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森林食用香料植物资源
森林资源学复习题答案(纯手打)

森林资源学复习题答案名词解释:第一章:森林资源学:研究森林资源的发生发展,森林的结构和功能,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更新的学科。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其他生物在内(森林动物,微生物等)占有相当的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坏境的生物地理群落。
生态公益林:以发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要功能的森林。
商品林(经济林):生产木材,薪炭,干鲜果品和其他工业原料为主的森林和灌木林。
第二章: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群落与其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系统,是以乔木树种为主题的生态系统。
森林线(林线):通常是指随着海拔增高或向极地分布到一定限度,森林就不能生长,这个限度就成为森林线或森林界限,简称林线。
森林组成结构:第三章:森林资源分类:是根据森林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本身的特性所作的类别划分。
五大林种:《中国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大林钟。
第四章:森林资源管理:对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更新,利用,等任务所进行的的调查,组织规划,控制调节,检查监督等方面做出的具有决策性和有组织的活动。
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永远,持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
持续地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森林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需求,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方向不同,将森林五大林种相应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林业区划:是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森林复原和林业生产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区。
确定总体和分区的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林业方针和关键性措施。
森林区划:是针对林业生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
森林食用油脂植物资源

按用途分
• 食用植物油脂 • 工业用植物油脂
油脂植物资源:植物体内含油脂8%以上或 在现有条件下出油率达80%以上的植物的总 称。通常含油脂的部位以种子(仁)为主。
我国油脂植物的利用历史和现状
开发利用较早,但发展缓慢
油脂植物的利用已有数千年历史 • 《诗经》中对大豆的记载 • 《春秋左民传》中对油菜的记载 建国前后的停滞阶段
含量(占总 脂肪酸%) 63 云南油杉 52 油杉 79 山核桃 55 薄壳山核桃 80 藏刺榛 60~83 榛 53~57 澳洲坚果 77 钟萼木 62 巴丹杏 71~79 杏 73 松潘扁桃 86 常绿苦树 53~58 腰果 50 肉花卫矛 71 油橄榄
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调查基本概念森林资源调查:以林地、林木以及林区范围内生长的动、植物及其环境条件为对象的林业调查。
简称森林调查。
按调查的地域范围和目的,森林资源调查分为:以全国(或大区域)为对象的森林资源调查,简称一类调查;为编制规划设计而进行的调查,简称二类调查;为作业设计而进行的调查,简称三类调查。
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目的从宏观上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变化。
在一般情况下,不要求落实到小地块,也不进行森林区划。
工作步骤包括:①确定抽样总体。
②样地布设。
固定样地按系统抽样原则布设在国家地形图公里网交点上,每个固定样地均设永久性标志,按顺序编号,并须绘制样地位置图和编写位置说明文字。
③样地调查。
除面积量测和一般情况记载外,还需测定林木的蓄积、生长量和枯损量。
④内业计算分析。
主要是计算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估计值,作出方差分析并得出精度指标。
为便于进行森林资源动态预测,还需得出生长、消耗的估计值。
⑤编制调查地区的资源统计表和说明书。
包括森林资源统计表、森林资源消长表和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
•森林区划:定义:是针对林业生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地域单位。
森林区划系统:①国有林业局区划系统为:林业局—林场—营林区(作业区)--林班—小班。
②国有林场区划系统为:总场(林场)—分场(营林区或作业区)—林班—小班③集体林区区划系统为:县—乡—村—林班—小班。
二类调查:规划设计调查,以县、镇、林业局、林场为单位进行调查,包括区划、调查、资源统计分析3大部分。
①区划。
除行政界限外要划分林班和小班。
②调查。
小班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地类和蓄积量。
③调查成果分析,形成资源调查报告。
三类调查:作业设计调查,是林业基层单位为满足伐区(采伐作业)设计、抚育采伐设计,包括造林作业设计等的需要而进行的调查。
