的工作,包含审核、分类、汇总和建构四个步骤。

5. 隐性课程是()。

A.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B.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C.始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D.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答案:D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两面性的特点。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___的学科。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

A. 教育活动B. 教育制度C. 教育内容D. 所有选项3.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______。

A. 培养人才B. 传授知识C. 研究教育规律D. 制定教育政策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文献法D. 所有选项5. 教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

A. 古希腊B. 古埃及C. 古印度D. 古中国6.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是______。

A. 并列关系B. 包含关系C. 交叉关系D. 无关关系7. 教育学中的“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______。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8. 教育学中的“教育”一词在现代意义上是由______提出的。

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康德D. 洛克9.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

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所有选项10. 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______。

A. 提高教学质量B. 促进学生发展C. 推动教育改革D. 所有选项答案:1. B2. D3. C4. D5. A6. C7. A8. C9. D10.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包括______。

A. 理论性B. 实践性C. 应用性D. 综合性12.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______。

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哲学C. 教育社会学D. 教育经济学13. 教育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

A. 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C. 分析问题D. 得出结论14. 教育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______。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案例研究D. 实验研究15. 教育学研究的成果可以应用于______。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223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223

****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80分,每题2分)1. 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B.苛勒——完形顿悟说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答案:A解析:奥苏伯尔的理论是有意义接受说;认知发现说是布鲁纳的理论。

2. 最早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义务”的法案的国家是()。

A.德国B.英国C.法国D.美国答案:C解析:不少国家通过立法,从法律上确立终身教育理论为本国当今和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如日本在1988年设立了终身学习局,并于1990年颁布并实施《终身学习振兴整备法》。

美国则在联邦教育局内专设了终身教育局,并于1976年制定并颁布了《终身学习法》。

法国国民议会在1971年制定并通过了一部比较完善的成人教育法《终身职业教育法》,该法提出: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义务。

3. 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人是()。

A.昆体良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答案:D解析:教育心理学化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的主张。

教育心理学化的含义:就教育目的或结果的意义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使人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就教育教学的活动或过程的意义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协调一致,使儿童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道德情感等诸方面都处于自然主动的地位。

4. 希腊化时期,文化教育中心从雅典转到()。

A.拜占廷B.小亚细亚C.亚历山大利亚城D.斯巴达答案:C解析:在希腊化时期,文化和教育中心由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新的文化和教育中心的出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

5.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版)

教育学基础题库(重点版)

《教育学基础》题库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1、教育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实践活动。

2、教育系统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__________。

3、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__________的人。

4、教育者意味着一种________,而不是一种“实体”。

5、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有时与长处,最终形成 ________ 。

6、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__________。

7.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是教育的_________起源说。

8、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________世纪,是应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

9、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之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________日益突出。

10、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

11、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人是。

12、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与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的高低是教育者对学习者的把握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1、对“教育”定义的理解,下面描述正确的是…………………………………○○1一个顽皮的孩子偶然把手指放到火苗上被灼伤,获得有关知识的过程。

○2老母鸡带领小鸡找东西吃的活动。

○3“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4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行为。

2、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指…………………………………………………○○1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手段○2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3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4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3、在教育学史上,一般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①洛克的《教育漫话》②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③卢梭的《爱弥尔》④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4、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1《民主主义与教育》○2《教育漫话》○3《爱弥儿》○4《普通教育学》5、“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的观点属于……………………………○○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4教育的交往起源说三、多项选择题1、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1家庭教育○2早期教育○3学校教育○4社会教育○5终身教育2、教育影响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1教育手段○2教育方法○3教育内容○4教科书○5教育组织形式四、名词解释:1、教育2、教育影响五、简答题1、谈一谈你对教育要素中“教育者”的理解。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门学科,其范畴包括()。

A. 教育目标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式D. 教育效果答案:A、B、C、D2. 下列关于教育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A. 教育是培养合格劳动者的过程。

B. 教育是使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

C. 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过程。

D. 教育是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

答案:B、C、D3. 以下不属于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的是()。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 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C. 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D. 学生个体的遗传基因答案:D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理论答案:A、B、C、D5. 教育行为通常包括()。

A.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B.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C. 学习环境的创设D. 教育目标的设定答案:A、B、C、D二、填空题1. 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小学为义务教育的()教育阶段之一。

答案:第一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保障每位学生()年的义务教育。

答案:九3. 教育目标的主体分为()两个层面。

答案:国家层面、个人层面4.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答案: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5. 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

答案:学习过程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答案: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包括:研究探索教育规律、服务教育实践、培养教育工作者以及提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导。

教育学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塑造良好的品格,并发展个人的潜能,从而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2. 请简要描述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以及学生个体的遗传基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与配置,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在教育内容与方式上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直接影响教育的可及性和质量,而学生个体的遗传基因则对学习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的()。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教育论》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尔》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杜威B、斯宾塞C、布鲁纳D、克鲁普斯卡娅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

