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历史走势记录
上证指数18年(1991年~2008年)各月行情统计表

上证指数18年(1991年~2008年)各月行情统计表上证指数18年(1991年,2008年)各月行情统计表(zt)2010年03月07日星期日 17:46月份上涨概率与全年走势相关度最大涨幅最大跌幅说明1月 55.6% 77.8% 53.6% 16.7% 1月走势与全年高度相关,对全年有相当的预判功能 2月 72.2% 72.2% 16.4% 5.2% 2月总飘红。
2月的走势对全年行情有着相当重要的预判功能 3月 61.1% 50.0% 18.7% 30.9% 3月最徘徊。
3月行情对全年的启示作用不大 4月 66.7% 61.1% 46.8% 15.9% 4月无大跌。
5月 55.6% 66.7% 177.2% 31.2% 5月有传奇,“5.19”、“5.30”等 6月50.0% 61.1% 32.1% 20.3% 6月草长莺飞。
7月 38.9% 50.0% 17.0% 28.8% 7月上攻乏力。
8月 55.6% 55.6% 135.2% 21.8% 8月看中报。
9月 38.9% 50.0% 8.1% 14.7% 9月多事。
10月 33.3% 77.8% 20.8% 27.8% 10月大势已定。
11月 72.2% 50.0% 42.8% 18.2% 11多升浪。
12月 44.4% 77.8% 27.4% 15.3% 12月寒潮频袭。
在熊市年份,有67%的概率下跌。
2月总飘红。
在上证指数18年(1991年,2008年)的2月份走势中,只有5年出现下跌,其余13年悉数上涨。
涨幅最大的出现在1992年,上涨了16.4%;跌幅最大的是2001年,跌5.2%。
可见历史上2月大盘走势虽波澜不惊,但上涨的概率高达72%。
再从2月走势与全年走势的关联度来看,有13年实现正相关(即当月涨跌与当年涨跌同向),2月走势与全年的相关度达到72%,这说明2月的走势对全年行情有着相当重要的预判功能。
2月一般是春节期间,又值全国“两会”前夕,市场的环境比较宽松。
上证指数历史走势记录

市场供需对上证指数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股票供应和需求方面。如 果股票供应充足且需求旺盛时, 可能会导致股票价格上涨。相反, 如果股票供应过剩或需求不足时 可能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04
上证指数投资策略探讨
价值投资
总结词
价值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策略,强调关注企业内在价值,通过寻找被低估的股票来实现 投资收益。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对上证指数的影响主要体现 在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方面。如果政 府增加支出或实施减税政策,会刺激 经济增长和消费,从而对上证指数产 生正面影响。相反,紧缩的财政政策 则会导致政府支出减少或增加税收, 对上证指数产生负面影响。
监管政策
监管政策对上证指数的影响主要体现 在市场环境和投资者行为方面。如果 监管政策过于严格或不合理,可能会 限制市场活动或影响投资者信心,从 而对上证指数产生负面影响。相反, 合理的监管政策则有助于维护市场秩 序和投资者权益,对上证指数产生正 面影响。
市场因素
投资者情绪
资金流动
市场供需
投资者情绪对上证指数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投资者行为和市场预期 方面。如果投资者情绪高涨或乐 观,可能会推动上证指数上涨。 相反,投资者情绪低迷或悲观时, 上证指数可能会下跌。
资金流动对上证指数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股票买卖和价格波动方面。 如果资金流入股市增加,可能会 导致股票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 相反,资金流出股市时可能会导 致股票需求减少和价格下跌。
量化投资
总结词
量化投资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算法 的投资策略,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来选 择投资标的和时机。
详细描述
量化投资者通常会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 算机程序,以识别市场趋势、预测价格波动、 发现定价错误等。这种策略需要强大的数据 处理能力和技术背景,以及对市场的深入理 解。
上证指数二十年统计分析

