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常用测树仪器的使用

合集下载

角规测树实用方法

角规测树实用方法

角规测树一、角规知识角规是1947年由奥地利林学家毕特利希发明的一种测树工具,它是一种利用固定视角,设置可变半径的圆形样地来测定每公顷立木断面积的仪器。

角规测树的理论严谨,而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若运用得法精度很好。

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的胸高断面积总和时,无需进行面积测定的每木检尺,打破了在一定面积的标准地上测算林分胸高断面积和林分蓄积的传统方法。

常用的角规实际上是夹角为1°8′45″的定角器,即杆长为觇板缺口的50倍,若杆长1m,则觇板缺口为2cm;杆长50cm,觇板缺口为1cm。

最简便的角规测器是在一根长度为L的直尺一端安装一个有缺口的金属片,缺口的宽度为l,l/L要根据预定要求设计为某一特定值,一般为1/50,即尺长L为50cm,缺口宽l应为1cm尺长L为100cm,缺口宽l应为2cm 。

这样,每有一株树与其相切割,则每公顷就有1m2胸高断面积;每有一株树与其相切,则每公顷就有0.5m2胸高断面积。

二、角规用法使用时将角规杆的尾端紧贴于眼下,测者通过缺口照准胸高1.3m处,凡树木大于缺口宽度者,按一株记数;若树木等于缺口宽度者按半株记数;若树木小于缺口宽度者,不记数。

这样绕测一周,共记数的株数n,即为角规样地测得单位胸高断面积为n㎡/ha。

三、角规测树技术角规测树的特点是:工效高,速度快,施测方便,但如不能保证其精度则毫无意义,因此如何确保角规测树的精度是其中心问题。

角规测树的主要误差来源有:角规常数的选定,角规绕测技术,坡度改正,林缘误差和样点数量的确定等问题㈠角规常数的选定角规常数F大,视角也大,视角越大,则被计数株数少,距离也近,可仔细观差,但如果搞错一株对结果影响很大;视角越小则观测距离越远,距离越远则肉眼观测的误差也大,漏测和错测的机会增多,也可能降低精度。

⑴平均直径8-16cm,或任意平均直径但疏密度为0.3-0.5的林分。

Fg=0.5⑵平均直径17-28cm,或疏密度为0.6-1.0的中近熟林分。

树木测量方法

树木测量方法

树木测量方法
树木是我们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植物之一,不仅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物质和氧气。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树木,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测量和评估。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树木测量方法:
1. 直径测量
直径测量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树木测量方法,可以测量树木的干径或胸径。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一个叫做“测径仪”的工具,将仪器放置在树木的底部,然后读取测量值。

通过测量直径,我们可以了解树木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况。

2. 高度测量
高度测量是一种测量树木高度的方法,通常使用激光测距仪或标杆等工具。

这种方法需要将工具放置在树木的底部,然后读取测量值。

高度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况,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

3. 体积测量
体积测量是一种测量树木体积的方法,通常使用测径仪和标杆等工具。

这种方法需要先测量树木的直径,然后使用标杆等工具测量树木的高度。

通过这些测量值,我们可以计算出树木的体积。

体积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况,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贡献。

除了上述测量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可以评估树木的健康状
况和生长状况,如叶面积测量、生物量测量等。

实验一 常用测树工具的使用

实验一 常用测树工具的使用

实验一常用测树工具的使用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一)测径器1.轮尺轮尺构造十分简单,如图1—1,可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

测尺的一面为普遍米尺刻度,一面为整化刻度。

在森林调查中,为简化测算工作,通常将实际直径按上限排外法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

径阶大小(组距)一般可以为1cm、2cm或4cm。

当按1cm、2cm或4cm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2cm或4cm。

径阶整化刻度的方法即是将各径阶的组中值刻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

图1—1轮尺1.固定脚2.滑动脚3.尺身4.树干横断面使用注意事项:(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的部位进行测定。

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上1.3m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

树木若在1.3m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

2.围尺(直径卷尺)围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上除标有普通米尺刻度外,还标有对应于圆周长空的直径刻度。

使用时,必须将围尺拉紧平围树干后,才能读数,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三角原理测高:按三角原理设计的测高器,本质上都是一种测角器,多通过正切函数关系测算树高。

较为常用的是勃鲁莱测高器(图1-2)。

其刻度盘上标有不同水平距离(15,20,30、40m)时所对应的不同仰角和俯角的树高值。

图1-2布鲁莱斯测高器构造图1-3布鲁莱斯测高原理1.制动按钮2.视距器3.瞄准器4.刻度盘5.摆针6.滤色镜7.启动钮8.修正表测高时,首先选测某一水平距离,然后,分别以下情况测算树高:(1)在平地上测高:测者立于测点,按下仪器按纽,使指针自由下垂,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即按下制动纽,固定指针,在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测水平距离的数据h ,再加上测者眼高l ,即为全树高H ,见图l-4(a)。

