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PPT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中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ppt课件

中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 • 中医食疗与日常调理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案例分析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展望与建议
0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定义
总结词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是指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异常升高,从而引发 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疾病。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建议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建议选择瘦肉 、鱼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保持内分泌稳 定,进而有利于控制血脂水平。建议保持充足
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适量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脂肪,降低血脂水平。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分类与诊断
• 总结词:中医根据高脂血症的症状和病因将其分为痰浊、湿热、血瘀等 类型,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进行诊断。
• 详细描述:中医根据高脂血症的症状和病因将其分为痰浊型、湿热型、 血瘀型等多种类型。痰浊型高脂血症患者多形体肥胖,头晕头重,胸闷 气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淡胖苔白腻;湿热型高脂血症患者多面 红口干,口苦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血瘀型高脂血症患者多面 色紫暗,胸痛胁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 合参的方法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体征,了解患者 的症状、病史等情况,综合分析病情,判断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 。
实验研究方面,中医药通过调节 脂质代谢、抗炎、抗氧化等机制 ,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得到了 深入探讨。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未来发展方向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 • 中医食疗与日常调理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案例分析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展望与建议
0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定义
总结词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是指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异常升高,从而引发 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疾病。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建议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建议选择瘦肉 、鱼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保持内分泌稳 定,进而有利于控制血脂水平。建议保持充足
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适量运动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脂肪,降低血脂水平。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分类与诊断
• 总结词:中医根据高脂血症的症状和病因将其分为痰浊、湿热、血瘀等 类型,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进行诊断。
• 详细描述:中医根据高脂血症的症状和病因将其分为痰浊型、湿热型、 血瘀型等多种类型。痰浊型高脂血症患者多形体肥胖,头晕头重,胸闷 气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淡胖苔白腻;湿热型高脂血症患者多面 红口干,口苦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血瘀型高脂血症患者多面 色紫暗,胸痛胁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 合参的方法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体征,了解患者 的症状、病史等情况,综合分析病情,判断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 。
实验研究方面,中医药通过调节 脂质代谢、抗炎、抗氧化等机制 ,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得到了 深入探讨。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与防治PPT课件

饮食疗法
控制热量摄入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与饮食关系密切,因此饮食疗法是防治 高脂血症的重要手段。应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热量食 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饮料等。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
合理搭配蛋白质和脂肪摄入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脂肪,如鱼肉、豆类、坚果等,以 满足人体需要,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 肪酸。
