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数据表

合集下载

板式换热器项目数据分析报告

板式换热器项目数据分析报告

板式换热器项目数据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对板式换热器项目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目的是为项目团队提供对该项目的评估和改进建议。

本报告将从项目进展情况、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项目进展情况该板式换热器项目自开始进行以来,进展顺利。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整体项目进度符合预期,关键里程碑得到及时完成。

然而,项目进展面临以下问题:1.工期控制不严:数据表明,一些任务的工期延误超出了允许范围。

这可能是由于项目计划的制定不够合理和对任务工期的评估不准确导致的。

2.成员分工不明确:数据显示,一些成员的工作重叠,而其他成员则负责的任务过少。

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制约了项目的整体效率。

改进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项目团队应:1.重新评估任务工期,确保合理性和准确性,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工期。

2.优化成员分工,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和责任,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成员间的协作与配合。

二、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是实施板式换热器项目的重要指标。

数据分析显示,在成本控制方面,该项目存在以下问题:1.成本预算超支:根据数据分析,项目目前的总成本超出了预算。

这可能是因为项目初期的成本估计不准确或者后期成本管理不到位导致的。

2.资源利用效率低:数据表明,一些资源被浪费或者利用率低下。

这可能是由于项目计划不合理或者资源分配不当引起的。

改进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项目团队应:1.加强成本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预算,并确立成本控制的监督机制。

2.优化资源的利用,合理分配资源并监控其利用情况,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质量管理质量是板式换热器项目的关键要素,数据分析显示,该项目存在以下质量管理问题:1.不合格产品数量较多:根据数据分析,不合格产品数量超过了允许范围,并有增长的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工艺不稳定或者质量管理流程不完善导致的。

2.故障率较高:相关数据显示,近期项目交付后的故障率较高。

这可能是由于产品设计不合理或者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足引起的。

板式换热器实验报告

板式换热器实验报告

板式换热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板式换热器的实际运行情况,了解其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设计要素,以提高对板式换热器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主要由传热板、密封垫片和压紧装置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传热板之间的通道作为热交换空间,通过板片之间的流体的温度差异实现热量传递。

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设备:板式换热器、温度计、压力表、泵、冷却水箱、加热器等。

2.安装实验设备:将板式换热器安装在实验台上,连接进出水管、温度计和压力表等。

3.启动实验:开启泵,使流体流经板式换热器,同时加热流体使其温度升高,观察温度计和压力表的变化。

4.记录数据:记录不同时间节点的流体进出口温度、压力数据。

5.分析实验结果: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流体阻力损失等情况。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数据记录2.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显著。

在实验过程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迅速升高,说明板式换热器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

这主要得益于板式换热器独特的结构设计和流体的不断循环流动。

(2)板式换热器的流体阻力损失较小。

随着实验的进行,流体的压力逐渐降低,说明板式换热器对流体的阻力损失较小,流体在通过板式换热器时比较顺畅。

这主要得益于板式换热器优良的流道设计和密封垫片的合理使用。

(3)板式换热器的性能稳定。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和压力变化稳定,说明板式换热器的性能稳定,能够持续高效地进行热量交换。

这主要得益于板式换热器的优良材料和精湛的制造工艺。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设计要素。

实验结果表明,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特点,能够满足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新型材料的应用以及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等问题,为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热量交换提供更加高效、节能的解决方案。

工艺数据表(板式)1版

工艺数据表(板式)1版
备注
●制造厂应提供满足详细工程设计要求的装配图、设备布置图、土建基础条件图;
●制造厂应对液态氨进行核算,如有偏差,请反馈液态氨用量;
●制造厂应提供有关安装、操作及使用的所有文件资料。
0
版次
说明
编制/日期
校核/日期
审核/日期
装置/主项
设备名称
液化器
位号
设计参数
1.热介质:0.9CO2+0.1N2(介质状态:气态)流量:5439Nm³/h
进口温度:35℃出口温度:-18℃
进口压力:2.6Mpa(A)出口压力:2.6Mpa(A)
密度:64.7 kg/m3粘度:0.01 cp
比热:1.13kJ/(kg·K)换热量:1540kW
密度:4.34kg/m3粘度:0.01cp
比热:0.84 kJ/(kg·K)
设计要求
1.型式:板式换热器(全焊接板)
2.操作方式:连续
3.制造厂提供板式换热器的压降。
接口管道要求
出口/入口法兰标准:HG/T20592-2009《钢制管法兰(PN系列)》B系列,密封面:RF
供货范围
板式换热器(1台)、地脚螺栓、备品备件、接口配对法兰、垫片及紧固件。
进口压力:2.3Mpa(A)出口压力:2.3Mpa(A)
密度:1003.9 kg/m3粘度:0.14 cp
比热:2.35kJ/(kg·K)换热量:78kW
换热面积:80m2
2.冷介质:液态氨(介质状态:液态)流量:0.24t/h
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25℃
进口压力:0.27Mpa(A)出口压力:0.27Mpa(A)
密度:50.62kg/m3粘度:0.02cp
比热:1.027kJ/(kg·K)换热量:15kW

