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陀《狩猎》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师陀《说书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1小题,20分)2.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说书人师陀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
在城隍庙月台下而,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
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
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而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做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篮夢,这便是他的一切。
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淸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吶喊。
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说书无疑是一种贱业。
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而我却被迷住了。
实际上我们全被迷住了。
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左更炮响过, 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
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
这时候,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当一切曾使我欢喜和苦痛的全随了岁月暗淡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还在我昏暗的记忆中岀现。
跟这些人物一起出现的,还有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
天下至大,难逍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难拔去的吗?时光悄悄地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惊堂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筐變。
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
他说“封神”,说“隋腐”,说“七侠五义”和“精忠传”。
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
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
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
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
”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
文学类文本芦焚《酒桶》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酒徒芦焚①黄昏不知从何处来,起初燃烧着这小城镇,橘红的光芒非常刺眼,渐渐沉入烟雾。
黄昏是寂静的;又仿佛很不安,有什么低声骚嚷着,极诡秘的样子。
那低微的声息究竟是什么呢?至今还是一个谜,没有人去想它。
情形似乎很不妙,也许要发生什么不平常的事了罢。
然而还好,居民在打呵欠了,且咳嗽着,表示从无意外降临。
在一切都照规的境况中,老人一拐一斜走来,在旅店门口下马石上坐了,等待意外的旅客,或载重的远道牛车,讨几个酒钱。
他肘节支着膝盖,两手捧住斑毛茸茸的头,颤巍巍抖着。
面颊浮肿,网满血丝,那极其坎坷的脸,倒象庞大而干瘪的番薯。
眼是红烂了的,频频淌着泪,他不时用粗砺如石的手抹拭。
夕阳悄悄照耀四周,在他沾着草屑的发与胡须丛莽中燃烧。
“你又醉了,老朋友。
”旅店附设饭铺的青年伙计向他走来。
“还不改改?浪当到老,醉八仙哪。
”“走,不要来缠我!”“那么老婆跑了呢,那才舒服!”伙计喃喃嘲笑着,走开了。
老人仍毫无所动的坐着。
无论弄出什么乱子,这老人见惯了,从不发生什么感应。
在他觉得一切都是乏味的,只是人要这样那样罢了,有什么关系呢?他只需要沉浸在一件东西里。
那是酒。
二十年前,这条街有着非凡的热闹。
那时老人尚年青,并不就叫作醉八仙,开一家旅店,乃祖宗遗荫。
这少壮店主为人大量和善,豪爽好客,时常给客人以人情或钱财上方便;因之生意不同别家,特别兴隆。
上自过往商客,下自江湖私贩,凡从这地面走过的人,没有不晓得"么宾店子"的;就是常出门行脚的畜牲,听见么宾这名字,也要竖起耳朵,记得他家水草新鲜香甜,不愿投宿别处。
只是有一个缺点,太嗜酒无度了。
又是爱结交三朋四友的人,整天只是醉醺醺的。
可是根据祖传的习尚,豪饮倒极其光荣。
这条街永远用冷眼看乡下守财奴,若么宾的人方才被拥戴。
然而变化来了。
一通火车,这条黄金的小瀑布塞绝了,聚汇七十二行的街,形同改道的河床,日益见得空阔。
么宾将店子连招牌盘了出去,结过总账,知道还剩得有一个老婆,八岁同五岁的两个儿子。
《狩猎》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狩猎阿来军分区的侦察参谋,银巴;农牧局的小车司机,秦克明;我呢,专业给文工团歌手填写歌词。
我们是偶然凑在一起的狩猎伙伴,因为大家的身份脾气极不相同,更何况因为野生动物保护法,几乎我们渴望到手的飞禽走兽都受到法律保护了。
我们沿着小径向深山里进发。
四周一片静谧,在树林变得稀疏的地方,出现了黑色圆润的新鲜獐子粪便。
再后来,就看到了那个棚寮,那个以前许多猎手相继过夜,相继修缮过的棚寮。
我们坐下来歇气,突然,一只獐子从棚子里飞蹿而出,连银巴也来不及举枪就蹿下山坡了。
它站在对面一座孤立的小山冈上向我们瞭望,距离太远了,超过了枪的射程。
天很快就黑了。
还有只獐子在周围逡巡不去,一直弄出许多声响。
银巴说:“要出来你就出来吧。
”不久,那獐子果然就从一团灌木后探出了脑袋,双眼十分明亮。
我端起小口径运动步枪,瞄准致命的额头的中央。
勾动枪机,一声枪响,獐子纵身一跃,黑暗中传来一串树枝摇动的声音。
是只母獐。
” X很有把握地说。
“算了,睡吧。
”我躺上了吊床,秦克明裹件大衣半倚在底下藏过獐子的松枝上,银巴钻进了睡袋。
睡着一阵,醒来。
天上的星光消失了,下雨了,只听到树叶在雨声中沙沙作响。
