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影评
《小武》影评

《小武》影评第一篇:《小武》影评我是我自己的英雄——贾樟柯《小武》对于贾樟柯这个导演我是特别喜欢的,虽然他的影片没有唯美的画面,经典的台词,没有激烈的画面,真是这种朴实纪实的影片风格深深吸引了我,因为在他的影片中我知道到太多自己的东西,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更重要的是那种永久的人文关怀。
《小武》便是其中之一,这是贾樟柯的毕业作品,此片竟获得很多国际大奖,从此震惊影坛,贾樟柯也开始了自己拍电影的生涯。
在那种深厚的民族情怀下,每一个人,每一株植物都是伟大的,他要传达给人们的不是引人入胜的美丽故事,而是大背景下的个人生存状态,那就是我是自己的英雄。
同时代的配音音效加强了时代背景,为影片提供丰富的声音素材。
在影片是的一开头,我们听见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简单的背景音效介绍了影片发生的背景时代,同画面中人物,地点准确清晰得到表达。
在梁小武和女友分开后,小武被抓后,画面定格在一个晚上,背景音乐是屠龙刚的《霸王别姬》,运用在这里可谓是起到好处,不仅体现了小武当时的无奈,同时将小武对女友的那种难舍的情感充分的渲染,是影片更具思考性,欣赏性。
在这个时候霸王别姬中的霸王和一个小偷联系到一起也没有什么不妥,我思故我在,我就是自己的英雄。
影片的戏剧性则更好的迎合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在这部影片中,演员的表演其实没有什么很大的亮点,因为在影片的最后我们注意到片中的人物表演其实都是非职业演员,尽管如此,影片还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得不对贾樟柯导演的功力表示敬佩。
导演在拍摄影片中对故事发生的戏剧性把握的恰到好处,想必大家再看这部电影发的时候应该不会对这部影片的真实性感到怀疑吧?编剧也是贾樟柯导演,在自己亲身经历或者对生活的认真思考后的画面再重现,让这部画面粗糙的影片显得很有人情味。
电影故事中的主人公卷入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影片中仿佛都是刀刃一般,让主人公陷入困境。
这种线索的选择造就小武这部影片纪实风格和人们的关注度。
电影《小武》中的空间建构及隐喻特征

电影《小武》中的空间建构及隐喻特征王青军(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摘要:空间是电影中的重要元素。
电影《小武》中,贾樟柯建构了独特的小城空间景观,既有自然空间营造,同时还建构了小城独特的文化空间,在不同的空间中探讨了底层人物在社会变革中的边缘地位和焦虑的心态。
小城空间也隐喻了市场经济下人们对情感的消费以及主流话语与底层话语之间纠葛的关系。
关键词:小武;自然空间;文化空间;隐喻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8)01-0073-05收稿日期:2018-02-01作者简介:王青军(1992-),男,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1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
电影《小武》是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第一部故事长片,1997年在山西汾阳县城实景拍摄。
电影以汾阳县城的扒手梁小武为主人公,讲述了改革开放后,小偷梁小武接连失去自己的友情、爱情和亲情的故事。
电影于1998年在德国上映,上映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了法国《电影手册》主编夏尔·戴松的赞赏,夏尔·戴松还写下了长篇影评《爱与微笑的季节》,对影片的美学,镜头语言、影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贾樟柯也因此在国际影坛获得了不小的声誉。
此后,贾樟柯相继导演了《站台》《任逍遥》两部电影,同《小武》一起,被称作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
在这三部电影中,贾樟柯都将故事的地点放在了他的家乡———山西汾阳县,并通过他的艺术加工,将汾阳县城这一独特的小城空间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多数电影着力表现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而对于那些正在发生着剧变,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却缺少关注,贾樟柯的电影弥补了这一空缺。
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小城空间得到了真实自然地呈现,而且对小城空间的建构也成为了贾樟柯电影的一个特点。