学习自我监测方法,关注 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
及时就医
如有疑虑或出现异常症状 ,应及时就医诊治。
04
CATALOGUE
高脂血症患者的生活指导
高脂血症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
高脂血症患者应定期进行血脂 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过度肥 胖,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气血、脏腑、经络等各个系统的正常运作依赖于各种物质 的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尤其是脂质代谢的紊乱,就会引发各种疾病。高 脂血症便是其中之一。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的认识
总结词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 调、年老体衰等。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是导致高脂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导致水谷运化失常 ,痰湿内生,痰湿阻塞脉络,影响气血运行,最终引 发高脂血症。此外,情志失调也是病因之一,长期精 神压力过大或情绪波动,可导致气血瘀滞,引发高脂 血症。年老体衰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 长,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引发高 脂血症。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改善血脂 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脂血症的知识普及ppt课件

纤维等的摄入。
增加体育锻炼
适量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跑步等,有助于降低血
脂水平。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之 一,通过合理饮食和锻炼控制 体重有助于改善脂质代谢。
药物治疗
对特类药物等。
03
饮食调整与营养治疗原则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降低血脂水平。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等。
按摩治疗
02
按摩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速脂肪代谢,有助于降低血脂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推、拿、按、摩等。
中医技术辅助治疗的效果
03
针灸、按摩等中医技术辅助治疗在降低血脂方面具有一定的效
果,但需要长期坚持。
其他非药物手段推荐
饮食调整
饮食是控制血脂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患者减少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 品的摄入。
有利于控制血脂水平。
心理干预的方法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 心理教育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变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提
高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干预的效果
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 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心血管
健康状况。
针灸、按摩等中医技术辅助治疗
针灸治疗
01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代谢,从而
副作用防范和处理方法
肝损害防范
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应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评估。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谨慎选择药 物并调整剂量。同时,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肝损害。
肌肉毒性防范
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肌肉毒性反应,表现为肌痛、肌无力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询问 患者是否有肌肉不适的症状,并定期监测肌酸激酶水平。对于出现肌肉毒性反应的患者, 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增加体育锻炼
适量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跑步等,有助于降低血
脂水平。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之 一,通过合理饮食和锻炼控制 体重有助于改善脂质代谢。
药物治疗
对特类药物等。
03
饮食调整与营养治疗原则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降低血脂水平。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等。
按摩治疗
02
按摩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速脂肪代谢,有助于降低血脂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推、拿、按、摩等。
中医技术辅助治疗的效果
03
针灸、按摩等中医技术辅助治疗在降低血脂方面具有一定的效
果,但需要长期坚持。
其他非药物手段推荐
饮食调整
饮食是控制血脂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患者减少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 品的摄入。
有利于控制血脂水平。
心理干预的方法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 心理教育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变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提
高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干预的效果
