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正在走上黄金大道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基因测序+干细胞,一行业有望成为今年香饽饽

【高中生物】基因测序+干细胞,一行业有望成为今年香饽饽

【高中生物】基因测序+干细胞,一行业有望成为今年香饽饽新一年,新气象。

最热的游戏,-都成为昔日黄花了。

,有什么行业看好呢,这一年,全部行业一起涨不现实了,有限的资金只能精选一些热门的,前沿的,有想象空间的行业做中线波段了。

因为,399006已经涨了三年了,今年出现很长的上影了,再要大面积普涨,是很难的了。

1.对基因测序行业非常乐观。

盖茨曾经说过,下一个世界首富,可能诞生在基因行业。

这一年,基因届依然有很多大事发生,华大基因上就不说了,单医学上很多重要的,改变人类的大发现,可能就从基因工程上有越来越多的体现!这个行业新潮,有想象力,美国也大力在搞,是人类健康的最大创新。

300109新的开源软件,磁盘非常小,所以非常棒。

这是关于基因测序的。

还有空间。

300171东富龙,盘稍大,走的慢,但中线波段已经起航。

看高40。

其他人不会逐一发表评论。

2。

干细胞+精准医疗这个行业也很好。

它与遗传学、细胞工程和精确医学合作,是未来严重疾病的解决方案之一。

很有想象力,很有前途。

将有越来越多的精确医疗中心,这是一个大方向。

要彻底治愈重大疾病,提前发现,离不开一些前沿科学的深入研究。

000504南华生物,新高不断。

600165300272,将继续创下新高。

300171东富龙,精准医疗中心目前开的最多的公司。

3.个别有价值的医药股。

王图,同仁堂之所以如此牛,是因为它的名字里有一个土堂。

4。

大健康行业,还有一些慢牛的股,例如转型养老的,例如600716,不断慢牛的。

指数很难大幅上涨。

在调整年,制药和卫生行业是最理想的品种。

这是唯一可以杂交牛和熊的品种。

【高中生物】基因测序+干细胞,一行业有望成为今年香饽饽

【高中生物】基因测序+干细胞,一行业有望成为今年香饽饽

【高中生物】基因测序+干细胞,一行业有望成为今年香饽饽新一年,新气象。

最热的游戏,-都成为昔日黄花了。

,有什么行业看好呢,这一年,全部行业一起涨不现实了,有限的资金只能精选一些热门的,前沿的,有想象空间的行业做中线波段了。

因为,399006已经涨了三年了,今年出现很长的上影了,再要大面积普涨,是很难的了。

1。

强烈看好基因测序行业。

盖茨曾经说过,下一个世界首富,可能诞生在基因行业。

这一年,基因届依然有很多大事发生,华大基因上就不说了,单医学上很多重要的,改变人类的大发现,可能就从基因工程上有越来越多的体现!这个行业新潮,有想象力,美国也大力在搞,是人类健康的最大创新。

300109新开源,盘很小,所以特别牛了。

做的是基因测序的题材。

还有空间。

300171东富龙,盘稍大,走的慢,但中线波段已经起航。

看高40。

其他的就不一一点评了。

2。

干细胞+精准医疗这个行业也很不错,和基因,细胞工程,精准医疗协同作战,将来大病的解决方案之一。

很有想象力和前途。

精准医疗中心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重大疾病要彻底治愈,要提前发现,离不开一些前沿科学的深入研究。

000504南华生物,新高不断。

600165,300272,都将不断新高。

300171东富龙,精准医疗中心目前开的最多的公司。

3。

个别的有价值的医药股。

旺土,同仁堂为什么那样牛,就是名字里有个土,堂。

4。

大健康行业,还有一些慢牛的股,例如转型养老的,例如600716,不断慢牛的。

指数是很难有大幅上涨的了。

调整年,医药,健康行业,是最理想的中线持有品种。

是唯一可以穿越牛熊的品种!!!!!!!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生物】基因测序+干细胞,一行业有望成为今年香饽饽

【高中生物】基因测序+干细胞,一行业有望成为今年香饽饽

【高中生物】基因测序+干细胞,一行业有望成为今年香饽饽新一年,新气象。

最热的游戏,-都成为昔日黄花了。

,有什么行业看好呢,这一年,全部行业一起涨不现实了,有限的资金只能精选一些热门的,前沿的,有想象空间的行业做中线波段了。

因为,399006已经涨了三年了,今年出现很长的上影了,再要大面积普涨,是很难的了。

1。

强烈看好基因测序行业。

盖茨曾经说道过,下一个世界首富,可能将问世在基因行业。

这一年,基因届依然存有很多大事出现,华大基因上就不说道了,单医学上很多关键的,发生改变人类的大辨认出,可能将就从基因工程上存有越来越多的彰显!这个行业新潮,存有想象力,美国也大力在搞出,就是人类身心健康的最小技术创新。

