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__修辞学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__修辞学
理论上看: 可以帮助我们揭示人类语言之谜,阐明人类的认
识活动,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2、从实用上看: 这有两个方面: (1)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即运用于
说和写。 (2)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即运用
于听和读。
三、言语环境
言语环境指使用语言的环境,简称语境 (一)构成言语环境的因素 1、主观因素 2、客观因素 ①时间: ②地点、场合 ③民族习惯: ④对象:
(二)语境学是现代修辞学的基础
1、语境的主要作用有两点,解释功能和过滤功 能。
①解释功能: a 帮助听者推断出存在句子意义之外的信息,
(言外之意) b帮助听者从系统的意义推出具体的信息。 c 语境可以排除歧义,帮助听者获得准确信息。 d 语境可以补足省略 e 帮助听者从“不正常”逐步推断出正常的信息。
文艺
2、美国语言学家马丁·裘斯分为
语体
亲昵(intimate ) 随便 (casual) 商讨(consultative) 正式(formal) 冷淡(frozen)
3、英国伦敦学派
从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的目 的、方式及交际双方的关系和交际功能 等角度,把影响语体分类的情境分为三 种。
专业性:如科技、广告、新闻等
四、修辞手段和修辞方式
①词语选择 ②句式选择
五、语体 (一)修辞学与语体学的关系 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语体学是修辞学的一门从
属学科。一是主张语体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属于语言学下,与修辞学并列。 (二)语体的特点
(三)语体类型
1、苏联学者对功能语体的分类
口语体
科学体 语体 事务公文
书卷语体
政治
② 过滤功能
a 若一个句子只能表达语境已经提供的信息,一 般不宜说出。

修辞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修辞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修辞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1.修辞学与语言学语言学(linguistics)是研究语言的学科,语言的三要素分别是语音学(phonetic),词汇学(lexicology)和语法学(grammar)研究的对象。

修辞学属于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学的一个学科。

修辞学是研究如何利用语音条件和规律构成各种不同的表达手段,进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如头韵(),元韵(),拟声()等语音修辞手法,使得语音和谐悦耳,语意突出,增添韵律感和节奏感。

修辞学是利用词汇,词义的条件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以求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比如,怎样选用词语,怎样使同一概念的表现多样化。

修辞学在语法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调整安排句子的结构形式来充分地表达情意,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

2.修辞学与逻辑学逻辑学(logic)是一门专门研究思维的科学,其根本任务就是总结人的正确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

修辞学与逻辑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了一定的逻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进行思维,思想条理清晰了,这就为语言的完美表达奠定了基础。

例如,3.修辞学与美学美学(aesthetics)是研究审美规律的学科。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审美对象,语言里面客观存在着美。

修辞作为语言的艺术,更是追求较高的审美价值,达到美的境界,以悦人耳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比如:均衡美——Work has a bitter root but sweet fruit.整齐美——I was born an American; I live an American; I shall die an American.变化美——The Big Bull Market was dead. Billion of dollar`s worth of profits and paper profit had disappeared.。

修辞学专著

修辞学专著

修辞学专著
有很多经典的修辞学专著可供选择。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修辞学专著:
1. 《修辞学》(Rhetoric) - 亚里士多德
2. 《修辞学》(De Oratore) - 克拉图斯
3. 《风格》(The Style) - 伊曼努埃尔·康德
4. 《修辞艺术》(The Art of Rhetoric) - 查尔斯·佩尔赫姆
5. 《修辞与解释》(Rhetoric and Interpretation) - T.E.霍布斯
6. 《修辞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Rhetoric) - 温金·J.恩格曼
7. 《修辞学研究》(Studies in Rhetoric) - 乔治·奥尔韦特
8. 《修辞与公众演讲》(Rhetoric and Public Speaking) - 理查德·斯图巴特
9. 《修辞文化》(Rhetorical Culture) - 詹姆斯·A.贝尔
10. 《修辞论集》(Rhetorical Analysis) - 伊恩·A.瑞尔
这些专著涵盖了修辞学的不同方面,包括理论基础、实践技巧和历史发展等。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专著。