他利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了90年代的汾阳小县城,将城镇的现代化进程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同时贾樟柯十分注重文化空间的建构,通过在自己的电影中插入各种富有时代气息的歌声、广播声甚至是街道嘈杂的人的声音,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带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空间。
小武电影 影评

小武电影影评1、意味深长的一部电影,很喜欢电影的海报,小武那迷茫无措的眼神正像那首《心海》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
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为什么总在那些飘雨滴日子,深深地把你想起。
我们都是看客,看与被看见证着血腥的屠杀却是一脸的茫然与麻木。
2、这部电影对于我的吸引力纯粹在于它的真实。
看完后翻到了一篇法国评论家的狗屁评论,在他看来,那个简陋的可以花五十块钱找姑娘的KTV、警察局旁围观的群众这些都是导演有意的技术实验,充满着隐喻和暗示。
我只能对这位坐在巴黎高级沙龙品着红酒的伪艺术评论家表示无语,高贵的法国人啊,这个世界并不都像巴黎。
3、从一开始,小武的生活就开始被社会的转向所解离。
他曾经的朋友,改行干起了干净的贩烟和开歌厅,上了电视娶了漂亮老婆,甚至因为觉得小武的钱不干净而与他断绝了往来。
4、小武把他的希望投给了爱情,他捧梅梅的场,从物质到精神地关心她,试图从这里获得一个男人的尊严和意义。
但梅梅走了,并且讽刺地在他被抓的那天发来一条祝他万事如意的祝福信息。
小武又失去了爱情,这次是因为他不能合法地更多地挣钱,他败给了这个社会的评价体系,爱情看重的不再是关心与理解,而是挣钱能力的高低。
5、直到电影的最后,小武被拷在路边,像一条死狗一样被人围观着,他依然试图保持早就被打败了的骄傲,但在围观下,他终于低下了头,不敢再看周围一眼。
6、小武只是惊慌失措地发现身边的世界如此陌生,他不再属于这个熟悉的世界,站在大街上的他感到一阵阵的惊慌失措,他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些熟悉的陌生人。
小武所能做的就只是手插着口袋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底的多余的人,他只能用这种流氓无产阶级的方式面对着世界。
7、这种虚无感不仅属于小武,同样属于我们中的大多数。
电影的最后,那些围观的人看着被拷起来的小武,面无表情,不知该如何面对,因为他们看到的不过是他们自己。
电脑屏幕前的我,则是一身的冷汗,因为我也在里面看到了自己。
小武影评范文

小武影评范文小武影评。
《小武》是一部由导演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主演的电影。
该片于1993年上映,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友情和成长的故事。
影片以其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深受观众喜爱,成为了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小武和他的邻居小兰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武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他来到城市打工,与小兰成为了邻居。
小武对小兰一见钟情,而小兰却对小武没有太多的好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真诚,最终赢得了小兰的心。
两人之间的爱情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但他们始终坚持着,最终走到了一起。
影片通过小武和小兰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现代都市中年轻人的成长和追求爱情的艰辛。
小武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梦想的年轻人,他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工作,为了自己和小兰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而小兰则是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她对爱情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她不愿意被现实所束缚,她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真正懂得珍惜她的人。
影片通过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现代都市中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追求,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导演陈凯歌的精心打磨和张国荣、巩俐的精湛表演。
