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菌培养基中的NaCl的作用
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答案】B【解析】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分装,A错误;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再进行划线,B正确;接种后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错误;培养过程中一般要隔天观察一次,D错误。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名师】本题提醒学生要注意细节,如培养基的制备、灭菌的方法、接种方法的选择、结果的分析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2.下列微生物的产物中没有菌种特异性的一组是A.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色素B.多糖、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C.核苷酸、多糖、维生素、毒素、抗生素D.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答案】D【解析】对于不同的微生物来说,初级代谢途径是一样的,产生的物质也不具有特异性,而在不同微生物体内次级代谢的途径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产物也各不相同,表现出特异性。
色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A错误;抗生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B错误;毒素、抗生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C错误;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都属于初级代谢产物,没有菌种特异性,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到初级代谢产物是没有菌种的特异性的,而次级代谢产物有菌种特异性,并识记常见的次级代谢产物。
3.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及菌落观察与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含答案)

课题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一、培养基(1)培养基成分必须添加:碳源、氮源、水、无机盐;根据需要添加:特殊营养物质(又称生长因子,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1.下列属于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有( )①牛肉膏②蛋白胨③氨基酸④维生素⑤碱基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2.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A.含碳有机物、氨、光B.含碳无机物、氮、氮C.含碳有机物、氨、氨D.含碳无机物、氨、氨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4.关于微生物的营养,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能提供无机盐D.无机氮源也可能提供能量5.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CO2和NH3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的氧化B.CO2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C.糖类和N2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2)培养基的分类A.根据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B.根据用途分: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目的微生物生长鉴定培养基:使目的微生物形成特殊的特征通用培养基:所有微生物都能生长C.根据成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6.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A.固体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C.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7.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其成分中一定有()①尿素②有机氮化物③无机盐④有机碳化物⑤水⑥无机碳化物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⑤⑥8.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
lb培养基配方

lb培养基配方LB培养基是由Bertani于1951年开发的一种常用的培养基。
它是一种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适用于多种细菌的生长和培养。
LB培养基常被用于细菌的培养和研究中,提供了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
下面是LB培养基的配方和制备方法。
配方如下:1. 十氯酸钾(KClO₃):0.05 g/L2. 酵母浸粉(Yeast extract):5 g/L3. 蛋白胨(Peptone):10 g/L4. 氯化钠(NaCl):10 g/L5. 水:适量制备方法:1. 将酵母浸粉、蛋白胨和氯化钠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
2. 加入十氯酸钾,继续搅拌混合。
3.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然后冷却至室温。
4. 调整溶液的pH值为7.0(如果需要)。
5. 用适当的容器(如试管或烧杯)装载培养基,然后用自动灭菌器(如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
注意事项:1. 在制备培养基时,要注意实验室卫生和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2. 使用无菌的工具和容器,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3. 制备后的培养基应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下,以确保细菌的生长。
4. 若长时间存储,建议将培养基分装于适当的容器中,并密封保存在低温(如4℃)的冰箱中。
总结:LB培养基是一种简单易制备、适用范围广的细菌培养基,提供了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
其配方简单,制备方法方便,常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和实验室中的细菌培养。
请注意,以上为LB培养基的一般配方和制备方法,具体使用时还需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个人在实验室操作时应遵循相关的实验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氯化钠化学试剂

氯化钠(NaCl)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也被称为食盐。
它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组成,是一种白色晶体或粉末。
氯化钠在化学实验中有多种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电解质:氯化钠在溶液中离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它可以作为电解质参与电化学反应。
- 培养基:氯化钠常用于制备细菌和细胞培养的培养基,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离子环境。
- 沉淀剂:在一些化学分离和提纯过程中,氯化钠可以作为沉淀剂,使某些化合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 反应物:氯化钠可以参与一些化学反应,例如与银离子(Ag+)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
大肠杆菌培养和分离

大肠杆菌培养和分离超净台实验准备工作2灭菌和消毒无菌操作目的:为了避免被杂菌污染。
1对实验操作空间:超净台:紫外线灭菌,过滤风桌面:酒精擦拭,酒精灯外焰附近操作2.操作者衣服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70%酒精3.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和周围物品的接触消毒的方法1、100℃煮沸5-6min2、巴氏消毒法70-75℃下煮30min或80℃下煮15min3、用70%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4、氯气、高锰酸钾消毒……(1)消毒: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大部份致病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2)灭菌:灭菌与消毒技术是微生物有关工作中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技术。
以化学剂或物理方法消灭所有微生物,包括所有细菌的繁殖体、芽孢、霉菌及病毒,而达到完全无菌的过程。
实验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超净台上紫外灯和过滤风实验过程:准备阶段:1培养基的配制,2灭菌和消毒操作阶段:1倒平板:分装固体培养基倒平板:将已灭菌的固体培养基倒入培养皿的过程。
分装培养基:1倒平板:将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培养基冷却到60度时倒入2培养基的分装(试管,三角瓶,培养皿)倒入三角瓶和试管(漏斗法)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6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答: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朊病毒就是蛋白质病毒,是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
1997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获得者美国生物学家斯垣利·普鲁辛纳(S.B.Prusiner)就是由于研究朊病毒作出卓越贡献而获此殊荣的。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它使得这层壁坚韧并富有弹性。
一旦失去细胞壁,所有的细菌都将变成球形。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状、协助鞭毛运动等,而且还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有关。
食品微生物习题库(含答案)

