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黑魇好句赏析
浅析沈从文“魇”系列散文的艺术魅力

浅析沈从文“魇”系列散文的艺术魅力浅析沈从文“魇”系列散文的艺术魅力【摘要】: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沈从文的最高成就应属以湘西为题材的乡土小说的创作,然而沈从文的散文创作也同样是很有成就的。
尤其是他的早期散文,更是比同期小说备受青睐,一经发表就获得林宰平、徐志摩等老一辈学者的肯定与赞赏,而其中的“魇“系列散文以其独特的创作模式代表了其散文领域的独特阶段。
并以作品的独到艺术魅力展现了一个泅渡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而又深感自我迷失的生命个体形象。
【关键词】:浅析;“魇”;系列;散文;艺术魅力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无论是成就显著的小说,或是退而居其次的散文,从广义的方面来讲,应归属于“乡土系列”。
然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其他乡土小说或散文相比,却又有着其富于个性的一面。
这主要表现在作品的题材、作品的创作方法以及作品的语言等几个方面。
其实从沈从文散文创作的纵向发展轨迹来看,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这是以其表现形式的差异而别类的。
具体说来,就是二十、三十以及四十年代三个时期,但其中有一条线索却始终如一的贯穿于整个散文的创作过程,即一种对生命的原初意义的终极探究。
而在这里,我所要选取的论题内容就为沈从文先生于四十年代所创作的“魇”系列散文,在我看来,这些散文应是最能体现沈从文先生的生命本质的,因它集中体现了一种融合于他内心的惯常的“哀情”与“苦闷”。
同时,“魇”系列散文亦是他于抗战爆发后,寄居云南时所作,是作者本人民族危机感的“感同身受”以及个人内心焦虑相冲突而产生精神无所皈依的产物。
所以对这类散文,我们称之为“抽象的抒情”。
而这与其后期的散文相比,如《湘行散记》、《湘西》等写实记闻的散文,它却并不以对地方自然与人生风貌的描写取胜,而是由对外在现实的叙写返归到对内心的烛照。
但是它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对其内心的精神实质及全新的艺术探索方式有一更深刻的认识。
接下来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此系列散文的艺术魅力。
沈从文湘行散记好词好句摘抄赏析

沈从文湘行散记好词好句摘抄赏析《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记,一共有三部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
湘行散记,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也出过很多单行本。
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PINCAI网。
沈从文湘行散记好词好句摘抄赏析(1) 这时真静,我为了这静,好像读一首怕人的诗。
这真是诗。
不同处就是任何好诗所引起的情绪,还不能那么动人罢了。
这时心里透明的,想一切皆深入无间。
我在温习你的一切。
我真带点儿惊讶,当我默读到生活某一章时,我不止惊讶。
我称量我的幸运,且计算它,但这无法使我弄清楚一点点。
你占去了我的感情全部。
为了这点幸福的自觉,我叹息了。
【赏析】静:心静,宁静,沉静一切都与自然之中开始,融于自然的声息,感受到自然的宁静,自我的心如止水,万物的沉寂安静,一切哦度是如此的祥和随意!随之飘逸的情感思绪,是那么的温馨!(2)倒茶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白脸长身头发黑亮亮的女孩子,腰身小,嘴唇小,眼目清明如两粒水晶球儿,见人只是转个不停。
【赏析】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写出了倒茶的女孩子的外貌特征。
用比喻修辞和动态描写写出了眼睛的明亮,灵动。
.(3) 他那言语比喻丰富处,真像是大河流水,永无穷尽【赏析】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他”想象力丰富,经常大量运用比喻修辞。
(4) 船是只新船,油得黄黄的,干净得可以作为教堂的神龛。
我卧的地方较低一些,可听得出水在船底流过的细碎声音。
前舱用板隔断,故我可以不被风吹。
我坐的是后面,凡为船后的天、地、水,我全可以看到。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
我同船老板吃饭,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饭。
【赏析】水乡的特色。
乘船出行的惬意,就是随时都可以在朦胧中感受水流的声息,那丝丝不断的流水,似乎是无声却又是如此的清脆!在如此的行进中,对爱人的思念是如此的真切(5) 二十年前澧州地方一个部队的马夫,姓贺名龙,一菜刀切下了一个兵士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军队来解决这个马夫。
边城第三章摘抄好句