陈凯歌导演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将小武和小兰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情感,将观众带入了影片的世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而张国荣和巩俐的出色表演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
张国荣饰演的小武,活泼可爱,真诚善良,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努力打动了小兰和观众。
而巩俐饰演的小兰,坚强独立,她用自己的坚持和追求,展现了一个现代女性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总的来说,《小武》是一部充满真情和温暖的电影,它通过一个关于爱情和成长的故事,展现了年轻人的追求和生活状态,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导演陈凯歌的精心打磨和张国荣、巩俐的精湛表演,他们将小武和小兰之间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真挚和生活的温暖。
这部电影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深受观众的喜爱。
论电影《小武》在时代浪潮下塑造角色社会关系的正反面

电影论电影《小武》在时代浪潮下塑造角色社会关系的正反面刘联杰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摘要:《小武》由著名导演贾樟柯编剧并执导,展现了小偷梁小武面对友情、爱情、亲情失去后种种行为表现。
真实的展现了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浪潮里,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小武”这样的小镇青年,他生活的秩序在被改变,然而面对这些改变,他却慢慢走向了各个社会关系的对立面。
关键词:小武;社会关系;时代浪潮;角色塑造影片主角小武不是孤立塑造的,他离不开社会经济改革的时代背景与其社会关系,这也正是该片的三个重要结构段落:朋友关系断裂、情人幻影破灭和家庭矛盾突显。
同样这三个结构段落也不是完全孤立的,导演有意识的用一些细节来呼应前后段落,接下来对其中的一些片段来具体论述《小武》中角色的正反、善恶、虚实。
一、小武外在表象的正与反导演对于小武的装扮一定是有斟酌的:一件肥大的西装挂在矮小又挺不直腰的身躯上,一副文质彬彬的黑框眼镜挡在了颓废而迷茫的眼睛前。
这些似乎与小武的扒手身份格格不入,却又是让人觉得那么真实,这恰恰是基于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合身的西装揭开了90年代社会经济改革浪潮的缩影。
假想一下北方内地的小镇青年从早一批去南方倒卖批发西装的商贩手中购得的衣服,看似不合身,可穿着它的人却是觉得这是得体的标配。
然而宽大的衣袖并不能真正遮盖住他所谓扒窃“手艺”的双手,其价值观念与自控能力却依然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也正因为他的反向使其社会关系:友情、爱情、亲情接连遭受到挫败。
二、角色内心世界的善与恶梁小武、靳小勇、胡梅梅等角色在该片中被重点刻画,手持的摄像方式、多个长镜头的使用、嘈杂背景声的选取,让人更易深入的去了解这纪录片式的现实主义,不妨让我们探究一下这些角色的内心世界,人的内心是复杂的构成,很难用完完全全的善与恶来表达,而是基于人物内心的矛盾争执。
这里所指的并不是以标准来衡量,而是基于本片及其个体的行为表现。
如相关片段:影片前面提及药店老板更胜替失主来向小武询问是否能找到他的身份证,小武帮他找到并归还,随后在片中穿插了几个细节,小武将偷到的钱包里的身份证都放入了邮筒,最后都到了派出所民警郝老师(小武对他的称呼)手里;小武趁卖水果的大爷不注意,随手拿了一个苹果,被发现后又乖乖地把手伸出来要还回去,到了吴胖子那儿两个人像孩子一样抢起了这个苹果;小武用偷来的钱来给发达了的小勇出份子钱,在药店换整钱的时候,说了当年的誓言,一起混迹的兄弟小勇结婚时要给他称“六斤”的礼钱,在小勇家尴尬的得知其并不邀请他出席婚宴后,他拉着小勇的衣袖指着他的手臂骂道:“你瞧你这儿,你他妈的!”小武手臂上纹了“有难同当”,而小勇手臂对应的是“有福同享”;歌女胡梅梅在打电话的时候,小武怕她被影响,斥责身边一个使用电锯发出噪音的工人;得知胡梅梅生病肚子痛,小武二话不说去药店拿了一个热水袋送给她暖肚子。
论《小武》电影中的主角影像与三种人际关系

论《小武》电影中的主角影像与三种人际关系作者:陈文君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33期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贾樟柯独立制作的最重要的电影之一《小武》(1997)。