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 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心血管
健康状况。
针灸、按摩等中医技术辅助治疗
针灸治疗
01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代谢,从而
副作用防范和处理方法
肝损害防范
在使用药物治疗前,应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评估。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谨慎选择药 物并调整剂量。同时,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肝损害。
肌肉毒性防范
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肌肉毒性反应,表现为肌痛、肌无力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询问 患者是否有肌肉不适的症状,并定期监测肌酸激酶水平。对于出现肌肉毒性反应的患者, 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中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PPT医学课件

• 此方有降血脂的功效。
29
其它药膳疗法
• 山楂二花茶:山楂、银花、菊花各25克,放茶杯 内,冲入开水,加盖片刻即可代茶随饮,可有降 脂作用;
• 芹菜饮:芹菜200克,以芹菜根端茎及全根为宜。 煎头汁,早晨空腹服用;煎二汁,傍晚空腹服用。 轻者1剂,重者每日2剂分4次服,一般连服3周左 右。
• 玉米粉粥:先将粳米100克入锅内,加水500800ml。煮至粳米开花后,调入适量玉米粉,使 粥成稀糊状,再稍煮片刻即可。每日三餐均可温 热服食。
• 传统中医学中没有高脂血症的病名,现代中医根 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认为,一般将之归属 于传统中医学的“痰浊”、“血瘀”范畴。
• 中医虽无血脂的概念,但对人体“脂”“膏”则 早已有所认识,常把膏脂并称,且由于过多的膏 脂浊化而成湿浊、痰饮,使气血运行障碍。脏腑 功能失调,而成高脂血症。这是渊源于《内经》 的中医“膏脂学说”,是认识本病的理论依据。
• 肥胖、混浊内困的高脂血症患者:用泽泻、 决明子各15克,荷叶10克,苍术9克,水煎 代茶饮。或仙人掌、车前草各30克,水煎 服。
• 脾虚淤血证:脾虚淤血证的高脂血症患者 用北黄芪15克,山楂20克,水煎服。
27
中药方剂应用小结
临床上血脂检查虽都是高脂血症,但体 质情况不一,中医重视辩证论治,按照个 体特征,选用方剂,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8
高脂血症对人体的危害
•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1)促发动脉粥样 硬化;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高血压 病的易患因素;4)脑血管病的致病因素;
• 脂肪肝的孪生兄弟:三酰甘油约占肝湿重 的10%,为轻度;如高于50%以上,即为 重度;
• 高脂血症常伴发糖尿病 • 高脂血症常诱发胆石症
9
29
其它药膳疗法
• 山楂二花茶:山楂、银花、菊花各25克,放茶杯 内,冲入开水,加盖片刻即可代茶随饮,可有降 脂作用;
• 芹菜饮:芹菜200克,以芹菜根端茎及全根为宜。 煎头汁,早晨空腹服用;煎二汁,傍晚空腹服用。 轻者1剂,重者每日2剂分4次服,一般连服3周左 右。
• 玉米粉粥:先将粳米100克入锅内,加水500800ml。煮至粳米开花后,调入适量玉米粉,使 粥成稀糊状,再稍煮片刻即可。每日三餐均可温 热服食。
• 传统中医学中没有高脂血症的病名,现代中医根 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认为,一般将之归属 于传统中医学的“痰浊”、“血瘀”范畴。
• 中医虽无血脂的概念,但对人体“脂”“膏”则 早已有所认识,常把膏脂并称,且由于过多的膏 脂浊化而成湿浊、痰饮,使气血运行障碍。脏腑 功能失调,而成高脂血症。这是渊源于《内经》 的中医“膏脂学说”,是认识本病的理论依据。
• 肥胖、混浊内困的高脂血症患者:用泽泻、 决明子各15克,荷叶10克,苍术9克,水煎 代茶饮。或仙人掌、车前草各30克,水煎 服。
• 脾虚淤血证:脾虚淤血证的高脂血症患者 用北黄芪15克,山楂20克,水煎服。
27
中药方剂应用小结
临床上血脂检查虽都是高脂血症,但体 质情况不一,中医重视辩证论治,按照个 体特征,选用方剂,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8
高脂血症对人体的危害
•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1)促发动脉粥样 硬化;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高血压 病的易患因素;4)脑血管病的致病因素;
• 脂肪肝的孪生兄弟:三酰甘油约占肝湿重 的10%,为轻度;如高于50%以上,即为 重度;
• 高脂血症常伴发糖尿病 • 高脂血症常诱发胆石症
9
高血脂PPT参考幻灯片

17
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
1、多吃谷类少吃肉 血脂异常,特别是血总胆固醇升高者,必须
首先进行饮食治疗。即使服用调整血脂的药物, 也应以饮食治疗为基础,否则药物的疗效也将被 无严格节制饮食所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多可 明显升高血总胆固醇水平。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 于肉、蛋、乳脂等食品中,这些食品中也含有丰 富的胆固醇。患者应以谷类食物为主食,粗细搭 配。多食豆类、淡水鱼、植物油、含植物纤维素 较多的绿色植物如蔬菜、水果(苹果、香蕉等) 等。严格控制体重。
一、血脂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两大类: 原发性血脂异常:主要由血脂及脂蛋白代 谢遗传缺陷及环境、饮食等因素引起的脂/ 蛋白/糖代谢紊乱。 继发性血脂异常:主要继发于糖尿病、肝 脏疾病、肾脏疾病等而引起。
8
造成血脂及脂蛋白异常的原因:
饮食:饮食对脂质和脂蛋白影响特别明显,高胆固醇及饱和 脂肪酸造成胆固醇的增高。
4、不要服用某些药物后检查。如避孕药、激素类药物等 可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
如果检查血脂异常,应当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查血脂,
最后请医生帮助确定高脂血症的诊断。
16
高脂血症病人日常生活保养
1、控制总摄入热量 2、低脂饮食:应多吃含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 多、含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少的食物,如瘦肉、 鱼(带鱼除外)、虾、豆制品、水果及蔬菜等; 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及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奶 制品、蛋黄、带鱼脑、肝肾及肠等动物内脏。另 外,应防止进食过多的糖类,包括糖果及甜食。 3、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避免过度饮酒。适当 增加体力或文体活动,消除过度的精神紧张。