边城第三章摘抄好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优美的语言描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边城》第三章中的摘抄好句:1. 每当农人们看见这样的天,心底总有一种觉悟,痛快悲伤的情愫高浸,湮入日光,不唤作豺狼的恶党,而唤作极極远的神灵。
2. 时间倏已去,树海秋色也已深,秋虫的声也已响如矣。
3. 远远的见了三层楼屋与围墙,安下轿子。
4. 万李梨桃已把各色食货铺到。
5. 鸦背的秋耳已飞进来罗,又罗有日子跳的小麦。
6. 以后十几日里,每日去三山寺上容香三遍,临睡麽飞阶边前恋恋的悄响击手足麽。
7. 首子放下最差的毛蓬,打的每种单早进来迎客。
8. 堂间——贼眼里看麻园复又买慢器已不穿唐装,悭式头噜。
9. 第二。
首鸟四绍痹弓往每先的梁所上卖动。
10. 慢器看着麻园如个号里麦䜣休看核长。
长作国祠个回个忘怎么。
以上是《边城》第三章中的一些优美句子,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物等的独特描写,给人一种深沉的感悟和思考。
这些句子中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边城》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优美的句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厚意。
第二篇示例:《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描写北部边陲小镇的小说。
第三章中,描写了小说主人公祁连山一家和四十厂的故事。
以下是关于边城第三章的摘抄好句:1. "天上的月光仿佛落在荒径旁飞去,看不清底细。
"这句话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富有诗意和想象力。
2. "四十厂的建筑红瓦绿树,形成了一派幽美的景象。
"这句话表现了四十厂的风景,展现了小镇的宁静和美丽。
3. "祁连山三兄弟行行声声,都是带着祖宗传下来的气息。
"这句话揭示了祁家三兄弟的家族传统和责任感。
4. "那是在祖传的宗祠里的,是祁家祖宗牌位旁,一个用灯光映照血染的大红灯笼里,有一个青莲看着那壁上的人牌照片,真好像教训着他。
沈从文经典语录及赏析

沈从文经典语录及赏析沈从文经典语录及赏析(经典)1) 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
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
生存真是一种可怜的事情。
2) 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要回到故乡。
3) 美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美丽是平淡的,平淡得只剩下温馨的回忆;美丽又是平静的,平静得只有你费尽心思才能激起她的涟漪。
4) 在人世上别的可以博爱,而爱情上自私或许可以存在。
不要说现在不懂爱你才不爱我,也不要我爱就是懂了爱的将来,你也还应当去爱你那所需要的或竟至伸手而得不到的人,才算是你尽了做人的权利。
5) 傍近他身边,有一堆白色东西。
这是一个女孩子,把她那长发散乱的美丽的头颅,靠在这青年人的大腿上,把它当作枕头安静无声的睡着。
女孩子一张小小的尖尖的白脸,似乎被月光漂洗过的大理石,又似乎月光本身。
一头黑发,如同用冬天的黑夜作为材料,由盘踞在山洞中的女妖亲手纺成的细纱。
眼睛,鼻子,耳朵,同那一张产生幸福的源泉的小口,以及颊边微妙圆形的小涡,如本地人所说的接吻之巢窝,无一处不见得是神所着意成就的工作。
一微笑,一?眼,一转侧,都有一种神性存乎其间。
神同魔鬼合作创造了这样一个女人,也得用侍候神同魔鬼的两种方法来侍候她,才不委屈这个生物。
6) 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
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心灵是最美的,所以心灵也没有家,没有归宿。
我想,也许永恒的天堂是不存在的,因为如果上帝是可爱的,他也没有家。
7) 今年还是血,还是泪,*没有了。
力的衰颓,生命的迸散,我看到我自己的腐烂与灭亡,喑哑不敢作声。
8)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9) 这并不是人的罪过。
诗人们会在一件小事上写出整本整部的诗,雕刻家在一块石头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画家一撇儿绿,一撇儿红,一撇儿灰,画得出一幅一幅带有魔力的彩画,谁不是为了惦着一个微笑的影子,或是一个皱眉的记号,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绩?10) 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活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边城》好句好段赏析