《小武》作为贾樟柯的电影家庭三部曲之一,给他带来了第一个荣誉,在第三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斩获了新浪潮奖。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叫小武的小偷,他住在山西省汾阳的一个小镇上。
然而,小武的生活并不容易,他与朋友小勇、爱人胡梅梅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遇到了困难。
影片用3个故事来表现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下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影片想要探讨的主题。
关键词:小武;贾樟柯;人际关系;反英雄主义一、引言友谊、爱情和亲情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元素,这对小武来说也是如此。
贾樟柯从一个明确的个人主义和反浪漫主义的角度,一直在调查和批评边缘化群体的社会从属地位以及他们被日益市场化的经济意识形态,排斥在兄弟、浪漫和家庭爱之外。
小武是弱势群体和被边缘化的,他可能是一个不墨守成规的人,但他的精神是传统的,他的价值观是对过去的一种倒退。
小武相信朋友之间的荣誉和信任,爱人之间的忠诚,家庭成员之间的血浓于水,但他发现所有这些观念都已经在社会高速发展下逐渐分崩离析,他最终付出了情感上的代价。
影片中的小武被排除在异性规范的爱情和婚姻体系之外,这种体系不仅维系着家庭,也维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笔者详细分析了贾樟柯在《小武》这部影片中如何通过朋友、爱情和家庭这3个元素来呈现小武生活的。
二、友情的破碎一开始,片头十分精彩,整体故事背景介绍得很好。
在这部电影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在路边等公共汽车送别他们的女儿,他们的女儿要去大城市,希望在那里得到更好的生活和未来。
这个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捕捉到的众多旁观者镜头之一,以一种表达离别悲伤的方式深深地打动观众。
离别不仅意味着告别她的家庭或农村生活,也意味着告别旧社会的农业时代。
所以,从影片的开场,我们就可以看到导演把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高速现代化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以达到努力突出边缘人群的生活和命运的目的。
贾樟柯电影中的人文关怀——以《小武》《天注定》《江湖儿女》为例

|RADIO &TV JOURNAL 2019.11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同时,它也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时期,多元思想百花齐放,电影由宏大叙事转向了多元化叙事。
与此同时,第六代电影导演的陆续亮相,使中国的电影市场中出现了一批关注社会现实题材、关注社会边缘人物的电影作品,这些电影真实地记录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真实地表达了影片中人物的时代情绪。
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是当时电影创作的一个新动向,贾樟柯则是这方面的代表导演。
《小武》《天注定》《江湖儿女》是贾樟柯不同时期的作品,它们都体现了贾樟柯电影中独特的人文关怀。
一、边缘人物的复杂人性在电影《小武》中,贾樟柯将人文关怀的触角放在了“小偷”这样的社会边缘人群中。
从世界电影史来看,以小偷这样的身份进行电影叙事的,贾樟柯并不是第一人。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布莱松的《扒手》等影片都是以小偷这样的社会边缘人群作为电影主体,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突出了影片主人公作为“人”身上的人性光芒。
小武是个小偷,这样的人物身份首先脱离了主流电影的形象标准,观众对其也有着特定的刻板印象。
从主流的社会视角来看,小武属于典型的被抛弃在社会正常轨道之外的边缘人物。
贾樟柯以小偷为影片的主要人物,并不是为了强化这一刻板印象,而是通过对人物生存困境的描绘来挖掘其人性价值的一面,消解观众对这一群体所持的刻板印象,从中体现出贾樟柯对社会边缘群体独特的人文关怀。
电影《小武》沿友情、爱情和亲情三条线索进行叙事。
小武的社会角色是小偷,平日里总是游走在汾阳街头做一些手零脚碎的事情,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但在这三条感情线索中,小武也会像普通人那样坚守承诺、重视兄弟情义,追求真挚纯洁的爱情、向往幸福的家庭生活。
贾樟柯 优秀影视作品《小武》分析

贾樟柯优秀影视作品《小武》分析《小武》是贾樟柯执导、编剧的一部优秀影视作品,该片讲述了一名中国年轻农民工武文斌在城市中的苦难经历和自我成长的故事。