血脂检查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检查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禁食:采血前一天晚10点钟开始禁食,空腹12小时以 上晨间取血。
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
1、多吃谷类少吃肉 血脂异常,特别是血总胆固醇升高者,必须
首先进行饮食治疗。即使服用调整血脂的药物, 也应以饮食治疗为基础,否则药物的疗效也将被 无严格节制饮食所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多可 明显升高血总胆固醇水平。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 于肉、蛋、乳脂等食品中,这些食品中也含有丰 富的胆固醇。患者应以谷类食物为主食,粗细搭 配。多食豆类、淡水鱼、植物油、含植物纤维素 较多的绿色植物如蔬菜、水果(苹果、香蕉等) 等。严格控制体重。
一、血脂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两大类: 原发性血脂异常:主要由血脂及脂蛋白代 谢遗传缺陷及环境、饮食等因素引起的脂/ 蛋白/糖代谢紊乱。 继发性血脂异常:主要继发于糖尿病、肝 脏疾病、肾脏疾病等而引起。
8
造成血脂及脂蛋白异常的原因:
饮食:饮食对脂质和脂蛋白影响特别明显,高胆固醇及饱和 脂肪酸造成胆固醇的增高。
4、不要服用某些药物后检查。如避孕药、激素类药物等 可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
如果检查血脂异常,应当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查血脂,
最后请医生帮助确定高脂血症的诊断。
16
高脂血症病人日常生活保养
1、控制总摄入热量 2、低脂饮食:应多吃含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 多、含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少的食物,如瘦肉、 鱼(带鱼除外)、虾、豆制品、水果及蔬菜等; 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及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奶 制品、蛋黄、带鱼脑、肝肾及肠等动物内脏。另 外,应防止进食过多的糖类,包括糖果及甜食。 3、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避免过度饮酒。适当 增加体力或文体活动,消除过度的精神紧张。
血脂检查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检查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禁食:采血前一天晚10点钟开始禁食,空腹12小时以 上晨间取血。
中药治疗高血脂与脂肪肝 PPT课件

高脂血症在我国已不少见,据调查成 人中血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升高 者约占10%至20%,甚至儿童中也有近 10%者血脂升高,而且高脂血症的发生率 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脂肪肝是当今社会 人群中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生活方式病, 一般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l0%左右,肥胖 人群中在50%以上,50%的糖尿病患者合 并患有脂肪肝,这些都与我国人民的生活 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原因 有密切关系。
脂肪肝
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 为脂肪肝(fatty liver)。肝内积聚的脂质依病因不同可以是三酰甘油、脂肪 酸、磷脂或胆固醇酯等,其中以三酰甘油为多。根据脂肪含量,可将脂肪 肝分为轻型(含脂肪5%~10%)、中型(含脂肪10%~25%)、重型(含脂肪 25%~50%或>30%)三型。
高血脂与脂肪肝的成因
传统的西药治疗
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高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 类固醇)的总称,脂质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须 物质。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其中三酰甘油参与人体内 能量代谢,而胆固醇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脂质 分为:脂肪酸(FA)、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和磷脂(PL)。其中三酰甘油 和磷脂为复合脂质。血浆中的胆固醇又分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脂(CE) 两种,二者统称为血浆总胆固醇(TC)。 高脂血症(hyperlipoidemia)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 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脂肪肝、胰腺炎等。 流行病学:血脂水平与遗传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种族人群和饮 食情况下的血脂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西方男性的平均胆固醇水平 为5.4mmol/L,而日本男性相对较低,仅为4.3mmol/L。我国人群的胆固醇 水平亦低于欧美人群,平均为3.8~5.14mmol/L。
脂肪肝
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 为脂肪肝(fatty liver)。肝内积聚的脂质依病因不同可以是三酰甘油、脂肪 酸、磷脂或胆固醇酯等,其中以三酰甘油为多。根据脂肪含量,可将脂肪 肝分为轻型(含脂肪5%~10%)、中型(含脂肪10%~25%)、重型(含脂肪 25%~50%或>30%)三型。
高血脂与脂肪肝的成因
传统的西药治疗