修辞学名词解释

修辞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三种境界:(甲)记述的境界——以记述事物的条理为目的,在书面如一切法令的文字,科学的记载,在口头上如一切实务的说明谈商,便是这一境界的典型。

(乙)表现的境界——以表现生活的体验为目的,在书面如诗歌,在口头如歌谣,便是这一境界的典型。

(丙)糅合的境界——这是以上两界糅合所成的一种语辞,在书面如一切的杂文,在口头如一切的闲谈,便是这一境界的常例。

辞趣:所谓辞趣指的是即利用各种语言文学的意义上声音上形体上附着的风致,来增高话语文章的情韵。

它是富有表现力的亚辞格的言语现象,及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词语的音调或字形图符、书写款式所体现出来的情趣。

辞趣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意趣、音趣和形趣。

(“富有表现力的亚辞格的言语现象”就是指意趣而言的:第一,它是一种言语现象;第二,非辞格;第三,富有表现力。

“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词语的音调”是就音趣而言的:第一,它属于词语的音调;第二,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

“字形图符、书写款式所体现出来的情趣”是就形趣而言的:第一,它属于字形图符、书写款式;第二,能体现出某种情趣。

)互文(举例):(1)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2)举例:①单句互文:例如杜牧的《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烟"与“月"同在上,“水”与“沙弦同在下,笼与被笼,不容偏向。

应当是互文相足,合起来解释成“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岸边的浅沙。

”这是七言诗,因字数的限制,所以运用了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互文法,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

②对句互文:《木兰诗》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便也是互文的体现。

刚健:刚健是言语风格类型中的一种,刚健是刚强、雄伟的文体。

在句式选择上,刚健风格宜选取字数少、结构简单、节奏快的短句;在修辞手法上,也较多的使用排比修辞文体;在语音上,常常使用入声韵。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

修辞对语境的适应
修辞应符合语境
修辞的表达方式应该与语境相符合,使得修辞 的表达更加自然和流畅。
修辞应利用语境
修辞可以利用语境的因素,增强表达的效果, 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修辞的含义。
修辞应调整语境
在某些情况下,修辞的表达方式可能需要调整语境的因素,以更好地表达修辞 的含义。
语境与修辞的互动关系
03
02
营造氛围
运用象征、暗示等修辞技巧,为读 者创造特定的情感氛围。
增强语言美感
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语 言更加优美、有韵律感。
04
广告语具 吸引力。
传达信息
通过明喻、暗喻等修辞技巧,使广告信息更 加清晰、易懂。
激发购买欲望
运用双关、排比等修辞手法,激发消费者的 购买欲望。
02 现代汉语修辞手法
比喻
定义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 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思想或情感。
分类
明喻、暗喻、借喻等。
例子
明喻如“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暗喻如“他是一头老黄牛”;借 喻如“他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
比拟
定义
比拟是一种通过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将事物人格化或 动物化的修辞方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
现代汉语修辞学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等特点。它综合运用语言 学、文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效果,鼓 励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追求语言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修辞学的重要性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修辞学可以帮助人们掌握语言运 用的规律和技巧,提高语言的准 确性和流畅性,增强个人和组织 的沟通能力。

修辞学[1]

修辞学[1]

一语法实体及其分类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分为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句子语气。

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主要作用是构词。

(花儿为两个语素)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

分为单纯词、合成词。

词的独立运用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能单独回答问题,即单说。

(实词)2.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3.将能单说的部分踢开,将能单独与充当句子成分的踢开,剩下的总分也是词。

(虚词)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组合起来的,没有特定语调的语法单位。

小句:即句子。

指最小的,能独立表达一个意思的,有一定的证据语调的语法单位。

(一般语素不加语气构成句子,而以词+语气构成句子。

)复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在意义上密切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

句群: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的语法单位。

句子语气:指句子所带有的某种语气,属超音质成分。

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专家语法系统——与教学语法系统相比,专家语法系统往往鲜明地反映专家的个人特点。

语法实体分类:单位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非单位语法实体—句子语气基础语法实体—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静太实体。