本文将针对该片的剧情、主题、故事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小武》的剧情紧凑,情节连贯,节奏感强,而且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细节化。
整个故事围绕着小武来展开,通过他在城市生活中的经历,展现了中国底层民众在市场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现实问题。
从小武到室友、工头、老板、警察等角色的塑造,贾樟柯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描绘出了现代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以及年轻人在这个环境中的痛苦和挣扎。
其次,《小武》的主题深刻,传达了社会意义,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哲学思考。
影片中展现出的城市底层男性的人生遭遇,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蕴。
小武所遭遇的城市生存困境,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中的人类悲剧。
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普遍问题,如性别歧视、劳动力过剩、剥削与压迫等问题,试图通过一个人的故事来探究中国社会的种种现实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
最后,《小武》的故事表现非常独特。
本片的最大特点在于对真实的生活进行剖析的意识与手法,用一种近乎讽刺的方式,对现实进行了深入、生动、犀利的刻画,用一幅个人历程的故事,展开了中国的现实场景照片和时代变迁的反映。
贾樟柯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笔调来揭示人性,呈现了生命、希望和勇气,讲述了一小部分人在面对现实的屈服和逆袭,以深刻、凝练的句式体现了小武的心路历程。
这些特点使影片富有朝气、内容深刻,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和时代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武》影评
《小武》基本信息
中文名:小武
外文名:Pickpocket
其它译名:The Pickpocket .....(USA) (TV title)
制片地区:中国/ 香港
导演:贾樟柯
编剧:贾樟柯
主演:王宏伟,郝鸿建,左百韬
类型:剧情
片长:France:105 min /Taiwan:108 min
上映时间:1999-11-18
imdb编码:tt0144020
语言:山西方言/ 中文
首映地点:德国柏林
色彩:彩色
级别:英国:15 法国:U 新加坡:R
摄制格式
16 mm
制作公司
Hu Tong Communications [香港] Radiant Advertising Company
导演简介
贾樟柯,著名导演,山西汾阳人,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之一。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曾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委会主席。
1995年拍摄第一部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
被誉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2006年凭借《三峡好人》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2010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授予他终身成就金豹奖,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最年轻的电影人。
剧情简介
小武是汾阳的一个“手艺人”(小偷),他戴着粗黑框眼镜,寡言,不怎么笑,头时刻歪斜着,舌头总是顶着腮帮。
他常常抚摸着石头墙壁,在澡堂里练习卡拉OK,与从前的“同
事"现在的大款说几句闲言淡语,他穿着大两号的西装,在大兴土木的小镇上晃来晃去。
他很清楚自己必然要被淘汰,这与他的职业无关,可能是他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变化。
他去找以前的“战友”小勇,可是小勇如今已经是县里著名的企业家,是纳税大户,两人在屋里坐了半天,话却寥寥无几。
在小勇结婚时,小武遵照以前的誓言送钱去给他,却因小勇说钱脏而退回。
在被朋友拒绝之后,小武经常去唱歌,认识了歌女胡梅梅。
有空的时候,小武经常陪胡梅梅去逛街、打电话。
后来小武的徒弟倒谈了一个女朋友,而小武自己没多久却被胡梅梅无情抛弃。
小武回到了家,可是家里的任何人都不接受他。
他经常在拆建的破败的县城里晃荡,最后被父亲赶出家门。
