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径新思路利拉鲁肽早期起始临床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利拉鲁肽早期应用长期获益

利拉鲁肽早期应用长期获益

UKPDS研究的启示

UKPDS研究中初诊患者,长期(中位干预10年)强化血糖控制可以
降低大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这一效应在 10.7 ~17年(中位数)后显现。

虽然在 UKPDS 前期治疗中未发现“ 在减少大血管病变方面强化治
疗有明确获益”(无统计学差异),但这种好的“记忆效应”没有消除 且继续维持 ,在后续的10年追踪观察研究中终于发现明确的强化血糖所
2011 AACE指南:
•“以全面考虑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 预防为治疗目标”,而不仅关注“血糖的达标”
甘油三酯(mmol/L) LDL-C(mmol/L) 体重指数(kg/m2) 2010 CDS指南:
•综合性糖尿病管理方案包括:降糖、降压、调
脂、体重管理和抗凝
•应针对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科学、合理、基于循证 (mg/mmol) 0 女性 <3.5(31mg/g)
UKPDS研究:强化降糖治疗减少全因死亡相对风险
风险比
风险比
死亡 SU/Ins Met
RRR:
P:
1997
6%
0.44
2007
13%
0.007
RRR:
P:
36%
0.011
27%
0.002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Group. Lancet 1998; 352:837-53; Holman RR. et al. N Engl J Med. 2008;359: 1577-89
UKPDS研究:早期强化血糖控制,
远期微血管终点获益——代谢记忆效应
Rury R.H. et al. 10-year follow-up of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N Engl J Med 2008; 359:1577-89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利拉鲁肽苏培【摘要】利拉鲁肽(Liraglutide)是新一代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高度同源长效类似物,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降糖效应及β细胞保护作用,每日只需皮下注射1次,就可持续发挥作用而起到良好的降糖效果,单独使用很少引起低血糖,同时还具备多种降糖外效应:如减轻患者体重量,调节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上述效应不仅提高利拉鲁肽在糖尿病治疗中控制血糖的作用,同时还有降糖药物不具备的优势,这将大大促进2型糖尿病(T2DM)治疗水平的提高.GLP类似物作为新型的T2DM治疗药物,也有着弊端和不足.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利拉鲁肽在临床研究中还报道了可能与免疫原性有关的不良事件,包括荨麻疹、血管水肿以及注射部位皮疹、红斑的发生.有些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尽管如此,利拉鲁肽还是性价比较高、能为广大患者接受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2(024)003【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利拉鲁肽;GLP-1类似物;2型糖尿病【作者】苏培【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医院,天津300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5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随着病程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血糖水平不断提高,心血管危险因素日益增多,同时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还可能进一步增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风险。

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大多是针对性地降低血糖水平,而对β细胞功能、低血糖、体重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此时,新的肠促胰素类药物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基础研究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每日1次长效人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同时显著减少低血糖风险、患者体重和收缩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从而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本文就利拉鲁肽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介绍。

最新 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精品

最新 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精品

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摘要:新型降糖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通过达到血浆药浓度的GLP-1升高,可达到降低血糖、减少低血糖风险、减轻体重、保护β细胞功能的作用,并可能具有血管保护效应而受到广泛的临床关注。

拟对利拉鲁肽的临床研究及药物评价研究进行介绍,以期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关键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药物经济学;综述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4007103 2型糖尿病史一种慢性、复杂、渐进的疾病,在过去的30年发病率稳步上升。

它的特征在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下降。

在2010年全世界范围内已有2.85亿成年人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到4.39亿。

慢性高血糖症特征的2型糖尿病伴宿这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脏病,中风,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衰和截肢。

这些并发症导致生命治疗显著的降低,同时加重患者与医疗系统负担。

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

利拉鲁肽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均有良好的降糖效果。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利拉鲁肽不仅能控制血糖水平,还具有减轻患者体质量、促进胰岛素β细胞再生和修复、调节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多种作用。

本研究拟对利拉鲁肽的临床与药物经济学评价进行介绍,为利拉鲁肽的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1利拉鲁肽结构与药动学特征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由30个氨基酸组成,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翻译后的加工产物裂解生成的。

利拉鲁肽是将GLP-1第34位赖氨酸替换为精氨酸,并在第26位赖氨酸残基连接1个16碳棕榈酰脂肪酸侧链合成得到的。

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主要由分布于空肠、回肠和盲肠的L细胞分泌,通过胃肠-胰岛轴调节餐后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正常人中这种调节作用可占餐后胰岛素分泌的60%以上。

