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法制伴我成长手抄报资料

合集下载

2021弘扬宪法精神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1弘扬宪法精神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1弘扬宪法精神手抄报内容资料2021弘扬宪法精神手抄报内容资料一、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二、2021弘扬宪法精神手抄报内容资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社会的保障,是人生的参考书。

法律就像是孙悟空的金箍棒,时时刻刻约束着我们的行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21弘扬宪法精神手抄报内容资料,供大家阅读和参考。

(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该手抄报内容正文哦)【1】2021弘扬宪法精神手抄报:【2】弘扬宪法精神内容资料:弘扬宪法精神内容资料1一、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因此,掌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学好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并力求在理解和用运上下功夫。

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是一蹴而蹴,一时半会就可学成或学好记牢的,关键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要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去学习,并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合格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我认为没有捷径可走,要在短期尽快熟悉浩如烟海的法规体系知识,确有难度,而且做为上班的员工,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同样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也应有规律可循。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法律法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不能离开,我们就要重点地去学,下功夫去理解和记忆,以便在工作能够熟练地运用。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法制伴我成长手抄报资料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法制伴我成长手抄报资料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法制伴我成长手抄报资料篇一:宪法手抄报内容今天,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2014年“ 12.4 ” 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1982年12月4 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每年的12月4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32 年前的今天,现行宪法通过;13 年前的今天,被确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法治的执着追求,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发展进步。

30 多年来,我国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有效维护党的领导,有力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不断夯实依法治国基础,充分发挥治国安邦总章程的重要作用,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固法治基座。

法制宣传日的由来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将宪法实施日定为法制宣传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宪法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了解宪法、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

因此,将现行宪法的实施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充分体现了宪法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体现了“依法治国”的要求。

宪法的概念和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4 、宪法促进 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 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与我同行手抄报内容

宪法与我同行手抄报内容

宪法与我同行手抄报内容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尊敬的读者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遵守的法律。

作为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赋予了我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基本权利,同时也规定了我们在行使这些权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义务。

比如,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违法乱纪,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等等。

只有遵守了这些原则和义务,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同时,宪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保障和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

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这时,我们可以寻求宪法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比如,如果我们在工作或者学习中受到了侵害,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或者诉讼;如果我们在财产或者人身方面受到了威胁,可以报警或者寻求法律援助。

总之,宪法是我们每个人的保护神,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遵守它。

最后,我想说的是,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它是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约束力量。

只有在遵守宪法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因此,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谢谢大家!。

关于法制安全的手抄报的内容

关于法制安全的手抄报的内容

关于法制安全的手抄报的内容1、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2、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3、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4、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5、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6、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谚7、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8、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9、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斯宾诺莎10、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法谚关于法制安全的手抄报图一关于法制安全的手抄报图二关于法制安全的手抄报图三故事一苏某在工厂浴室洗完澡后,忘记把自己的进口名牌手表带走。

当他想起来再去找时,手表已经不见了。

经向当时一起洗澡的林某了解,证实手表被本厂朱某拾获。

苏某要求朱某归还拾到的手表,朱某却说:“拾到的东西就是我的。

”经本单位领导调解夫效,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经过调查,认为朱某拾获手表据为己有的情况属实,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故事二三名19岁的年轻人,因沉迷于网吧不能自拔,竟持刀闯入校园敲诈学生勒索钱财。

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接到学生报警后,在一网吧内将3名疑犯抓获。

据警方介绍:4月6日晚11时,城关职中学生王某等人报案称,他们宿舍的5名学生被3名持刀者抢走68元现金和学生牌、身份证等物。

接警后,东风街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调查。

民警询问了5 名受害人有关疑犯的体貌特征,对辖区内的网吧进行排查,终于在一网吧内抓获了3名犯罪嫌疑人。

当场从他们身上搜出两把砍刀、两把弹簧匕首,以及受害人的身份证及钱物等。

政治,宪法,手抄报内容。

政治,宪法,手抄报内容。

政治,宪法,手抄报内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4年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宪法的基本框架,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部宪法。

这部宪法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具体国情,特别是1949年以来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可以说是完全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也是我国的现行宪法。

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004年3月先后对这部宪法进行了修改,这部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完善的一部宪法。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正案充实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指导思想,完善了国家基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加强了对公民各项权利的保障,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5、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认真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养成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习惯。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法制伴我成长手抄报资料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法制伴我成长手抄报资料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法制伴我成长手抄报资料今天,xx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xx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每年的12月4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32年前的今天,现行宪法通过;13年前的今天,被确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法治的执着追求,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发展进步。

30多年来,我国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有效维护党的领导,有力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不断夯实依法治国基础,充分发挥治国安邦总章程的重要作用,成为支撑 __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固法治基座。

法制宣传日的由来xx年,中共中央、 __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将宪法实施日定为法制宣传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 __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宪法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了解宪法、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

因此,将现行宪法的实施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充分体现了宪法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体现了“依法治国”的要求。

宪法的概念和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简单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简单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简单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
一、宪法的重要性:
1.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性法律,是政府和国民行使权利
和履行义务的基础。