—其中:词、短语—构件语法单位;句子语气—致句语法单位表述语法实体—小句、复句、句群—动态实体可切分语法实体—短语、小句、复句、句群不可切分语法实体—语素、词、句子语气二汉语语法及其系统语法,指语言中语素、词、短语的结构规则。

汉语语法,指汉语各类各级语法褓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的总和。

构成—从大往小;组合—从小到大汉语语法系统的两个定义:1.汉语语法本身的系统,即客户存在的语法系统。

2.汉语语法学系统,即对客观语法系统的主观研究和描写。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

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历程如下:套用期马建忠(马相伯)—《马氏文通》—文言文研究—1898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白话文研究—1924年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年引发期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1942~1944年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5年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年探求期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年三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教学语法系统,指从语法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中学评议教学的需要,强调规范性,注重实践性,尽量避免有争议的观点和问题,以传统语法和现代应用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语法系统。

修辞学 权威版

修辞学 权威版

修辞学权威版1、修辞、修辞学〔1〕修辞就是言语交际参与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运用相应的语言形式,恰切地建构话语和解构、理解话语,以到达理想交际效果的活动。

是努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接受效果的活动。

〔2〕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表达和接受效果的规律的科学,就是研究言语交际表达主体如何依据和利用语境选择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组建能够适切表达思想内容的话语,以及接受主体如何正确理解和接受表达主体所传话语信息的规律、规那么的学科。

2、修辞和修辞学的本质属性?〔1〕修辞是言语现象。

是运用语言增强交际效果的活动,任何修辞活动都要依据具体的言语环境去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恰切组建话语和透过语言表达手段正确理解话语,才能到达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

修辞主要依据动态语境。

随动态语境选用语言表达手段组成的话语是语言运用的产物。

人们运用语言,不管在口语还是书面语的表达和接受,都会有修辞上的考虑和要求。

修辞寓于语言的具体运用之中,人们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修辞。

〔2〕修辞学属于语言运用科学或者说言语科学范畴,是一门既有系统性理论,又有很强实用性的科学。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现象,修辞现象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产物,它的本质特性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

修辞学以普通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语言学对修辞学体系的建立和探索分析至关重要。

3、修辞和修辞学的社会价值〔1〕修辞是兴国立业的重要手段。

如外交辞。

〔2〕修辞是提高自我修养、文明礼貌的重要手段。

善于运用修辞规律,有利达成交际目的和塑造自身的美好形象。

一个人在言语交际中选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组建话语,显示出什么样的语言风貌、风格和能否正确理解话语,都表达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风貌和形象。

〔3〕修辞是商品社会中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

〔4〕修辞学在社会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

修辞的意义:1、帮助我们说的话更加动听,文章写得更优美2、帮助我们欣赏别人的语辞 3、对一篇作品,不但可以知其然美,而且还可以知其所以然〔为什么美,美在何处〕4、帮助我们分析作者的措辞、造句技巧、认识语辞、文辞美在何处的知识。

