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曲霉菌鉴定
如何识别毛霉.根霉.曲霉.青霉

如何识别毛霉.根霉.曲霉.青霉?毛霉又叫黑霉、长毛霉.菌丝为无隔膜的单细胞,多核,以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繁殖.毛霉的菌丝体在基质上或基质内能广泛蔓延,有假根和匍匐枝,孢囊梗直接由菌丝体生出,一般单生,分枝较少或不分枝.分枝顶端都有膨大的孢子囊,囊轴与孢囊梗相连处无囊托.根霉根霉的菌丝无隔膜、有分枝和假根,营养菌丝体上产生匍匐枝,匍匐枝的节间形成特有的假根,从假根处向上丛生直立、不分枝的孢囊梗,顶端膨大形成圆形的孢子囊,囊内产生孢囊孢子.孢子囊内囊轴明显,球形或近球形,囊轴基部与梗相连处有囊托.根霉的孢子可以在固体培养基内保存,能长期保持生活力.根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用途广泛,其淀粉酶活性很强,是酿造工业中常用糖化菌.我国最早利用根霉糖化淀粉(即阿明诺法)生产酒精.曲霉广泛分布在谷物、空气、土壤和各种有机物品上.生长在花生和大米上的曲霉,有的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能导致癌症,有的则引起水果、蔬菜、粮食霉腐.曲霉菌丝有隔膜,为多细胞霉菌.在幼小而活力旺盛时,菌丝体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为顶囊,一般呈球形.项囊表面长满一层或两层辐射状小梗(初生小梗与次生小梗).最上层小梗瓶状,顶端着生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以上几部分结构合称为'孢子穗'.孢子呈绿、黄、橙、褐、黑等颜色.这些都是菌种鉴定的依据.分生孢子梗生于足细胞上,并通过足细胞与营养菌丝相连.曲霉孢子穗的形态,包括分生孢子梗的长度、顶囊的形状、小梗着生是单轮还是双轮,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结构及颜色等,都是菌种鉴定的依据.曲霉属中的大多数仅发现了无性阶段,极少数可形成子囊孢子,故在真菌学中仍归于半知菌类青霉菌属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亦有横隔,光滑或粗糙.基部无足细胞,顶端不形成膨大的顶囊,其分生孢子梗经过多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形如扫帚,称为帚状体.分生孢子球形、椭圆形或短柱形,光滑或粗糙,大部分生长时呈蓝绿色.有少数种产生闭囊壳,内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亦有少数菌种产生菌核.青霉的孢子耐热性较强,菌体繁殖温度较低,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饮料中常用的酸味剂又是它喜爱的碳源,因而常常引起这些制品的霉变.。
黑曲霉鉴定操作规程

黑曲霉鉴定操作规程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真菌,常见于土壤、植物和食物中。
它具有强大的分解能力,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并产生许多有用的代谢产物。
然而,黑曲霉也是一种致病菌,特别是在患有免疫系统抑制的人群中。
因此,快速准确地进行黑曲霉的鉴定非常重要。
下面是黑曲霉鉴定的操作规程。
1. 样品准备- 从疑似受污染的土壤、食物或其他材料中采集样品,将样品放入密封的容器中。
注意避免任何可能的交叉污染。
- 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处理。
2. 样品处理- 将样品进行适当的粉碎或稀释。
对于固体样品,可以使用食品搅拌器或研钵进行粉碎。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直接使用适当的稀释液进行稀释。
- 将样品制备成适当的稀释液,以便于后续的实验操作。
3. 培养基选择- 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来培养黑曲霉。
黑曲霉常见于一般的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氮源的培养基,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或麦芽提取物琼脂(MEA)。
也可以使用含有指示剂的培养基,如酚红琼脂葡萄糖培养基,以便于观察黑曲霉的生长情况。
4. 接种- 使用无菌技术将样品接种至培养基上。
可以使用无菌的棉签或针头,将样品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表面上。
- 根据需要,可以在培养基上划出不同的区域,以便于对不同样品进行观察和比较。
5. 培养条件- 将培养皿或培养瓶密封并放置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
黑曲霉通常在25-30摄氏度下生长最佳,但可以进行不同温度的培养来筛选黑曲霉菌株。
- 在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菌落形态、颜色和生长速度等特征。
6. 鉴定- 观察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形态,黑曲霉的菌落通常呈黑色,有时也可以呈灰色、绿色或棕色。
- 进一步进行显微镜观察,观察菌丝及分生孢子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黑曲霉的菌丝通常呈无色,分生孢子呈黑色,形状多样,有时具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7. 鉴定结果确认- 根据观察到的菌落特征和显微镜观察结果,结合已知的黑曲霉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专题培训教材之常见霉菌的分类鉴定