300109新开源,盘很小,所以特别牛了。

做的是基因测序的题材。

还有空间。

300171东富龙,盘稍小,跑的慢,但中线波段已经启航。

安诺其40。

其他的就不一一点评了。

2。

干细胞+精准医疗这个行业也很不错,和基因,细胞工程,精准医疗协同作战,将来大病的解决方案之一。

很有想象力和前途。

精准医疗中心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重大疾病要彻底治愈,要提前发现,离不开一些前沿科学的深入研究。

000504南华生物,新低不断。

600165,300272,都将不断新高。

300171东富龙,精准医疗中心目前上开的最少的公司。

3。

个别的有价值的医药股。

旺土,同仁堂为什么那样牛,就是名字里有个土,堂。

4。

小身心健康行业,除了一些快牛的股,比如转型养老的,比如600716,不断快牛的。

指数是很难有大幅上涨的了。

调整年,医药,健康行业,是最理想的中线持有品种。

是唯一可以穿越牛熊的品种。

基因测序何去何从

基因测序何去何从

基因测序何去何从—《环球科学》之《基因测序离临床有多远》⑴自从基因工程诞生以来,人类寿命得以延长。

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致命的病症往往源于致病基因,或是人类自身的免疫缺陷,这些都会在基因片段上有所反映。

因此,最前沿的治疗方案总是以此为立足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

早在1990年人类就已经第一次开始了媲美曼哈顿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要知道人体有4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在计算机还不普及的年代,这个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人们一开始以为仅仅解开了基因的秘密就能解决一切现有的疾病,然而从2001年正式完成工作到如今基因检测趋向成熟,基因研究进展远没有达到所谓打开生命奥秘的程度,但仍旧能从一定程度上及时发现致病基因并最大程度的制定治疗方案,文章中谈到患有极其罕见的米勒综合征的黛比·约尔德的父母被告知生第二胎仍旧患病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结果三年后的生出的小儿子同样患有这样的疾病。

于是一家人参与了一家研究所的基因测序,六个月时间里,研究人员通过基因间的交叉比以及与米勒综合征患病者的基因比对,最终确定了致病基因DHODH,而且这对夫妇两者都带有隐性基因,于是后代患病的几率是1/4,与之相似,接下来也有许多对有着同样烦恼的家庭参与进来。

通过测序能够根据致病基因的作用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不容置否,序列检测必然需要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要想纳入常规检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况且基因分析本来就是很精密的工作,如果中间出现什么疏漏,得出的结论很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基因分析由于是全面序列检测,倘若发现其他一些尚未表达的致病基因也许会给患者带来更重的打击,基因工程本来是为了造福人类,若是因此沦为苦难的预言家是否又与最初的目的大相径庭了么?不同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基因序列不仅有外显子,也有内含子,通过转录并不能得到较为成熟的mRNA分子,而必须要进一步剪切,连接才能用于蛋白质的翻译。

因此研究人的基因序列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原核生物。

基因测序市场花落谁家

基因测序市场花落谁家

基因测序市场花落谁家■文/邓冠华自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发现以来,研究细胞特别是真核细胞的转录调控一直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对象。

表观遗传学概念的流行也更能说明人们对这一类复杂生命问题的兴趣和探索。

人类肿瘤的大规模测序计划(TCGA)发现,编码细胞转录的各种元件所对应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是诱发肿瘤的驱动因素之一,这就更加激起了各国研究人员对真核细胞转录调控的关注。

若想要了解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原理,就需要人们更直接、更精确地观察基因转录调控的细节,并得到有时空记录的信息,包括单细胞水平基因表达的时空数据。

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测出了一些简单生物的小型基因组,但对有着成千上万基因组的生物来说,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略显势单力薄。

有着高通量测序优势的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具有一定程度的系统偏向性的错误率,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其应用。

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应运而生犹如雪中送炭,为基因测序市场打开了一扇光明之门。

其中,单分子测序和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为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的代表佳作,在单细胞、单分子的转录测序及高分辨率且有序的全基因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快速生成方面突显优势。

目前,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有效对人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包括从头测序和结构变异检测)。

同时,该项技术又可以对包含整个转录组或某一特定基因的cDNA序列进行深度分析。

此外,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还可以直接监测修饰位点,包括传统亚硫酸氢盐测序法都无法区分的甲基化修饰和羟甲基化修饰。

