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的鉴定与应用
曲霉检测标准

曲霉检测标准
曲霉菌是一种真菌,腐生真菌,常见于霉变谷物、霉变谷物或其他霉变有机物中。
关于曲霉的检测标准,侵袭性曲霉病的临床诊断需符合1项宿主因素、1项临床标准和1项微生物学标准。
其中微生物学标准包括无菌标本微生物分析、无菌标本培养以及组织核酸检测等。
具体标准如下:
1. 无菌标本微生物分析:通过针吸或活检获得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或直接显微镜检,示菌丝或黑酵母样形态,同时伴随组织损伤证据。
2. 无菌标本培养:从临床或影像学显示的病灶部位(正常无菌部位),通过无菌操作位获取标本,示透明或着色的霉菌。
3. 血:同时存在感染的过程中,血培养示霉菌(注:血培养发现曲霉,多提示污染,此处霉菌不代表曲霉)。
4. 组织核酸诊断: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发现霉菌时,PCR和DNA 测序检测到真菌DNA。
此外,曲霉菌抗原检测的正常值通常在1到之间。
抗原在气道中的持续存在会诱发局部炎症并形成黏液栓塞,从而导致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曲霉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曲霉菌的基本特征及其生长条件。
2. 掌握曲霉菌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
3. 分析曲霉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原理曲霉菌(Aspergill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丝状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
曲霉菌具有丰富的种类,其中许多种类在食品、制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曲霉菌的形态特征和生长情况,了解其生长条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曲霉菌菌种-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 水浴锅- 灭菌锅- 显微镜- 纱布- 烧杯- 量筒- 移液管- 灭菌器2. 实验仪器:- 灭菌操作台- 高压蒸汽灭菌器- 紫外线消毒灯- 电子天平四、实验方法1. 曲霉菌的分离与纯化(1)取一小块曲霉菌菌种,用无菌镊子将其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中央。
(2)将平板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5天,待菌落长成后,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接种于新的PDA培养基平板上。
(3)重复步骤(2)2-3次,直至获得纯化的曲霉菌菌种。
2. 曲霉菌的培养与观察(1)将纯化的曲霉菌菌种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中央,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定期观察曲霉菌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
(3)利用显微镜观察曲霉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等形态特征。
3. 曲霉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1)将纯化的曲霉菌菌种分别接种于不同温度(10℃、20℃、30℃、40℃)的PDA培养基平板中央。
(2)将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曲霉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
(3)重复步骤(1)和(2),分别改变培养基的湿度、pH值等条件,观察曲霉菌的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曲霉菌的形态特征曲霉菌菌落呈放射状扩展,表面光滑,质地紧密,初期白色,后期逐渐变为灰白色或棕色。
菌丝细长,有隔膜,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2. 曲霉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在28℃恒温条件下,曲霉菌生长旺盛,菌落直径可达5-7cm。
曲霉的应用及原理

曲霉的应用及原理简介曲霉(Aspergillus)是一种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空气和植物中。
它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具有多种应用价值,并在许多生物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曲霉的应用以及其工作原理。
曲霉的应用1. 食品工业•曲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面食、糖果和酱油等产品的发酵过程中,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香味。
•曲霉还被用作某些乳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发酵剂,如酸奶和奶酪。
2. 饲料添加剂•曲霉中的一些菌株可以分解脱氧雪腐镰刀菌素(Deoxynivalenol),这是一种常见的饲料中的真菌毒素。
•饲料添加曲霉可以降低饲料中真菌毒素的含量,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并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
3. 制药工业•曲霉菌株中含有丰富的代谢产物,其中一些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比如,曲霉菌株可以产生抗生素青霉素,这是一种广泛用于医疗领域的重要药物。
曲霉也可以产生抗癌化合物,如曲霉菌素。
4. 生物燃料生产•曲霉在生物燃料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
•曲霉菌株分解废弃物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利用其产生的酶和发酵代谢产物生产生物燃料,如乙醇。
5. 环境修复•曲霉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可以降解一些有机污染物。
•曲霉菌株可应用于土壤修复工程,利用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来恢复受污染的土壤环境。
曲霉的工作原理曲霉的应用基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代谢产物。