修辞概述

修辞概述
第一节 修辞学的发展概述
修辞理论的缘起和历史沿革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一、古老
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 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 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先秦时期 辞达而已矣。 “辞达而已矣。”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子 “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辞学说的重要内 辞达” 言文” 开创性。 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孟子 “詖(bi)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 bi)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 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千变万化的修辞活动中包含着种种规律规则, 千变万化的修辞活动中包含着种种规律规则,它是共 同的、稳定的,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同的、稳定的,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事件都是适用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不同的事件都是适用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这 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就是“修辞” 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就是“修辞”
墨子 庄周
“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很重视“寓言” 很重视“寓言”,“重言”等修辞方式。 重言”等修辞方式。
《易·乾卦·文言》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 乾卦·文言》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
“修”和“辞”的连用 的最早出处
2.两汉时期 2.两汉时期 西汉的学者曾经热烈地讨论过《诗经》 西汉的学者曾经热烈地讨论过《诗经》最基本的修辞 手法比、 手法比、兴、赋。 所谓比,就是比喻和比拟;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 所谓比,就是比喻和比拟;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 以引起所咏之词。 有时兼有比喻,有时起象征作用, 以引起所咏之词。”有时兼有比喻,有时起象征作用,有 时只是为了押韵;所谓赋,则是平实地铺叙事实。 时只是为了押韵;所谓赋,则是平实地铺叙事实。 小结 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它 萌芽时期, 对后代修辞理论的发展起到开创、引导的作用。 对后代修辞理论的发展起到开创、引导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构成交际的四个要素:说写者、听读者、话语、语境
2.交际场的两个子系统:编码场、解码场
3.效果差分为:表达效果差、接收效果差两类
4.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是: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5.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受益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谦逊
准则
6.交际中的四个心里原则:新奇求异、趋吉求同、首位原则、时效原则
7.时变格使用中的三种方法:时间形态法、时间序位法、时间换位法
8.数变格使用中的五种方法:数字形态法、数字变形法、数字序位法、数字谐音法、
数字概统法
9.由A-B、B-C、C-D语言形式的辞格是顶针
10.“光杆一个,一个光杆”是回环修辞
11.“一横秋月曲如钩上画楼联半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属于回文辞格
12.镶嵌这一辞格有嵌字、镶字、拼字三种方式
13.“伤了我的杨柳细”属于藏词辞格
14.藏词分为藏头和藏尾
15.“未免木边之目,田下之心”“汉阳口,口口回,上下卡道”属于析字辞格
16.“有家没务、只会不议”属于析词辞格
二、名词解释
1.表达信息的话语:说话人的目的在话语之内,但听话人解读了话语所传递的内容后交际的目的就达到,交际行为就结束
2.影响言行的话语:说话人的目的主要在引发听话人去做相应的反应,以促成某件事情,分为直接和间接影响两类。

3.信息差:说写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和听读者所接收的信息之间所存在的差距
4.效果差:交际双方预计的交际效果,同交际活动中实际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差异
5.修辞:“修”修饰的意思,“辞”本意是辩论的言辞。

修辞本意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受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行动。

6.语言:是语言世界中相对稳定的、一般的、本质的部分,它对一切社会成员都是共同的,也有人称其为内部语言。

7.息变格:有意识的偏离客观的物理世界的真实状态,在语言的信息方面做出有条件的偏离,或在质的方面,或在量的方面。

在质的方面的偏离,就叫做质变格,在量方面分为两类,一种是息余格,一种是息缺格。

8.质变格:本质上是对合作原则中质真原则的偏离,是自觉、积极、善意的偏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

9.息余格:是故意超过常规要求的、提供过量信息。

有人称他为精细格。

10.息缺格:故意的少给或不给对方信息,或故意含糊,特点是废话不废。

即孤立的看
是废话言之无物,但在特定的上下文里面、语境里,确实潜藏着某些信息,获得特殊的交际效果。

11.零度:指一般的、常规的、中性的、不带有任何修辞色彩的规范行式。

是相对稳定
的,为社会公认的
12.偏离:是同零度相对立的一面,是对零度形式的违反和变异,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
两种
三、简答
1、修辞学与语法学的关系
语法学是修辞学的基础,语法规则在动态运动中与修辞学相统一。

二者也存在矛盾,独立的语言学科,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2、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对修辞学的意义
(1)有利于把握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2)有利于认清修辞学的本质特点以及他在语言学和整个人文学科中的地位
(3)有利于明确修辞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与原则
3、如何理解语言的缺漏性和不自足性
(1)首先体现在语言符号和客观物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客观世界是连续的整体,而语言世界是离散的、分节的;客观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语言世界是线性的、一维的
(2)语言之所以有缺漏性和不足是性是有原因的:1语言自身所具有的非系统性决定了语言具有缺漏性和不自足性,语言都无一例外存在着许多缺坏、空档、空符号2语言符号与物理世界的示差性关系决定了语言具有缺漏性和不自足性3语言符号的有限性与物理世界存在的无限性这一矛盾的存在决定了语言具有缺漏性和不自足性4心里世界、文化世界因素的制约作用决定了语言的缺漏性和不自足性
(3)语言就是语言,并不是那么神秘,语言依然存在缺漏性和不自足性,只有承认缺漏性和不自足性这种现实,才能真正的把握语言的本质,因此应以辩证的观点来对待语言的缺漏性和不自足性。

