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本翻译原则探究

合集下载

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和技巧

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和技巧

前往巴慕卡雷,参观著名的棉堡,特殊的地理奇景,洁白有 如棉花筑成的独特自然地形,这是由地底下温泉流过含有钙 质成分的石灰炭层,富含钙质的温泉冒出地表后,白色的钙 质沉淀在地表上所形成的,并经年累月的堆积,形成如此壮 观的自然奇景。
例(2):中译英
海洋公园全新景区“梦幻水都”,有多个精彩震撼的新设施,包括:全球首 创的360度水幕表演“双龙奇缘”,共有5000条珍贵鱼类的世界十大之一 的"海洋奇观",以及全港首间水族馆餐厅"海龙王餐厅"."亚洲动物天 地"是海洋公园另一个很受欢迎的园区,总面积达25000平方米,拥有室内 及室外园区,里头有多个亚洲动物的品种.其中"大熊猫之旅"是国宝大熊 猫盈盈和乐乐的居所.此外,"七彩升空天地""水母万花筒""极速之 旅""越矿飞车""飞天秋千"等,也是备受欢迎的精彩设施.除登山缆车 外,旅客亦可乘坐"海洋列车",往返山上的高峰乐园与山下的海滨乐园.
主要殖民工程师约翰·弗雷德里克阿道夫捷参与了这座总督府的设计和 建设。虽然那些印度囚犯劳工每天拿到二十美分,而且没有熟练的技术, 他们却担当了石匠,管道工,木工,油漆工和石材切割的任务去建造总督府。
例(2):中译英
辛亥革命后,1925年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 府对北海公园的保护极为重视,拨巨资予以修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 一批全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林锦华
A Team 刘碧云 史磊 吴莲娇 2014年4月8日
旅游文本
工能:传递信息和诱导行动 Informative function, directive function, evocative function
超语言因素:旅游文体具推广促销 的功能与作用,所以撰写手法偏向 于突出所介绍目的地的特点,影响 读者做决定,到该地方观光。

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

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

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翻译规范是翻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决定了翻译规范的多样性。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转换,还要文化背景的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探讨翻译规范的定义、分类及其研究途径,旨在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一、翻译规范的定义与分类翻译规范是指在进行翻译活动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这些原则和标准可能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

根据其性质,翻译规范可分为以下几类:1、语言规范:涉及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词汇、语法和句法转换的规范。

这些规范确保了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文化规范:涉及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的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尊重和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元素,同时将其融入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中。

3、社会规范:涉及社会习惯和礼仪的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遵循目标语言的社会习惯和礼仪,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期望。

4、心理规范:涉及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的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分析和把握原文作者和目标读者的心理活动,以确保翻译的有效性和说服力。

二、翻译规范的研究途径要研究翻译规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词汇、语法、句法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与相似之处,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2、语料库研究法:利用语料库资源,对大量的翻译实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翻译规范和技巧。

3、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验和调查等手段,对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揭示翻译规范的实际情况和应用效果。

4、跨学科研究法:将翻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如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进行跨学科研究,深入探讨翻译规范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翻译规范的应用与评估翻译规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包括准备阶段、翻译阶段和审校阶段。

在每个阶段中,翻译规范都发挥着指导作用,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需要对翻译规范的应用进行评估。

评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准确性评估:译文是否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是否避免了歧义和误解?2、流畅性评估:译文是否通顺、易读?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3、文化适应性评估:译文是否适应该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是否保留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4、社会认可度评估:译文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社会的价值观和习惯?是否得到了目标读者的认可?总之,了解并遵循翻译规范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