树木动态测量记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树木动态测量记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树木动态测量记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树木动态测量记录仪是一种用于记录树木生长和环境变化的仪器。

正确的操作和保养能够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并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旨在指导用户进行树木动态测量记录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

2. 安全操作规程2.1 操作前准备在操作树木动态测量记录仪之前,应仔细阅读设备使用手册,并确保具备以下条件:•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手套、眼镜等;•确认仪器处于工作状态,电量充足,并检查仪器的连接线路是否无损坏;•核对仪器的校准日期,确认设备处于准确状态。

2.2 操作过程2.2.1 使用合适的位置在操作树木动态测量记录仪时,应选择平坦、稳定的工作场所,并确保周围无杂物阻碍操作。

2.2.2 连接设备将测量仪器与计算机或移动设备相连接,确保连接线路安全可靠。

2.2.3 预处理数据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应在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进行预处理数据操作,如选择测量参数、设定测量时间等。

确保所设置的参数与需要测量的树木特征相匹配。

2.2.4 安装设备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将树木动态测量记录仪正确安装到待测树木上,并确保设备牢固可靠。

2.2.5 启动测量在确认树木动态测量记录仪已经正确安装后,启动设备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记录。

2.2.6 停止测量当测量工作完成后,及时停止设备的工作。

注意仪器的关机顺序,避免突然切断电源对设备的损害。

2.2.7 断开连接在完成测量工作后,及时断开树木动态测量记录仪与计算机或移动设备的连接。

2.3 操作注意事项•在操作设备时,应避免使用力过大,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注意保持设备清洁,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设备;•避免水和其他液体接触设备,以防止设备短路;•不要将设备放在高温、潮湿和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严禁拆卸设备,以免对设备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坏。

3. 保养规程3.1 日常保养•定期清洁设备外壳,可使用柔软的布擦拭,注意不要受到撞击和挤压;•定期检查连接线路的插头和插孔,确保连接可靠;•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池电量,并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

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森林资源测量的指南

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森林资源测量的指南

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森林资源测量的指南导言:测绘仪器在现代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准确测量森林资源,我们可以了解森林的面积、树种组成、树龄、密度和生物多样性等关键参数,从而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计划。

本文将介绍使用测绘仪器进行森林资源测量的一般指南,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一、测量前的准备在进行森林资源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了解测量区域的背景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该区域丰富的树种,面积大小,以及是否有其他特殊环境因素,如山脉、湖泊或河流等。

此外,还需要获得测量区域的合适地图,该地图应具备足够的精度和清晰度,方便我们进行实地测量。

其次,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测量的目的和精度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全站仪或GPS仪器。

全站仪适用于精确测量树种的高度、直径和位置等参数,而GPS仪器则可提供面积测量、定位和导航等功能。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是确保测量结果有效性的基础。

最后,由于森林环境通常较复杂,测量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熟悉仪器的操作,了解基本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并且能够独立解决一些常见问题是必要的。

二、测量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在进行森林资源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适用于小面积、狭长线段或单株树木的测量,而间接测量更适用于大面积、连片森林的测量。

其次,选择合适的测量样地布局。

样地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可以选择随机布点、等距布点、系统布点等方法,以确保样地能够代表整个测量区域。

此外,还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校正和检查。

在进行测量前,我们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在测量过程中,及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避免由于仪器问题引起的误差。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在完成测量后,我们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有关森林资源的定量参数。

