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资源

合集下载

云南可食用植物资源

云南可食用植物资源

云南可食用植物资源摘要: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

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由于多种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造就了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在这多种多样的植物资源中有着大量的可食用植物资源。

关键字:可食用;植物;资源;食用部位一: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

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

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等。

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

分类:籼稻和粳稻籼稻(Indica rice):有20%左右为直链淀粉。

属中黏性。

籼稻起源于亚热带,种植于种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期短,在无霜期长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

去壳成为籼米后,外观细长、透明度低。

有的品种表皮发红,如中国江西出产的红米,煮熟后米饭较干、松。

通常用于萝卜糕、米粉、炒饭。

粳稻(Japonica rice):粳稻的直链淀粉较少,低于15%。

种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生长期长,一般一年只能成熟一次。

去壳成为粳米后,外观圆短、透明(部分品种米粒有局部白粉质)。

煮食特性介于糯米与籼米之间。

用途为一般食米。

籼稻和粳稻是长期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尤其是温度条件而形成的两种气候生态型,两者在形态生理特性方面部有明显差异(表3-1)。

在世界产稻国中,只有中国是籼粳稻并存,而且面积都很大,地理分布明显.籼稻主要集中于中国华南热带和淮河以南亚热带的低地,分布范围较粳稻窄.籼稻具有耐热,耐强光的习性,它的植物学特性为粒形细长,米质粘性差,叶片粗糙多毛,颗壳上茸毛稀而短以及较易落粒等,都与野生稻类似,因此,籼稻是由野生稻演变成的栽培稻,是基本型.粳稻分布范围广泛,从南方的高寒山区,云贵高原到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的地区均有栽培.粳稻具有耐寒,耐弱光的习性,粒形短圆,米质粘性较强,叶面少毛或无毛,颖毛长密,不易落粒等特性,与野生稻有较大差异。

动物类食用植物资源

动物类食用植物资源

动物类食用植物资源植物作为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类食用植物资源,包括植物的种类、食用方式以及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一、草类植物草类植物是动物类最常见的食物之一。

例如,牛、羊等草食动物以各种草类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

草类植物富含纤维素和蛋白质,提供了动物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此外,草类植物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满足动物的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

二、豆类植物豆类植物是动物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例如,大豆、绿豆等豆类植物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对于肉食动物和雌性哺乳动物来说尤为重要。

豆类植物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三、果实类植物果实类植物是动物类常见的食物之一。

例如,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果实类植物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动物的消化和排泄。

四、叶菜类植物叶菜类植物是动物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例如,菠菜、生菜等叶菜类植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叶菜类植物还富含叶绿素和纤维素,有助于动物的消化和排泄。

五、块茎类植物块茎类植物是动物类常见的食物之一。

例如,马铃薯、芋头等块茎类植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纤维素,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块茎类植物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六、谷物类植物谷物类植物是动物类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例如,小麦、玉米等谷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

谷物类植物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七、树木类植物树木类植物是某些动物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例如,松树、橡树等树木提供了大量的树叶、树皮和树籽,成为某些动物类的重要食物。

树木类植物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植物蛋白,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总结:动物类食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草类植物、豆类植物、果实类植物、叶菜类植物、块茎类植物、谷物类植物和树木类植物等。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

