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沭断裂带简介

合集下载

郯庐断裂带中段(沂沭断裂带)电性结构研究与孕震环境

郯庐断裂带中段(沂沭断裂带)电性结构研究与孕震环境

D ) 1.99ji n00—7321.304 ( :036/. s.0153.000.1 I s
Ana y i f e e t i t uc u e of t e c n r lTa Lu f u tz n l ss o l c r c s r t r h e t a n— a l o e
N )a ds imo e i c n iin n es g nc o dt .Chn s J.Ge p y .(n C ie e ,2 1 ,5 3 : 0 ~ 6 1 D0I 1 . 9 9 j is . 0 15 3 . o iee o h s i hn s ) 0 0 3( ) 6 5 l , : 0 3 6 /.sn 0 0 — 7 3
1E rh u k mi i r t no h n d n o ic , ia 5 0 4 C ia atq a e Ad ns a i f S a g o g Pr vn e J n n 2 0 1 , hn t o
2 I si t o oo y, h n a t q a e mi i r t n, e i g 1 0 2 , h n n t u e f Ge lg C iaE rh u k t Ad n s a i B i n 0 0 9 C ia t o j
第 5 卷 第 3期 3
21 0 0年 3月






Vo. 3,No 3 15 .
M a .,20 0 r 1
CHI NES J E 0URNAL 0F GE0PH YS CS I
张 继 红 , 国泽 , 赵 肖骑彬 等. 庐 断 裂 带 中段 ( 沭 断 裂 带 ) 郯 沂 电性 结 构 研 究 与 孕 震 环 境 . 球 物 理 学 报 ,0 0 5 ( ) 6 5 61 地 2 1 ,3 3 :0 ~ 1 ,

沂沭断裂带成热地质条件研究

沂沭断裂带成热地质条件研究
分 , 起 郯城 , 入 渤 海 , 贯 山东 中部 , 北 北 东 南 北 纵 呈
垩世 。 中生代 是沂 沭 断裂 带发 展 的重要 时期 , 燕 在 山构造 运 动期 , 太平 洋 板块 对 东亚 板块 的 推挤俯 冲 作用 , 使沂 沭 断裂 带拉 伸拓 宽 成裂 谷 , 在此 期 间 , 火 山 活动 强 烈 , 成 大 面积 的安 山岩 覆 盖 , 造 运 动 形 构 频繁 , 状沉 积发 育 , 槽 裂谷 活动达 到顶点 。到晚 白垩 世活 动趋 向停 止 。 自新 生代 以来 , 裂谷闭合 隆起 , 沂
资源勘查 的新突破。通过分析 , 沂沭断裂带 内西部马站 一苏村地 堑的成热地质条件优于东部 安丘 一莒县地 堑, 沂
沭断裂带 中段是进 一步开展地热资源勘查的有利地段, N 、E 而 W N E向次级断裂与主干断裂 的交汇处是地热资源勘
查 的主要靶 区, 断都鄱 一葛沟断裂两侧存在深部灰岩热储。 推 关键词 : 地热地 质条件 ; 分析研究 ; 地热资源; 前景; 沂沭断裂带
资 源 勘 查 的新 突破 。
区内地层出露较齐全。唐鄱 一葛沟断裂以西分 8
布太古宙 胶东群 片麻岩 、 古宙震旦 系砂岩 、 元 古生
界寒 武系 、 陶系灰 岩 、 奥 页岩 ; 马站 一苏村地 堑 、 安 丘 一莒县地 堑 内主要分 布 中生 界 白垩 系青 山群八
亩地组安 山岩 、 集块 角砾岩 , 大盛群 马 朗沟组 、 田家 楼 组砂砾 岩 、 岩与粉 砂岩互 层 ; 砂 中部汞丹 山断 凸
中 图分 类 号 :P 1 3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7 —4 3 (0 8 0 —0 7 — 7 6 2 1 5 2 0 )3 28 0

沂沐断裂带”之轴心——“老鼠岭”

沂沐断裂带”之轴心——“老鼠岭”

沂沐断裂带”之轴心——“老鼠岭”
沂沐断裂带”之轴心——“老鼠岭”
在山东省的中部,有许多山岭与沟壑纵横交错,古时候称此地为“渠丘”;这里就是现在的“沂沐断裂带”之轴心,安丘市石堆镇附近的居民称“沂沐断裂带”为“老鼠岭”。

(上图:地垒——王氏组含砾砂岩)
“沂沐断裂带”是在白垩纪末期由小行星环撞击俯冲、撞击形成的地质构造。

小行星俯冲烧结的地垒是“王氏组含砾砂岩”;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层流底部烧结的“石英斑晶砂岩”属于“荆山群”。

