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铁三号线简本(发布稿)
城市交通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20150731

4.3.9
道路景观设计................................................................................................... 68
附图.......................................................................................................................................... 70
III
1 总则
1.1.1 为大力推进我国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生态
文明战略, 指导各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上位规划和工程设计 之间的衔接工作, 提升和改善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引导城市交通向绿色交通方 向发展,特制订《城市交通设计导则》 ,以下简称《导则》 。 1.1.2 交通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II
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言
城市交通设计是交通规划与工程设计之间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规划理念有效 落实的重要手段。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3]36 号) 明确提出“城市交通要树立行人优先的理念,改善居民出行环境,保障出行安全, 倡导绿色出行”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一方面,我国城市交通在规划设计中过 度关注于机动车交通, “车本位”理念占据主导地位, 对行人、 自行车的关注不高, 居民整体出行环境品质较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明确的城市交通设计环节,交 通设施的设计和建设相对粗放,进一步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水平, 促进交通规划与工程设计的紧密衔接, 切实提升和改善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引导城市交通向绿色交通方向发展,住房 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了《城市交通设计导则》 (以下简称《导则》 )的编制工作。 《导则》 充分借鉴国内各地的优秀实践经验和国外相关案例,参照既有标准和规 范,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交通设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总体交通设计和详 细交通设计两部分内容, 分别对应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及工程初步设计阶 段,并对相应的设计原则、控制重点与设计方法进行引导。 《导则》所倡导的安 全保障、行人优先、完整街道、精细化等设计原则和方法,对完善我国城市交通 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导则》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定义、总体交通设计、详细交通设计 四个章节。城市交通设计除应符合《导则》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和 规范。 《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参加编写工作的主要单位是:中国城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 设计研究中心、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重庆城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杭州市 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广州交通规划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 司。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14年4月武汉1 概述1.1 建设项目前期准备情况简介1.1.1项目名称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1.1.2 项目地点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总体呈南北走向,连接了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等重要组团,是由本岛向北辐射形成跨海快速连接通道的骨干线路,是厦门轨道交通线网首条出岛线路,实现了本岛与北部集美、杏林组团的快速连接。
工程对解决本岛内交通出行、缓解北向跨海交通压力和改善出行质量、提高出行效率及促进城市规划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主要包括位于思明区的起点至将军祠站(不含)、位于集美区的园博园站至集美中心站2段。
1.1.3 项目进展情况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2012年5月版)为依据,编制完成《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原环评),2013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13]140号文批复了环境影响报告书。
随着后续的勘察、设计的深入,针对起点至将军祠站(不含)、园博园站至集美中心站两段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针对这两段调整段,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调整报告》,并与2013年11月7-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厦门主持召开了可行性研究调整报告审查会,2014年1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办基础【2014】149号文同意本次工程起点至将军祠站(不含)、园博园站至集美中心站两段的调整方案。
受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段)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