夹竹桃的花、叶子以及果实均 含有强心苷,这种物质虽有治 疗功效,但同时也会让误食者 心搏停止。
“坏女人” ,是最理想的天然家 居安全系统。这种植物更多地是 让接触者陷入痛苦之中,而不是 使其中毒。
舟形乌头 ,它们含有有毒 的乌头生物碱,能够导致窒 息
全球最怪异的植物
B 1.自然生长的紫菜一般生长在___
3. 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综合规划和平衡 自然生态系统中,只有各项生态因子总是 处在动态平衡之中,包括植物在内的一切自然 资源才能得以繁衍延续。但是由于人们对植物 产品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导致不少部门 在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 违背科学规律,在没有统一规划和综合平衡的 前提下,各自竞相向大自然索取最高最佳得经 济效益,盲目开发
狸藻,这种水生肉食植物依靠几 个没入水中的囊状物捕获蝌蚪、 小型甲壳类动物等猎物。
维纳斯捕蝇草 ,是一种最像 动物的植物。这种捕蝇草反应 奇快,能够在半秒钟之内完成 夹闭过程,。
天使的号角 ,这种植物会开 出美丽而下垂的喇叭花 ,含 有一系列强大的毒素,这种 毒素会让人根本不知道自己 在做什么,即使他们处于完 全有意识状态。
A树上 B海水 C岩石上 D泥土里
C 2. 种子蕨是 _____。 A 原始蕨类 B真蕨类 C最古老、最原始的裸子植物
3.被称为植物大熊猫的是____ A 苏铁 银杏 杜冲 B 银杉 银杏 水杉 C 水杉 红豆杉 苏铁 D 红树 人参 银杏
B
连连看,你知道以下几种居家植物的作用吗?
天然加湿器 眼部疲劳恢复剂 树 绿色“吸尘器” 植物“制氧机” 树
讨论一下: 还有什么好的意见来解决我国资源利用 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高我国植物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案

食用植物资源(芳香油和饮料)

食用植物资源(芳香油和饮料)

发新的加工技术、提取技术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03
产业链整合
加强产业链整合,实现食用植物资源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
衔接,提高整体效益和竞争力。同时,需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
持续发展。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食用植物资源在芳香油和饮料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人类 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口感体验
共同发展。
04
关注食用植物资源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如 何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 性。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对多种食用植物资源的提 取和分析,发现不同植物具有 独特的芳香成分和营养成分,
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食用植物资源在芳香油领域的 应用主要涉及香精香料、调味 品和烹饪等方面,而在饮料领 域的应用则包括茶、咖啡、果 汁等。
食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 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食品 工业提供了可持续的原料来源 。
芳香油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美洲的一些地区,如地中海沿岸、中国、 印度、巴西等。
饮料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地区,如中国、印度、肯尼亚、 巴西等。
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非洲、亚洲和南美洲。
食用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芳香油植物资源
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化妆 品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大,经济
过滤
去除杂质和残渣,使饮料更加清澈透明。
包装
将饮料装入适当的容器中,便于储存和运输。
饮料植物的应用
日常饮用
作为日常饮用水或替代碳酸饮料,满 足人们的口感和健康需求。
药用保健

中国天然药用植物 种类

中国天然药用植物 种类

中国天然药用植物种类
中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 中草药植物:如人参、黄芪、黄连、川芎、防风、川贝等,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和保健。

2. 食用药用植物:如枸杞、当归、决明子、淮山等,既可作为食物,又具有药用价值。

3. 茶叶植物:如绿茶、红茶、白茶、普洱茶以及各种花草茶,具有抗氧化、提神醒脑等作用。

4. 药用菌类植物:如灵芝、冬虫夏草、松茸、香菇等,被用于调理免疫系统、提升身体健康等。

5. 中药饮片植物:如川芎、板蓝根、广藿香等,常常加工成中药饮片,用于制作中药剂型。

6. 香草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薄荷等,被用作调味品、香料,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中国天然药用植物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种类。

此外,各种植物的药用性和功效也因地域差异和用途不同而有所变化。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