翻译语料库文本内容选择原则分析

翻译语料库文本内容选择原则分析

深圳宝安区育才学校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选择题压轴题(难)1.下列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 .21x -B .()21x x +C .21x +D .2x x - 【答案】A【解析】根据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A 选项:()()2111x x x -=+-,可知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故选:A.2.已知n 16221++是一个有理数的平方,则n 不能取以下各数中的哪一个( ) A .30B .32C .18-D .9 【答案】B【解析】【分析】分多项式的三项分别是乘积二倍项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别求出n 的值,然后选择答案即可.【详解】2n 是乘积二倍项时,2n +216+1=216+2×28+1=(28+1)2,此时n=8+1=9,216是乘积二倍项时,2n +216+1=2n +2×215+1=(215+1)2,此时n=2×15=30,1是乘积二倍项时,2n +216+1=(28)2+2×28×2-9+(2-9)2=(28+2-9)2,此时n=-18,综上所述,n 可以取到的数是9、30、-18,不能取到的数是3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熟记完全平方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3.已知243m -m-10m -m -m 2=+,则计算:的结果为( ).A .3B .-3C .5D .-5【答案】A【解析】【分析】观察已知m 2-m-1=0可转化为m 2-m=1,再对m 4-m 3-m+2提取公因式因式分解的过程中将m 2-m 作为一个整体代入,逐次降低m 的次数,使问题得以解决.【详解】∵m2-m-1=0,∴m2-m=1,∴m4-m3-m+2=m2 (m2-m)-m+2=m2-m+2=1+2=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m2-m作为一个整体出现,逐次降低m的次数.4.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2+2b2+c2-2b(a+c)=0,则此三角形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运用因式分解,首先将所给的代数式恒等变形;借助非负数的性质得到a=b=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a2+2b2+c2﹣2b(a+c)=0,∴(a﹣b)2+(b﹣c)2=0;∵(a﹣b)2≥0,(b﹣c)2≥0,∴a﹣b=0,b﹣c=0,∴a=b=c,∴△ABC为等边三角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灵活运用因式分解来分析、判断、推理活解答.5.已知x-y=3,12x z-=,则()()22554y z y z-+-+的值等于()A.0 B.52C.52-D.25【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应先把已知条件化简,然后求出y-z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求值即可.【详解】由x-y=3,12x z-=得:()()x z x y y z---=-15322 =-=-;把52-代入原式,可得255252525255=0224424⎛⎫⎛⎫-+-+-+= ⎪ ⎪⎝⎭⎝⎭.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代数式变形方法的理解,这一方法在求代数式值时是常用办法.6.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x 2-x+2=x (x-1)+2B .x 2-x=x (x-1)C .x-1=x (1-1x )D .(x-1)2=x 2-2x+1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x 2-x+2=x (x-1)+2,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B 、x 2-x=x (x-1),故选项正确;C 、x-1=x (1-1x),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 D 、(x-1)2=x 2-2x+1,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由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 .2(2)(2)4x x x +-=-B .242(4)2x x x x +-=+-C .24(2)(2)x x x -=+-D .243(2)(2)3x x x x x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可得答案.【详解】A. 是整式的乘法,故A 错误;B. 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B 错误;C. 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C 正确;D 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D 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式分解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因式分解的意义.8.下列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2(1)x x x x -=-B .21(1)1x x x x -+=-+C .2(1)x x x x -=-D .2()22a b c ab ac +=+【答案】C【解析】分析: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详解:A 、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B 、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C 、是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D 、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知识,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题关键.9.下列等式由左边向右边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x 2+5x -1=x(x+5)-1B .x 2-4+3x=(x+2)(x -2)+3xC .(x+2)(x -2)=x 2-4D .x 2-9=(x+3)(x -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判断求解.【详解】解:A 、右边不是积的形式,故A 错误;B 、右边不是积的形式,故B 错误;C 、是整式的乘法,故C 错误;D 、x 2-9=(x+3)(x -3),属于因式分解.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10.小淇用大小不同的 9 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ABC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a + 1)(b + 3)B.