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概论 (1)一、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产品说明 (15)第三章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一、建设内容 (19)(一)土建工程 (20)(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0)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二、污染物的来源 (30)(一)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二)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1)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8)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5)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2)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4)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4)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6)(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9)(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70)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71)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3)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4)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4)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6)(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7)(三)利润总额估算 (78)(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8)项目综合损益表 (79)四、财务分析 (79)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1)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3)五、不确定性分析 (84)盈亏平衡分析表 (84)六、敏感性分析 (85)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6)第十三章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综合评价 (87)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深圳地铁三号线运营模式(4月9日版)

深圳市轨道交通龙岗线(三号线)运营管理模式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二OO九年二月《龙岗线运营管理模式》编辑委员会总体策划:王敏杨少林刘卡丁顾问:阎景迪何宗华郑荣生李广俊主编:肖世雄副主编:高爽文延军范忠胜编委:(以姓氏笔划排名)王广山王达王伟王毅冯坚刘书云刘伟胜庄华堪朱新平杨永飞何丽何济芳余晓颉吴军宋海峰宋朝斌张长春张进生张栋强李文雄李洪瑞李冕梧陈宇周书伟罗海彬范永全郝春勤郭曦斌黄可强曾江曾崇培温志强蒋继玲詹先柏廖建军序为保证一条新的地铁线路的顺利开通运营,运营筹备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相对稳定的运营管理模式,这已成为地铁行业的共识。
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运营公司在运营筹备初期就组织了大量的技术力量,在三号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广泛汲取了国内外同行业运营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当前国内地铁运营发展的动向,编写了《三号线运营管理模式》一书,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是值得祝贺的一件事。
该书可以作为深圳市地铁三号线运营筹备大纲,相信将会为下一阶段运营筹备工作的全面开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同时,该书也为我国地铁运营管理基础理论和实用模式的建立,创立了又一个新的有益的范例。
该书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层次清晰,从宏观和运营总体的合理匹配方面,论述了运营组织指挥体系、行车组织、客运服务、车辆和设备维护管理等地铁运营核心管理模式,还对组成地铁系统的车辆工程、机电设备工程和土建工程,进行了功能描述和应用说明,使地铁运营各级管理人员全面了解各系统设备、设施的基本知识时,有了统一的教材;在认识和理解地铁系统各专业之间相互关系和联动运作的特点时,具备达到共识的基础。
祝深圳市地铁三号线运营公司在本书指引的基础上,建成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管理和维修队伍,以实现建成的的地铁系统达到高效运转、优质服务和安全运营的目标。
何宗华二〇〇九年四月于北京前言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产生了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与乘车,同时也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号线信号平面布置图-20190815

P4301 (K37+056.95)
X4305
P4303 (K37+201.05)
(K36+945.27) P4302
43 相城路站
牵
Xiang Cheng Lu
Station
K37+129.00
P4305 (K37+237.05)
(K37+237.05) P4306
S4306
(K37+201.05) P4304
P2303 (K14+128.686)
X2309
(K13+450.000) (K13.450.000)
S2302 S2304
(K14+001.68) P2302
23 西七里塘站 Xi Qi Li Tang Station
K14+200.74
S2306
S2308
1255m
X2401
0311 0313
X2403
(K7+814.550)
K8+248.50
(K8+887.057) (K8+870.000)
S1802
S1804
(K8+320.55) P1802
