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 省优质课一等奖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等奖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3篇(一)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目的:1. 理解并理解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演技巧以及团队合作才能。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 向学生介绍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2. 故事讲解- 向学生详细讲解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情节,包括皇帝的虚荣心、小孩子的直率和智慧等。
- 引导学生考虑关于虚荣、直率和智慧的含义,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络起来。
3. 角色分配-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来扮演,例如皇帝、小孩子、骗子等。
- 提醒学生要仔细观察选定的角色在故事中的行为和言语,以便更好地表演。
4. 分组讨论和演练- 让每个小组根据故事情节进展讨论和排练,确保每个角色都可以理解并准确表达其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演方式和声音,以增加戏剧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5. 表演展示- 每个小组在班级面前表演他们的角色和故事情节,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观看和给予反应。
- 为每个小组的表演提供积极的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6. 总结反思- 与学生一起总结他们对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理解和体会。
- 引导学生反思故事中的教训和价值观,并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相联络。
- 鼓励学生考虑虚荣心和老实度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实例以加深理解。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表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2. 搜集学生的反应和考虑笔记,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3. 向学生提供时机分享他们对课堂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教学资:1. 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文本材料。
2. 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以增加表演的真实性和乐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独立的故事情节,并进展表演。
2. 鼓励学生从其他文化中寻找并分享类似的故事,以促进多元化的理解和尊重。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皇帝的新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积累生字词。
2. 学习快速阅读,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3. 调动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4.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5. 深入理解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领会童话的讽刺意蕴。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 体会文章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在童话王国的皇家执法部接到了一起报案,报案人称案件的真凶隐藏在这个故事中。
现在,我们有机会化身大侦探,借助这个故事来揭开案件的真相。
大家准备好一起破案了吗(二)预习检测1. 走近作者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 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字词积累投影出示以下词语,让学生认读:(1)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2)钦差大臣(qīn) 随声附和(hè) 御聘(yùpìn) 勋章(xūn)(3)称职(chèn) 愚蠢(chǔn) 妥当(tuǒ) 炫耀(xuàn)(4)呈报(chéng) 赏赐(cì) 爵士(jué) 滑稽(jī)(三)课文教学学习任务一:梳理案件信息1. 提问:本次案件的线索是什么请在文中标出涉案人员,说说这些人物和“新装"的关系本次案件的线索是“皇帝的新装”,涉案人员有皇帝、两个骗子、老大臣、官员、随员、骑士、百姓、小孩子。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2.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从多角度复述故事。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4.学习夸张和想象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从多角度复述故事。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2.教学难点学习夸张和想象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童话故事是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它们陪伴我们成长,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启示。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学习他的经典作品《皇帝的新装》。
(二)字音教学1. 教师板书重点字词,如:炫耀(xuàn yào)、称职(chèn zhí)、愚蠢(yúchǔn)、妥当(tuǒdàng)。
2.学生齐读字词,教师纠正读音。
3.教师讲解字词的含义,如:“炫耀"是指从各方面特意强调自己,略带夸大自己,看轻别人的意思;“称职”是指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4.学生分组朗读字词,每组朗读一行,如:滑稽(huájī)、陛下(bìxià)、爵士(juéshì)、头衔(tóu xián)勋章(xūn zhāng)、袍子(páo zi)、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随声附和(suíshēng fùhè)、忙忙碌碌(máng máng lùlù)、无缘无故(wúyuán wúgù)(三)整体感知1.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这篇童话围绕“新装"写了哪些内容明确:这篇童话围绕“新装”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新装等内容。
皇帝的新装优质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抢答
1、皇帝有何嗜好?
爱穿新衣服
骗子晋见
2、两个骗子如何设圈套?
投其所好 奇怪特性
假 装 制 衣 服
3、面对新 装,老大 臣有何心 理活动?
“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 能让人懂得我看不见布料。”
4、老大臣如何向皇帝报告?
把骗子的描述照样背出来。
5、诚实的官员 看新衣时,有何 心理活动?
