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退化与防治复习题

合集下载

土壤退化与防治复习题

土壤退化与防治复习题

土壤退化与防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潜在退化:由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壤退化。

2.实际退化:由人为利用导致土壤退化。

3.水分保证系数:土壤湿度的情况。

4.水热系数:衡量一地湿润程度的指标,是降雨量与不小于10℃有效积温十分之一的比值。

5.湿润系数:表示气候湿润程度的指标,是降雨量与蒸发量的比值。

6.土壤水分状况:包括农田土壤水分循环,土壤水分平衡,土壤水分状况及分类。

7.作物的抗盐性:作物对土壤盐分过多的适应能力。

8.矿化度:又叫做总溶解固体,指地下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

9.ESP(碱化度):用钠离子的饱和度来表示,它是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10.SAR(钠吸附比):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与钙离子、镁离子浓度平均值的平方根的比值。

11.地下水位临界深度:一年中地面蒸发强度的季节不致引起土壤表层开始积盐的地下水位埋藏深度,是研究盐渍土壤形成和防治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作物而言又叫安全深度。

12.压盐:无排水的洗盐。

13.洗盐:盐分淋洗出去或压到土壤底层。

14.冲洗定额:单位面积计划脱盐层内土壤含盐量洗到一定标准所需水量。

15.土壤质量:土壤在生态系统范围内维持生产力,环境保护质量以及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16.钠化率(SSP):即碱化度,用钠离子的饱和度来表示,它是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17.矿化度又叫做总溶解固体,指地下水中所含有的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

18.先锋作物: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石漠化地区生长的植物,这些植物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19.预备植物:一年生植物,固定土壤,有利于多年生植物种植,为多年生植物提供稳定和安全环境。

二.填括号:1.土壤退化一般分为数量退化和质量退化两个大的方面。

2.土壤质量是指在生态系统范围内维持生产力,环境保护质量和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3.土壤质量的基本定量化指标体系分为描述性的软指标,分析性的硬指标和二者关系共3项。

土壤学部分复习题全部[合集5篇]

土壤学部分复习题全部[合集5篇]

土壤学部分复习题全部[合集5篇]第一篇:土壤学部分复习题全部土壤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2、土壤肥力3、土壤圈4、自然肥力5、人为(经济)肥力二、思考题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过程中有何作用?为什么?2、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系统有何关系?3、为什么说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4、土壤学有哪些分支学科?土壤学与哪些学科存在联系?5、目前土壤学面临哪些艰巨任务?6、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7、土壤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一章地学基地一、名词解释1、矿物2、原生矿物3、次生矿物4、风化作用5、地质作用6、物理风化7、化学风化8、生物风化二、思考题1、河流冲积物有何特点?为什么?2、岩石的化学风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试述常见的地质外力作用和地形。

第二章土壤矿物质一、名词解释同晶替代二、思考题1、土壤在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上有何特点?2、试述各类硅酸盐矿物的特点。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一、名词解释1、有机质矿质化2、有机质腐殖化3、有机质矿化率4、有机质腐殖化系数5、激发效应6、腐殖质二、思考题1、简述我国土壤有机质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2、有机肥施用前为什么提倡先行堆沤?3、禾本科作物秸秆还田时为什么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4、影响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有哪些?5、试述土壤腐殖酸的性质。

6、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有何重要作用?7、森林土壤、草原土壤和耕作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性质有何不同?第四章土壤质地和结构一、名词解释1、土壤密度2、土壤比重3、土壤容重4、土壤孔度5、土壤颗粒组成6、土壤质地7、土壤结构体8、土壤结构性二、思考题1、土壤容重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不同粒级的土粒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有何差异?3、试述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征。

4、质地不良土壤如何改良?5、影响土粒粘聚形成结构体的因素有哪些?6、影响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因素有哪些?7、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有何重要意义?第五章土壤水一、名词解释1、吸湿水2、膜状水3、风干土4、烘干土5、毛管水6、毛管上升水7、毛管悬着水8、重力水9、吸湿系数10、凋萎系数11、田间持水量12、毛管持水量13、饱和持水量14、有效水15、相对含水量16、土水势17、水吸力18、pF19、比水容20、土壤水分特征曲线21、机械弥散二、思考题1、吸湿水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吸湿系数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2、土壤水含量表示方法有哪些?3、计算土壤含水量时为什么要以烘干土为标准?4、土水势由哪些分势构成?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受哪些因素影响?可以在哪些方面加以利用?6、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求土壤保持适当的导水率?7、试述农业生产中“中耕保水”的理论依据。

西农土壤学考研题库

西农土壤学考研题库

西农土壤学考研题库一、土壤学基础知识1. 土壤的定义是什么?土壤的基本组成有哪些?2. 土壤的形成过程包括哪些主要因素?3. 描述土壤剖面的结构,并解释各层的功能。