食品微生物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真菌( )。
A、比细菌能在水分活性较低下生长。
B、比细菌能在水分活性高下生长C、在中等的水分活性下生长。
D、在A、B两项中生长。
正确答案:A2、细菌芽胞抗热性强是因为含有:( )A、胞壁酸B、氨基酸C、聚–ß -羟基丁酸D、2,6-吡啶二羧酸正确答案:C3、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A、火焰灭菌B、间歇灭菌C、高压蒸汽灭菌D、热空气灭菌正确答案:A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A、几丁质B、葡聚糖和甘露聚糖C、纤维素D、肽聚糖,磷壁酸正确答案:B5、菌膜是微生物( )培养特征A、固体平板B、液体表面C、明胶穿刺D、固体斜面正确答案:B6、酵母菌属于( )微生物。
A、微厌氧型B、兼性厌氧型C、好氧型D、厌氧型正确答案:B7、下列发酵属于好氧性发酵作用的是( )。
A、柠檬酸发酵B、乳酸发酵C、酒精发酵。
D、丙酮丁醇发酵正确答案:A8、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构成细胞物质B、提供能量C、A,B 两者正确答案:C9、下列微生物中不能利用分子氮的是A、圆褐固氮菌B、根瘤菌C、霉菌D、弗兰克氏菌正确答案:C10、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为____A、增殖B、都对C、芽殖D、裂殖正确答案:D11、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通常采用:( )A、稀释培养法B、滤膜培养法C、稀释平板法正确答案:B12、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 )之外。
A、真菌孢子B、细菌C、原生动物D、病毒正确答案:D13、在原核微生物细胞中单糖主要靠( )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
A、EDB、HMPC、EMP正确答案:C14、向培养基中加入水果汁培养酵母菌,此培养基属( )A、加富培养基B、鉴别培养基C、基础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正确答案:A15、细菌荚膜是细菌( )。
A、细胞膜伸入原生质中的部分B、细胞膜的一部分C、细胞壁和细胞膜间的一层膜结构D、细胞的特殊结构之一正确答案:C16、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A、细菌>真菌>放线菌B、真菌>细菌>放线菌C、细菌>放线菌>真菌D、放线菌>真菌>细菌正确答案:C17、( )不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膜跨膜运动的方法。
API 20E (20100)使用说明