(a + 3)(b + 1)C.(a + 1)(b + 4)D.(a + 4)(b + 1) 【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平移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平移后,如图,易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3)(b+1).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平移后再求解能简化解题.二、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填空题压轴题(难)11.x+1x=3,则x2+21x=_____.【答案】7【解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已知变形,进而求出答案.【详解】解:∵x +1x =3, ∴(x +1x )2=9, ∴x 2+21x +2=9, ∴x 2+21x =7. 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12.若()219x y +=,()25x y -=,则22xy +=______. 【答案】12【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两个关系式间的关键解答即可.【详解】∵()219x y +=,()25x y -=,∴()()224x y x x y y +=-+,∴19=5+4xy ,∴xy=72, ∴()2227252122x x x y y y +-=+=+⨯=, 故答案为:12.【点睛】 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公式并掌握两个公式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将4个数a ,b ,c ,d 排列成2行、2列,两边各加一条竖直线记成a b c d ,定义a bad bc c d =-,上述记号就叫做2阶行列式.若11611x x x x --=-+,则x=_________.【答案】4【分析】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新定义运算方法可得方程 (x-1)(x+1)- (x-1)2=6,解方程求得x 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x-1)(x+1)- (x-1)2=6,解得x=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根据新定义运算的运算方法列出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14.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在他的著作《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杨辉三角”(如图),此图揭示了n(a b)(n +为非负整数)展开式的项数及各项系数的有关规律.例如:0(a b)1+=,它只有一项,系数为1;系数和为1; 1(a b)a b +=+,它有两项,系数分别为1,1,系数和为2;222(a b)a 2ab b +=++,它有三项,系数分别为1,2,1,系数和为4;33223(a b)a 3a b 3ab b +=+++,它有四项,系数分别为1,3,3,1,系数和为8;⋯,则n (a b)+的展开式共有______项,系数和为______.【答案】n 1+ n 2【解析】【分析】本题通过阅读理解寻找规律,观察可得(a+b )n (n 为非负整数)展开式的各项系数的规律:首尾两项系数都是1,中间各项系数等于(a+b )n-1相邻两项的系数和.因此根据项数以及各项系数的和的变化规律,得出(a+b )n 的项数以及各项系数的和即可.【详解】根据规律可得,(a+b )n 共有(n+1)项,∵1=201+1=211+2+1=221+3+3+1=23∴(a+b )n 各项系数的和等于2n故答案为n+1,2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的应用,能根据杨辉三角得出规律是解此题的关键.在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①公式中的a ,b 可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②对形如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计算,都可以用这个公式.15.若m+1m =3,则m 2+21m=_____. 【答案】7【解析】 分析:把已知等式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即可求出答案.详解:把m+1m =3两边平方得:(m+1m )2=m 2+21m +2=9, 则m 2+21m =7, 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及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6.已知ab=a+b+1,则(a ﹣1)(b ﹣1)=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将(a ﹣1)(b ﹣1)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展开,然后将ab=a+b+1代入合并即可得.【详解】(a ﹣1)(b ﹣1)= ab ﹣a ﹣b+1,当ab=a+b+1时,原式=ab ﹣a ﹣b+1=a+b+1﹣a ﹣b+1=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及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17.因式分解:3x 3﹣12x=_____.【答案】3x (x+2)(x ﹣2)【解析】【分析】先提公因式3x ,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即可.【详解】3x 3﹣12x=3x (x 2﹣4)=3x (x+2)(x ﹣2),故答案为3x (x+2)(x ﹣2).【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18.若(2x ﹣3)x+5=1,则x 的值为________.【答案】2或1或-5【解析】(1)当2x −3=1时,x=2,此时()2+543-=1,等式成立;(2)当2x −3=−1时,x=1,此时()1523+-=1,等式成立; (3)当x+5=0时,x=−5,此时()0103--=1,等式成立.综上所述,x 的值为:2,1或−5.故答案为2,1或−5.19.若a+b=4,ab=1,则a 2b+ab 2=________.【答案】4【解析】【分析】分析式子的特点,分解成含已知式的形式,再整体代入.【详解】解:a 2b+ab 2=ab(a+b)=1×4=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既考查了对因式分解方法的掌握,又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的方法,同时还隐含了整体的数学思想和正确运算的能力.20.已知8a b +=,224a b =,则222a b ab +-=_____________. 【答案】28或36.【解析】【分析】【详解】解:∵224a b =,∴ab=±2.①当a+b=8,ab=2时,222a b ab +-=2()22a b ab +-=642﹣2×2=28; ②当a+b=8,ab=﹣2时,222a b ab +-=2()22a b ab +-=642﹣2×(﹣2)=36; 故答案为28或36.【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分类讨论.。