(上图:峡山的石英斑晶砂岩属于荆山群)。

沂沭断裂带新近纪活动特征分析

沂沭断裂带新近纪活动特征分析
() 2 沂水一 汤头断裂 。
主要 由4条主 干断裂组成 ㈨ , 见图 1 。
() 1 昌邑一大店断裂 。 是 沂沭断裂带 的东 部边 界 , 制胶东 断块和 泰沂 控
该断裂是马站 一 苏村地堑与汞丹山地 垒的分界 , 北 端被第三系或第 四系覆盖 , 从大柳树北开始出露地表, 向
LuMe un i i a j
( o eeo el i E gne n n c neS S Qnd oS agog2 6 1 ) C l g f o gc nier ga dSi c ,U T,ig a ,hn dn 6 5 0 l G o i e
Ab ta t Yih a lg n ni otn co i o ei h n o gp n e,whc a sr c su fut o ei a mp ra tt tncgn nS a d n r c s e ih h s“ es n a n u neo h e tncfa wok,tefr to se t lif e c ntetco i rme r h omain i l
21年 期 0 第3 0
东瞧晨 科技
9 7
沂沭 断裂 带 新近 纪 活动 特征 分 析
刘 美娟
( 山东科技 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青 岛 2 6 1 ) 6 50 摘 要 沂沭断裂带是 山东境 内一条重要 的构造带 , 山东的构造格局 、 对 沉积矿产 的形成等有重要的影响, 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 泛重视。本
沂沭 断裂带 新近纪 活动特征 A
文通过 对沂沭断裂带 的主要构造特征 , 在新 时期的受力状态 , 及一些新的构造地貌 类型的分析 , 出沂沭断裂带仍是 一个活动的断裂。 得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P4 .0 2 5 82 5 文 献标识码

山东日照地质遗迹类型与开发利用及保护

山东日照地质遗迹类型与开发利用及保护

山东日照地质遗迹类型与开发利用及保护王申;黄从运;王欣;董学【摘要】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对日照市的地质遗迹及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和归纳,将日照地区的地质遗迹分为5大类,分别为地质构造行迹、典型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地质地貌景观和古地震遗迹. 对地质旅游开发规划和地质遗迹保护提出了建议.%From the aspec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geological heri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Rizhao city have been classified. Geological relics in this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they are geological structural track?way, typical stratigraphic sections, paleontology fossils,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 landscapes and ancient earthquake remains. Suggestions for making ge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 and protecting geological heritages have been put forward.【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5(031)011【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地质背景;地质遗迹;开发保护;山东日照【作者】王申;黄从运;王欣;董学【作者单位】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日照 276826;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日照 276826;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日照 276826;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日照 2768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4221世纪以来,地质遗迹在较大范围内越来越引起关注,地学及相关领域人员从科学、利用或保护等各个侧面对其开展研究,探讨地质遗迹的地学内涵、美学价值、经济意义。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郯庐断裂带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

经历了多期构造。

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左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许多研究者带着不同任务和目的,局限于对断裂带的某些地段进行考察和勘探。

结果在不同地段断裂带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称,诸如在黑龙江吉林省境内称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在辽宁省称为开源——营口——潍坊深断裂(又称辽东滨海断裂),在苏皖境内名为安江山断裂(或称皖苏鲁断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狭义)等名称繁多。

实际上,目前普遍引用的郯断裂(广义),就是上述各地段断裂带串联起来的总称。

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说明它是处于活动状态的断裂,是一条地震活动带。

三百多年前,即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

三百多年后的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发生7.4级地震,紧接着,1975年2月24日,又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

引人注目的是,这三次大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东诸城一带的7.3级地震和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5级地震,它们的震中位置都无一例外地落在郯庐断裂带上或其附近。

就小地震而言,该带及其附近,亦时有发生。

这就提示了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现今仍在继续活动的活动断裂,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是郯庐断裂带一次次间歇性活动的结果。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

[教材]沂沭断裂带简介

[教材]沂沭断裂带简介

[教材]沂沭断裂带简介沂沭断裂带简介临沂地区~就地质构造来说~它属华北断块区的冀鲁断块与胶辽断块相接部分。

整个山东被中国东部的巨型断裂-郯庐断裂(山东部分称沂沭断裂带)分割成鲁东-胶东断块和鲁西-泰沂蒙断块。

临沂处在两大块体的交界部位~所以既具有鲁东的又有鲁西的地质构造特点。

鲁东、鲁西两大块体的缝合部分是沂沭断裂带~它是我国大陆东部郯庐断裂带在山东部分的统称。

沂沭断裂北起渤海莱州湾、南到江苏新沂一带~全程约350公里~呈北东北15?-30?方向延伸。

南北纵贯临沂地区的中部~与沂河、沭河谷地展布相一致~是控制整个临沂地区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的主干断裂~并有北西向断裂与其匹配~组成网格状构造。

