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专业考试模拟测试试题

儿科学专业考试模拟测试试题
儿科学专业考试模拟测试试题

儿科学专业考试模拟试题

————————————————————————————————作者:————————————————————————————————日期:

儿科学专业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4分)

1、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

A.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B.隔离麻疹病人,易感儿不到人群密集场所

C.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半小时

D.易感儿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E.注射丙种球蛋白

2、小儿麻痹糖丸初服年龄为

A.1个月以上

B.2个月以上

C.4个月以上

D.6个月以上

E.8个月以上

3、下列哪些不是体液免疫缺陷病的诊断依据?

A.IgG<2.5g/L,IgA、IgM各<0.1 g/L

B.同族血型凝集素滴度减低

C.骨髓活检难找到浆细胞

D.白喉类毒素试验阳性

E.植物血凝素皮试反应阴性

4、判断小儿结核病的最可靠指标是

A.持续发热

B.排除物中找到结核分支杆菌

C.X线检查示肺内钙化灶

D.PPD试验阳性的年长儿

E.以上都不是

5、小儿原发型肺结核,哪项不常见?

A.PPD试验阳性

B.发热

C.肺部中、小水泡音

D.X线检查示肺门淋巴结肿大

E.食欲减退、乏力、盗汗

6、下列哪项不符合小儿原发型肺结核表现?

A.上肺叶有空洞形成

B.肺门淋巴结肿大

C.对结核分枝杆菌高度敏感

D.消廋、盗汗和食欲减退

E.可见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7、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以下症状中何项少见?

A.精神淡漠、表情痛苦

B.易怒、好哭

C.嗜睡、疲倦

D.腹泻、腹痛

E.有时伴反复呕吐

8、缺铁性贫血服用铁剂时最好选

A.二价铁,餐前服

B.三价铁,餐间服,同服维生素C

C.二价铁,餐间服

D.二价铁,餐间服,同服维生素C

E.二价铁,餐间服,同服牛奶

9、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最早变化的指标是

A.血红蛋白

B.网织红细胞

C.红细胞

D.平均红细胞容积

E.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10、足月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足够其用至生后

A.3个月

B.1岁

C.4-5个月

D.1个月

E.1-2周

11、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患儿出现精神异常时治疗应首选

A.维生素B12

B.小剂量叶酸

C.铁剂

D. 维生素B12+叶酸

E.维生素C

12、对缺乏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的治疗以下哪项不正确?

A.肌内注射维生素B12至临床症状好转、血常规正常

B.由于维生素B12吸收缺陷所致者,长期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C. C.加用叶酸治疗

D.肌肉震颤者可用镇静药

E.重度贫血者输血

13、小儿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受累的瓣膜为

A.二尖瓣

B.三尖瓣

C.主动脉瓣

D.肺动脉瓣

E.各瓣膜受累概率相近

14、某腹泻患儿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约350ml/d,尿钠<10mmol/l,脉搏快,血压88/70mmHg,可能发生了

A.休克

B.水中毒

C.等渗性脱水

D.高渗性脱水

E.低渗性脱水

15、婴儿腹泻伴脱水、电解质紊乱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腹泻时由于排钾过多致缺钾

B.酸中毒时易致低血钾

C.血钾<3.5 mmol/l时,临床出

现低钾症状 D.补液后钾由尿中排出引起缺钾 E.补液后血液被稀释,血钾相对减少16、男,5个月,腹泻伴呕吐3天,查: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皮肤弹性差,口唇黏膜干燥,前囟凹,心、肺未见异常,血钠126 mmol/l。该患儿合理补液应为下列哪组?

A.100ml/kg 4:3:2液,不补钾

B.150 ml/kg 3:2:1液,见尿补钾

C.110 ml/kg

1:2液,不补钾 D. 150 ml/kg 4:3:2液,见尿补钾 E.200 ml/kg 1:2液,见尿补钾

17、男,1岁,因发热咳嗽4天,气促2天入院,经检查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其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为

A.体温正常后3-5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2天

B.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

基本消失后3天 C.体温正常后7-9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5天 D.体温正常

后10-12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7天E.X线恢复正常

18、肺炎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适应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合并肺大疱

B.中毒症状严重

C.严重喘憋

D.中毒性脑病

E.胸膜有渗出

19、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体重不增

B.体重下降

C.精神萎靡

D.肌肉松弛

E.智力发育迟滞

20、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时,皮下脂肪消减的顺序是

A.四肢、躯干、腹部、臀部、面颊部

B.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

C. 腹部、躯干、四肢、面颊部、臀部

D.躯干、四肢、腹部、躯干、面颊部

E.面颊部、腹部、躯干、臀部、四肢

21、引起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A.摄入不足

B.生长过速

C.日照不足

D.疾病因素

E.母孕期间缺乏维生素D

22、动脉导管未闭脉压增宽是由于周围动脉

A.舒张压升高

B.收缩压降低

C.舒张压降低

D.收缩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

23、室间隔缺损的典型杂音是

A.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Ⅲ-Ⅳ级舒张期杂音

B.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Ⅱ级

C.

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杂音Ⅲ级以上 D.胸骨左缘第3肋间收缩期杂音Ⅱ级 E.

