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25配合比计算书

C25砼配合比计算书一、 配制强度 (fcu,o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的配制强度采用下式确定:f cu,0≥f cu,k +1.645σ f cu,0=25+1.645×5.0=33.2(MPa ) 二、水灰比W/BW/B= ==0.53 取W/C=0.53三、每立方混凝土用水量 (m w )①根据《JGJ55-2011》第5.2.1条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设计混凝土的坍落度选定为160㎜,则选取m w =205+(160-90)÷20×5=222.5 kg 。
②掺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用水量计算经对比试验JK-2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为16.0% m wa =222.5×(1-16.0%)=187 kg 四、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 (m c )m c =m w ÷w/B =187÷0.53=353(kg) 五、确定砂率βs依据第5.4.1条,选取βs =43%。
六、确定粗集料(m g )和细集料(m s )用量:假定容重为2360 kg/m 3根据:m c + m g + m s + m w = m cp 及βs= m s ÷(m g +m s ) ×100%αα× f bf cu,0+αα×αb ×f b 0.53×37.5 33.2+0.53×0.2×37.5计算得:m g=1037 kg m s=783 kg七、每立方米基准砼材料用量(kg)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53:783:1037:187:7.77八、以基准砼配合比为基础,用等量取代法计算粉煤灰砼配合比:①依据《GBJ146-90》选取掺合料取代水泥率βck=20%。
②计算粉煤灰砼水泥用量(m c1)m c1=353×(1-20%)=282 (kg)③每立方粉煤灰砼的粉煤灰用量(m F)选取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 cu,o≥ f cu,k+1.645σ式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 = 6.00;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 cu,k = 50.00;经过计算得:f cu,0 = 50.00 + 1.645 × 6.00 = 59.87(N/mm2)。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W/C=αa×f ce/(f cu,0+αa×αb×f ce)式中:αa,α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αa = 0.46,αb = 0.07;f ce──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取59.33;经过计算得:W/C=0.46 × 59.33/(59.87 + 0.46 × 0.07 × 59.33) = 0.44。
实际取水灰比:W/C=0.44.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表选取: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m wa= m w0(1-β)式中:m 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10.00%。
C30配合比计算案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H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bu,O)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O为5.0MPa o表4.0.2C25-C45C5O-C55Σ 4.0 5.0 6.0根据公式fcu,02fcu,k+1.645B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 设计强度(MPa)6 ----- 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l∙645σ230+1.645X52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0.404535粉煤灰>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0.406555粉>0.40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0.406555复合掺合料>0.405545注:1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模板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模板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模板(请根据具体情况填写相关数据)配合比计算书1. 施工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强度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骨料种类及最大粒径:__________________4. 使用水泥种类及牌号:___________________5. 水灰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抗渗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骨料互评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步骤:1. 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2. 确定配合比的粉料含量、骨料含量和水灰比等参数。
3. 根据骨料的种类和最大粒径,确定配合比的骨料粒径级配。
4. 根据所选水泥种类及牌号,确定配合比的水泥用量。
5. 根据所选水泥和骨料的含量,计算混凝土的初始含水率。
6.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骨料互评等级,确定混凝土的最大骨料用量。
7. 根据水灰比和骨料含量,计算混凝土的水用量。
8. 综合以上参数,编制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表。
9. 根据配合比计算表,确定混凝土的各材料用量。
配合比计算表:------------------------------------------------------------------------材料 | 水泥 | 砂 | 碎石 | 水 |含量(kg/m³)| ________ | 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检查项目:1. 水灰比是否符合要求。
2. 骨料粒径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3. 骨料含量是否满足混凝土强度和骨料互评等级要求。
