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书目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招生考试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招生考试“921-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考试大纲本《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本科目考试主要包括两门课程,分别为《儿童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原理》,这两门课程都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学习这两门课,掌握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过程以及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托儿所、幼儿园实际,培养他们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
《儿童心理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与特征以及在教育中的掌握与运用。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学前教育的实施两大部分。
要求学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有较强的运用有关理论分析解决儿童成长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研究儿童心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发现儿童成长的真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学习和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和目标以及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特征,理解和领会实施学前教育的各个要素,掌握开展和组织幼儿园教学和游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学前教育原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儿童心理学》(一)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意义及方法1.掌握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2.了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意义3.了解儿童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掌握研究儿童心理的类型与具体研究方法(二)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界定及含义2.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3.掌握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关键期、敏感期和最佳期、最近发展区4.掌握学前期各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5.各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三)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1.了解注意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2.掌握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3.学前儿童注意力缺失的表现、原因及矫正(四)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1.基本概念:手眼协调、视崖实验2.学前儿童观察力的特点与培养3.感知规律在学前儿童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五)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1.了解记忆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2.理解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3..掌握各年龄段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六)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1.了解想象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2.了解儿童想象的发生及发展的一般趋势3.理解学前儿童想象的综合特点4.掌握各年龄段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并能在教育教学中加以运用(七)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理解思维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意义2.了解思维的发生及发展趋势3.掌握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及其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启示4.掌握幼儿的具体形象性思维5.了解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6.理解学前儿童的概念、判断与推理(八)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1.了解学前儿童语言的发生和发展阶段2.了解学前儿童语音、词汇、句子的发展3.掌握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及培养4.学前儿童口吃的原因及矫正5.学前儿童的前阅读与书写准备(九)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2.理解儿童情绪发生和分化的理论3.掌握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4.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情绪(十)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1.了解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意义2.理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个性倾向性的发展3.掌握学前儿童性格的特点4.了解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十一)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了解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意义2.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移情等概念3.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4.学前儿童亲子、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5.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十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2.19末----20初西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流派3.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皮亚杰、弗洛伊德、艾思克森、维果斯基等4.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陈鹤琴、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5.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7..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8.辩证地看待遗传和环境、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9.儿童心理的矛盾运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十三)学前儿童成长中的问题与咨询辅导1.了解学前儿童成长中的典型问题2.能运用所学习的心理学理论分析儿童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学前教育原理》(一)学前教育基本理论1.学前教育的定义2.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特点和价值3.学前教育理论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二)学前教育的基础1.儿童发展的含义及特性2.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3.皮亚杰、维果斯基和埃里克森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4.政治和经济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5.学前教育与地理环境、文化、人口的关系。
2022年心理学考研陕西师范大学专硕347参考书目(更新)

2022年⼼理学考研陕西师范⼤学专硕347参考书⽬(更新)初期备考阶段考研参考书⽬很重要,有很多同学不知道在哪⾥找?⽂都⽐邻教研⽼师为⼤家整理了2022年考研陕西师范⼤学⼼理学专硕347参考书⽬。
帮助⼤家在复习过程中要对⽬标院校招⽣专业和参考书籍了解,报考陕西师范⼤学应⽤⼼理专硕研究⽣的考⽣们可以参考本⽂。
2022年陕西师范⼤学专硕347参考书⽬必看说明:1.上表中的前五本为陕西师范⼤学官⽹指定的主要参考书.同时,陕西师范⼤学官⽹给出的参考⼤纲包括⼼理学导论、⼈格⼼理学、发展⼼理学、临床与咨询⼼理学、变态⼼理学、社会⼼理学、管理⼼理学,⽂都⽐邻教研⽼师综合官⽹⼤纲及历年真题考察情况给出2本补充书⽬。
建议同学们合理分配时间,认真研读。
2.科⽬解读①官⽹⼤纲中有⼈格⼼理学的章节,⽂都⽐邻教研组研究陕西师范⼤学347历年真题,发现近⼏年的真题中,偶尔涉及到的知识点都包括在了游旭群主编《普通⼼理学》的“⼈格”⼀章中,学有余⼒的同学可补充阅读郭永⽟2011年版的《⼈格⼼理学》。
②刘永芳的《管理⼼理学》⼀书,官⽅指定版本为2008年版,⽂都⽐邻教研组推荐使⽤2016年第2版,第2版在前者逻辑体系、框架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案例和资料,有助于考⽣更好地把握管理⼼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增加了课后习题的类型和数量,便于对所学知识进⾏检验。
