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第2节 燃烧热 能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doc

合集下载

2020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燃烧热能源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2020011011

2020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燃烧热能源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2020011011

第2节燃烧热能源[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答案 B解析太阳能、核能、风能都是新能源。

天然气是三大常规能源之一,不是新能源。

能源的分类(1)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①一级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如原煤、原油、水等。

②二级能源:一级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获得的能源,如氢能等。

其中氢能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资源丰富、无毒、无污染。

(2)常规能源与新能源①常规能源: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科学技术水平下,已被人们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②新能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才被人类采用先进的方法加以利用的古老能源以及新发展的利用先进技术所获得的能源。

如核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2.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

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CO2的产生答案 D解析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提高煤的利用效率,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CO2的产生。

3.已知某些燃料的燃烧热数据如表所示:燃料一氧化碳甲烷异辛烷乙醇ΔH-283.0kJ·mol-1-891.0kJ·mol-1-5461kJ·mol-1-1366.8kJ·mol-1使用上述燃料,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A.一氧化碳 B.甲烷 C.异辛烷 D.乙醇答案 B解析由燃烧热数据可知,提供相等的热量时,甲烷生成的CO2最少,B项正确。

4.如图为1 mol甲烷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2(g)和H2O(g)时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由此图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烷燃烧为吸热反应B.甲烷的燃烧热ΔH=-802 kJ·mol-1C.反应共放出1015 kJ的能量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02 kJ·mol-1答案 D解析由图可知甲烷燃烧为放热反应,共放出802 kJ的能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02 kJ·mol-1,则D正确;由于生成的水为气态,故B 错误。

高中化学专题1.2燃烧热、能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专题1.2燃烧热、能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1。

2 中和热、燃烧热、能源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次能源B.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水煤气是一次能源【答案】A【解析】电能是二次能源,A项正确;水力是一次能源,B项错误;天然气是一次能源,C项错误;水煤气是二次能源,D项错误.16.“海上风电,如东是真正的全国领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风能其实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②风能和水能、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③风力发电由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④在未来多能源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是化学反应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A【解析】①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正确;②风能和水能、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正确;③风力发电由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正确;④在未来多能源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是化学反应,正确;故选项A符合题意。

2.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出28。

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 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28.7 kJ·mol-1C.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D.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

4 kJ·mol-1【答案】D【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A项错误;B. 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B项错误;C。

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C项错误;D. 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

4 kJ/mol,D项正确.3.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

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Word版含解析

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化学选修四自我小测夯基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在11 kPa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2.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A.①②③B.C.①②④D.①③④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B.1 mol C 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C.1 mol H2燃烧生成水放出的热量是H2的燃烧热D.相同条件下,1 mol 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数值相等5.我国首条纤维乙醇生产线——河南天冠集团吨级纤维乙醇项目,在镇平开发区开工奠基。

这一项目打破了过去单纯以粮食类原料生产乙醇的历史,使利用秸秆类纤维质原料生产乙醇成为现实。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这种纤维乙醇部分替代成品油,有助于缓解日益增长的成品油需求B.这一项目不仅使秸秆类废物得到科学利用,而且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粮食C.乙醇能部分替代汽油作车用燃料是因为乙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D.掺入1%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可以使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排放量下降6.已知反应:①25 ℃、11 kPa 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 kJ·mol-1又已知弱电解质电离吸热。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C的燃烧热大于1.5 kJ·mol-1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为57. 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57. kJ热量7.天然气、石油、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作能源②可用酒精作燃料③砍伐树木作燃料④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的能源A.①B.②和C.②和③D.④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稀溶液中1 mol 酸和1 mol 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B.在11 kPa时1 mol 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D.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9.已知:2H2(g)+O2(g)====2H2O(g)ΔH=-484 kJ·mol-12H2(g)+O2(g)====2H2O(l)ΔH=-572 kJ·mol-1在11 kPa、25 ℃时,一定量的氢气、氧气混合气体点燃爆炸后再恢复至原来状况时,气体体积比原来减少了3.36 L(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是()A.28.6 kJB.57.2 kJC.24.2 kJD.72.6 kJ10.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2019-2020学年化学人教版选修4同步检测:1.2燃烧热 能源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化学人教版选修4同步检测:1.2燃烧热 能源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记一记1.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是kJ·mol-1。

2.稳定氧化物的含义:①生成的氧化物不能再燃烧,②该氧化物在25 ℃、101 kPa时为稳定聚集状态。

如C→CO2(g)、H→H2O(l)、S→SO2(g)。

3.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氢能、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

探一探1.(1)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其燃烧热度吗?(2)如何配平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提示](1)燃烧热指1 mol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无关。