2.宪法是国家的根基,是国家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的基石。

3.宪法是国家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基本法,是维护国家社会主
义制度的根本依据。

二、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政府、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等。

2.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民主权利、公民权利、经济社会权利、公民义务等。

3.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如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法治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等。

三、宪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1.宪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如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
自由、参政权利等。

2.宪法保障人民的经济、社会权利,如就业权利、劳动权利、
社会保障权利等。

3.宪法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如公民参与政治权利、选举权利、言论自由等。

法制伴我成长手抄报[法制伴我成长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法制伴我成长手抄报[法制伴我成长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法制伴我成长手抄报[法制伴我成长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为了提高青少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保护自己、远离危险、抵御诱惑、防范侵害,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做法制手抄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了法制伴我成长的手抄报内容资料,欢迎阅读!法制伴我成长的手抄报图片5故事115岁的初三学生庄海在初一年级时就加入了共青团,当选为班长,工作负责、学习优良,先后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

有一天与父母告别后准备回家时,发现一个初二学生在他父母后面做鬼脸,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问一问、说一说,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庄海非常生气,认为是对自己父母的侮辱,竟和几个同学一起上去教训他一顿。

原以为被教训者不会怎样,没想到却引起这个学生邀约一帮人来报复。

为了不甘示弱,又发生了对报复者的报复,在双方殴打中,庄海拿出随身带的一把刀捅上去,造成一死一伤,法院判处庄海犯故意伤害罪。

在监狱里,庄海面对铁窗、铁门,回顾这不该发生事,无限悔恨???。

故事2李某,男,16岁,汉族,在校学生,住陕西省王光马岗乡。

李某向同学佘某索要钱物未成,佘某就告诉无业人员远某等人,远某得知后警告李某不要再向佘某索要钱物,如果再要就用武力。

李某为此要“教训”远某。

xx年6月12日下午,李某要求社会上的另一帮无业人员张某去教训远某,张某又叫了宋某持钢管至太仓市某镇新华桥,对远某及远某的朋友沈某、房某进行殴打,致远某、沈某受轻微伤。

1)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苏辙2) 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

——李维3)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波洛克4) 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

——伯克5)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贝卡利亚6)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

——阿奎那7)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伴我成长手抄报内容,法制伴我成长手抄报资料篇一:宪法手抄报内容今天,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2014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每年的12月4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32年前的今天,现行宪法通过;13年前的今天,被确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法治的执着追求,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发展进步。

30多年来,我国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有效维护党的领导,有力保障人民当家做主,不断夯实依法治国基础,充分发挥治国安邦总章程的重要作用,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固法治基座。

法制宣传日的由来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将宪法实施日定为法制宣传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宪法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了解宪法、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

因此,将现行宪法的实施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充分体现了宪法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体现了“依法治国”的要求。

宪法的概念和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就是要把法治精神作为现代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公民形成“法律至上”的态度和意识,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要以培育公民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为目标,使全体公民真正感到法律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助与指南,进而塑造公民积极的法治精神。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就是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宪法的基本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2)、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转(3)、宪法是国家的“政治法”: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的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作用1、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4、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国法制宣传日历年主题:2001年: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2年: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3年:依法治国,执政为民2011年: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05年: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07年: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2008年: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009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2011年: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2012年: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013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2014年: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宪法宣传标语增强宪法意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们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一切权利属于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学习掌握宪法了解宪法知识,就是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根本要求。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人身权、财产权、政治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这些权利都由宪法规定,所以熟悉宪法、掌握宪法就能够了解到宪法,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最根本的法律准则。

作为一名学生更应该加强学习法治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什么是宪法?宪法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法律,它所规定的都是一个国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宪法是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那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各种社会力量的对比关系决定并影响着宪法的具体内容。

——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效力和修改程序不同于一般的法律。

★宪法的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宪法的历史——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却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第二部宪法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

——第三部宪法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部宪法。

——第四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宪法进行了修正。

宪法的作用——对统治权的作用:巩固和维护国家权力,确认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合宪性,确立了巩固统治者地位的根本制度和政治秩序,调节了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和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规范着国家权力的有效运行,达到稳定和巩固国家政权的作用。

——对法治的作用:为法制的统一和完整奠定了基础,是国家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和监督守法制度等赖以建立的基础和依据。

——对政治制度的作用:确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为改革国家政治体制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社会主义宪法从本质上说是立足于保障广大人民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上的,这是社会主义宪法的突出特点。

——对社会经济的作用:确认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促进和推动着经济的健康发展。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

包括: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和批评、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

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

包括:劳动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特定人的权利。

包括:保障妇女的权利,保障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妇女、儿童和老人,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照法律纳税。

——其他方面的义务包括:公民有劳动的义务和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篇二:宪法手抄报内容宪法手抄报内容一、宪法是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二、宪法的来历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现行宪法自公布实施以来,每年的12月4日全国各地都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12月4日的宪法日定为法制宣传日,体现了“依法制国”的要求。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正式确定为国家宪法日,三、我来学宪法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

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他,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

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