鱼 藤
当归,能补血调经、活血 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 体、延年益寿 。
红 花
• 工业用植物资源
1.木材资源。松树,杉树,红木等。 2.纤维资源。主要利用禾本科、鸢尾科、香蒲科、龙舌兰科、棕榈科等 单子叶植物的杆叶及榆、桑、荨麻、锦葵、木棉、罗布麻等的根、茎、 皮部或果实的棉毛,用以纺织、造纸、编制等。 3.芳香油资源。芳香油植物是提取香料、香精的主要原料,中国种子植 物中约有60 余科含有芳香油植物。木姜子、樟树、枫茅、香草、依 兰香、金合欢、安息香等都是中国目前用于生产的香料植物。 4.植物胶资源。包括富含橡胶、硬胶、树脂、水溶性聚糖胶等的植物。 5.工业用油脂资源。油桐、漆树、乌桕、风吹楠属植物等。 6.工业用植物性染料。如桑色素、苏木精、红木靛叶、姜黄等。
• 9.加强海洋药物和食品的开发研究。海洋有“ 第 二粮库”之称, 海藻年产量为小麦产量的倍, 水面 的海藻经加工后可获蛋白质, 相当耐的大豆。辽宁 省有种海藻, 已生产多种褐藻系列产品, 如治心脑 血管病和癌症等药物、多种试剂、保健食品、化 妆品等。 • 10.加强科普、宣传与教育工作。采用各种宣传教 育形式, 使广大人民与学生重视和喜爱生物科学, 掌握人类依存的粮食、植物资源利用、保护及生 态平衡的动态,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推动生物 学科的发展。
讨论一下: 还有什么好的意见来解决我国资源利用 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高我国植物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案
1.加强信息资源的工作。信息是工作的命脉, 建 议编制中国植物资源数据库。这对广泛开展植 物资源利用, 多学科基础研究, 向社会提供咨询 和预报等具有战略意义。 2.加强大宗植物和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如 用脱脂大豆等制成蚕饲料,豆渣制食品包装纸, 花生壳提取木犀草素作治气管炎药等。

食用植物资源6-食用色素

食用植物资源6-食用色素
果实可提黄色素,用于食品、纤维等着色,入药 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抚州 是黄栀子传统产地,野生栀子各地分布,近年更 是大力发展了人工栽培,面积有13万多亩,年产 黄栀子干品3000吨以上。
2.茜草,茜草科,又名四轮草、拉拉蔓、小活血、 过山藤。多年生攀援草本。茎四棱形,有的沿棱 有倒刺。花果期9-10月。
辣椒Capsicum annuum,果实可提取类胡萝卜 素、辣椒红素、辣椒黄素、辣椒玉红素、 胡萝卜素,用于食品工业。
枸杞Lycium chinensis(见野生蔬菜类),果实 提取枸杞色素,用于医药、食品工业。
桑 Morus alba,树皮可提取棕褐色素用做染料,果 实可提取紫红色素用于食品、医药。
开发利用困难及发展趋势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植物性色素的稳定性 综合利用植物性色素资源 通过民族植物学方法发现新的色素资源 人工合成天然对应物
七、香料植物
抚州香料植物资源丰富,蕴藏量大,包含 了大量食用香料,其种类较多的科有樟科、 木兰科、芸香科、菊科、唇形科、木犀科、 伞形科、蔷薇科、兰科、姜科、石蒜科、 松科、柏科等。
茉莉花,木犀科,常绿灌木。枝条细长, 略呈藤本状。叶对生,光亮,卵形。聚伞 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3-9朵,花冠白色, 极芳香。花期6-10月。
花可以用于提取茉莉香油。茉莉鲜花含挥 发油0.2%-0.3%,主要成分是茉莉花素、 苯甲醇及其酯类、芳樟醇及其苯甲酸酯。 原产印度、巴基斯坦及伊朗南部,为菲律 宾、印度尼西亚的国花,汉代引入。
全草可提取薄荷油、薄荷脑,富含薄荷醇和薄荷 酮等芳香成分。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全草入药, 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同属留兰M.spicata也有同 效。
芫荽,伞形科,又名香菜、香荽、胡菜等,似旱 芹,主要鉴别特征是植株矮小,茎生叶三回至多 回羽状分裂,香气更浓。有发表透疹、消食开胃、 止痛解毒等功效。

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开发思路探索

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开发思路探索

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开发思路探索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是指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植物资源。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但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

下面将探索一些思路,以推动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们可以加强对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科学挖掘。