4. 土壤肥力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如何评估土壤肥力?5. 土壤水分循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二、土壤分类与分布1. 简述世界土壤分类体系,并举例说明主要土壤类型。

2. 土壤分布的地理因素有哪些?3. 描述中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4. 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土壤退化的防治?三、土壤物理性质1. 土壤孔隙度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2. 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如何影响作物水分利用?3. 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性对土壤温度有何影响?4. 土壤的机械组成如何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四、土壤化学性质1.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2.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其在土壤肥力中的地位。

3. 土壤中的主要营养元素及其循环。

4. 土壤污染的类型及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土壤生物与生态1.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是什么?2. 土壤动物对土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 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4. 土壤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健康的关系。

六、土壤管理与利用1. 土壤耕作对土壤结构和肥力的影响。

2. 土壤肥力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可持续农业土壤管理的策略。

4.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七、土壤学研究方法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2.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

3. 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技术。

4. 土壤生物研究的实验方法。

八、土壤学案例分析1. 分析某一地区土壤退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2. 讨论土壤肥力管理在提高作物产量中的作用。

3. 探讨土壤污染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治策略。

4. 评价土壤生物多样性在土壤健康中的重要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的考研题库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应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为准。

同时,考生需要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培训课程、做历年真题等方式,系统地学习和复习土壤学知识。

土壤治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土壤治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土壤治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业排放B. 农业化肥C. 生活垃圾D. 所有以上2.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哪种活动?A. 工业生产B. 农业种植C. 建筑施工D. 交通运输3. 土壤治理中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利用了哪种生物?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真菌4. 土壤治理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什么?A. 翻土B. 灌溉C. 施肥D. 热处理5. 土壤治理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土壤肥力B. 恢复土壤生态平衡C. 增加土壤产量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土壤污染的防治需要采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措施。

7.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_________来降解。

8. 土壤治理中的“化学修复”技术主要通过_________来实现。

9. 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10. 土壤治理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 描述土壤治理中常用的生物修复技术。

13. 阐述土壤治理中物理修复方法的优缺点。

14. 讨论土壤治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土壤污染的成因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6. 论述土壤治理的策略和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C4. D5. B二、填空题6. 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修复措施7. 微生物降解8. 添加化学物质9. 食物链污染、地下水污染、直接接触10. 恢复土壤生态功能三、简答题11. 土壤污染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

12.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利用生物体的代谢作用来降解或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

土地退化与国土整治复习题(页).doc

土地退化与国土整治复习题(页).doc

土地退化与国土整治课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潜在退化2.实际退化3.水分保证系数4.水热系数5.湿润系数4. 土壤水分状况5.作物的抗盐性6.矿化度7. ESP (碱化度)8. SAR(钠吸附比)9•地下水位临界深度10.压盐11.洗盐12.冲洗定额13.土壤质量.14.钠化率(SSP) 15矿化度二.填括号:1・土壤退化基本形式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两个大的方面。

2.土壤质量是指在生态系统范围内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能力。

3.土壤质屋的基本定量化指标体系分为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共3项。

4.盐碱土的8大主要离子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 。

5.作物避盐性的方式一般包括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3种方式。

而耐盐性机理,-------- , -------- 和 ------ 等4种模式。

6.盐碱土改良的水利排水工程措施有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7.盐碱土改良的水利排水工程措施的主要F1的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和_______ O8.排水沟的级数一般分为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 和_______ 四级。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水位临界深度的确定方法有 , , 和。

10•冲洗脱盐的标准包括了_____ 和________ 两个方面。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良碱土的化学改良剂一般分为和两类。

土壤退化与防治复习题

土壤退化与防治复习题

土壤退化与防治一.名词解释土壤退化:指的是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

土地退化: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它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

沙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风力侵蚀:土壤颗粒在风力搬运下发生移动造成的侵蚀现象。

不但造成表土损失及土地沙漠化,而且导致风沙灾害及环境污染。

沉积作用:物质在风、水和冰川等各种营力作用下进行悬浮、搬运、堆积或沉淀的过程沙城暴:强风扬起地面的尘沙, 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风沙现象土壤侵蚀:在风力、水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物质被分散、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二.简答题1、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统计: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约 4.6 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0% ,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 1/4(1)、土壤退化面积广,强度大,类型多全国总水土流失面积: 1.5 亿公顷,几乎 1/6 国土;荒漠化面积: 26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 27.3%;草地退化面积: 8700 万公顷,占全部草地 30% ;全国受污染农田 2000 万亩(2)、土壤退化速度快,影响深远目前每年损失耕地达 300-600 万亩;荒漠化面积发展速度: 2640 平方公里/年。