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Ⅲ-Ⅳ级全收缩期杂音

24、心导管检查血氧含量右室高于右房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法洛四联症

25、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A.有水肿者均需使用利尿剂

B.症状重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

正常即可下床活动 C.尿少、水肿期应限制钠盐摄入,氮质血症期控制蛋白质摄入每天

0.5g/kg D.使用青霉素清除病灶残存细菌,连用7-10天 E.严重循环充血时,可适

当使用快速强心药

26、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脑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临床上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失明

B.发生机制为血压骤然升高,脑组织血

液灌注急剧增多而致脑水肿 C.可出现惊厥和昏迷等症状 D.血压控制后,临床症状较难缓解,甚至留下后遗症 E.硝普钠为治疗首选药

27、诊断肾病综合症的必备条件为

A.水肿、尿少

B.血尿、蛋白尿

C.BUN增高、C3降低

D.胆固醇增高、血沉增快

E.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28、男,10天,足月,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吸气性三凹征2天,血气分析示血氧分压40mmHg,鼻导管吸氧后,发绀及三凹征消失,氧分压上升至65mmHg。该患儿初步诊断为

A.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B.新生儿湿肺

C.先天性心脏病

D.动脉导管未闭伴肺动脉高压

E.新生儿肺炎

29、女,38周,平产,生后3天开始皮肤、巩膜黄染,吃奶减少,嗜睡。体格检查:体温不升,反应差,前囟紧张,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稍胀,肝右肋下2.5cm,质软,脾未扪及。下列检查哪项不必要?

A.血培养

B.血常规

C.脑脊液检查

D.肝功能

E.肝脏B超检查

(二)B型题

A.支气管炎

B.支气管肺炎

C.支气管异物

D.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E.原发综合征

30、男,2岁,咳嗽1个月,盗汗,渐消瘦,心、肺(-),PPD(+),胸片示肺门周围有圆形结节阴影。该患儿最可能诊断为

31、男,2岁,发热4天,咳嗽3天,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该患儿最可能诊断为

32、男,2岁,咳嗽7天,双肺呼吸音粗,胸片示肺纹理增粗。该患儿最可能诊断为

A.左、右室增大,左房往往增大,主动脉弓影较小

B.左室、左房、右室增大,主动脉弓往往有所增大

C.右房、右室增大,左室往往增大,肺门舞蹈

D. 右室、右房增大,肺纹理不变

D.右房、右室增大,左室缩小

33、房间隔缺损

34、室间隔缺损

35、动脉导管未闭

36、法洛四联症

A.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B.腺病毒肺炎

C.支原体肺炎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E.衣原体肺炎

37、X线改变较早,大小不等片状阴影,或大病灶,肺气肿

38、线条状或单条状阴影,互相交互成网状,多伴有小点状致密阴影

39、小片浸润影,小脓肿,肺大疱或胸腔积液

40、肺门阴影增浓

(三)X型题

41、婴儿腹泻饮食治疗中正确的方法是

A.强调继续饮食

B.停喂不消化的食物

C.腹泻停止后即给正常饮食

D.停喂蛋白食物

E.严重呕吐时应禁食、禁水

42、婴儿腹泻应如何预防?

A.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

B.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

C.注意食具的消毒

D.出现腹泻即应使用抗生素

E.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3、下列各种因素中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有

A.孕妇被动吸烟

B.孕妇患慢性肾炎

C.孕妇年龄超过35岁

D.早产儿

E.宫内感染

44、关于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叙述,以下哪些错误?

A.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母亲为Rh阳性不会发生Rh溶血

C.溶血程度较ABO溶血病轻

D.很少在第一胎发生溶血

F.进入胎儿的为抗RhD抗体IgM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小儿支气管肺炎常见的并发症有

2、急性肾炎起病2周内需要卧床休息,待可下床轻微活动。

3、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一般以出现最早,继而出现改变,伴有肌肉

松弛、生长迟滞、免疫力低下等。

4、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于出生后出现,足月儿在内消退。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对的打“√“,错的打“×”,并予以改正)

1、足月儿是指胎龄>37周但<40足周的新生儿。

2、母乳中钙磷比例2:1。

3、腺病毒肺炎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而全身中毒症状重。

4、风湿热是免疫性疾病,因此,最常发生在免疫缺陷患儿。

5、低钾血症时表现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减低及心肌兴奋性增高。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咽结合膜热

2、肾外症状性肾炎

3、High risk infant

4、Tripod sign

5、Chvostek征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结核性脑膜炎中期临床有哪些特点?

2、试述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3、试述引起法洛四联症患儿蹲踞及缺氧发作的原因。

4、缺铁性贫血分期有哪些?

六、病例分析(第1题10分,第2题6分,共16分)

1、刘××,男,3天,因窒息复苏后3天,抽搐2次入院。患儿因宫内窘迫剖宫产出

生,Apgar评分1分种2分、5分钟5分、10分钟7分,出生后1小时即出现昏迷,对刺激无反应并发生抽搐。当地医院治疗不详。入院时体格检查:T36.2℃,R40次/分,BP45/30mmHg,心率110次/分,面色苍白,深昏迷,呼吸不规则,前囟隆起,张力高,瞳孔固定,光反射消失,颈软,两肺呼吸音清,心音低钝,腹部(-),四肢肌张力低下,原始反射均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示ALT262U/L;心肌酶谱Ck-MB340U/L;头颅CT检查示双侧大脑半球散在分布的低密度影,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问题:

(1)试述该患儿的诊断。

(2)试述该患儿的治疗原则。

2、王××,男,1岁6个月,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3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

在39℃左右,伴咳嗽,喉中痰响。入院时体格检查:T39.5℃,R55次/分,BP80/50mmHg,体重8kg,前囟0.5cm×0.5cm,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不固定的干、湿啰音,心率160次/分,律齐,心音稍钝,腹软,腹壁皮下脂肪0.3cm,肝肋下2cm。血常规:WBC10.0×109/L,N0.45,L0.55,Hb95g/L,PLT220××109/L。

问题:

(1)试述该患儿的全部诊断。

(2)试述该患儿的诊断依据。

参考答案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⒈什么是测量? 答:测量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取得数量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 ⒉测量方法有哪几类?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测量方法有①直接测量(直读法、差值法、替代法、零值法)②间接测量③组合测量 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区别:直接测量的被测量的数值可以直接从测量仪器上读得,而间接测量的被测量的数值不能从测量仪器上读得,而需要通过直接测得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量,经过运算得到被测量。 ⒊任何测量仪器都包括哪三个部分?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答:①感受件或传感器,作用:直接与被测对象发生联系(但不一定直接接触),感知被测参数的变化,同时对外界发出相应的信号。 ②中间件或传递件,作用:“传递”、“放大”、“变换”、“运算”。 ③效用件或显示元件,作用:把被测量信号显示出来。 ⒋测量仪器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答:按用途可分为范型仪器和实用仪器两类。 ⒌测量仪器有哪些主要性能指标?各项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答:①精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一致的程度,它是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反应。

②恒定度,仪器多次重复测量时,其指示值的稳定程度。 ③灵敏度,以仪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引起这些位移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间的比例S来表示 ④灵敏度阻滞,灵敏度阻滞又称为感量,此量是足以引起仪器指针从静止到作极微小移动的被测量的变化值。 ⑤指示滞后时间,从被测参数发生变化到仪器指示出该变化值所需的时间,称为指示滞后时间或称时滞。 ⒍测量误差有哪几类?各类误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①系统误差,特点:按一定规律变化,有确定的因素,可以加以控制和有可能消除。 ②随机误差,特点:单峰性、对称性、有限性、抵偿性,无法在测量过程中加以控制和排除。 ③过失误差,特点:所测结果明显与事实不符,可以避免。 ⒎什么叫随机误差?随机误差一般都服从什么分布规律? 答: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同一待测量的大量重复测量的平均结果之差。 随机误差一般都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⒏试述测量中可疑数据判别方法以及如何合理选用? 答:①判别方法有莱依特准则、格拉布斯准则、t检验准则、狄克逊准则、肖维涅准则。 ②选用原则:1)从理论上讲,当测量次数n趋近∞(或n足够大)时,采用莱依特准则更为合适;若次数较少时,则采用格拉

C语言期末考试真题

第五套 一、判断题 1.(F)在一个c程序中,main函数必须出现在所有函数之前。 2.(F)#include”stdio.h”是每个程序中必须写的。 3.(F)c程序总是从程序的第一条语句开始执行的。 4.(F)以下各数均不是合法的八进制数:256,03A2,-0127。 5.(F)语句scanf(“%7.2f”,&a):是一个合法的scanf函数。 6.(T)整数-32100可以赋值给int型和long int型变量。 7.(F)表达式(j=3,j++)的值是4. 8.(F)在c程序中,赋值运算符的优先级最低。 9.(F)7&3+12的值是15. 10.(F)若a是实型变量,在执行了a=5后,a将变为整型变量。 11.(F)若有i=10,j=2:则执行完i*=j+8:后i的值是28. 12.(F)若a是实型变量,c程序中允许以下赋值a=10:因此实型变量中允许存放整型变量。 13.(T)在c语言中,逻辑“真”等价于不等于0的数。 14.(F)开关语句switch最多可以形成3个分支. 15.(T)Int a=1,b=2,c=3:if(a>c)b=a:a=c:c=b:则c的值是2. 16.(T)Int i=3,j=5:if(i>j):是正确的。 17.(F)若有i=10,j=0:则执行完语句if(j=0):i++:elsei --:i的值为11 18.(T)break语句只能用于循环语句switch-case语句中。 19.(T)若有说明int c:则while(c=getchar()):是正确的c语句。 20.(T)Int a[10]:for(i=1:i<10:i++)a[i-1]=i:能使数组元素分别取值{1,2,3,4,5,6,7,8,9,10}. 21.(F)二维数组在内存中储存以列为主序方式存放。 22.(T)c程序中#include和#define均不是c语句 23.(F)通过return语句,函数可以带回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返回值 24.(T)在程序中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类型后,可以多次用它来定义具有该类型的变量 25.(T)对结构体类型的变量的成员可以象普通变量一样参与各种运算 二、选择题 1.(A)是构成c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 A函数 B变量 C子程序 D语句 2.(B)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c语言的源程序不必通过遍译就可以直接运行。 B.语言中的每条可执行语句最终都将被转换成二进制的机器指令 C.c源程序经编译形成的二进制代码可以直接运行

电力电子技术-模拟试题2-试卷

电力电子技术模拟试题2(开卷,时间:120分钟)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 1. GTO的结构是为了便于实现门极控制关断而设计的。 2.GTO的开通控制方式与晶闸管相似,但是可以通过在门极使其关断。 3. GTO导通过程与普通晶闸管一样,只是导通时饱和程度,导通时管压降。 4. GTO最大可关断阳极电流与门极负脉冲电流最大值I GM之比称 为, 该值一般很小,只有左右,这是GTO的一个主要缺点。 5. GTR导通的条件是:且。 6. 在电力电子电路中GTR工作在开关状态, 在开关过程中,在区和 区之间过渡时,要经过放大区。 7. 电力MOSFET导通的条件是:且。 8. 电力MOSFET的漏极伏安特性中的三个区域与GTR共发射极接法时的输出特性中的三个区域有对应关系,其中前者的截止区对应后者的、前者的饱和区对应后者的、前者的非饱和区对应后者的。 9.电力MOSFET的通态电阻具有温度系数。 10.IGBT是由和两类器件取长补短结合而成的复合器件10.PWM控制的理论基础是原理,即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 11.根据“面积等效原理”,SPWM控制用一组的脉冲(宽度按 规律变化)来等效一个正弦波。 12.PWM控制就是对脉冲的进行调制的技术;直流斩波电路得到的PWM波是等效波形,SPWM控制得到的是等效波形。 13.PWM波形只在单个极性范围内变化的控制方式称控制方式,PWM 波形在正负极性间变化的控制方式称控制方式,三相桥式PWM型逆变电路采用控制方式。 14.SPWM波形的控制方法:改变调制信号u r的可改变基波幅值;改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家庭电路中,要装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V。 2.如图1所示,图甲中试电笔的笔尖A应该 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在图乙和 图丙中,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是图,当用它插入插 座的左孔时氖管不亮,插入右孔时氖管发光,可知火线在插座的孔。 3.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30Ω,滑动变阻 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4Ω,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当开关S闭合后,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调至的最小值为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 小功率为W。 4.现在有一种“手机自生能”技术。手机上装上特制电池,上下左右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这种手机电池产生电能时应用到了________ 现象,其能量转化是 _________ ; 5.小刚家电热毯的电阻丝断了,他爸爸将电阻丝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中小刚发现接头处被烧焦了。小刚猜测可能是接头处的电阻(选填“变大”或“变小”),你判断小刚的爸爸是图3中的种接线方法。在家庭电路中,除接线外还有哪些地方与上述现象有相似之处?请你列举出一 例。 6.如图4所示的两个模型,其中甲图是机的模型,它是根 据 制成的,乙图是机的模型,它是根 据制成的。7.如图5所示,A和B分别是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和R2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图,请判断两个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1______R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两个电阻串联,串联总电阻的图像在区域________。(选填“Ⅰ”“Ⅱ”“Ⅲ”) 8.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标有“3V0.6W”字样, R为定值电阻。闭合S,断开S l,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再闭合S1,发