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沟通桥梁,而政治类文本的翻译更是需要细致入微,严谨认真的。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目的论三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忠实原则、信达原则和文采原则。

下面我们将从这三个原则来分析政治类文本的翻译。

忠实原则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力求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忠实原则尤为重要,因为政治类文本往往涉及到国家、政府、政策等重要议题,一字一句的差错都可能引发严重的误解甚至冲突。

译者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忠实原则,不可擅自增删原文内容,更不能曲解原文含义。

只有忠实于原文,才能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原文的意图。

信达原则是指译文要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让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和接受译文。

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译者需要充分考虑译入语的特点和社会文化背景,避免使用过于生僻的词语和句式,保持译文的通顺流畅。

政治类文本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定的政治术语,译者需要在保持忠实原则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确保译文既准确无误又通顺易懂。

只有做到信达原则,才能让译文更好地融入译入语的语境中,得到读者的认可和理解。

文采原则是指译文要具有艺术的美感和表现力,使译文既保持原文的风采和韵味,又能够在译入语中产生相同的效果。

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文采原则可能相对次要,因为政治类文本更注重准确性和权威性,而非华丽的言辞和修辞手法。

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文采也能够增强译文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使读者更愿意接受和理解译文。

译者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也需要灵活运用文采原则,适当增加一些译文的修饰和修辞,使译文更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政治类文本的翻译工作十分重要且复杂,需要译者充分考虑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确保译文的准确性、通顺性和艺术性。

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做到翻译工作的水到渠成,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政治类文本的含义。

关于析英语翻译及应用翻译中的三大功能性文本

关于析英语翻译及应用翻译中的三大功能性文本

关于析英语翻译及应用翻译中的三大功能性文本20世纪80年代,语言理论在西方国家有了新的发展,大量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者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而此时语言理论的研究在中国才刚刚起步。

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外语研究核心期刊如《外国语》,致力于引进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及研究方法论,由此开启了中国的跨学科翻译之门。

在经历了探索和推行时期后,中国还经历了由引进理论过渡到吸收理论进而创造理论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借鉴、探究应用翻译是十分必要的。

在2004年,一次由权威杂志《中国翻译》和蒙特利国际大学联合承办的全国口译及翻译研讨会在美国举办。

在研讨会中专家们讨论了中国在翻译教学方面的现状,人们普遍的观点是,中国仍然处于传统的经验教学阶段。

跨文化翻译的实质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文本中的语言,它是交流的目标和其产生影响的工具与载体;其二是文本之外的社会文化,它注重对语言接受者的影响。

哈贝马斯在《交流与社会进化》一书中指出,语内表现行为包含逻辑性语句和行为类短语两个方面。

当我们进行跨文化翻译的时候,不应只注重逻辑性语句的翻译,还应通过把握像功能、象征性这类因素,从而真正实现翻译的目的。

“应用翻译,与着重传达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相比,更倾向于以传递信息为根本目的,运用语言学的原则来翻译实用性文本。

”通过法国翻译理论家简�q德莱尔的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应用翻译的最大特点是其实用性强,应用领域广。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应用翻译的范围几乎涵盖了当今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英国的翻译理论学家纽马克将语言的功能与应用翻译相结合并根据不同的应用翻译文本的不同语言功能对它们进行了新的分类,即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和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

三类文本都有其代表性的类型,在这里,我以“表达型”功能文本中的官方文告、以“信息型”功能文本中的经贸公文和以“呼唤型”功能文本中的广告翻译为例进行浅析。

一、“表达型”功能文本中的官方文告“典型的官方文告包括由部长或党派领导人,学生发表的政治演讲、公文,法律公文和由公认权威执笔的科学、哲学及学术著作”。

旅游文本翻译的创译原则浅析

旅游文本翻译的创译原则浅析

等人主编 的题 为《 翻译者 的策略与创造 性》 一书将 翻译 活动
的创造性行 为界定为 :翻译 的过程是将 源语转 变为 目的语 “ 的过程。这一转换过程 导致一个新 的文本 的产生 , 这个新文 本在内容上虽 与原作相 同 , 但却是一个崭新 的作品 。从这一 点上说 , 这就是一件创造性的作品 。它是在词 、 、 句 语义三个 层面 上重构信息的结果。语 言结 构重组 的程度越 高 , 这个转 换过程的创意便越大 。 由此可见 , ” 翻译的创意过程是难 以否 定的。在对 翻译的创造性 问题 的探讨过程 中, 有人提出 了创 译原则 。尽管 目前翻译界有关 支持这一 提法的理论 尚不完
Toursm i Today
当 代 旅 游
旅游 文 本翻译 的创译 原则浅 析
吴 绍 容
( 宁德职业技术学 院, 福建 福安 350 ) 5 0 0

