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腹泻护理》ppt课件

《小儿腹泻护理》ppt课件
过敏性腹泻
腹泻的分类及症状
症状:大便呈水样,伴有腹痛、腹胀、恶心。 预防:避免过敏原,如牛奶、海鲜等。 先天性畸形腹泻
腹泻的分类及症状
症状
大便呈水样,伴有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
预防
及时诊断和治疗先天性疾病。
腹泻的危害与影响
01
02
03
04
营养不良
腹泻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影响 生长发育。
脱水
腹泻导致体液丢失过多,易发 生脱水。
注意保暖
避免腹部受凉,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腹泻的社区防控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儿童腹泻预防和控制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儿童的防 控意识。
建立健康档案
为儿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腹泻发病情况,及时进行跟踪随访。
加强疫情监测
及时报告腹泻病例,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疫情动态 。
06
CATALOGUE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和止泻药,注意观察药 物副作用。
非感染性腹泻的治疗与护理
寻找病因
非感染性腹泻可能与饮食不当、过敏等因素有关,应避免过敏原 ,调整饮食。
调整饮食
非感染性腹泻应调整饮食,如减少奶量、增加辅食等,以减轻肠胃 负担。
保持清洁
非感染性腹泻易导致红臀等皮肤问题,应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
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未来发展
研究局限性
指出当前小儿腹泻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样本量不足、研究方法 不统一等。
未来研究方向
展望未来小儿腹泻的研究方向,如探索新的诊断方法、研究新的治 疗方案等。
临床应用前景
阐述小儿腹泻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为医生与护士提供参考。
07

中医泄泻ppt课件

中医泄泻ppt课件
中药灌肠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泄泻,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可以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到消炎、止泻的作用。
针刺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以达到止泻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中脘、天枢、足三里等。
艾灸治疗
利用艾叶的温热作用,刺激穴位,以温阳散寒、调中止泻。常用的穴位与针刺治疗相同。
04
脾虚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湿盛可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虚也容易生湿,两者相互影响。
病机
病因
02
CHAPTER
中医泄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史
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04
患者通常有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甚至如水样便,可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腹部检查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等表现。
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指标。
病程较短,症状较重,多由感染引起,需要与慢性腹泻进行鉴别。
急性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炎症性疾病
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但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指标,需要与慢性腹泻进行鉴别。
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需要与慢性腹泻进行鉴别。
03
02
01
了解患者的症状、病程、治疗情况等。
针对中医泄泻的新药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体格检查
进行实验室检查
根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检查腹部有无压痛、肠鸣音是否亢进等。
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03

腹泻的鉴别诊断课件

腹泻的鉴别诊断课件

.
18
(4)与精神、情绪有关: IBS
(5)用药史: 泻药、抗生素、含镁药物、 胃肠营养。
(6)既往史: 甲亢、糖尿病、过敏史、 手术史、放疗史。
(7)家族史: 家族性息肉病、炎症性肠 病、糖尿病、等。
.
19
(8)大便特点:
脓血便: 肠道本身病变,特别是结肠、直 肠病变;
大便次数多,但便量相对较少: 病变多在 结肠;
(3)皮肤潮红: 类癌综合征
(4)关节炎: 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病
(5)紫癜: 肠型过敏性紫癜
(6)突眼、甲状腺肿大: 甲亢
(7)营养不良: 吸收不良综合征、恶性肿瘤、 炎症性肠病
.
23
辅助检查
(1)粪便检查
便常规:RBC.WBC:病变在肠道,出 血、炎症、肿瘤、等
潜血(+):可能肠道病变
寄生虫及虫卵:寄生虫感染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弯曲菌、等;
病毒: 腺病毒、轮状病毒、等; 寄生虫: 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真菌。
.
4
(2)细菌性食物中毒
– 沙门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 大肠杆菌、等。
(3)中毒
– 毒蕈、发芽马铃薯、海鲜、农药、重 金属、等。
(4)肠道缺血 (5)药物性
– 泻药应用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8
渗透性腹泻
• 肠腔内存在大量不吸收的高渗溶质 • 大便量<1L/日; • 禁食后腹泻减轻或停止; • 血浆-粪便溶质差扩大, >100mmol/L; • 大便酸度增高, pH在5左右。
.
9
渗透性腹泻的主要病因
(1)乳糖酶缺乏症
(2)吸收不良综合征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小肠黏膜病变