A 、《教育学》《教育学》 B 、《论共产主义教育》《论共产主义教育》C 、《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D 、《教育论》《教育论》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斯宾塞的《教育论》A、斯宾塞的《教育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

A 、凯洛夫、凯洛夫 B、赞可夫B、赞可夫 C 、马卡连科、马卡连科 D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11.1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

A.A.教育学教育学教育学B. B. B.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科学C. C. C.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D. D. D.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教育原理12.1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A.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人类学会制造工具人类学会制造工具B. B. 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C.C.语言的形成语言的形成语言的形成D. D. D.教育起源于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13.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 ))A.A.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劳动B. B. B.家庭活动家庭活动家庭活动C. C. C.交往活动交往活动交往活动D. D. D.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社会现象14.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 ))A.A.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B. B. B.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义务教育C. C. C.学年教育学年教育学年教育D. D. D.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基础教育15.1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A.A.《大学》《大学》《大学》B. B. B.《中庸》《中庸》《中庸》C. C. C.《论语》《论语》《论语》D. D. D.《孟子》《孟子》《孟子》16.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是(学生走就是( ))A.A.博学于文博学于文博学于文B. B. B.开而弗达开而弗达开而弗达C. C. C.强而弗抑强而弗抑强而弗抑D. D. D.道而弗牵道而弗牵道而弗牵17.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 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 ))A.A.柏拉图柏拉图柏拉图B. B. B.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C. C. C.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D. D. D.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18.18.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 ))A.A.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裴斯泰洛奇B. B. B.康德康德康德C. C. C.杜威杜威杜威D. D. D.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19.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 ))A.A.卢梭的观点卢梭的观点卢梭的观点B. B. B.杜威的观点杜威的观点杜威的观点C.C.康德的观点康德的观点康德的观点D. D. D.华生的观点华生的观点华生的观点20.20.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45题)1、我国目前的学位级别分为下列哪几种类型()。

A.专科、学士、硕士、博士B.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C.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后D.学士、硕士、博士【答案】 D2、课程性教学环节是()。

A.入学教育B.军事训练C.考查考试D.社会实践【答案】 C3、在学制方面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的代表国家是()。

A.意大利B.美国C.澳大利亚D.法国【答案】 A4、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

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专业基础课程D.实验实训课程【答案】 C5、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不包括()。

A.地域结构B.形式结构C.队伍结构D.层次结构【答案】 C6、隐性课程不包括()。

A.学校组织方式B.校园人际关系C.教师教辅资料D.学生班级学风【答案】 C7、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教育家是()。

A.夸关纽斯B.洪堡C.赫尔巴特D.范海斯【答案】 B8、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答案】 D9、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答案】 C10、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

A.综合化趋势B.多样化趋势C.人文化趋势D.科学化趋势【答案】 A11、素质的涵义是()。

A.素质就是文化素质B.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C.素质就是专业素质D.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

【答案】 D12、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的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自学指导法D.演示法【答案】 C13、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2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拉伊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B .沛西·能C .孟禄D .达尔文4 .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B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C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D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5 .许多西方学者把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 )过程。

A .政治社会化B .学术社会化C .社会学术化D .社会政治化6 .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培养国家精神和() oA .文雅教育B .英才教育C .教育平等化D .价值多元化7 .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为典型。

A .欧洲国家B .美国C .前苏联D .中国8 . ( )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呈,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9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从()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A .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B .课程的存在形式C .课程的组织核心D .课程管理制度10 .教学是()。

A .学生学的活动B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C .教师教的活动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11 .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 .道尔顿制B .兰贝制C .特朗普制D .文纳特卡制12 .德育过程是一个教育与()的统一过程。

A .锻炼B .受教育C .自我教育D .修养指导13 .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14 .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反映的是()。

A .教师政治地位不高B .教师经济地位不高C .教师的职业权力不大D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偏低15 .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它将()。

A . 3 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B . 5 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C . 10 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D .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16 .在西周教育制度中,王侯太子入小学的年龄是()。

A . 6 岁B . 7 岁C . 8 岁D . 10 岁17 . “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A .礼乐教育B .军事教育C .文化知识教育D .科学知识教育18 . “随人分限所及”是明代着名学者()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

A .李赞B .陈白沙C .王守仁D .王廷相19 .在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系统提出“三纲领”、“八条目”的是()。

A .《大学》B .《中庸》C .《乐记》D .《学记》20 .《春秋繁寡》的作者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21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完备于()。

A .魏晋南北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22 .中唐时期以儒家思想卫道者自居的着名思想家是()。

A .刘禹锡B .李翱C .韩愈D .张籍23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专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着作是()。