沂沭断裂带主要由四条主干断裂所组成。

由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F1)、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沂水-汤头断裂(F3)和鄌郚-葛沟断裂(F4)。

除上述四条断裂外~在昌邑-大店断裂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之间尚有一条活动较强的安丘-莒县断裂(F5)。

四条主干断裂组成了二堑夹一垒的构造形态。

中部为汞丹山地垒隆起~由一套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组成。

地垒东西两侧为地堑盆地:东侧莒县地堑盆地和西侧马站-苏村地堑盆地。

两个地堑中沉积了巨厚的中生代河湖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

根据几条断裂的不同特点~简略介绍如下:(1)昌邑-大店断裂(F1)这是沂沭断裂带的东部边界~是控制胶东断块和泰沂蒙断块两大块体发育的主干断裂。

据地震测深资料~这条断裂基本是切穿地壳深入上地慢的超壳断裂。

因此~它在地质构造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曾经历了多期的强烈活动。

断裂的分布~在临沂及日照市北起莒县峤山牛庄一带~断续南延经石井、莒南县岭泉、板泉~临沭县刘官庄、石门入江苏东海县桃林~在本区出露约有130公里。

断裂由于多期的强烈活动~显示出以强烈的挤压揉皱和密集的断层挤压揉皱带的宽度可达几十至百米以上。

褶皱较为复杂~密集的冲断层平行褶皱轴发育~断面向西倾~倾角较陡~一般在70?-80?~为一陡倾冲断层性质。

山东省沂沭断裂带沂水段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山东省沂沭断裂带沂水段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山东省沂沭断裂带沂水段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牛水源;黄静波;刘金勇;刘美娟【摘要】沂沭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深大断裂,由4条NNE向主干断裂带和多条NNE向、NE向及NW向次级断裂组成的复杂活动断裂构造系统,自西向东依次为鄌邵—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昌邑—大店断裂等四条主要断裂.近几年来,在该断裂上发现了龙泉站、牛家小河、南小尧、司家官庄、严家官庄、胡家官庄、刘家岭等金矿,使沂沭断裂带金矿找矿取得了突破.该文主要研究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因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而为沂沭断裂带进一步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14【总页数】3页(P115-117)【关键词】金矿;找矿方向;地质特征;沂沭断裂带;山东沂水【作者】牛水源;黄静波;刘金勇;刘美娟【作者单位】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3;沂水县国土资源局,山东沂水27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Abstract:The Yishu Fault Zone is famous deep faults in the eastern Chinese complex, active fault system is composed of 4 NNE from the main fault zone and a plurality of NNE to NE to NW and secondary faults are composed of, from west to East were the four main faults Tang Gegoufault - a surname, Yishui Tangtou fault, Anqiu - Changyi - Juxian fault, Dadian fracture etc..In recent years, Longquan station, niujiaxiaohe, Nan Xiao Yao, Si Jia Guanzhuang, Yan Jia Guan Zhuang, Hu Jia Guan Zhuang,Liu Jialing, the discovery of gold in the fracture, the Yishu Fault Zone gold prospecting breakthrough.This paper mainly studied the gol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ore genesi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and then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rther ore prospecting work in Yishu Fault zone.Keywords:gold deposit; prospecting directi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Yishu Fault Zone; Shandong Yishui郯庐断裂带(郯城—庐江断裂带)位于中国东部,在中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是一条著名的巨型断裂带[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沂沭断裂带简介
临沂地区,就地质构造来说,它属华北断块区的冀鲁断块与胶辽断块相接部分。

整个山东被中国东部的巨型断裂-郯庐断裂(山东部分称沂沭断裂带)分割成鲁东-胶东断块和鲁西-泰沂蒙断块。

临沂处在两大块体的交界部位,所以既具有鲁东的又有鲁西的地质构造特点。

鲁东、鲁西两大块体的缝合部分是沂沭断裂带,它是我国大陆东部郯庐断裂带在山东部分的统称。

沂沭断裂北起渤海莱州湾、南到江苏新沂一带,全程约350公里,呈北东北15°-30°方向延伸。

南北纵贯临沂地区的中部,与沂河、沭河谷地展布相一致,是控制整个临沂地区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的主干断裂,并有北西向断裂与其匹配,组成网格状构造。