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高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 类固醇)的总称,脂质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须 物质。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其中三酰甘油参与人体内 能量代谢,而胆固醇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脂质 分为:脂肪酸(FA)、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和磷脂(PL)。其中三酰甘油 和磷脂为复合脂质。血浆中的胆固醇又分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脂(CE) 两种,二者统称为血浆总胆固醇(TC)。 高脂血症(hyperlipoidemia)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 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脂肪肝、胰腺炎等。 流行病学:血脂水平与遗传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种族人群和饮 食情况下的血脂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西方男性的平均胆固醇水平 为5.4mmol/L,而日本男性相对较低,仅为4.3mmol/L。我国人群的胆固醇 水平亦低于欧美人群,平均为3.8~5.14mmol/L。
《高脂血症及治疗》PPT课件

4 高密度脂蛋白(HDL) :主要在肝合成,部分来自乳糜微粒代谢。
主要作用—胆固醇的逆转运,即将肝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转 运出来然后由肝分解代谢。其升高有利于外周组织(包括 动脉壁)移除胆固醇,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5 脂蛋白(Apo)小(a)Lp(a)其脂质成分与LDL相似,其浓度升高 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和 脂蛋白异常血症
内科学教研室
医学PPT
1
一 基本概念 (一)血脂:指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二)脂蛋白:蛋白质、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所组成 的复合体。含甘油三酯多者密度低,少者密度高。多数在 肝与小肠合成。
(三)载脂蛋白(Apo):脂蛋白的蛋白部分,载脂蛋白与脂 质结合担负在血浆中运转脂质的功能。已发现20余种。按 组成分为A.B.C.D.E.。每一型又分若干亚型。。
医学PPT
10
3 低密度脂蛋白(LDL) :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降解产物,主要含
内源性胆固醇,ApoB占蛋白部分的95%。半衰期3—4天。 主要作用——将胆固醇从肝内运到肝外组织。其水平升高 与心血管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有关。其中最小而密LDL3 (sLDL)对受体亲和力低于大而松的LDL1及LDL2,在血 中仃留时间长不易从血中清除,半衰期较其它亚型长,且 易进入动脉内膜易被氧化形成泡沫细胞,故有高度致动脉 粥样硬化作用。
医学PPT
2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超速离心法:根据脂蛋白在一定密度的介质中漂浮速率不
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分离方法 电泳法:根据不同密度的脂蛋白所含蛋白质的表面电荷不同,
利用电泳将其分离,并与血浆蛋白质的迁移率比较以判断其部位。
医学PPT
主要作用—胆固醇的逆转运,即将肝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转 运出来然后由肝分解代谢。其升高有利于外周组织(包括 动脉壁)移除胆固醇,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5 脂蛋白(Apo)小(a)Lp(a)其脂质成分与LDL相似,其浓度升高 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和 脂蛋白异常血症
内科学教研室
医学PPT
1
一 基本概念 (一)血脂:指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二)脂蛋白:蛋白质、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所组成 的复合体。含甘油三酯多者密度低,少者密度高。多数在 肝与小肠合成。
(三)载脂蛋白(Apo):脂蛋白的蛋白部分,载脂蛋白与脂 质结合担负在血浆中运转脂质的功能。已发现20余种。按 组成分为A.B.C.D.E.。每一型又分若干亚型。。
医学PPT
10
3 低密度脂蛋白(LDL) :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降解产物,主要含
内源性胆固醇,ApoB占蛋白部分的95%。半衰期3—4天。 主要作用——将胆固醇从肝内运到肝外组织。其水平升高 与心血管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有关。其中最小而密LDL3 (sLDL)对受体亲和力低于大而松的LDL1及LDL2,在血 中仃留时间长不易从血中清除,半衰期较其它亚型长,且 易进入动脉内膜易被氧化形成泡沫细胞,故有高度致动脉 粥样硬化作用。
医学PPT
2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超速离心法:根据脂蛋白在一定密度的介质中漂浮速率不
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分离方法 电泳法:根据不同密度的脂蛋白所含蛋白质的表面电荷不同,
利用电泳将其分离,并与血浆蛋白质的迁移率比较以判断其部位。
医学PPT
中医治疗高血脂黄宏敏ppt课件

ppt课件.
4
辨舌苔
痰湿苔 痰湿苔
湿热苔(热重于湿)
湿热苔(湿 重于热)
ppt课件.
5
指南六证辨舌
湿热蕴结:龙胆泻 肝汤或茵陈蒿汤
脾肾阳虚:右归丸合 参苓白术散
痰湿内阻 温胆汤
脾虚失运
脾虚湿盛:胃苓汤
ppt课件.
痰瘀结滞: 二陈合血府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
(肝肾不足当有苔,热盛伤津 当干燥并可有薄黄苔)
中医治疗高血脂
高血症(hyperlipidemia)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致使血液 中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三担固醇(LDL-C)、甘油三酯(TG) 等升高的病症。其中主要是指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脂血症。根据
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脂血症多有家族遗传
倾向,原因未明;继发性高脂血症多继发于糖尿病、肾脏病、甲状腺 功能减退等疾病。血脂异常与不良生活方式、饮食t年龄的增长有关。 经大量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首
ppt课件.