要: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 出现 了大量英语版 或英汉对照版的旅 游资料 , 绍旅 游景点 , 介 传播 中国文化 ,
然而这些资料 良莠不 齐, 低劣的翻译作品势必对旅 游业 的发展产 生负面影响 。本论文试 图运 用创译原则 , 例释旅 游
a d b ih a n r tn u l n h v rb n s On t e r e n r tb n e ssa d o tao g t e f e a k . h i r g i v
is l, al d c r td r g n — ha e b a s wa t h i c l tef g iy e o ae d a o s p d o t a i t er ha~
文 本 翻译 的正 确 方 法 和 策略 , 以期提 高旅 游文 本 的 翻 译 质 量 , 到 吸 引 海 外游 客 的 目的 。 达 关键 词 : 游 文本 ; 旅 创译 原 则 ; 译 翻 中 图分 类 号 :5 F9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 74 (0 0 0 — 0 9 —0 17— 7 0 2 1 )3 08 3

浅论翻译的目的原则与忠诚原则

浅论翻译的目的原则与忠诚原则

- 208 -校园英语 /翻译探究浅论翻译的目的原则与忠诚原则广东科技学院应用英语系/郭灿【摘要】翻译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翻译的两大原则:目的原则及忠诚原则,对两者各自的优劣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翻译 目的原则 忠诚原则翻译就是在准确、通顺的前提下,把一种语言信息转换成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而这种行为是由译者来完成的。

这种行为势必会收到各种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译者翻译行为遵循的原则不同,翻译的结果也将不同。

翻译行为的原则中,目的原则(skopos rule)与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目的原则许多翻译者认为在翻译行为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目的原则”。

根据目的原则,译者翻译的方法和侧重点及采用的翻译策略都会随着翻译的目的不同而不同。

也就是翻译会受到翻译目的的影响。

长期以来,各家对翻译方法到底是采用“归化”好还是采用“异化”好的争议,以及关于近期出现的翻译是应该“动态对等”还是“形式对等”的争议,都能用“目的原则”解释和解决。

译者需要先确定翻译的目的,然后可以根据翻译的目的来选择使用“异化”还是“归化”的翻译策略。

对此原则解释得最详尽的是德国功能翻译论。

根据功能翻译论,翻译是人类行为,就一定有其特定的目的。

译者需要先了解翻译目的,才能准确正确的选择相应的翻译方法。

比如广告翻译,其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是为了推销产品,吸引消费者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所以不管是“异化”还是“归化”,只要这种翻译能达到推销产品这个目的就应该选这个翻译策略。

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者严复,也是我国近代翻译大师。

他认为“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

如果太局限在原文字上,“仿此为译,必不可通”。

严复的这种看法也就是说,翻译是一种社交行为,翻译者应当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活动。

首先保证译文的可读性,以达到其交际的目的。

翻译目的论创始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认为,在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原则应该是“目的原则”,原作的译本能在目的语文化和语境中能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和理解,这才是好的翻译最重要的使命,这样的翻译才算是很好的完成了翻译的目的和任务。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引言
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而功能对等理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
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原文和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

在英语文本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
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图和目的,并将其转化为符合目标语
言习惯和语境的译文。

本文旨在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文本翻译中的应用,分析其在实
际翻译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功能对等理论的概念和原则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翻译学者纽奥马尼提出的,它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
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原文和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主张,译者应该首先理解
原文的功能目的和意图,然后在译文中达到相同的功能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可以灵
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包括意译、加词、删词、换词等,以实现所需的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原则包括:1)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原文和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2)译者应该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功能目标和意图;3)译文应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境和习惯,以实现功能对等的效果。

功能对等理论还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处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语言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常常面临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语言差异,包括语法结构、词汇选择、句式表达等方面的
差异。

