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30字

端午节的由来30字

【篇一:端午节的由来30字】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

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

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篇二:端午节的由来30字】

小编特别推荐

| | | | | | |

的由来是怎样的,欢迎阅读小编整理提供的端午节的由来50字内容,欢迎阅读与参考。

端午节的由来50字

端午节的由来50字(一)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

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

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50字(二)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

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

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

的节日。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

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

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作品传世。

唐朝末年,战乱连连,冤魂无数,人心惶惶,到处都是逃难的人。

端午节插艾草的由来

一天见到一位大嫂手携着一个小孩子,背上背着一个大孩子,心怀

好奇,便问大嫂道:你背上背的何人,手上携的又是何人? 大嫂流

着泪答道:背上大点是我小叔子,手中所携小点是我亲生儿子。

黄巢听后不解又问道:这到底为何,你这样呀? 大嫂又答道:小叔

子虽然比我儿子年纪大,但我公婆已逃散,年老体弱生死未卜,无

再生育能力,我年纪轻,就是把儿子丢了,以后还会生育,小叔子

如被黄巢杀了就断了一门香火。

别了黄巢,大嫂携儿背叔回到自己村上,并沿路将此话告知众乡邻。一夜之间传遍江南一带,尤其是台州地界最为盛行。端午节那天,

黄巢指挥大军杀奔江南而来,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菖蒲剑、艾叶,无法下手,如杀下去,又恐错杀大嫂一家,有失诺言。故而,令手

下兵将绕道而过,不可扰乱台州百姓。

所以每逢端午节台州各地百姓每家每户都在门上挂菖蒲插艾叶,成

为当地习俗。并且有诗为证。艾叶为旗招百福,菖蒲似剑祛千邪。

本文来源:/a/2699774.html

【篇三:端午节的由来3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