(2)先定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再根据元素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2.怎样使燃料充分燃烧?[提示]①要有足够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3.燃烧热和中和热有何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提示]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比较燃烧热中和热相同点能量变化放热反应ΔH及其单位ΔH<0,单位均为kJ·mol-1不同点反应物的量1 mol 不一定为1 mol 生成物的量不确定生成水的量为1 mol[提示] ΔH =-Q n (可燃物)kJ/mol 。

判一判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 mol 碳在常温常压下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2)燃烧热和中和热都是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故它们对应的ΔH <0。

(√)(3)1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1 mol 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称为氢气的燃烧热。

(×)(4)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气,它们蕴藏无限,可以再生。

(×)(5)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是三氧化硫。

(×)(6)太阳能、氢能、潮汐能均为一次能源,还属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7)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8)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 、SO 2等有害气体。

(整理)人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星级题库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含解析

(整理)人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星级题库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含解析

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一星题1.“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

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的产生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D.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正确;B.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错误;C.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可减少环境污染,正确;D.使用新型能源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正确;选B.考点:考查常见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2.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氢气 B.木柴 C.煤 D.酒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所以属于化石燃料的是煤,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石燃料的判断3.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 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太阳能无污染,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不选;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不可取这样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消耗的能源增多,可选;C、潮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不选;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可以节约电,不选。

考点:考查燃料和能源等相关知识。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

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风能③石油④太阳能⑤生物质能⑥煤⑦氢能A.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⑥ D.②④⑤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③、⑥均属于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故B项正确。

考点: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问题。

5.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1章第2节 燃烧热 能源 例题分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1章第2节  燃烧热 能源 例题分析

《燃烧热 能源》例题分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B .弱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 .101 kPa 时,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燃烧热、中和热定义的理解,特别是两个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A 项中没有确定“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这一条件,所以A 项错误。

B 项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B 项错误。

D 项中未限定物质的量是1 mol ,所以D 项错误。

【答案】C2.25 ℃、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 、890.3 kJ/mol 、2 800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12O 2(g)=CO(g) ΔH =-393.5 kJ/mol B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C .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890.3 kJ/molD .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 ΔH =-2 800 kJ/mol【解析】A 中碳未完全燃烧;B 中应为放热反应ΔH =-571.6 kJ/mol ;C 中H 2O 应为液态。

【答案】D3.“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及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你认为下列行为有悖于这一理念的是( )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 .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C .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 .实现资源的“3R ”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 )、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 )、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解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应该减少使用,故C 项错误。

第一章 第一节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测试题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测试题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测试题榆次一中李金虎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也不相同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2.在常温常压下,1 g 氢气在足量氯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放出92.3 kJ 的热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2《燃烧热能源》课时练.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2《燃烧热能源》课时练.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1-2《燃烧热能源》课时练双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D.物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外界条件有关解析:CO燃烧是放热反应;B中碳燃烧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时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任何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如H2在Cl2中燃烧。

答案:D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

下列各项中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水电⑤太阳能⑥燃料电池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解析: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有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氢能等。

答案:B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ΔH是()A.-483.6 kJ/mol B.-241.8 kJ/molC.-571.6 kJ/mol D.-285.8 kJ/mol解析:本题通过方程式考查燃烧热的含义,即101 kPa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

H2生成稳定的化合物为液态水,所以由第三个方程式求出燃烧热ΔH=1 2×(-571.6 kJ/mol)=-285.8 kJ/mol。

答案:D4.(2011·济源高二检测)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A.碳和二氧化碳B.1 mol 碳和3 mol碳C.3 mol C2H2和1 mol C6H6D.淀粉和纤维素解析:燃烧热是物质的性质,与量的多少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像,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解析火力发电利用的是化石能源,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

答案 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D.将固体煤变为气体再燃烧,燃烧效率将提高解析燃料只有在与足量的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的条件下才能充分燃烧。

答案 A3.“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下列选项中的能源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质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解析煤炭、石油、天然气均不是新能源;核能、地热能不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符合要求,故C项正确。

答案 C4.下列对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放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就是该反应物的燃烧热C.物质的燃烧热不能用仪器通过实验测得D.物质燃烧必然伴随发光发热现象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在燃烧热的定义中有三个要点:①必须是在101 kPa条件下;②可燃物必须为1 mol;③可燃物必须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液态水、二氧化碳气体等。

A项,未强调“101 kPa”和“生成稳定的氧化物”;B项,放热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反应;C项,物质的燃烧热可利用仪器通过实验测得;D项,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1 kPa时,1 mol S(s)和2 mol S(s)的燃烧热相等B.1 mol浓硫酸与1 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解析由燃烧热的定义可知,燃烧热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无关,故A项正确;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里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而这里是浓硫酸,而且生成2 mol H2O(l)和BaSO4沉淀,故B项错误;CO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项错误;101 kPa时,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放出的热量才是碳的燃烧热,故D项错误。