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复习资料

1、热电偶测温的原理、基本定律及应用、热电偶测温冷端温度补偿方法 (温差电动势可以忽略不计,在热电偶回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接触电动势) 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只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及两端接点的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长度、粗细、形状无关。导体材料确定后,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两端的温度有关,而且是T的单值函数,这就是利用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 (1) 均质导体定律 如果热电偶回路中的两个热电极材料相同,无论两接点的温度如何,热电动势均为零;反之,如果有热电动势产生,两个热电极的材料则一定是不同的。根据这一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的成分是否相同(称为同名极检验法),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2) 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C,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的热电动势不变。 (3) 标准电极定律

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可知。为分度表的制作提供理论基础 (4) 中间温度定律 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分别为T、T0时的热电动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分别为T、Tn和接点温度分别为Tn、T0时的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为分度表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由于热电偶产生的电势与两端温度有关,只有将冷端温度保持恒定才能使热电势正确反映热端的被测温度。由于有时很难保证冷端温度在恒定0℃,故常采取一些冷端补偿措施。 1.冷端恒温法 (1) 冰点槽法 (2) 其它恒温器 2.补偿导线法:将冷端延伸到温度恒定的场所 3.计算修正法 4.电桥补偿法

5.显示仪表零位调整法 6.软件处理法 2、霍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 原理: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当有电流I 流过薄片时,在垂直 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EH,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作用在半导体薄片上的磁场强度B越 强,霍尔电势也就越高。霍尔电势用下式表示: 特点: 1、为提高灵敏度, 霍尔元件常制成薄片形状。 2、要求霍尔片材料有较大的电阻率和载流子迁移率。 3、只有半导体材料适于制造霍尔片。 4、霍尔集成电路可分为线性型和开关型两大类。 5、霍尔传感器广泛用于电磁测量、压力、加速度、振动等方面的测量。

c语言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 A.子程序 B.程序 C.子过程 D.函数 2.在C语言中,非法的八进制是:() A.016 B.018 C.017 D.02 3. 不是C语言实型常量的是:() A.55.0 B.0.0 C.55.5 D.55e2.5 4 .字符串“xyzw”在内存中占用的字节数是:() A.6 B.5 C.4 D.3 5. 若已定义f,g为double类型,则表达式:f=1,g=f+5/4的值是:() A.2.0 B.2.25 C.2.1 D.1.5 D.1.5 D.1.5 D.1.5 6. 若有语句char c1=`d`,c2=`g`;printf(“%c,%d\n”,c2- `a`,c2-c1);则输出结果为:() (a的ASCII码值为97) A.M,2 B.G,3 C.G,2 D.D,g 7. 使用语句scanf(“a=%f,b=%d”,&a,&b);输入数据时,正确的数据 输入是:() A.a=2.2,b=3 B.a=2.2 b=3 C.2.2 3 D.2.2,3 8.表示关系12<=x<=y的C语言表达式为:() A.(12<=x)&(x<=y) B. (12<=x)&&(x<=y) C. (12<=x)|(x<=y) D.(12<=x)||(x<=y) 9.设x=1,y=2,m=4,n=3,则表达式x>y?x:mc4)后,s,t的值为:() A.1,2 B.1,1 C.0,1 D.1,0 12. 语句for(a=0,b=0;b!=100&&a<5;a++)scanf(“%d”,&b); scanf最多可执行次数为:() A.4 B.6 C.5 D.1 13. 对于for(s=2;;s++)可以理解为:()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考试试 题及答案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十六进制数97,对应的十进制数为 (1) 。 2、“至少有一个输入为0时,输出为 (2) ”描述的是与运算的规则。 3、 (3) 变量逻辑函数有16个最小项。 4、基本逻辑运算有: (4) 、 (5) 和 (6) 运算。 5、两二进制数相加时,不考虑低位的进位信号是 (7) 加器。 6、TTL 器件输入脚悬空相当于输入 (8) 电平。 7、RAM 的三组信号线包括: (9) 线、地址线和控制线。 8、采用四位比较器对两个四位数比较时,先比较 (10) 位。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15分) 1、图1的国标逻辑符号中 (11) 是异或门。 图1 2、下列逻辑函数表达式中可能存在竞争冒险的是 (12) 。 A ))((C B B A F ++= B ))((C B B A F ++= C ))((C B B A F ++= D ))((C B B A F ++= 3、下面逻辑式中,不正确的是_ (13)____。 A.C B A ABC ??= B. A AB A += C. ()A A B A += D. AB BA = 4、时序逻辑电路中必须有___(14)___。 A. 输入逻辑变量 B. 时钟信号 C. 计数器 D. 编码器 5、有S1,S2两个状态,条件 (15) 可以确定S1和S2不等价。 A. 输出相同 B. 输出不同 C. 次态相同 D. 次态不同

