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合集下载

布病调查表

布病调查表

附表1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国标码□□□□□□病例编码□□□□□省市县(区)乡(农场、镇、街道)1.基本情况:1.1患者姓名:1.2 性别:⑴男⑵女□1.3年龄:□□1.4民族:1.5职业:⑴农民⑵民工⑶牧民⑷渔民⑸学生⑹医务人员⑺散居儿童⑻干部职员⑼家务及待业⑽畜产品收购、屠宰⑾皮毛加工销售⑿乳肉加工销售⒀兽医⒁其他⒂不详□1.6发病地址: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7家庭住址: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8发病日期:年月日1.9住院日期:年月日1.10报告日期:年月日1.11所住医院名称:2.临床表现:2.1症状体征:2.1.1发热⑴有⑵无□2.1.2发热持续(天)□2.1.3体温最高℃2.1.4多汗⑴有⑵无□2.1.5肌肉、关节酸痛⑴有⑵无□ 2.1.6乏力⑴有⑵无□2.1.7肝肿大⑴有⑵无□2.1.8脾肿大⑴有⑵无□2.1.9淋巴结肿⑴有⑵无□2.1.10睾丸肿大⑴有⑵无□2.2实验室检查:2.2.1皮肤过敏试验(× cm)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⑴+⑵—□2.2.3 SAT滴度为(1:)2.3临床诊断:2.4治疗:2.4.1抗生素治疗⑴有⑵无□2.4.2抗生素治疗方法2.5转归:⑴痊愈⑵好转⑶未愈□⑷死亡(年月日死于)3.流行病学调查:3.1与动物接触史:3.1.1畜别:3.1.2饲养放牧⑴是⑵否□3.1.3屠宰⑴是⑵否□3.1.4配种⑴是⑵否□3.1.5兽医⑴是⑵否□3.1.6梳绒⑴是⑵否□3.1.7收购贩运⑴是⑵否□3.1.8乳肉加工⑴是⑵否□3.1.9皮毛加工⑴是⑵否□3.1.10其它3.2防护情况:3.2.1使用防护衣⑴是⑵否□3.2.2橡胶手套⑴是⑵否□3.2.3口罩⑴是⑵否□3.2.4帽子⑴是⑵否□3.2.5胶鞋⑴是⑵否□3.2.6防护眼镜⑴是⑵否□3.2.7使用消毒液⑴是⑵否□3.2.8工作后洗手、脸⑴是⑵否□3.2.9进食前洗手⑴是⑵否□3.2.10其它3.3是否人畜共用食具⑴是⑵否□3.4是否人畜混居⑴有⑵无□3.5既往病史:3.6确诊时间:年月日3.7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3.8其他:3.9在本疫点病例发病时间顺序:第例。

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试验报告

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试验报告

为了进一步掌握青海省湟中区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流产情况,于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年选择使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以及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初次筛查和复检的方法,对青海省湟中区6个乡镇的牛羊养殖场开展了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三年间共有采集了牛羊血清分别为2390份和4223份,阳性血清有173份和223份,阳性率分别为7.24%和5.52%,三年间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阳性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态势。

各个乡镇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感染率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牛羊的年龄结构来看2~6岁的羊群最容易受到该种疾病的感染。

尽管近年来湟中区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流行率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但仍然需要当地防疫部门加强疾病监测要规范牛羊的引种行为,规范养殖户的养殖行为,认真做好牛羊的检疫检验和扑杀无害化处理,加强牛羊群的有效净化,防范该种疾病大范围的传播流行,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选取2019年到2021年,在青海省湟中区的6个乡镇(鲁沙尔镇、西堡镇、上新庄镇、田家寨镇、甘河滩镇、共和镇),开展了牛羊布鲁氏杆菌病调查采集新鲜血液样本,共采集了牛羊血清样本2390份和4223份。

鲁沙尔镇、西堡镇、上新庄镇、田家寨镇、甘河滩镇、共和镇6个乡镇牛血清样本分别采集了382份,383份,391份,401份,381份和462份。

羊血清样本分别采集了703份,713份,702份,700份,703份和702份。

从0~2岁、2~3岁、3~6岁和6岁以上4个维度对采集的牛羊进行研究划分,分别采集了上述牛血清样本563份,921份522份和484份。

分别采集了羊血清样本763份,1423份,1123份和914份。

将养殖场采集到的血液常规方法分离得到血清分别进行边际登记,年龄掌握养殖场的来源,在零下20℃冷冻条件下保存,等待检验。

2、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选择使用牛羊布鲁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检测试验法和血管凝集检测试验法。