通过对植物的生物学、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深入了解植物的功效和食用方法,进而开发出更多的药食两用植物产品。

还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一步挖掘植物资源的潜力,在遗传改良和种植技术方面作出创新。

加强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

民族间流传着许多有关药食两用植物的传统知识,这些知识是民族医药和食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传统知识的记录和编纂工作,并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方式,将这些知识传承给后代,使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医食文化传统。

加强产业化发展和市场推广是推动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制定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推动药食两用植物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推广。

还可以通过打造品牌、开展推广活动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加强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也是促进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给予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来。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国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的提升。

民族民间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也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研究、保护传统知识、推动产业化发展和加强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努力,我们能够进一步挖掘和开发这一领域的潜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农村振兴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杜鹃花科,灌木,高1~2m,叶互生,薄革质,叶片长圆形
或卵状长圆形,有腺鳞,花1~4朵生于枝端,先叶开放或同 时开放,花冠紫红色,蒴果短圆柱形。 功能:止咳平喘,抗炎。
6、八角,又名大茴 香、木茴香、大料, 属木本植物。味食 香料。味道甘、香。 单用或与它药(香药) 合用均美。
速度、乳化、扩散、击碎和搅拌作用,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 加溶剂穿透力,从而加速有效成分进人溶剂,促进提取的进行。
6、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克服了气相和液相色谱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应
用前景
三、我国主要香料植物资源
1、薄荷( 留兰香、胡椒薄荷):
唇形花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30-50cm,叶片长圆状披针 形,留兰香全株有特殊香气。作提炼薄荷油用:长江下游地区每年 采收2次;作新鲜嫩叶用:随时可采收。 功能:解暑,提神,通窍,抗病毒,抗结核菌、伤寒杆菌等。
是普通植物油经过人工催化,向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 油中适度引入氢分子,将液态的不饱和脂肪酸变成易凝固 的饱和脂肪酸,从而使植物油变成像黄油一样的半固态甚 至固态。
人造奶油原料可为棕榈仁油、椰子油、大豆油、菜油、花 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米糠油,还有少量的乳成分、 乳化剂、抗氧化剂、防腐剂、食盐、香味剂、着色剂、维 生素以及水。 将人造奶油加入黄色色素等辅料可制成人造黄油。
7、橄榄
