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点评: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申论范文_保护水体资源延续中华血脉

申论范文_保护水体资源延续中华血脉保护水体资源延续中华血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体资源的保护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作为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维系动植物群落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撑。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许多水体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对水体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保护水体资源是保护中华民族的血脉。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国家,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从老子的“上善若水”到孟子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人对水的崇敬和理解贯穿了几千年的历史。
然而,当今社会,人们对水的珍视和重视却有所减弱,大量的河流湖泊遭到了破坏和污染。
如果我们不加以保护,那么我们将失去自己的文化根脉。
因此,保护水体资源不仅是保护我们自身的利益,也是保护中华民族的血脉。
其次,保护水体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水体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基础,不仅是人类生活的来源,也是维系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许多珍稀物种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体污染和过度开发破坏了这个生态系统,导致了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要保护水体资源,就必须恢复和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生态平衡,维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当前的水资源保护形势并不容乐观。
水质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违法违规排放等问题依然存在。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同时,还需要加大投入,提高水环境治理的技术和设施,以便更加有效地处理和净化水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教育,让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水体资源的重要性,从一些小事做起,如减少用水、垃圾分类等。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水体资源的科学保护。
在推动水体资源保护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水资源申论作文

水资源申论作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不仅拥有众多人口,还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一个关乎国家和民众福祉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中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丰富,北方地区则水资源匮乏,特别是西北地区旱涝差异大。
这使得我国的水资源不仅存在区域性的分布问题,更面临着供需矛盾的尖锐对立。
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过度开采和污染已经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工业污水、农业用水的过量灌溉和生活污水在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
这种现象不仅使人们在用水上感到困扰,更让一些地区发生了水源枯竭、土地退化的事件。
针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中国政府和全社会都意识到了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首先,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善水资源供给条件。
其次,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推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此外,全社会普遍参与,增强公众的水资源意识和节水意识,从源头上控制水的过量消耗和污染。
然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和治理力度,加快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督查和执法力度,提高违法的成本和风险。
同时,企业和个人应积极参与节约用水的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用水量,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解决水资源问题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个人以及整个社会都要共同发挥作用,从源头上控制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020甘肃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赏析:保护水资源

2020甘肃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赏析:保护水资源古人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纵观古今,我们发现,之所以一些古文明从强盛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不尊重自然客观规律,过度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最终酿成文明的衰败。
水资源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使用已经关系到人民的安康与国家的发展。
因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容忽视。
保护水资源保障个人生存需要。
“水是生命之源”,将持续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发展。
早在几年前,陕西卫视开展的“朝阳行动,水窖寄深情”活动中,镜头下的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由于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常年干旱缺水,当地村民经常遭遇水源危机,这种“缺水人生”让当地村民承受着太多难以忍受的折磨。
由此可见,水资源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给人类的身心健康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为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助力。
保护水资源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水土流失,同时,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使得部分水体严重污染,造成了发展隐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最终短视化发展;反观美国纽约,部分地区昔日饱受干旱缺水之苦,早已将培养节水意识当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特针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发出节约用水的倡议,互相监督,营造氛围。
中国作为缺水大国,更必须要加大宣传,动员各方力量一起节约保护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生产生活用水矛盾加剧,为社会持续发展已经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为什么在大力倡导水资源保护的几年仍然出现让人忧心的短缺问题呢?不难发现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地方政府畸形的政绩观作祟,GDP面前先经济效益再社会效益;各项环保政策的无故缺席,污染在前有效的管理制度仍然滞后;治污设施的难以落实,口号喊得响当当落实起来轻飘飘……中国作为缺水大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亟需政府、企业主动作为。
关于水申论作文

关于水申论作文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水申论作文主要围绕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及管理展开。
在撰写水申论作文时,需要注意不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下面是一篇范文供参考:
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正处于日益紧缺的状态。
然而,我们对于水的悠闲浪费却不可谓不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该采取紧急行动,以保护水资源并合理利用。
首先,我们必须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水污染是当前水资源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应该实施严格的水污染控制政策,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公众也应该增加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减少污水排放,不乱倒垃圾,保持水环境的清洁与健康。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水资源利用政策。
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和义务节约用水。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水资源价格、推行用水限额制度等方式来促使公众节约用水。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节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用水效率。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
许多国家在水资源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一些国家可能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因此,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通过技术援助、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那些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解决水问题。
总之,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以确保我们的后代也能够享受到充足的水资源。
申论水大作文

申论水大作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水资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水资源的浪费,水危机正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水危机,每个人都应当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倡导合理使用水资源,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首先,合理利用水资源是缓解水危机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意识到水是珍贵的,做到精打细算,避免浪费。
比如,我们可以养成节水习惯,洗衣洗澡时减少用水量;在农田灌溉方面,可以采用滴灌和微喷等节水技术,将水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节水、限制浪费行为,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重视度。
其次,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水源地是供应我们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必须加强保护。
首先,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明确禁止污染行为,并加大对污染源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其次,要强化水源地的监测与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水污染问题。
同时,要推动建立跨界河流和湖泊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共同维护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水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
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方面,应推广节水技术和高效灌溉技术,降低水的消耗量。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开发利用海水淡化和废水回收等新型水资源,实现对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另外,水资源的管理者应根据地区特点和需求,合理规划和分配水资源,确保各个行业和部门的用水需求得到合理满足。
总之,解决水危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合理使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政府和企业也要加强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和跨区域合作,共同构建起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未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于水资源的申论