上证指数二十年统计分析从90年12月至今,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逾二十年,有无规律可循?分别以年和月为单位,尝试从指数的涨跌变化的统计中,追溯二十年来波浪起伏的变化过程。
首先来看在二十一年历史中,中国证券市场上涨年份和下跌年份的比例。
上图是上证指数21年的年线图。
分析:共10年上涨年度 91年、92年、96年、97年、99年、00年、03年、06年、07年、09年共6年下跌年度 94年、01年、02年、04年、08年、10年持平年度 90年、93年、95年、98年、05年 共6年(上涨或下跌幅度为超过10%按持平计算)以上图表可知上涨年度为47%,下跌年度为28.5%,持平年度为23.8%由此可知,即使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涨年度也远远大于下跌年度。
上面的分析存在两个问题:1只考虑了指数波动的时间而未考虑指数波动的幅度。
2.以年为时间跨度太不精确。
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接下来分析指数波动的周期:周期 年份 时间 指数变化 幅度上涨周期 90-93年 3年 95.79-833.8 770.44% 下跌周期 94-95年 2年 833.8-555.29-33.4%上涨周期 96-00年 5年 550.26-2073.47 276.82% 下跌周期 01-05年 5年 2077.07-1161.06 -44.1%上涨周期 06-07年 2年 1163.88-5261.56 352.07% 下跌周期 08——至今 2.5年 5265.00-2572.03 -51.15% 从上表中可以得知,指数在这二十年间,上涨的幅度远远大于下跌的幅度。
上涨幅度合计:1399.33% 下跌幅度合计:126.65%当然,从2000点上涨至4000点,上涨幅度为100%而从4000点下跌至2000点,下跌幅度为50%由此我们有必要修正上涨幅度,采取的方法是上涨幅度除以2修正后的上涨幅度为699.67% ,仍然远远大于下跌幅度。
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可以将分析周期扩大到月线图。
2015年最新-上证指数:指数-市盈率

2008年12月 2009年1月 2009年2月 2009年3月 2009年4月 2009年5月 2009年6月 2009年7月 2009年8月 2009年9月 2009年10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2月 2010年1月 2010年2月 2010年3月 2010年4月 2010年5月 2010年6月 2010年7月 2010年8月 2010年9月 2010年10月 2010年11月 2010年12月 2011年1月 2011年2月 2011年3月 2011年4月 2011年5月
2003年12月 1487 36.64 29804 8201
50
2004年1月 1590 38.91 31757 8906
2004年2月 1675 40.89 33458 9441
40
2004年3月 1741 42.49 34899 9779
30
2004年4月 1595 38.95 32078 8986
10511 9109 8968 8692 8380 8750 8382 7531 7747 8302 8722 8014 9114 8859 9007 8622 8255 7823 7467 8303 8392 8341 8445 8740 8251 8275 8028 7825 7635 7922
2005年7月 1083 16.05 22536 6267
2005年8月 1162 16.92 23806 6790
2005年9月 1155 16.78 23631 6813
2005年10月 1092 15.72 22181 6470
2005年11月 1099 15.63 22068 6459
2005年12月 1161 16.38 23096 6754
上证指数历史走势记录-PPT精品文档

第二阶段详解
5.18行情:前因是3.27国债期货事件---市场 证实327国债利率被提高导致剧烈波动使得 大批投资者和机构爆仓。最终导致上交所 强行宣布此事件交易全部无效,并且最终 在2019年5月17日停发国债期货,中国第 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5.18日:从582.89跳空741.81点开盘,单 日涨到763.51。日涨幅30.99% 5月19日星期五涨到855.81(12%) 5月22日,盘中涨破900点,收于897点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第二阶段详解
A阶段因为政策导向上证指数由333点一路 到达1052点 9月份以后,因为市场上存在的众多不确定 性消息,股市反复 2019年上半年 低价大盘股启动—仪征化纤 2019年1月1日,开始实行T+1的交易制度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第二阶段详解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第一阶段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第一阶段详解
股票第一阶段是从1990年12.19日开始到 1994年7月29日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第一阶段的特点,事件
1,暴涨暴跌,忽上忽下成为股市初期常态 2,股市开市后一段时间内狂热 3,开始印花税一度涨为股票市价金额的6% 4 1992年沪市取消涨停板制度后,股市升 温 5,1992年8.10事件:深圳交易所内幕事件 ,由此事件而建立中国证监会(1992年10 月26日)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炒股交流群:275315423 进群验证:
上证指数2008—2015年行情演变的实例分析

