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旅鼠之谜》课文简介
13《旅鼠之谜》精品课件

“鼠 ”字成语积累
胆小如鼠 鼠目寸光 抱头鼠窜 贼眉鼠眼 过街老鼠 , 人人喊打
自然界除了旅鼠之外,其 它动植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 你知道有哪些?
北美阿拉斯加狐狸自杀之谜
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 ,生长着一 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老鼠的天敌。但它们 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 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的繁衍的时候,狐 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 分成员会聚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地跳舞, 夜以继日,直至力竭气绝而死。
1.读准下列加横线字读音
媲美pì 挑衅xì n
笃dǔ信
迷惘wǎnɡ
啮niè 齿 苔藓tá ixiǎn
前赴fù 后继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 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 泛 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它的天敌颇多,像猫 头鹰、贼鸥、雪鹗、 北极狐、北极熊等均 以它为食。一对雪鹗 和它们的子女一天可 将它们吃掉100只。甚 至于食草的驯鹿,也 会对它们大开杀戒, 用蹄将其踩死,然后 吃掉。
警觉地注视周围的动静
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文学性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 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 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 表达出来。
黄山猕猴自杀之迷
黄山猕猴每一族群一般维持在 28只左右,这是族群最佳生活状 态的临界点,族群成员以生命来 维护这一状态——每当族群数量 超出,年纪较大的猴子就会毅然 决然地选择坠崖而亡。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旅鼠之谜》(49张ppt)课件(共49张PPT)

• 通篇都是作者和丹尼斯的对话 ,在 通俗亲切的对话中介绍科学知识.
• 所以这篇文章既有记叙文的特征, 又具有说明文的特征 , 是一种跨 文体的文体 .
2.谋篇布局, 波澜起伏.
结构: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 , 超
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 , 其他两大奥秘 虽然还是一团谜 ,但总与繁殖有关 . 三大奥秘 ,一个比一个神秘莫测 ,第 二,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 ,但是第 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 .所以 结构上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
(2)本文中介绍旅鼠的丹尼斯是纽 约动物协会的成员, 由他来介绍, 知识的可信度高.
心理
好奇
沉思 怀疑 疑问 惊叹 惊吓
惊讶
思索
“我”的心理活动的发展也是波澜起
伏,很好地衬托了旅鼠的 “奇”.
3.清楚明白,可信度高.
(1)使用了数据来加以说明
如写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量,使用 数据既能说明旅鼠的繁殖快,多;同 时又很清楚准确 ,让人信服.
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孙 , 作 者一代一代说下来 ,总体上看, 是详 细说明, 详说中也有略说 , 第二代 详说 , 第三代, 第一胎,第二胎详说, 其他几胎就不再一一详说 ,就是一, 二两胎, 仔细比较 ,详细的程度也有 差别, 第四代, 详说第一胎的 ,第二 胎到第七胎就概说总数 ,至于第五 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第八代都只说 总数,最后是祖孙八代的总数.可见, 作者的写法是逐步展开, 有详有略的. 让人觉得烦而不乱 .
第一大奥秘
+
=>
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有过百万后代。
=>
=>
=>
=>
=>
=>
八年级语文下《旅鼠之谜》概括

《旅鼠之谜》概括
《旅鼠之谜》是一篇介绍旅鼠三大奥秘的说明文。
文章主要概括了旅鼠的三大奥秘,包括其惊人的繁殖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周期性集体大逃亡的现象。
首先,旅鼠的繁殖能力非常惊人,一对旅鼠一年就可以生育出几十万只后代。
这种繁殖能力不仅在动物界中是首屈一指的,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态平衡和物种数量的思考。
其次,旅鼠还具备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根据条件自动调整繁殖力。
当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旅鼠的繁殖力会突然下降,甚至停止生育,以保持生态平衡。
这种能力使得旅鼠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最后,旅鼠还有一种周期性的集体大逃亡现象。
每隔几年,当旅鼠的数量达到顶峰时,它们就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
数百万只旅鼠浩浩荡荡地向前挺进,不顾一切地向前冲,沿途不断有旅鼠加入迁徙的队伍。
然而,这些旅鼠最终的目的地却是大海,它们会奋不顾身地跳入海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种集体大逃亡现象的原因和意义仍是一个谜团,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神秘现象的思考和探索。
总之,《旅鼠之谜》这篇说明文概括了旅鼠的三大奥秘,展现了这个神奇物种的独特魅力和自然界中无奇不有的神秘现象。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神奇之处和生命的伟大力量。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旅鼠之谜》课件

质疑思辨
5.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正如课文所说: “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 类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 路。”结合下列资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 12.9533亿人。 网上有人预测:中国人口2032将达14.7亿。 (1)重点在控制人口,学会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2)动物们都知道通过控制自身种群的数量,来保持生 态平衡,维持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我们人类呢,也应该 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质疑思辨
6.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知识巧妙地介绍给大家的?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加以分析。
整体感知
2.旅鼠之谜有哪些?