4. 混凝土的初始含水率是否合理。
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3)确定试配配合比:mc:mf0:mk0:ms:mg10:mg20:ma1:ma2:mw
=::::::::
三、试配,提出基准配合比
按理论配合比,试拌L拌合物,经试拌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见下表:
水泥
掺合料
砂
石
外加剂
水
坍落度(mm)
选粉煤灰取代水泥%;超量系数:
mcq= mc0×= kg/m3
mf0= mcq×= kg/m3
②计算矿粉用量(mk0)
选矿粉取代水泥%;
mk0= mc0×%= kg/m3
7.计算掺合料取代后的水泥用量(mc)mc=mc0-mcq-mk0=kg/m3
8.计算外加剂用量
①(ma1)
选取掺量为%,得:
Ma1=(mc+mf0+ mk0)×= kg/m3
抗压强度(MPa)
C/W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灰水比关系曲线图
根据上图可知相应于配制强度MPa的灰水比值为:
4.确定最终试验室配合比
按最佳C/W进行计算(表观密度可取基准配合比拌合物实测值kg/m3):
试验室配合比(kg/m3)
水胶比
水泥
掺合料
砂
石
外加剂
水
坍落度(mm)
砂率(%)
①
②
①
②
①
②
①
②
备注:1.曲线图应采用每格为1mm的网格纸准确画出;
ms0=βs(mcp- mc0- ma1- ma2- mw)=βs(mg10+mg20+ ms0)= kg/m3
mg10+mg20= kg/m3
水下C3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混凝土技术指标1、强度等级:C35;2、施工坍落度要求:180mm~220mm;3、使用年限级别:100年;4、抗渗等级:/二、设计依据1、GB/T 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2、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要求1、最大水胶比:C35≤0.50;2、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00kg/m3;3、设计坍落度: 180mm~220mm。
四、试验所选用原材料1、水泥:P.O42.5,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经长期统计28d抗压强度为48MPa;2、粉煤灰:F类II级,符合GB/T 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技术指标要求,粉煤灰掺量20%;3、砂:Ⅱ区中砂,细度模数2.6,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验收方法标准》技术指标要求;4、碎石:采用5~16.0mm和16~31.5mm二级配碎石按5~16.0mm:16~31.5mm=40:60 的比例复配成5~31.5mm碎石,其质量满足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验收方法标准》技术指标要求;5、水:自来水;6、减水剂:PCA-I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推荐掺量2.0%,减水率25%,其他技术指标满足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要求。
水下C3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1.1计算配制强度(1)选用JGJ55-2011中4.0.1计算公式fCU,O≥fCU,K+1.645σ考虑水下混凝土的复杂水文环境,配制混凝土时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即C35水下混凝土按照C40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设计,其标准差依据JGJ55-2011中表4.0.2取σ=5.0MPɑ,即:fCU,O≥40+1.645×5=48.2MPɑ(2)粗骨料采用碎石时,其回归系数按照JGJ55-2011表5.1.2中的要求选用:ɑa=0.53,ɑb=0.20(3)使用的P.O42.5水泥经长期统计28d抗压强度为fce=48.0MPɑ。
C30混凝土计算书(按维勃稠度)

关于C30管用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计算初步配合比1、确定砼的配制强度(f cu.o)已知设计强度f cu.k=30MPa,标准差σ =5MPa即f cu.o= f cu.k+1.645σ=3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已知配制强度f cu.o=38.2 MPa,水泥强度f ce=r c×f ce股=1.00×42.5=42.5MPa(式中: f ce,g为水泥标号的标准值, r c为水泥标号标准值的富余系数,根据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确定为1.00)水泥标号42.5,查回归系数得a a=0.46,a b=0.07即w/c=(a a×f ce)/( f cu.o+ a a×a b×f ce)=(0.46×42.5)/(38.2+0.46×0.07×42.5) =0.49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已知要求维勃稠度(20~60)s,按维勃稠度30s计算,碎石采用(5~20) mm 连续粒级,由于实验用砂为中砂,查JGJ55-2000,4.0.1-1表选单位用水量为175 kg。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⑴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已知单位用水量m wo=175㎏,水灰比w/c=0.49则: m co=m wo/(w/c)=175/0.49 =357㎏⑵按耐久性要求校核单位用水量:计算得单位用灰量大于C30砼要求的最小用灰量,符合要求.5、确定砂率(B s)由经验和实际选B s=38%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用质量法计算:已知B s=38%,单位水泥用量m co=357㎏,单位水量m wo=175 ㎏,拌和物湿表观密度ρc,c=2390㎏/m3,由公式得:m co+m wo+m so+m go=ρc,cm so/( m so+m go)= B s假定湿表观密度ρc,c=2390㎏/m3,得357+175+ m so+m go=2390[m so/( m so+m go)]×100%= 38%则: m so=(ρc,c-m co-m wo) B s=(2390-357-175)×0.38=706㎏m go=(ρc,-m co-m wo-m so)=2390-357-175-706 =1152㎏7、确定初步配合比由计算所得各单位用水量得Mc:Mw:Ms:Mg=357:175:607:1125即: 1:0.49:1.98:3.23二、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30L砼拌和物,各材料用量如下:水泥:357×0.03=10.71㎏水:175×0.03=5.25㎏砂:706×0.03=21.28㎏碎石:1152×0.03=34.56㎏2、调整工作性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砼,测定维勃稠度31s,粘聚性,保水性均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C35砼配合比计算书