橄榄油是一种优良的不干性油脂。是世界上最 重要、最古老的油脂之一。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们 广泛食用。 橄榄油取自常绿橄榄树的果实。整粒果实含油 35%-70%(干基),其果肉含油75%以上。优质的橄 榄油只能用冷榨法制取。是唯一鲜果冷制即食的油 脂,低压头道橄榄油是理想的凉拌用油和烹任用油。 橄榄油呈淡黄绿色,色泽随榨油机压力的增加而 加深:浅黄、黄绿、蓝绿、蓝至蓝黑色。
功能:延缓衰老,降血脂, 减肥,治疗冠心病。
6、油茶
我国是油茶的特产地,其中被称为“中国油茶之乡” 的江西宜春设立了国内惟一的油茶局,拥有丰富的 油茶资源. 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超过橄榄油。橄榄油含不饱 和脂肪酸达75%-90%,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高 达85%-97%,为各种食用油之冠。 近年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 用油,在欧美、东南亚地区成为抢手货。
油脂植物
一、植物油提取工艺
一)传统植物油提取工艺
传统植物油提取工艺主要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
1、 压榨法
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取油方法,是国内采 用的主要方法。但压榨法存在出油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低的缺点。
2、浸出法
应用固液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 的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方法,多采用预榨 饼后再浸提。浸出法具有出油率高,粕中残油率低,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 高,但此法浸提出来的毛油含非油物质较多,色泽较深,质量较差,且浸出 所用溶剂易燃易爆,而且具有一定毒性。
红松籽油中含有其他植物油所没有的皮诺敛酸和数种二十碳 类不饱和脂肪酸。
作用:
抗衰老。 降脂降压,能抑制糖尿病对人体的不良 影响; 保持皮肤水分,护肤,防止紫外线 对皮肤的损伤; 对皮炎,支气管炎有良好 的治疗作用。
使用方法: 自制调和油:将红松籽油与日常食用的大 豆油、花 生油、 菜籽油等按1:5~1:10 的比例混合均匀。 凉拌佐餐:在拌凉菜时放入少许调味或增 加光泽。 作护肤油:擦在皮肤上可以杀菌消炎,护 肤润肤。
4、偃松(Pinus pumilla):
松科,常绿灌木,高3~6m。树干通常俯卧地面匍匐生长,全干常蜿
蜒长达10m,偶成小乔木状,树皮成片状脱落。叶5针1束,较细短, 叶鞘早落。雌雄同株,球果直立,卵状圆锥形或卵形,种子无翅。
功能:消除自由基,降血脂,抗癌。
5、月见草(山芝麻) :
柳叶菜科,2年生草本, 第一年仅进行营养生长。 具肉质多汁粗根。形成丛 生莲座状叶,叶伏于地面, 具长柄,第二年抽出花茎。 淡黄色或黄色,夜间开花, 蒴果长圆形。
根块等或其提取物赋予食物以风味 。常用香辛料约有20种,如 姜、胡椒、辣椒、芫荽、小茴香等。
主要成分:烃类及其衍生物、方醇类、萜醇、醛类、 酮类、醚类、酯类、酰胺类等。
近年发现,某些天然香料中含有黄樟素,动物实验发现其可引起肝脏病 变,桂皮、八角、茴香和花椒均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
天然食用植物香料的产品形式和特点香辛料使用时 主要有3种形式,即完整香辛料、粉碎香辛料和香 辛料提取物。 由于粉末状的香辛料更易混匀、使用方便、效果更 好等优点,人们也发明了专用的复合香辛调味料, 也称混合香辛料,利用其特殊的混合香气。代表性 品种有西餐的咖喱粉、中式的五香粉,以及墨西哥 的辣椒末和日式七味辣椒等。粉碎香辛料用量最大 的是黑胡椒,特别是美国人食用较多,而欧洲人偏 爱白胡椒。
较低的温度下操作、效率高、溶剂易分离等特点,同时用CO2作萃取剂, 萃取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不燃烧、无味、无臭、无毒、安全性高、价廉 易得、不造成环境污染。
3、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微波萃取可有效地提取物料中的有用成分;反应
或萃取快、产率高;省时,对萃取物具有高选择性。
4、加速溶剂萃取:通过提高温度和增加压力来进行有机溶剂的自动萃取。 5、超声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空化效应、机械振动、高的加
二级油、一级油、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4个等级。
二级油:仅仅是经脱胶处理的油脂产品,颜色深、油烟大、 酸价高。