旅鼠的奥秘有三: 一是繁殖能力惊人; 二是繁殖没有节制,可是一旦繁殖过多,就 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要自杀似 的; 三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 身大海。
研读课文
1.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数量很不容易说明白,作 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孙,作者一代一代说 下来,总体上看,是详细说明,但详说之中,也有详 有略。第二代详说;第三代的第一胎、第二胎详说; 其他几胎就不再一一详说。即使是一、二两胎,详说 的程度也有差别。第四代则详说第一胎,第二胎到第 七胎就概说总数。至于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 八代都只说总数,最后是说祖孙八代的总数。可见, 作者的写法是逐步展开,有详有略。第几代第几胎一 一交代明白,所以让人觉得繁而不乱。
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Biblioteka 6自然段):写“我”在北极捕到一 只旅鼠,遇到纽约动物协会成员——丹尼斯·马洛 拉斯,引出话题。 第二部分(第7~27自然段):写丹尼斯向“我”揭 示旅鼠的三大奥秘。 第三部分(第28自然段):由旅鼠奇特的行为而引发 对人类繁衍的忧思,深化了主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第13课旅鼠之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旅鼠之谜》说课稿一、深切文本说教材《旅鼠之谜》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试探。
《旅鼠之谜》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
课文要紧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三大隐秘,深刻反映了人类的无穷制繁衍所带来的问题。
文章内容浅显,但带给人们的反思却很深刻。
二、着眼进展说目标依照课标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文本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信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隐秘②了解科学小品的文体特点,体味本文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独特写法。
【进程与方式目标】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合作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切精神,关注社会问题,酷爱自然,探讨自然的无尽的隐秘,同意自然无穷启发。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样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讨学习的欲望。
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份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切的明白得,达到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爱惜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这既是本单元训练目标的表现,又是新课标精神的表现。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与课文内容,我又确信了以下教学重点:阅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有几大隐秘。
难点:作者写作用意是什么?你如何明白得“若是人类也无控制地繁衍下去,或许有一天不能不走旅鼠的道路。
”这句话?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我安排一课时。
三、有收有放说教法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踊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明白得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试探。
”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取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
“读写结合、品析词语、对话交流、展现提升、合作探讨、拓展延伸”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旅鼠之谜》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旅鼠之谜》课文原文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但转了半天一无所获,却突然从草丛里跑出一只老鼠来,它一看苗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仓皇逃窜。
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它跑了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钻,我急中生智,摘下帽子把它扣住了。
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子里取出时,突然过来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捉到了什么好东西?”“是一只老鼠。
”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足一只田鼠。
”“不。
”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旅鼠?除了颜色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我仔细地端详着它那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言自语地说。
“是的,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北极旅鼠,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
”说着,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并自我介绍说,“我是丹尼斯,从纽约来的。
”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是纽约动物协会的成员。
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内行地让它张开了口,露出额尖利的牙齿:“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
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
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升始生育。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直直地望着我。
“意味着它们繁殖得很快呗。
”我半开玩笑地回答说。
“繁殖得有多快呢?”他追问道。
“这……”我无言以对了。
“计我们算笔账你就知道了。
”他把老鼠放进一个纸袋里,从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铅笔,“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7窝,每窝12只,一共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电就是儿子和女儿。
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
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课件:13《旅鼠之谜》

字词注音
幼崽( zǎi ) 涉( shè )水 歧( qí )途 苔藓(xiǎn)
东跑西颠(diān) 啮( niè )齿 橘( jú )红 揪住( jiū )
第13课 旅鼠之谜
