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党育《营盘镇警事》观后感

合集下载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警察日记600字初中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警察日记600字初中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警察日记600字初中疫情期间防控在家,一口气看完了26集的营盘镇警事。

它展现了乡村生活和乡村民警的生活。

看完让我明白一个基层民警的艰辛,也明白一个警察的不易。

故事的主人公范党育从警26年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赞誉和高度评价,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警察,什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个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好警察,坚持做到警在前,察在后,防范在先,执法在后。

个人认为这是一部三观很正的良心著作。

很真实,很感人,也很接地气。

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平凡的工作,有平凡的苦恼和麻烦。

范党育每天骑个自行车到处转悠,调解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太婆婆妈妈,太琐碎了,完全不是警察应该干的事。

警察嘛,就应该像香港电影和好莱坞大片那样,开着警车,风驰电掣,拿着枪,对着坏人,让他投降,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破案,抓坏人。

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基层警察。

在我的记忆中,他也是经常骑着一辆自行车,拿着一个黑皮包,来往于各个村庄化解矛盾。

所以每当看到范所骑着自行车,心中就有一份亲切感。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不仅仅是做到打击犯罪,更要寻找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而不是一味采取强制措施,警察警察,警在前,察在后。

范党育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我将终身受益。

最后,向我敬佩的警察们致敬,我们同样头顶国徽,我将以你们为榜样,无愧于心,无愧于理想,将来也佩戴上警徽,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观看《营盘镇警事》电视剧有感

观看《营盘镇警事》电视剧有感

观看《营盘镇警事》电视剧有感
同悲同喜同欢乐常为英雄泪满襟观看《营盘镇警事》电视剧有感观看完了《营盘镇警事》这部电视剧,我深受感动。

这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作品。

它以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派出所所长范党育生前真实故事为基础拍摄而成,表现了范党育作为一名公安干警铁面无私、为保一方平安无私奉献的精神。

剧中的范党育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调解处理邻里纠纷、夫妻关系等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

这位在刑警同事看来有些婆婆妈妈的警察,却能在百姓面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送绰号范大了。

当观看到剧中范党育突然病发身故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而我的妻子则哭了好久,她对公安工作又多了一份支持、多了一份理解。

范党育的病发身故,引起营盘镇人民和全部同行的悲伤,一名普通的派出所长,为什么能感动这么多干部群众、赢得老百姓如此的爱戴和崇敬?就是因为他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清正廉洁,惩恶扬善,把美好的青春和全部心血奉献给了党和人民。

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实实在在的谱写了一段辉煌的人生。

他闪光的一生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振奋精神,开拓创新。

观{营盘镇警事}之感 月余前

观{营盘镇警事}之感 月余前

一种宝贵的品质,因为执着本身正是对希望的不懈 追求……看到这句话之后,又让我深深地反思自己及 世人的言行心态。其实成功没有特定的标准去衡量, 做人首先得顶天立地,无愧于心,物质的富裕充其 量只能算是某个领域上的成就,真正成功的人士应 该是对社会有所贡献,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懈的坚持, 像范所这样的人! 感动过,感触
,在资金不足的时候他启动村民募捐,甚至于将自 己那份微薄的工资垫着,还向妻子及母亲处那少有 的存款借来公用,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是否值得我 们赞赏与学习?如果,在现实社会中,多一些像 “范所”这样的人民公仆,那国家何愁不富?国富 民康啊……团结就是力量,粒米成仓滴水成河。 剧中 的“范所夫人秀娟女士”她用自己瘦弱
巧,感悟出人性的险恶,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却不可无。 整个剧中,范所的所作所为, 给手下的搭档一个对党忠诚,对民负责,对己严格 的伟大形象,甚至手下民警何雨桐从范所身上得出 了一个对理想中男人的定论。:一往直前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是一个成功男人的标志,哪怕是一时的彷 徨和迂回。一个男人的固守其实也是
的双肩,扛起了所有家中的事物,为的只是希望丈 夫我们的“范所”能有更多的精心投放入他的事业, 为此,她背负物质的重担,默受了那份所有女人都 害怕的那份“孤单”,她的支持,理解,很大程度 上造就了“范所”的一世功名。常说,一个成功的 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不平凡的女人,我想,他们就 是最好的应证! 上剧中,在24集里
的收视率及赞美。 这部电视剧我下载之后不像往常 那样只是为了闲暇时以解无聊的陪伴,而是怀惴着 一份期盼与崇尚之情去观阅。之所以如此这般是因 为剧中的男角一号张哥的前几部杰作我均有观看, 张哥给我的感觉就是憨厚中带着耿直,善良中充满 睿智,他在{心术}中饰演一名骨外科大夫,剧中 情节就曾让我深深地感动而双眼模糊,

