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爱的人间》教学设计
爱的人间-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爱的人间-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知道歌曲《爱的人间》的歌曲名称、歌曲的作者以及歌曲的主题。
2.能欣赏《爱的人间》这首歌曲,表达自己的听后感受。
3.能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体会爱的存在以及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歌曲《爱的人间》的歌曲名称、歌曲的作者以及歌曲的主题。
2.听歌,表达听后感受。
3.体会爱的存在以及爱的力量。
三、教学难点
1.通过歌曲理解爱的存在以及爱的力量。
四、教学过程
1.首先老师先问学生:你们读过关于爱的故事或其他类似的文章吗?在与学生交流后,让学生们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然后老师开始进入正题。
2.介绍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语言和歌曲的内容,并让学生思考歌曲的主题是什么。
3.播放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先欣赏,并在播放后,让学生尝试表达自己的听后感受。
4.认真听歌词,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主题即爱的存在和爱的力量。
大家一起回忆自己身边的人对自己所给予的爱,如老师、父母等人。
并让学生思考,当自己收到这么多的爱时,自己应该怎么做。
5.在班级里完成制作爱的海报或其他形式表达爱的形式,然后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评论作品的好处。
五、教学效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歌曲《爱的人间》的内容,并进一步体会到爱的存在以及爱的力量。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感受到对自己所付出的爱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在共同制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形象思维,也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有趣的教坛交流的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的人间》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的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同时,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爱的人间》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通过对歌曲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旋律较难演唱,需要学生反复练习。
2.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2.讲解法:教师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听讲并实践。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创作法:学生创作歌曲,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爱的人间》歌曲谱子。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投影仪:展示PPT。
4.乐器: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爱的人间》,教唱旋律和歌词。
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的高音部分,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演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内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然后教师简要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等,让学生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歌曲《爱的人间》教案

歌曲《爱的人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歌曲《爱的人间》,感受歌曲的美感。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人间大爱的理解和感悟。
3.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爱的人间》的词曲介绍。
2. 歌曲的旋律分析和演唱技巧。
3. 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1. 歌曲《爱的人间》的词曲特点。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3. 合唱部分的协调和统一。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
2. 合唱部分的节奏和音准。
3. 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爱的人间》的歌谱。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 准备合唱用的麦克风和音响设备。
4.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介绍:向学生介绍歌曲《爱的人间》的词曲作者,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3. 旋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音域、节奏、旋律线条等。
4. 歌词解析:解读歌曲中的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5. 演唱技巧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音准把握等演唱技巧。
6. 合唱编排: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进行合唱部分的编排,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7. 合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或全体合唱,进行合练,注意调整音准、节奏和音色等方面的协调。
8. 表演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提升自信。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示范,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2.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词曲特点、演唱技巧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演唱,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小学音乐爱的人间教案

小学音乐爱的人间教案教案标题:小学音乐《爱的人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爱的人间》这首音乐作品,并能正确朗读歌词。
2. 能够感受到音乐中传达的爱的情感,并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爱的人间》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课堂上使用的音乐播放设备。
3. 教师准备的课件或图片,展示歌词和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爱的人间》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聆听一遍。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首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这首音乐表达了什么情感?步骤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将歌词展示在课件或黑板上,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
2. 教师逐句解释歌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
3. 教师分段播放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朗读歌词。
步骤三:情感表达(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感动瞬间,或者想象自己在某个特殊场景中的感受。
2. 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情感,如喜悦、感动、温暖等,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唱歌、跳舞、乐器演奏等。
3. 每组表演完后,全班同学进行欣赏,并用掌声和鼓励的方式给予肯定。
步骤四:音乐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其他类似主题的音乐作品,如《友谊地久天长》、《童年》等。
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中传达的情感。
3. 学生们可以用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询问学生对《爱的人间》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们可以用几句话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喜欢的音乐作品,用类似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分享。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和情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了解并感受到音乐中传达的爱的情感。
他们不仅能正确朗读歌词,还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简谱) 爱的人间教案

师:是的,我们兄弟学校的金学苗老师就在上个月(5月22日)在上海瑞金医院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结细胞白血病”,医生说:这种病只要及时化疗,找到干细胞骨髓移植,是完全可以恢复健康的,面对高额的治疗费,金老师一家陷入了困境。
金学苗老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父亲糖尿病,母亲脑溢血后遗症,都需要长年吃药。
金老师的爱人没有工作,家庭收入微薄实在无法承受,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金老师年轻的生命将离我们而去!
当校领导得知此事,积极、主动带头捐赠了钱、物,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当然,我们六(3)班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虽然,我们捐的钱不多,但是它承载着我们一份沉甸甸的爱心.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能帮助别人,我们就感到很幸福,再小的善事我们都会坚持去做。
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全校师生就捐出了两万多元现金。
希望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金老师能够树立与病魔抗争的信心,积极治疗,早日康复,回到校园。
( 点击课件-捐款图片1)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愿我们的点滴付出凝聚成爱心的彩虹,共同铸就“爱的人间”。
( 点击课件2)
(二)、学习歌曲
1、有人说:”好的音乐能赋予人以力量”,那接下来,就让我们用歌声传递爱的力量,表达爱的心声,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用”lu”轻声哼唱一段旋律。
2、教师弹琴学生逐句学唱旋律(点击课件3)。
歌曲《爱的人间》教案