板式换热器技术要求(2)

板式换热器技术要求(2)

板式换热器技术要求(2)(二)板式换热器3设计与运行条件3.1板式换热器型式板式换热器采用等截面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水-水),换热面材质材质为GB316不锈钢。

3.2板式换热器的配置本次招标共需配备2台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水-水),单台功率22.5MW,单台换热面积950㎡,换热器接管管径按设计所提管径配置,换热器按本技术规范书所提面积订货。

3.3板式换热器设计参数下表为单台22.5兆瓦板式换热器的参数项目单位数据数量台 4额定换热量MW 22.5设计压力MPa.g 1.6一次侧(高温介质)进水温度℃98一次侧(高温介质)出水温度℃60一次侧(高温介质)运行压力MPa.g 0.4~1.0二次侧(低温介质)进水温度℃80二次侧(低温介质)出水温度℃50二次侧(低温介质)运行压力MPa.g 0.3~0.6一次侧(高温介质)最大流量t/h 500二次侧(低温介质)最大流量t/h 670一次侧(高温介质)压降MPa ≤0.03二次侧(低温介质)压降MPa ≤0.03换热器密封材料耐温℃110换热器总长度mm <4000换热器总宽度mm <1500换热器总高度mm <3500换热器换热面积m2/台≥950一次侧(高温介质)进、出口管径mm DN350 二次侧(低温介质)进、出口管径mm DN400 板片材质GB316不锈钢单板换热面积m2/片 2.5m2/片板片厚度mm ≧0.7一次侧(高温介质)行程数个 1二次侧(低温介质)行程数个 1下表为15兆瓦单台板式换热器的参数项目单位数据数量台 2额定换热量MW 15.0设计压力MPa.g 1.6一次侧(高温介质)进水温度℃98一次侧(高温介质)出水温度℃60一次侧(高温介质)运行压力MPa.g 0.4~1.0 二次侧(低温介质)进水温度℃80二次侧(低温介质)出水温度℃50二次侧(低温介质)运行压力MPa.g 0.3~0.6 一次侧(高温介质)最大流量t/h 360二次侧(低温介质)最大流量t/h 450一次侧(高温介质)压降MPa ≤0.03二次侧(低温介质)压降MPa ≤0.03换热器密封材料耐温℃110换热器总长度mm <4000换热器总宽度mm <1500换热器总高度mm <3500换热器换热面积m2/台≥630一次侧(高温介质)进、出口管径mm DN300二次侧(低温介质)进、出口管径mm DN350板片材质SUS316不锈钢单板换热面积m2/片 2.5m2/片板片厚度mm ≧0.7一次侧(高温介质)行程数个 1二次侧(低温介质)行程数个 13.4热网循环水水质板式换热器工作介质为热网循环水,水质为软化水,具体水质如下:项目数值悬浮物<5mg/L总硬度≤0.6mmol/L含氧量≤0.1mg/L含油量——PH 7~8.53.5运行方式板式换热器并联运行。

板式换热器设计及其选用

板式换热器设计及其选用

题目:板式换热器设计及其选用目录一、说明书 (2)二、设计方案 (3)三、初步选定 (4)(1)已知两流体的工艺参数(2)确定两流体的物性数据(3)计算热负荷和两流体的质量流速(4)计算两流体的平均传热温差(5)初选换热器型号四、验证 (6)(1)算两流体的流速u(2)算雷诺数Re(3)计算努塞尔特数Nu(4)求两流体的传热系数α(5)求污垢热阻R(6)求总传热系数K,并核算五、核算 (7)(1)压强降△P核算(2)换热器的换热量核算六、结论 (7)七、设计结果 (8)八、附录 (9)表1:板式换热器的污垢热阻图1:多程流程组合的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九、参考文献 (9)一、说明书现有一块建筑用地,建筑面积为12500 m2,采用高温水在板式换热器中加热暖气循环水。

高温水进入板式换热器的温度为100℃,出口的温度为75℃;循环水进入板式换热器的温度为65℃,出口的温度为90℃。

供暖面积热强度为293 kJ/(m2·h)。

要求高温水和循环水经过板式换热器的压强降均不大于100 kPa。

请选择一台型号合适的板式换热器。

(假设板壁热阻和热损失可以忽略)已知的工艺参数:二、设计方案(1) 根据热量平衡的关系,求出未知的换热量和质量流量,同时算出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2) 参考有关资料、数据,设定总传热系数K,求出换热面积S,根据已知数据初选换热器的型号;(3) 运用有关关联式验证所选换热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 参考有关资料、数据,查出流体的污垢热阻;(5) 根据式求得流体的总传热系数,该值应不小于初设的总传热系数,否则改换其他型号的换热器,由(3)开始重新计算;(6) 如果大于初设值,则再进一步核算两流体的压强降和换热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否则改换其他型号的换热器,由(3)开始重新计算;(7) 当所选换热器均满足设计要求时,该换热器才是合适的。