腹泻的诊断与鉴别PPT课件

腹泻的诊断与鉴别PPT课件
腹泻的诊断与鉴别ppt课件
目录
• 腹泻概述 • 腹泻的诊断 • 腹泻的鉴别诊断 • 腹泻的治疗与预防 • 腹泻的护理与康复
01
腹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腹泻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症状, 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形状 改变等。
分类
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 非感染性腹泻。
与其他消化道疾病的鉴别
功能性腹泻与器质性腹泻的鉴别
功能性腹泻通常由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而器质性腹泻则是由肠道炎症、感染、 肿瘤等原因引起。器质性腹泻常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而功能性腹泻则较少 出现这些症状。
细菌性痢疾与急性胃肠炎的鉴别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排脓血 便等症状,而急性胃肠炎则是由食物中毒、感染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呕吐、 腹泻等症状。
注意保暖
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宝宝腹部受凉。
预防再次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再次感染。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调整饮食结构
根据宝宝病情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减少脂肪 和糖分摄入。
特殊饮食护理
对于乳糖不耐受或过敏的宝宝,需采用特殊 饮食护理方案。
补充营养素
针对宝宝具体情况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 养素。
咨询专业人士
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的鉴别
感染性腹泻通常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而非感染性腹泻则由食物过敏、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感染 性腹泻常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而非感染性腹泻则较少出现这些症状。
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的鉴别
急性腹泻通常病程较短,症状较轻,而慢性腹泻则病程较长,症状较重。慢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消瘦等症状。
观察病情变化

腹泻的鉴别诊断

腹泻的鉴别诊断
对症治疗
针对引起腹泻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如因感染引起的腹泻需使用 抗生素治疗,因过敏引起的腹泻需避 免过敏原并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
针对病因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戒 酒、调整饮食等。同时保持良好的作 息和心理状态,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腹 泻。
谢谢观看
寄生虫性腹泻
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 如阿米巴原虫、贾第鞭毛 虫等。症状包括粘液便、 腹痛、体重下降等。
非感染性腹泻
食物不耐受
功能性腹泻
由于对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引起的 腹泻,如乳糖不耐受、麸质不耐受等。 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泻等。
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可能 与情绪、压力等因素有关。症状包括 腹痛、腹胀、腹泻等。
内镜检查
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疑似肠 道器质性病变者,可进行结肠
镜检查或小肠镜检查。
04
腹泻的治疗
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
腹泻期间,应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如稀饭、面条等。严重腹泻时,需暂时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补充水分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 盐。
霍乱
常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大便 呈粘液脓血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 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起病急骤,剧烈腹泻伴呕吐,大便呈米泔 水样,无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常出现 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肌肉痉挛。
慢性结肠炎
肠易激综合征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 便或脓血便等症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结肠 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

体征表现
脱水
腹泻可能导致身体失去大 量水分和电解质,表现为 皮肤干燥、口渴、尿少等 症状。

腹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8页】

腹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8页】
8
完整编辑ppt
药物:蓖麻油、酚酞、芦荟、番泻叶 甲状腺制剂、前列腺素类等毒素: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砷等激素: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VIP)、 血清素、降钙素等先天性:先天性氯泻
9
完整编辑ppt
VIP瘤:胰性霍乱,Verner-Morrison综合征或WDHA(watery diarrhea, hypokalemia, achlorhydria)综合征。临床特征:大量水泻,粪钾、粪碳酸氢根浓度高,因丢失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和酸中毒;低/无胃酸;还有血钙血糖升高和面红。
20
完整编辑ppt
消化系统疾病胃部疾病: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后肠道感染:结核、菌痢、血吸虫病、钩虫病、绦虫病慢性阿米巴性痢疾肠道非感染性病变:克罗恩病、溃结、结肠多发性息肉病、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结肠癌、结肠其它恶性肿瘤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囊性纤维化、胰腺广泛切除肝胆疾病:肝硬化、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
24
完整编辑ppt
起病及病程:起病急,病程短伴有发热、腹泻次数频繁者多为肠道感染或食物中毒;慢性腹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多见于慢性感染、非特异性炎症、吸收不良或肠道肿瘤
25
完整编辑ppt
腹泻次数及粪便性质:急性感染性腹泻大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细菌感染,则初为水样后为黏液血便或脓血便;阿米巴痢疾的粪便呈果酱样。
13
完整编辑ppt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饮牛奶或奶制品后,未消化的乳糖聚积在肠腔,肠腔内渗透压增高而吸收大量水分,引起腹泻。特点:禁食或停药后腹泻停止粪中可含有未经消化或吸收的食物或药物
14
完整编辑ppt
肠黏膜的吸收面积减少或吸收障碍引起小肠大部分切除、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吸收<分泌;分泌 ; 吸收特点禁食可减轻腹泻粪的渗透压由未吸收的电解质或其它物质所组成