牦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牦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2 ·2021.01Experimental research | 试验研究0 引言布鲁氏杆菌无芽孢,无鞭毛,革兰氏阴性染色,在试验室诊断中,常用科兹洛夫斯基氏染色法,布鲁氏杆菌能染成红色,背景和其他杂菌被染成蓝色。

该类致病菌属于兼氧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但在肉肝汤、马铃薯培养基上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

自然条件下,布鲁氏杆菌病的抵抗能力较强,在土壤中能存活20~40 d 以上,干燥的胎膜上能长期存活,咸肉中能存活40 d 以上,羊毛中能存活1.5~4月。

但是对常用的消毒剂十分敏感,在短时间内能将其灭活。

由于该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因此应做好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取研究共采集青海省化隆县5个乡镇(巴燕镇、群科镇、支扎藏族乡、扎巴乡、塔加藏族乡)的48个牦牛养殖户的1 300头牦牛新鲜血液。

在血液采集中,主要选择牦牛的静脉位置采集15 mL 血液,然后将其添加到不含抗凝剂的无菌离心管当中,等到血液自然凝固后,分离得到血清-20 ℃保存备用。

1.2 方法研究中,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方法主要选择间接ELISA 检测法和试管凝集检测法[1]。

间接ELISA 检测法主要选择使用牛布鲁氏杆菌(Brucella )elisa 试剂盒(上海润裕生物科技生产),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测定结束后,可于白色背景上,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反应孔内颜色越深,阳性程度越强,阴性反应为无色或极浅,依据所呈颜色的深浅,以“+”、“-”号表示。

也可测O·D 值:在ELISA 检测仪上,于450 nm (若作者简介:赵丽(1981-),女,藏族,青海人,中专,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牦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赵丽(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扎巴镇兽医站,海东 810900)摘要:牦牛布鲁氏杆菌病是高原地区易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它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发,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持续的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脏肿大、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该种疾病在青海省化隆县以春末夏初多见。

牛,羊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牛,羊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件2
牛、羊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
序号:填表日期:年月日一、基础信息
1.场/户/养殖小区概况
2.调查简要信息
3.场/户/养殖小区养殖概况(养殖场可不填养殖户数)
4.混养情况
5.疫病既往史
二、现况调查
1.感染畜群情况
*同群数是指与发病动物密切接触的动物数。

**发病数是指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

2. 饲养与发病畜情况(只针对小反刍兽疫)
2.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公、母两种情况注明。

3.周边野生动物感染死亡情况
4.病畜临床表现及剖检病变
5.采样情况
6.疫点地理特征:
如有可能,请在县级行政区域图上标出疫点所在地,并注明疫点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如靠近山脉、河流、公路等。

如已采取封锁措施,请标注封锁范围和时间。

7.其他信息
如有其他信息,如疫点所在县口蹄疫疫病史、当地养殖特点(如本地区养殖区域分布、活畜及其产品主要来源地及销售地等)、风俗习惯(不食用病死畜禽等)等,请填写。

如有现场照片,请附
三、疫源追溯
追溯期为1个最大潜伏期,即从发现第一例病例向前追溯1个最大潜伏期,对所有调入疫点的畜群/畜产品,及与疫点接触的畜/人进行追溯调查。