1、证明:B A B A A +=+(4分) 2、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如表1所示,画出卡诺图。(6分) 表1 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 A B C F 0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 1 X 1 0 0 X 1 0 1 0 1 1 0 1 1 1 1 X 四、分析题(20分) 图2 分析图2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1)列出其时钟方程:(2分) CP1= ;CP0= 。 2)列出其驱动方程:(4分) J1= ;K1= ;J0= ;K0= 。 3)列出其输出方程:(1分) Z = 4)求次态方程:(4分) =+11n Q ;=+10n Q 5)作状态表及状态图(9分) Z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06.6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 2.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教室中开亮的日光灯周围空间必有磁场和电场 B. 工作时打点计时器周围必有磁场和电场 C.稳定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稳定的磁场激发稳定的电场 D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方向、磁场方向和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 3.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在单缝衍射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衍射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子。 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 C.衍射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比较多的地方。 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表现出波动性。 4.甲、乙两种单色光均垂直入射到同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甲单色光穿过光纤的时间比乙单色光长.则 A .光纤对单色光甲的折射率较大 B .乙单色光的粒子性比甲单色光显著 C .甲单色光的光子能量较大 D .用它们分别作为同一双缝干涉装置的光源时,甲的干涉条纹 间距较大.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A、B是额定功率为P的两个 灯泡,且灯泡A的电阻为灯泡B的4倍,两个灯泡均正常发光, 由上述条件可求得 A.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B. A灯的额定电压 C.B灯的额定电流D.上述物理量都不能求得 6.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第五能级跃迁到第三能级时辐射的光子恰能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做上述跃迁时,它的电子轨道半径将减小 B.氢原子从第五能级跃迁时,可能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复习重点