《腹泻病儿科》ppt课件

《腹泻病儿科》ppt课件

补充营养素
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补 充锌、维生素A等营养 素,有助于缩短病程和
减轻症状。
05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手部卫生
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 惯,特别是在饭前便后, 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 清洗双手。
不随地吐痰
培养儿童不随地吐痰的习 惯,避免病菌通过飞沫传 播。
个人物品不共用
提倡儿童不与他人共用餐 具、饮具、毛巾等个人物 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腹泻病儿科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腹泻病概述 • 儿科腹泻病特点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
01
腹泻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 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 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分类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病、迁 延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
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电解质检查、血气分析、腹部X线平片、B超等辅助检查, 以协助诊断。
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结合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腹泻病的诊 断。
鉴别诊断
与细菌性痢疾、霍乱等具有相似症状 的疾病进行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04
治疗原则与措施
一般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 吐、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实验室检查 包括大便常规、大便培养、血清学检查等。对于迁延性和慢 性腹泻病,还需进行详细的病因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ICU的腹泻问题教学课件ppt

ICU的腹泻问题教学课件ppt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其他症状
腹泻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腹泻的伴随症状
营养不良
脱水
腹泻患者由于食欲不振、肠道吸收不良等原 因,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腹泻患者由于肠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 容易出现脱水。
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
腹泻患者由于肠道丢失大量电解质,容易出 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等。
腹泻患者由于肠道丢失大量碱性物质,容易 出现酸中毒。
icu的腹泻问题教学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icu腹泻患者的病情分析 • icu腹泻患者的临床表现 • icu腹泻患者的检查与诊断 • icu腹泻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 icu腹泻患者的预防措施
01
icu腹泻患者的病情分析
腹泻的定义与分类
腹泻的定义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排便不尽或腹部不 适等胃肠道症状。
腹泻的典型表现
高热
腹泻患者通常出现高热症状,体温可超过 39℃。
贫血
腹泻患者由于肠道丢失大量血液,容易出 现贫血症状。
休克
腹泻患者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如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等。
消瘦
腹泻患者由于肠道吸收不良,容易出现消 瘦症状。
03
icu腹泻患者的检查与诊断
腹泻的医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01
包括大便常规、隐血试验、大便培养等,以确定腹泻的病因。
黏膜保护剂
可使用如蒙脱石散等黏膜 保护剂,减轻腹泻症状并 保护肠黏膜。
益生菌
可适当使用益生菌调节肠 道菌群,缓解腹泻症状。
腹泻的家庭护理
饮食调整
在腹泻期间,应避免油腻 和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 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动力增加
动力性腹泻
渗出性腹泻
黏膜炎症、溃疡、浸润性病变导致血浆、黏液、脓血 等渗出。如各种肠道炎症引起的腹泻。
特点: 粪便稀烂或水样,无渗出物 腹泻伴有肠鸣音亢进和腹痛
病因
急性腹泻
慢性腹泻
持续时间>=两个月 或 间 隙 期 在 2-4 周 内的复发性腹泻
急性腹泻
肠道疾病:由病毒、 细菌、真菌、原虫、 蠕虫等感染引起的肠 炎及急性出血性坏死 性肠炎、急性克隆病 溃疡性结肠炎等。
临床表现
慢性腹泻:每天排便次数可多可少,可为稀薄便, 亦可为黏液、脓液或血便,见于慢性细菌性或阿米 巴痢疾,亦见于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癌。粪便中 带大量黏液而无病理成分常为IBS。
临床表现
腹泻与腹痛的关系 急性腹泻常有腹痛。
◇小肠疾病的腹泻疼痛常在脐周,便后常不缓 解。
◇结肠疾病的疼痛多在下腹,且便后疼痛可缓 解或减轻。
化酶,增加cAMP浓度 cAMP对电解质和水分的分泌起诱导作用,引起大
量肠液分泌。
分泌性腹泻
药物:蓖麻油、酚酞、芦荟、番泻叶 甲状腺制剂、前列腺素类等
毒素: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砷等 激素: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VIP)、
血清素、降钙素等 先天性:先天性氯泻
分泌性腹泻
VIP 瘤 : 胰 性 霍 乱 , Verner-Morrison 综 合 征 或 WDHA ( watery diarrhea, hypokalemia, achlorhydria)综合征。
慢性腹泻
全身性疾病
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甲亢、胃泌素瘤、类癌综合征、VIP瘤及糖尿病性腹泻 药物副反应:利血平、甲状腺素、洋地黄、消胆胺等,某些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亦可致 腹泻 神经功能紊乱:IBS、神经功能性腹泻 其他:SLE、尿毒症、硬皮病、放射性肠炎
临床表现
起病及病程 腹泻次数及粪便性质 腹泻与腹痛关系 化验检查 X线及结肠镜检查
肠内水平衡
24小时进入小肠的液 体和电解质:
食物约2L
唾液腺、胃、肠、肝、 胰分泌约7L
24 小 时 内 排 出 : 粪 便 的水分不到0.2L
小肠吸收大部分 大肠吸收1.5L
腹泻产生的因素
吸收 分泌 胃肠运动
分类
病因:病毒性、细菌性、肿瘤性、 过敏性、中毒性等
病程:急性、慢性 性状:血性、脓性、水样等 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大量水泻,粪钾、粪碳酸氢根浓度高, 因丢失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和酸中毒;低/无胃酸;还 有血钙血糖升高和面红。
分泌性腹泻
特点: 肠黏膜组织学基本正常 肠液与血浆渗透压相同 粪呈水样,量大,无脓血或脂肪过多 禁食不减少或加重腹泻
渗透性腹泻
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280-320mmol/L),血浆 中水分通过肠壁进入肠腔,肠腔存留大量液体刺激肠 运动而致腹泻
◇分泌性腹泻往往无明显腹痛。
临床表现
长期腹泻将导致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体重减轻,甚至 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
伴随症状
发热 里急后重 明显消瘦 皮疹或皮下出血 关节痛或肿胀 腹部包块 重度失水
伴随症状
发热 常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结核、结 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发作期、败血症、病毒性肠炎、甲状腺危象。
临床表现
起病及病程:
起病急,病程短伴有发热、腹泻次数频繁者多为肠道感染或食物中毒; 慢性腹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多见于慢性感染、非特异性炎症、吸收不良或 肠道肿瘤
临床表现
腹泻次数及粪便性质:
急性感染性腹泻大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 细菌感染,则初为水样后为黏液血便或脓血便; 阿米巴痢疾的粪便呈果酱样。
腹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正常排便
腹 泻
次数:一般每日一次 排便次数:
个别每日2-3次或每23日一次
增加≥ 3次/日
性状:正常(成形、 黏液等),黄色,含 水分50-80%
量:每日排出粪便的 平均重量≤200克
性状:稀薄(含水分> 80%)或带有黏液脓血 或未消化食物
量 : 总 量 增 加 > 200 克/日
医院内感染、抗生素 使用亦可引起