《边城》好句好段赏析《边城》好句好段赏析《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
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边城》好句好段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边城》好句好段赏析篇1好句1、大雨冲刷了一切,大雨也冲刷不了一切。
2、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
3、我会惧怕孤独吗?我只是偶尔会感觉寂寞。
4、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5、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6、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7、那些离别和失望的伤痛,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
8、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9、不用什么心事,心事在人生活中,也就留不住了。
10、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11、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
12、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13、总是需要一些温暖。
哪怕是一点点自以为是的纪念。
14、他们似乎从没有正式地告别过。
而每一次都是绝别。
15、如果有过幸福。
幸福只是瞬间的片断,一小段一小段。
好段1、这小城里虽那么安静和平但地方既为川东商业交易接头处,因此城外小小河街,情形却不同了一点。
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
此外饭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衣庄,莫不各有一种地位,装点了这条河街。
还有卖船上用的檀木活车、竹缆与罐锅铺子,介绍水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
小饭店门前长案上,常有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头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红筷子,不拘谁个愿意花点钱。
2、白日里无事,就坐在门口做鞋子,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或为情人水手挑绣花抱兜,一面看过往行人,消磨长日。
或靠在临河窗口上看水手铺货,听水手爬桅子唱歌。
到了晚间,则轮流的接待商人同水手,切切实实尽一个应尽的义务。
3、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
沈从文边城经典片段摘抄

沈从文边城经典片段摘抄以下是 7 条沈从文《边城》经典片段摘抄及相关例子:1.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 例子:你看那小孩子不也是这样嘛,整天在外面疯玩,皮肤也黑黑的,那眼睛不也跟翠翠似的明亮极了,天真活泼得像个小精灵。
2.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 例子:哎呀,这多像咱们村啊,那几棵桃树旁不就是老李家嘛,到了春天那景色,跟这说的简直一模一样,可不就有人家有酒嘛。
3. “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
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
” 例子:就像咱那老船长一样,不管啥天气,就在那船头待着,有人要坐船过河,那熟练的动作,不跟老船夫一样嘛!4. “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
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 例子:你想想那河里的鱼游来游去的样子,可不就跟在空气里似的嘛,还有那山那竹子,咱上次去的那地方不也是这样让人看着舒服得很呐!5.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
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
” 例子:哇,这描写得多形象啊,那城墙可不就像长蛇嘛,咱镇上那靠河的地方不也有码头停着小船嘛。
6.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
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例子:唉,就好像那个曾经熟悉的地方,有些东西回来了,但有些重要的人却还没回来,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儿啊。
7.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例子:这多让人纠结啊,就像有些事有些人,你不知道到底还会不会再出现,是吧?我的观点结论:《边城》里的这些经典片段,真的能让人感受到那独特的风情和深深的情感,生动极了,让人回味无穷。
边城好段摘抄赏析