观《营盘镇警事》有感

观《营盘镇警事》有感

观《营盘镇警事》有感《营盘镇警事》中,没有与凶案歹徒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也没福尔摩斯智破奇案的悬疑情节,而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基层派出所所长在一桩接一桩地给群众了事。

不论是两口子吵架拌嘴、婆媳不和,还是家族恩怨、宅基地纠纷,再棘手的事情,再复杂的纠纷,只要他一出马,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他给群众了了无数的事儿,老百姓亲切的称他为范大了。

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几乎每天都主动加班,因此累垮了身体。

他是公安部授予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五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2008年5月,范党育因过度劳累倒在奥运会安保工作岗位上,没有再站起来&&作为基层派出所,工作的重心不单是打击破案,还有基础工作,信访维稳、调解纠纷。

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像范大了学习,学习他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在他的身上散发出最真实的光芒。

范大了提醒我们,在加强基础工作的同时,我们要改进工作作风。

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依靠群众力量,服务群众利益。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要贯彻执行好群众路线,就必须放下架子,摒弃特权思想,不以管人者自居,自觉深入群众,和人民群众交朋友,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做到秉公执法、热情服务。

范大了教育我们,群众利益无小事,时刻将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社区民警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民间纠纷等问题,千万不要忽略这些小事,处理不好会积累矛盾,社区民警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所为群众利益无小事!要通过实际工作和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民警调解处置治安案件、调解民间纠纷和处置化解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

范大了告诉我们,学会观察和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民警会接触到很多人和事,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和思考,观察和分析,注意发现可疑的线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同时,民警在工作中要互相交流,养成讨论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

重温《营盘镇警事》有感

重温《营盘镇警事》有感

重温《营盘镇警事》有感重温《营盘镇警事》有感重温《营盘镇警事》有感寇立军刚参加工作时,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叫《营盘镇警事》,电视剧以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公安部二级英模范党育为原型改编,讲述了营盘镇派出所的人和事,最近,闲暇时重温了这部电视剧,又有一番感受。

01从“江水的故事”中学到了“慎”。

剧中的江水是营盘派出所的一名老警察,妻子儿子都没有工作,父亲又得了重病,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要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维持,面对窘迫的生活,在毛卫军的怂恿下,江水帮助毛卫军收保护费,触犯了法律,险些丢了警服。

以前看江水的故事觉得江水就是那种典型的“坏警察”,不理解范党育为什么帮他,现在想一想,正如党育说的“警察这个工作,就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江水在工作和生活都不顺利的时候,没能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如果江水的经历放在自己的身上,自己又能不能抵挡得住压力和诱惑?实际工作中、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很多不顺利的地方,面对这些不顺利,首先要沉着的应对,不要让情绪控制自己,冷静的想办法解决。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绷紧“规矩”这根弦,绝不越雷池一步,时刻保持“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危机意识,慎独、慎微。

2从“宇成的故事”中学到了“才”。

“才”即是可塑之才。

高宇成业务能力强,敢作敢当,尊敬“师傅”范党育,虽然不赞同党育“抓了又放”的做法,还是能坚决的`执行。

选分局局长他投了赵光明的票,面对大家的不理解,高宇成极力向大家解释,但又坚持自己的做法。

为还党育清白,刑讯逼供“黑头”被关了禁闭,也再一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在他的身上,我感觉到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对信念的坚守。

工作中应该有股冲劲,这股冲劲源自对工作的热爱,有了这股冲劲,面对困难就不会退缩,能够勇往直前,工作中应该保持这股冲劲,不能学“程咬金的三板斧”,虎头蛇尾。

同时也要善用这股冲劲,不能“有勇无谋”,一味蛮干。

在工作中也要能坚持自己的主见,勇于担当,同时也要有大局意识,将自己工作的融入到全盘工作中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使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