第一至三章一、名词解释 测量: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取得数量 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它用特定的工具和方法,通 过试验将被测量与单位同类量相比较,在比较中确 定出两者比值。 稳态参数:数值不随时间而改变或变化很小 的被测量。 瞬变参数:随时间不断改变数值的被测量(非 稳态或称动态参数),如非稳定工况或过渡工况时 内燃机的转速、功率等。 模拟测量:在测量过程中首先将被测物理量 转换成模拟信号,以仪表指针的位置或记录仪描绘 的图形显示测量的结果(不表现为“可数”的形式) 。 数字测量:测量可直接用数字形式表示。通 过模/数(A/D)转换将模拟形式的信号转换成数 字形式。 范型仪器:是准备用以复制和保持测量单位, 或是用来对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标定和刻度工作的仪 器。准确度很高,保存和使用要求较高。 实用仪器:是供实际测量使用的仪器,它又 可分为试验室用仪器和工程用仪器。 恒定度:仪器多次重复测量时,其指示值稳定 的程序,称为恒定度。通常以读数的变差来表示 . 灵敏度:它以仪器指针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与 引起这些位移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间的比例S来表 示。 灵敏度阻滞:灵敏度阻滞又称为感量,感量是 足以引起仪器指针从静止到作极微小移动的被测量 的变化值。一般仪器的灵敏度阻滞应不大于仪器允 许误差的一半。 指示滞后时间:从被测参数发生变化到仪器 指示出该变化值所需的时间,又称时滞。 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为误差。 因子:在试验中欲考察的因素称为因子。因 子又可分为没有交互作用和有交互作用的因子,前 者是指在试验中相互没有影响的因子,而后者则在 试验中互相有制抑作用。 水平:每个因子在考察范围内分成若干个等 级,将等级称为水平 二、填空题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 合测量。 测试中,被测量按照其是否随时间变化可以 分类稳态参数和瞬变参数。 有时被测参数的量或它的变化,不表现为“可 数”的形式,这时就不能用普通的测量方法,相应 的就出现了模拟测量和数字测量。 按工作原理,任何测量仪器都包括感受件, 中间件和效用件三个部分。 测量仪器按用途可分:范型仪器和实用仪器 测量仪器的性能指标决定了所得测量结果的 可靠程度,其中主要有:准确度、恒定度、灵敏度、 灵敏度阻滞、指示滞后时间等 在选用时,仪器的读数的变差不应超过仪器 的允许误差。 一般常采用试验方法来标定测量仪器的动态 特性。 仪器标定的内容及方法 前面已从理论上讲述了测量仪器的动态特性,但实 际上由于测量仪器本身的各种因素影响,难以用理 论分析方法正确地确定其动态特性。一般常采用试 验方法来标定测量仪器的动态特性。 其主要内容,一般为仪器的时间常数、无阻尼时仪 器的固有频率、阻尼比等。判断该测量仪器是一阶 还是二阶仪器。 其主要方法,一般有频率响应法、阶跃响应法、随 机信号法。 对一阶仪器,主要确定的动态特性参数为时 间常数τ。 二阶测量系统,标定目的主要是确定动态特 性参数:仪器的无阻尼固有频率ω0 和阻尼比ζ。 按照产生误差因素的出现规律以及它们对于 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序来区分,可将测量误差分为三 类。系统误差:随机(偶然)误差:过失误差 : 具体的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按其产生的原 因可分为; 仪器误差安装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操作误 差动态误差 但往往也常采用如下方法来消除系统误差1. 交换抵消法2.替代消除法3.预检法 正交表分为标准表和混合型正交表 三、简答题 模拟测量:直观性强、简便、价格低;主要缺点 是测量精度低指示器读数误差大。但模拟信号含有 “仿真”的意思,分辨能力无限。 数字测量: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后处理方 便,但对硬件要求高,分辨力有限。 仪器的选用:应在满足被测量要求的条件 下,尽量选择量程较小的仪器,一般应使测量值在 满刻度的2/3以上为宜,并根据对被测量绝对误差 的要求选择测量仪器的精度等级。 零阶仪器的特点:不管x随时间如何变化, 仪器输出不受干扰也没有时间滞后,因此零阶仪器 (或传感器)可以认为有完全理想的特性。 时间常数τ是由热电偶的几何参数和热特性 确定,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滞后时间,τ越小表示 热惯性小,达到稳态值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就 越长。为进行可靠的动态测量,应使测量系统的时 间常数尽可能小。 为了提高响应速度而又不产生波动,二阶仪 器常采用=0.6~0.8为最佳。这时幅频特性的平 直段最宽。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提高系统的固有频 率,响应速度会变得更快。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结晶物质沿它的 某个结晶轴受到力的作用时,其内部有极化现 象出现,在其表面形成电荷集结,其大小和作 用力的大小成正比,这种效应称为正压电效 应。相反,在晶体的某些表面之间施加电场, 在晶体内部也产生极化现象,同时晶体产生变 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压电晶体: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称为 压电晶体 ◆中间温度定律:用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闭合电路,如果两端温度不同,则会产生热电 动势。其大小取决于两种金属的性质和两端的 温度,与金属导线尺寸、导线途中的温度及测 量热电动势在电路中所取位置无关。 ◆均质材料定律 :如用同一种金属组成 闭合电路则不管截面是否变化,也不管在电路 内存在什么样的温度梯度,电路中都不会产生 热电动势。 ◆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插入第三种 金属,只要插入金属的两端温度相同,不会使 热电偶的热电动势发生变化。 ◆标准电极定律:在热电偶插入第三种金 属,插入金属的两端温度不同,发生附加热电 动势后的总热电动势,等于各接点之间所产生 热电动势的代数和。 ◆光电效应:当具有一定能量E的光子 投射到某些物质的表面时,具有辐射能量的微 粒将透过受光的表面层,赋予这些物质的电子 以附加能量,或者改变物质的电阻大小,或者 使其产生电动势,导致与其相连接的闭合回路 中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光— ◆外光电效应: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电子逸 出物质表面的称为外光电效应,属于外光电效 应的转换元件有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 ◆内光电效应: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电 阻率改变的称为内光电效应。属于内光电效应 的光电转换元件有光敏电阻以及由光敏电阻 制成的光导管等。 ◆阻挡层光效应: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 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称为阻挡层光电效应, 属于阻挡层光电效应的转换元件有光电池和 光敏晶体管等。 ◆用单位辐射通量不同波长的光分别照 射光电管,在光电管上产生大小不同的光电 流。这里,光电流I与光波波长λ的关系曲线 称为光谱特性曲线,又称频谱特性。 ◆霍尔效应: 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 场中,当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 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霍 尔效应。 ◆霍尔元件: 基于霍尔效应工作的半导 体器件称为霍尔元件,霍尔元件多采用N型 半导体材料。 ◆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信号转换 成电信号的装置。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 属导体的应变效应 二、填空题 ◆结构型:依靠传感器结构参数的变化实 现信号转变. ◆能量转换型:直接由被测对象输入能量 使其工作. ◆能量控制型:从外部供给能量并由被测 量控制外部供给能量的变化. ◆常用传感器根据其作用原理的不同,可以分 为两大类。能量型” “参数型” ◆传感器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两种。静 态特性.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有:线 性度、灵敏度、分辨力等。 ◆动态特性.测定动态特性最常用的标准 输入信号有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两种。 ◆由于半导体应变片的温度稳定性差,使用时必 须采取温度补偿措施,以消除由温度引起的零漂 或虚假信号。在实际工作中,温度补偿的方法有 桥路补偿和应变片自补偿两类。 ◆常用可变磁阻式传感器的典型结构有:可变导 磁面积型、差动型、单螺管线圈型、双螺管线圈 差动型。 ◆按照电容式传感器的转换原理的不 同,可以分为 ◆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变介电常 数型电容传感器: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按工作原理不同,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可分为恒定磁通式和变磁通式,即动圈式传感 器和磁阻式传感器。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只适用于动态测 量。 ◆磁阻式传感器:又称为变磁通式传感 器或变气隙式传感器,常用来测量旋转物体的

电子技术模拟试题及其参考答案2

电子技术模拟试题及其参考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共13小题,总计28分) 1、(本小题2分) 已知某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测得其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6V、9V和6.3V,则6V所对应的电极为()。 (a) 发射极(b)集电极(c) 基极 2、(本小题2分) 晶体管的开关作用是( )。 (a) 饱合时集—射极接通,截止时集—射极断开 (b) 饱合时集—射极断开,截止时集—射极接通 (c) 饱合和截止时集—射极均断开 3、(本小题2分) 由开关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所示,设开关接通为“1”,断开为“0”,电灯亮为“1”,电灯暗为“0”,则该电路为( )。 (a)“与”门(b)“或”门(c) “非”门 A 4、(本小题2分) T形电阻网络D/A 转换器是由()组成。 (a) T形电阻网络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b) T形电阻网络和触发器 (c) T形电阻网络和振荡器 5、(本小题2分) 电路如图所示,设二极管D1,D2,D3的正向压降忽略不计,则输出电压u O =()。 (a) -2V (b) 0V (c) 6V (d) 12V