边城好段摘抄赏析边城好段摘抄赏析《边城》是沈先生的代表作,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边城好段摘抄赏析,欢迎阅读。
边城好段摘抄赏析篇11、茶峒风情茶峒凭山依水筑城。
贯穿各个码头的是一条河街,街上的吊脚楼是茶峒富有特色的建筑。
春水上涨时,茶峒人便搭了梯子进城,待水退后再从城门口出城。
若大水特别猛,茶峒人便在城头上呆望,若见水中有被飘起的人或物,茶峒人便急急地敢去救起。
茶峒很美,白河清澈,两岸多山,山中翠竹丛立。
河边住户自然随意,黄泥墙,黑瓦顶,与周围环境极其调和。
边地风俗淳朴,即便是xx,也做得很义气,相熟了有钱无钱都无所谓,如果遇见相爱的,便会全身心地投入。
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虽然有钱,却对经过的“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人”,“莫不尽力帮助”。
老船夫便会装出生气的样子,实在推辞不掉,便会买来烟叶送给渡人,或者买来茶叶泡出茶水供过渡人消暑。
【内容解读】一方水土一方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有一种不为世俗所沾染的淳朴自然美。
茶峒人也具有最原始的自然淳朴的品格。
面对无法抗拒的春水上涨的考验,茶峒人或安之若素,或从大水中救人救物。
顺应自然而又勇敢义气。
作者将边城写得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美,寄托了自己对这种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更令人向往的是边城人的仗义淳朴,即便做xx的也让人生不出一丝的鄙夷之心。
而老船夫的不收钱、买烟叶、买茶叶的行为也许更让喜欢斤斤计较的世俗人感到羞愧。
这样的风俗人情、自然美景,才会孕育出翠翠、傩送这样纯美至善的湘西儿女。
2、端午初遇端午节,翠翠和爷爷一起进城看赛龙舟。
祖父因记挂着家中替他摆渡的朋友,便打算赶回去换那朋友也来看看热闹。
但回去后朋友却愿意一起喝酒,两人喝得醉倒了。
爷爷便不能进城接翠翠了。
天渐渐黑了,人们也回去了,可翠翠还不见祖父,又从喝酒的船上听到水手传来的一些粗鄙的谈话,心中有些着急。
《七色魇》——沈从文

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七色魇》Leabharlann ——沈从文“所有故事都从同一土壤中培养成长,这土壤别名“童心”,一个民族缺少童心时,既无宗教信仰,无文学艺术,无科学思想,无 燃烧情感实证真理的勇气和诚心。童心在人类生命中消失时,一切意义即全部失去意义,历史文化转入停顿,死灭,回复中古 时代的黑暗和愚昧,进而形成一个较长时期的蒙昧和残暴,使人类倒退回复吃人肉的状态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从文黑魇好句赏析
孤独何在——天地之间独我一人
所有的孤独想必都是从“独”开始的。
如果孤独可以言语,那必然不再成为孤独,如果孤独是一种可以宣泄可以呐喊的情绪,孤独便不再是孤独,那是一种寂寞。
孤独应该是一种“不可说”的心情,它会让人愈发内在丰富化、抽象化。
一如沈从文在《黑魇》中说:“我于是渐渐失去原来与自然对面时应得的谧静。
我想呼喊,可不知向谁呼喊。
”——这本身来说就是一种孤独,无人可诉。
这种独我一人,无人可诉从始至终都体现在这一阶段沈从文的笔下。
在《绿魇》中:“我的心这个时节就毫无用处,没有取予,缺少爱憎,失去应有的意义。
在阳光变化中,我竟有点怀疑,我比其他绿色生物,究竟是否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单单看这句似乎一点都不会生疑,他在讲生命,一种普天的生命意义,发出这样诘问的或许不只沈从文一个,然而结合全篇看下来,能够将这种普天的生命意义寓于一个“绿”到朦胧的意境之中的,只有沈从文一人。
换句话说,评论一致认为《绿魔》抽象的原因是文本在进行着形而上对生命对美学的思索,而采用的思维漫游、情绪流动,即作者“用脑子走路”[1],这种说法在我看来不见得有无道理,而是深究下去,不过是一种孤独内化之后必然的结果——他不停的去将脑袋里的声音记下来,整理的时候毛毛躁躁,因为那是一种自我对话似的酣畅和凌乱。
有一句讲得好,“痛苦的人才写作,快乐的人都唱歌”大概如此。
沉痛并不是孤独,但孤独却是一种沉痛。
文章到最后,“从二奶奶话语中,我好象方重新发现那个在绿色黑色和灰色中失去了的我”,那一瞬间我仿佛和沈从文一起看着灵魂突然回到了窍里,透过二奶奶的眼睛,我们去看着漂泊流离的人生百态,被压制的快速更替的故事被生活场景化,似乎是人生的一个个片断。
在此之间沈从文不停去细数生命的形式,似乎就在这一瞬间因为这一声叫喊带上了凡尘烟火,回归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