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方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语言风格。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押韵、对仗、平仄、意象等。

2. 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豪放、婉约、清新、凝练等。

3. 分析古代诗歌的方法:关注、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语言风格,学会分析古代诗歌。

2.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和内涵,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语言风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整理相关古代诗歌资料,制作PPT。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古代诗歌,了解诗歌背景。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押韵、对仗、平仄等。

2. 提问: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二、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1. 讲解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如豪放、婉约、清新、凝练等。

2. 通过具体诗歌案例,分析其语言风格特点。

三、诗歌分析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分析。

2. 关注诗歌的、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等方面,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 各组分享分析结果,讨论交流,互相学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谈谈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认识。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代诗歌。

2.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和欣赏,下周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通过课后作业的设置,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鉴赏古诗歌语言风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鉴赏古诗歌语言风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鉴赏古诗歌语言风格教学设计及反思鉴赏古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我认为设计一堂好的鉴赏古诗歌语言风格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都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就此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设计1. 导入环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会在开头选取一些有趣的古诗词段子,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等,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语言风格分析将古诗歌按照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例如抒情、写景、婉约、豪放等等。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语言风格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并发掘其中的美感。

3. 同声朗读学生对于古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需要多次的感性接触和体验。

我会请学生同声朗读一些经典的诗歌,以此加深学生对于语言风格的感性理解。

4. 高效巩固教学中的巩固环节非常关键。

我会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例如填词、补空等小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思1. 学生现实情况要考虑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同可能会对课程展开产生影响。

我会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比如学生是否喜欢阅读,是否对文化感兴趣,以此来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学风格多元化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持的教学风格对于学生的认知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会尽可能地多元化自己的教学风格,包括信息呈现方式、教学体验方式等等,使学生在多维度和多角度上感受到知识的丰富性和厚度。

3. 教学跨领域联动古诗歌的鉴赏除了需要学生对于语言本身的把握,还需要学生对于历史、文化、哲学等领域的认知。

因此,我会尽可能地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鉴赏古诗歌语言风格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因素,关键在于重视学生体验,强调多元化和跨领域联动,同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是对于美感和文化修养的感性追求。

《诗歌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特点:韵律、节奏、意象、情感等。

2. 诗歌的鉴赏方法:朗读、感悟、分析、对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深入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优美的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节奏、意象等,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首诗歌,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鉴赏。

4. 互动交流:各组汇报鉴赏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强调重点。

五、课后作业2. 搜集有关诗歌的资料,了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著名诗人。

3. 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交流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互动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独立思考能力、鉴赏水平等。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诗歌特点和鉴赏方法。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学生间的思想交流。

八、教学资源1. 诗歌素材:收集各类诗歌作品,包括古代诗词、现代诗歌等,丰富教学内容。

2. 鉴赏指南:整理诗歌鉴赏的相关资料,如诗歌理论著作、鉴赏文章等,供学生参考。

古代诗歌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掌握诗歌的分类和基本形式,学会欣赏和分析古代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韵律、节奏、意象、抒情等。

2. 诗歌的分类和基本形式: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

3. 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了解作者背景、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感受情感等。

三、教学重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 运用鉴赏方法分析古代诗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代诗歌导入,引起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教学新课: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讲解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一首古代诗歌,示范如何运用鉴赏方法。

4. 学生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诗歌鉴赏方法的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和表达能力,以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古代诗歌教材,提供丰富的诗歌素材和鉴赏指导。

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诗歌文本、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3.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诗歌鉴赏的相关资料和学术论文,拓宽学生的视野。

八、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见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诗歌案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鉴赏方法的应用。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包括韵律、节奏、意象等。

2.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能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识,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韵律、节奏、意象等。

2. 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等。

3. 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历史、哲学、道德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等内容。

2. 教学案例: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哲学、道德等方面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诗词朗诵,引起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包括韵律、节奏、意象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6.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取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诗歌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朗诵古代诗歌,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 参观博物馆或文化遗址:让学生实地了解古代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3. 开展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代诗歌,提升对诗歌语言的运用能力。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3. 帮助学生通过鉴赏古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定义和分类2.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3. 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4. 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5. 欣赏古代诗歌的美感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古代诗歌的定义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3. 示范:以一首古代诗歌为例,展示鉴赏方法和技巧。

4. 实践:让学生自主鉴赏一首古代诗歌,分析其意象、意境和情感。

5.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和感悟。

6. 总结:总结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反复品味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以及对文化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古代诗歌选集或教材2. 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3. 教学PPT或黑板4. 网络资源或多媒体设备(可选)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诗歌朗诵会目的:让学生体验诗歌的韵律美,提高朗诵能力。