在 运 算 放 大 器 电 路 中, 引 入 深 度 负 反 馈 的 目 的 之 一 是 使 运 放 ( )。 (a) 工 作 在 线 性 区 , 降 低 稳 定 性 (b) 工 作 在 非 线 性 区 , 提 高 稳 定 性 (c) 工 作 在 线 性 区 , 提 高 稳 定 性 7、(本小题2分) 一 个 正 弦 波 振 荡 器 的 反 馈 系 数 F =∠? 1 5 180 ,若 该 振 荡 器 能 够 维 持 稳 定 振 荡,则 开 环 电 压 放 大 倍 数 A u 必 须 等 于 ( ) 。 (a) 15360∠? (b) 15 0∠? (c) 5180 ∠-? 8、(本小题2分) 整 流 电 路 如 图1 所 示,输 入 电 压u U t =2sin ω,输 出 电 压 u O 的 波 形 是 图2中( )。 图1 2U -图2 t t + - u O 9、(本小题2分) 若 晶 闸 管 的 控 制 电 流 由 大 变 小, 则 正 向 转 折 电 压 ( )。 (a) 由 大 变 小 (b) 由 小 变 大 (c) 保 持 不 变 10、(本小题2分) 晶 闸 管 导 通 后, 其 正 向 压 降 约 等 于 ( )。 (a) 零 (b) 0.3 V (c) 1 V 左 右 11、(本小题2分) 某 数/模 转 换 器 的 输 入 为 8 位 二 进 制 数 字 信 号(D 7 ~ D 0),输 出 为 0~25.5V 的 模 拟 电 压。若 数 字 信 号 的 最 低 位 是“1” 其 余 各 位 是“0”, 则 输 出 的 模 拟 电 压 为( )。 (a) 0.1V (b) 0.01V (c) 0.001V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八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A.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是—对平衡力 D.猴子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3、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行驶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其目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防止驾驶员身体由于() A.受到向前的冲击力而撞击车体 B.受到座椅靠背向前的推力而撞击车体 C.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而撞击车体 D.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击车体 4、下图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B.司机推汽车, C.女孩把一箱报 D.学生背着书包在 在水草地上滚动纹丝不动刊搬起来平路面上行走5.“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6.一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 ) A .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 .动能、势能都减小 C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 .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7.如图2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若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1和G 2,那么G 1和G 2的关系是( ) A.G 1=G 2; B.G 1=2G 2; C.G 1=2 1G 2; D.无法判断 8.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D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9.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 ) A .仍是满罐水 B .水将流出一部分 C .水将全部流出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某市提倡“绿色交通”体系,建立了一些彩色自行车道,推行“低碳生活”。自行车会 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有关自行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动能和机械能均不变 B .车把手是一个省力杠杆 C .自行车的座垫做得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对臀部的压力

《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DOC

实验一温度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热敏电阻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动态性能测试方法。 2.了解根据阶跃响应曲线求取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方法。 3.熟悉测温传感器动态标定系统的结构、组成和使用方法。 二.试验装置 1.被校热敏电阻传感器 2.标准热电偶传感器及数字显示仪表 3.被校热电偶传感器 4.补偿导线及冷接点恒温器 5.恒温水槽 6.保温瓶 7.恒温油槽或高温电炉 8.大气温度计 9.标准水银温度计2只 10.数字存储示波器 11.微型计算机(带GP-IB接口) 三.实验原理 传感器动态标定实验的任务是用动态激励信号激励传感器,使传感器产生动态响应,根据动态标定实验的结果求出一个近似的数学模型(如传递函数),来描述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并求出它的动态性能指标。 温度源为恒温水槽(或恒温油槽),其温度值由标准水银温度计测出。阶跃温度的幅值大小可以通过调节恒温水槽(或恒温油槽)的温度得到。输出信号的阶跃响应由数字存储示波器记录,记录结果可由示波器观察,同时经RS-232或GP-IB接口进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内的软件包计算其动态数学模型与动态性能指标。 测取传感器的阶跃响应是获取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方法之一。阶跃响应的平稳性、快速性和稳态精度可用如下性能指标描述: 时间常数T——输出上升到稳态值的63%所需要的时间。 响应时间T2——输出达到稳态值的95%或98%所需要的时间。 调节时间T s——在阶跃响应曲线的稳态值附近,取±5%作为误差带,响应曲线达到并不再超出该误差带所用的最小时间。 峰值时间T p——阶跃响应曲线超出其稳态值而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上升时间T r——阶跃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要的时间(对欠阻尼系统,通常指从0上升到稳态值所需要的时间)。 延迟时间T a——阶跃响应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50%所需要的时间。

大学C语言期末考试练习题(带详解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是构成C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 A、函数 B、过程 C、子程序 D、子例程 2.C语言程序从C开始执行。 A) 程序中第一条可执行语句B) 程序中第一个函数 C) 程序中的main函数D) 包含文件中的第一个函数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C)。 A、C语言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B、在C语言程序中,要调用的函数必须在main( )函数中定义 C、C语言程序总是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 D、C语言程序中的main( )函数必须放在程序的开始部分 4.下列关于C语言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C程序的工作过程是编辑、编译、连接、运行 B) C语言不区分大小写。 C) 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 D) C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5.下列正确的标识符是(C)。 A.-a1 B.a[i] C.a2_i D.int t 5~8题为相同类型题 考点: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1)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构成 (2)数字不能作为标识符的开头 (3)关键字不能作为标识符 选项A中的“-” ,选项B中“[”与“]”不满足(1);选项D中的int为关键字,不满足(3) 6.下列C语言用户标识符中合法的是(B)。 A)3ax B)x C)case D)-e2 E)union 选项A中的标识符以数字开头不满足(2);选项C,E均为为关键字,不满足(3);选项D中的“-”不满足(1); 7.下列四组选项中,正确的C语言标识符是(C)。 A)%x B)a+b C)a123 D)123 选项A中的“%” ,选项B中“+”不满足(1);选项D中的标识符以数字开头不满足(2) 8、下列四组字符串中都可以用作C语言程序中的标识符的是(A)。 A、print _3d db8 aBc B、I\am one_half start$it 3pai C、str_1 Cpp pow while D、Pxq My->book line# His.age 选项B中的“\”,”$” ,选项D中“>”,”#”,”.”,”-”不满足(1);选项C中的while为关键