第三节
霉菌分类鉴定的培养时常因不同的培养基而 在生理和形态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故 描述菌种时应注明鉴定培养基。最为常 用 的是察氏琼脂(Czapek Agar)和马 铃薯葡萄糖琼脂(PDA),通常青霉、 曲霉 用察氏琼脂培养,其他霉菌则应 选用 PDA。
待鉴定菌株的分离和纯化
另外,如采用倾注法,长在琼 脂深处的霉菌发育不良,无法观察其 菌 落特征。可改用表面涂布法。此 方法 手续繁琐,但所得种类较多。
待鉴定菌株的分离和纯化
直接点种法将食物小颗粒直接种于 分离培养基上,25℃培养2 d~3 d后,用 接种针挑取孢子或菌丝,转接于适当 的 琼脂斜面上待鉴定。此方法分纯效 果略 逊。
青霉、曲霉用察氏琼脂培养
青霉和曲霉在察氏琼脂上颜色 和形态分化较好。通用的察氏培养基 有 三种:原配方、Dox修改和Thom 修改配方。三者的差别在于硝酸钠添 加量 分别是3.0 g、3.5 g和2.0 g。
青霉、曲霉用察氏琼脂培养
尽管Dox氏和Thom氏均称自己 修改后的配方青霉、曲霉生长良好, 重 复性高,但国家标准仍以原配方 为鉴 定培养基。我们认为Dox氏配 方可以 试用。
霉菌分类鉴定培养基
对于镰刀菌属的菌种,必要时 要选用六种以上的不同培养基来分别显 示 它的不同培养特征。对有特殊要 求的 霉菌,培养时也应满足其条件 ,低水 活度食品如果酱、粮食中的 嗜干霉菌 ,应使用大量添加蔗糖或 食盐的高渗 培养基。如高盐察氏琼 脂。
待鉴定菌株的分离和纯化
常用方法有直接点种法、 划线法、稀释平板法。稀释平板 法 同常规检验,除了培养基用 具选 择性的外,还要求每皿中 长出的 霉菌菌落在十个左右, 太多则影 响分离效果。
曲霉形态特征

几种曲霉的形态特征常见曲霉困鉴定:菌落:菌落生长速度,表面质地、颜色、形态和气味等。
其中颜色是曲霉菌分类 的依据之一② 分生抱子头:分生抱子头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分生抱子头由顶囊、瓶梗、梗 基和分生抱子链组成,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③ 分生抱子梗或分生抱子柄:注意分生抱子梗的长短、颜色、表面粗糙或光滑、 是否有隔等1、烟曲霉困在SDA 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棉花 样,开始为白色,2~3天后转为绿 色, 数日后变为深绿色,呈粉末 状。
分生抱子头的顶囊烧瓶状,小 梗单层,排列成 木栅状,布满顶囊 表面3/4,顶端有链形分生抱子,分生抱子球形,有小棘, 绿色烟曲霉菌菌落2、黄曲霉菌④ 具有性生殖的曲霉能产生闭囊壳:为封闭式的薄壁子囊果,含子囊和子囊抱子; ⑤足细胞,也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
曲霉菌的结构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黄色,表面粉末状。
分生抱子头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布满顶囊表面,呈放射状排列,黄色,顶端有链形抱子黄曲霉菌菌落黄曲霉菌分生抱子头3、土曲霉困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小,圆形,淡褐色或褐色。
分生抱子头的顶囊半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短,第二层长,呈放射状排列,分布顶囊表面2/3,顶端有链形抱子土曲霉菌落F列图片为分生抱子头4、黑曲霉困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表面黑色,粉末状。
分生抱子头的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粗大,第二层短小,呈放射状排列,布满整个顶囊,黑色,顶端有链形抱子黑曲霉菌洛黑曲霉分生抱子头5、杂色曲霉困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慢,菌落圆形紧密,绒毛状,羊毛状,颜色有数环,从青绿到红绿。
分生抱子头的顶囊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第二层短, 呈放射状排列,布满顶囊4/5 ,顶端有链形抱子杂色曲霉菌菌落杂色曲霉菌分生抱子头下图为杂色曲霉菌分生抱子头电镜。
常见曲霉菌简介ppt课件