曲霉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工作原理:1. 发酵能力•曲霉菌株具有较强的发酵能力,可以将底物中的碳源转化为有机酸、酶和其他代谢产物。
•利用曲霉的发酵能力,可以加速食品的发酵过程,提高产品的品质。
2. 产生酶类•曲霉能够产生多种酶类,如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
•这些酶类可以在工业生产中被利用,辅助植物原料的分解和转化,提高生物工程过程的效率。
3. 生产代谢产物•曲霉菌株具有广泛的代谢能力,可以产生多种化合物。
•例如,曲霉可以产生抗生素、抗癌化合物和生物燃料等,为相关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曲霉菌病的诊断》课件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确诊曲霉菌病 的可靠方法,尤其适用于肺部曲 霉菌球的鉴别诊断。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曲霉菌抗原和抗体,间 接诊断曲霉菌病。
血清学诊断操作简便,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一般用于流 行病学调查和疗效评估。
曲霉菌病的影像学
03
诊断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的基础手段,可以观察肺 部的基本病变,如炎症、浸润、空洞等。
曲霉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包括 肺炎、过敏反应、脑膜炎等, 严重时可致死。
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
曲霉菌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但发病率因地区和人群差异而异。 高危人群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者、糖尿病患者等。
曲霉菌病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受者等。
曲霉菌病的临床表现
01
药物治疗
使用抗真菌药物是治疗曲霉菌病的主要方法。常见的抗真菌药物包括两
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副
作用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02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曲霉菌病,如曲霉菌球、曲霉菌引起的脓胸等,可能需
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肺切除、脓胸引流等,以清除病灶,
避免接触污染源
及时就医
避免接触被曲霉菌污染的环境、物品和食 物,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来说更 要注意。
如有疑似曲霉菌病的症状,如咳嗽、咳痰 、发热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 治疗。
THANKS.
腔积液等症状。
曲霉菌病患者通常在免疫功能低 下的人群中发病,而细菌性肺炎
则常见于健康人群。
与病毒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曲霉菌病通常表现为慢性病程,而病 毒性肺炎则多为急性病程。
曲霉菌的应用及原理

曲霉菌的应用及原理1. 引言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曲霉菌具有许多应用价值,不仅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发酵等领域,还可以作为生物农药和生物能源的生产菌种。
本文将重点介绍曲霉菌的应用及其原理。
2. 曲霉菌的应用2.1 食品加工•曲霉菌是许多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微生物。
例如,豆豉的发酵过程中,曲霉菌可以利用豆类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发酵,产生特有的风味和香气。
•曲霉菌也常用于咸鱼、干酪等食品的发酵过程,可以改善口感和延长保质期。
2.2 饲料发酵•曲霉菌在饲料发酵中具有重要作用。
曲霉菌可以分解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可利用性和营养价值。
•曲霉菌还可以分泌酶类,一些特定的酶类有助于消化饲料中的纤维素等不易消化的成分,提高饲料的营养效益。
2.3 生物农药•曲霉菌中的一些菌株具有生物防治害虫和病原菌的能力。
这些曲霉菌菌株可以分泌杀虫分子或抑菌分子,对作物害虫和植物病原菌起到防治作用。
•生物农药的应用具有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被视为可替代化学农药的重要手段。
2.4 生物能源的生产•曲霉菌是主要的真菌发酵生产菌株之一,常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中。
•曲霉菌可以分解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难以降解的有机物,产生乙醇、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
利用曲霉菌进行生物发酵,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替代传统石油能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3. 曲霉菌的原理曲霉菌的应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发酵原理曲霉菌具有强大的代谢能力,能够分解多种有机物质。
在食品加工和饲料发酵过程中,曲霉菌分泌酶类可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醋酸等有益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不仅能够改善食品口感,还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3.2 杀虫原理一些曲霉菌菌株能够分泌杀虫分子,对作物害虫起到防治作用。
这些杀虫分子可以致死害虫、抑制其生长发育,从而控制害虫数量。
而这些杀虫分子对于人体和环境则相对安全,不会对人体和其他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
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完整版

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完整版曲霉菌(aspergillu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真菌,属于真菌的一个亚型,为典型的丝状菌,属于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土壤、空气、发霉的食物、衣服等均是曲霉菌易生存的场所。