(3)、局部改善而总体继续恶化;治理速度比退化速度慢存在的问题:(1)、土壤质量制约土壤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耕地质量总体较差,自持能力弱;(2)、水资源制约人均水资源少;分布不均匀。

(3)、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制约2、土壤退化分类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化、土壤污染、土壤性质恶化和耕地的非农业占用。

3、描述土壤腐植质在土壤退化中的作用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大小是衡量土壤性质好坏主要因子之一,腐殖质的含量和土壤有机碳成正比,能够防止土壤退化,其主要作用有:①腐殖质能和土粒形成团粒结构,团粒结构具有蓄水保肥的作用,此外还有良好的通气走廊,土壤可耕性好,是植物的生长良好环境。

土壤学试题 (2)

土壤学试题 (2)

土壤学试题1. 简答题:1.1 什么是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层的一种自然界产物,是由岩石风化和有机物分解等过程形成的一种复杂的自然体系。

土壤由固体颗粒、水分、空气和有机质等组成,具有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1.2 土壤形成的四个主要过程是什么?土壤形成主要经历以下四个过程:1.岩石风化:岩石受到风、水、温度等自然力的作用,逐渐破碎、分解,形成矿物颗粒。

2.有机物分解:植物和动物残体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转化成有机质。

3.随水运移:水流将风化产物和有机质从高处运移到低处,形成土壤剖面。

4.交换与沉淀:土壤中的矿物质与水分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同时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在土壤中沉淀,形成土壤颗粒结构。

1.3 土壤可分为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土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1.固体颗粒:包括砂、粉砂、粉土、黏土等不同粒径的矿物颗粒。

2.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至关重要。

3.空气:土壤中存在于固体颗粒之间的孔隙,使土壤具有通气性。

4.有机质:由植物和动物的遗体、分泌物以及微生物的生物活动产生的有机物质。

1.4 土壤的有机质对土壤有什么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对土壤具有以下影响:•保持土壤结构:有机质能够增加土壤的团聚体和团粒体,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抗风蚀能力。

•保水保肥:有机质具有很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改善土壤肥力:有机质中的养分经过分解释放,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

•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有机质能提供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并作为微生物的养分来源,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2. 填空题:2.1 土壤的五个基本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的五个基本性质包括:质地、结构、水分、空气、温度。

2.2 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

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母质、生物、地形。

2.3 岩石风化分为____风化和____风化两种类型。

生态保护与土壤侵蚀防治考核试卷

生态保护与土壤侵蚀防治考核试卷
9.只有山区才会发生土壤侵蚀。()
10.生态保护工作应当依靠全体公民的参与和支持。()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生态保护与土壤侵蚀防治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生态保护在土壤侵蚀防治中的作用。
2.描述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主要类型,并分析它们在防治土壤侵蚀中的效果和局限性。
C.壤土
D.灌淤土
12.下列哪种生物措施能有效防止土壤侵蚀?()
A.种植单一作物
B.间作套种
C.轮作休耕
D.大量施肥
13.下列哪项是生态保护的基本任务?()
A.提高GDP
B.改善生态环境
C.增加耕地面积
D.提高城市化水平
14.下列哪种措施属于预防土壤侵蚀?()
A.植被恢复
B.土地整理
C.梯田建设
D.河道疏浚
D.河道整治
18.下列哪种植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A.沙棘
B.桉树
C.水稻
D.小麦
19.下列哪项措施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
A.增加坡度
B.减少植被覆盖
C.提高土壤肥力
D.植被恢复
20.下列哪种说法关于生态保护与土壤侵蚀防治的关系是正确的?()
A.生态保护与土壤侵蚀防治无关
B.生态保护是土壤侵蚀防治的唯一途径
C.不合理耕作
D.增加植被覆盖
18.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A.增加有机肥料
B.轮作休耕
C.改善土壤结构
D.提高化肥使用比例
19.以下哪些是生态保护与土壤侵蚀防治的关联?()
A.生态保护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
B.土壤侵蚀防治是生态保护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退化:又称土壤衰弱,是指土壤肥力衰退导致生产力下降的过程。

土地退化: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它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

沙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风力侵蚀:土壤颗粒在风力搬运下发生移动造成的侵蚀现象。

不但造成表土损失及土地沙漠化,而且导致风沙灾害及环境污染。

沉积作用:物质在风、水和冰川等各种营力作用下进行悬浮、搬运、堆积或沉淀的过程沙尘暴:强风扬起地面的尘沙, 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风沙现象土壤侵蚀:在风力、水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物质被分散、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1、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约 4.6 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0% ,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 1/4
(1)、土壤退化面积广,强度大,类型多
全国总水土流失面积: 1.5 亿公顷,几乎 1/6 国土;荒漠化面积: 26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 27.3%;草地退化面积: 8700 万公顷,占全部草地 30% ;全国受污染农田 2000 万亩(2)、土壤退化速度快,影响深远,目前每年损失耕地达 300-600 万亩;荒漠化面积发展速度: 2640 平方公里/年。