勃鲁莱测高器、超声波测高器的使用方法

勃鲁莱测高器、超声波测高器的使用方法
测高器
三角原理设计。 根据 三角原理设计。通过 正切函数关系测算树高。 正切函数关系测算树高。
布鲁莱斯测高器
在布鲁莱斯测高器的指针盘上, 在布鲁莱斯测高器的指针盘上,分别有几种不同 水平距离的高度刻度。使用时, 水平距离的高度刻度。使用时,先要测出测点至 树木水平距离,且要等于整数10、 、 、 树木水平距离,且要等于整数 、15、20、30m, , 测高时,按动仪器背面启动按钮, 测高时,按动仪器背面启动按钮,让指针自由摆 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稍停2-3秒待指针停止 动,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稍停 秒待指针停止 摆动呈铅锤状态后,按下制动钮,固定指针, 摆动呈铅锤状态后,按下制动钮,固定指针,在 刻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水平距离的树高值, 刻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水平距离的树高值,再 加上测者眼高AE即为树木全高 即为树木全高H 加上测者眼高 即为树木全高 。
测量步骤
• d.再将瞄准镜中红点对准树梢 d.再将瞄准镜中红点对准树梢 点顶点,这时红十字线闪烁, 点顶点,这时红十字线闪烁, 按下红色ON ON按钮直到红十字线 按下红色ON按钮直到红十字线 消失为止,松开红色ON按钮, ON按钮 消失为止,松开红色ON按钮, 此时, 此时,在测高器显示屏上可显 示树的高度( 示树的高度(假定接收器固定 高度1.3m);再对准树顶 1.3m);再对准树顶, 高度1.3m);再对准树顶,重 复此步骤,可连续测得6 复此步骤,可连续测得6个树干 上不同部位的高度。 上不同部位的高度。
a.开机前,在测高器和 .开机前, 信号接受器上各装一枚5 信号接受器上各装一枚 号电池。 号电池。
c. 将测高器距 离信号接受器 1-2cm处,按下 处 红色ON按钮, 按钮, 红色 按钮 信号接受器将 自动开启。 自动开启。

实验一常用测树工具的使用-浙江农林大学

实验一常用测树工具的使用-浙江农林大学

测树学综合实验指导书浙江农林大学森林经理学科2013-9-1实验一常用测树工具的使用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一)测径器1.轮尺轮尺构造十分简单,如图1—1,可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

测尺的一面为普遍米尺刻度,一面为整化刻度。

在森林调查中,为简化测算工作,通常将实际直径按上限排外法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

径阶大小(组距)一般可以为1cm、2cm或4cm。

当按1cm、2cm或4cm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2cm或4cm。

径阶整化刻度的方法即是将各径阶的组中值刻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

图1—1 轮尺1.固定脚2.滑动脚3.尺身4.树干横断面使用注意事项:(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的部位进行测定。

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上1.3m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

树木若在1.3m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

2.围尺(直径卷尺)围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上除标有普通米尺刻度外,还标有对应于圆周长空的直径刻度。

使用时,必须将围尺拉紧平围树干后,才能读数,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三角原理测高:按三角原理设计的测高器,本质上都是一种测角器,多通过正切函数关系测算树高。

较为常用的是勃鲁莱测高器(图1-2)。

其刻度盘上标有不同水平距离(15,20,30、40m)时所对应的不同仰角和俯角的树高值。

图1-2布鲁莱斯测高器构造 图1-3布鲁莱斯测高原理1.制动按钮2.视距器3.瞄准器4.刻度盘5.摆针6.滤色镜7.启动钮8.修正表测高时,首先选测某一水平距离,然后,分别以下情况测算树高:(1)在平地上测高:测者立于测点,按下仪器按纽,使指针自由下垂,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即按下制动纽,固定指针,在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测水平距离的数据h ,再加上测者眼高l ,即为全树高H ,见图l-4(a)。

第一讲常用测树仪器的使用

第一讲常用测树仪器的使用

测树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
植物学、树木学、测量学、生态学 数学、数理统计、GIS、RS、GPS 计算机技术(计算方法,应用软件、程序设计)
本门课程涉及“测树学”主要内容 1 单株木的测定 ①直径、树高、冠幅测定 ②伐倒木、立木材积测定 2 林分测定 ①林分调查因子 ② 林分蓄积测定 a.标准木法 b.材积表法 c.角规测树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按圆与椭圆计算的面 积均有误差,且受树皮的影响较大,其误差一 般不超过±3%. 实际工作中,当作圆形计算,测量方便.
g
g---横断面积(m2)

