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阅读题答案

三顾茅庐阅读题答案

【篇一:三顾茅庐阅读答案】

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

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

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

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

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

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

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

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

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

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

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

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

2.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参考答案】

1.如鱼得水。

经过: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

没见着,第三次才见到并共商天下大事。

结果: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

【篇二:“三顾茅庐”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

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

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

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

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

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8.下列加点词意思

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备由是诣亮诣太守说如此 b.欲信大义于天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将军既帝室之胄无

丝竹之乱耳 d.信义著于四海皆以美于徐公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

列句子。(5分)(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2)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10.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

分析。(4分)1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主编的《》一书。(2分)[答案](一)(14分)8.(3分)a 9.(5分)(1)可是(我)智短谋浅,因此失败,直到今天这个地步。(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猖蹶”1分。)

(2)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译出大意1分,关键字“殆”1分。) 10.(4分)孙权的政权,已历三世,政权巩固;(2分)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形险要(地理条件优越),人才众多(人

心归附)。(2分) 11.(2分)司马光《资治通鉴》(出现错别字

不给分)(兰州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

【篇三:小学六年级阅读训练题:《三顾茅庐》】

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

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予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

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等一会儿,

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

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

来了。刘备立即吩咐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

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

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

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岗,刘备轻扣

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门,只见门

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又看一少年正在读书,

一问才知道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

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

驾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

有时在神仙处与隐士弹琴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预料到,到现

在也不知在哪里。刘备无奈,只好留下封信,与张、关怏怏而归。

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岗拜

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

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能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

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一位大贤呢?张

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说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

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

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

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

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关羽再三

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三顾茅庐阅读答

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

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

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

议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

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

犬马之劳。

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

阅读练习题目

1.依据本文的内容,动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即(《三国演义》第37回题目)的下句。

司马徽再荐名士

2.刘备三顾茅庐的根本目的是□□□□(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四个字回答)。

3.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用词语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刘备:________________ 。

关羽:________________ 。

张飞:________________ 。

[名言]

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陈寿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卡片] 关于修养的名句

① 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

5.第一段中写童子说: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联系全文看,这句话的作用是:

(1)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

12三顾茅庐阅读答案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刘玄德三顾茅庐。

2.兴复汉室

3.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报负。

关羽:稳重、顾全大局。

张飞:鲁莽、直爽,粗暴

4.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

②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

5.①为二顾孔明未见埋下伏笔;

②表现诸葛亮具有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质。

③暗示诸葛亮虽隐居隆中,但关心天下大事。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