S1808
P1804
(K8+448.06) S1810
869m
与4号线 联络线
1252m
X1901
0307 0309
X1903
X2001 X2003
牵
19 合肥大剧院站 He Fei Da Ju Yuan
(K11+368.847) (K11+369.000)
X2101
0309 0311
福州地铁3号线开工仪式

福州地铁3号线开工仪式
摘要:
1.福州地铁3 号线开工仪式的背景和意义
2.福州地铁3 号线的基本情况
3.开工仪式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报道
4.地铁3 号线建设对福州城市发展的影响
正文:
福州地铁3 号线开工仪式于近日举行,标志着该城市建设地铁网络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作为一条连接城市南北的重要线路,福州地铁3 号线的建设和开通将为福州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对福州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福州地铁3 号线全长约35.3 公里,共设27 座车站,呈南北走向,连接福州市的金山、仓山、台江、晋安等区域。
该线路以福州火车站为起点,向南依次经过岳峰、树兜、省体育馆、福州南站等地,最终到达盖山。
福州地铁3 号线的建设,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据报道,福州地铁3 号线开工仪式在福州市晋安区举行,当地政府官员、地铁建设者及市民代表参加了开工仪式。
在仪式上,福州市政府官员表示,地铁3 号线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福州市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为市民提供更加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同时,地铁3 号线还将对福州市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促进沿线区域的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
福州地铁3 号线预计于2024 年建成通车。
届时,福州市民将可乘坐地
铁3 号线便捷地往来于城市南北,享受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同时,地铁3 号线的开通还将进一步拉近福州市与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为福州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福州地铁3 号线的开工仪式标志着该市在建设现代化城市、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广州地铁三号线介绍

广州地铁三号线介绍广州地铁3号线,代表颜色是橙色。
线路呈南北“Y”字形走向,从北向南贯穿广州市区新城市中轴线和番禺区发展轴线。
线路向北与机场快线衔接,向南延伸至广州新城。
三号线全长36.86公里,共设18座车站,1座车辆段,新建2座主变电站,1座控制指挥中心。
总投资为人民币159.05亿元。
线路三号线全长64.41公里。
主线共设16座车站:天河客运站、五山、华师、岗顶、石牌桥、珠江新城(可换乘五号线)、赤岗塔(可换乘APM线)、客村(可换乘八号线)、大塘、沥滘、厦滘、大石、汉溪长隆、市桥、番禺广场。
支线(又称北延线)为机场北至体育西路,设15座车站:机场北、机场南、高增、人和、龙归、嘉禾望岗(可换乘二号线)、白云大道北、永泰、同和、京溪南方医院、梅花园、燕塘、广州东站(可换乘一号线)、林和西(可换乘APM线)。
建设历程广州地铁三号线分两段时间通车:广州东站至客村段于2005年12月26日开通,其余于2006年12月30日下午2时正式开通。
现时三号线的列车分别运行于天河客运站与番禺广场之间,以及机场南与体育西路之间,并在体育西路站进行互相换乘。
三号线北延线2010年10月30日开通。
三号线北延段由广州东站向北延伸至新白云国际机场,新增线路30.9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
加上原来已建成的线路,三号线总长将达到64.41公里未来发展此外三号线还计划开设北延长线及南延长线,北延长线由广州东站至新白云机场,全长约28.9公里,建有12个车站,初步站点分别为广州东站、燕塘、梅花园、京溪南方医院、同和、永泰、白云大道北、嘉禾望岗、龙归、人和、高增、机场南及机场北,已于2010年开通,新机场北站于2012年开通,高增站开通暂无时间表;南延长线由番禺广场开始,至海鸥岛,是一条长远规划的路线,暂未有落成的时间。
三号线是国内首条最高时速达到12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快线,也是国内首条Y形运行模式的线路。
根据2020~2040年地铁线网规划公众咨询方案,未来三号线支线天河客运站—体育西路将可能与地铁10号线合并,向西南延伸至荔湾区成为一条新的线路,三号线将真正实现花都到番禺1.5小时内直达;远期,地铁9号线(高增-飞鹅岭)也有可能与三号线合并,成为一条新的支线。
广州地铁3号线介绍

广州地铁三号线介绍
三号线呈南北走向,全长36.33公里,包括一条主线和一条支线,共设18个站。其中主线全长28.78公里,设13个站:广州东站
三号线简介 (和一号线交汇)、林和西站(支线交汇点)、体育西路站(和一号线交汇)、珠江新城站、赤岗塔站、客村站(和二号线
交汇)、大塘站、沥滘站、厦滘站、大石站、汉溪站、市桥站和番禺广场站。支线全长7.55公里,设5个站:天河客运站、五
家释释疑疑
加加长长车车最最快快明明年年7月月到到货货
三号线备忘录
为为什什么么非非要要等等到到2010年年才才加加长长??有有关关负负责责人人回回应应,,三三号号线线是是在在远远期期很很多多年年之之后后采采用用6节节车车厢厢,,这这是是根根据据以以前前的的客客流流预预测测而而敲敲定定的
的。。没没想想到到开开通通第第二二天天就就已已经经达达到到一一个个很很高高的的客客流流水水平平,,起起码码比比预预测测数数据据提提早早了了五五年年,,加加长长计计划划也也不不得得不不提提前。。
据据介介绍绍,,现现在在的的三三号号线线列列车车,,是是2003年年签签订订合合同同的的,,有有120辆辆。。等等去去年年国国家家批批准准增增购购列列车车后后,,才才得得以以追追加加了了150辆辆的的合合同同。。但但列列车
车的的生生产产周周期期最最快快也也要要一一年年半半,,因因此此最最快快也也得得明明年年7月月份份才才能能加加长长。。这这个个加加长长也也不不是是一一蹴蹴而而就就的的,,全全部部列列车车到位要到后年。。加加长长后后,,等等车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0165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平面示意图(最终方案以批复的为准)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建设背景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起于厦门火车站,终到翔安机场,连接了思明区、湖里区、翔安区等重要组团,串联了厦门火车站及周边、湖里老城区、五缘湾片区、翔安海西商贸中心、翔安南部新城、翔安机场及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区域,是连接厦门本岛与翔安东部副中心的西南—东北向骨干线,是《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5-2022)》中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3号线工程全长36.72km,其中地下段长29.17km,高架段长6.92km(跨海段0.68km),敞开段长0.63km。