4
d
2
d---横断面的直径(cm)
树高测定
• 树高:树干的根颈处至主干梢顶的长度称为 树高(tree height)。 ① 测量单位是米(m) ② 一般要求精确至0.1m ③ 树高通常用H或h表示 ④ 材积的主要因子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胸 高直径。
上部直径
• 树干上部直径,不如胸高直径可以使用轮 尺或围尺容易直接测定,需利用间接方法 或开发新的测定仪器来测定。 • 测定上部直径主要用于试验研究方面,例 如,精确测求立木材积、检核立木材积表 精度度及推算树干形状或树干尖削度等。
树干横断面积
树干横断面积同树干直径一样也可以有 许多个,其中位于胸高处横断面积是一个 重要测树因子,通常简称为树木的胸高断 面积(basal area of breast-height),记为g,测 量单位是平方米(㎡)
• 胸高指成人的胸高,各国规定不一样。 • 中国1.3m • 欧洲1.3m • 英国4’3”(1.3m) • 美国4’5”(1.37m) • 日本4 日尺(1.21m) • IUFRO 1.3m(4.5ft) (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rest Research Organizations 国际林业研究机构联合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分求积式的精度
• 在同一树干上,某个区分求积式的精度主 要取决于分段个数的多少,段数愈多,则 精度愈高。 • 区分段数一般以不少于5个为宜: (1)当H>15m时,l=2m (2)当7>H>15m时,l=1m (3)当H<7m时,l=0.5m
实习报告 1、每人交一份标准木卡片计算结果 2、每位学生分别用两种区分求积公式计算树干 材积,并比较两种结果,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If the fork crotch occurs at or above 4.5 feet on high ground side, the tree is treated as a single tree. Measure height of the best fork.
树高一般用测高器测定。测高器(Hypsometer) 的种类很多,但其 测高原理均比较简单,有相似三角形和三角函数两种。 (1)布鲁莱斯测高器 布鲁莱斯 (Blume--Leiss) 测高器是目前我国最常用的测高器,其 构造和测高原理如 图可得全树高H为:H=ABtgα+AE(眼高) 式中 AB—水平距; H=CB+BD; (1—1)
森林计测学(测树学) Forest Mensuration ( Forest Measurement)
学时安排及考核方式
学时安排 • 16学时(10学时+ 6学时) • 实验报告(50%)+出勤(20%)+考试(30%)
• huayang8747@ • 杨华,森林经理,林业楼330
宏观 森林各种量的调查和测定 非林地自然资源估测 林地资源估测 微观 针对乔木树种的测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教材
• • • • • 全国高等林业院校教材 测树学(第2版) 孟宪宇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一、单株林木的测定
• 树木由树干、树枝、树根等部分组成 • 从木材利用的角度看, 树干体积一般占整个 树木体积的2/3,而根和枝叶只各占1/6左右, 树干的材积是主要测定对象。
• 立木:生长着的树木。 • 伐倒木:树木伐倒后横卧在地,砍去枝桠,留 下的完整的树干。
树干直径测定工具:常用的有轮尺、围尺(直径 卷尺) 等。
轮尺使用注意事项: 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 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 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径时应使尺身与两脚所构成的平面与干轴垂直, 且其三点同时与所测树木断面接触。
式中
— 树干底断面积; g 0
g — n 梢头木底断面积;
— 各区分段之间的断面积; g i
l、l —分别为区分段长度及梢头木长度。
2、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
g 0 g1 g n 1 g n g1 g 2 1 ' V l l l g nl 2 2 2 3 1 1 ' g 0 g n 2g1 g 2 g n 1 l g nl 2 3 1 ' g0 gn g1 g 2 g n 1 l g nl 3 2 式中: g 0为底面积 g1 , g 2 ,, g n分别为第 1,第2,, 第n区分 段的梢端断面积 .
树干材积
• 树干材积是指根颈(伐根)以上树干的体 积(volume),记为V。 • 单位是立方米(m3)。
区分求积法
• 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法Huber’s formulla • 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法Smalian’s
树干材积计算--------区分求积法
① 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分段,使各
Measuring Height of Leaning Trees
Tree Height (bole length)
Forked Trees