R 八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在北极生活着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旅鼠的老鼠, 每对一年竟能繁殖后代967118只!一旦旅鼠多了, 它的毛色就会发生变化,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 好像是在吸引天敌的注意;如果死不成,他们就会 聚成几百万只的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大海,集体自 杀。
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科学家们绞尽脑汁, 研究了好几个世纪,至今也没有解开这个谜团。今 天,我们就与位梦华先生一起走进 旅鼠世界,详细了解旅鼠的奥秘。
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叙事文学讲究波澜,讲究高潮,仔细 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可以发现,这篇科学小品 也讲究波澜,讲究高潮,而且讲究结局的有趣和 隽永。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 更神秘莫测,第二大奥秘、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 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这样的总体结 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对话的详略,丹尼斯讲述前两个奥秘之后,写“我” 的反应都比较少,对于第一大奥秘,我由怀疑而计算, 由惊讶而感叹,对于第二大奥秘,“我却怎么也笑不出 来,陷入了迷惘的深思”,气氛与前不同,行文显出波 澜。讲了第三大奥秘之后,写了反复的谈论,“我”一 而再,再而三的发问,谈兴前所未有,如同叙事文学作 品的高潮,一问一答之间,实际上也是反复制造悬念, 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 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
推荐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旅鼠之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 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 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4 •2019年 •最新中小学课件资料
旅鼠之谜
•最新中小学课件资料
•1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 所研究员,享受政府 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 献的科学家。 • 1998年,位梦华第六 次进入北极考察,成 为第一位在北极越 冬的中国科学家。
•2019年 •最新中小学课件资料 •2
一、预 习
1.给下列红字注音。 ) n) 媲美 (pì 挑衅 (xì 迷惘 (wǎng) 笃信 (dǔ) 啮齿 (nìe) 滑稽 (jī) i) n) 徘徊 (huá 逃窜 (cuà
•2019年 •最新中小学课件资料 •9
思考 旅鼠的自杀行为能给人类什么启示
材料:
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 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 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 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 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 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 增加10 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 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 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的宇宙的质量!…… 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将造 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2019年 •最新中小学课件资料 •10
•2019年
•最新中小学课件资料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旅鼠之谜》课文简介
导读: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但转了半天一无所获,却突然从草丛里跑出一只老鼠来,它一看苗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仓皇逃窜。
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它跑了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钻,我急中生智,摘下帽子把它扣住了。
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子里取出时,突然过来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捉到了什么好东西?”“是一只老鼠。
”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足一只田鼠。
”“不。
”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旅鼠?除了颜色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我仔细地端详着它那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言自语地说。
“是的,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北极旅鼠,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
”说着,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并自我介绍说,“我是丹尼斯,从纽约来的。
”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是纽约动物协会的成员。
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内行地让它张开了口,露出额尖利的牙齿:“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
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
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升始生育。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直直地望着我。
“意味着它们繁殖得很快呗。
”我
半开玩笑地回答说。
“繁殖得有多快呢?”他追问道。
“这……”我无言以对了。
“计我们算笔账你就知道了。
”他把老鼠放进一个纸袋里,从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铅笔,“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7窝,每窝12只,一共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电就是儿子和女儿。
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
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
40天后,第二胎的6埘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
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l512只。
这是第三代。
不要忘了,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一共可生5胎,为2160只。
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牛出6480只小老鼠。
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25920只,第六代为93312只,第七代为279936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872只。