土曲霉—菌落及镜下表现
黑曲霉
4
黑曲霉
黑曲霉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和谷物上; 可引起食物、谷物和果蔬的霉腐变质。
黑曲霉—镜下表现
分生孢子头开始为球形,逐渐变为放射状,黑褐 色,分生孢子梗无色或上部为浅黄色,光滑。
顶囊有单层和双层瓶梗,无色或黄褐色。双层小 梗布满顶囊,呈褐色,梗基呈放射状,有时有横现
黑曲霉—临床意义
黑曲霉能引起曲霉菌病,还能产生黑曲霉毒素。
谢谢聆听!
常见曲霉菌简介
概述
曲霉菌是一种典型的丝状菌,占空气中真菌的 12%左右;
主要以枯死的植物、动物的排泄物及动物尸体为 营养源,为寄生于土壤中的腐生菌。
概述
典型镜下表现:
1. 曲霉菌丝有隔膜,直径3-6um; 2. 分支呈锐角45°; 3. 菌丝两侧平行。
1
3
2
荧光显微镜下曲霉菌图(40倍镜)
电镜下曲霉菌示 意图
黄曲霉
2
黄曲霉
黄曲霉最为常见的曲霉菌,属于腐生真菌; 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他霉腐的有机物
上; 菌落生长快,结构疏松,表面灰绿色,背面无色
或略呈褐色。
黄曲霉—镜下表现
✓ 分生孢子头疏松放射状,随后可变为疏松柱状; ✓ 小梗为单层、双层或单、双层同时着生于一个
顶囊上,呈放射状。 ✓ 小分生孢子呈球形或洋梨形,表面粗糙,有些
CONTEN T 目录
Part 01 Part 02 Part 03 Part 04
烟曲霉 黄曲霉 土曲霉 黑曲霉
烟曲霉
1
烟曲霉
➢烟曲霉存在于:谷物、污染的食品、土壤和霉腐物 中;
➢是引起人和动物曲霉病的重要病原菌; ➢感染肺部和其他器官,也能引起敏症。
鉴定黄曲霉和青霉属的主要特征

鉴定黄曲霉和青霉属的主要特征
黄曲霉和青霉属是两种常见的霉菌,它们具有一些主要特征可以用来进行鉴定。
黄曲霉的主要特征包括:
1. 菌丝呈现灰黄色、暗黄色或淡黄色;
2. 菌丝较细,直径通常在2-4微米之间;
3. 子实体通常为粉红色、橙黄色或黄色;
4. 生长速度较快,可在温度为25-37摄氏度下生长。
青霉属的主要特征包括:
1. 菌丝呈现淡蓝色、绿色或灰绿色;
2. 菌丝较粗,直径通常在3-6微米之间;
3. 子实体通常为蓝色或绿色;
4. 生长速度较慢,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育成熟。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对黄曲霉和青霉属的一般特征进行的简要描述,实际上,黄曲霉和青霉属下面还存在许多不同种类的菌株,其特征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进行具体鉴定时可能需要结合更多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来确定其种类。
米曲霉菌种种曲杂菌的鉴定方法

米曲霉菌种种曲杂菌的鉴定方法
米曲霉菌属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包括多种曲杂菌。
鉴定米曲霉菌种类和曲杂菌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外部形态观察: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大小和表面纹理等。
不同菌种的菌落形态差异较大,可以帮助鉴定种类。
2. 微观形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菌丝的形态特征,包括菌丝的直径、分枝情况、孢子形态和孢子产生的结构等。
不同菌种的孢子形态和产生结构有所不同,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3. 生理和生化特性:通过菌落的生长特性、产生的酶活性、代谢产物和化合物分析等,来判断菌株的代谢类型和产物特征。
例如,一些曲杂菌能够产生青霉素,可以通过鉴定其生理特性来确定菌种。
4. 分子生物学方法: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测
序和分子标记等,对米曲霉菌的特异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和比对,从而精确鉴定种类和亲缘关系。
以上是常用的米曲霉菌种种曲杂菌的鉴定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准确性。
常见曲霉菌鉴定