技术标准根据国家林业局2003年4月颁发的《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森林资源调查的技术标准要点如下。
国家森林资源续清查林种划分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林种划分|(一) 分类系统根据经营目标的不同,将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分为5个林种、23个亚林种,见表18。
(二) 技术标准1.防护林:以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1) 水源涵养林: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以及保护饮用水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划为水源涵养林:①流程在500km以上的江河发源地汇水区,主流与一级、二级支流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②流程在500km以下的河流,但所处地域雨水集中,对下游工农业生产有重表18 林种分类系统表森林类别林种亚林种代码生态公益林防护林水源涵养林111水土保持林112防风固沙林113农田牧场防护林114护岸林115护路林116其它防护林117 特种用途林国防林121实验林122母树林123环境保护林124风景林125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126自然保护林127商品林用材林短轮伐期用材林231速生丰产用材林232一般用材林233 薪炭林薪炭林240 经济林果树林251食用原料林252林化工业原料林253药用林254其它经济林255代码。
要影响,其河流发源地汇水区及主流、一级支流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③大中型水库与湖泊周围山地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或平地1000m以内,小型水库与湖泊周围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或平地250m以内;④雪线以下500m和冰川外围2km以内;⑤保护城镇饮用水源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2) 水土保持林: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冲刷、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划为水土保持林:①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东部)坡度在25度以上,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区坡度在35度以上,华东、中南地区坡度在45度以上,森林采伐后会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②土层瘠薄,岩石裸露,采伐后难以更新或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的;③土壤侵蚀严重的黄土丘陵区塬面、侵蚀沟、石质山区沟坡、地质结构疏松等易发生泥石流地段的;④主要山脊分水岭两侧各300m范围内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重庆森林食品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食品植物资源作准备 。
2 重 庆 地 区森 林 食 品资 源 组 成
本文所列森林 食品植 物主要侧 重 于森林果 蔬 、 森 林 粮 油 类 , 以可 供 城 乡 居 民采 食 的植 物 为 主 。 即 根 据 野 外 调 查 、 本 采 集 和 室 内 外 对 比 、 料 查 标 资 证 , 步 统 计 显 示 : 庆 地 区具 有 森林 食 品 价 值 与 作 用 初 重 的植 物 资 源 共 计 8 6科 17 26种 。 8属 8
肥 和农 药 ; 是 在 产 品 质 量 上 , 林 食 品 达 到 了 国 际标 四 森
在 26种 森林食 品植物 中, 8 森林粮 油 5 0余 种 , 森 林果蔬 20余种 。在渝 西地 区重点 分布有 1 0余种 , 6 0 渝东地 区重点分 布有 2 0余种 , 0 渝东 南地 区重点 分布 有 10余种 。部 分品种在 以上三地 区交叉分布现象 明 5
富, 其资源按其 经济 用途 可归 为九 大类 : 森林果 蔬类 、
森林 粮 油类 、 森林 药 物 类 、 林 香 料 类 、 林 调 料 类 、 森 森 森 林 蜜 源类 、 森林 饮 料 类 、 林 饲 料 类 、 林 肉食 类 。 森 森 据 调查 , 庆 林 区 有 常 见 的 可 食 森 林 经 济 植 物 重 3 1 , 用 植 物 I0种 、 脂 植 物 1 0多 种 、 类 植 物 2种 药 1 油 0 果
重庆 森林食 品植 物资源调查初报
周 飞 , 月 文 , 纯 武 , 李 曹 陈 端
( 庆市林业科学研究 院 , 庆 403 ) 重 重 0 0 6
摘 要 : 据 野 外调 查 、 本 采 集 和 室 内外 对 比 、 料 查证 , 步 统 计 显 示 : 庆 地 区 具 有 森 林 食 品 价 值 根 标 资 初 重
福建福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

福建福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刘晨舒*(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建福州350019)摘要:在对福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束植物实地踏勘、调查的基础上,将维管束植物按经济价值用途分为7类,即:纤维植物、鞣质与染料植物、香料植物、蜜源植物、油料植物、淀粉与糖类植物、药用植物和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根据各类植物资源数量的多寡排序依次为:药用植物(238种)>蜜源植物(109种)>油料植物(97种)>淀粉植物(76种)>纤维植物(72种)>鞣质与染料植物(53种)>香料植物44种。