利拉鲁肽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利拉鲁肽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年4月第20卷第4期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系统等作用,其能与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诱导产生抗病毒蛋白,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天然杀伤性细胞功能,从而清除病毒及受病毒感染细胞,进而缓解临床症状,且通过雾化吸入,直接作用于肺部,药物起效快,不良反应少[5]。

有相关研究证实,奥司他韦与重组人干扰素联合使用能协同增加抗病毒疗效,提高患者耐受性,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体温,促进疾病康复[6]。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咽喉肿痛、冷汗、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0.05),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 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联合组第3天、第5天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0.05),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 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患者能提高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转阴率。

IL-6是一种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细胞分泌,能促进淋巴细胞分化,激活急性反应蛋白,发挥促炎性作用。

IFN-γ是水溶性二聚体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作用。

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L-6、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05),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 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能改善患者血清IL-6、IFN-γ水平。

参考文献[1]王淑芹,张春艳,万娜,等.4例危重症甲型流感孕产妇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4):1624-1626[2]王丽君,孙娜,刘慧,等.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19(3):178-181[3]于媛媛,时国朝.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4):294-297[4]刘红,徐瑞芳.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抗病毒口服液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8):1474-1476[5]张茜,邹琳,童学科,等.恩替卡韦单药与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35(12):751-753[6]陈圣洁,戴兰芬,李丹丹,等.重组人干扰素α1b 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病毒肺炎的最小成本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8):970-973(收稿日期:2019-08-20)2型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与本病相关的诊治研究多见。

利拉鲁肽病例分享-2022年学习资料

利拉鲁肽病例分享-2022年学习资料

病例介绍-查体:BP155/95mmHg,双侧足背动脉-搏动略减弱。-·眼底检查:眼底动脉硬化 期。-■ABI:左侧0.9-右侧1.0
病例分析-中老年女性,体形肥胖;-重度脂肪肝;-因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近3个月应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用量较大;-·目前血糖控制不满意;-■严重饥饿感;-■可疑低血糖;-血压控制不满意。
疗效观察-日期-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诺和灵-诺和力-第0天.5-15.3-10.2-18.4-11.8-13.6-12.5-76U-0.6mg-第1周.9-11.5-第2周-6.1-8.2-10.3-8.9-8.1-70U-第3周-5.6-6. -6.4-7.7-60-1.2mg-第4周-7.8-6.2-5.9-9.2-52-第5周-5. -9.0-第6周-5.4-8.0-5.7-7.2-50-体重下降4kg-无明显不良反应
总结-利拉鲁肽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可大大减-少胰岛素用量;-■更好控制血糖;-对于肥胖糖尿病患者 有效控制血糖同-时减轻体重。
病三利拉鲁肽病例分享
病例介绍-患者姜x,女性,53岁,BMI:31.2;-■糖尿病史3年;-曾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 佳,近3个月-改用胰岛素治疗;-诺和灵R早25u-午25u晚25u-FBG 9.3mmol/L PBG 9.6mmol/L,-HbA1C 7.6%
疗效观察-时间-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胰岛素-利拉鲁肽-第0天 8.0-7.2-9.8-10.5-56-0.6mg-第1周-6.9-7.0-7.1-10.80-第2周-5.1-6.8-9.3-6.5-10.9-8.1-44-第3周-6.3-8.3-6 6-6.4-8.7-40-1.2mg-第4周-5.8-6.7-7.9-5.2-8.2-7.88-体重:下降2kg-BP:120-140/70-90mmHg-血脂:Tc5.81mmol/L TG4.93mmol/L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建议PPT课件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建议PPT课件
胰岛素抵抗患者பைடு நூலகம்
对于胰岛素抵抗明显的患者,该药物可通过增加 胰岛素敏感性和减少肝糖输出来控制血糖。
3
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但不愿接受多次注射的患者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提供了一种简便的 治疗方案。
禁忌症患者类型
1型糖尿病患者
该药物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 胞功能严重受损,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06
临床实践中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途径探讨
健康教育讲座和培训课程
组织针对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讲座和培训课程,由专业医护人 员讲解疾病知识、药物作用机制、正确用药方法等内容。
个性化咨询和指导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用药咨询和指导服务,解答患者疑问,帮助患者正确 理解疾病和治疗方案。
标准用药方法介绍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是一 种复方制剂,结合了德谷胰岛素 和利拉鲁肽两种药物,用于2型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标准用药方法:每日一次,皮下 注射,可在任何时间注射,无需
考虑进餐时间。
注射部位:腹部、大腿或上臂, 需轮换注射部位以避免脂肪增生
或萎缩。
个体化剂量调整原则
01
02
03
初始剂量
注射部位反应
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等反应,一般轻微 且暂时,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对该药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出现过敏反 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妊娠与哺乳期妇女
妊娠与哺乳期妇女使用该药物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因此在 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利拉鲁肽的作用分析