M4.0抗折砼配合比计算书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3、设计塌落度30-50mm二、试配材料一览表三、计算配制弯拉强度(fcu.o)根据三、四级公路路面砼技术要求,取保证率悉数t为0.37;当水泥砼变异水平等级为“高”时,Cv=0.175根据设计要求,fcm=4.0Mpa、s=0.4Mpa则砼配制弯拉强度为:Fc=fcm/(1-1.04Cv)+t×s=4.0/(1-1.04×0.175)+0.37×0.4=5.04Mpa四、水灰比:根据计算砼配制弯拉强度fc=5.04Mpa,取水泥抗折强度fs=6.5Mpa,则计算水灰比为:w/c=1.5684/(fc+1.0097-0.3595×fs)=1.5684/(5.04+1.0097-0.3595×6.5)=0.42耐久性考核。
砼为三、四级公路路面所用,无抗冰冻要求,最大水灰比为0.48,计算结果符合耐久性要求,取水灰比W/C=0.42,灰水比C/W=2.38五、确定砂率:由砂的细度模数2.86,碎石4.75-31.5mm,取砂率βs=36%六、确定用水量:选取坍落度30-50mm,取40mm,水灰比W/C=0.42,砂率36%,则用水量为104.97+0.309×40+11.27×2.38+0.61×36=166kg/m3七、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m w×(C/W)=2.38×166=395kg/m3八、砂石用量:m so/2630+m go/2730=1-395/3100-166/1000-0.01×1m so/(m so+m go)=0.36计算结果:m so=676kg/m3m go=1201kg/m3采用粗集料的振实密度p gh计算路面砼中碎石的填充体积,以确保砼能够形成较高的嵌挤力,m go/p gh=1201/1680=71.5%,超过70%,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配制混凝土所用材料
1、水泥——采用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强度等级为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已检各项指标合格。
2、碎石——采用宝腾碎石厂生产的碎石,按5-20mm碎石占55%,20—37.5mm 碎石占45%,的比例掺配(该配比由委托方提供),混合料经筛分试验,符合5—37.5mm连续级配要求,碎石的各项指标已检合格(委托方提供)。
3、砂——采用陶思浩砂场河砂,属中砂,细度模数Mx=3.0,其它各项指标已检合格(委托方提供)。
4、水——采用饮用水。
二、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o)
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cu,k=25M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表标准差σ=
5.0Mpa,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o=30+1.645×5=38.2 Mpa。
三、计算混凝土水灰比(W/C)
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ce=Rc×fce,k=1.10×42.5=46.8Mpa。
(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本单位无混凝土强度加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A=0.46 B=0.07
W/C=Afce÷(fcu,o+ABfce)
=0.46×46.8÷(38.2+0.46×0.07×46.8)=0.54
2、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及其强度和耐久性要求,采用水灰比0.54
四、选定单位用水量(mωо)
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要求(罐车运输),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30—50 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查表确定用水量mωо=190kg/m3
五、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
m co= mωо/(W/C)=190/0.54=352kg
六、确定砂率(βs)
根据碎石最大粒径31.5mm,水灰比为0.54,砂率选定35%。
七、采用密度法计算砂(m so)和碎石(m go)的材料用量。
m
m so+m go+mωо=ρcp
m so/ (m so+m go)×100=βs
假定ρcp=2400kg/m3
m so=650 kg/m3
m go=1208 kg/m3
八、提出基准配合比
m co:m so:m go:mωо=352:650:1208:190=1:1.85:3.43:0.54
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
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25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
水泥: 8.8000kg
砂: 16.250kg
碎石: 30.200kg
水: 4.750kg
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混凝土拌合物,实测坍落度为21mm,不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因此在保证水灰比加10%水泥浆,按调整后水灰比0.54试拌25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
水泥: 9.677kg 碎石: 29.322kg
砂: 15.74kg 水: 5.226kg
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混凝土拌合物,实测坍落度为45mm,满足施工工艺及和易性要求,此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
测定该配合比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380kg/m3,修正该配比单位用量
m co:m so:m go:mωо=384:626:1163:207=1:1.63:3.03:0.54
九、试验室配合比
采用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0.54为准,增减3%的水灰比,分别按0.57、0.54、0.51三个水灰比拌制混凝土拌合物。
十、试拌验证
分别按0.57、0.54、0.51三个水灰比制作混凝土试件三组,测得28d抗压强度:
十一、选定最佳水灰比
根据不同水灰比验证试验反应出水灰比为0.54时,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及经济性、工作性要求。
选定配合比为:
mωо:m co:m so:m go=207:384:626:1163 =0.54:1:1.6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