9
痰瘀结滞证
痰瘀结滞证 证候:头晕身重,胸胁胀闷,肢体麻木,口干纳呆,
大便不爽,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脉滑或细涩。 治法:化痰行瘀。 方药: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陈皮9g,半夏9g,茯苓15g,柴胡9g,枳实9g,
赤自芍各15g,生地黄9g,当归9g,川芎9g 桃仁9g, 红花9g等。 加减:血瘀重,加三棱9g,莪术9g以破血化瘀。 中成药:①山庄降脂片,口服,1次8片,1日3次; ②通脉降脂片,口服,1次4片,
理化检查 血清TC:在5.20mmol/L(200mg/dl)以下为合适范围,5.23~
5.69mmol/L(201~219mg/dl)为边缘升高,5.72mmol/L(220mg /dl)以上为升高。 血清LDL-C:在3.12mmol/L(120mg/dl)以下合适范围,3.15~ 3.61mmol/L(121~139mg/dl)为边缘升高,3.64mmol/L(140mg /dl)以上为升高。 血清HDL-C:在1.04mmol/L(40mg/dl)以上为合适范围,0.91 mmol/ L(35mg/dl)以下为减低。 血清TG:在1.70mmol/L(l50mg/dl)以下为合适范围,1.70mmol/L (l50mg/dl)以上为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全球销售额前200种的处方药中,有8种是降胆固醇药,总销售额 为214.5亿美元,排名各类用药之首。 Statins类药是目前已 知最有效的降胆固醇药,预计全球Statins类药物市场规模将 超过180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其中,立普妥是去年全 球销售额最大的处方药,2005年可望成为全球第一个销售额破百亿美 元的药品。
• 传统中医学中没有高脂血症的病名,现代中医根 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认为,一般将之归属 于传统中医学的“痰浊”、“血瘀”范畴。
• 中医虽无血脂的概念,但对人体“脂”“膏”则 早已有所认识,常把膏脂并称,且由于过多的膏 脂浊化而成湿浊、痰饮,使气血运行障碍。脏腑 功能失调,而成高脂血症。这是渊源于《内经》 的中医“膏脂学说”,是认识本病的理论依据。
6
西医治疗的局限性与预防重要性
• WHO心血管病计划的负责人Dr.Ivan Gyarfas指 出:美国用先进技术如抗高血压药,溶栓,监护 室,PTCA及CABG等只能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 1/3,另2/3死亡率的下降是靠合理膳食 ,控制高 血压,禁烟,体育锻炼等,这说明了非药物治疗 的重要性。
• WHO的专家指出:尽管心血管病是头号杀手, 但如果积极开展预防,每年可挽救600万人的生 命。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预防是最 实际最少花费的办法,是不用药物而健康生活的 方法。
13
高脂血症对人体的危害
•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1)促发动脉粥样 硬化;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高血压 病的易患因素;4)脑血管病的致病因素;
• 脂肪肝的孪生兄弟:三酰甘油约占肝湿重 的10%,为轻度;如高于50%以上,即为 重度;
• 高脂血症常伴发糖尿病 • 高脂血症常诱发胆石症
14
中医有关“脂”的认识
• 由此可见,保持血中胆固醇水平的平衡状态非常 重要,任何片面的观点和措施,如贪吃或忌口都 是不可取的。
11
其它血脂的功能
• 三酰甘油(甘油三酯):1)机体的能量来源;2) 隔热、保暖和保护机体;3)约占脂肪组织中98%;
• 脂蛋白:是血脂在血中的存在形式。使血脂在血 中能自由循环;
• 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环卫工人”及“冠心病 的克星。”1)激活脂质代谢的关键酶,清除组织 中的胆固醇,并运送到肝脏中处理;2)抑制低密 度脂蛋白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受体的结 合,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在细胞中的堆积。
4
亚洲人胆固醇高 患病风险大
• 一项最新的“亚太心血管疾病和中风调查”显示,随着亚 洲人饮食中的胆固醇含量不断增加,亚洲人患上心脏病和 中风的几率将会越来越高。
• 上述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亚洲人体内的胆固醇每增加一单 位(1mmol/L),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几率就增加35%,和 血管有关的中风几率也会增加25%。
10
血脂各成分功能
• 胆固醇功能:正常范围内胆固醇是维持生命活动 的守护神。其主要有三种生理功能:1)形成胆酸; 2)构成细胞膜;3)合成激素;
• 胆固醇功过评说:正常血中的含量变化较大,参 考值为2.85~5.96 毫摩尔/升(110~230毫克/分 升)。科学数据证实,在此范围内,心血管病发 生率低,健康状况良好,较少死于心血管病,预 期寿命较长。
• 富贵病包括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症、 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 医学研究表明,六种富贵病均是不良生活 方式造成的;
