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航空学院)

合集下载

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培养方案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7月前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培养方案是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施,要求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为了更好地适应发展要求,研究生院根据需要适时地启动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制定了2011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培养方案。

修订后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培养方案从2011级入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开始实施,各学院、各学科、专业和导师应严格遵照执行。

在修订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及各学院领导、研究生秘书及有关学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可能会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使用者批评指正。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1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领域培养方案的具体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领域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是制定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授予学位的依据之一。

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都应制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由学科领域负责制定,学院主管领导审定,研究生院审批。

跨学院的学科领域由各学院分别负责制定。

培养方案一经批准,即应遵照执行,如有变动,应按原审批程续办理更改。

各学科领域培养方案中的研究方向及课程学习可根据本学科领域的不同要求及本规定进行制定;其中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培养方式、论文工作等具体要求如下:一、培养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北京理工大学-2016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航天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2016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航天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2016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航天工程 领域代码:085233航天工程(085233)一、培养目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航天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工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项目设计与研发能力、终身知识更新能力、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培养方式实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方式。

对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集中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对于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在职不脱产的学习方式。

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由1名校内学术导师和1名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其中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部分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三、学制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在基本学制基础上延长0.5年,原则上应在1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允许提前毕业。

2.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在基本学制基础上延长2年。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允许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学期是否必修 备注 270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1/2必修 270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2必修 公 共 课 240001* 硕士英语 48 3 1/2必修 全选 1700001 数值分析 32 2 1/2是 1700002 矩阵分析32 2 1/2是 ≥2学分0100015 飞行器总体分析与设计32 2 2 选修 0100072 战术导弹自动驾驶仪和制导律设计32 2 1 选修 0100039 航天器自主导航 32 2 2 选修 0100038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与控制 32 2 1 选修 0100035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 32 2 1 选修 0100029 固体火箭推进基础及发展 48 3 1 选修 0100032 航空宇航测试与试验技术48 3 2 选修 0100043 结构动力学 32 2 2 选修 专 业 课0100047空间环境与试验导论3222选修≥ 10学分。

航空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航空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航空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航空工程硕士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航空航天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在学术研究方面,培养学生具备研究课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在工程设计方面,培养学生具备工程项目管理和设计能力,能够进行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和实施;在技术应用方面,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航空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专业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数值分析- 复杂变量函数论- 概率统计- 线性代数- 工程热力学2. 专业核心课程- 飞行力学- 航空材料与结构- 航空发动机原理- 航空电子系统- 航空工程设计- 航空航天工程实践- 航空航天控制与导航- 航空电磁兼容3. 选修课- 空气动力学- 飞行器设计- 航空材料与涂层技术- 航空发动机维修与管理- 航空航天系统工程- 航空安全与维护三、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航空航天相关企业或科研单位的实习,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2. 毕业设计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安排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独立完成工程设计任务的能力。

3. 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相关实验室设备,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

四、科研与创新1. 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航空航天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进行学术讲座,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

2. 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并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3. 科研导师为学生配备专业的科研导师,进行科研成果的指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

五、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航空航天相关企业或科研单位的实习,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北航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航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航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北航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承担专业技术工作和领导科技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基础学科:加强数学、物理和工程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

2.专业核心课程:深入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结构设计、工程测量等。

3.科研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科学写作、学术论文发表、项目申报和科研实践等。

4.学术交流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

5.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工程实践和项目管理相关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工程项目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1.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力学等。

2.培养学生具有深入的工程力学和结构设计的课程,如工程力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等。

3.培养学生具有材料力学和材料科学的课程,如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等。

4.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如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5.培养学生具有科研方法和科学写作的课程,如科研方法论、学术写作等。

6.培养学生具有工程实践和项目管理的课程,如工程实践、项目管理等。

四、学位要求1.完成规定课程学分的学习并取得合格成绩。

2.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导师和评委的认可。

3.满足毕业学分和学位论文的要求,通过学校的学位评定程序,获得工程硕士学位。

五、培养环境和资源支持北航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提供以下环境和资源支持:1.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提供符合课程和科研需求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为学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2.导师指导:为每位学生分配优秀的导师,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并提供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支持。

郑州航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郑州航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郑州航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1. 培养目标:
本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高素质、广博化、综合能力强的研究者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学术界和工业界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2. 培养方式:
(1)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学制为3年(硕士研究生)或4年(博士研究生),采用导师制和导师负责制。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3)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

