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收购 股权收购 典型案例
公司收购案例

公司收购案例【篇一:公司收购案例】就在几年前,并购一词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还是相当陌生的。
我们只是在一些来自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消息中听到这样的词汇。
面对大洋彼岸数十亿、上百亿美元的成交额,惊心动魄的并购与反并购之战,我们如隔岸观火。
短短几年间,并购竞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
分享一些关于并购的案例,欢迎阅读!并购成功的案例1:海航集团并购allco金融集团飞机租赁业务2010年1月19日,中国海南航空集团购买澳大利亚allco金融集团飞机租赁业务签字仪式在悉尼举行。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议会上议长阿曼达法齐奥(amandafazio)、中国驻悉尼总领事胡山、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邱德亚、海航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健及项目顾问巴拉特拜斯(bharatbhise)等中澳两国政界和界近100位嘉宾出席。
胡山总领事在仪式上致词。
他海航集团成功收购allco金融集团飞机租赁业务,表示此次收购是中国企业对澳投资多元化的重要标志,表明在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澳两国工商界相互依存、合作共赢的趋势日益加强。
胡总领事希望这样有利于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合作成果越来越多。
海航集团是中国第四大航空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跨领域、多元化、化的企业集团。
总部位于悉尼的澳大利亚allco金融集团因受此次金融危机冲击而于去年破产。
经过谈判,海航集团通过其位于香港的子公司香港升飞公司(hongkongaviationcompany)以1.5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商用飞机租赁业务。
此项目于2009年下半年分别获得中、澳两国政府批准。
至此,中国四大航空公司均已在澳开展业务。
并购成功的案例2:联想并购ibmpc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
5亿美元的现金加收购ibmpc部门。
协议内容包括联想获得ibmpc的和的全球业务,以及原ibmpc的研发中心、制造工厂、全球的经销网络和服务中心,新联想在5年内无偿使用ibm及ibm-think品牌,并永久保留使用全球著名商标think 的权利。
管理层收购典型案例分析

管理层收购典型案例分析目录一、粤美的2000年MBO(目前已被美的集团吸收合并,现股票代码:000333) (1)二、方大集团2001年MBO(原股票简称方大A,股票代码:000055) (2)三、宇通客车2001年MBO(股票代码:600066) (4)四、恒源祥2001年反向MBO (6)五、胜利股份2002年MBO(股票代码:000407) (7)六、苏州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MBO (9)七、江苏吴中2003年MBO(股票代码:600200) (11)八、铜峰电子2004年MBO(股票代码:600237) (13)九、康缘药业2004年被动MBO(股票代码:600557) (15)十、美罗药业2004年MBO(股票代码:600297) (17)一、粤美的2000年MBO(目前已被美的集团吸收合并,现股票代码:000333)(一)公司简介粤美的是由何享健与另外23名自然人,以生产药瓶盖的小乡镇企业为雏形发展起来的,最终成为国内家电行业中的巨头。
后被美的集团吸收合并,并于2013年上市。
MBO前,控股股东为顺德市当地镇政府下属公司持股。
(二)MBO时间和期限粤美的管理层收购2000年初启动,至2000年12月完成,历时约1年左右。
(三)MBO过程1、设立持股平台2000年4月7日,美的工会委员会和何享建等21名自然人股东设立“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36.866万元。
2、协议收购(1)2000年4月10日,美托投资以每股2.95元的价格协议受让了粤美的控股股东顺德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权中的3518万股法人股(占粤美的股权的7.25%)。
(2)2000年12月20日,美托投资以3元每股的价格受让美的控股持有的7243.0331万股(占总股本的14.94%)。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美托投资正式成为粤美的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上升到22.19%。
粤美的MBO过程中两次股权收购价均低于每股净资产值。
上市公司定增收购资产的经典案例

上市公司定增收购资产的经典案例标题:探讨上市公司定增收购资产的经典案例一、引言在当今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定增收购资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一举措既是上市公司扩大规模、提升实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牵涉到资本运作、公司治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经典案例出发,探讨上市公司定增收购资产的利弊和影响。
二、经典案例分析1. 中国平安收购百年人寿中国平安是中国领先的保险公司,而百年人寿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保险公司,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市场经验。
2019年,中国平安通过定增方式收购百年人寿股权,这一举措为中国平安提供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提升了公司在保险行业的竞争力。