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利拉鲁肽的作用分析

动 力 学和 药 效 动 力 学 特 点 均 适 合 每 天 一 次 的 给 药
A T A 与 不 孕 不 育 存 在 一 定 的 相 关 性 。但 是 目前
参考文献
[ 1 ] 李桢 理, 谈 勇. 抗磷脂抗体 阳性导致反 复 自然流产 的诊 治心得 [ J ] . 南京 中医药 大学学报 , 2 0 0 4 , 2 0 ( 2 ) : l 1 8 - 1 1 9 . 【 2 ] 玄英华, 刘晶珠 , 李荷莲. 抗甲状腺抗体与反复 自然流产关 系的研 究[ J ] 冲 国实验诊 断学, 2 0 1 1 , 1 0 ( 1 2 ) : 1 4 2 3 - 1 4 2 5 .
生 物 化 学 作 用 而 最 终 导致 流 产 。 目前 第 一 种 观 点
被 大 多 数人 接 受 , 表 明抗 甲状腺 抗 体会 导致 流产 的 危 险性 增加 , 因而 抗 甲状 腺 抗体 是 检测 不 孕 不 育的 有 效 指标 。
[ 4 1 Me c a c c i E P a r r e t t i E , Ci o n i R, e t a 1 . T h y r o i d a u t o i mmu n i t y a n d
增殖 , 降低 患者体 重 , 增 强 心脏 功 能 ] 。利拉 鲁 肽 用
于 治疗 早期 2 型糖尿 病具 有广 大 的应用 前景 。 1 分子 结构 及药代 动 力学 利 拉 鲁 肽 Cm H 5 N 。 o , 分子 量 为 3 7 5 1 . 2 0 Da ,
起, 以慢 性 高血 糖 为 特 征 的代 谢 紊 乱 , 伴 有 胰 岛素
[ 中图分类号]R 5 8 7 . 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 1 0 0 8 - 1 8 7 9 ( 2 0 1 3 ) 0 7 — 0 1 2 4 - 0 2

诺和力-早期起始,长久获益

诺和力-早期起始,长久获益
基线至治疗1年后的HbA1c下降平均值 (分层依据:糖尿病病程)
病程分层(年) 基线HbA1c 0 0-5 8.53 6-10 8.58 ≥10 8.53
HbA1c变化 (%)
-0.2 -0.4 -0.6 -0.8 -1 -1.2 -1.4 -1.22 -1.01
-0.76
*
*
* ETD:-0.25%,P=0.002 ETD:-0.46%,P<0.001
基线至治疗1年后的HbA1c下降平均值 分层依据:背景降糖治疗*数量
2 8.55 ≥ 3 8.60 胰岛素±口服药物 8.62
基线 A1c (%)
HbA1c变化 (%)
0
-0.74 -0.73
-0.5 -1 -1.5
-1.4 -1.14
ETD;-0.40%, p<0.001 ETD#;-0.66%,p<0.001
早期应用利拉鲁肽,HbA1c下降可达1.5%
基线 HbA1c (%) LEAD-1 联合SU 8.5 8.5 8.4 8.4 8.3 LEAD-2 联合二甲双胍 8.4 8.4 8.4 Lira vs. DPP-4i 联合二甲双胍 8.4 8.4 8.5
HbA1c下降幅度(%)
0.0
0.4
-0.4 -0.8 -1.2 -1.6
2型糖 et al. Diabetes 2003;52:102–10; Meier. Diabetologia 2008;51:703-13
成人胰岛更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保护
6 5 4 3 2 1 0
胰岛的存活时间 (年)
5年
2.5 年
体瘦者(n=17)
分泌能力
胰岛素原/胰岛素 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拉鲁肽减少内脏脂肪明显
机体脂肪变化
DXA (双能X-线吸收仪)扫描
+1.1 kg
内脏脂肪 vs. 皮下脂肪
CT扫描
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
+3.4
-1.6 *
-2.4 *
利拉鲁肽1.2mg+二甲双胍
-4.8
-17.1 *
-16.4 *
利拉鲁肽1.8mg+二甲双胍
-7.8 *
-8.5 *
格列美脲+二甲双胍
2i*,
*
如eGFR在适
当水平†
优选 SGLT-2i 或 GLP-
1RA*
需考虑eGFR水平
DPP-4i
GLP-1RA SGLT-2i†
TZD
减重疗效好的