- 在 MacConkey(McC)培养基上的生长; - 葡萄糖氧化型(OF-O); - 葡萄糖发酵型(OF-F)。 根据相同的原理,将相应的反应编码,则得到一个 9 个位数的编码。
附加试剂: TDA (Ref. 70400)
JAMES (Ref. 70540)
VP 1 (Ref. 70420)
VP 2 (Ref. 70430)
NIT 1 (Ref. 70440)
NIT 2 (Ref. 70450)
OX
(Ref. 70460)
-Zn 试剂 (Ref. 70380)
-石腊油 (Ref. 70100)
试验条的接种 用吸管将细菌悬液充满檬酸CIT、VP各GEL管; 其它管仅充满管部(不是杯部); ADH、LDC、URE、ODC和H2S,则用矿物油覆 盖; 盖上盖子,孵育於 35~37°C 18~24 小时。 於周未孵育 :API 20 E的生化反应需於孵育 18-24 小时後判读,如无法进行试条需於温箱取 出并置於 2-8°C直至可以进行判读。
试验条的准备: 准备一个培养盒(盘和盖子),倒入约 5ml 水於 盘的蜂窝小凹中,造成一个湿室。 记菌株资料於盘的边沿部分。 从包装中取出试验条放到盘中。 进行 Oxidase 氧化酶检测:
- 在玻片上放上张滤纸片。 - 在滤纸上滴一滴水。 - 取一个菌落涂在滤纸上。 - 加一滴 OX 试剂 - 如於 1 至 2 分钟内呈现深紫色,则为阳性反应。
储存试剂。
4. Zn 附加试剂 - 打开小瓶 - 取大约 2-3mg Zn 粉未,使用小刮铲将粉未加入
反应小管. - 使用试剂後,拧紧瓶盖,根据"试剂的储藏"一栏,
储存试剂。
警告及留意事项:
只供体外诊断用。 合格检验科工作人员应采用无菌操作方法并防范 带传染性物质。 不应用口吸取标本或试剂。
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选择题:( ) 1.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A、荚膜B、细胞壁C、芽胞D、鞭毛( ) 2.生鞭毛最多的菌属于A、螺旋菌B、杆菌C、球菌D、假菌丝( ) 3.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A、基质菌丝B、气生菌丝C、孢子丝D、孢子( ) 4.放线菌属于A、病毒界B、原核原生生物界C、真菌界D、真核原生生物界( ) 5.菌苔是微生物培养特征。
A、固体平板B、固体斜面C、液体表面D、明胶穿刺( ) 6.放线菌的形态是A、单细胞B、多细胞C、单或多细胞D、非细胞( ) 7.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A、 C、mB、mmC、 umD、nm( ) 8.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 ) 9.下列结构中并非细菌生活的必须结构的为A、细胞壁B、细胞膜C、核D、核糖体( ) 10.下列微生物器官耐温顺序为A、营养体>孢子>芽孢B、芽孢>孢子>营养体C、孢子>营养体>芽孢D、芽孢>营养体>孢子( ) 11.放线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A、<4.0B、 4.0~6.0C、 6.5~8.0D、>8.0( )12.革兰氏染色结果中,革兰氏阳性菌应为A、无色B、红色C、紫色D、黄色( ) 13.细菌主要繁殖方式为A、增殖B、芽殖C、裂殖D、孢子生殖( ) 14.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应呈A、无色B、红色C、黑色D、紫色( ) 15.下列耐热能力最强的是A、营养细胞B、菌丝C、孢子D、芽孢( ) 16.细菌生长的最适PH为A、6.5~7.5B、7.0~8.0C、7.5~8.5D、3.8~6.0( ) 17.属于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部分为A、细胞壁B、芽孢C、细胞膜D、原生质( ) 18.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A、结晶紫(初染)B、碘液(媒染)C、酒精(脱色)D、蕃红(复染)( ) 19.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
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A、螺旋菌B、杆菌C、球菌D、弧菌( ) 20.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缺壁细菌是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 21.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B、几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 ) 22.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B、几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 ) 23.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B、几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 ) 24.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A、基内菌丝B、气生菌丝C、孢子丝D、孢子( ) 25.蓝细菌的光合作用部位是A、静息孢子B、类囊体C、异形胞D、链丝段( ) 26.产甲烷菌属于A、古细菌B、真细菌C、放线菌D、蓝细菌( ) 27.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A、美蓝和刚果红B、苯胺黑和碳酸品红C、结晶紫和番红D、刚果红和番红( ) 28.下列微生物中,哪种属于革兰氏阴性菌A、大肠杆菌B、金黄葡萄球菌C、巨大芽孢杆菌D、肺炎双球菌( ) 29.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 30.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 31.实验室中自发突变形成的缺壁细菌称作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体D、原生质球( ) 32.工业发酵生产抗主素时,放线菌主要借助哪种方式以产生新的菌丝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细菌培养基中的NaCl的作用
细菌培养基
教材研究:大家都知道生理盐水是血浆的等渗溶液(两栖类
0.65%,哺乳类0.9%),在原生质体的培养过程中需要用0.5-0.6%的甘露醇高渗溶液,那么细菌为什么用NaCl?就是调节渗透压这一个功能?问题是许多资料认为功能就是调节渗透压。
如果是调节渗透压,难道不能用其他物质?
在等渗溶液中,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
在高渗溶液中,细胞失水收缩,而水分为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所必需,失水会抑制其生长繁殖。
一、据实验资料,不同的细菌需要的NaCl浓度不一样
根据不同盐质量分数下细菌的繁殖情况,可以判断渗透压对细菌的影响。
用含不同质量分数NaCl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来观察渗透压对细菌的影响,选用的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耐高渗透压的能力较差,在质量分数为3%以下的NaCl溶液中能正常生长,在5%的NaCl溶液中受到抑制;枯
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耐盐能力,枯草芽孢杆菌在5%的NaCl溶液中能正常生长,在10%的NaCl溶液中受到抑制,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10%的NaCl溶液中仍能正常生长,在高于10%的NaCl溶液中生长受到抑制。
二、NaCl在培养基中的作用
钠离子不参与细胞的组成,但仍是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必要成分,钠离子与维持细胞渗透压有关,故在培养基中常加入少量的钠盐,但用量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氯离子在一般微生物中不具有营养作用,但对一些嗜盐菌来讲是需要的,在一些产生含氯代谢物的发酵中,除了从其他天然原料和水中带入的氯离子外,还需加入一定量的氯化物补充氯离子。
在无机大量元素中,NaCl与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K2HPO4在培养基起缓冲剂调节pH 值的作用,用量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一般用量在5%以内。
在固体培养基时起始也是这个道理,细菌在利用基质时能同时吸收NaCl,在体内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特别有的嗜盐菌,需要达到一定的盐浓度才能激活体内的某些酶才能生长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