功能对等理论可以帮助译者通过灵活运用翻译手段和策略,处理语言差异,实现译
文的功能对等效果。

功能对等理论还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适应翻译市场的需求。

在当下的翻译市场中,越
来越多的翻译需求需要译文具有更高的可读性、流畅性和准确性,功能对等理论可以帮助
译者实现这些目标,提高译文的质量和效果,满足市场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文本翻译原则探究[摘要]应用文本就内容而言几乎包括除文学及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及应用的各类文本,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

虽然应用文本的翻译面广量大,但总体上来说其具有翻译目的性很强的共同特点,因此不论何种应用文本,应用翻译可在如下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目的—需求原则;文本优化—重写原则;平行文本对照修改原则。

[关键词]应用文本;翻译原则;目的需求;文本优化;平行文本自2006年教育部在本科招生目录中增添了“翻译专业”至今,短短数年内,绝大部分有外语系的大学纷纷设立本科翻译专业,有硕士点的外语系也相继获得“翻译硕士学位”授予资格。

“翻译专业的设立无论是对翻译学科、翻译专业、翻译教学体系、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和机制,还是对翻译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与繁荣,或是翻译实践能力的增强和提高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11随着国家和学界对翻译的重视,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研究(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领域也由原来的重文学翻研究逐渐过渡到应用翻译和文学翻译并重的局面。

谈到翻译,总要讲讲翻译的原则或翻译的标准。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前者是从译者的角度来考虑翻译活动,而后者是从翻译评论家的角度来评判译文。

“翻译原则是指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准绳,它是翻译实践的准绳,是衡量翻译工作效果的标尺。

使译文质量符合翻译的标准是翻译工作者不断努力以期达到的目的。

切实可行的标准对发挥翻译功效、提高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44有了翻译原则的指导,在翻译实践时才能目标明确、取舍有据、少走弯路。

文学翻译需要理论指导,应用翻译同样如此。

应用翻译指对非文学文本的翻译。

应用文本就内容而言几乎包括除文学及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及应用的各类文本,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

虽然应用翻译翻译面广量大,文本类型各异,形式也常有变化,要求多样,但总体上来说应用翻译具有目的性很强的共同特点,因此无论是商务型应用文本、新闻文本、旅游文本,还是广告文本等其他类型的应用文本,其翻译都可以在如下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目的—需求原则;文本优化-重写原则;平行文本对照修改原则。

一、目的—需求原则功能翻译学派认为,翻译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同样遵循人类活动的行为模式:行为→动机→目的→需求,即翻译行为必有其特定动机,而动机背后必有其特定目的,目的背后必有其特定需求,翻译是为“特定目标环境中的目标读者制作一个目标文本”。

[3]12在实际确定翻译目的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常常是发起人或其代理人有时甚至是译者本人,“原文文本的作用在于提供信息,形成构筑目的语文本信息的起点”[3]62,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发起者的目的),在充分考虑各方需求的情况下采取合适的手段将原文本的信息进行有效转换。

应用翻译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是一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精神活动”。

[4]46比如旅游文本的翻译,其目的就在于将某一旅游景点的信息传达给目标旅游者,以唤起他们对该地的旅游兴趣,从而达到扩大该地知名度最终盈利的目的,那么在这一信息转换的过程中,译者会牢记需要达到的翻译目的,对原文本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地取舍与恰当地转换。

方梦之教授曾指出:应用翻译传递信息往往是有选择性的;或综合地,或概要地或部分地传递。

一句话,怎么译,要以翻译委托人(发起者)的目的为准(2003:48)。

因此,应用翻译的第一步需以目的—需求原则为指导,明确翻译目的与委托人需求,进而采取合理的手段处理文本。

正是由于这一原则,同一个应用文本由于翻译的目的与需求不同,可能会出现差异非常大的译本。

例如:(1)GILLETTE SensorThe only razor that senses and adjusts to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your face.Gillette Sensor: the shave personalized to everyman.It starts with twin blades, individually and independently mounted on highly responsive springs. So they continuously sense andautomatically adjust to the individual curves and unique needs of your face.Innovation is everywhere. You can feel it in the textured ridges and the balance of the Sensor razor. You appreciate it in the easy loading system and the convenient shaving organizer.All these Sensor technologies combine to give your individual face a personalized shave— the closest, smoothest, safest, most comfortable.The best shave a man can get—Gillette.该短文是美国著名的剃须刀公司——吉列公司为其新产品所做的广告。