本文还对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福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保护;利用中图分类号:S75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80(2016)04-0065-041996年,福安市政府批准建立福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属县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类型为森林生态系统,1997年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为全面了解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布状况,2015年,以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主持单位组成的生物多样性考察队对该保护区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资料[1-5],重点对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及分析,为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科学评价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性的科学资料和理论依据。
1保护区自然环境概况福安白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安市西北部,地处福建鹫峰山东麓,属洞宫山脉余脉,为福建境内洞宫山脉唯一的市级自然保护区,是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区地理坐标119ʎ29'28ᵡ 119ʎ33'48ᵡE,27ʎ9'2ᵡ 27ʎ12'16ᵡ,总面积1030.44hm2。
区域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保护区以中低山为主,最高峰上塘山,海拔1021.48 m,最低处海拔190m,相对高差达831.48m。
食用香精香料概述

食用香精香料概述香精香精是由人工合成的模仿水果和天然香料气味的浓缩芳香油。
它是一种人造香料。
多用于制造食品,化妆品和卷烟等。
人类所合成的第一种香精是香兰素,它是由德国的M·哈尔曼博士与G·泰曼博士于1874年合成成功的。
香素是天然香料香兰豆的主要成分。
两年后,另一位化学家K·赖默尔也参与了香兰素的研究。
他所合成的人造香兰素与天然香兰素几乎毫无差别,足可乱真。
德国的巧克力制造商首先应用人造香兰素,此后不久,伦敦的糖果厂也开始用水果香糖制造硬水果糖。
今天,各种水果和鱼类的味道都可用化学方法合成。
食用香精是参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经精心调配而成具有天然风味的各种香型的香精。
包括水果类水质和油质、奶类、家禽类、肉类、蔬菜类、坚果类、蜜饯类、乳化类以及酒类等各种香精,适用于饮料、饼干、糕点、冷冻食品、糖果、调味料、乳制品、罐头、酒等食品中。
食用香精的剂型有液体、粉末、微胶囊、浆状等。
编辑本段原料工艺精油(Essentialoil):亦称香精油,是植物性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对多数植物性原料,主要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浸膏(Concrete):是一种含精油和植物蜡等呈膏状的浓缩的非水溶剂萃取物,先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浸提香料植物,再蒸馏回收,残留物即为浸膏酉丁剂(Tincture):乙醇溶液,是以乙醇为溶剂,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浸提植物原料所得净油(Absolute):用乙醇萃取浸膏!香脂或树脂所得到的萃取液,经过冷冻处理,滤去不溶的蜡质等杂质,再减压蒸馏去乙醇,所得到净油,是调配化妆品和香水的佳品香脂(Pomade):用精制的动、植物油脂吸收鲜花中的芳香成分后得到的油脂!香膏(Balsam):香料植物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渗出的带有香成分的膏状物树脂(Resin):分为天然树脂和经过加工的树脂、天然树脂是植物渗出来的萜类化合物因受空气氧化而形成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经加工的树脂是指将天然树脂中的精油去除后的制品香树脂(Resinoid):用烃类溶剂浸提植物树脂类或香膏类物质而得到的具有特征香气的浓缩萃取物油树脂(Oleoresin):用溶剂萃取天然辛香料再蒸除溶剂后得到的具有特征香气或香味的浓缩萃取物编辑本段调配流程1明确所配香精的香型、香韵、用途和档次2考虑香精组成,即哪些香料可以作主香剂,协调剂,变调剂和定香剂。
森林与人类的十大关系

森林与人类的十大关系围绕“森林与人”这个主题,我想谈谈森林与人类的十大关系。
第一,森林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从远古时期的摘果为食,到今天仍在大量食用的水果、坚果、木耳、香菇、蜂蜜、山野菜和橄榄油、茶油等木本油料、调料、香料以及林下养殖的家禽家畜,人类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森林食物。