三、初步选定(1)已知两流体的工艺参数高温水t1′= 100℃t1〞= 75℃△P1≤100 kPa循环水t2′= 65℃t2〞= 90℃△P2≤100 kPa(2)确定两流体的物性数据高温水的定性温度为:循环水的定性温度为: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两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① 热的一侧(高温水)在87.5℃下的有关数据如下:密度ρ1 = 970.17 kg/m3定压比热容 cp1 = 4.196 kJ/(kg·℃)导热系数λ1 = 0.67425 W/(m·℃)流体运动黏度ν1 = 0.355×10-6 m2/s 普兰特数 Pr1 = 2.145② 冷的一侧(循环水)在77.5℃下的有关数据如下:密度ρ2 = 976.3 kg/m3定压比热容 cp2 = 4.18 kJ/(kg·℃)导热系数λ2 = 0.669 W/(m·℃)流体运动黏度ν2 = 0.4205×10-6 m2/s普兰特数 Pr2 = 2.465(3)计算热负荷和两流体的质量流速热负荷:高温水质量流速:循环水质量流速:(4)计算两流体的平均传热温差对数平均温度差:循环水的传热单元数:由<图1>查得,取:Ф = 0.942,则平均传热温差:(5)初选换热器型号根据两流体情况,假设K′=3100 W/(m2·℃),故:传热面积:由换热器系列标准中初选BR0.3型板式换热器,有关工艺参数如下:换热面积 So = 35 m2流程组合单板换热面积 Ao = 0.368 m2单流道截面积Aε = 0.0013392 m2当量直径 de = 0.0072 m板片厚度δo = 0.0008 ( 材料为18.8不锈钢 )传热和压降计算关联式如下:若采用此换热器,则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K≥31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数据表

螺旋板式换热器数据表

37 接管规格
热侧
进口 100 出口 100 法兰标准 HG/T20592(SO) 16 RF
38
39 备注:
40 1、换热面积由设备制造商按使用工况最终确定。
41 2、设备制造商可根据实际经验优化材料。
42
43
44
签字栏
2013.6
0
供订货用
童政富、包崇龙 杜学林
金小梅
2013.6
版次


编制
校核
kg/hr
10 液相
kg/hr
131,193
131,193
12,511
12,511
11 蒸汽
kg/hr
12 不凝相
kg/hr
13 蒸发量
kg/hr
14 冷凝液
kg/hr
15 操作压力
MPaG
0.44
0.014
16 允许压力降
MPaG
0.05
0.01
17 操作温度 18 密度
℃ kg/m3
90 1,000
审核
日期
环己酮肟化 01
阶段 施工图 图 号
13202.01-1-40-6.7
1 设计数据
安装方式
室内
2 所需数量
1
运行(台)
1
备用(台)
0
3 换热面积 123.8 (注1)
m2
4 工艺设计数据
换热器形式
螺旋板式
5
冷侧
热侧
6 介质
热水
环己酮肟
7 流量
kg/hr
131,193
12,511
8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房间吊顶内、机房15~252515~2525 32~803032~8030≥10035≥10035室外15~253515~253032~804032~8035≥10050≥10040二、热水、冷热合用管(5~60℃)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房间吊顶内、机房≤5030≤4035 70~1503050~10040≥20035125~25045≥30050室外≤5035≤404070~1503550~10045≥20040125~25050≥30055三、热水、冷热合用管(0~95℃)聚氨酯硬质泡沫(直埋)(mm)玻璃棉管壳(mm)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房间吊顶内、机房≤3230≤5050 40~2003570~15060≥25045≥20070室外≤3235≤506040~2004070~15070≥25050≥20080四、蓄冰管道(≥-10℃)柔性泡沫橡塑(mm)聚氨酯发泡(mm)室内15~40353050~1004040≥1255050板式换热器35-槽、罐6050室外15~40404050~1005050≥1256060槽、罐7070五、空调凝结水管道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空调房间吊顶内1010非空调房间1515六、空调风管道柔性泡沫橡塑板(mm)玻璃棉板、毡(mm)送风温度≥14℃在非空调房间内2040在空调房间内2030送风温度≥4℃在非空调房间内2550在空调房间内2540七、冷媒管道(分体空调,VRV)安装说明要求的保温层的最小厚度1、通过空调空间19mm2、通过非空调空间19mm3、贯穿浴室吊顶空间25mm八、导热系数离心玻璃棉λ=0.031+0.00017tm W/m.K柔性泡沫橡塑λ=0.03375+0.000125 tm W/m.K聚氨酯λ=0.0275+0.0009tm W/m.K聚氨酯硬质泡沫(直埋)λ=0.02+0.00014 tm W/m.K岩棉或矿棉λ=0.0314+0.0002 tm W/m.Ktm-保冷层的平均温度℃,取管内冷热媒与管道周围空气平均温度。