• 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六种行为:1)A 型行为; 2)C 型行为;3)致胖行为;4)高盐行为; 5)吸烟行为;6)酗酒行为等;
• 远离富贵病一定要把预防放在首位,从改 变生活方式入手。
• 血脂组成:包含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和 胆固醇酯、各类磷脂及游离脂肪酸等;
• 脂蛋白是脂质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 脂蛋白分为如下四类:L)3)极低 密度脂蛋白(VLDL)4)乳糜微粒(CM) • 血脂来源有两部分:1)食物,称为外源性 血脂;2)体内合成,称为内源性血脂。
12
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
• 高脂血症低龄化的趋势:1)不良的保健食品;2) 西方饮食习惯普及;3)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 良的饮食习惯及缺乏运动;
• 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1)遗传因素;2)社会 环境因素,如年龄和性别、饮食、吸烟、专业与 运动、体重、季节与天气的影响等;
• 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1)肥胖症;2)糖尿病; 3)甲状腺功能低下;4)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 功能衰竭等肾脏病;5)肝脏疾病;6)急性胰腺 炎;7)药源性高脂血症;8)其它因素。
7
第二部分
高脂血症的生化基础知识
8
高脂血症的定义
• 高脂血症(或叫血脂异常、血脂失调症) 是指血浆(或血清)中一种或多种脂质的 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证,以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 降低和(或)三酰甘油水平增高为主要特 征。
•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9
血脂组成、存在形式及分类
• 心血管病每年夺走1200万人的生命,接近世界人口总死亡的1/4,成 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中岛宏博士 说:“在今天的世界上,心血管疾病比其他任何疾病杀死更多的人,并使 千百万人致残。”。
• 尽管近30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除东欧各国外的大多数国家都有不同 程度的下降,但其仍是多数国家45岁以上男性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在女性则是仅次于肿瘤的第二位死因,严重影响着人类的期望寿命和 生存质量。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Jack He(贺福长) R. Ac. MD (China) Tel:778 869 5459
1
授课内容概略
• 高脂血症的相关资料介绍 • 高脂血症的生化基础知识 • 高脂血症的预防 • 高脂血症的诊断 • 高脂血症的治疗
2
第一部分 高脂血症的相关资料介绍
3
心血管病的流行状况
• 当西方人胆固醇增加1单位,心血管罹病风险约增26%, 风险仍较亚洲人低。这也意味着,亚洲人高胆固醇造成的 罹病风险比西方人高。
• 验胆固醇量度有两种单位,一种单位是mmol/l,总胆固醇 量度5.2mmol/L或以下为正常。另一单位是mg/dl ,总胆 固醇量度200mg/dl以下为正常。
5
富贵病种类与成因
• 传统中医学中没有高脂血症的病名,现代中医根 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认为,一般将之归属 于传统中医学的“痰浊”、“血瘀”范畴。
• 中医虽无血脂的概念,但对人体“脂”“膏”则 早已有所认识,常把膏脂并称,且由于过多的膏 脂浊化而成湿浊、痰饮,使气血运行障碍。脏腑 功能失调,而成高脂血症。这是渊源于《内经》 的中医“膏脂学说”,是认识本病的理论依据。
6
西医治疗的局限性与预防重要性
• WHO心血管病计划的负责人Dr.Ivan Gyarfas指 出:美国用先进技术如抗高血压药,溶栓,监护 室,PTCA及CABG等只能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 1/3,另2/3死亡率的下降是靠合理膳食 ,控制高 血压,禁烟,体育锻炼等,这说明了非药物治疗 的重要性。
• WHO的专家指出:尽管心血管病是头号杀手, 但如果积极开展预防,每年可挽救600万人的生 命。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预防是最 实际最少花费的办法,是不用药物而健康生活的 方法。
13
高脂血症对人体的危害
• 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1)促发动脉粥样 硬化;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高血压 病的易患因素;4)脑血管病的致病因素;
• 脂肪肝的孪生兄弟:三酰甘油约占肝湿重 的10%,为轻度;如高于50%以上,即为 重度;
• 高脂血症常伴发糖尿病 • 高脂血症常诱发胆石症
14
中医有关“脂”的认识
• 由此可见,保持血中胆固醇水平的平衡状态非常 重要,任何片面的观点和措施,如贪吃或忌口都 是不可取的。
11
其它血脂的功能
• 三酰甘油(甘油三酯):1)机体的能量来源;2) 隔热、保暖和保护机体;3)约占脂肪组织中98%;