森林食物以其天然、绿色、健康、无污染、安全的品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开发更多人类的食物来源,中国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大力营造以提供森林食物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林,全国经济林面积达到2056万公顷,2017年产量达到1.88亿吨,经济林产品种植、采集与加工业产值达到1.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人均果品消费量从1978年的6.8公斤增加到2017年的120公斤以上,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是实施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打造绿色、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
这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森林食品进入中国市场和中国优质的森林食品走向世界,提供重要渠道。
第二,森林是人类健康的守护神。
森林中的野生动植物历来就是人类药物的主要来源。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展中国家80%的人靠传统药物进行治疗,发达国家有40%的药物来源于自然生物资源。
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
中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收药1892种。
到现在,中国收载的药用植物达5000多种,发达的中医药为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森林药物也将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
第三,森林是人类建筑的主要原材料。
“构木为巢”是对中国古代先民以木材建造房屋的经典记载。
中国古代建筑就是一部木头的史诗,现存的中国山西应县木塔至今已有962年历史。
木建筑以其美观、舒适、环保、有亲和力和抗震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和推崇。
据英国木材研究发展协会的实验,竹屋在发生里氏7.8级地震时仍能安然无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
食用香料植物的有效 成分及性质
食用香料植物的主要成分大都是具有挥发性和 芳香气味的油状物,是由几十甚至几百种化合物 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了解其有效成分特征是开发 和应用资源的基础。 芳香油成分通常以游离态或甙的形式积聚于植 物细胞或组织间隙,其含量不但与植物种类有关, 也随生产地的自然条件及栽培、收获措施的影响。
食用香料植物的有效成分
萜烯类和芳香族物质
含硫、氮类物质 酰胺类物质
萜烯类和芳香族物质
香气的决定性成分
烃类及其衍生物(苧烯、水芹烯、石竹烯、松油烯、蒎烯、桉叶油烯等)
苧烯(Limonene):新鲜橙子香气,柠檬、橙、桔等头香成分 α-水芹烯(Phellandrene):新鲜的柑橘、胡椒香气,茴香、胡椒、 八角茴香、莳萝等
第九章 森林食用香料植物资源
第1节 食用香料植物资源概述 第2节 食用香料植物的有效成分 及性质 第3节 主要利用的森林香料植物 资源
第1节
食用香料植物资源概述
食用香料植物的定义
香料工业实际生产需要分类
日用香料(Fragrance):应用于日用范围 食用香料(Flavor):应用于食品范围
生态地理条件的影响
生态地理条件对食用香料植物的植物精油及其他有效 成分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气候条件的影响较显著。
在植物生长适宜温度范围内,气温高时含油量较高,气温低时 含油量变低;
温度较高地区的植物精油中不易扩散的烃类成分含量较多,易 扩散的芳醇类成分含量较低;
遮阴会降低精油含量(薰衣草以连续晴天时含油率和含酯率高; 遮阴显著降低胡椒薄荷的含油率和油中薄荷脑含量) 土壤含水量下降会显著降低薄荷叶的含油率;土壤湿度过大导 致薰衣草花的比例减少,含油量降低。
食用香料植物有效成分的变动
由于品种、产地、采收季节、贮藏条件等的不同,食 用香料植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会有所差异。
不同生长发育期中的变化
芳香成分在器官中的积累随器官的发育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 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叶类目标器官:嫩叶期间精油含量最高(胡椒、薄荷、广藿香等) 花类目标器官:花蕾或初放(茉莉、香水玫瑰、晚香玉等,薰衣 草花萼部分为主,花末期含油量最高) 果实类目标器官:果实基本成熟时最高,成熟后有所下降(山苍 子、芫荽、葛缕子) 多年生植物通常随年龄增长精油含量增高(柠檬桉、香根草、香 根鸢尾等)
主要辛香料进口国的进口情况(1980年)
国家
美国 加拿大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进口量 (103ton) 111.0 5.7 23.5 9.6 3.4
金额 (106美元) 62.6 4.6 17.2 8.6 3.4
国家
荷兰 比利时 英国 瑞士 日本
进口量 (103ton) 3.6 1.7 11.4 2.1 6.2
世界食用香料植物的生产与消费概况
世界食用香料植物的贸易与消费状况
二战后,纽约取代伦敦称为世界辛香料国际贸易中心;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称为辛香料最大的进口国,每年约占 国际贸易总额的40%以上;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承认了110多种食用香料植物,对名称、 产地、使用部位等进行了认定,以减少国际贸易中的争端。
部分食用香料植物虽然具有辛、香、辣等风味,但 其所植物精油含量较少,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之为芳香 植物。
食用香料植物的分类
烹调香草: 具有特有芳香的软茎植物,多采用顶部
枝梢部分用作食品的赋香调味,使用时即可用新鲜的, 也可用其干制品。按主香成分分为6类:
含桉叶油素和桉叶醇成分:月桂、迷迭香等 含丁香酚成分:众香子、西印度月桂 含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成分:百里香 含甲基黑胡椒酚成分:甜罗勒、茵陈蒿 含侧柏醇成分:鼠尾草 含薄荷醇和香芹酮成分:留兰香、椒样薄荷