恍惚中,我还看到了雾气从谷底慢慢升向我们过夜的这个地方。
轰然一声枪响,把我从似梦似醒的状态中彻底震醒了。
“麝香! ”银巴端起枪大叫,显出一副极不平静的样子:我都看到它的獠牙了!“公獐子都有獠牙,它们的肚脐眼就是价比黄金的麝香。
”我觉得他大惊小怪。
而经常为一点小事神经过敏的秦克明这时倒过分平静了。
他们两人重新拨燃火,默无声响地喝起酒来了。
我的吊床在轻轻地左右摇晃。
他们好像有心事。
而我能深入他们的内心吗?我们只是在狩猎时建立起一种短暂的伙伴关系……终于,那些松鸡嘎嘎地叫开了,天就要亮了。
雨仍然下着,雨水渐渐被天色照亮,被雨水淋湿的树叶也被渐渐照亮了,那是一种柔和、纯粹、圣洁的光亮,竟然令人产生置身于仙境的感觉。
我们附近的潮湿的泥地里,一夜之间长出了蘑菇!银巴说:“我打个赌,你吃不完这些蘑菇。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1) -- 人教版高三上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昔为常伯,首戴蝉冕;今处骁游,身被衫甲。允文允武,何必减卿?(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本指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B.郊天,在郊外祭拜天地,历代王朝把郊天作为吉礼首位,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郊天活动。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田家炳传——美满家庭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淑芳长女勉之。
这是1975年春,田家炳给远在异国读书的长女田淑芳的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田家炳在子女教育中体现的做事与做人的准则。
田家炳1919年出生于广东梅州,16岁辍学经商,不到20岁便只身闯荡南洋,不到25岁,便经历丧父、失兄、两次财产被日本侵略者剥夺,但他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仍兢兢业业努力创业,秉承父亲玉瑚公的“勤、俭、诚、朴”的“家训”,以《治家格言》为修身立命之本,最终成就大业。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试题预览
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十五中)年秋季学期9月份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解析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dān dān míng屠大窘奔倚________相向目似________(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 ②并驱如故________③顾野有麦场________ ④一狼洞其中________(3)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②其一犬坐于前(4)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3个。
(5)《狼》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jiǒng;yǐ;眈眈;瞑(2)神情;原来;看;打洞(3)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②其中的一匹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
(4)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子野心、鬼哭狼嚎(5)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注意“眈眈、瞑”二字和看有关系,都是目字旁。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2020届XXX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XXX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0月18日19:20—21:50】XXX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019年10月18日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原创)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家在写作某一个故事的过程是往往会遇到以下的情形:笔下的故事的发展与原先的构想已经形成了冲突,作家是按照故事本身的逻辑来完成作品呢,还是削足适履式地回到原先设定的意图上去呢?换句话说,他是听命于自己的思想呢,还是听命于小说本身的智慧呢?XXX认为,“每一位真正的小说家都在等待听到那种超越个人意识的智慧之声”,“那是小说的智慧”。
在这里,XXX使用了“等待”一词,它起码暗示了我们这样一个现象:这种存在于小说自身的“智慧”并不是先验的,它与创作过程一同产生,并且稍纵即逝。
这个词还试图表明,这种智慧之声并不一定经常出现,而一旦它来临,它的光亮必然会照亮作家的道路。
它是小说家真正的。
正如XXX在创作《当我弥留之际》时的情形一样,小说的智慧之光使他原先构思的人物、故事、情节结构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他受惠于这种“光亮”完成了自己的“神构妙品”。
我们据此可以推断,如果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一直没有听到这种“智慧之声”,那么小说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并未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
法国学者兼批评家XXX和XXX抱有近似的看法。
他在评价XXX的作品时曾经分析到:XXX似乎在小说的开始就设想好了作品的结局。
“当于XXX在《红与黑》中一露面,就注定了要在最后朝XXX那夫人射去决定性的一枪”。
法盖在这里至少说出了某种实情。
与XXX的《红与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俄国作家XXX 《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的写作。
《无言者》师陀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无言者师陀正午,炮火和轰炸发过一阵脾气,静下来了。