4语言世界同物理世界的具体关系
(1)语言符合与物理世界中的产物之间的有无关系:1客观世界中有的产物在语言世界却没有相应的符号。

2语言里有的符号在客观世界里却找不到相应的东西。

(2)从时间上看,多数情况下,现有产物后有语言符号,而也有先有语言符号后有客观产物的情况
(3)语言世界同物理世界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1一对多的关系2多对一的关系
(4)具有一致性也相互矛盾
5、修辞学的性质
(1)边缘性或多边性1修辞学是介于文学和语言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无论从其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来看的都逃不出语言的运用。

2修辞学是一门多边学科,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修辞学的这门学科性质
(2)修辞学是一门科学,1古老而年轻2具有科学性3不足之处(概念术语没有建立起来)(3)是一门语言科学,他和语言学其他部门(语音、词汇、语法)密切相关,而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他不是词汇学、语法学的附属,他是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因为修辞学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一种语言运用。

6、如何理解语言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一致性原则。

(1)语言是物理世界的反映,语言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的“同构性”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

(2)语言是认识物理世界的模式和手段。

(3)语言符号和物理世界之间有协调一致的关系,也有相互背离、彼此矛盾的现象。

(4)社会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了交际的“适量准则”和“质真准则”。

“适量准则”即所说的话语应包含交际双方传递需要的信息,也不要超过所需信息。

“质真准则”即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语。

(5)王希杰据此提出了修辞的“交际合格原则”和“信息真实适量原则”:修辞活动必须保持语言世界同物理世界的一致性,要言之有物,真实可信。

7、举例说明如何理解文化是语言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中介。

(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工具,同时文化也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应用。

语言反映物理世界都经过了民族文化的折射。

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主要不是物理世界的差异所造成的,而是文化中介加工的结果。

世界语言的多样性就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例如在爱斯基摩语中,有十几个表示海豹的语言符号;在阿拉伯语中,对骆驼有600多种命名方式。

再比如颜色词,在汉语里,“红”大多给人诸如欢庆之类积极的联想,而在西方红色代表血腥、嗜血,大面积应用红色自然就显得邪恶。

(3)即使是同一种语言,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相同的物理现象在语言上的反映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如乌龟在古代是一个积极、神圣、长寿的意象符号,而在现在它却是一个消极的负面的符号。

另外,广东方言不分“雪”和“冰”,这是由地域文化所造成的。

8、话语同文化世界的一致性原则
语言世界同文化世界必须保持一致性,需要注意到文化本身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存在着地域、时代、民族等多方面差异。

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要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相一致
(2)要同交际活动时特定的文化氛围相一致
(3)要同交际双方的文化素质相一致
9、举例简要阐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语言作为一种制度文化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整个社会集团所共同具有的。

如:成语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来源,可以说,成语的历史也是民族文化的历史,其中蕴涵了本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

因此,成语不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同时也具有丰厚的修辞价值。

如“东窗事发”、“完璧归赵”运用成语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过程。

有些成语除了字面意义之外,还隐含着典故。

(2)王希杰认为,语言在本质上不同于文化,但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①一方面,文化影响、制约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如:a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颜色以及相关词语的文化含义不同。

在汉语中,“红色”、“白色”、“黑色”、“绿色”等具有特殊的含义。

在大陆,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恐怖。

这些语言的含义都是产生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

b汉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十分丰富的熟语,如“走后门”、“炒鱿鱼”、“大锅饭”、“一窝蜂”等。

②另一方面语言也影响着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播。

如,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规范,因此在打招呼时就会使用不同的招呼语。

西方人,尤其是英国人,不熟悉的人见面时往往以谈论天气为话题,说一些不会引起争议的话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10、简述话语同心理世界的一致性原则。

(1)话语的生成和运用应当符合人类共同的心理活动的规则。

(2)话语应当同特定的交际对象的具体的心理状态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