③⼼理咨询与⼼理治疗,考察的题型多是案例分析。
官⽹给的咨询书⽬(官⽹指定2015年版次,⽂都⽐邻教研组推荐使⽤2016年重排本,内容上⽆差异,但后者排版更好且易于购买)。
④在2019年取消了《常⽤⼼理评估表⼿册》这本指定书⽬后,从近两年的命题趋势来看,考⽣可以以戴海琦等编著的《⼼理与教育测量》为主进⾏复习,掌握⼼理测量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经典测量理论的部分,以及常⽤的⼼理测验。
⑤统计⼼理学是⼤家需要特别注意的⼀门科⽬,分值变动⾮常⼤,虽然2020年⼜删除了统计计算题这⼀题型,但依然不可完全弃之不顾。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716-文学综合”考试大纲本《文学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体研究与文学教育等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文学综合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学生的最基本课程之一,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和《文艺理论》四门课程。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文学发展规律,熟知文学作品,有较强的赏析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掌握有关中外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研究方法。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文学发展规律,学会赏析具体作品,熟知文学史上代表性作家创作风格。
要求考生具有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即借助于注释和有关资料,能读懂中等难度的文学作品,能独立地分析、评论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作家作品,比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征。
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系统地掌握东西方文学的学科谱系、思潮流变、经典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掌握基本的文本分析方法和文学批评能力;比较系统地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考生要对文学理论中的本质论、创作论、接受论和作品论等重要方面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文学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要求考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文艺理论四门专业基础课中任选两门,每门75分,总分150分。
三、考试内容【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1. 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以及文学史的分期;2. 传说时期文学的特点;3. 先秦文学的形态与发展轨迹;4. 上古神话的保存、演化、思维特征,以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5.《诗经》的成书、体制、内容、艺术特点,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6. 先秦叙事散文发展演变及对后世影响;7.《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成书、体例、内容,以及文学成就;8. 先秦说理散文发展演变及对后世影响;9.《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散文艺术成就;10.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发展演变,以及编撰成书和代表作家;11.屈原的生平思想和作品;12.《离骚》的文学成就;13.背诵先秦文学名篇并学会赏析重点作品。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703-政治学基础理论”考试大纲本《政治学基础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三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政治学基础理论是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多数法学类本科学生的基础课程。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的内涵与实质、政治研究的范围与基本方法、国家和政体、政党和政党制度、政治认同与族群政治、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政治参与、社会运动、政治发展等。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了解政治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及学者们进行的理论思考、对现实政治问题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重要理论,掌握政治学思考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较扎实的政治学知识储备、有较强的理论思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政治学基础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一)政治和政治学政治的内涵及研究领域政治研究的使命人类历史上的政治研究当代政治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二)政治权力、权威与合法性政治权力的内涵政治权威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三)政体、政府与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产生与更替方式政体的类型政府内部的权力结构与权力分配(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官僚体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国家的历史类型国家结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国家理论的流派(四)政党与政党政治政党的产生与内涵政党制度的类型当代西方的政党制度与政党政治运行当代中国的政党政治的特色(五)政治认同什么是政治认同?身份政治、认同政治的理论政治共同体的概念民族国家与族群政治人类命运共同体(六)当代意识形态什么是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儒家政治意识形态(七)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内涵托克维尔论政治文化研究阿尔蒙德与公民文化研究英格尔哈特与政治文化研究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八)政治参与什么是政治参与影响政治参与的因素政治参与何以重要?人们如何参与政治?(九)社会运动理论对抗性政治社会革命革命的缘由“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十)民主和转型理论:现实与迷思民主的内涵和模式西方国家的民主历程民主政治的作用及局限性民主化的“第三次浪潮”民主转型的三种路径民主转型的原因是什么(十一)政治发展理论政治发展问题的背景和内涵政治现代化与政治“西方化”的区别“四小龙”的发展模式落后国家发展中的“市场驱动”和“国家引导”从“华盛顿共识”到“中国道路”治理和全球治理四、掌握重点(一)当代政治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如何开展政治研究)(二)政治权力的合法化(三)国家理论的不同流派(四)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国家能力(五)阶级与国家的性质(六)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的特征(七)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系(八)影响中国政治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治意识形态(九)政治文化的不同理论(十)政治参与的途径与方式(十一)民主的内涵及民主政治的功能和限度(十二)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五、主要参考书目[1] 马工程教材:《政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陕西师范大学港澳台硕士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4月版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16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兰宾汉、邢向东主编:《现代汉语》,中华书局
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1997年版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天一:《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51
袁振国:《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352
彭聃龄:《一般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版
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暨南大学出版社
950
王有智等:《心理学基础》,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011西北环发中心
353
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至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952
赵济:《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012西北民族中心
624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1997年版
824
王锺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013历史文化学院
354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萧箑父编或其它版本均可