它们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能在6~55℃以及相对低湿度的环境中生长,曲霉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并可通过空气传播进行大范围的扩散。
曲霉孢子约2~5μm大小,在空气中可呈现悬浮状态,孢子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曲霉菌感染,人的呼吸系统如鼻窦、咽部、气管支气管及肺部最易受累,可在呼吸系统内寄生、定植进而播散至全身,可累及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皮肤、黏膜、眼和鼻等多器官系统,患者免疫系统受损严重则可能引发侵袭性曲霉病。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目前,曲霉菌感染的病例正逐年增加,据保守估计,目前全球约有20多万例慢性肺曲霉病患者,480多万例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其中我国约有4万多例慢性肺曲霉病患者,49万例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16万例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
病例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便是免疫抑制人群的增长,如恶性肿瘤患者、或其他长期接受放、化疗治疗以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会出现粒细胞缺乏,而中性粒细胞作为体内抗曲霉菌的主要免疫细胞,主要通过黏附菌体、脱颗粒和释放活性氧等非吞噬方式杀灭菌丝或孢子,粒细胞的缺乏是发生曲霉菌感染的最常见危险因素。
近期研究发现,肺曲霉菌病在没有明显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也可能会有所增加,比如ICU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患肺纤维化、COPD、支气管扩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部疾病或基础病的患者。
另外,严重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SARS-CoV-2等也会损害肺上皮细胞,为曲霉菌定植提供了入口。
在治疗时使用的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调节药物也可能会加剧肺曲霉菌感染。
某些药物的使用,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AR-T疗法也会增加曲霉菌感染风险。
曲霉菌检测 曲霉菌感染检测经典方法

曲霉菌感染检测经典方法-GM试验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抗原检测曲霉菌感染的经典血清学方法之一,简称GM试验。
半乳甘露聚糖是曲霉菌特有的细胞壁多糖成份,当机体感染曲霉菌后,随着菌丝生长,半乳甘露聚糖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出来,是最早释放的抗原,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具有热稳定性和可溶性,通常可在血清,脑脊液和肺泡灌洗液中检测。
GM的释放量通常与感染的菌量成正相关,可反映机体感染的程度。
每周两次使用GM试验对高危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临床中的高危人群是免疫功能缺陷和高剂量服用激素患者,如:恶性血液肿瘤,实体器官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患者等,所以GM的应用科室通常分布在血液科,移植科(中心),肿瘤科,呼吸科,ICU,皮肤科和儿科。
GM试验的开展除了在公立医院实验室辅助临床医生诊断侵袭性曲霉菌病外,还可在大型私立实验室和一些制药公司做新抗真菌药物的药效评估。
GM抗原检测是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Cancer, EORTC)和真菌病研究组(Mycoses Study Group, MSG)推荐的侵袭性曲霉菌病的真菌学检测标准之一,美国Bio-Rad公司研发的用于检测血清中GM抗原的曲霉菌抗原检测试剂盒(PlateliaTM Aspergillus Ag),在2014年初获得CFDA批准。
Bio-Rad公司的曲霉菌抗原检测试剂盒(PlateliaTM Aspergillus Ag)(见下图)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分析法检测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抗原。
经典的ELISA检测流程,灵敏度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92.1% 和97.5%,[1] 最低检出限为0.4ng/ml,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6天和诊断前10 天即可检出GM抗原,[2] 真正实现侵袭性曲霉菌病的早期诊断。
肺曲霉菌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2008年IDSA曲霉病治疗指南推荐曲霉病治疗 建议
感染类型
首选药物
替代药物
备注
侵袭性肺曲霉病
伏立康唑
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 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泊沙康唑,伊曲康唑
基于相关临床资料缺乏,联 合用药不推荐作为初始治疗
气管支气管曲霉病 同侵袭性肺曲霉病 同侵袭性肺曲霉病
同侵袭性肺曲霉病
2019/11/12
11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要点
级别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 组织病理学
确诊
+
+
+
+
临床诊断 +
+
+
-
拟诊
+
+
-
-
注:原发感染者可无宿主因素;确诊者微生物学检查是指肺组织、胸液、血液 真菌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
2019/11/12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7-700
可建立明确的曲霉病诊断
细胞学检查、病 理检查
常需要侵入性手段获取标本,常难以获得适当标本
全身使用抗真菌治疗或其它原因易导致假阴性
CT检测
晕轮征、空气-新月征等有助于早期诊断
其它某些真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也有可能出现相似征象;在 免疫正常宿主研究较少
GM试验 PCR检测 2019G/1试1/1验2
同侵袭性肺曲霉病
*其他包括:侵袭性窦曲霉病、心脏曲霉菌感染(心内膜炎、心包炎和心肌炎)、曲霉菌骨髓炎和脓毒性关节炎、 皮肤曲霉病、曲霉菌性腹膜炎等
3.Walsh TJ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46:327–60.