3. 培养科目:
(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基础理论课程、研究生课程、实践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

(2)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课程。

4. 培养要求:
(1)硕士研究生要求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2)博士研究生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担任高级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领导者和骨干。

5. 培养评价:
(1)针对研究生学习情况,进行选修课程的评价和导师评价。

(2)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及答辩。

(3)毕业后就业和发展情况的跟踪和评价。

6. 培养保障:
学校设有研究生教育处、研究生工作部和研究生招生就业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为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保障。

同时,学校注重建立与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的合作交流机制,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航天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航天工程专硕培养方案

航天工程专硕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航天工程专硕是为了培养掌握航天工程设计、制造、测试、控制、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航天工程相关领域的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内容1.航天工程基础理论课程航天工程概论、航天工程导论、航天器总体设计、空间动力学、航天制导导航控制、航天器结构设计、人工卫星技术、航天航空材料、航天电磁场与电磁波、航天控制技术等。

2.航天工程实践课程航天工程实验、航天工程设计、航天工程仿真、航天工程项目管理、航天工程实习、航天工程创新设计、航天工程毕业设计等。

3.航天工程专业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航天工程专业讲座,介绍最新航天工程技术和进展,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4.航天工程实训安排学生参与航天工程实训项目,如卫星研制实训、航天器系统设计与模拟实验、航天器结构材料性能测试等,提高学生航天工程实践能力。

5.航天工程实习安排学生到航天工程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实习,了解航天工程实际工作流程,掌握工程实践技能。

6.航天工程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选择与航天工程相关的题目进行毕业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和创新性。

三、培养环境1. 实验室设施学校配置完备的航天工程实验室,保证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2. 师资力量培养专硕学生的师资力量要求具有航天工程相关的工作经验和研究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航天工程设计和实践。

3. 资源支持学校为航天工程专硕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和实习资源,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培养计划。

四、培养模式1.学术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术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如实验课、实训课等,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转化为实际技能。

2.导师制培养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航天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

3.项目导向通过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航天工程项目中,提高实践能力。

五、培养评价1.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学生学术成绩,确保学生掌握了航天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厦门大学全日制航空工程硕士研究生程培养方案(航空系全日制) (1)

厦门大学全日制航空工程硕士研究生程培养方案(航空系全日制) (1)
英文内容简介
Matrix theory is a course for post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the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The topics covers linear spaces and linear transformations, Jordan canonical form, Matrixdecomposition,Generalized inverse of matrix,Matrix analyses, the Kronecker product and Hadamard product of Matrices.
翁梓华*(教授,博导)、吴德志(副教授)、林辉(副教授)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注:博导请用*标注。
二、培养目标、学制及学分要求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掌握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深入了解各自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学术前沿,在所研究的课题中得到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一定的中、英文专业写作能力和中、英文学术交流能力。
2
自然辩论法概论
S
1
18
中文
3
硕士生基础外语
F & S
4
2*36
外文
4
专业学位
高等矩阵论(必选)
F
3
54
中文
吴晓明(副教授)
5
数值分析(必选)
F
3
54
中文
林麒(教授)
6
先进制造技术(三选二)
S
3
54
中文

北航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航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航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4年本科生
工程硕士)
一、学制要求:
1.研究生须在正常学制内完成国家规定的学位课程学习,本科在读
学生要求修满2年学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3年内可获取学位)。

2.硕士研究生须按照学校学位课程领域规定,完成学位论文规定的
内容,并经答辩答辩小组认可,方可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二、修读学位课程:
1.本科在读学生:需要在正常学制3年内修满32学分,其中,专业
硕士课程21学分,毕业选修课5学分,实践教育部分6学分。

2.硕士研究生:需要在正常学制内完成26学分,其中,专业硕士课
程15学分,毕业选修课7学分,学术英语和实践教育部分4学分。

三、学位论文答辩:
所有的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在学校安排的时间内完成,答辩答辩小组由
系主任和相关专家组成,经答辩答辩小组认可,方可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四、实践教育:
根据学校实践教育规定,研究生须在学校安排的实践教育时间内完成,实践教育内容包括实验室训练、技术练习、科学研究与实施计划、社会调
查与研究、科研管理等。