【转帖】常见曲霉菌鉴定真菌2006-11-25 17:13:51 阅读798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作者:龙太郎鉴定依据:①菌落:菌落生长速度,表面质地、颜色、形态和气味等。
其中颜色是曲霉菌分类的依据之一②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头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分生孢子头由顶囊、瓶梗、梗基和分生孢子链组成,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③分生孢子梗或分生孢子柄:注意分生孢子梗的长短、颜色、表面粗糙或光滑、是否有隔等④具有性生殖的曲霉能产生闭囊壳:为封闭式的薄壁子囊果,含子囊和子囊孢子;⑤足细胞,也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
曲霉菌的结构:1、烟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棉花样,开始为白色,2~3天后转为绿色,数日后变为深绿色,呈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烧瓶状,小梗单层,排列成木栅状,布满顶囊表面3/4,顶端有链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有小棘,绿色:烟曲霉菌菌落:下列图片为烟曲霉分生孢子头:2、黄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黄色,表面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布满顶囊表面,呈放射状排列,黄色,顶端有链形孢子。
黄曲霉菌菌落:黄曲霉菌分生孢子头:3、土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小,圆形,淡褐色或褐色。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半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短,第二层长,呈放射状排列,分布顶囊表面2/3,顶端有链形孢子。
土曲霉菌落:土曲霉分生孢子头:4、黑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表面黑色,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粗大,第二层短小,呈放射状排列,布满整个顶囊,黑色,顶端有链形孢子。
黑曲霉菌落:黑曲霉分生孢子头:5、杂色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慢,菌落圆形紧密,绒毛状,羊毛状,颜色有数环,从青绿到红绿。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第二层短,呈放射状排列,布满顶囊4/5,顶端有链形孢子。
杂色曲霉菌菌落:杂色曲霉菌分生孢子头:杂色曲霉菌分生孢子头电镜下图片:6、构巢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暗绿色,中央呈粉末状,边缘绒毛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帖】常见曲霉菌鉴定
真菌 2006-11-25 17:13:51 阅读798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作者:龙太郎
鉴定依据:
①菌落:菌落生长速度,表面质地、颜色、形态和气味等。
其中颜色是曲霉菌分类的依据之一
②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头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分生孢子头由顶囊、瓶梗、梗基和分生孢子链组成,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
③分生孢子梗或分生孢子柄:注意分生孢子梗的长短、颜色、表面粗糙或光滑、是否有隔等
④具有性生殖的曲霉能产生闭囊壳:为封闭式的薄壁子囊果,含子囊和子囊孢子;
⑤足细胞,也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
曲霉菌的结构:
&
1、烟曲霉菌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棉花样,开始为白色,2~3天后转为绿色,数日后变为深绿色,呈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烧瓶状,小梗单层,排列成木栅状,布满顶囊表面3/4,顶端有链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有小棘,绿色:
烟曲霉菌菌落:
下列图片为烟曲霉分生孢子头:
)
2、黄曲霉菌: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黄色,表面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布满顶囊表面,呈放射状排列,黄色,顶端有链形孢子。
黄曲霉菌菌落:
黄曲霉菌分生孢子头:
)
3、土曲霉菌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小,圆形,淡褐色或褐色。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半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短,第二层长,呈放射状排列,分布顶囊表面2/3,顶端有链形孢子。
土曲霉菌落:
土曲霉分生孢子头:—
4、黑曲霉菌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表面黑色,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粗大,第二层短小,呈放射状排列,布满整个顶囊,黑色,顶端有链形孢子。
、
黑曲霉菌落:
黑曲霉分生孢子头:
5、杂色曲霉菌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慢,菌落圆形紧密,绒毛状,羊毛状,颜色有数环,从青绿到红绿。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第二层短,呈放射状排列,布满顶囊4/5,顶端有链形孢子。
}
杂色曲霉菌菌落:
杂色曲霉菌分生孢子头:
杂色曲霉菌分生孢子头电镜下图片:
~
6、构巢曲霉菌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暗绿色,中央呈粉末状,边缘绒毛状。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半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短,第二层长,呈放射状排列,布顶囊1/2,顶端有链形孢子。
构巢曲霉菌落:
构巢曲霉分生孢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