再看看那些被污染的河流,原本清澈得像镜子一样,能倒映出蓝天白云和岸边的绿树红花。现在呢,变得黑乎乎、脏兮兮的,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水里的鱼儿就像无家可归的孩子,在这被污染的水里艰难地生存着。这和我们把自己住的房子弄得又脏又乱有啥区别呢?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就像我们的大房子,水就是房子里的重要资源,我们把水弄脏了,这房子还能住得舒服吗?
咱可别忘了,工业生产里水也是个大功臣呢。那些个大工厂里,水像一个勤劳的搬运工,运送着各种原料,又像一个冷静的降温器,防止机器因为过热而罢工。要是水不够或者水被污染了,这工厂就像一个生了病的巨人,没了往日的活力。这和人一样啊,要是人没了健康的血液,身体就垮了像嗷嗷待哺的小娃娃,眼巴巴地等着水来滋润。麦苗儿喝饱了水,就像战士一样精神抖擞,茁壮成长。要是遇到干旱,那庄稼地就像一片被遗忘的沙漠,颗粒无收。这水对庄稼的重要性,就如同阳光对花朵的重要性一样,缺了可不行。
关于水资源的申论
水,生命之源,这地球的蓝色血液,我们的日常生活可离不开它。
咱就说每天早上一睁眼,刷牙洗脸得用水吧。那水龙头里流出的水啊,就像一位默默服务的小仆人,干净利落地帮咱把脸洗得清清爽爽。再看看做饭的时候,淘米洗菜,水就像一个神奇的小魔术师,把脏东西带走,留下干净可口的食材。要是没了水,这饭可怎么做呀?就好比汽车没了油,只能干瞪眼。
我们得想办法保护水资源啊。节约用水得从咱们每一个人做起。就像每次洗完衣服的水,咱别直接倒掉,可以用来拖地啊。这就像把一个东西用两次,不浪费。还有啊,工厂也得加强对污水的处理,不能把污水直接排到河流里。这就好比一个人不能随地乱扔垃圾一样,得有公德心。
有关水的申论作文

有关水的申论作文
近年来,水资源问题愈发凸显,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首先,要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改进用水方式,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同时,还可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
其次,要加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工程的建设。
水资源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们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项目,同时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保护湖泊、河流等水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
水污染是当前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之一。
我们应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强对工业企业、农业生产等相关行业的监管,严格控制排污标准,确保水质安全和健康。
另外,要加强跨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工作。
有些地区缺水,而有些地区水资源却丰富,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水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制定合理的跨区域水资源调配方案,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最后,要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
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发和应用水资源智能监测系统、远程遥控技术等,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精细化
程度,为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总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才能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申论热点解读:节水行动600字

申论热点解读:节水行动,600字
申论热点解读:节水行动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降雨减少、河流枯竭、水资源缺乏、农产品价格上涨等问题日益严峻,国家明确要求,要大力推进节水行动。
节水行动,是指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原则,开展的文化学习、行为习惯的改变,以及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将水资源利用合理有效,降低水耗和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行动。
节水行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节水行动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量。
通过技术手段,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率更高,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出现,进而保护水资源。
其次,节水行动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以及经济发展,水资源的供应不足现象日益严重,而节水行动则可以加以缓解,减少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最终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
另外,节水行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水资源污染现象。
由于人口增加以及经济发展,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节水行动则可以有效的削减水资源的污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节水行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加强对节水行动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都开展节水行动,积极实施节水技术,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利用水资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减少水资源污染作出积极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论范文点评: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背景材料】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三是水资源与产业布局不匹配。
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基本保障了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但是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仍是我国当代四大水问题,并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防水灾能力总体提高与水灾害损失不断加大并存,水生态和水环境局部好转与整体形势严峻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
如何使水利与经济发展相适、与民生保障相宜?这既需要面对自然状况研究处置客观问题,也要针对人们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调整解决社会问题。
【题目】
根据给定材料,围绕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突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对策明确,措施具体可行,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范文】
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 解决缺水问题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水短缺已然是我国水资源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当前,要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摆在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动我国水资源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不断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但要清醒地看到,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水资源形势。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产力布局和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的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仍将长期存在;水资源配置能力整体上仍然偏低,现状人均供水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3;水资源利用率还不高,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左右。
为此,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强化行业用水定额管理,用水效率低于最低要求的,依法核减取水量;用水产品和工艺不符合节水要求的,限制生产取用水。
加大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的节水力度,在农业领域,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节水改造,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在工业领域,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在城市生活领域,加强供用水管理,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
从国家层面看,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
从区域层面看,加快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继续搞好引江济太、引黄济津济淀、珠江压咸补淡等应急调水,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从相邻河湖看,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治理、水系连通、科学调度等措施。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和管理。
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水源地建设、供水节水、排水治污及中水回用等工作,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作为水资源匮乏的国家,珍惜水资源,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无疑是必要之举。
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在研究探索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一定能克服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困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
文章立足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就如何解决缺水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化解对策,分析得当,细致入微,论述详实。
具体来看,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首先由对水资源的宏观定位将水资源的话题引入,随后即直奔主题,将焦点落在水短缺问题上,进而推出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总体要求。
第二段为第二部分,首先肯定了我国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取得的积极进展,同时客观地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目前仍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三段至第六段为第三部分,为对策部分。
第三段首先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角度,对解决水资源问题提出了整体性的要求。
随后几段分别从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三个方面,具体地论述了相应的措施。
末段为第四部分,再次强调了水资源的重要地位,与文章标题、观点相呼应,以积极的展望、昂扬向上的笔调收笔。
整体来看,全文结构完整,主线清晰,层次分明,论据充足,起承转合得当,语言流畅自然。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本篇文章值得考生借鉴的是对水资源现状分析不是纯粹的枯燥的理论文字叙述,而是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分析水资源的紧缺和不足,寥寥几个数据就简单的陈述了问题现状,这种阐述分析方式值得考生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