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全六册)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原文加点字、词整篇翻译)

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我回忆自己年幼的时候,能够张大眼睛直视太阳。
(当我)见到微小的事物,必定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的嗡嗡声如雷,我暗暗把它们比作成群的白鹤在空中飞舞。
我心里这样想,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变成白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子也因此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鸣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此我高兴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仔细观察,把丛草比作树林,把虫蚁比作为野兽,把土块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凭着想像在其中游玩,(感到)安适愉快十分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观察。
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庞然大物,推倒山压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
我那时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我定了定神,捉住了这只蛤蟆,用鞭子抽打了它几十下,(把它)驱赶别的院子去了。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自传体散文)。
题目是编者加的。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初中语文 文言文翻译(全六册) 语文版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翻译(全六册)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一)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二)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三)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四)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五)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六)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
”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
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乘船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
(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为难。
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
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
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
世人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伤仲永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
仲永出生五年了,从来不认识(笔、墨、纸、砚这些)书写工具,(他)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完整版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完整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完整版《曹刿论战》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师:军队。
伐:攻打。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国。
庄公准备迎战。
2.曹刿请见..。
请:请求。
见:拜见。
译文:曹刿请求进见(庄公)。
3.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谋:谋划。
间:参与。
译文: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见识)浅陋。
译文:曹刿说:“大官们(见识)浅陋,不能深谋远虑。
”5.乃入见。
问:“何以..战?”何:什么。
以:用、凭、靠。
译文:于是进宫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作战?”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安:安定民生。
弗:不。
专:专有。
以:把。
译文:衣食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普遍。
从:听从。
译文:小的恩惠不能普遍分给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牛、羊、猪等牲畜。
加:虚夸。
信:诚信。
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译文: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从不敢(向神)虚报数字,一定对神说实话。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受到……信任。
福:降幅。
译文:小信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神是不会降幅给您的。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案件。
虽:即使。
察:明察,了解清楚。
情:实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1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属:类。
可:可以。
以:凭借。
请:请让我。
从:跟随,跟从。
译文:这是尽职、尽力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一条件)作战。
作战时请让我跟随前去。
1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在。
译文: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13.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鼓:击鼓,这里指击鼓进军。
初中全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人教版初中语文各册文言文及翻译(配套使用最新人教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初中语文各册文言文及翻译(最新人教版)——目录七年级上册.................................................................................................................................. - 1 -5、《世说新语》两则.......................................................................................................... - 1 -咏雪.............................................................................................................................. - 1 -陈太丘与友期.............................................................................................................. - 1 -10、《论语》十二章............................................................................................................ - 2 -20、虽有嘉肴.................................................................................................................. - 3 -25、河中石兽纪昀...................................................................................................... - 3 -30寓言四则...................................................................................................................... - 4 -智子疑邻...................................................................................................................... - 4 -塞翁失马...................................................................................................................... - 5 -七年级下册.................................................................................................................................. - 5 -5、《伤仲永》...................................................................................................................... - 5 -15、《孙权劝学》................................................................................................................ - 6 -20、《口技》........................................................................................................................ - 6 -25《短文两篇》.................................................................................................................. - 8 -《夸父逐日》《山海经》......................................................................................... - 8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 8 -30《狼》.............................................................................................................................. - 8 -八年级上册.................................................................................................................................. - 9 -21《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 - 9 -22 短文两篇...................................................................................................................... - 10 -《陋室铭》刘禹锡唐............................................................................................ - 10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 - 11 -23《核舟记》魏学洢明.................................................................................................. - 11 -24《大道之行也》《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 12 -26《三峡》郦道元北魏................................................................................................... - 13 -27 短文两篇...................................................................................................................... - 14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 14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 - 14 -28《观潮》周密宋代....................................................................................................... - 15 -29《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 15 -八年级下册................................................................................................................................ - 16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 16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 17 -23《马说》韩愈................................................................................................................ - 17 -2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 18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 19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 20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 21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 22 -九年级上册................................................................................................................................ - 23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 23 -22、《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刘向)...................................................................... - 25 -23、《隆中对》(陈寿).................................................................................................... - 26 -24、《出师表》(诸葛亮)................................................................................................ - 27 -25、《词五首》.................................................................................................................. - 29 -【1】《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 ........................................................................ - 29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 - 29 -【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30 -【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 - 30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 31 -九年级下册................................................................................................................................ - 31 -17、公输《墨子》........................................................................................................ - 31 -18、《孟子》两章.............................................................................................................. - 33 -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33 -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34 -19、鱼我所欲也《孟子》............................................................................................ - 34 -20、《庄子》故事两则...................................................................................................... - 35 -㈠惠子相梁................................................................................................................ - 35 -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 36 -21、曹刿论战《左传》................................................................................................ - 36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 37 -23、愚公移山《列子》.................................................................................................... - 38 -24、《诗经》两首.............................................................................................................. - 39 -㈠关雎........................................................................................................................ - 39 -㈡蒹葭........................................................................................................................ - 40 -人教版初中语文各册文言文及翻译——正文七年级上册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同名6686)_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同名6686)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翻译5《伤仲永》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翻译: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一天)忽然哭叫(在)东边的集市买骏马,(在)西边的集市买马鞍和坐垫,(在)南边的集市买嚼子和缰绳,(在)北边的集市买长马鞭。
东市:名词作状语,在东市,下文“西式”“南市”“北市”等同。
10.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清早告别父母离去,傍晚宿营在黄河边上,没有听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溅溅的水流声。
旦:只。
辞:告别。
暮:傍晚。
宿:宿营。
但:只。
溅溅:流水声。
11.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清早告别黄河离去,傍晚到了黑山的边上,没有听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的战马在啾啾鸣叫。
至:到。
黑山:同下文“燕山”都是北方的名山。
胡骑:胡人和战马。
啾啾:马叫声。
1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戎机:战场。
关:关卡。
度:过。
1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寒气中传来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守业打更用的器具。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部分字词翻译

一、通假字[强]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童趣》[女]诲女知之乎:通“汝”,你。
《论语》[智]是知也:通“智”。
《论语》[说yuâ]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论语》[裁]裁如星点:通“才”。
《山市》[乌]一切乌有:通“无”。
《山市》[诎qū]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公输》[圉]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公输》[距]子墨子九距之:通“拒”。
《公输》[说yuâ]公输盘不说:同“悦”,高兴。
《公输》[争zhâng]知而不争:通“诤”,直言劝告。
《公输》[不]尊君在不: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转]禅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与朱元思书》[反]窥谷忘反:通“返”。
《与朱元思书》[邪]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马说》[材]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马说》[被]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送东阳马生序》[支]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具]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岳阳楼记》[属]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叮嘱。
《岳阳楼记》二、词类活用[奔]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动词作名词)《与朱元思书》[鞭]鞭数十:鞭打。
(名词作动词)《童趣》[策]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名词作动词)《马说》[澈]日光下澈:深深透过。
(形容词作谓语)《小石潭记》[东西]任意东西:往东,往西。
(名词作动词)《与朱元思书》[斗]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故]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论语》[寒]凄神寒骨:使…感到寒冷。
(形容词作动用法)《小石潭记》[坏]天雨墙坏:毁坏。
(形容词作动词)《智子疑邻》[环]四面竹树环合:像环一样。
(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机变]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法。
(动词作名词)《公输》[尽]公输盘之攻械尽:用尽。
(形容词作动词)《公输》[近]近岸:靠近、接近。
(形容词作动词)《小石潭记》[净]风烟俱净:消净,散净。
初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文言文大全及翻译为了方便同学们系统的复习初中必背文言文,这篇文章本店铺汇总了初中必背的文言文及翻译,供参考。
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译文及翻译方法