你看看,从一月份的2只,到八月底九月初就会变成967118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50万只!天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推算的结果摆在我的面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我迟疑地接过他的本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内心深表怀疑。
于是自己动手,重新推算了一一遍,所得的结果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
“是的,”我喃喃地说,“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如此广阔的北极草原上,有时候,它们的密度竟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
秘。
”看着我惊讶的表情,他显得有点得意。
“幸好它们只是一些小老鼠,如果再大一点,例如是兔子或者山羊之类,还不把地球上所有的草都吃光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不会的,大自然是要进行干预的。
”他把本子收了起来,望了一眼那个盛老鼠的纸袋子,“实际上,旅鼠并非每年都太量繁殖,而是有节制的,并且有丰年和歉年之分,大约四年左右一个周期。
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使其数量稍有增长。
而在歉年或叫做小年当中,它们的计划生育很严,甚至可以使其数量基本上保持不变。
只有到了丰年,当气候适宜和食物富足时,它们就像听到一声令下,齐心合力地火量繁殖起来,使整个种群的数量急剧地膨胀。
一旦达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永无休止,停止进食,似乎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
这时的旅鼠不再胆小怕事,见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勇敢异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更加难以解释的是,这时候,连它们的毛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灰黑变成鲜艳的橘红,使其目标变得特别突出。
所有这些奇怪的现象加在一起,惟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它们千方百计地去吸引像猫头鹰、贼鸥、灰黑色海鸥、粗腿秃鹰、北极孤狸甚至北极熊等灭敌的注意,以便多多地来吞食它们。
这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敢死队差不多。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在这个星球上,一切
生物都在为了生存而竞争,而那些可怜的旅鼠怎么会想方设法去自杀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去大量繁殖,不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丹尼斯大约猜透了我的心思,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
但是,无论怎样地暴露自己,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多,而天敌的数量却总是有限的,要靠这种方法来减少数量收效甚微。
因此,它们似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汁,显示出一种非常强烈的迁移意识,纷纷聚集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大群,开始时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到处乱窜,就像出发之前的乱忙.正在做着各种准备似的。
但到后来,不知是谁一声令下,也不知道是由谁带头,它们忽然朝着同一个方向,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而且往往是白天休整进食,晚上摸黑前进。
沿途不断有老鼠加入,队伍愈来愈大,常常达数百万只。
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前赴后继,沿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停止。
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跳将下去,被汹涌澎湃的波涛吞没,直到全军覆没为止。
这就是所谓‘旅鼠死亡大迁移’。
”说到这里,丹尼斯似乎也感慨起来,两眼眺望着远处的天边,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真是滑稽可笑!真是不可思议!这就是旅鼠的第三人奥秘”。
“它们这种大迁移是不是因为发生了大饥荒,而试图去寻找一块水草丰美的新领地而误入歧途呢?”“不像。
”丹尼斯摇了摇头,“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这些植物遍布北极草原,即使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也还足地广鼠稀,不可能发牛严重的饥荒。
而且,它们不是偶然的来一次大逃亡,而足周期性的,每隔几年就来一次,而且沿着一
定的路线,所以不大可能是因为饥饿所致。
更具有说服力的是,它们在迁徙途中即使遇到食物丰美的地区也不停留。
由此可见,导致它们人迁徙的原因决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另有他图。
”“我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也许它们只是聚在一起,到处乱跑,而把大海当成它们经常穿越的小河沟也说不定。
因为它们的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所以很难把大海和小河沟区别开来。
”“不!不!”他坚定地摇摇头,“有人专门研究了各地旅鼠迁移的方向,结果发现,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
例如,瑞典和挪威中部的旅鼠是往西奔向大西洋,而挪威北部的旅鼠则是往北奔向巴伦支海。
奇怪的是,还没有发现哪个地方的旅鼠是往南迁移的,其实只要它们稍微往南走一点,就可以找到食物丰富且气候温和的天堂。
由此可见,它们似乎是按照某种严格的指令行事,明白无误地都把人海看作自己最终的归宿。
”“还有一个问题,”我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的话,“如果所有的旅鼠都这样匆匆忙忙地跳进大海去自杀,那么它们不是早该断子绝孙了吗?”“这一点你就放心好了,它们还不至于傻到那种地步。
”他笑了笑,似乎早就料到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当它们要进行大迁移时,总是忘不了留下少量的伙伴看家,并担任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
这看上去真是天意。
”“那么,旅鼠为什么会有如此超强的繁殖能力而过一段时问义要来一次集体大自杀呢?”我终于提出了这一问题。
“不知道。
”他耸了耸肩膀,“这是动物学中,特别是有关动物行为的研究中一大难解之谜。
”“有什么假说吗?”我仍不甘心。
“没有。
”他摇了摇头,“因为这些行为如此稀奇古怿,以致人们连可能的假说
也提不出来。
”说着,他站起身来,拍了拍沾在身上的草叶和尘土,“许多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对北极的旅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总想解开其中的奥秘,但是都失败了。
因此,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我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道听途说,但我总是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我们边走边谈,慢慢地往海边走去。
刚刚走到悬崖的边缘,他却突然大叫一声,纵身就要跳将下去。
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我一把揪住了他的背包带。
这回轮到他哈哈大笑了,他笑得弯下腰去,顺手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真认为我会像旅鼠那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吗?决不会的。
在旅鼠的奥秘还没有弄清楚之前,我自己却先跳到海里去自杀.岂不是比旅鼠还要荒唐滑稽?”笑了一阵,他忽然若有所思地说:“不过,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
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