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交易方式的变迁

合集下载

影响我国小麦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影响我国小麦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影响我国小麦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小麦作为我国粮食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国家实行粮食保护的重点对象,小麦价格的变动一直是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时考虑的重点。

通过科学分析小麦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实现小麦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市场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以对小麦市场的价格预测和价格调控提供参考。

网/2/关键词小麦价格影响因素对策一、绪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产品是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资。

制定和管理好农产品价格,有利于“三农”问题的实现,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安定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小麦生产在中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极为重要地位。

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小麦产出且保证小麦价格的稳定增长,使得小麦价格的变化同经济增长相适应,这对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小麦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1、国家粮食政策影响。

2006年,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同期取消许多涉及农民的税费,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各种政策实施以来,粮食价格总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趋势,小麦价格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2、宏观经济影响。

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农户库存占粮食总库存的60%,农户存粮行为直接影响粮食供应。

经济通胀情况下,农户持有粮食的成本比现金低,农户更愿意多存粮。

而农户存粮惜售行为,使得市场供应量减少,价格压力变大。

通货紧缩情况下,农户持有现金收益增加,存粮成本上升,存粮意愿下降,降低库存增加市场供应。

3、国际市场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及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粮价影响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国际依存度不断提高,这既增强国内调控粮食风险的能力,同时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乃至石油等相关产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价格影响加深,我国农业面临来自国际市场风险明显增加。

4、供求变化影响。

从总体情况看,我国粮食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

但受自然环境、粮食政策、经济发展等因素变化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同品种上存在丰欠变化。

中国小麦产量、消费量、播种面积、库存量、进出口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

中国小麦产量、消费量、播种面积、库存量、进出口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

中国小麦产量、消费量、播种面积、库存量、进出口情况及价格走势分析一、市场供需现状小麦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

在我国,小麦是第三大粮食作物,也是全球第一大小麦生产国。

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1.33亿吨,消费量为1.28亿吨,进口量400万吨,出口量110万吨。

进口占消费比3.1%,进口依赖度低。

下游消费主要是制粉消费、饲用消费、工业消费、种用消费等。

2019年我国小麦消费结构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1、需求:我国小麦需求稳定在1.2亿吨左右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小麦粉行业市场竞争模式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需求方面,我国小麦消费趋于平稳。

2011-2019年,我国每年的小麦消费稳定在1.2亿吨左右,2019年中国小麦生产1.33亿吨,消费1.28亿吨,需求小于供给。

从小麦消费结构来看,小麦主要用于制粉、饲用、工业消费以及种用消费,占比分别为75%、12%、8%和5%。

2008-2019年小麦消费走势图(百万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供给:国内条锈病&欧洲疫情,供给端趋紧确定性较强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永久基本农田”概念,“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形式挪作它用的基本农田,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

截至2017年下半年,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划定完成,全国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46亿亩。

由于小麦最低收购价的下调,麦农种植积极性降低,小麦播种面积2016年达到2469.60万公顷的高点后迎来3年连降,随着各地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等措施推进,2019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2372.70万公顷,为过去10年新低。

2008-2019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走势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08-2019年小麦产量走势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产量方面,由于育种、种植技术不断升级,小麦单产屡创新高,呈上升趋势。

我国小麦最新单产为5.48吨/公顷,仅低于欧盟的5.78吨/公顷,大幅领先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小麦主产国,未来一段时间或将以稳定维持为主。

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现状:成交量低迷价格震荡上行

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现状:成交量低迷价格震荡上行

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现状:成交量低迷价格震荡上行进入11月份以来,国内小麦市场基本面变化不大,现货行情基本连续上月下旬以来的稳中偏弱格局。

郑强麦期价小幅波动,近远月合约差价仍处于历史低位。

美国小麦期货虽受到来自美元走强的压力,但由于优良率和产区天气的炒作,价格连续小幅震荡上行。

据中心监测显示,截至11月5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240元/吨,周比涨3元/吨;较2022年同期下跌285元/吨,同比下跌11.29%。

2022年第42期中储粮全国小麦收购价格指数137.86,周比上涨0.12%。

市场购销心态平稳,各地麦价弱势稳定进入11月份以来,小麦市场购销较之前没有明显变化,市场心态较为平和,主产区小麦价格多以稳为主,局部价格略有小幅涨跌。

从品种上看,一般小麦价格仍显弱势,优质小麦价格相对坚挺。

11月6日,河北石家庄地区一般小麦进厂价2320元/吨,河北邯郸地区一般小麦进厂价232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一般小麦进厂价234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一般小麦进厂价234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一般小麦进厂价2300元/吨,弱势稳定。