广告中使用了较多的描述性形容词,如personalized, easy, convenient, best等,因此从语篇上讲,该短文采用的是描述的表达方式。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和委托人需求,可以将其翻译成随产品走的说明书形式,也可以将其翻译成具有强烈劝说诱导功能的广告形式,但二者在遣词造句上会出现较大差异。

说明书应该更注重其主要功能的如实介绍,而广告则可能使用夸张的词语,具有鼓动性的语言达到劝说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分译如下:说明书:吉列传感剃须刀本剃须刀装有双层刀片,刀片上下与高灵敏度弹簧相连。

装卸简单,剃刮结构使用方便。

剃须过程中能不断感知不同脸型独特的曲线和需求,根据每个男士的脸型调整角度,与脸颊贴合紧密,是男士剃须的最佳选择。

广告:吉列传感剃须刀,造型优美,使用方便,随心应手体贴您的脸颊!二、文本优化重写原则因为应用翻译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原文本在翻译过程中更多的起着信息提供者的作用,译者在明确翻译目的和委托人需求的基础上,须对文本中具有不同价值特征和价值度的信息加以控制和调节,也就是说应用翻译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与需求对原文本进行优化。

文本优化原则要求译者宏观上从篇章入手,微观上从句子结构入手对原文进行操控,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当地信息增删及篇章重组。

对于信息价值高但译语读者不一定熟悉的内容进行增译;对于信息价值低的内容可以简化甚至删除不译;同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时在文本转换过程中还需从整体上把握原文本,对原文本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将信息进行重组以便译文的组织。

(一)篇章层面的优化重写一般而言,英语的段落展开多为演绎式,起首开宗明义,直点主题;汉语则多为归纳式,讲究起承转合,考虑时间事理顺序,因此一般情况下,在篇章结构的整体照应下,要对原文语篇按译文的段落展开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甚至改写,使译文更符合译语习惯和读者口味,以利信息交流或加强感染力,从这种意义上说,翻译即重写,应用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翻译时更是如此。

译者在明确翻译目的与需求后,对原文本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文本在篇章结构上与原文本有了一定的变化,这时进行翻译其实已无异于重写,因此应用翻译更多的时候是对原文本进行操控后的重写。

例如:(2)岳麓书院,有潭州太守朱洞建于宋太祖开宝9年,也就是公元976年。

Yuelu Academy was established by Zhu Dong, magistrate of Tanzhou prefecture, in 976 A.D. at the time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It’s about 233 years earlier than the establishment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Ancient Tanzhou Prefecture is nowadays Changsha city.)[5]235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为中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岳麓山风景区重要观光点。

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数次更名,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原文短短一句话,针对西方读者而言,信息缺损严重,为使西方人意识到该景点的历史价值译文进行了篇章重构,增加了原文没有的内容(It’s about 233 years earlier than the establishment of Cambridge University.Ancient Tanzhou Prefecture is nowadays Changsha city.), 将岳麓书院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

同时原文删除了信息价值低的内容“宋太祖开宝9年”,因为这一信息内容说了也等于白说,别说西方人,就连中国人恐怕也搞不清楚开宝9年是哪一年,更何况译文中已经用公元纪年将这一时间表达清楚,读者在时间坐标上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所以,删除“宋太祖开宝9年”这一低值文化信息对原文意义的表达毫无影响。

(3)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交界处,这里有冰山雪川、江河峡谷、湖泊草甸,美丽而宁静。

州内以藏族居民为主,还居住着傈僳族、纳西族等20多个民族,长期以来,这里各民族和谐相处,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文化—山川秀美、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与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极其相似。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Yunnan and Sichuan Provinces and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he scenery of picturesque Diqing, filled with glaciers, deep canyons, meadows, and lakes, remarkably resembles that of the Shanggri-la described in Hilton’novel. Residents here are mainly Tibetans who coexist peacefully with over 20 other ethnic groups, including Lisu and Naxi groups, thus creating a rich and unique culture.[6]241汉语旅游文本惯于使用铺陈和华丽的辞藻以及一些评述性的话语来描述景点,原文要传达给旅游者的主要信息无外乎迪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和西方读者心中的香格里拉可以媲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