酰胺类物质
麻辣热感刺激性成分
胡椒碱(Piperine):热感麻辣的胡椒口味,黑胡椒 辣椒碱(Capsaicine):基本无香,辛辣刺激性味道,辣椒类 花椒碱(Sanshool):花椒的辛辣味,花椒
食用香料植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利用
调味赋香作用 遮掩异味作用 抗菌抑菌作用 抗氧化作用(迷迭香提取物等)
金额 (106美元)
2.7 1.7 8.0
2.2
4.4
1999~2005年世界辛香料进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区分布(单位: Mt)
国家/地区 欧盟 东欧 欧洲他 中东 北美 南美 非洲 亚洲 小计 其他国家 总计 1999年 256182 17457 4519 34332 212908 25519 10868 354464 923027 221526 2000年 161458 21374 4651 37207 214406 30539 12556 367626 957472 291798 2001年 303438 21806 4418 37550 209298 48799 11783 400926 2002年 302609 25250 4581 42798 258356 44698 13933 441020 2004年 310213 24950 4496 39860 235417 47827 14602 457481 14186 2005年 311234 26097 4656 35657 247188
• 天然食用香料:来自于天然植物 • 合成食用香料:人工合成
食用香料植物:通常用作食品烹调或饮料调配 所 使 用 的 香 料 植 物 的 统 称 ( American Spice Assocation)。
辛香料(spices):食用香料植物通常主要用于食品 调理,给食物带来特殊香味和刺激性味感,在食品工 业中又称为辛香料。通常在食品烹调或加工过程中加 入以提高风味的称为佐料;在食品食用过程中加入的 称为调味料。 香草(Herb ):欧洲称谓。
我国食用香料植物资源概况
我国有食用香料植物300多种,分布广,资源丰富。
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是传统辛香料生产的主要区域,肉桂、 八角为特色种类,有一定出口量,香荚兰、胡椒、砂仁等也 有一定栽培; 其他地区也有大量传统栽培种,并引进了许多香料植物并获 得栽培成功。
中亚热带地区:辛夷、陈皮、花椒等的主产区;柑橘类食用 精油主产区;桉叶油、山苍子油有较大生产量; 北亚热带地区:花椒的主要产区;薄荷、罗勒、牛至等的良 好栽培区; 新疆伊犁地区已形成我国的薰衣草生产基地;目前在西北部 分地区开发百里香、迷迭香等的生产基地也获得了初步成功。
栽培条件的影响
栽培条件通过改变植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对植物精油 及其他有效成分产生影响,养分、水分管理是其中最重要 的因素。
栽培条件的影响
栽培条件通过改变对食用香料植物的植物精油及其他 有效成分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气候条件的影响较显 著。
在植物生长适宜温度范围内,气温高时含油量较高,气温低 时含油量变低; 温度较高地区的植物精油中不易扩散的烃类成分含量较多, 易扩散的芳醇类成分含量较低;
食用香料植物与芳香植物
芳香植物(aromatic):可供提取芳香油的栽 培植物(芳香油料作物)和野生植物的总称 (辞海)。
芳香油(aromatic oil):芳香植物最主要的商品形态 之一,在植物学上称为植物精油(essential oil),是 以芳香植物的器官或分泌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工艺提 取的具有香气或香味的挥发性油状液体物质。
1056548 1126425 1123968 1153051 330150 249180 250101 260712
1144455 1249470 1386698 1375605 1374087 1413763
1995~2005年辛香料主出口国市场份额
(占世界进口总量%)
年份 1995 2002 2004 2005 中国 11.7 15.0 15.5 15.0 马达 加斯加 4.1 14.0 14.0 13.9 印尼 21.8 13.3 13.0 13.5 印度 18.9 12.8 12.5 12.0 危地 马拉 3.8 6.6 6.4 6.2 巴西 7.4 6.5 6.8 7.2 越南 5.3 6.3 6.0 6.2 斯里 兰卡 5.0 5.5 5.2 5.4
柠檬醛(Citral):浓郁柠檬香气,柠檬、山苍子、柑橘类 香兰素(Vanillin):香荚兰特有香气,香荚兰、香茅、安息香
酮类(香芹酮、圆柚酮、薄荷酮、丁二酮等) 酚类(丁香酚、异丁香酚、百里香酚、香芹酚等)
含硫、氮类物质
刺激性辛辣成分
烯丙基硫醚(Allyl sulfide):特殊的大蒜气味 丙基二硫(Propylene disulfide):洋葱和大蒜的辛辣刺激气味 甲基丙基二硫(Methylpropyl disulfide):煮熟洋葱香气 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芥子的刺激气味
遮阴会降低精油含量(薰衣草以连续晴天时含油率和含酯率 高;遮阴显著降低胡椒薄荷的含油率和油中薄荷脑含量)
土壤含水量下降会显著降低薄荷叶的含油率;土壤湿度过大 导致薰衣草花的比例减少,含油量降低。
第3节
主要利用的森林香料 植物资源
迷迭香 百里香 艾蒿
山苍子 八角 花椒
山苍子
• 山苍子( Litsea cubeba),樟 科木姜子属落叶小乔木,又 名木姜子、山鸡椒、山胡椒 等。 • 原产我国华南及东南地区, 以湖南、江西、福建等省最 多,在两广、海南、云、贵、 川、浙江、江苏等地均有分 布。 • 山苍子油石我国精油出口量 最大的1种,年产量2000ton 以上,近20年来大量种植。
植物学特征
• 落叶小乔木,高8~10m。 • 小枝绿色,幼时被毛;叶互生,披针形,全缘,先端 渐尖,基部楔形,长5~15cm,宽2~5cm。 • 花单生或簇生,雌雄异株。 • 核果近球形,直径4~5mm,成熟时红黑色到黑色。 • 花期3~4月,果期7~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