对的读写
1、注音
炫耀 xuàn yào 称职 chèn 滑稽 jī 御聘 yù pìn 赏赐 cì 爵士 jué 随声附和 hè 骇人听闻 hài
2、释义: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随声附和: 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安徒生(1805- 1875)19世纪丹麦 文学巨匠,世界出 名的童话作家。安 徒生生于鞋匠家庭, 童年生活穷苦, 1835年开始写童话。
以骗开始,以骗结束。骗是文章的中心。
大臣 助
皇帝 受 骗自己天才的想象,通过两个骗子 的设局,对皇帝尽情戏弄,让他丑态百出, 丧失尊严。童话以挖苦为利器戳向腐朽的 封建王朝,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 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 卑鄙、虚伪、自欺欺人等恶行,拿出来示 众。童话还告诉我们,应当保持烂漫的童 心,无私无畏,勇于说真话。
引子:概述皇帝的特点。 开端:骗子投饵诱皇帝上钩。 发展:两大臣和皇帝去看新装时的体现。 高潮和结局: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新衣 真面目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员丑态毕露。
请大家给这篇童话拟个副标题,
一种
的皇帝。
童话通过一种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 (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的皇帝被骗上 当的故事,揭发和挖苦了皇帝和大臣们 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3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讽刺意义。
3. 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的艺术特色。
4.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讽刺意义。
2. 教学难点:(1)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的艺术特色。
(2)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说真话的勇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虚假的事情,有些人会选择视而不见,有些人会选择随声附和,而有些人则会勇敢地站出来揭露真相。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皇帝的新装》就是一个关于虚假与真实的故事。
(2)展示一些与童话相关的图片,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作者简介(1)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2)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背景资料(1)本文写于1837年,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安徒生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丹麦人民深受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剥削,而封建统治阶级却穷奢极欲。
四、检查预习(1)字音字形出示词语:笨(bèn) 、赐(cì) 、聘(pìn) 、炫(xuàn) 、称(ch èn) 、蠢(chǔn) 、款(kuǎn)、妥(tuǒ)、智(zhì) 、呈(chéng)、钦(qīn) 、稽(jī) 、圈(quān)、狡猾(jiǎo huá)、陛(bì) 、爵(jué) 、衔(xián) 、勋(xūn) 、袍(páo) 、不可救药(jiù) 、骇(hài) 、和(hè)。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讨论人物形象。
2.品读课文,赏析句子,学习塑造人物的描写手法。
3.跳读课文,结合关键词句,分析归纳人们对待新装的态度。
4.悟读课文,反观社会,培养学生坦诚的品质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对虚假人物的塑造。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新装揭露当时丑恶社会现实的深刻用意,鼓励人们审查听闻,尊重事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谈——快乐导入常言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今天我们将要欣赏一出精彩的戏,演员阵容庞大,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个个演技精湛,剧情倒是家喻户晓,一切都得从那个爱新装的皇帝说起。
相信同学们已经猜到了今天的戏了,那就是《皇帝的新装》。
(教师书写课文标题。
)二、速读——梳理内容1.快速阅读课文,争取每分钟400字左右,记录第一次阅读所用的时间。
读后,想想影响阅读速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速读之后圈画关键词句。
2.扫除障碍。
称职(chèn) 钦差(qīn chāi)头衔(xián) 随声附和(hè) 3.这场戏其实就是一场骗局,说说这场骗局的主要情节并复述。
(1)主要情节预设:这部戏讲的是一位昏庸的皇帝非常喜欢新衣服,请两个织工为他织一件奇特的衣服,其实这是骗子的诡计,那件衣服根本不存在。
皇帝派两位诚实的大臣去看新衣的制作情况,但都不敢说实话,最后被一个小孩子说出来了。
(2)复述技巧如果课文写的是一件事情的话,需要体现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说出记叙文的六大要素。
如果课文介绍的是一个人,需要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及性格品质。
如果课文介绍的是一个物或一处景,需要概括景或物的特点、用处等。
4.理清结构1段:引子——皇帝爱新装2-4段:开端——骗子织新装5-23段:发展——君臣看新装24-33段:高潮——游街展新装34-37段:结局——小孩揭新装行文线索:新装三、品读——感知人物1.这场荒诞的骗局,剧情简单,演员却不一般,他们“演技精湛"。
2024年皇帝的新装一等奖教案

互动交流
鼓励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交流 ,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表演经验,
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创新性课堂活动设计
续写故事
0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皇帝新装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和写作能力。
课堂辩论
02
组织学生就故事中的主题或某个情节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思
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创意绘画
03
皇帝的新装一等奖教 案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角色分析 •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延伸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皇帝新装故事背景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 作品
描述了一个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 ,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新装”
07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02
03
04
皇帝新装的象征意义及 背后反映的社会现象
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及其特点
夸张、讽刺等文学手法 的运用
故事情节的发展与高潮 部分的分析
针对性作业布置及要求说明
01
02
03
04
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并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挑选 一个你最喜欢或最讨厌的角色
作者运用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 将故事情节紧凑地展现出来,使读者 能够快速进入故事情境。
巧妙的讽刺手法
寓言式的象征手法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将皇帝的新装作 为一种寓言式的象征,暗示了人类社 会中普遍存在的虚伪、盲从和愚昧现 象。
通过对皇帝、大臣和民众的讽刺,揭 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弊端,使读 者在笑声中思考。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2024)【教学说明】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想象",《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经典童话。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感受童话的魅力,领悟其深刻的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将以情节梳理、人物分析和寓意探讨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童话的特点,如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鲜明的寓意等。
同时,通过情景化任务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皇帝的新装》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学生大多较为熟悉。
作者通过离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描写,揭示了鲜明的主题,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本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包括童话、诗歌、神话、寓言等,对于这类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品味其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深入挖掘文章的多重主题。