GLP-1RA
SGLT-2i
如HbA1c不达标
SGLT-2i†
减重疗效好的 GLP-1RA**
定期重新评估、 调整治疗,以避
免临床惰性 (3-6个月)
• 不良反应: 在LEADER试验中, 经判定的急性 胰腺炎发生率在利拉鲁肽组为0.4%, 安慰剂 组为0.5%1,2
• 注意事项: 使用GLP-1RA的患者观察到急性 胰腺炎的发生, 应当告知患者急性胰腺炎的 特征性症状, 如果怀疑发生了胰腺炎, 应该停 用本品, 如果确认患者发生了急性胰腺炎, 不 应再使用本品进行治疗1
• 有可行性的(Realistic)
• 有时间限制的(Time limited)
共同制定管理计划
•SH让他A接们R受的E过家D糖属D尿、病护E教理C育者IS、)IO了共解同N情参况与的患者(和 •MA探K寻I患N者G的偏T好O CREATE A •MA有共N效同的制A咨定G询治E包疗M括策E探略N讨T治疗P动L机A,N设定目标,
• •
对 确管 保理 商计 定R划 的EV的 治I修 疗E改 调W达 整成 能&一 以致 时A间G轴R的E方E式实施,以避免
临床惰性MANAGEMENT PLAN
• 定期进行决策循环(每年至少1-2次)
持续监测和支持,包括:
••ON情 检G绪 查O健 药康 物IN的G耐受M性ONITORING ••AN监 其D测 它血 指S糖 标U状 ,P态 包P括OSRMTBG,体重,步数,
• 允许患者本人参与 • 确保能得到DSMES
ASCVD,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BP, 血压; CKD, 慢性肾脏病; DSMES,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Support,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 HbA1c, 糖化血红蛋白; HF, 心衰; SMART, 具体的(specific), 可衡量的(measurable), 可达到的(achievable), 有可行性的(realistic), 有时间限制的(timelimited); SMBG, 自我血糖监测
1.诺和力®说明书—批件号2018B02602; 2. Marso SP et al. N Engl J Med. 2016 Jul 28;375(4):311-22.
利拉鲁肽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
葡萄糖依赖性的降 通过间接及直接的作用机制, 心房钠尿肽(ANP)
低血糖,低血糖少 降低空腹及餐后血脂水平
肝脂肪变性定义为LFC≥5.5%
Petit J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 Feb 1;102(2):407-415.
患者达到复合终点的 比例(%)
利拉鲁肽治疗的复合终点达标率在所有降糖药物中表现突出
1.42**
复合终点:HbA1c<7%, 无体重增加,无低血糖
2.00*
5.19*** 6†††
7.43*** 5.23†††
10.47*** 7.37†††
3.71***
7.38*** 5.20†††
n 1581
1117
231
219
490
利拉鲁肽1.8mg达到复合终点的比值比达到统计学优效,*p<0.01,***p<0.0001 利拉鲁肽1.2mg达到复合终点的比值比达到统计学优效, ††† p<0.0001
Marre M et al. Diabet Med 2009;26;268–278 (LEAD-1); Nauck M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84–90 (LEAD-2); Garber A et al. Lancet 2009;373:473– 481 (LEAD-3); Zinman B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1224–1230 (LEAD-4); Russell-Jones D et al. Diabetologia 2009;52:2046–2055 (LEAD-5); Buse JB et al. Lancet 2009;374:39–47 (LEAD-6); Pratley R et al. Lancet 2010:375;1447–1456 (lira vs sita)
• 数据为均数±标准差; *p<0.05 vs. 格列美脲+二甲双胍; n=160.
Jendle J,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9;11:1163–72.
中国数据:利拉鲁肽明显改善肥胖/超重T2DM患者体重和腰围
• 一项多中心,开放式,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 • 共纳入328名中国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既往降糖方案加入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每日1次,持续24周 • 研究利拉鲁肽对中国超重/肥胖T2DM患者体重和腰围的影响
新路径,新思路
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患者的治疗 --GLP1早期起始临床经验分享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 张又之
基本信息
周**,女,35岁,“血糖升高5年,血糖控制不佳5天” 1月14日入院 • 【现病史】 • 5年前,患者妊娠时发现血糖高,多次查FPG>7mmol/L,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给予人胰岛素(具体不详)治疗。 • 妊娠后多次查FPG> 7mmol/L,2hPPG>15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门冬胰岛素30早10iu 晚15iu治疗,血