方式: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朗诵,其他学生欣赏并给予评价。

活动二:诗歌创作比赛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文学素养。

方式: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或情境,创作一首古代诗歌,评选出最佳创作奖。

七、教学策略策略一:案例分析法步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分析其意象、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策略二:讨论法步骤:组织学生针对古代诗歌的主题、形式、艺术特色等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计划第一周: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类内容:了解古代诗歌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学习古代诗歌的分类。

第二周:鉴赏方法与技巧内容:学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如关注意象、意境、情感等。

古代诗歌鉴赏(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鉴赏(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历史时期诗歌的特点。

2. 第二课时:古代诗歌的类型与结构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不同类型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3. 第三课时: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方法分析和解读古代诗歌。

4. 第四课时:古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教学重点:理解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和意境的创造。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深远。

5. 第五课时: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技巧和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鉴赏方法和表达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促进师生互动。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动手分析和解读古代诗歌,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诗歌鉴赏测试: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的古代诗歌鉴赏教材,提供学习材料。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古代诗歌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阅读。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诗歌资源和鉴赏文章,拓展学生视野。

4. 诗歌朗诵音频:选取经典的古代诗歌朗诵音频,增强学生感受。

5. 投影仪:用于展示诗歌文本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六、教学步骤1. 引导:通过引入古代诗歌的名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诗歌赏析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诗歌赏析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诗歌赏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2. 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种类和形式;2. 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艺术;3. 诗歌的主题和意义;4. 诗歌鉴赏和评析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学习理解和感知诗歌的内涵和意义;2. 学会运用诗歌鉴赏和评析方法;3. 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艺术世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和形式的诗歌,例如:古诗、现代诗、民族诗等。

分析诗歌的结构、语言和意义。

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和欣赏各类诗歌,提问学生对不同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3. 观察(15分钟)选取一首经典诗歌,逐句解读和分析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诗歌中的隐喻、比喻、音韵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敏感度和观察力。

4. 操作(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发放不同的诗歌材料,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诗歌鉴赏和评析。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发表自己对诗歌的评价和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5. 总结(10分钟)学生代表小组进行总结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总结本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针对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鉴赏和评析,以写作形式提交。

七、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堂观察、问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八、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和诗歌朗诵比赛。

鼓励学生多参与文学创作和朗诵活动,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心得:通过这次诗歌赏析教学设计,我发现学生对诗歌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也愿意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方法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有什么样的方法呢?教师们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来?下面是有
我为你整理的诗歌鉴赏方法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教学目标
1、弄清中考诗歌鉴赏的考点
2、掌握诗歌鉴赏必要的知识、方法及技巧。

3、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诗歌鉴赏的方法及技巧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近几年来各地中考题中常有诗词赏析题出现。

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同学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而却步,今天我有幸和大家共同完成一节诗歌鉴赏课,我们将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诗歌鉴赏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

二、古典诗词的考点
出示幻灯:
1、品味语言,理解重点词语、句子含义。

2、鉴赏诗歌的表现技巧
3、感知形象,体会意境
4、理解内容,把握感情。

第一关品味语言
(一)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当
1、提问方式:
①、这句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那个词?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某个字有的版本作其他字,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2、判断下列句子中哪些词用得准确,精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答题套路: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4、趁热打铁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诗歌的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
(二)、句子的赏析(主旨句情感句)
1、赏析方法
(1)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

(2)分析该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答题套路:
①写了什么内容+ ②运用什么方法+ ③表达什么情感
3、判断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雪却闲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趁热打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第二关、鉴赏表现技巧
1、常见的表现技巧
①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
②表现手法:化虚为实、虚实结合、以动写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化用典故等
③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2、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答题套路: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第三关体会意境,描述画面
1、诗歌"形象"的传统含义:
如:折柳长亭—惜别月霜—思乡梅—坚贞莲—高洁菊—隐逸流水落花—感时伤春浮云—游子子规—悲愁大漠孤烟羌笛—保家卫国浮萍飞蓬孤雁—漂泊无依凭栏—思念故国亲人红叶—相思等等。

2、答题要领:
准确把握诗中景物特点及诗人的情感并加以想象,再现诗词优美意境,语言要生动优美,顺畅。

3、即兴演练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第四关概括内容,体会感情
1、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1)从题目入手。

(2)从关键诗句入手。

(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4)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

(5)从诗歌的题材入手。

2、诗歌类别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思家。

怀古诗: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感慨个人遭遇,渴望建功立业;抨击社会现实,担忧国家民族命运,同情下层人民疾苦。

诗歌鉴赏方法的演练练习
(一)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②、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二)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颔联运用的修辞手法,表明和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2)颈联巧妙借用和两个地名,写出了的险恶
(3)尾联以的抒情方式,表明了诗人的决心。

(三)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上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
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四)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①、诗人用两字写出了江水浩大的气势,两字写出江流会选激荡之态
②、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象,用简明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五)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六)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