电子技术本科模拟试题2答案

电子技术模拟卷 一.选择: 1. (1分)P 型半导体中空穴数量远比电子多得多,因此该半导体应( C )。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不带电 2.(1分)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结之间的偏置为( A )。 (A)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D)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3(1分).运算放大器工作在饱和区时,其输出电压o u 为(A )。 (A) 当-+>u u 时,o(sat)o U u += (B) 当-+>u u 时,o(sat)o U u -= (C) 当-+ >u u 时,V 0o =u (D) 当-+

2019-2020年高三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是2分,有选错 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 .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 . 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2.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S 1与S 2发出的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实线 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波谷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动一定最弱 B.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强 C.振动最强的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大小为每一列波振幅的2倍 D.振动最弱的质点除了该时刻处于波峰与波谷的交点外,还有其它质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 4.光滑绝缘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带负电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要使小 滑块能沿斜面运动一段时间后离开斜面,下面的办法可行的是 A.加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B.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C.加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D.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5.图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v 的关系,由图象可知 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 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v 0 C .入射光的频率为2v 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D .入射光的频率为v 0/2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2

c语言期末测试题

5、已知:int a[2][3]; 则对数组元素的非法引用是 【 】 课程代码:A100002 座位号: 《计算机技术基础(C 语言)》试卷A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班级: 20年 月曰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 分) 一、单项选择 对一题得2 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 分,共30分) 1、 A ) C ) 2 、 以下关于C 语言标识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标识符可以由汉字组成 B )标识符只能以字母开头 关键字可以作为用户标识符 D ) Area 与area 是不同的标识符 使下列程序段输出“ 123, 456, 78”,键盘输入数据,正确的输入是【 int i,j,k; scanf ( printf ( A ) B 】。 】 。 “ %d,%3d%'d,&i,&j,&k); “%d,%d,%dn ” ,i,j,k); )123, 456,78 C ) 123, 45678 D ) 123,*45678 3、 判断char 类型的变量c1是否为数字字符的正确表达式为 A) (c1>=0)&&(c1<=9) B) (c1>= ' 0' )&&(c1<=' 9') C) ' 0' <=c1<= 9' D) (c1>= ' 0' )||(c1<= ' 9' 4、 若有语句int a=1,b=2,c=3 ;则以下值为0的表达式是 A )' a ' && b ' 】。 】 。 B ) a<=b C ) ((a>b)||(bvc) D)(!(a+b)==c&&a)

9、在函数中未指定存储类别的局部变量,其隐含的存储类别是 A. 静态( static ) B. 外部( extern ) C.自动(auto ) D .寄存器(register ) 10、如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 int x=2,a=0,b=0; switch(x) { case 2: a++; b++; case 1: ++a; b--; break; case 0: b++;} printf("a=%d, b=%d\n", a, b);} A. a=2, b=0 B. a=2, b=1 C. a=1, b=1 D. a=1, b=0 11、 表示关系 a %d\n ”,x); } 程序运行时,输入的值在哪个范围才会有输出结果。 A. *(a[0]+2) B. a[1][3] C . a[1][0] 6、在循环语句的循环体中执行 break 语句, 跳出该循环体,提前结束循环 继续执行 break 语句之后的循环体各语句 结束本次循环,进行下次循环 终止程序运行 7、执行语句 for(i=10;i>0;i--) A ) 10 B )9 8、若有 int *p1, A. p1=&k C. *p1=k+12 A ) B ) C ) D ) C ) *p2,k; B. p2=p1 D. k=p1+p2 ;后,变量 i 0 D ) 1 不正确的语句是 D. *(*(a+1)+2) 其作用是 的值为 】 。 】。 B. (a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题1及答案 一、判断(10分) 1、以自由电子导电为主的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 2、模拟信号的特点是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均是连续的。() 3、PN结具有单向导电特性。() 4、差动放大电路结构可以抑制零点漂移现象。() 5、交流放大器工作时,电路中同时存在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直流分量表示静态工作点,交流分量表示信号的变化情况。() 6、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集电极和基极相位相同。() 7、直流负反馈不能稳定静态工作点。() 8、晶体二极管击穿后立即烧毁。() 9、采用集成电路和R,C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无源滤波电路。() 10、集成稳压器79XX系列输出的是正向电压。() 二、选择(10分) 1、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内掺杂( )价元素。 A、3 B、5 C、2 D、4 2、稳压管工作于( )状态下,可以稳定电压。 A、正偏导通 B、反偏截止 C、反向击穿 3、三极管放大的外部条件( )。 A、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B、正偏截止,反偏导通 C、正偏导通,反偏导通 D、正偏截止,反偏截止 4、既能放大电压,也能放大电流的电路( )。 A、共发射极 B、共集电极 C、共基级 D、以上均不能 5、共模抑制比CMR K越大,表明电路()。 A、放大倍数越稳定; B、交流放大倍数越大; C、抑制温漂能力越强; D、输入信号中的差模成分越大。6、放大电路中为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反馈,为稳定输出电压应引入()反馈,为稳定输出电流应引入()反馈,为减小输出电阻,应引入()反馈。 A、电压 B、电流 C、串联 D、并联 7、振荡电路中其振荡频率特别稳定的是()。 A、RC振荡电路 B、LC振荡电路 C、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三、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已知输入信号ui=5sinωt V,试画出输出电压uo1和uo2的波形,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每题10分,共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