四、疫源追踪
对第一例病例发生前的最大潜伏期内,所有从疫点出售的畜群/畜产品,及与疫点畜群接触的畜/人
填表人姓名:联系电话:
填表单位(签章处):。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国标码□□□□□□病例编码□□□□地区(市)县(区)乡(农场、镇、街道)1.基本情况1.1患者姓名1.2性别(1)男(2)女□1.3年龄(岁)□□1.4 民族1.5职业(1)农民(2)民工(3)牧民(4)渔民(5)学生(6)医务人员(7)散居儿童(8)干部职员(9)家务及待业(10)其他(11)家畜屠宰与畜产品加工(12)不详□□1.6发病地址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7发病日期年月日1.8住院日期年月日1.9报告日期年月日1.10所住医院名称2.临床表现2.1症状体征2.1.1发热(1)有(2)无□2.1.2发热持续(天)□□2.1.3体温最高℃2.1.4多汗(1)有(2)无□2.1.5肌肉、关节酸痛(1)有(2)无□2.1.6乏力(1)有(2)无□2.1.7肝胂大(1)有(2)无□2.1.8脾肿大(1)有(2)无□2.1.9淋巴结肿大(1)有(2)无□2.1.1□睾丸肿大(1)有(2)无□2.2实验室检查2.2.1玻片凝集反应(1) - (2)+□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1) - (2)+□2.2.3皮肤过敏试验(1)有(2)无□2.2.4病原分离(1)从病人血液中(2)从病人骨髓中(3)其他体液中(4)从病人排泄物中(5)无□2.2.5 SAT滴度为1:100(++)(1)有(2)无□2.2.6 补体结合试验1:100(++)(1)有(2)无□2.2.7 Combs试验滴度为1:400(+ +)(1)有(2)无□2.3临床诊断2.4治疗2.4.1抗生素治疗(1)有(2)无□2.4.2抗原治疗法(1)有(2)无□2.4.3水解素治疗法(1)有(2)无□2.4.4溶菌素治疗法(1)有(2)无□2.5转归(1)痊愈(2)好转(3)末愈(4)死亡(年月日死于)3.流行病调查3.1与动物接触史3.1.1畜别3.1.2饲养放牧(1)是(2)否□3.1.3屠宰(1)是(2)否□3.1.4配种员(1)是(2)否□3.1.5兽医(1)是(2)否□3.1.6其他3.2保护情况3.2.1使用防护衣(1)是(2)否□3.2.2使用消毒液(1)是(2)否□3.3是否人畜共饮一□井(1)是(2)否□3.4幼羔放卧室内饲养(1)有(2)无□3.5既往病史3.6布氏菌苗免疫接触史3.6.1接种年月年月日3.6.2菌苗种类3.6.3接种途径3.7确诊时间年月日3.8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3.9其他3.10在本疫点病例发病时间顺序第例4.调查小结调查者单位调查者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根据储存宿主和生化反应的不同,布氏杆菌可分为6个种,即羊种菌、猪种菌、牛种菌、犬种菌、绵羊附睾种菌及沙林鼠种菌,其中前3种又可分为若干生物群,以羊种菌致病力最强,猪种菌次之。

其流行范围甚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凡是有牲畜的地区都有流行。

我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布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一般牧区和半牧区高于农区,农区又高于城镇;城镇病人多集中在一些职业性较密切的工厂,如肉类加工厂、乳品加工厂、毛纺厂、皮革厂、畜产品仓库等。

任何年龄的人都能感染布病,一般中青年感染机会较多,我国男女之间布病患病率无显著差异。

1.疫区类型1.1羊种布病疫区绵羊和山羊是羊种布氏菌的主要带菌者,又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群居生活致使羊间接触密切,易形成布病爆发流行,羊在流产和产羔期大量排菌、污染了环境,造成人或其它动物感染。

绵羊、山羊布病疫区的发生,常常首先是流产现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疫情信号,随后可见到个别新发病人。

羊种布病疫区有明显得季节性,一般是从3~4月份人的发病开始上升至7~8仍保持较高水平,冬季发病率较低,春季又开始回升。

1.2牛种布病疫区被牛种布氏菌感染的牛也是人类的传染源之一。

牛种布病疫区的流行时期可在产期和产后的泌乳期(牛泌乳期多在6~7月),因此人的发病在春夏季为高,其疫区多为散在性流行,感染率与发病率差距较大,病人症状轻,病程短,后遗症少。

1.3猪种布病疫区人间发病带有局部散发特点,在疫区内感染的人大部分没有临床症状,少数发病者症状也较轻。

2.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多汗、疼痛、神经痛、乏力。

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热型不一,变化多样。

高烧时患者一般神志清醒,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

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病所特有。

多汗是布病主要症状,急性期为甚,特别是晚上增多,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导致虚脱。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扎西才让/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夏日哈镇畜牧兽医站 816103摘 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对牛羊布鲁氏菌病发生现状进行全面了解,下文针对牛羊布鲁氏菌病,进行流行病学检查调查工作,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希望可以促进畜牧业长期稳定发展,提升养殖户效益,保证畜产品质量。

关键词: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2017-2019年在某地区多个牧场中随机采集了400份羊血清和200份牛血清。

利用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和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抗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2 方法 针对待检血清,进行虎红平板抗原凝集试验,检出为阳性的血清,继续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本次检测最终判定结果以试管凝集试验为主。

虎红平板凝集法结果判定:取等量待检血清、虎红平板抗原,混匀后2~3min。

若出现肉眼可以看到的凝集颗粒,即判定是阳性血清;若没有出现凝集现象,即判定是阴性血清,若介于两种现象之间,即判定是可疑血清。

试管凝集法结果判定:如果待检羊血清凝集价超出1:50,即判定是阳性反应;如果凝集价是1:25,即判定是可疑;如果待检牛血清凝集价超出1:100,即判定是阳性反应;如果凝集价是1:50,即判定是可疑。

2 结果与分析2.1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果 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法,对400份羊血清和200份牛血清进行检测。

在受检的400份羊血清中,检出阳性有68份,阳性率是17%,检出可疑血清有8份,可疑率是2%;在受检的200份牛血清中,检出阳性有32份,阳性率是16%,检出可疑血清有4份,可疑率是2%。