沂沭断裂带主要由四条主干断裂所组成。

由东向西为:昌邑-大店断裂(F1)、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沂水-汤头断裂(F3)和鄌郚-葛沟断裂(F4)。

除上述四条断裂外,在昌邑-大店断裂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之间尚有一条活动较强的安丘-莒县断裂(F5)。

四条主干断裂组成了二堑夹一垒的构造形态。

中部为汞丹山地垒隆起,由一套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组成。

地垒东西两侧为地堑盆地:东侧莒县地堑盆地和西侧马站-苏村地堑盆地。

两个地堑中沉积了巨厚的中生代河湖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

根据几条断裂的不同特点,简略介绍如下:
(1)昌邑-大店断裂(F1)
这是沂沭断裂带的东部边界,是控制胶东断块和泰沂蒙断块两大块体发育的主干断裂。

据地震测深资料,这条断裂基本
是切穿地壳深入上地慢的超壳断裂。

因此,它在地质构造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曾经历了多期的强烈活动。

断裂的分布,在临沂及日照市北起莒县峤山牛庄一带,断续南延经石井、莒南县岭泉、板泉,临沭县刘官庄、石门入江苏东海县桃林,在本区出露约有130公里。

断裂由于多期的强烈活动,显示出以强烈的挤压揉皱和密集的断层挤压揉皱带的宽度可达几十至百米以上。

褶皱较为复杂,密集的冲断层平行褶皱轴发育,断面向西倾,倾角较陡,一般在70°-80°,为一陡倾冲断层性质。

(2)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
该断裂是汞丹山地垒的东边界,与上述昌邑-大店断裂组成莒县地堑的东西边界。

其展布方向基本上为北北东20°-30°。

出露在本区北起莒县东莞、源河西部,往南至玉皇山、浮来山、夏庄大苗蒋,平行沭河西延伸至临沫县笈山和郯城县马陵山西麓,南入江苏新沂何庄一带。

南北延伸约有150公里左右。

这条断裂作为东地堑的西部边界,它对中生代白垩系王氏组地层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由F1和F2组成的莒县地堑盆地,形成了几千米巨厚碎屑沉积。

断裂边缘,在几百米范围内可见震旦系、寒武一奥陶系、石炭一二迭系地层被断层错切,断裂带强烈挤压,断层面多为高角度陡倾,且为舒缓波状,时而东倾,时而西倾。

北部多以东倾正断或逆冲为主。

个别地段(浮来山西侧)局部也见有低角度逆掩性质。

(3)沂水-汤头断裂(F3)
这条断裂为汞丹山地垒的西部边界,又是马站-苏村地堑的东界。

这条断裂由于受到北西向横断层的错切,因此在走向变
化上比较大,有北北西340°方向延伸,也有北东30°-40°方向展布。

在临沂市北自沂水县马站、圈里开始,经高桥,道托花沟至沂水县城东地质八队西侧通过,南至临沂市汤头东,相公,隐覆于沂沭河平原地区,直至郯城大埠,小埠岭一带才有局部出露。

全程约近200公里。

断裂面一般多向西倾,倾角较陡,约60°-70°。

其性质主要为压性逆冲断层,较为典型,且显示明显的地段有沂水圈里哨虎峪和道托花沟。

前者见到“飞来峰”构造,古生代的石灰岩层推覆到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之上。

推覆体地层强烈扭曲,挠折。

道托花沟剖面,泰山群片麻岩逆冲于古生代中奥陶系灰岩之上,而寒武-奥陶系灰岩又逆冲于白垩系青山组火山角砾岩之上。

断层带挤压、褶曲、扁豆体极其发育,并有厚几米的断层泥带,为当地手工制缸的重要原料。

(4)鄌郚-葛沟断裂(F4)
这是沂沭断裂带的西部边界,在本区呈北北东向分布,北起沂水马站石磖大水场,南经沂水县城西至沂南铜井、葛沟一带,沿沂河而南下,到临沂东隐覆于第四纪覆盖层之下,断续出露约100公里左右。

鄌郚-葛沟断裂是马站-苏村地堑的西界,因此,在断裂的西盘主要是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及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

东盘沉积在地堑中的是巨厚的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及王氏组红色砾岩、砂岩和杂色页岩地层。