相对持续低迷一般小麦价格而言,优质小麦走势相对坚挺。

当前河北石家庄地区藁优2022收购价为2600元/吨,山东济宁济南17收购价为2620元/吨,河南延津郑麦366收购价为2660元/吨,优普小麦之间的差价在300-320元/吨,处于高位。

近期南方销区制粉企业选购国产麦数量不多,行情仍显弱势。

当前广东地区各港口2022年新产一般小麦港口报价均在2420-2440元/吨;福建福州地区2022年江苏产三级红小麦港口成交价2430元/吨;厦门2022年江苏产中等新红小麦到港价2400元/吨,较前期下跌20元/吨左右。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10月29日,全国秋粮已收获87.5%,进度同比慢2.5个百分点。

全国已播冬小麦79.1%,同比慢1个百分点。

郑麦期价小幅震荡,近远差价处于低位据小麦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截止11月6日的一周,郑强麦期货价格连续连续近来小幅震荡行情。

中国期货史上一个创新品种陨落的内情——红小麦期货交易始末

中国期货史上一个创新品种陨落的内情——红小麦期货交易始末

这 些 创 新 思 路 和 方 法 , 虽 然 有 一 些 值 得 的差额 ;当结 算价 低于现金交割价 时,空
商榷 的 方 面 ,但 时 至今 日,有 些设 计 思 方支付 多方结算价 与现金交割价 的差额 。
想 仍具有借鉴意 义。
2 红 小麦 期货 合约 及现金 交 割办法
1 . 红小 麦期 货合 约及 现金 交割办 法 的设 计 思 路
业套 期 保值 的 需要 ;二 是 在采 取 实物 交 金交 割具体 实施 :当结算价等于现金 交割
割 同 时 试 行 现 金 交 割 。 采 用 现 金 交 割 的 价 时 ,不作结 算 ;当结算价高于现金 交割 方 法 ,是 对 进 口商 品 交 割 的创 新 和 探 索 ,
价时 ,多方支付 空方结算价与现金交割价
这一 时期 国内粮食 主要 品种 的进 出 口由某进 出 口公
司独家经营 。在这种高 度垄断的体 制下 ,国内所有用粮单
回顾红小 麦期货品种从产生到停止交 易的过程 ,至今仍有 位的进 口小麦 。 需 向该进 出口公司购买或委托其代理进 口。
许 多值 得 记 忆 的地 方 . .
该进 出口公 司垄 断了进 口小麦的源头价格。国内企业普遍 感到进 口粮食价格透 明度低 ,质量和品种难 以选择。由于 国 内市场流通 的进 口小麦 数量 较大 。市 场价格时起时伏 , 而且有时变化很快 ,进 1 3粮食 货轮 集中到港时 ,小麦价格
修订 和重新上市的工作。
( 4) 人 民币兑美 元汇率采 用红小麦
期 货 合 约 最 后 交 易 日当 天 中 国人 民银 行 国
家外汇管理局 公布的人 民币兑美元 的中间
二 、红 小 麦期 货合 约及 现 金

小麦价格往年调整情况汇报

小麦价格往年调整情况汇报

小麦价格往年调整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小麦价格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价
格波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对小麦价格往年的调整情况进行汇报,以便大家对小麦市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017年,我国小麦价格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初春时节,受气候影响,小麦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上涨,但随着夏季小麦的大面积收割,市场供应量逐渐增加,小麦价格也有所回落。

整体来看,2017年小麦价格相对平稳,没有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

到了2018年,小麦价格出现了一些变化。

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我国小麦价
格在上半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

但下半年,随着国内小麦产量的增加,小麦价格逐渐回落。

尤其是在政府的积极调控下,小麦价格得到了稳定,整体呈现出平稳下降的态势。

2019年,小麦价格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小麦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对小麦价格进行了有效的调控,使得小麦价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

2020年,小麦价格在国际市场的波动对我国小麦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小麦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小麦价格进行了有效的调控,使得小麦价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小麦价格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但在政府的积极调控下,整体呈现出平稳下降的态势。

未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小麦价格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小麦市场的稳定和农民的收入。

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回顾及展望

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回顾及展望

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回顾及展望回顾2022年我国小麦市场,可以表述为政策支撑到位、交易数量较大、价格变数较频,就行情走势而言总体呈现出“低、稳、高”的特点。