355
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46-西方经济学考试大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46-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本《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西方经济学是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也是许多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它的主要内容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初步具备使用现代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的基本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熟悉并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西方经济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一)微观经济学1.需求和供给(1)需求、供给、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均衡、弹性的基本概念(2)市场均衡分析及其应用2.消费者选择理论(1)偏好、效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边际效用递减、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等基本概念(2)消费者均衡理论及方法(3)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及应用3.生产者选择理论(1)生产函数、生产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成本线、等产量线等基本概念(2)成本最小化理论(3)产出最大化理论(4)规模报酬的概念及理论4.市场结构理论(1)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2)完全垄断市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3)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概念与模型(4)垄断竞争市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5)不同市场结构的比较5.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1)引致需求的概念(2)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完全垄断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及价格决定(3)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报酬及其决定(4)欧拉定理的含义及其理解6.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1)一般均衡、效率、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进的概念(2)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分析、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分析、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分析(3)福利经济学两大定律的含义及其理解(4)效率与公平的概念及其理论(5)社会福利函数的含义(6)收入分配理论中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及其理解7.市场失灵理论(1)自然垄断的概念、后果及政策含义(2)外部性的概念,庇古税的含义及其理论分析,科斯定理的含义及其政策意义(3)公共产品的概念、搭便车的含义(4)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含义与理论(二)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3)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5)名义GDP 和实际 GDP(6)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2.收入—支出模型(1)均衡产出(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4)乘数论(5)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6)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7)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3.IS—LM 模型(1)投资的决定(2) IS 曲线(3)利率的决定(4) LM 曲线(5) IS-LM 分析(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4.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曲线(2)总供给的一般说明(3)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4)常规总供给曲线(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6)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5.失业与通货膨胀(1)失业及失业的原因(2)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3)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原因(4)通货膨胀的成本(5)菲利普斯曲线6.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2)财政政策及其效果(3)货币政策及其效果(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5)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6)供给管理的政策7.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汇率的含义(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8.经济增长(1)增长核算(2)新古典增长模型(3)内生增长理论(4)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9.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消费理论(2)投资理论(3)货币需求理论10.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AD - AS 模型(5)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6)黏性价格理论(7)新凯恩斯主义的 AD-AS 模型(三)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1.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史与当前的热点问题2.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或讨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四、掌握重点(一)消费者均衡理论(二)生产者均衡理论(三)市场结构理论(四)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五)IS-LM模型(六)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七)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八)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与演进(九)宏观经济政策五、主要参考书目[1]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和大纲情况

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和大纲情况本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本科目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四门课程,分别为《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与《教育心理学》,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各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一、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参考用书1、《中国教育史》孙培青2、《外国教育史》吴式颖、李明德3、《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4、《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需要额外注意大纲和书本的要求二、陕西师范大学333大纲要求考试的基本要求《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考试内容《教育学原理》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陕西师范大学学硕参考书目

801
刘学智:《中国哲学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康中乾:《中国古代哲学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二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815
李 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816
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1997年版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苏]伊•斯波索宾等合著:《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3月版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0
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邵大箴、奚静之:《欧洲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傅小英:《艺术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7