①远处,房屋好像玩物,都在干燥沸腾的大气中闪动,有着很远的间隔,有的还在燃烧。
太阳无光,似有几分无聊,寂寞地照着田野。
“喂喂!”有人压低嗓子打电话。
草里忽然露出一个头来,问道:“魏连德完账了吗?”“完了吧。
”魏连德觉得很沉,连同身体下的地面一并落下。
“魏连德,你喝水不喝?”魏连德很渴,可是说不出话。
前面的景物吸引了他。
田野、树木,村庄,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他的老婆在剥绿豆;坐在旁边的小女,望着吃她砍来青草的山羊。
“爸爸上火线打仗,为什么要我们出钱?”她诧异地向妈妈张大了眼睛。
②“不知道!”魏连德的老婆呵斥着她,小孩子不该用问题难为长者。
魏连德回到了家。
“看你瘦的呀!”和魏连德往常从田地里回来一样,她并不惊讶。
“在火线上三天了……三天没有吃饭,没有人送,连水都弄不到。
”“他们按户要钱,说要打仗,养活你的!”魏连德很生气。
打仗是不错,要说养活他,那可全胡说。
这时一大群他熟识的人来了。
立在最前面的是保长,一个剃得很光的红红的脸的男子。
“他要牵我的牛!”中间一个浓眉毛的农民愤忿地说。
“要牵我的牛,要我怎样耕种呀!”一个老头在背后咕噜道:“我缴不出钱,他要我出四分利息,‘母猪的利息’……”“他把我的鸡笼都抢走了……”一个女人低声诉苦。
虽是要听也无从听起,众人纷纷嚷着,当保长回过头去愤怒地望着他们的时候,可又一声都不出了。
“喂,”保长转过来问魏连德的老婆道,“你们的甲长已经向我报告过了,他说你不出钱!”“我为什么出钱,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拼着命!”她低着头说,像我们熟识的许多乡下女人一样:狭隘的、易怒的,虽是等待着灾殃似的低头。
一阵急骤的冰雹早在酝酿,一瞬间后,可真要爆发了。
“我穷得没饭吃,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我还得出钱;可是你们——你们却在家里享福,在后面发财!”“谁呀?”保长的嘴唇动弹起来,接着是连喘息都能清楚听见的片刻静寂。
文学类文本师陀《说书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书人师陀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
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周围——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
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
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
他说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说李逵从酒楼上跳下去,说十字坡跟快活林,大名府与扈家庄。
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呐喊。
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这无疑是一种贱业。
我不知道别人对于这种职业抱的态度;但是如其有人教我填志愿书,我会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的写上——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我很难说出所以要如此决定的理由;也许这是唯一的理由,我觉得这种职业可爱,另外,或者我应该说我被他迷住了。
实际上我们全被迷住了。
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
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
其实只剩下大盗刘唐或莽夫武松——这时候,即使过后回想起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一切曾使我们欢喜和曾使我们苦痛的全过去了,全随了岁月暗淡了,终至于消灭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等到我们稍微安闲下来,便在我们昏暗的记忆中出现,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
跟这些人物一起,我们还想到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
天下至大,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难拔去的吗?时光于是悄悄的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醒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
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
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
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了,瘖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狩猎
师陀
孟安卿有满腔壮志,年轻时候是个大空想家。
在刚刚过了二十岁的那一年上,突然离开祖辈世居的果园城——他出发了,开始了生活上的大狩猎。
果园城里他的姨表妹,气恼加上悲痛,为他哭了,甚至为这个狠心人病了。
“你没良心。
走就走吧,谁拦着你了?可是总该、总该……”伤心的把脸埋在枕头上,她在床上想。
朱太太——那个姨母,“为他难过呢!什么好东西?……像他这种人,我们挤上眼也找得来!”
她光火有充分理由。
两个小儿女在她眼中长大,正像两棵花儿。
所有看见过他们的人早就自然的把他们当做夫妇,全以为他们终有一天要结婚的,在这长久的期待中,她在他们身上耗的苦心多么多,寄的希望多么大!一阵狂风,所有的美梦给吹散了。
说真话,她流的眼泪比她的女儿更多。
看看她的女儿——这个生了长长的黑脸蛋的美貌小姐,她的两只大眼看人时候从下面滚上去,像在人家心上打闪;破颜一笑,小鼻子鼓动得多逗人爱;常常,她常常稳重的坐着,眉整起来,严密的闭着的嘴唇稍微向外突出,就像顽固的小花骨朵。
从这种特别表情,谁都能看出她有性格,有主见。
她的样子仿佛说:“你瞧我多有本事?我准备好了,我在等待着了。
”她显著的倾向实际方面,最后两年母亲几乎把家务全交给她,很快就练成了能手。
她比母亲处治的更有条理。
可惜正为她处治的更有条理,孟安卿想起这是个爱用秤杆子教育姑娘,专门出产能干老婆的城市,幻梦才深深受了伤。
并不是他不爱她了;恰恰因为他仍旧爱她,她的每一个小动作仍旧能牵动他的神魂——那么他怎么能忍受这种打击?怎么能眼看着他的幻象破碎,看着他的偶像跃倒下来,将来看着她专门争斤论两,计算柴米和油盐哪?