全线共设站26座(23座地下站,3座高架站),其中换乘站11座,平均站间距1.41km。
在本岛湖里区设五缘湾停车场一座,在翔安区设蔡厝车辆段一座。
与1、2号线等共用园博苑控制中心,已由1号线设计建设。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表1 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特性表(1)线路走向线路起于厦门火车站,出站后沿湖滨东路向北敷设。
下穿仙岳山站后转入华泰路向北敷设。
至湖里大道路口时,线路向东偏转进入湖里大道,沿湖里大道-火炬路-枋湖北二路-钟宅路向东前行直至同安湾口海域。
下穿海域后,线路在翔安区海西商贸城会展中心地块登陆。
之后线路沿规划东界路向东北方向敷设。
过城场路后,线路向东偏转至石厝路,沿该路下穿翔安大道进入翔安南部新城区域。
沿石厝路东行过后浦路口后,线路偏转进入翔安东路路西侧向南敷设,同时线路逐渐由地下转为高架敷设。
线路沿翔安东路西侧绿化带并行大嶝大桥跨过大嶝海域后,进入大嶝岛区域内,沿迎宾大道西侧绿化带向南敷设。
过双沪村后,线路逐渐由高架转为地下敷设。
之后在机场中轴线北侧向东偏转进入机场敷设,直至终点翔安机场站。
(2)设计年度初期2023年、近期2030年、远期2045年。
(3)主要技术标准1)正线数目:双线。
2)最高行驶速度:80km/h。
3)车辆选型采用B型车6辆编组。
4)最小曲线半径:正线:一般情况为350m;困难情况为300m;辅助线:一般情况200m,困难情况150m。
(4)运营时间5:00至23:00,每日18小时。
(5)施工组织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计划于2016年开工,2020年底全线通车试运营,施工总工期57个月。
(6)车站表表2 车站列表(7)车辆段和停车场本工程在翔安区蔡厝村东侧新建蔡厝车辆段,同时预留4号线土建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1.2公顷。
工程在湖里区枋湖北二路南侧、云顶北路西侧、枋湖东路东侧、尚忠路北侧合围的地块内新建五缘湾地下停车场,占地面积约7.3公顷。
1.3 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线路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分析本工程途经本岛厦门火车站、翔安机场两大市级交通枢纽,连接本岛南部居住区,东西向贯穿湖里区中心、翔安南部新城,是连接本岛与东部翔安组团的重要骨干轨道交通线路,是厦门目前首条接入翔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推进厦门岛内外建设的协调发展,将城市建设重心和投资重点从厦门岛向岛外转移,优化提升厦门岛,拓展岛外新城的体现。
(2)线路与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相容性分析为强化线路的骨干作用,锚固客流,3号线西段连接厦门市火车站,东端连接厦门市新机场。
线路所经均为城市主要客运走廊,较好的实现了规划意图,具备较好的客流效益。
本工程的实施,是对《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和《厦门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5-2022)》以及《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具体实施,与建设规划具有相辅相承的相互依托,是服务于城市主要客流走廊、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满足跨海交通需求的需要,是满足中心城与东部副中心间旅客交流并兼顾机场客流集散需要,是构建轨道交通线网“田”字形主骨架、沟通各条轨道交通线路间客流联系的需要。
(3)工程与厦门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容性分析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符合“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及《厦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利用总体方针,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将推进厦门市向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土地开发模式和交通模式转变,从而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本工程主要位于城镇建设用地区,均为允许建设区,线路基本沿既有道路敷设,高架段沿线主要为村镇用地区及扩展区,工程占地数量较少,符合城镇建设用地区的管理要求。
2 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2.1 评价范围(1)城市生态环境◆纵向范围:与工程设计范围相同;◆横向范围:综合考虑拟建工程的吸引范围和线路两侧土地规划,评价范围取工程征地界外50~300m;◆车辆段、停车场及其他临时用地界外50~100m。
评价过程中,将城市交通、社会环境等因子的评价范围扩大至工程可能产生明显影响区域。
(2)声环境高架及地面线200m以内区域;车站风亭、冷却塔、主变电站周围50m以内区域,车辆段、停车场厂界向外1m,有敏感目标时扩大到敏感目标处。
(3)环境振动轨道交通外轨中心线两侧60m以内区域,室内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地下隧道垂直上方至外轨中心线两侧10m以内区域。
(4)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工程沿线各站段污水均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评价范围为车辆段、停车场和沿线车站污水排放口。
地下水评价范围:根据HJ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中8.2.2.1调查与评价范围要求,采用公式法(参照HJ/T 338)计算五缘湾停车场及蔡厝车辆段两处污染物迁移距离,从而确定评价范围。
根据计算结果,五缘湾停车场评价范围由场地向下游延伸10m,评价面积约为0.08km2。
蔡厝车辆段评价范围由场地向下游延伸65m,评价面积约为0.91km2。
(5)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地铁排风亭周围50m范围。
(6)电磁环境高架线路两侧50m内区域,主变电站围墙外50m以内区域。