• 脂蛋白:是血脂在血中的存在形式。使血脂在血 中能自由循环;
• 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环卫工人”及“冠心病 的克星。”1)激活脂质代谢的关键酶,清除组织 中的胆固醇,并运送到肝脏中处理;2)抑制低密 度脂蛋白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受体的结 合,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在细胞中的堆积。
4
亚洲人胆固醇高 患病风险大
• 一项最新的“亚太心血管疾病和中风调查”显示,随着亚 洲人饮食中的胆固醇含量不断增加,亚洲人患上心脏病和 中风的几率将会越来越高。
• 上述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亚洲人体内的胆固醇每增加一单 位(1mmol/L),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几率就增加35%,和 血管有关的中风几率也会增加25%。
10
血脂各成分功能
• 胆固醇功能:正常范围内胆固醇是维持生命活动 的守护神。其主要有三种生理功能:1)形成胆酸; 2)构成细胞膜;3)合成激素;
• 胆固醇功过评说:正常血中的含量变化较大,参 考值为2.85~5.96 毫摩尔/升(110~230毫克/分 升)。科学数据证实,在此范围内,心血管病发 生率低,健康状况良好,较少死于心血管病,预 期寿命较长。
• 富贵病包括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症、 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 医学研究表明,六种富贵病均是不良生活 方式造成的;
• 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六种行为:1)A 型行为; 2)C 型行为;3)致胖行为;4)高盐行为; 5)吸烟行为;6)酗酒行为等;
• 远离富贵病一定要把预防放在首位,从改 变生活方式入手。
• 血脂组成:包含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和 胆固醇酯、各类磷脂及游离脂肪酸等;
• 脂蛋白是脂质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 脂蛋白分为如下四类:L)3)极低 密度脂蛋白(VLDL)4)乳糜微粒(CM) • 血脂来源有两部分:1)食物,称为外源性 血脂;2)体内合成,称为内源性血脂。
12
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
• 高脂血症低龄化的趋势:1)不良的保健食品;2) 西方饮食习惯普及;3)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 良的饮食习惯及缺乏运动;
• 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1)遗传因素;2)社会 环境因素,如年龄和性别、饮食、吸烟、专业与 运动、体重、季节与天气的影响等;
• 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1)肥胖症;2)糖尿病; 3)甲状腺功能低下;4)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 功能衰竭等肾脏病;5)肝脏疾病;6)急性胰腺 炎;7)药源性高脂血症;8)其它因素。
7
第二部分
高脂血症的生化基础知识
8
高脂血症的定义
• 高脂血症(或叫血脂异常、血脂失调症) 是指血浆(或血清)中一种或多种脂质的 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病证,以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 降低和(或)三酰甘油水平增高为主要特 征。
•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9
血脂组成、存在形式及分类
• 心血管病每年夺走1200万人的生命,接近世界人口总死亡的1/4,成 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中岛宏博士 说:“在今天的世界上,心血管疾病比其他任何疾病杀死更多的人,并使 千百万人致残。”。
• 尽管近30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除东欧各国外的大多数国家都有不同 程度的下降,但其仍是多数国家45岁以上男性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在女性则是仅次于肿瘤的第二位死因,严重影响着人类的期望寿命和 生存质量。
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Jack He(贺福长) R. Ac. MD (China) Tel:778 869 5459
1
授课内容概略
• 高脂血症的相关资料介绍 • 高脂血症的生化基础知识 • 高脂血症的预防 • 高脂血症的诊断 • 高脂血症的治疗
2
第一部分 高脂血症的相关资料介绍
3
心血管病的流行状况
• 当西方人胆固醇增加1单位,心血管罹病风险约增26%, 风险仍较亚洲人低。这也意味着,亚洲人高胆固醇造成的 罹病风险比西方人高。
• 验胆固醇量度有两种单位,一种单位是mmol/l,总胆固醇 量度5.2mmol/L或以下为正常。另一单位是mg/dl ,总胆 固醇量度200mg/dl以下为正常。
5
富贵病种类与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