孟安卿离开果园城十二年,没有给过果园城消息。
年轻人全有这种气度,青春跟雄心支持着他,幻象在他前面,他勇往直前,从不动摇。
最后他成了个肖像兼风景画家,他大狩猎的结果。
但是最初的兴奋——由工作顺手激起的兴奋和快乐过去之后,孟安卿的心里渐渐空虚,终于成了一片荒凉,出其不意,有一天他突然回来,回果园城来了。
他在车站下面的旅馆里订了个房间,在里头关两小时,仔细的从鬓角上拔掉几根白头发,随后他走出来,一直上了河堤。
郊野上好风光,天色澄蓝,阳光充沛的照耀着新犁起的田地、树林和大路,仿佛向人报告好运。
而鸟儿在柳树上鸣唱着,在堤岸旁边,孟安卿没有想到,它们看见他惊骇的飞开了——过去他跟它们那么亲密过的,现在它们不认识他了!
接着他进城,在果园里,春天他曾陪同姨表妹去掐花,夏天他们曾游玩过的,现在果树大半都衰老卷秃了,有的且被砍伐代以新的小树了。
最后他走上市街,在街上,仍旧是尘土,仍旧是狗和猪。
“看起来只有这里没有变动,”他心里想。
面坊的磨子响着,脚踏箩的撞击声一直传到外边。
药铺里的舂药声仍旧是老调子,叮咚叮当,药臼的鸣声活泼而又清脆。
终于他站在那个一直深埋在记念中的门前,手按在门环上,他迟疑不决,既然已经回来,既然不久就要看见想念的人,何不把这种好心情多保存一会儿?
一个熟人凑巧解救了他。
正在这时候,一个卖纸烟的凑巧从那边走过来。
“卖香烟的!”他走过去。
卖纸烟的原先卖梨糕,他自己小时候是个买零食的好主顾。
“你不卖梨糕了?”
“不,不卖了。
现在没有人做了。
”卖纸烟的惊异地看着他。
“你可知道朱太太还住在这里?”
卖纸烟的说她仍旧住在老地方,压根儿就没有搬过。
“那么——”孟安卿的心跳起来,气色变了,脸红了。
他本来想问另外一个女人,朱太太的女儿,他的姨表妹,忽然他改了口。
“那么,这城里有个孟安卿,你认识吗?”
“不,不认识。
”他说他根本不相信有这个人,他以为只是爱开玩笑的捏造来骗人的传说。
一阵失望压倒了孟安卿,突然间他感到兴亡变迁,时间加到人身上的变化。
他想起他在旅馆里拔掉的白头发,他的终于无可遮掩的皱纹。
现在果园城人更进一步告诉他,他们认为根本没有他这么个人,只在人家的笑谈中才存在了。
孟安卿毫不动弹的站着,脚踏箩药臼照样响着,——其实连它们也变动过了;狗和猪从旁边走过去,他也不再感到亲切了。
他向空中愣好半天,最后,看见卖纸烟的还等着他,他搭讪着买了一包。
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
他珍重的将在果园城买的香烟塞进口袋,然后向车站那边走去,火车在等候他,一切旅馆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安卿满腔壮志,追求梦想,不愿接受果园城单调而讲究实际的生活,担心爱情的幻像破碎,就毅然离开了果园城。
B.朱太太非常关爱孟安卿与女儿,希望“正像两棵花儿”的他们结婚成为夫妻,有实际本领,成为生活能手。
C.小说成功地运用了景物描写。
“郊野上好风光,天色澄蓝……”衬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兴奋、轻松等“好心情”。
D.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与心理描写,如“在里头关两小时,仔细地从鬓角上拨掉几根白头发”就是典型例证。
5.小说中“卖纸烟的”这一人物有何作用?(5分)
6.文章的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篇简要说明。
(6分)
答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D(3分)(举例非对话描写与心理描写。
)
5.(5分)
(1)起到对比、映衬主体人物的效果:孟安卿认为的“常去买零食”的“一个熟人”居然没有认出自己、“根本不相信有自己”,突显了人物与果园城的巨大变化。
(2)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人物的下一步行为做铺垫。
(3)丰富文章内容,寄寓作者创作意图。
(答出一条2分,两条即可得满分,意对即可)
6.(6分)
(1)含蓄隽永,意蕴丰厚,引人深思。
“他没有再询问他的姨表妹”表明他知道昔日恋情不可能挽回,不愿将心中的幻梦打碎。
(2)他将买的香烟塞进口袋表明没法割舍与果园城的感情,将情感深埋在心里。
(3)火车、旅馆和按月出租的房子都在等候他表明人无法回到过去,只能带着对过去的依恋奔赴下一个旅程。
(每点2分,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