歌曲《爱的人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感受人间大爱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兴趣,丰富校园生活。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爱的人间》,了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意图,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爱的人间》,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2. 理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意图,感受人间大爱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的演唱,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音。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人间大爱的美好。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视频等资料。
2. 音乐播放设备。
3. 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爱的人间》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新课导入:介绍歌曲《爱的人间》的背景及创作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人间大爱的美好。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音。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中所传递的人间大爱的美好。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爱的人间》,感受人间大爱的美好。
7.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爱的人间》的合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邀请家长参加合唱比赛,增进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爱的人间》,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到人间大爱的美好。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
2. 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人间大爱的美好。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爱的人间》教学设计

《爱的人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学唱歌曲《爱的人间》。
此歌曲是电视连续剧《光明世界》的主题歌,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歌词以第一人称形式表达了盲童对社会各界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的感激之情,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位盲童的内心世界;歌曲为三段体结构,旋律明朗美妙,歌词多用到排比句式,歌曲在第三段中对第一段的重复是让歌曲的情感得到升华。
虽然他们失明了,但太阳、月亮、花草都在心中,都能“看到”。
正是由于有无数的人在关怀着他们,使他们脱离了黑暗的世界。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优秀少儿歌曲。
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爱的人间》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懂得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人。
2、能够用优美、柔和、自然和充满爱的情感演唱歌曲。
3、能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
四、教学重点:1.用优美、柔和、自然和充满爱的情感演唱歌曲。
2.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五、教学难点:在歌唱中体会歌曲的情绪变化,唱准八分附点节奏,唱出歌曲温暖、动人的情怀。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红领巾等七、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爱的体验1、蒙眼游戏游戏规则(1)全班选出三名学生,分别蒙上眼睛,在走道上转三圈,全班同学不出声,让蒙上眼睛的三名同学摸索着走上讲台。
(2)让同学把蒙眼睛的三位同学扶回各自座位,说一说眼前一片漆黑的感觉以及被其他同学帮助的感觉。
2、揭示课题。
歌曲简介《爱的人间》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
是电视连续剧《光明世界》的主题歌。
歌曲以亲切委婉的曲调、深沉的感情,刻画出盲人心中的美好世界。
让盲童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色彩与温暖,感受到了这充满爱的人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爱的人间》。
(板书课题)(二)、新授歌曲——爱的歌声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一遍歌词,体会歌词表达的情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的人间》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的人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人间大爱的主题。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能体会到人间大爱的伟大和美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但同时,由于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爱的人间》,并理解歌曲的含义。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人间大爱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2.理解歌曲的含义,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是教学的难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演唱示范,然后学生跟随演唱。
2.使用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歌曲的含义。
3.运用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音乐教材和教案。
2.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和录音。
3.准备歌词卡片,以便学生跟唱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温馨的歌曲,如《爱的奉献》,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师简要介绍今天的歌曲《爱的人间》,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人间大爱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爱的人间》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让学生熟悉歌词的内容。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高音部分。
对于唱得不够准确的学生,教师可以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4.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歌曲教学设计
爱的人间
教学目标:
1.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爱的人间》
2.通过学习《爱的人间》、从中体会歌曲的演唱风格和内涵,感受其优美的旋律、流畅、动人和极富感染力的歌词,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3.通过情景小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
4.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弱起小节、附点、休止符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爱的人间》的情趣和演唱特点,并能有感情的表达歌曲。
难点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音、弱起小节、附点、休止符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授:
学生熟悉歌曲演唱风格及节奏特点,能哼唱歌曲的主旋律。
(1)请同学们欣赏,听完后告诉老师它所唱的内容(播放歌曲《爱的人间》)。
(2)板书:《爱的人间》
教师介绍曲作者
(3)聆听,说出歌曲的拍号、速度、情绪、曲式.
(4/4拍,中速,委婉、抒情、三段体)
(4)再次播放歌曲《爱的人间》,学生轻声跟着音乐哼唱,熟悉旋律,并找出难点。
这首歌曲中,较难唱的主要有这三个乐句:
板书:
1.4/4 x. x x x.x ︱x xxx x o ‖
2.4/4 xxxxxx x x ︱x xx x o ‖
3.4/4 x.x xx x x. ︱x. x xx x ‖
(5)节奏训练:师生一起用击拍法念节奏,提醒学生注意四分、八分音符、附点音符及四分休止。
(6)歌曲处理:
(同学们唱的很好,这首歌曲怎么处理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呢?)
第一部分可以唱的轻一些,显得温馨而甜蜜;中间部分情绪激动,可以唱的强一些,充
满感激之情;最后一部分轻柔,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
(7)填音、填词:生随老师唱,解决音准。
采用教师范唱法、学生模唱法、划拍法、跟琴模唱法等。
三、实践与探究:
让学生自行设计情景剧,(老师作适当的指导)最后用课堂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等形式表扬、鼓励参与表演的同学。
通过这个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提升歌曲演唱能力和艺术表演能力。
四、评价、小结、延伸。
(1)课堂小结:老师肯定同学们真情的表演,相信所有的残疾人在社会的关爱下会变得更加坚强,生活得越来越幸福。
无数个小爱将汇成一个大爱,让我们在爱的人间生活的更加美好。
(2)全体起立,随音乐再次演唱歌曲《爱的人间》,要求同学们要唱得声情并茂,唱出对残疾人的关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