五、奖学金:
研究生可根据学校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实验课(见公共实验课课程目录) 固体力学中的光学测量方法 无损检测 流体力学测量技术 流体力学流场计算机图形显示 气动弹性与非定常气动力 虚拟设计技术 飞行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 飞行器效费分析 飞行器生存力技术 飞行器隐身技术基础 现代跨音速飞机总体外形设计的若干问题 动态缩比验证机的飞行试验方法 材料结构制造一体化方法 结构有限元程序设计及建模方法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基础 先进安全设计理论与技术 结构、机构重要性分析理论 多源不确定性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飞机结构模型确认与验证基本理论 机械可靠性设计应用案例 驾驶舱人机工效设计与评估 航空工程风险评估原理与方法 飞行器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理论与应用 人机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 工程和设计中的人因学 工程心理学 航空工程风险评估处理与工程应用 飞行器故障诊断与讲课管理理论与应用 飞行器气动特性分析与估算 高等飞行动力学 非线性有限元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航空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航空学院)
学科代码:085232
英文名称:Aerospace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 和敬业精神,身心健康。
2.掌握航空航空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理论; 掌握解决飞行设计与运用过程中所涉及科学技术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 专业实践能力较强;了解领域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沿,了解本学科学术研究的一般方 法论,具备较强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
4.空气动力学 5.飞行器运用工程
1.飞行器设计空气动力学 2.计算流体力学 3.实验空气动力学 4.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 5.多学科耦合空气动力学
1.飞行器安全可靠性及其保障技术 2.飞行器控制、导航与故障诊断 3.飞行器适航技术
6.航空材料 7.航空通信与信息系统
1.腐蚀与防护 2.表面工程技术 3.材料磨损与控制技术 4.材料失效理论与分析技术 1.飞行器信息、通信与电子系统 2.测控网络与虚拟飞行仿真技术 3.飞行器环境感知技术与自动相关监视技术 4.航空电子综合化技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S*** 01S005 01S008 01S003 01S004 015010 015043 015118 015120 015121 015122 015123 015124 015127 015129 015135 015136 015137 015138 015139 015140 015154 015165 015166 015167 015159 016097 01G150 01G151 016086 016088 015103
学时
24 24 24 24 40 4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40 40 40 40 20 20 40 40 20 20 40
学分
1.0 1.0 1.0 1.0 2.0 2.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2.0 2.0 2.0 2.0 1.0 1.0 2.0 2.0 1.0 1.0 2.0
40
2.0
40
2.0
40
2.0
2
考试
1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1
考查
2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1
考试
1
考试
5.专业技术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 4 学分,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修 2 学分,
40
2.0
1
考试
016089 飞行控制原理
20
1.0
2
考试
016103 飞行器系统辩识
40
2.0
2
考试
016093 飞机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
20
1.0
1
考试
016105 飞行器环境控制
40
2.0
1
考试
016106 飞行器安全救生
40
2.0
1
考试
01G101 01G114 015168 01G149 016099 015164 016013 016098 016070 016066 016068 016067 016054 016071 016075 016076 016020 016023 016073 01G108 016072 015041 016012 016038 016039 016043 015058 016056 018530 015056 016041
40
2.0
1
考试
1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1
考试
1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1
考试
2
考试
2
考试
1
考试
1
考试
4.专业课(学位选修课,至少选修 5 学分,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修 3 学分,其 中包含一门公共实验课 1 学分,其他学分可在全校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其他学分可在全校的实验实践类课程中选修)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015119 无人飞行器系统设计原理
学时 20
学分 1.0
开课 学期
1
考核 方式 考试
015125 飞行器创新设计与实践案例
20
1.0
2
考试
015128 飞行器结构载荷及综合环境计算方法
40
2.0
2
考试
015130 飞机结构强度分析有限元方法与软件实现
20
1.0
2
考试
015132 飞机飞行仿真技术
20
1.0
2
考试
015141 飞行器起落装置设计原理
20
1.0
1
考试
015142 飞机典型机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20
1.0
1
考试
016092 飞机系统可靠性工程设计分析与试验技术
20
1.0
1
考试
01G112 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40
2.0
2
考试
01G113 飞行品质与飞行模拟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20
1.0
40
2.0
20
1.0
20
1.0
20
1.0
20
1.0
20
1.0
20
1.0
20
1.0
20
1.0
20
1.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40
2.0
开课 学期 1,2
2 2 2 2 2 1 2 1 1 1 2 1 1 2 2 1 2 2 2 1 1 1 2 1 1 1 1 2 2 1 2
考核 方式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 2.5 年。
五、课程设置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应至少取得 27 学分:
1.公共课(学位必修课,6 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01M900 专业外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