在沂水北部多处见有第三纪晚期玄武岩覆盖在断裂之上。

所以,这条断裂的活动是早于第三纪,而在玄武岩覆盖之后,断层基本上没有重新活动的迹象。

断裂性质,北段以逆断为主,表现出较强的挤压、扭曲特征,并有厚层、分带清楚的断层泥。

(5)安丘-莒县断裂(F5)
这是昌邑-大店断裂(Fl)和白芬子-浮来山断裂(F2)所组成的地堑内部的一条断裂。

它几乎全部发育在白垩系地层内部,是沂沭断裂带中具有最新活动的断裂。

断裂走向呈北北东10°一30°,其分布北起莒县东莞、沿河东、茅埠,经莒南岭泉左山,至临沭中华山、潘岭、笈山到郯城马陵山、麦坡、尚庄、山外岩,直至江苏新沂何庄一带,断续出露,延伸约200公里左右。

断裂以逆冲为主,局部地段也有逆掩性质的断层发育。

由于经受强烈的侧向挤压,因此;在断裂带常显示有密集平行的断层和强烈挤压倒转的褶曲,形态十分复杂,影响宽度可以从几十米到几百米。

总之,沂沭断裂带在临沂地区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具有规模大(南北延伸120-210公里,北部宽约40-50公里,向南收敛,在郯城一带仅20-30公里左右),而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尤其F1和F2是控制临沂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断裂。

195、韩旺断裂简介(北西向构造)
从本区出露,北自豪山村、韩旺、张岱到西草沟一带,延伸约60余公里,宽几米至几十米。

断裂走向北西330°,断面向西南倾,倾角70°-80°左右。

沿断裂多见有紫红色、黄绿色、厚十几至几十厘米的断层泥和片理化带,周围地层有牵引褶曲现象。

断裂显示先张后压的特征,并且局部地段还显示有新的活动迹象。

196、新泰一蒙阴断裂简介(北西向构造)
自蒙阴常路北,向南东经刘官庄、塔山、垛庄、双堠、青
驼到高里,延长约110公里左右,走向北西315°,断层面向南西倾,倾角约70°-80°。

断裂显示有挤压、扭动特征,在主断面边部常发育小型揉皱或牵引褶曲。

沿断裂分布有闪长岩类、煌斑岩、辉绿岩等岩体。

在沂南县石拉子附近还可见到寒武-奥陶系和石炭系地层逆冲于白垩系青山组火山碎屑岩之上。

显示了在白垩系青山组沉积之后,曾有过一次较为强烈的活动。

197、蒙山断裂简介(北西向构造)
断裂延伸西自平邑县仲村岐山庄、经费县上冶北、诸满到临沂西哨、新河村,隐覆于沂河西。

在本区出露总程约130公里,宽几十至上百米。

总体走向北西300°,断面倾向南西,倾角变化较大,由50°-70°,甚至直立。

断裂为压扭性,可见宽5米左右强烈挤压破碎带。

另外,蒙山断裂内常有闪长岩类、煌斑岩;辉绿岩等岩体侵入。

断裂活动也显示出多期性特点。

198、汶泗断裂简介(北西向构造)
这条断裂在本区分布几乎与上述蒙山断裂相平行,西自平邑仲村、保太柏林、卞桥、西费城、巨庄至临沂市俄庄隐覆于第四纪覆盖层之下。

总延伸长约100公里,断裂影响带宽几十米,走向北西300°,断层面倾向南西,倾角可达60°-70°。

断裂在西部出露较清楚,东部出露不好。

显示挤压特征,为左旋逆冲。

沿断裂也有闪长玢岩脉状侵入体。

汶泗断裂与前述蒙山断裂组成蒙山前盆地,有巨厚第三系沉积。

目前平邑卞桥是临沂地区丰富的石膏矿的出产地。

以上五条几乎平行的北西向断裂、由北西向东南与沂沭断裂带交汇,因交汇部位都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以致难弄清两者的相互关系。

但是这些断裂的存在,显然反映了在新构造期
以来是受着同一构造应力场的作用。

而且,现代的地震活动也基本受到这些断裂活动所控制。

此外,在本区的西南部苍山县一带,尚有三条呈北西或北北西方向的燕甘断裂、郑甘断裂和白彦断裂。

它们组成向西北方向撒开,往东南方向收敛于苍山县驻地附近。

三条断裂都显示压扭性特征,并以白彦断裂活动性较为显著,在新构造期以来有过新的活动,根据水井资料可能存在第四纪断陷盆地。

除了上述北北东向沂沭断裂带和北北西、北西向断裂外,尚有北东向的上五井断裂和临沂东部的日照断裂,这两条断裂与地震活动是否也有内在联系,暂时还没有更多资料,尚难作出确切的回答。

但是,对本地区的某些矿种的分布,具有特定的构造条件。

沿上五井断裂发现含有原生金刚石的金伯利岩体的分布。

沿日照断裂有石棉、铜、萤石矿的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