但与此定增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也值得关注,如何实现两家公司的协同发展,避免资源浪费和内部冲突,需要公司管理层做出精准的规划和决策。
2. 腾讯收购沙巴体育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通过定增收购沙巴体育股权,进一步巩固了腾讯在体育产业的地位。
这一举措不仅为腾讯带来了更多的盈利点,还有望为公司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空间。
然而,互联网和体育行业的特殊性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如何保持体育产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以及如何整合腾讯的技术优势和沙巴体育的资源优势,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3.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通过定增方式收购饿了么股权,加大了公司在外卖行业的布局力度,并为阿里巴巴带来了更多的线下消费数据和产业连接的资源。
但与此外卖行业的竞争激烈、行业监管趋严等问题也给阿里巴巴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在行业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如何应对监管政策的变化,都需要公司有着更多的应对策略和灵活的经营模式。
三、总结与回顾上市公司定增收购资产,是一项极具挑战和机遇并存的行为。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举措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和资源,同时也需要公司在整合和经营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决策。
在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上市公司能够依托定增收购,实现自身发展和行业整合,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十大海外收购案

出海收购152亿美元中石化收购葡萄牙能源公司30%股权中石化11月13日披露,公司已与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签署股权认购协议,通过认购增发股份和债权的方式,获得Galp巴西公司及对应的荷兰服务公司30%的股权。
此次收购Galp巴西公司30%权益资产价格为35.4亿美元,但考虑到增资扩股和部分后续项目建设投资,此次总资金注入约51.8亿美元。
据了解,Galp是葡萄牙最大的石油公司。
通过此项收购,中石化将获得Galp 巴西公司分布在巴西海上和陆上的7个盆地共25个许可证,33个区块中持有不同比例的权益,并担当其中陆上8个区块的作业者。
不过中石化披露,这项交易尚需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
这是中国石油(9.56,0.08,0.84%)企业最大规模的海外项目收购,同时也是中石化史上第二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
事实上,近几年,中石化海外收购油气资源的步伐一直在加快。
去年,中石化以7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西班牙雷普索尔石油公司(Repsol YPF SA)在巴西的业务。
这是自2009年中石化以83亿加元的价格收购阿达克斯石油公司(Addax Petroleum Corp)在伊朗的库尔德斯坦和西非的石油业务以后中国公司最大的海外石油交易。
点评:中石化以原油加工为主,过去一年里,由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暴涨,中石化炼油业务受损严重,因此,收购海外石油勘探和开发公司以争取更多的主动权显得颇为重要。
此外,由于目前国内资源有限,中石化要想进一步拓展业务,势必要走向海外。
一旦原油供应出现问题,中石化的整体经营将会受到较大冲击。
大力发展上游资产,增加油气储备,是它降低成本和避免风险的必然举措。
在全球资源不断减少的背景下,资源收购越来越激烈。
中石化的走出去战略无可厚非,但是在如何选择资源、国家以及风险评估等问题上则需要更加慎重。
(李春莲)23.29亿欧元海航集团(微博)收购西班牙NH20%股权2011年10月,受西班牙股市震荡影响,西班牙NH酒店连锁集团被迫重新修订与中国海航酒店集团于今年5月签署的合作协议,最终海航仍决定参股20%,收购额为3.29亿欧元,比5月协议价4.31亿欧元下调23.5%。
股权收购分析案例

一、案例简介A公司是一家国内房地产公司,2012年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甲项目开发,目前甲项目已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相关手续齐全,正处于开发作业期。
现因公司同时进行的项目较多,拟将甲项目对外转让,一方面回笼人力物力进行其他项目建设,另一方面通过项目转让取得收益。
B公司为一家新成立合资房地产公司,因在出让取得土地使用权方面经验不足,拟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已有项目的方式进行房地产开发。
通过对已有项目的收购,拟实现对项目的完全控制,并在同等条件下降低收购的成本。
B公司通过尽职调查,参照甲项目类似地段、类似项目的情况,综合考虑项目未来前景及项目价值等因素后,欲向A公司收购甲项目。
A公司得知B公司收购意向后,对B公司进行多方考察,认为B公司的资质资金等情况良好,有能力收购项目并继续运营,能够保证甲项目转让取得较高收益。
A、B公司就甲项目转让一事基本达成一致意向。
甲项目账面价值1亿元,市场价值亿元,双方拟按照市场价值进行交易。
A公司对项目收购的具体方式无特殊要求,只希望取得更高转让收益,B公司则希望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税费成本以保证项目开发收益率。
现B公司委托律师,要求律师结合商务目标就项目收购涉及的税收问题进行分析,并综合考虑商务目标、法律风险、税收筹划设计交易结构。