九年级上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原文译文及翻译方法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001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002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翻译(全六册)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一)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二)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三)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四)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五)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六)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
”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
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乘船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
(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为难。
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
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
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
世人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伤仲永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
仲永出生五年了,从来不认识(笔、墨、纸、砚这些)书写工具,(他)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他)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家借了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立意,全乡的读书人竞相传看。
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认为这件事很不寻常,纷纷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来求仲永题诗。
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天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父亲一起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有十二三岁了。
让他作诗,(写得已经)不能符合以前的名声了。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又到了舅舅家,问他们仲永的情况,他们说:“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木兰诗唧唧又唧唧,木兰正对着大门纺织。
听不见织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叹息的声音。
问木兰想什么,问木兰怀念什么。
木兰也没有什么想的,木兰也没有什么怀念的。
昨天下午见到军中文告,可汗正大规模地征兵,好多好多卷的文告啊,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愿意去买鞍买马,从此替父出征。
去东市买骏马,去西市买鞍鞯,去南市买笼头,去北市买长鞭。
早上辞别爹娘,傍晚到了黄河边上,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在溅溅作响。
早上离开黄河边,傍晚到了黑山上,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下胡人的战马在啾啾嘶鸣。
奔驰万里赶赴战场,飞越一个个关口、一座座山峰。
从北方来的寒气中传来了用刁斗报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射在铠甲上。
很多很多的将士战死在沙场,很多很多年之后将士才回到故乡。
回来之后拜见天子,天子高坐在大殿上。
记了许多许多次功勋,颁发了许多许多的奖赏。
可汗问木兰要些什么,木兰回答不想要做官,只希望驰骏马,送我回到故乡。
爹娘听到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迎出外城;姐姐听到妹妹回来了,对着大门整理妆饰;弟弟听到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宰杀猪羊。
打开东屋的门,坐在西屋的床,脱掉战时的长袍,穿上过去的衣裳,对着窗户梳理黑发,对着镜子贴上花黄。
走出门去看望战友,战友们都惊慌:在一起很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的。
雄兔和雌兔都脚步跳跃,双眼迷离;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哪能分辨出哪是雄哪是雌呢?卖油翁陈尧咨善于射箭,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他也因此自以为了不起。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中射箭,一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睛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去。
(卖油老头儿)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是很精湛吗?”卖油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只是手法熟练而已。
”康肃公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呢?”卖油翁说:“(怎么敢呢,)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了这个道理。
”(说完)就拿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钱孔进了葫芦里,而铜钱却没有湿。
他接着说道:“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三峡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到了夏季,江水漫上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
有时遇到皇帝命令急需传达,早上从重庆的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荆州。
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迅疾。
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之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更显出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这情景)确实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逢到了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静寂的涧谷中,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
(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
所以,打鱼的人往往唱道:“巴东三峡哦,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哦,不禁泪湿衣裳。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蔡磷,字勉旃,吴县人。
(他非常)看重许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崇尚情谊。
有位朋友在他家寄存了一千两白银,而没有立下字据。
不久,这人便去世了。
蔡勉旃把这人的儿子叫来,要把银子还给他。
(这人的儿子)觉得很奇怪,不肯接受,说:“哎呀!没这事儿,哪有寄存一千两白银而没有字据的?况且我父亲从没告诉过我(这件事)。
”蔡笑着说:“字据在心里,不在纸上。
你父亲了解我,因此没有告诉你。
”(蔡勉旃)最终用车子运着(银子)送还给了这人的儿子。
戴震难师老师(戴震)这一年(十岁)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藏积蓄久的缘故吧。
(他)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还不肯停下来。
(私塾先生)教授《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下,(戴震)问私塾先生:“这里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曾子记述的?又凭什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曾子的弟子记录的?”私塾先生说:“这是朱熹说的。
”(戴震)接着问:“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私塾先生)说:“宋朝人。
”(戴震)又问:“孔子、曾子是什么时代的人?”(私塾先生)说:“周朝人。
”(戴震)问:“周朝、宋朝相距多少时间了?”(私塾先生)说:“差不多两千年了。
”(戴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私塾)先生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回应,说:“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
”陌上桑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秦氏的楼台。
秦家有个美好女孩,自家起名叫做罗敷。
罗敷善于种桑养蚕,常常采桑在城南角;篮子是系着青丝带,笼钩是用桂枝做成。
头上梳着云朵般髻,耳上佩着明珠宝饰。
下身穿着缃绮的裙,上身穿着紫绮的袄。
走路的人见到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须。
年少的人见到罗敷,摘下帽子只戴纱巾。
耕田的人见到罗敷,忘记了把住犁耕田;锄地的人见到罗敷,忘记了握着锄锄地;回家之后相互嗔怨,只是因为观望罗敷。
从南面来了太守模样的人,乘坐五马拉的车徘徊不前。
太守模样的人令手下去问,问这美人是谁家的好女孩。
(那人)说:“她是秦家的女孩,她的名字叫罗敷。
”(太守模样的人问):“罗敷现年几岁了?”(那人)回答道:“不够二十岁,十五已出头。
”太守模样的人问罗敷:“(你)愿意与我同车共载吗?”罗敷走上前来对太守模样的人说:“你是多么的愚蠢!你有你自己的家室,我有我自己的丈夫。
我的丈夫在东方做官,出入有千车万马随从,我的丈夫走在最前头。
我的丈夫有什么标志呢?(请看呐):他跨着一头大白马,还有黑色的小马随从。
大白马尾巴上系着青丝绦,黄澄澄的金饰妆点着马头。
腰上佩着辘轳剑,高贵可值千千万万。
十五岁时做了小吏,二十岁时做了大夫,三十岁时做了侍中郎,四十岁时做了一城的长官。
夫婿长得白白净净,须发疏密得体,步履从容,落落大方,座上众人都说夫婿不一般。
七年级下册黔之驴黔(贵州)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驴)进黔。
运到后没有什么用处,便把驴放到了山脚下。
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作神,躲藏在树林中间偷偷地观察它。
老虎渐渐走出树林,靠近驴,小心谨慎的,不了解驴是什么东西。
其后的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
然而来来往往地观察驴,觉得它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渐渐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与它搏斗。
渐渐老虎靠近它,态度更加随便,摇晃、依偎、冲击、顶撞(驴),驴忍不住怒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而大喜,考虑这件事,心想:“驴的本事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吼,咬断驴的喉咙,吃光驴的肉,才离开。
陋室铭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屋子,好在主人我有美好的德行(就不觉得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粗俗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欢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
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的,也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口技京城中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一次)正赶上(有一家人)大宴宾客,在大厅的东北角,布置一个八尺长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内,(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