病例特点
• 青年,女性,起病缓,病程5年 • 饮食依从性不佳 • 为腹型肥胖(BMI:25.8kg/m2,腰围:97cm),有减重需求 • 并发糖尿病肾病、脑供血不足 • 合并脂肪肝、高脂血症 • 既往有胰腺炎病史
2018年ADA/EASD:2型糖尿病血糖管理的原则
回顾管理计划、再次达成一致
• 回顾管理计划
治疗路径
一线治疗是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体重管理和运动) 如果HbA1c 不达标
无 伴确诊的ASCVD或CKD
不伴确诊的ASCVD或CKD
以ASCVD为主
以HF或CKD为主
迫切需要降低低血糖风险
迫切需要减少体重增加或减重
已证实
已证实
或 具有CVD获益
具有CVD获益 的
的SGLT-
GLP-1RA
HbA1c,BP,血脂
评估患者的主要特征 • 目前的生活方式
AC••• HSS合 临 其AE并 床 它RS症 特 问AS, 征 题CKT如 , ,EEA如 如YRS年 动CPIS龄 机VATD, ,TI,CIH抑CESbK郁NAD1,TcH, 体F 重
• 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
治疗目标
• 预防并发症 • 提高生活质量
执行管理计划

一 少 最旦 每 初开 3阶IMI个MM始 段P月A管 能LPE就M理 更NL诊E糖 频ENA一T尿 繁MG次M病 就A;EE, 诊NNM为A未G了T达EEMDN标SENM的TTE患PSPL者,ALN应最A该好N至在
同意管理计划
A以 • SGM具RA体RET的E原(M则S明pAe确cNi目ficA标)G: EMENT P•• LA可可N衡达量到的的((MAcehaiseuvraabbllee))
5
5
0 2 4 6 8 12 16 20 24 0
0 2 4 6 8 12 16 20 24 0
体重降低(kg) 腰围降低(cm)
-5
-5
-10
-15 n=328
7.51kg *
-10
-15 n=328
*P<0.01, 治疗24周后患者体重及腰围和基线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7.52cm *
Feng P,et al. Acta Pharmacol Sin.2015;36(2):200-8.
考虑影响治疗选择的特定因素
C• O个N体S化I的DHEbRA1cS目P标ECIFIC F•• AC对药体物TO重的和不R低良S血反W糖应的H影IC响H IMPACT
O• N治疗C方H案O的I复C杂E性O,F如频率,用药方式 T• RE选疗A择方T能案M提高E患N者T依从性和治疗持久性的治
• 药品的可及性和费用
结果
肝功
r-谷氨酰基转氨酶(GGT)46.8 U/L ↑ 胆碱酯酶(CHE)13126.0 U/L ↑
血脂
总胆固醇 5.69mmol/L,甘油三酯8.03mmol/L ↑ HDL-C 0.9mmol/L ↓,LDL-C 3.28 mmol/L
肾功
肌酐35.0umol/L ↓ 尿微量白蛋白:80mg/L
Zinman et al.,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2012;14: 77–82.
231
232
524
利拉鲁肽治疗不会增加患者胰腺炎和肿瘤的风险
说明书已经删除胰腺炎风险
• 注意事项:已发现使用GLP-1RA与发生急性 胰腺炎的风险相关, 已报告了少数急性胰腺 炎事件, 应当告知患者急性胰腺炎的特征性 症状, 如果怀疑发生了胰腺炎, 应该停用本品, 如果确认患者发生了急性胰腺炎, 不应再使 用本品进行治疗, 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应慎 用本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