二、房地产项目转让模式利弊分析房地产项目转让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股权转让,另一种是资产转让。
股权转让模式是通过转让股权的方式间接实现转让房地产项目的目的;而资产转让模式则是通过直接转让房地产项目的方式实现其目的。
(一)资产转让模式资产转让的交易主体为转让方(目标公司)和受让方。
资产转让模式下,项目权属清晰,可操作性较强,法律规定明确,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即可进行转让;受让方无需考虑目标公司的或有负债风险,因收购的仅为目标项目,不涉及公司债权债务,对受让方而言交易较为简便、透明;需要缴纳的税费种类清晰,税收风险较小。
但资产转让模式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第一,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房地产项目转让时必须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
十大并购案例

并购已成为企业迅速扩张和企业家迅速增长财富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都上演着许多扑朔迷离的资本传奇故事。
有人为之自豪与狂欢,有人则为此沮丧和懊恼。
中国企业家及其企业也开始尝到其中的美妙与苦涩。
中海油和海尔分别高调并购美国优尼科和美泰克,华为欲重磅并购英国马尼可,都以失败告终,但却大大开阔了中国企业家及其企业的国际化视野,并得到了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很好的历练。
这也就有了中石油等企业的再次成功起航。
并购也在迅速改变全球产业格局,并引起各国政府高度警惕。
凯雷并购徐工、法国SEB并购苏泊尔(21.76,-1.14,-4.98%)都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同样导致了美国政府的介入而使这桩交易无疾而终。
并购近来表现出的更大魅力是,史无前例地影响着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和商业思想,并在不断加快这一认知和实践进程。
并购使企业综合竞争力被迫迅速提升,行业品牌集中度迅速加大,企业经营技能迅速攀升。
中国与世界正一同进入并购时代。
这也就是我们总结近三年来国内极具代表性的10大并购案例的初衷。
No.1联想并购IBM PC时间:2004年12月8日并购模式:“蛇吞象”跨国并购。
联想以12.5亿美元并购IBMPC业务,其中包括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18.5%股份),同时承担IBMPC部门5亿美元的资产负债。
联想5年内无偿使用IBM品牌。
联想当时年营业额30亿美元,且试图自己走出去,但无起色。
而IBM PC业务2003年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但亏损巨大,只好选择剥离PC业务。
并购难点:1.面临美国监管当局以安全为名对并购进行审查,以及竞争对手对IBM PC 老客户的游说;2.并购后,供应链如何重构。
最新挑战:如何整合文化背景悬殊的企业团队和市场。
典型经验:1.改变行业竞争格局,跃升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公司;2.把总部移至美国,选用老外做CEO,实施本土化战略,很好地把握了经营风险;3.先采取被并购品牌,再逐渐过渡到自有品牌发展。
并购重组法律业务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A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A公司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
为了拓展市场,提高市场份额,A公司决定通过收购同行业内的B公司,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
B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和销售,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
然而,由于内部管理不善,B公司近年来经营状况不佳,负债累累。
在了解到A公司的收购意向后,B公司同意进行股权并购重组。
二、案件概述本案涉及的法律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股权收购协议的起草和审核2. 股权过户登记手续的办理3. 交易双方的尽职调查4. 股权并购重组涉及的税务筹划5. 并购重组后的整合与合规三、案件分析1. 股权收购协议的起草和审核在本次股权收购过程中,A公司委托律师团队起草了股权收购协议。
协议中明确了收购标的、收购价格、支付方式、交割条件、违约责任等内容。
律师团队对协议进行了严格审核,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规,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A公司的利益。
2. 股权过户登记手续的办理根据我国《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股权收购完成后,需办理股权过户登记手续。
A公司委托律师团队协助办理了股权过户登记手续,确保了股权过户的合法性和及时性。
3. 交易双方的尽职调查在股权收购过程中,A公司对B公司进行了尽职调查,以了解B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运营、法律风险等方面的情况。
律师团队参与了尽职调查的全过程,协助A公司评估收购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4. 股权并购重组涉及的税务筹划股权并购重组过程中,涉及较多的税务问题。
律师团队针对收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税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税务筹划方案,包括股权收购定价、税务优惠政策的利用等,以降低A公司的税务负担。
5. 并购重组后的整合与合规并购重组完成后,A公司需要整合B公司的资源,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