最后小武在一次例行“工作”的时候,被公安干警抓获并被铐在电线杆上。
街上的行人冷漠地看着他,他冷漠地看着街上的行人。
《小武》获奖情况
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首奖:沃尔夫冈斯道奖(Wolfgang Staudte Award)1998
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Netpac Award) 1998
获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Nantes Three Continents Festival(Golden Montgolfiere) 1998
获第1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Dragons and Tigers Award) 1998
获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奖(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New Currents Award) 1998
获比利时电影资料馆98年度大奖:黄金时代奖
获第42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首奖:SKYY奖(SKYY Prize) 1999
获1999意大利亚的里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艺术风格
《小武》展示的空间是一个介乎于城与乡之间的县城,纪录的时间同样是这种过渡性的现状。
《小武》表现的是青春的无奈,无奈中浸渗着感伤的美丽和无作为
的麻木。
这种感伤或许在各种电影节中深深地触动西方评委们的怜爱之心,从而对感伤的贾樟柯导演也倍感怜爱起来。
但是,小武作为小偷的理想化的职业道德,小武的与生与爱缺乏真正的行动能力,小武那样过于理想化和肤浅的感伤,这一切即使真诚,也让人感到死寂和无望。
其次,贾樟柯有着比第六代强烈得多的电影语言的自觉。
《小武》展示出基本形成了自己语言风格的水准。
第六代和贾樟柯都是由电影学院科班培养的。
但是第六代在对经典电影的过于拘谨的模仿和对国际商业电影的时尚作法的盲目抄袭,都使他们的作品无法达到《小武》这样的成熟和自圆。
《小武》赏析
《小武》讲述了一个朴素、发人深省的故事。
扒手小武整天游手好闲、四处游荡、无所事事。
不思进取的他即使在严打时期也没改过自新,而这也拉开了他悲惨人生的序幕。
碌碌无为的小武无法适应现在的生活,所以他的生活也总是不尽人意:曾经的哥们小勇结婚因为他名声不好没有通知他;而小武去找他并给他红包时,也被小勇以前不干净为由,还给了小武;在KTV里认识的韩梅梅没过多久也因为经济原因离开了小武,跟大款走了;回到家的小武也因为母亲把他送给她的戒指给了二嫂而争吵了起来,而愤怒的父亲把小武赶出了家门。
生活的不如意使小武感到迷茫与无助,当小武再以此行窃时,突然响起的CALL机使人们发现了他是小偷,于是人们把他抓起来了。
影片最后,在他被拷在电线杆上被路人鄙视、职责和好奇的眼神围观时,小武感到无地自容,无比地难受。
影片主人公小武是一个山西汾阳屡教不改的“惯犯”,即使是在严打时期,他还是继续行窃,没有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过。
但是抛开小偷的身份不说,他又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人。
亲情、友情在他的心里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友情和亲情,甚至是爱情都把他给抛弃了。
往日的亲朋好友都将他遗弃,不愿意和他又过多的交往,也是他对生活失去了相信,整日无所事事,四处游荡。
无形之中小武只能做边缘的人,没有朋友,没有关心。
而面对现实,处境更加尴尬窘迫的小武又一次行窃,而这一次,他被人们发现了,被人们绳之以法。
最终小武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包括仅剩的自由。
从视听语言来看,《小武》的构思独树一帜,巧妙独特。
在音乐方面,影片中贯穿个《心雨》这首歌,给整个故事烘托了爱情的氛围,也容易当时的人们对影片产生共鸣;在镜头拍摄方面,用了很多特写镜头。
影片开始时小武第一次偷东西时对毛泽东头像的特写,既反应了当时社会的情况,又借此表达了小武行窃是内心的挣扎的感受。
当小武陪韩梅梅去打电话时,打完电话后,小武把钱扔在电话旁,然后镜头一直停留在电话上,表现了小武内心复杂的心情;电影还用了跟镜头拍摄,给人一气势磅礴之感。
在小武去小勇家时,镜头一人的第一视角拍摄移动,画面没有出现人物,只是一个镜头在移动,然而,当配上音乐是,在给人留下悬念的同时,还使人产生好奇感,想知道镜头即将出现时是谁,是以怎样的情形出现的。
总之,电影的构思巧妙,镜头拍摄很恰当。
正是这种细节和场景的刻画,使得小武的内心世界向观众展示的淋漓尽致。
影片的不足是对于小武在澡堂洗澡时裸体部分的处理。
我觉得直接用模糊的处理效果不太好,感觉太刻意了。
如果可以利用镜头转换,而使身体不过多的暴露的话,那样的话效果会就会更好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