(3)、局部改善而总体继续恶化;治理速度比退化速度慢
存在的问题:(1)、土壤质量制约土壤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耕地质量总体较差,自持能力弱;(2)、水资源制约,人均水资源少;分布不均匀。

(3)、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制约
2、土壤退化分类
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土壤遏化分为十大类:即侵蚀、盐碱、有机废料、传染性生物、工业无机废料、农药、放射性、重金属、肥料和洗涤剂。

二、南京土壤研究所分类:一级六类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化、土壤污染、土壤性质恶化、耕地的非农业占用;二级18类。

3、描述土壤腐植质在土壤退化中的作用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大小是衡量土壤性质好坏主要因子之一,腐殖质的含量和土壤有机碳成正比,能够防止土壤退化,其主要作用有:①腐殖质能和土粒形成团粒结构,团粒结构具有蓄水保肥的作用,此外还有良好的通气走廊,土壤可耕性好,是植物的生长良好环境。

②腐殖质的存在给大多数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微生物共生的物种也会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能过防止土壤退化。

③腐殖质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有很大作用,腐殖质能和许多重金属络合,降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

4、导致土壤退化的原因分析
1)因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
壤生产力减退
2)在各种自然的,特别是人为的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导致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
或土地利用和环境调控潜力,即土壤质量及其可持续性暂时或永久性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其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特征。

3)因自然环境因素不佳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
和土壤生产力减退。

5、土壤退化的后果
1)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遭到破坏,土壤生产力和肥力降低;
2)破坏自然景观及人类生存环境,诱发区域乃至全球的土被破坏、水系萎缩、
森林衰亡和气候变化;
3)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特大洪水危害加剧,对水库构成重大威胁;
4)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而化肥的报酬率和利用率递减,环境污染加剧;农业
投入产出比增大,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5)人地矛盾突出,生存环境恶化;
6)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6、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给地下水带来诸多影响。

由于地下水超采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沿渤海、黄海的沙质和基岩裂隙海岸地带,发生海水入侵,在有咸水分布的地区出现咸水边界向淡水区移动。

大多数植物在盐碱地上难以生存,导致植被死亡,土壤荒漠化,区域生态环境破坏,物种减少。

1、为什么沙丘容易在沙土的表面形成气流中的输沙量,从风蚀起点开始逐渐增加,当含沙量达到饱和时,就发生堆积。

由风蚀起点到砂粒跌落堆积的一段距离称饱和路径长度。

地表结构粗糙度对饱和路径长度有决定性影响。

地面粗糙度增大,气流运行速度受到阻碍,附面层发生分离形成涡旋,可降低近地面层的风速,从而削弱气流输沙的能量,使无力载输的砂粒跌落在障碍物附近,形成沙堆。

而沙土的特征符合上述沙丘形成的良好条件。

沙堆又成为风沙流运行的障碍,在沙堆的背风区发生附面层分离,砂粒不断在此堆积,使背风面坡度变陡,达到30°~40°最大休止角后,砂粒滑坍,出现落沙坡,形成雏形新月形沙丘。

2、干旱所带来的土壤退化的问题干旱是导致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土壤退化和干旱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主要问题有:①干旱所带来的植物难以生存,土壤干渴,地表裸露,导致荒漠化,进一步发展成沙漠化。

②干旱导致土壤表面疏松细小,土壤随风力和流水造成风力侵蚀和水土流失。

③在干旱地区,往往灌溉量大,污灌和不合理的灌溉是造成土壤污染和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

高度集约化农业产生的土壤退化的问题集约化农业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其长期的土地高强度利用和农用化学品过量投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导致的以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酸化、有害物质积累、生物多样性衰退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退化,给生态系统本身与环境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和严重威胁。

主要表现在:①养分失衡;高度集约化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速效化肥,很少用农家肥,长期大量施用化肥还明显地改变了土壤的养分形态分布,土壤易板结。

②污染物质积累;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往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工业和城镇“三废”污染源多,工业“三废”和城镇垃圾、污水排放数量逐年增加,加之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耕地土壤中污染物的积累日益明显。

③土壤酸化和盐渍化;④土壤生物功能衰减;在高度集约农业利用下,随着化肥的长期超量施用,导致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降低、生物种群和功能多样性衰减、土壤的生物化学过程强度减弱,有机碳转化和养分供应的速率下降,土壤支撑作物生长的能力减退,反过来又使作物生产系统对化肥施用的依赖性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