A .《理想国》B .《政治学》C .《论雄辩家》D .《雄辫术原理》24 .古罗马共和早期主要的教育形式是()。

A .家庭教育B .教会教育C .学校教育D .社会教育25 . (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 .第斯多惠B .装斯泰洛齐C .赫尔巴特D .夸美纽斯26 . ( )的教育学被认为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他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等。

A .第斯多惠B .装斯泰洛齐C .赫尔巴特D .夸美纽斯27 . 1879 年()确定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性、免费性与世俗化三大原则,着力提高法国整体国民素质。

A .《法卢法案》B .《费里法案》C .《基佐法案》D .《费舍法案》28 .文纳特卡计划由()创立。

A .帕克B .华虚朋C .克伯屈D .帕克赫斯特29 .分析教育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朗格郎B .罗杰斯C .索尔蒂斯D .布普纳30 . 19 世纪末,( )创立了“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作“进步教育之父”。

A .约翰逊B .克伯屈C .帕克D .帕克赫斯特31 .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是()。

A .孔子B .赫尔巴特C .冯特D .桑代克32 .采用临床法对儿童道德发展进行研究的是()A .皮亚杰B .埃里克森C .柯尔伯格D .罗杰斯33 .根据近100 年来迁移研究的结果,下面说法更有科学依据的是()。

A .如数学、计算机之类的学科能更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智力B .汉字比其他文字更适合开发儿童的智力C .单独设思维训练课是发展智力的捷径D .通过广义知识教学可以全面发展认知能力34 .婆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

A .符号表征学习B .概念学习C .命题学习D .接受学习35 .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A .知识的迁移B .技能的迁移C .行为规范的迁移D .学习经验的迁移36 . “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 .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 .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 .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 .掌握大童而牢固的言语信.息37 .目前,理论界较公认的观点认为创造性的核心是()。

A .集中思维B .聚合思维C .发散思维D .抽象思维38 .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 .操作性条件作用B .经典条件作用C .精神分析理论D .认知理论39 .科学研究始于()。

A .现状B .问题C .实践D .个体经验40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选择研究对象的要求()A .明确规定总体B .取样的随机性C .取样的代表性D .样本容量要大41 .在教育研究中,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往往被作为()。

A .自变量B .因变童C .无关变量D .控制变量42 .历史上最早进行专门教育调查的学者是()。

A .恩格斯B .费舍C .赖斯D .肯德尔43 .在自然情境下的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观察方法是()。

A .教育实验观察B .严格控制的观察C .全结构式观察D .教育现场观察44 .以下属于一次文献的是()。

A .索引B .论文C .手册D .综述45 .关于教育实验研究外在效度的不正确的是()。

A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概括性和代表性B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实验对象以外的其他受试者C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实验情境以外的其他情境D .外在效度高低与内在效度成反比二、辨析题:46-48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46 .教育现代化主要在于教育设施的现代化。

47 .智者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48 .无关变量就是对研究结果没有影响的变量。

三、简答题:49-54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90 分。

49 .实施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有哪些?50 .简述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的基本内容。

52 .简述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影响”理论。

53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有何区别?54 .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为实现观.奴与材料的统一应如何选材?四、分析论述题:55-57 小题,每小题30 分,共90 分。

55 .试分析论述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

56 .分析下列材料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并加以评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57 .本题为必选题,请在A 、B 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 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A .评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及其对学校教学实践的影响。

B .《教育心理学期刊》的编辑居尔·勒温曾说过:“如果想使研究有实质性的贡献,必须把它建立在该领域充分翔实的知识基础上,而且在文章的导言中必须反映这些知识,……不幸的是,我们有时收到一些调查人员所写的报告。

他们完全建立在前人的,而且已经过时的研究上。

我们有时还会收到一些研究者的手稿,而这些研究者无视该领域的最新动向。

因而文章审稿者常常质疑为什么要进行这种研究,最后文章也被拒绝发表了。

”请您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全真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 D2 . B3 . C4 . B5 . A6 . B7 . A8 . A9 . D 10 .D11 . C 12 . C 13 . D 14 . D 15 . D16 . C 17 . A 18 . C 19 . A 20 , D21 . C 22 . C 23 . D 24 . A 25 . B26 . C 27 . B 28 . B 29 . C 30 . C31 . D 32 . A 33 . C 34 . D 35 . C36 . B 37 . C 38 . B 39 . B 4O . D41 . A 42 . D 43 . D 44 . B 45 . D二、辨析题:46 .答:错误。

教育现代化由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这六个方面的现代化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育现代化的标准体系。

教育设施是办学的基本条件,教育设施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但总的看来教育设施的现代化不是主要的方面。

教育思想是指经过人们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教育理论认识,具有实践性、抽象性、社会性和前暗性等多种特征,具有主导的作用。

教育思想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观念条件、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柱,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是开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

所以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

47 .答:正确。

智者(又称诡辩家),在荷马时代,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