板式换热器技术规格书

板式换热器技术规格书

板式换热器技术规格书1.总体要求3.1 本招标文件提出了对采购管式、板式组合换热器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3.2 投标方应有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提供高质量的管式、板式组合换热器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实现整个热力系统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应保证符合招标方贯彻安全、健康、环保标准的要求。

3.3 投标方所采用的产品设计,必须技术和工艺先进,制造商具有充分制造经验,产品应是成熟可靠的产品。

3.4 投标方对所供管式、板式组合换热器的成套设备负有全部技术责任,包括分包(或采购)的设备和零部件。

3.5 如投标方投标书与本招标文件要求有偏差(无论多少或是否重要)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本招标文件的附件“差异表”中。

否则将认为投标方完全响应本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技术协议和供货必须满足投标文件的承诺。

3.6 若投标方所提供的投标文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则以更有利于设备安装运行、工程质量的原则,由招标方确定。

3.7 招标方在本招标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招标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3.8 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投标方应保证招标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3.9换热器属压力容器,该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遵循相关压力容器规范,供货商须随投标文件提供证明文件和业绩。

2.规范和标准应满足或高于下面列出的规范和标准的最新版本的要求。

如果几种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要求适用于同一情况,则应遵循相关要求最为严格的条款。

若本技术规格书与相关的技术规格书或标准有冲突,则应向业主咨询并得到其书面裁决后才能开展工作。

本技术规格书指定产品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但不仅仅限于以下所列范围:《板式换热器》GB 16409-1996《管壳式换热器》GB 151-199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法兰制造标准》GB2555-81《钢制压力容器》GB150—2011;《产品标牌》JB8-82其它要求均按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壳体外径/内径:
冲击板:
假管数量:
39
十字型挡板:
%切割:
间距:
入口/出口:
40
纵向挡板:
孔内径:
41
材料
42
板片材料
Ti
板片数/厚度(mm)
43
壳体
壳盖
44

管箱盖
45
管板
浮头盖
46
裙座-支腿
拉杆
47
内螺栓
外螺栓/螺母
48
浮头垫片
49
垫片-管程
膨胀节
50
机械数据
51
净重
kg
52
注满水重量
kg
53
对数平均温差

0
版次
发布日期
发布说明
编制
校核
审核
板式换板热器数据表
项目号:
文表号:
专业:
工艺
页码
2/2
27
壳体结构
28
回路1
回路2
29
设计/实验压力
MPa(g)
30
设计温度

31
每一壳体的程数
1
1
32
腐蚀裕度
mm
33
连接件尺寸和额定值
入口
34
出口
35
泄放口
36
壳体保温
37
管:
心距:
TEMA等级
kg
检查机构
备注:进出口法兰:HG/T20592~20613-2009(欧洲体系)
2.0
2.0
15
蒸汽粘度
cp
0.01
0.01
16
蒸汽比热
kJ/kg℃
2.19
2.19
17
蒸汽导热率
kJ/hm℃
18
潜热
kJ/kg
19
露点/泡点

20
速度
m/s
21
压力降
kPa
22
污垢系数
m2℃/W
23
要求表面的设计余量
负荷和流率的设计余量
24
换热
KJ/h
安装校正
25
传热系数(洁净/污垢)
W/m2℃
26
总计
kg/h
6
液体
t/h
15
15
0.5
0.5
7
蒸汽
kg/h
8
温度

80
95
133
90
9
液体压力
MPa(g)
0.4
0.4
0.2
0.2
10
液体密度
kg/m3
1150
1150
11
液体粘度
cp
18.6
18.6
12
液体比热
kJ/kg℃
3.76
3.76
13
液体导热系数
W/m℃
0.63
0.63
14
蒸汽密度
kg/m3
板式换板热器数据表
项目号:
文表号:
专业:
工艺
页码
1/2
装置名称
设备型式
板式
设备名称
盐水换热器
设备型号
设备位号
HE-203
设备尺寸
mm×mm
设备数量
1

连接方式
传热面积
4
m2
总负荷
kW
1
装置性能
2
流体分配
回路1
回路2
3
流体名称
18%-21%NaCl溶液)
0.3MP(a)饱和蒸汽
4
入口
出口
入口
出口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