电视剧《营盘镇警事》登陆央视一套

电视剧《营盘镇警事》登陆央视一套

作者: 央宣
作者机构: 中央电视台
出版物刊名: 当代电视
页码: 26-2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0期
主题词: 电视剧制作;央视;中国农民;社会热点问题;人民警察;生活形态;有限责任;公安题材
摘要: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联合出品的28集公安题材电视剧《营盘镇警事》于9月19日登陆央视一套晚8点黄金档。

该剧由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派出所所长范党育同志生前事迹改编创作而成,已被中宣部、广电总局列为十八大献礼的10部电视剧之一。

《营盘镇警事》以生动幽默的笔触,亲切平实的叙事风格,塑造了一位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办实事的“草根警察”形象,同时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新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对中国农民固有生活形态的冲击和改变,以及因为社会管理滞后与经济发展不同步造成的局部震荡等,展现了中国村镇生活与社会变革的真实风貌。

该剧贴近真实农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不回避现实,不逃避矛盾,很好地把握了时代发展的脉动。

该剧导演马进,主演张嘉译、王海燕、丁海峰等。

范党育《营盘镇警事》观后感

范党育《营盘镇警事》观后感

范党育《营盘镇警事》观后感大概是本职工作使然,我对公安题材的电视剧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反映基层派出所工作的电视剧《营盘镇警事》却是个例外。

近期,央视正在热播《营盘镇警事》一剧,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难得有空闲仔细欣赏。

后来听人饶有兴趣的品头论足,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便从网上找到这部电视剧,用三个晚上将该剧从头至尾细细品味。

看罢,我不禁感慨万千,心里涌起莫名的感动和辛酸。

作为一名在派出所工作二十多年的民警,我对该剧倍感亲切,剧中的主人公凭着一颗爱民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几十年成就了不平凡的事迹,让笔者感到汗颜。

电视剧《营盘镇警事》讲述的是派出所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警龄的所长,名叫范党育。

“不当警察是老百姓,当警察也是老百姓。

”二十多年的从警生涯,一直是该信念在支撑着他,特别在执法办案中更为突出。

不论是对待当事人还是违法嫌疑人,范所长都有一颗温暖的心,都在用良知和暖意呵护每一个人。

于是,他的执法理念与派出所民警高玉成发生了冲突,二者出现了工作理念上的偏差和背离。

剧中大柱因为村里人欺负他的母亲,产生报复念头,将村子里用来灌溉的水头砸坏,还差点挑起两个村之间的械斗。

在如何处理大柱的问题上,他并不是简单地处罚了事。

而是通过不断地教育、感化、引导大柱,化解村民对大柱的仇视,帮助大柱从内心深处悔过,改过自新,彻底改掉身上的坏毛病重新做人。

最终,大柱重新拾回了自我,组建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还有一个剧情,在帮助犯罪嫌疑人毛某的儿子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范所长温情的一面。

他为了让罪犯安心改造,自愿担负起教育起毛某儿子的责任。

最终通过温情感化了这个顽劣、调皮的孩子,重新让他走进学校。

还有就是在处理群众打麻将的问题上,也是体现着教育为主,加以引导。

范党育的执法理念也引起了我对执法工作的重新认识和思考,作为基层执法民警,如何实现法律作用和效果的最大化,不是运用冷冰冰的法律条文,而是通过法律去教育挽救一个人,才是真正地体现出法律的作用。

【参考文档】民警党员思想汇报-实用word文档 (6页)

【参考文档】民警党员思想汇报-实用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民警党员思想汇报第一篇:公安民警思想汇报公安民警思想汇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思想汇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公安工作核心就是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真领会市政府“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动员部署大会的精神,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产党员、一名普通民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服务人民的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争做执法为民、服务发展的先锋,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治安环境而奋斗。

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几点体会和认识:第一练好基本功,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

作为一名普通民警,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把时间用在钻研本职业务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还要在学习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修养。

只有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能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随着“执法为民、服务发展”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更加深刻剖析自己在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以牛玉儒、任长霞等先进典型的事迹时刻激励自己,立足本职,努力工作,保一方百姓平安。