收购淡季价格走“低”。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小麦由高走低,在年初市场小麦价格保持在2022年末水平,每公斤平均在1.38元左右,春节到季末,面粉加工企业补库结束小麦价格开头下降,市场平均每公斤降到1.30元左右,进入其次季度,各地市场价格表现不一,其中最低只在每公斤1.20元左右,在六月上旬,新小麦上市后价格维持在每公斤1.22元,后来随着国家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六省实施最低价格收购政策,各地粮食企业进入收购市场大量收购农夫交售小麦以后,国内市场价格才上涨到每公斤1.40元左右,市场进入平稳时期。

据国家发改委市场监测,1月上旬国内市场小麦行情如下:红小麦混等品全国收购价平均为66.74元(每50公斤,下同),上升0.17%,销售价平均为69.47元,上升0.30%。

其中,江苏省收购价63.13元,下降0.39%,湖北省收购价64元,上升0.98%。

白小麦混等品全国收购价平均为71.12元,下降0.06%,销售价平均为73.00元,下降0.12%。

几个主产区(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平均价格为70.41元,下降0.13%。

其中,河南省获嘉县收购价为74元,持平;山西省收购价为74.25元,下降1.33%。

河北省冀州市收购价73.0元,下降1.35%。

山东省收购价为71.25元,上升0.24%。

混合麦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69.67元,下降0.09%,销售价为70.85元,上升0.1%。

几个主产区(山东、安徽、河南)平均价格为67.61元,下降0.23%。

其中,山东省腾州市收购价为67元,持平;安徽省收购价为66.42元,下降0.69%。

河南省收购价68.67元,持平。

陕西省收购价为71.68元,上升0.38%。

在托市收购前的5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又发布小麦监测价格:红小麦混等品全国平均收购价为66.1元(每50公斤,下同),比5月上旬下降0.38%;销售价为69.49元,下降0.36%。

中国小麦近五年价格的变动情况及其原因

中国小麦近五年价格的变动情况及其原因

中国⼩麦近五年价格的变动情况及其原因摘要:本⽂通过⼩麦从2009年到2013年价格变动的情况,挖掘国内⼩麦近五年⼩麦价格变动的原因。

我是从两个⽅⾯⼊⼿,⼀⽅⾯是宏观⽅⾯,从天⽓对⼩麦价格起主导性影响、⼩麦耕地⾯积的缩⼩、摘要国家经济政策的⽀持来分析;另⼀⽅⾯是微观⽅⾯,从⼩麦⽣产环节、⼩麦批发环节、⼩麦流通环节、⼩麦消费环节四个⽅⾯来研究⼩麦价格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关键字关键字:⼩麦价格变动原因分析俗语有云:“民以⾷为天”,粮⾷的重要性,古今中外都有很经典的论述。

远有司马彭的“灭贼之要,在于积⾕”、诸葛亮的“粮⾕,军之要最”等⾼论,近有陈云的_“⽆农不稳,⽆粮则乱”、温总理的“⼿中有粮,⼼中不慌”等科学论断,外有美国前国务卿基⾟格的名⾔“哪个国家控制了⽯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哪个国家控制了粮⾷,就控制了所有的⼈”。

这些⽆疑都在强调粮⾷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对于战争胜败、国家稳定、⼈民⽣活安康、在世界中的地位起着⾄关重要的作⽤。

⼩麦⼀直都是中国粮⾷保护的重要品种,常年播种⾯积和产量分别占粮⾷总量的 25%和 22%左右。

⼩麦价格波动也⼀直是国家粮⾷政策关注的重点,⼏乎每⼀次粮⾷价格改⾰都会涉及到⼩麦。

⼀、国内⼩麦价格波动特点( ⼀) 2009 年到 2013年国内⼩麦价格波动情况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麦价格总体处于在波动中上涨趋势,但⼩麦价格的上涨存在⼀定的阶段性。

2009年国内市场需求稳中有降的趋势决定了⼩麦价格难以⼤涨;2010年我国⼩麦市场⾏情延续去年坚挺态势,价格整体呈阶梯式上升,其中6⽉中⾄7⽉中下旬新粮上市,价格⼤幅上涨;2011年我国粮⾷总产和单产均超过历史最⾼⽔平,全国夏粮总产量12627万吨,⽐去年增产312万吨,增长2.5%;2013年⼩麦市场价格来看,从1⽉份1.35元/⽄开始⾛低, 10⽉份⼩麦市场维持⾼位运⾏,12⽉份⼩麦市场价格在1.32元/⽄左右。