(7)固体废物工程沿线车站和车辆段、停车场生产、生活垃圾。
2.2 环境保护目标(1)噪声、振动保护目标工程涉及噪声保护目标共32处,其中地下线路风亭周边29处,地面及高架段包含2处,地下停车场周边2处。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共有环境振动保护目标68处。
评价保护目标多为居民住宅,含学校6处,医院3处,行政办公机关9处,均位于正线区段。
(2)水环境保护目标地表水:工程穿越主要地表水体为筼筜湖、湖里公园人工湖和宋洋水库,均以隧道形式下穿通过。
地下水:本工程范围内无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五缘湾停车场及蔡厝车辆段周边无居民饮用水敏感点,厦门市居民用水全部为市政自来水。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潜水含水层。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以隧道形式从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白海豚核心区)同时也是鼓浪屿—万石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外围控制地带的同安湾海底通过。
(4)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运营初期,地铁地下车站和区间隧道的地面风亭排气,会对周边一定范围内产生异味影响。
(5)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目标地铁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车辆段机械加工产生的废铁屑、废油及废蓄电池等;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和职工生活垃圾;沿线车站及乘客的生活垃圾。
3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1 空气环境根据《2014年厦门市环境质量公报》,2014年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95.3%,在全国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中排名第8位,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氮(NO2)。
3.2 声环境工程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现状主要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和生活噪声影响。
根据监测结果,噪声现状值为昼间49.8dBA~68.6dBA、夜间40.1dBA~58.2dBA。
3.3 环境振动工程沿线部分敏感点位于既有城市道路附近,部分位于郊区,以社会活动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振动影响为主。
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共有57处敏感点位于“混合区、商业中心区”、“工业集中区”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内,其昼、夜环境振动现状值分别为49.2~55.4dB、48.3~52.7dB,对照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均达到“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昼间“75dB”、夜间“72dB”的标准限值要求;11处敏感点位于“居民、文教区”区域内,其昼、夜环境振动现状值分别为50.7~55.2dB、50.3~52.1dB,对照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均满足“居民、文教区”昼间“70dB”、夜间“67dB”的标准限值要求。
3.4 水环境根据《厦门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报告》(2012年7月)筼筜湖水质目标Ⅳ类,现状实测水质属Ⅴ类。
根据《厦门市环境功能区划(第三次修订)》(厦府【2011】267号),湖里公园水域和宋洋水库主导功能为养殖、灌溉、一般景观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之Ⅴ类水标准,现状实测水质属Ⅴ类。
东部海域和同安湾的主导功能为港口航运、滨海旅游、承纳城市污水,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三类标准。
3.5 生态环境根据《2014年厦门市环境质量公报》,2014年厦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得到加强,水体污染修复和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实施,城乡建成区和人均绿化率进一步提高,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扎实推进,国家生态镇创建实现全覆盖。
4 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1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4.1.1 噪声(1)施工期噪声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施工机械作业噪声,如各种大型挖土机、推土机、空压机、钻孔机、打桩机等;各种施工运输车辆噪声,以及建筑物拆除、已有道路破碎作业、矿山法施工爆破作业等施工噪声。
(2)运营期噪声源运营期本工程地面及高架段列车运行噪声;地下车站风机、冷却塔等固定设备产生噪声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轨道交通配属的变电所、车辆基地、停车场等亦在一定范围内带来噪声污染。
4.1.2 振动(1)施工期振动源根据工程施工方法,施工期产生施工作业振动的机械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重型运输车、压路机、钻孔-灌浆机、空压机、风镐等。
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区段在进行施工爆破时会对周围产生一定的振动影响。
(2)运营期振动源地铁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由于轮轨间相互作用产生撞击振动、滑动振动和滚动振动,经轨枕、道床传递至隧道衬砌,再传递至地面,从而引起地面建筑物的振动,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控制简明手册》,当线路条件为:行车速度60km/h,弹性分开式扣件,普通整体道床,60kg/m无缝钢轨时,轨道交通B型列车在轨道上通过时产生的振动源强VL zmax可以采用87.2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