相比传统的监测方法,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大大降低错误出现的概率。

从市场应用来说,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出现催生了基因测序市场的繁荣。

美国市场调研公司BCC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市场总量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59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

预计到2022年、2024年,基因测序市场将分别达到105亿美元、119.2亿美元。

基因测序的商业化应用与市场前景

基因测序的商业化应用与市场前景

基因测序的商业化应用与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基因测序这一科技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生态等领域。

而基因测序的商业化应用和市场前景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基因测序的商业化应用入手,探讨其市场前景。

一、基因测序的商业化应用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成熟,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着很多基因测序公司,如23andMe、AncestryDNA、BGI、华大基因等。

这些公司主要提供基因检测、基因分析和基因诊断等服务。

1.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基因测序的一项主要应用,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基因构成,从而知道自己的遗传病风险、药物反应、营养代谢等生物信息。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提前预防或者治疗某些疾病,例如癌症、遗传性疾病等。

23andMe和AncestryDNA就是主要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的公司,在美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 基因分析基因分析是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某一基因或多个基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索其功能、作用和代谢途径等。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医疗研究、生物制药、环境保护、农业等众多领域中。

例如,华大基因就将基因测序技术应用于农业,提供了葡萄基因组、花卉基因组等产品,帮助农民提高作物产量和抗病能力。

3. 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是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从而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中,例如华大基因就推出了用于肿瘤基因检测和遗传代谢疾病检测的基因诊断产品。

二、基因测序市场前景在基因测序成为科学发展趋势的同时,基因测序市场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势头。

据统计,2017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以下是基因测序市场前景的几个方面。

1. 基因检测市场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普及,基因检测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特别是在预防和治疗遗传性疾病方面,基因检测市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预计未来几年,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单基因遗传病致病位点鉴定方法

单基因遗传病致病位点鉴定方法

单基因遗传病致病位点鉴定方法
以下是 6 条关于单基因遗传病致病位点鉴定方法:
1. 测序法呀,就像是在基因的世界里来一场超级大探秘!比如说,对囊性纤维化这个病,通过测序法就像给基因做了个全面扫描,能精准找到那个捣乱的致病位点呢!这是不是超级酷?
2. 基因芯片法呢,嘿,就像是给基因准备了一张超级大拼图!拿地中海贫血来举例,利用基因芯片法能快速把那些跟致病有关的小碎片给拼凑起来,找到关键位点,厉害吧!
3. 连锁分析法,哇哦,这就像是顺着基因的线索一路追踪!想想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通过连锁分析我们就能顺藤摸瓜找到那个隐藏的致病位点呀,很神奇对不对?
4. 荧光原位杂交法,这不就是给基因装上了小彩灯嘛!比如在检测杜氏肌营养不良时,这个方法就像明灯一样指出致病位点在哪里,太妙啦!
5. 酶切分析法,嗯哼,就好像是用一把小剪刀去剪开基因的秘密!像血友病就是通过它能准确找到致病位点哦,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6. 新一代测序技术,哇塞,这简直是基因鉴定的超强武器啊!就像是给整个基因世界来了个地毯式搜索,对各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位点都能一网打尽,太牛了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么多单基因遗传病致病位点鉴定方法各有各的神奇和厉害之处,为攻克疾病提供了强大的手段呀!。

基因组学的进展全基因组测序与大数据分析

基因组学的进展全基因组测序与大数据分析

基因组学的进展全基因组测序与大数据分析近年来,基因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其中,全基因组测序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认识基因组、了解生命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本文将对全基因组测序和大数据分析在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测序是指对一个个体的全部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的过程。

这一技术的发展源于二十世纪末以来DNA测序技术的突破,特别是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出现,加速了基因组测序的速度和降低了成本。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核心是将DNA样品切割成小片段,并利用测序仪逐个测序这些片段。

随后,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将这些片段拼接成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组进行注释和分析。

全基因组测序使得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一个个体的基因组信息,包括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染色体结构变异(CNV)以及其他突变等。

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1. 遗传病研究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为遗传病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通过对病人和健康人的全基因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突变,并进一步揭示遗传病的发生机制。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在许多遗传病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 肿瘤基因组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肿瘤基因组学研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与肿瘤发生相关的突变。

这些突变有助于我们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并且可以为个体化医疗提供依据,从而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方法。

3. 种群遗传学研究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种群遗传学研究。

通过对不同种群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比较,可以了解人类的迁徙历史、种群结构和遗传变异等。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探索人类起源和演化的故事,还可以为人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游 基因测序仪
中游 测序服务供应商
下游 生物信息供应商