答案 A6.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由1 mol CO和3 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A.2 912 kJB.2 953 kJC.3 236 kJD.3 867 kJ解析 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kJ,3 mol 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890 kJ,释放的总热量为(+890×3) kJ=2 953 kJ。

答案 B7.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C8H18(l)+O2(g)8CO2(g)+9H2O(l)ΔH=-5 518 kJ·mol-1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1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H2(g)B.CO(g)C.C8H18(l)D.CH4(g)解析可以先分别求出1 g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再进行比较。

答案 B8.下列表示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A.4NH3(g)+5O2(g)4NO(g)+6H2O(g) ΔH=-a kJ·mol-1B.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b kJ·mol-1C.2CO(g)+O2(g)2CO2(g) ΔH=-c kJ·mol-1D.2CH3CH2OH(l)+O2(g)2CH3CHO(l)+2H2O(l) ΔH=-d kJ·mol-1解析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

A项中水应为液态且NH3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C项中CO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D项中乙醇完全燃烧应生成CO2和液态水。

答案 B9.已知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烷烃烷烃甲烷(CH4) 890.31 正丁烷(C4H10) 2 878.0乙烷(C2H6) 1 559.8 异丁烷(C4H10) 2 869.6丙烷(C3H8) 2 219.9 异戊烷(C5H12) 3 531.3(1)热稳定性:正丁烷(填“>”或“<”)异丁烷。

?(2)写出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相同物质的量的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越多,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填“多”或“少”)。

?(4)有同学估计“正戊烷(C5H12)的燃烧热在3 540 kJ·mol-1左右”,你认为正确吗? 。

理由是。

?解析 (1)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1 mol的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别燃烧时,正丁烷放出的热量多,说明正丁烷所具有的能量高,因此,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

(3)由表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推出,物质所含碳原子数越多,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4)由表中数据可以推知,正丁烷的燃烧热略大于异丁烷的燃烧热,所以正戊烷的燃烧热也应略大于异戊烷的燃烧热。

答案 (1)<(2)C2H6(g)+O2(g)2CO2(g)+3H2O(l) ΔH=-1 559.8 kJ·mol-1(3)多(4)正确正丁烷的燃烧热比异丁烷的略大,所以正戊烷的燃烧热也应略大于异戊烷10.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开发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下列关于煤作燃料的论点正确的是(填字母)。

?A.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B.煤是发热量很高的固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采成本低,用煤作燃料实惠C.煤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D.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2)某国科学家将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 。

?(3)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

2.0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 kJ 的热量,则乙醇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1)煤是一种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是一种浪费,并且煤中所含的硫在燃烧时生成SO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2)煤油雾化后可使煤油与助燃剂充分接触,提高燃烧效率。

(3)根据已知条件,1 mol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9.43 kJ×=1 366.89 kJ。

答案 (1)ACD(2)使煤油雾化,增大与助燃剂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3)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 366.89 kJ·mol-1能力提升11.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696 kJ。

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1∶3C.1∶4D.2∶3解析设原混合气体中H2、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

解得:n1=1.25 mol,n2=3.75 mol。

n1∶n2=1∶3。

答案 B1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2需消耗5 mol·L-1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O2(g)4CO2(g)+5H2O(g)的ΔH为( )A.+8Q kJ·mol-1B.+16Q kJ·mol-1C.-8Q kJ·mol-1D.-16Q kJ·mol-1解析据元素守恒建立关系式:C4H10~4CO2~8KOH ~ ΔH8 mol ΔH5 mol·L-1×0.1 L -Q kJ·mol-1则ΔH=-=-16Q kJ·mol-1答案 D13.乙醇汽油是普通汽油与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的,它可有效改善汽油的性能和质量,降低CO、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乙醇的燃烧热是1 366.8 kJ·mol-1。

燃烧1 mol这种乙醇汽油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

测得该汽油中乙醇与汽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

有关普通汽油(设分子式为CxHy)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xHy(l)+(x+)O2(g)xCO2(g)+H2O(l) ΔH=(-Q+1 366.8) kJ·mol-1B.CxHy(l)+(x+)O2xCO2(g)+H2O(l) ΔH=- kJ·mol-1C.CxHy(l)+(x+)O2(g)xCO2(g)+H2O(l) ΔH=- kJ·mol-1D.CxHy(l)+(x+)O2(g)xCO2(g)+H2O(l) ΔH=(-+151.9) kJ·mol-1解析 0.9 mol普通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 kJ-1 366.8 kJ·mol-1×0.1 mol=(Q-136.68) kJ所以1 mol普通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136.68) kJ=(Q-151.9) kJ。

D项正确。

答案 D14.已知单质硫在通常条件下以S8(斜方硫)的形式存在,其结构为。

在一定条件下,S8(s)与O2(g)发生反应依次转化为SO2(g)和SO3(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