13
2008年IDSA曲霉病治疗指南推荐的经验性及 抢先抗曲霉治疗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霉菌的鉴定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0-07-15T14:38:22.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柴淼潘宇罗晓慧袁国明[导读] 这种营养菌丝与组织结合非常牢固,因此在留取标本时,一定要嘱咐病人要用力咳痰并要咳到带盖的容器中。
柴淼潘宇罗晓慧袁国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0-0046-02
曲霉菌以腐物寄生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条件致病菌。
引起人类感染的约20多种,常见的有8种。
烟曲霉菌、黄曲霉菌是引起肺曲霉病最重要的两个菌种。
近几年,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联合使用是造成肺曲霉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2008年以来,肺曲霉病的发病率突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上升。
临床上治疗时机的延误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于曲霉病的诊断,找到病原体为金标准。
检验科微生物工作者如何配合临床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事件,迅速制定和建立实验室的快速检测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多年培养出的应急意识及工作经验,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制定出了曲霉菌实验室快速鉴定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检测方法。
1 方法
1.1标本留取真菌的菌丝分为两种:一种为气中菌丝,另一种叫营养菌丝。
这种营养菌丝与组织结合非常牢固,因此在留取标本时,一定要嘱咐病人要用力咳痰并要咳到带盖的容器中。
1.2培养曲霉菌的培养一般接种在沙保弱培养基中,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接种在血平板中最好。
因为在血平板中培养18~24小时后生长出的菌落会产生特殊的颜色,它是鉴别曲霉菌的重要特征之一。
如,曲霉菌的菌落为灰绿色,黄曲霉菌的菌落呈棕黄色,菌落的背面还可见到皱褶。
1.3涂片由于营养菌丝与组织粘膜结合牢固,直接留取痰液涂片检查很难查到。
即使找到了也只是一些子囊及壳细胞,而被误认为是酵母菌。
这也是造成临床治疗延误的重要原因,因此涂片检查应在培养后进行,挑取菌落时一定是刮取而不是沾取,染色后应先用低倍镜找视野(即蒲公英花样结构),再换油镜观察。
各种曲霉菌有它特有的形态特点。
正确留取标本是曲霉菌能够检出的前提条件,培养选择血平板是24小时内出现典型曲霉菌菌落的保障,镜下查到完整曲霉菌结构是一步鉴定到种的关键。
掌握了这三个方面,实验室查到病原体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2 结论
为什么肺曲霉菌病比以往以8倍的速度上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联合应用后细菌,甚至是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死使真菌得以生长繁殖导致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感染。
许多抗生素对人体中的白细胞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中性粒细胞可组织曲霉菌菌丝的形成,单核细胞则主要影响分生孢子,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的降低及数量的减少,加大了曲霉菌感染的风险。
曲霉菌的检测以找到病原体为金标准,美国国家免疫变态感染疾病学提供IPA诊断标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检到曲霉菌菌丝。
侵袭性操作,如:纤支镜、经皮肺穿、开胸手术等方法,所取组织培养阳性。
国内目前实验室对曲霉菌检测的标准没有报道,临床发表文章普遍认为曲霉菌的分离难度大,培养时间长(需一周)。
PCR检测为曲霉菌的最佳选择,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其原因是曲霉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空气中也存在。
实验室不是在真空中,假阳性不可避免。
PCR对曲霉菌基因片段的扩增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危险性。
由于过去IPA的诊断较晚,治疗困难,病死率极高,未经治疗几乎100%死亡,仅部分免疫损害因素消除的患者可以存活。
在肝脏、骨髓移植和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中,至临床出现症状到死亡一般仅10~14天,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尽早应用合理的抗真菌药物。
作为微生物室工作者,今后的工作会更复杂、更艰难,应对更艰巨的挑战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