2.2 试管凝集试验复检结果 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中,对结果为可疑血清与阳性血清,利用试管凝集的方式进行复检。

对可疑、阳性的牛血清进行稀释,稀释成为1:100和1:50两个滴度,对可疑、阳性的羊血清进行稀释,稀释成为1:50和1:25两个滴度。

附表二布病流调表

附表二布病流调表

附表二布病流调表
附表二
家畜养殖场户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郑重承诺:所有填写的内容将严格保密,仅作为内部资料使用)市(州)联系人:时间:
1. 基本情况调查
2. 家畜来源及其淘汰情况
□自繁自养□外地购入□部分自繁、部分外地购入
2.1 如果外地购入,其来源地:
2.2 购入的家畜混群前是否进行隔离观察:□是□否
2.3淘汰原因
□发生传染病□发生代谢病□老弱□其他
2.4 每年大概淘汰数量头
3.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如无此情况不用填写)
3.1 是否曾经发生过布病
□是□否
如果发生过,发生的具体时间:
3.2 发病的临床症状(可多选)
□怀孕母畜流产□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和关节炎□胎衣滞留、久配不孕□公畜睾丸炎,附睾炎或关节炎
3.3 与发病畜群密切接触的人群是否发病
□是□否
如果有人员感染发病,发病人数:
4.病死畜处理情况
□直接掩埋□无害化处理后掩埋□出售□自己使用或出售其肉品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销售□A商贩上门收购;□C公司收购;
3、生活生产区是否分离:□A是;□B否;对布病防控知识是否了解:□A是;□B否;
防疫
状况
1、布病免疫情况
年份
奶牛(头)
黄牛(头)
奶山羊(只)
绵羊(只)
免疫率
2015
2016
疫苗免疫剂量;疫苗生产厂家;
是否知道西安市属于布病稳定控制区,奶畜原则上不免疫□A知道;□B不知道;
注:此表双面打印
表一: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编号:调查时间:年月日填表人:
场/户名称
畜主姓名联Βιβλιοθήκη 电话养殖地址镇街村组
基本
状况
1、饲养类型:规模场户(50头、只以上);
2、饲养种类及存栏:
年份
奶牛
黄牛
奶山羊
绵羊
2015
2016
3、地理坏境:养殖场区距村庄Km;距其他养殖场Km;距交通主干道Km;距主要河流、支渠Km。
2、防疫设施:□A场舍有门禁、消毒设施;□B进场消毒、换胶靴;□C圈舍定期消毒;
消毒次数:次/月;D养殖场是否相对独立:□是;□否;
3、有无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A有;□B无;设施种类:;
4、售出是否报检:□A是;□B否;检疫单位:;
5、临床健康监测:次/年;监测单位:;监测结果:;
动物布病发生情况
鲜奶有关情况
1、场区人员有无喝生乳习惯:□A有;□B无;
2、鲜奶是否零售:□A是;□B否;零售前是否进行灭菌处理□A是;□B否;
零售销往何处。
其他
1、牲畜粪便处理情况:□直接用于农田施肥□堆积发酵□直接销售
□用于沼气等无害化处理;
2、养殖区域污水污物处理情况:□直接排入水沟和农田□无害化处理
饲养
管理
1、饲养诊疗情况:□自家饲喂;□聘用饲养员;是否驻场:□A是;□B否;
□聘用兽医数:人;是否驻场:□A是;□B否;
2、来源与销售:来源□A自繁自养;□B收购。购进情况如下:
年份
区内收购数量
区外收购数量
区外收购地址
2015
2016
购进是否隔离:□A是;□B否;隔离时间:天;
购进是否在饲养地动物疫控部门做了检测:□A是;□B否;
年份


调入导致发病数
调入导致爆发的比率
2015
2016
人员感染情况
畜主是否感染布病□是;□否;感染时间;
临床表现:;
畜主与动物接触史
家庭成员
感染布病情况
传染源
可能传染
来源
可能感染
方式
病例数
周边疫病
□A无;□B有:具体地域是□本村;□本镇(街);□本区;□区外;
□何病;发生的时间:;
繁育情况
1、人工授精:□固定专人繁育;□场外临请配种员繁育;
2、羊只是否本交□是;□否;
3、是否有孕期流产情况□A无;□B有。具体情况为:
年份
牛流产数
羊流产数
2015
2016
4、接生人员保护措施:接生是否戴手套□A是;□B否;接生后是否消毒□A是;
□B否;接生操作人员□畜主;□外请兽医;
5、生产胎衣、污物的处理:是否深埋□A是;□B否;□C随意抛弃;
场地是否消毒□A是;□B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