第二、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今年开展的“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活动,对我们提出了“人性化监督、感情化服务、规范化执法”的公安工作理念,变管理为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以更新更科学文明的理念为人民服务。

人民赋予了人民警察执法权,权力属于人民,我们每个公安民警都是人民的公仆。

这就要求我们执法者在每一项工作中,在每一次执法行动中,都要认真践行“三个代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牢记神圣宗旨、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才能让老百姓切实感到公安执法环境和公正、公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党育《营盘镇警事》观后感大概是本职工作使然,我对公安题材的电视剧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反映基层派出所工作的电视剧《营盘镇警事》却是个例外。

近期,央视正在热播《营盘镇警事》一剧,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难得有空闲仔细欣赏。

后来听人饶有兴趣的品头论足,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便从上找到这部电视剧,用三个晚上将该剧从头至尾细细品味。

看罢,我不禁感慨万千,心里涌起莫名的感动和辛酸。

作为一名在派出所工作二十多年的民警,我对该剧倍感亲切,剧中的主人公凭着一颗爱民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几十年成就了不平凡的事迹,让笔者感到汗颜。

电视剧《营盘镇警事》讲述的是派出所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警龄的所长,名叫范党育。

“不当警察是老百姓,当警察也是老百姓。

”二十多年的从警生涯,一直是该信念在支撑着他,特别在执法办案中更为突出。

不论是对待当事人还是违法嫌疑人,范所长都有一颗温暖的心,都在用良知和暖意呵护每一个人。

于是,他的执法理念与派出所民警高玉成发生了冲突,二者出现了工作理念上的偏差和背离。

剧中大柱因为村里人欺负他的母亲,产生报复念头,将村子里用来灌溉的水头砸坏,还差点挑起两个村之间的械斗。

在如何处理大柱的问题上,他并不是简单地处罚了事。

而是通过不断地教育、感化、引导大柱,化解村民对大柱的仇视,帮助大柱从内心深处悔过,改过自新,彻底改掉身上的坏毛病重新做人。

最终,大柱重新拾回了自我,组建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还有一个剧情,在帮助犯罪嫌疑人毛某的儿子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范所长温情的一面。

他为了让罪犯安心改造,自愿担负起教育起毛某儿子的责任。

最终通过温情感化了这个顽劣、调皮的孩子,重新让他走进学校。

还有就是在处理群众打麻将的问题上,也是体现着教育为主,加以引导。

范党育的执法理念也引起了我对执法工作的重新认识和思考,作为基层执法民警,如何实现法律作用和效果的最大化,不是运用冷冰冰的法律条文,而是通过法律去教育挽救一个人,才是真正地体现出法律的作用。

剧中反映范所长亲民的故事很多,骑自行车上下班就是其中的一个。

其实,范党育骑自行车上下班,走村窜户开展群众工作,有着很深的寓意。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派出所条件很艰苦,确实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派出所尽管配备了两辆车,但都是用于办案,接出警。

并且经费有限,条件不允许他们做什么事情都得开车。

骑自行车下乡,老百姓看到的是所长和警察不摆架子、不讲排场,瞬间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治安工作的顺利开展。

范党育喜欢做一些与派出所业务“无关”的事。

在化解梁氏叔侄几十年矛盾的事情上,所用的剧情就很长,描述的也很细。

这也正是反映了当前派出所工作中,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性。

对于矛盾纠纷,如果处置不当,化解不及时,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还有他过硬的群众工作方法和能力,总结出“范党育工作法”,也很值得称道。

剧中的少数情节值得商榷。

比如,在处理梁守德打麻将赌博,根据案情和现场抓获的赌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人至少要处于拘留的处罚,剧中仅罚款了事,从法律角度来说,是不严肃的。

另外对大柱砸坏水头一事定性,不应是盗窃,用故意毁坏财物更准确。

另外传统电视剧中为刻画一个英雄人物而贬低另一个人物,表现在剧中另一人物赵光明就有这种影子。

当然瑕不掩瑜,《营盘镇警事》无疑是成功的。

诚然,电视剧的结局总是超乎了人们的想象,范党育终究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和工作,离开了他执着的警服,更离开了他深深爱着的每一名群众。

但是,儿子终于长大了,当他穿上飒爽英姿的警服,那份对人民的温情和体贴将愈来愈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