聂欣如:《动画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0 003教育学院
708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司晓宏:《教育管理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司晓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司晓宏、张立昌:《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十二院校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建华、陈鹏:《现代教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试参考:
10106美学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40102课程与教学论
李景阳:《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0101文艺学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复试语言学概论
05国际汉学院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年4月版 吴舜立:《外国文学教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吴舜立:《外国文学教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0501021文体研究与文学教育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008外国语学院 240 241 242 243 244 717 760 725
04新闻与传播学院 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2011年4月第二版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邵大箴、奚静之:《欧洲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第四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文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傅小英:《艺术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聂欣如:《动画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肖永亮、甄巍:《数字美术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郑兴东等:《报纸编辑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庚、 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出版社2007年版 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约翰•爱德华•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钟大丰、舒晓鸣等:《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或其它版本 郑亚玲、胡滨等:《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或其它版本 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毕一鸣:《语言与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彼得•K•普森格尔:《电子媒介经营管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冯博琴:《计算机网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蔡皖东:《计算机网络》(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 兰宾汉、邢向东主编:《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7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06体育学院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主编:《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008年历年版
022宗教研究中心 701
801
02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30 832 834 835 849 925 025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603 742 842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01政治经济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或其他版本均可 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严存生:《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所有版本均可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赵敦华:《西方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或全增嘏,复旦大学出版社或其他版本均可 萧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 刘学智:《中国哲学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康中乾:《中国古代哲学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利明:《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范健:《商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常怡:《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教出版社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12
004新闻与传播学院 709
710
711 720
743
807
811
813
814
843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复试要求: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05数字动画方向)复试要求:
005国际汉学院
716
816 006体育学院 728 007文学院 701
801
716
816 复试参考: 010106美学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李景阳:《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050101文艺学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复试语言学概论 兰宾汉、邢向东主编:《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复试要求: 1、提交研究提纲一份 2、提交相关戏剧与影视创作类作品(剧本、剧本大纲、小说、摄影作品、视听作品、艺术项目策划 等)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05数字动画方向)复试要求: 复试分笔试和创作实践两部分: (1)笔试:《数字美术基础》,《动画概论》,《设计基础》任选一门 参考书目:肖永亮、甄巍:《数字美术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聂欣如:《动画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戴云亭、戴云亮:《设计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创作实践部分: 形象设计,色彩设计,动画故事版创作;数字动画创作,任选二项
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001政治经济学院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030105民商法学专业复试参考书目 李双元等:《中国国际私法通论》,法律出版社 002国际商学院 707 809 810 003教育学院 708
30105民商法学专业复试参考书目
李双元等:《中国国际私法通论》,法律出版社
02国际商学院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3教育学院 司晓红:《教育管理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司晓红、张立昌:《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十二院校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国庆:《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建华、陈鹏:《现代教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天一:《外国教学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17
860
862 009音乐学院
718
719 818 819 820
复试参考: 1302L1音乐学 01方向复试 02方向复试 多声部音乐 技术理论 (笔试)、 钢琴演奏、 外语口语
03方向复试 中国古代音 乐文献(笔 试)、器乐 演奏或声乐 演唱、外语 口语
04方向复试 05方向复试 06方向复试 07方向复试 音乐教育学 (笔试)、 演唱或 演奏、外语 口语
07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或其他版本均可 赵敦华:《西方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或全增嘏,复旦大学出版社或其他版本均可 萧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人民出版社 刘学智:《中国哲学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康中乾:《中国古代哲学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年4月版 吴舜立:《外国文学教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兰宾汉、邢向东主编:《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