【素养目标】1.梳理童话的情节脉络,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了解童话的文体特质。
2.通过分析童话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感受背后的深刻寓意。
3.从不同角度分析“皇帝”“骗子"等人物形象,深刻理解童话主题。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夸张、想象的作用。
2.引导学生领悟童话的寓意,培养说真话的品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把握故事内容,积累文学常识。
2.阅读课文,梳理故事内容和情节脉络。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展示图片:播放《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等童话故事的图片。
2.提问引导:请同学们说说这些分别是什么童话故事结合这些作品,说说在你们心目中童话有什么特点3.学生回答:学生举手抢答,分享自己对童话特点的理解,如语言生动、情节吸引人、有美好寓意、充满想象和夸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衣服有什么奇怪的特性?请在课文上划出原句。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 这衣服。”
2020/3/28
返回
17
阅读文章第五自然段关于皇帝心理活动的描写。
一折 ——“心里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自己其实心里很虚
二折 ——“相信自己是无需害怕的”
3
童话的特点
文学体裁:儿童文学 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 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最重要特点:拟人 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 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4
作者简介
2020/3/28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 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 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 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 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 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 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 《海的女儿》、《卖火柴的 小女孩》、《夜莺》、《皇 帝的新装》等。
自己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
三折 ——“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比较妥当”
心里还是非常害怕自己看不见,害怕证明自 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
总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不自信
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的表
达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深化了
文章主题。
2020/3/28
Page O1n8e
滑稽 ( jī )
随声附( f ù )和(hè )
一字多音
更衣 gēng,当“改换”讲。
更多 gèng,当“越发”讲
御(yù )聘( pìn) 钦(qīn )差大臣 骇( hài)人听闻
自称 chēng,当“说”讲。 称职 chèn,当“适合”、“配得上”讲。
2020/3/28
7
解释词语
• 不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 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 无法挽救的地步。
2020/3/28
14
导学点拨
第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来描述皇帝 喜欢穿新衣成癖的?作者运用了什 么手法?
(1)、费用。(2)、心思兴趣。(3)、 换衣次数。 夸张
2020/3/28
15
1、皇帝爱新装爱到了什么程度?文章用哪些副词表示出了这
种程度?
爱衣成癖
2、生活中真能达到这种程度吗?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大典。 结尾(33~36):新衣真面目被揭穿,
皇帝及其官员丑态毕露。
9
阳光展示
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课文情节 围绕一个什么字展开?以谁为中心 人物展开故事情节?并找出哪句话 贯穿全文的主线.
新装 骗
骗子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 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10
围绕线索,文章先后引出哪些人物?
皇帝, 骗子, 大臣和诚实官员,百姓,孩 子……
《卖火柴
《海的女
的小女孩》 请指出下列图片的出处 儿》
《丑小鸭》
《拇指姑 娘》
作者相 同安徒
生
体裁相同 童话
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
1
皇帝的新装
(丹麦)安徒生
2
本文体裁: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 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来塑造形象,反 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 折,引人入胜。采用拟人法,举凡鸟兽虫鱼, 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 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 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 常吃惊、害怕。 一般指坏事。
• 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 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2020/3/28
8
快速阅读课文,根据故事的开端、发 展、高潮、结尾四个情节给文章分段。
开端(1~4):皇帝对新衣痴迷,骗子 诱皇帝上钩。
发展(5~22):两大臣和皇帝去看新装。 高潮(23~32):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
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
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
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
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
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
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
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
细读课文,找出其中一段人物 描写的语句,并揣摩、分析人物 的性格、心理。
2020/3/28
19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总是 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
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
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
恶202行0/3/2径8 ,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6
正音
头衔 ( xián)
陛(bì)下
赏赐 ( c ì )
炫(xuàn )耀
勋章 ( xūn )
爵士 ( jué )
这些人物与线索有怎样的关系?(提示: 对线索仅仅局限于夸赞的人,可以忽略不 计。)
皇帝
2020/3/28
爱穿 展
老大臣 诚实官员
看
孩子
揭
骗子
11
做
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个小组按课文的顺序,能在最短的时 间内把下列图片准确的排序。
皇帝
爱
骗子
做
新装
皇帝 穿
4
皇帝 2020/3/28
展5
孩子 揭 6 老大臣 看 诚实官员12
合作探究
官员
助
皇帝
骗
百姓
骗子
孩子
4、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
活动2020/3的/28 ?(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13
理清课文结构
引子
皇帝_爱___新装 (1)
开端
骗子_做___新装 (2-4)
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君臣_看___新装 (5-22)
高潮 (线索) 结局
游行_穿___新装
(23-)
揭穿_假___新装
5
写作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
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
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
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
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
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
夸张
3、皇帝是一国之主,却不理朝政,不关心国家大事,沉溺于 “新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昏庸无能 穷奢极欲 2020/3/28
为下文受骗埋下伏笔。
16
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因为皇帝喜欢穿新衣,这正投其所好。
2、他们为什么又说做出的衣服有一种奇怪的特性?
①大多数人都不愿承认自己的愚蠢(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