产业链的上游基本被美国企业所垄断,国内起步较早的诸 多企业均选择使用外国公司提供的仪器和试剂,或与国外 公司达成合作,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正在自主研发仪器。目 前,多家海外公司已经与国内公司达成了合作。包括贝瑞 和康与 Illumina,达安基因与LifeTech,华大基因收购 Complete Genomics 等。 国内大的测序企业很多都集中在中游。需要投入资金,从 上游获得设备或者技术,然后提供测序服务。服务价格普 遍低于国外同行,只能赚取服务费,能拿到的收入比例也 有限。但市场空间大,200亿元。 基因产业的下游--数据的分析和使用,依赖于生物信息学 的发展。
控股股东认购定增,机8月29日晚间发布定向增发预案,拟以每股19.26元的 价格,向大股东刘祥华以及皮晓君、郑军两位特定对象增发不 超过6900万股,拟募资不超过12.58亿元。 千山药机董事长刘祥华出资11亿元认购其中的5800万股,皮晓 君以及郑军分别认购623万股、103万股,并承诺锁定股份三年。 其中,皮晓君先生是一位长期耕耘于医疗器械领域的资深人士, 现为江西省麦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千山药机董 秘金杰介绍说:“经销商斥资1.2亿元定增入股,此类情况并不 多见,他非常看好千山药机的基因芯片的未来前景,我们已经 授权皮晓君先生在湖北、江西、安徽、福建四省销售包括基因 检测芯片系列等医疗器械产品。” 千山药机的高血压检测基因芯片,即将于近期投放市场,产品 已在长沙湘雅医院进行小范围试验。 而根据公司生产计划预测, 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检测芯片达产后产能将达到200万人份, 按高血压基因检测芯片980元/人份的定价计算,粗略估计市场 空间就高达20亿元。 目前估值:59亿。
下一代基因组技术入选麦肯锡 2013 年发布的“12 项颠覆性技术”
Illumina 公司主要产品为高通量测序仪和高通量生物芯片,公司近一年 股价最高 300%增长,股价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向行业下游并购, FDA 对其临床诊断方法的批准和 2014 年初推出的$1000 人类基因组测 序平台。
基因测序的三大层面
市场容量

根据Illumina的测算,基因测序的市场规模 有200亿美元左右。其中,肿瘤学120亿美 元、生命科学50亿美元(包括生命科学工具、 复杂病症,农业基因以及影响因子和宏基 因组)、生育和基因健康20亿美元(孕妇和新 生儿童的检测,以及基因健康)、其他应用 10亿美元。
目前已完成新的管理团队的组建,经营以宏灏现有团队为主。销售团队已初步 组建。暂时没有收入及利润指标。预计2014年8月份投放市场,2015年搬入公 司新厂、扩产。初期设计产能200万人份/年,预计出厂价格300-600元/人份。 主要采取招商代理销售,以患者自费为主。2014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 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签约打造河南省个体化医学研究指导中心。山东齐鲁 医院、武汉市三医院等医院也先后成立个体化诊疗研究中心。我国高血压患者 超过1.4亿人,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宏灏基因于2012年10月29日,全球首家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高 血压个体化药物检测试剂盒(基因芯片法)”注册许可批复;按照 GMP标准设计的芯片生产车间于2013年10月正式通过体系认证,获 发新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该试剂盒采用点样法低密度,属于第一 代芯片。用于通过基因诊断有针对性的合理化用药,提高用药疗效。 该项成果2012年获批,耗时8年,投入4000万研发费用,目前已经进 入了湖南省老干部医保,省物价局已备案,每次检测费用900元。



2012年公司与Life Tech合资成立立菲达安,投资金额为1488.6万元, 持股比例为42.5%,以研发一代测序试剂为主,美国生命技术公司为 其提供一代测序设备,由于公司已经拥有了遍布8个城市的独立实验 室,渠道的共享将成为隐性优势。目的是借助 Life Technologies 公司 的 3500Dx 基因分析仪及 技术平台,致力于分子诊断试剂研发,为癌 症、传染性疾病和遗传疾病的体外诊断分析提供强力支持。 2014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亿,比上年同期增长28.81%;利润总额 0.786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 亿,比上年同期增长5.80%。 公司目估值:126亿
业务结构:制药机械向基因技术转型
2014年上半年,制药行业无菌制剂药厂的新版GMP认证高峰期已过,传统注射 剂制药机械市场需求量较上年同比下降明显。生物及药物检测行业处在研发投入 阶段,目前没有对外销售。 2014上半年,营收1.84亿,同比下降5%,净利润1462万,同比下降53%。