律师团队协助A公司制定了整合方案,并对其合规性进行了审核。
案例一:俏江南 张兰 股权之争案例分析

案例一:俏江南案例一、案情介绍1、创业初期1988年,一如数年之后热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所描述的,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张兰,放弃了分配的“铁饭碗”,成为潮涌般奔赴大洋彼岸洋插队者的一员,去了加拿大。
在多伦多,张兰靠着刷盘子、扛牛肉、打黑工,进行着自己的原始积累。
她的目标是攒够2万美元,然后回国投资做生意。
终于,在1991年圣诞节前夕,张兰怀揣着打工挣来的2万美元和创业梦,乘上了回国的飞机。
此时,张兰与日后“92派”(邓小平南方视察之后辞职下海的企业家)的代表性人物—诸如泰康人寿的陈东升、万通地产的冯仑、慧聪网的郭凡生—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1992年初,北京东四大街一间102平方米的粮店,被张兰租下并改造成了“阿兰餐厅”。
伴随南方而来的春风吹遍神州,阿兰餐厅的生意随之逐渐红火。
之后,张兰又相继在广安门开了一家“阿兰烤鸭大酒店”,在亚运村开了一家“百鸟园花园鱼翅海鲜大酒楼”,生意蒸蒸日上。
2000年4月,张兰毅然转让了所经营的三家大排档式酒楼,将创业近10年攒下的6000万元投资进军中高端餐饮业。
在北京国贸的高档写字楼里,张兰的第一家以川剧变脸脸谱为Logo的“俏江南”餐厅应运而生。
2、快速扩张在多数餐饮业还处于满足顾客“吃饱”的粗放式状态时,张兰的俏江南开始追求让顾客“吃好”,于是高雅的就餐环境成为俏江南当时显著的卖点。
不仅如此,张兰还不遗余力地提升俏江南的品牌层次。
2006年,张兰创建了兰会所(LAN Club)。
她直言创建兰会所“就是冲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个千载难逢的创名机会去的”。
紧接着俏江南又中标了北京奥运唯一中餐服务商,在奥运期间负责为8个竞赛场馆提供餐饮服务。
张兰宣称首家兰会所总投资超过3亿元,其中花费1200万元请来巴黎Bacca-rat水晶宫的法国设计师菲利浦•斯塔克(Philippe Starck)担当会所设计。
当年,媒体以充满羡慕的笔调描述了会所的奢华:“一支水晶杯上万元,一把椅子18万元,一盏百乐水晶灯500万元,满屋镶嵌着约1600张油画……”,其中就包括张兰于2006年在保利秋季拍卖会上耗资2000万元拍下的当代画家刘小东所作长10米、宽3米的巨幅油画《三峡新移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合称,因此,收购是并购的一种方式。
收购主要包括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这两种收购方式在企业上市前使用得很多。
(一)资产收购
资产收购是指收购方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购买目标公司部分
或是全部的资产,如果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资产,则目标公司办理注销手续。
资产收购对象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也包括负债。
资产收购是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公司通过资产收购达到对外扩张、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目的。
对于盈利差的上市公司通过资产收购可以为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恢复其盈利能力,避免退市的风险。
1.资产收购的作用
(1)提升公司的价值
通过资产收购能获得与本企业现有的业务相关性比较强的
资产,理顺业务关系,容易实现生产、技术、资金的协同效应,增强公司现有业务的竞争力。
(2)有利于增强公司的独立性
拟上市公司通过资产收购可以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保证股份公司资产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整合企业上下游的产业链。
(3)有助于改善公司的资产结构
通过资产收购不仅扩大了公司的固定资产,也使主营业务资产相应增加,公司的资产结构更为合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2.资产收购的程序
(1)召开公司董事会及股东会,审议资产收购方案并作出
决议。
(2)确定资产收购价格。
资产收购价格以某一日作为评估基准日,并根据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中的净资产为基准计算确定。
一般计算公式为
收购价格=基准对价+对价调整数
其中,基准对价指资产评估报告确定的,并需上报有关政府部门备案批准后评估基准日资产净值。
对价调整数=资产交割日时的账面净资产-评估基准日的账
面净资产值
(3)签署《资产转让协议》,主要包括:资产收购的价格及定价依据,收购价格的支付条件,交易价款支付方式与时间等。
(4)资产转让并办理过户手续。
3.资产收购的典型案例
案例6-7:桂林三金药业上市前资产收购的案例案例参考《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书》。
(1)收购三金集团桂林中药厂
三金集团是桂林三金药业的控股股东,而三金集团桂林中药厂系于1993年由本公司职工投资设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2004年2月,桂林中药厂同桂林三金药业全资子公司三金生物有限公司签署《资产转让协议》,将其拥有的房屋、设备等资产以136
万元转让给三金生物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的评估净资产确定。
2004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监局批准,同意将蛤蚧定喘胶囊等11个品种药品生产特许权以15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三金生物有限公司。
2004年12月,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三金集团桂林中药制药厂注销。
(2)收购三金集团桂林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