一级油:经脱胶、脱酸、脱色的产品,虽比二级油好,但 色泽深黄,油烟仍较大。
高级烹调油:在一级油的基础上,再经脱臭、脱蜡,用两 种或多种植物油调配而成,又叫炒菜油、烹饪油或煎炸油。 其特点是颜色淡黄、酸价低,加热至200摄氏度也不冒烟。 色拉油比高级烹调油的颜色更浅,油烟更少,几乎没有杂 质,十分纯净,加热至220摄氏度也不会冒烟。这种油可以 直接拌凉菜食用。
其它香料植物: 藿香
代代香
肉桂
紫罗兰
茉莉 香根草 薰衣草 ---
色素植物资源
一、植物色素分类
1、 按色素的化学结构式分类
类胡萝卜素类;花色甙类;查尔酮类; 黄酮类;醌类;叶琳类;甜菜 花青类;双酮类。
2、按色素颜色分类
天然红色素: 高粱红;紫草红 ;越桔红;其他红色素。 天然黄色素:玉米黄;沙棘黄;栀子黄色素;多穗柯色素 天然绿色素:由蚕砂(蚕粪)中提取的叶绿素铜钠盐为主。 天然黑色素:主要成分多属邻苯二酚型色素,如香蕉皮黑色素、葵花 籽皮黑色素及黑芝麻黑色素等。
2、胡桃楸(山核桃):
胡桃科,落叶大乔木,树冠阔卵形。树皮光滑,浅裂。奇数羽状复叶,
有小叶9~17。假核果卵形,外果皮有褐色毛,果核表面有8条纵棱。种 子脑状,有黄褐色薄皮。果仁含油率40%-50%。
功能:抗癌,抗衰老,抑制胆固醇,降压。 分布于东北
3、榛子(榛栗,山板栗)
高2—4m,灌木,丛生,多分枝。树皮灰褐色或暗灰色, 龟裂。因营养丰富被称为“坚果之王”,种子含油 50—60%,可榨油供食用。
2、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e):
木樨科,小乔木,高可达10m,具横向皮孔,单叶对生,卵形或广卵
形,全缘,圆锥花序,花白色,花冠4裂,蒴果长圆形,先端钝,外具 疣状突起。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东部。
功能:抗菌,杀菌,祛痰,对哮喘作用明显。
3、玫瑰(Rosa rugosa):
蔷薇科,直立灌木,高达2m,丛生,具皮刺,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
三、我国主要油脂植物资源
有200种以上。如山苍子、三尖杉、竹相、 华山矾、野桐、梧桐、黑亮桶、观光木、南 三味子等的种子。
马尾松种子和杆茎都含有丰富的油脂, 山洞子,含油量为30%,竹柏林子含油量为 30%,野茉莉属植物的种子含油量为 25%。
1、红松(Pinus koraiensis):
松科,常绿乔木,高达36m,树皮块状开裂。叶5针1束。 球果大,长9~20cm,成熟时不张开,整个球果脱落;种子三 角状卵形,无翅。 适应地区:东北地区、温带草原北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温 带草原区。 功能:消除自由基,降血脂,抗癌。
其它油脂植物:
文冠果
向日葵
紫苏
腰果 ---
紫苏
香料植物资源
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有534种,包括天然香料 137种种人工合成香料397种。
一、食用香料植物分类
烹调香草:具有特有芳香的软茎植物,多采用顶部枝梢部
分,用作视频赋香调味,如月桂、迭迭香、百里香等。
香辛料:利用具有刺激性香味的植物的种子、花蕾、叶茎、
7、当归,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 甘、苦、香。主要用于炖、煮家畜或野兽类 菜肴
8、白芷,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 道辛、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
9、孜然,味食香 料,味辛、香。 通常是单用,主 要用于烤、煎、 炸的羊肉、牛肉、 鸡、鱼等菜肴。 是西北地区常用 而喜欢的一种香 料。
形,花单生于叶腋或数朵簇生,单瓣或重瓣,芳香,紫红色至白色,果扁球 形,砖红色,萼片宿存。
功能:解郁,宽胸,治疗肝胃气痛。
4、细叶杜香(Ledum palustre):
杜鹃花科,小灌木,直立或茎下部俯卧,幼枝、芽鳞、叶背、花梗均
密生鳞毛,褐色,叶质稍厚,密而互生,有强烈香味,花小,白色。
功能:止咳平喘,抗炎。
色拉油掺棕榈油
奶油
动物性奶油(butter):是自牛奶中“分化”出来 的一种油脂。脂肪含量很高,用于西式料理. 植物性鲜奶油的主要成分则是棕榈油和玉米糖 浆,其色泽来自食用色素,其牛奶的风味来自 人工香料。 鲜奶油可以制作冰淇淋、装饰蛋糕、烹饪浓汤、 以及冲泡咖啡和茶等等。
植物性奶油(margarine),人造奶油(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 油),是1869年由法国药剂师梅吉-穆里斯发明的。是奶 油的代用品,主要成分为精炼植物油和氢化植物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