If trees fork below DBH, treat as two trees and measure height of each stem from base of tree to tip of tree.
围尺(直径卷尺)
• 在我国,直径卷尺又称作围尺(diameter tape),根据制作材 料的不同,又有布围尺,钢围尺与蔑围尺之分。 • 通过围尺量测树干的圆周长,换算成直径。一般长1~3m, 围尺采用双面(或在一面的上、下)刻划。一面刻普通米尺; 另一面上刻上与圆周长相对应的直径读数,也就是根据 C═πD的关系(C为周长,D为直径)进行刻划。 • 使用时,围尺要拉紧并与树干保持垂直。用围尺量树干直径 换算的断面积,一般稍偏大。这是因为树干横断面不是正
胸高直径测定原则
胸高直径立木离地面1.3米处的树干带皮直径。 1.生长在坡地之林木,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1.3米处的部位; 2.在平地,胸高自地面算起; 3.不论在平地或坡地之倾斜生长林木,其胸高应沿树干轴并行计 算。(1ft=0.3047m)(1in=2.54cm)
1.立木在胸高上方分叉时,当作一株 立木测定,直径点在紧接分叉下方树 干无膨大处。如图4 所示。
本门课程涉及“测树学”主要内容 1 单株木的测定 ①直径、树高、冠幅测定 ②伐倒木、立木材积测定 2 林分测定 ①林分调查因子 ② 林分蓄积测定 a.标准木法 b.材积表法 c.角规测树
技术实践课,以基本概念为基础,加强数据 的处理能力和文献的归纳总结能力。
实际操作
1. 测树仪器的使用 2. 伐倒木材积的测定 3. 标准地调查 4. 角规测树
上部直径
• 树干上部直径,不如胸高直径可以使用轮 尺或围尺容易直接测定,需利用间接方法 或开发新的测定仪器来测定。 • 测定上部直径主要用于试验研究方面,例 如,精确测求立木材积、检核立木材积表 精度度及推算树干形状或树干尖削度等。
树干横断面积
树干横断面积同树干直径一样也可以有 许多个,其中位于胸高处横断面积是一个 重要测树因子,通常简称为树木的胸高断 面积(basal area of breast-height),记为g,测 量单位是平方米(㎡)
• 胸高指成人的胸高,各国规定不一样。 • 中国1.3m • 欧洲1.3m • 英国4’3”(1.3m) • 美国4’5”(1.37m) • 日本4 日尺(1.21m) • IUFRO 1.3m(4.5ft) (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rest Research Organizations 国际林业研究机构联合会)
区分段干形更接近于正几何体,
② 分别用近似求积式测算各分段材积,
③ 再把各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干材积。 该法称为区分求积法。
将树干按一定长度(通常1或2m)分段,量出每段中央 直径和最后不足一个区分段梢头底端直径,如图1—22中 所示。
根据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来求各分段的材积,则当把树 干区分成n个分段时,其总材积为:
AE—眼高(仪器高);
α—仰角。
勃鲁莱测高器
德国帕迪(Parde.J.1955)按三角函数原理设计由 Karl Leiss 公司制造
构造:正面有视距器、刻度盘、背面有按钮; 原理: H=ABtga+AE 注意可在测高器上找到仰角a 的等值角,并且是可描述的。把相应于a的树 高值刻在刻度盘上即可。
在布鲁莱斯测高器的指针盘上,分别有几种不同水 平距离的高度刻度。使用时,先要测出测点至树木水 平距离,且要等于整数10、15、20、30m. 测高时,按动仪器背面制动按钮,让指针自由摆动, 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即按下制动钮,固定指针,在 刻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水平距离的树高值,再加上 测者眼高AE即为树木全高H。
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 整化的刻度方法:将各径阶中值刻划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
胸高直径
• 胸高直径:立木树干由地面起至1.3米处之 直径,简称胸径。重要的测树因子. •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
• 一元材积式V=aDb (lnY=a+blnX) • 最常用的树高曲线(D-H relationship curve), 以H=f(DBH)的关系式,由胸高直径(DBH)推估 树高(H)。
② 当树高太小(小于 5m )时,不宜用布鲁莱斯测高, 可采用长杆直接测高。 ③ 对于阔叶树应注意确定主干梢头位置,以免测高 值偏高或偏低。
实习组织安排 1、每组选15棵树木测定其树高和胸径,每个人独立
读数,单独记录(要求记录实测值)。
2、其中选5棵树木分别取10米、20米、30米、40米
距离进行观测,记录树高实测值。
设一树干长11.1m,按2m区分段求材积,则每段中央 位置分别离干基1、3、5、9m处。梢头长度1.1m,梢头底
断面位置为距干基10m处。各部位直径的量测值如表1—6。
(二)平均断面积区分求积式 根据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1—9),按上述同样原理和 方法,可以推导出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为:
n 1 1 1 V平 l ( g 0 g n ) gi g n l ' i 1 2 3
2.立木在胸高下方分叉时,每一分叉木留作 一株独立木测定,但直径点应在分叉处上方 100 公分,如图5 所示
树木若在1.3米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6、若测径部分有节瘤或畸形时,可在其上、下等距无膨大现象处测径 取其平均值。 7 树干横断面不规则时,应测定其互相垂直两直径,取其平均值为该树 干直径。
圆。而在周长相等的平面中,以圆的面积为最大。
在围尺上一般都有两种刻度。 1. 按cm刻划,精确到0.1cm.用以量测实际直径。 2. 按径阶刻划,即在森林调查时(用于大量的 树木直径测定),为读数和统计方便,一般 是按1、2、4cm分组,所分的直径组称为 径阶(diameter class).径阶整化常采用上限 排外法。
3、每位学生单独计算形数和形率,并上交计算
• 在坡地上,先观测树梢,求得h1;再观测 树基,求得h2。若两次观测符号相反(仰 视为正,俯视为负),则树木全高H=h1+h 见图1-6(α); • 若两次观测值符号相同,则H=h1-h2,见图 1-6(b)图1-6(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