虽然2013年⼩麦价格不断波动,但仍属于稳中有升的态势,同⽐价格要⾼于去年。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现状专题研究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现状专题研究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现状专题研究引言2一、中国小麦生产现状 (2)1.1 种植面积与产量 (2)1.2 生产结构 (2)1.3 生产成本与收益 (2)二、中国小麦市场现状 (2)2.1 市场价格 (2)2.2 市场需求 (2)三、全球小麦生产与市场 (3)3.1 主要生产国 (3)3.2 主要进口国 (3)3.3 主要出口国 (3)四、中国小麦政策环境 (3)4.1 产业政策 (3)4.2 技术环境 (3)五、中国小麦消费与结存 (3)5.1 消费情况 (4)5.2 结存状况 (4)六、全球小麦贸易与市场动态 (4)6.1 贸易格局 (4)6.2 价格波动 (4)七、中国小麦进口情况 (4)7.1 进口量与来源 (4)7.2 进口渠道 (4)八、未来展望 (5)8.1 国内小麦市场 (5)8.2 全球小麦市场 (5)结论 (5)引言小麦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和消费状况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从生产、市场、消费、政策、国际贸易等方面,对2024年国内外小麦行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国小麦生产现状1.1 种植面积与产量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为35440.8万亩,同比增长约0.46%。

尽管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单位面积产量为385.4千克/亩,同比下降约1.28%,总产量为13659万吨,同比减少约0.82%。

这表明尽管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产量的提升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1.2 生产结构中国小麦生产结构以冬小麦为主,春小麦为辅。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而春小麦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这种生产结构的形成与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业资源密切相关。

1.3 生产成本与收益随着粮食生产成本和劳动力价格的持续上涨,小麦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国家通过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价格涨幅与种植成本提升相匹配。

202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提高对稳定粮食生产起到关键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小麦交易方式的变迁
我国粮食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自1996年以来,我国粮食流通波动由供给制约为主转为由市场需求制约为主,粮食市场化是一个发展趋势。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市场化是指“市场+国家的宏观调控=现代市场经济的粮食市场化”,即粮食的生产、流通、消费的改革方向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市场经济。

减少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一些省市已经取消了小麦种植的指令性计划,改为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形式。

近几年来,我国小麦区域间网上交易、批发市场的进出口小麦和陈化小麦的拍卖(包括网上竞价交易)、小麦集贸市场的常年开放等都是21世纪小麦市场的发展方向。

在2001年8月20日,在京招开全国粮食工作会议研究落实国务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代表国务院作了重要讲话。

温家宝指出,针对当前粮食生产和流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通过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

国务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

从改革的趋势来看,产区的粮食购销也将逐步向市场化迈进。

这样,我国小麦流通将逐步向市场化迈进。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长期单一的经济成份一统天下,近几年来,我国在治理小麦流通市场秩序的同时,逐渐允许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等其他经济成份,在经过省或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资格审核后,可以进行规范的小麦经营,这是世界通行的规范运作形式。

从2001年起,我国南方六省及京津地区将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放开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允许多种所有制的粮食购销、加工企业经工商部门和粮食部门批准后直接到农村收购粮食。

放开粮食批发经营,鼓励省内外经营粮食的企业从事粮食批发经营、代储代销等各种经营业务。

鼓励用粮企业、流通企业同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建立稳定的粮食产销关系。

许多先进的经营方式被采用到小麦流通领域中来,如区域性的小麦贸易的“网上交易”,以及在批发市场推行的网上竞价拍卖等;连锁经营,我国建立粮食连锁店5000多个,配送中心200多家;采用了拍卖等形式,进行小麦陈化粮销售;采用了多种电子商务形式进行各种小麦销售和小麦经营企业内部管理;还有预购、赊销、分期付款;既有即期交易、远期交易、又有期货交易等形式;既有单体经营,又有连锁经营等形式;批发市场交易、集贸市场交易等形式;既有自主交易,也有委托和代理交易等形式;建立“科贸工农、产供销、国内
外”一体化和一条龙的粮食产业化模式,延长和联结粮食产业链条。

随着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小麦作为商品所固有的价格特性逐步表现出来,价格风险越来越大。

我国加入WT0后,国内、国际小麦价格进一步接轨,小麦价格风险将更加明显,规避价格风险就成为我国粮食企业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我国小麦经营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锁定成本、稳定利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逐步掌握了一些操作技巧,积极参与小麦期货套期保值,回避了现货经营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