宏灏基因创建于 2004 年8月,公司创始人为全球个体化用药理论的 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遗传药理学之父”周宏灏院士, 公司是以基因芯片技术为主,致力于研发用于指导个体化药物治疗的 一系列基因诊断试剂盒的高科技公司。研究团队近30年的遗传药理学 研究成果与生物芯片等高科技平台相融合,开发以“个体化药物治疗 基因检测芯片”为代表的系列基因检测及诊断产品。该系列产品将用 于检测与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反应性密切相关的基因突变,进而根据 检测结果指导临床医生为患者开具“个性化”的药物处方。

(2)药物基因组学:实现个性化诊疗
(3)研发增值服务:为药企和CRO带来 福音

AstraZeneca 吉非替尼的故事: 吉非替尼(Gefitinib)是最早进 入临床实验的靶向肺癌药,然而,首轮III期临床实验却因 为在大批未筛选过的肺癌实验对象中无法重复出II期的有 效率而一度中止,吉非替尼在临床中的应用就此停滞。随 后研究人员发现,吉非替尼的作用效果,需要体细胞中 EGFR基因突变的存在,接下来的临床实验就特意筛选了 拥有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病人来进行,这使吉非替尼的 疗效有了明显的提升,最终成功获批。如今,吉非替尼是 针对有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一线用药,2013年 全年销售额6.47亿美元。
紫鑫药业,联手中科院研究二代测序仪

紫鑫药业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合作研制第二代高通量DNA测序仪。紫鑫药 业拟定增募资20亿发力基因测序业务。
未来行情催化剂的思考


1)政策方面,批复试点的公司名单公布? 2)业绩方面,跟踪公司在基因测序方面的 盈利情况,能否支撑更高的估值? 3)可能发生的并购事件?
基因测序,正在走上黄金大道
人体有 23 对染色体,22 对常染色体,1 对性染色 体
基因表达,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重大技术突破

行为事件:2014年1月,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公司在J.P. Morgan医药健康投资年会上宣布,借助其最新开发的测序 平台HiSeq X Ten,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已经降到$1000 以下,此项技术的突破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里程碑,这让 基因组测序大面积进入学术研究,药物研发,临床诊断以 及个性化医疗领域成为可能。
(4)疾病风险评估:靶向性“治未 病”

安吉丽娜· 朱莉的故事:这方面最著名的例 子为好莱坞女影星安吉丽娜· 朱莉,其家族 女性高发乳腺癌,母亲和姨母均因乳腺癌 去世;原因为家族遗传BRCA1基因突变,有 此类突变的女性一生患乳腺癌的概率高达 80%,而 BRCA1正常的女性一生患乳腺癌 的概率只有 4%不到。安吉丽娜在检测出自 己也遗传了BRCA1 突变后,于37岁切除双 乳乳腺,降低患癌风险,引起全球热议。
主营业务稳定+加码基因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的基因测序业务主要在两家参股子公司平台开展,分别是广州爱健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广州立菲达安诊断产品技术有限公司,其中,爱健生物的基因检测业务 主要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杜氏营养不良症基因检测以及其 他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并开展个人全基因组基因检测服务。公司持股17.14%, 已与多家医院合作进行无创产筛的服务,目前亦在积极申请认证。
市场格局


全球四大基因测序公司是illumina、赛默飞 公司收购的生命技术公司、罗氏、Agilent技 术,合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1%,其他公司 相对分散。其中,中国的华大基因,2012 年就在全球基因组组装测序市场的占比高 达25%。 在美国基因测序市场目前呈现三足鼎立的 格局,illumina一家独大,市场份额超过六 成,生命技术公司占三成,罗氏占5%左右, 其他公司仅占2%。
(1)基因病筛查:无创产前最为成熟


婚前与孕前检测 :单基因遗传病或多基因,如软骨发育不 全,地中海贫血,家族性高胆固醇,镰刀型贫血症。全国 范围内仅5%的渗透率可以带来70亿元的市场容量。 无创产前检测 :针对胚胎发育期的一些常染色体疾病,如 唐氏综合症。假设50%的怀孕母亲参与检测,带来140亿 市场容量。 目前,主要有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诺和致源、安诺优达 等提供无创产前检测服务,在2月19日被叫停后,3月6日 允许试华大基因,爱健生物等均在向申报试点。目前无创 产前筛查市场覆盖率不足2%,一旦有一家公司获得“官 方牌照”,有望带来行业爆发性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