急性腹泻
全身性感染:败血症、伤寒或付伤寒、钩端螺旋体病 急性中毒:服食河豚、鱼胆及化学毒物如砒、磷等 其它:如变态反应性肠炎、过敏性紫癜、服用某些药
物如利血平、新斯的明等引起的腹泻
慢性腹泻
消化系统疾病
胃部疾病: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后 肠道感染:结核、菌痢、血吸虫病、钩虫病、绦虫病、慢性阿米巴性痢疾 肠道非感染性病变:克罗恩病、溃结、结肠多发性息肉病、吸收不良综合征 肠道肿瘤:结肠癌、结肠其它恶性肿瘤 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囊性纤维化、胰腺广泛切除 肝胆疾病:肝硬化、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
特点: 禁食或停药后腹泻停止 粪中可含有未经消化或吸收的食物或药物
吸收不良性腹泻
肠黏膜的吸收面积减少或吸收障碍引起 小肠大部分切除、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吸收<分泌;分泌 ; 吸收
特点 禁食可减轻腹泻 粪的渗透压由未吸收的电解质或其它物质所组成
动力性腹泻
肠蠕动亢进致肠内食糜停留时间少,未被充分吸收所 致的腹泻,如甲亢、肠炎及胃肠功能紊乱等
发生机制
分泌性腹泻 渗透性腹泻 吸收不良性腹泻 动力性腹泻 渗出性腹泻
分泌性腹泻
胃液分泌----胃壁细胞和主细胞 肠道分泌----黏膜隐窝细胞 肠道吸收----肠绒毛腔面上皮细胞 分泌 > 吸收 分泌性腹泻
分泌 ; 吸收
分泌性腹泻
如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毒素与黏膜细胞受体结合,激活腺苷环
吸收<分泌:吸收 ↓;分泌
渗透性腹泻
药物: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 制酸药如氧化镁、氢氧化镁; 脱水剂如甘露醇;还有乳果糖等
食物:碳水化合物先天性缺少水解酶 乳糖酶缺乏、葡萄糖酶缺乏等 获得性缺少水解酶: 麸质过敏性肠病等
渗透性腹泻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饮牛奶或奶制品后, 未消化的乳糖聚积在肠腔,肠腔内渗透压 增高而吸收大量水分,引起腹泻。
伴随症状
里急后重 (tenesmus) 肛门重坠感,似为排便未尽,排便频繁,但每次排便量甚少, 且排便后未见轻松,提示为肛门、直肠疾病,见于痢疾、 直肠炎及直肠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