三金集团桂林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注册资本1 000万元,其中:桂林三金药业出资800万元,占总股本的80%,桂林中药厂出资200万元,占20%的股权。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中西成药、中西原料药、中药提取物品、中药饮片与药粉、生物制品、保健品的生产和销售。
2002年2月,桂林三金药业同桂林中药厂及两名自然人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持有的同济堂60%的股份转让给桂林中药厂,将20%的股份分别转让给两个自然人(各10%)。
2004年2月,同济堂有限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同意将公司的药品品种转让给三金生物有限公司,并在资产转让完成后,授权公司董事会办理公司解散、清算的相关手续。
2004年3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监局批准,将复方红根草片等119个品种的生产企业名称由同济堂变更为三金生物。
然后,同济堂公司与三金生物有限公司签署《品种转让协议》,将上述药品生产特许权以15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三金生物有限公司。
2004年9月,同济堂公司与桂林三金药业签署了《资产转让协议》,将其拥有的部分房屋建筑物、土地等资产以253万元转给桂林三金药业,转让价格以2004年9月30日审计基准日的经审计的净资产确定。
上述资产收购后,同济堂公司停止生产经营,于2007年5月在相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注销。
案例6-8: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收购4家工程公司资产的案例案例参考《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书》。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电力600021),于2003 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发行股票。
上市前公司为整合企业上下游的产业链,满足电厂安全生产需要,减少关联交易,公司对4家工程公司进行了资产收购。
(1)4家工程公司的基本情况
1998年6月,上海电力设立时,公司原控股股东上海市电力公司(现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将上海杨树浦发电厂、上海闵行发电厂、上海南市发电厂、上海吴泾热电厂一至五期工程以及七期工程中与发电有关的资产投资到上海电力。
为这些电厂提供大修、小修和技改服务的资产、人员,分别组建为上海电力吴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闵行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杨树浦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电力南市工程有限公司。
这4家公司注册资本均为3 000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电力设备、供热工程的检修、设计、安装、调试;发供电、供热企业的运行管理等。
它们分别为投入到上海电力的4个电厂以及上海吴泾发电有限公司提供生产检修等服务。
收购前上海市电力公司持有上述4家工程公司的股权均为90%,上海电力物资公司持有上述4家工程公司的股权均为10%。
(2)收购情况
上海电力与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物资公司签署《资产收购协议》,收购上述4家工程公司的资产。
由于当时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尚未确定,经批准,暂时以4家公司的账面净资产
值5.74亿元作为收购价格,待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后,以资产评估值相应调整转让价格。
上海电力收购上述4家工程公司资产后,上海电力闵行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杨树浦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电力南市工程有限公司被合并组建成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分公司,上海电力吴泾工程有限公司被并入上海电力下属吴泾热电厂。
原4家工程有限公司在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注销。
(二)股权收购
股权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目标公司部分或是全部的股权,实现企业扩张和发展的一种投资行为,而收购企业按持股比例承担目标公司的权利与义务、资产和负债。
有关股权收购的更详尽的内容与案例分析请参见“第三章企业上市前股权重组”。
(三)收购资产与收购股权的区别
1.变更方式不同。
股权收购因为股东变动须在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而部分资产收购不需要办理工商变更
手续,如果收购的资产属不动产,须到房产部门办理过户。
当然,若是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资产,被收购企业须在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2.承担债务不同。
股权收购后,股东应按股权比例承担相应比例的债务,而资产收购后目标公司的原有债务仍由其承担。
3.税收不同。
股权转让后,由股东缴纳增资部分的个人所得税,而资产转让后,由目标企业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等。
4.受影响的第三方不同。
股权收购中,影响最大的是目标企业的其他股东,而资产收购中,影响最大的是享有该资产权利的人,如担保人、抵押人、商标权人、专利人等,资产的转让须得到相关权利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