上证指数2008—2015年行情演变的实例分析根据前几节提出的要领,我们来分析图8.9a中的行情。
经过了从2007年10月的6124到2008年10月的1664的急速下跌,市场又开始逐步上升,在2009年8月到达3478的高点。
之后行情继续演变,本图最右侧的月线是2011年8月,距离2009年8月的高点,又过了2年多。
图8.9a 上证指数月线图(2006年9月—2011年8月26日)提出问题:如何看待行情的未来走势?请问行情现在的长期趋势方向是什么?长期趋势处在哪个阶段?我们注意到2009年8月的蜡烛线(图8.9a中标注了高点3478)是一根几乎光头光脚的大阴线,之后的行情演变似乎处在这根阴线的范围内,和图7.5所示的行情停顿的情形十分相似。
果真如此,则从这根大阴线开始,行情进入了某种横向趋势状态,上述问题便转化为大阴线之前行情与这段调整行情的关系问题。
第一步,判断趋势方向在图8.9b中,判断趋势方向的重点是在图中D点2009年8月的蜡烛线出现后如何判断趋势方向。
此时,一方面行情已经从历史低点C点(2008年10月,1664点)开始快速拉升,似乎已经形成了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历史高点D(2009年8月,3478点)当月形成的大阴线跌幅惊人,在大阴线之后行情将进入横向趋势,还是将重新试探C点的历史低点呢?一种情况是:如果行情进入横向趋势,则低点C之后的上升趋势很可能延续。
历史低点C便构成了重大的反转点,引发了长期上升趋势。
图8.9b 上证指数月线图(2003年2月—2014年12月)历史低点A(2005年6月)为998点,历史高点B(2007年10月)为6124点,历史低点C(2008年10月)为1664点,历史高点D(2009年8月)为3478点。
BC的跌幅相当于AB涨幅的90%,基本上回到了AB上涨行情的起点。
从C到D,涨幅1814点,恢复到从B 到C下跌行情的40%位置。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行情重新试探历史低点C,则情况将变得十分严峻,行情从C到D也许只是下跌趋势中的一次回撤,历史低点C 到底是不是底部可能是个问题,不能排除行情跌破C点继续下跌的可能性。
上证指数历史

上证指数历史上证指数历史数据【1】(2010-04-06 18:19:30)转载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
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星期二、壬申乙巳壬寅,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01点,历时17个月,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上证指数【暴涨1329%】。
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7日【星期二、壬申辛亥丁酉二黑】,上证指数回落至386.85(400点下方)【跌幅72.9%】。
*1992年5月26日1429.01点【星期二、壬申乙巳壬寅八白】【涨幅1329%】NO.1。
*1992年11月17日386.85点【星期二、壬申辛亥丁酉二黑】【跌幅72.9%】NO.2。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
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6日1558.95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73点,【涨幅303%】。
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
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
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25.89点【跌幅79%】。
】*1993年2月16日1558.95点【星期二、癸酉甲寅戊辰八白】【涨幅303%NO.3。
*1994年7月29日325.89点【星期五、甲戌辛未丙辰九紫】【跌幅79%】NO.1。
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2.94点,【涨幅为222%】。
上证指数18年(1991年~2008年)各月行情统计表

上证指数18年(1991年~2008年)各月行情统计表上证指数18年(1991年,2008年)各月行情统计表(zt)2010年03月07日星期日 17:46月份上涨概率与全年走势相关度最大涨幅最大跌幅说明1月 55.6% 77.8% 53.6% 16.7% 1月走势与全年高度相关,对全年有相当的预判功能 2月 72.2% 72.2% 16.4% 5.2% 2月总飘红。
2月的走势对全年行情有着相当重要的预判功能 3月 61.1% 50.0% 18.7% 30.9% 3月最徘徊。
3月行情对全年的启示作用不大 4月 66.7% 61.1% 46.8% 15.9% 4月无大跌。
5月 55.6% 66.7% 177.2% 31.2% 5月有传奇,“5.19”、“5.30”等 6月50.0% 61.1% 32.1% 20.3% 6月草长莺飞。
7月 38.9% 50.0% 17.0% 28.8% 7月上攻乏力。
8月 55.6% 55.6% 135.2% 21.8% 8月看中报。
9月 38.9% 50.0% 8.1% 14.7% 9月多事。
10月 33.3% 77.8% 20.8% 27.8% 10月大势已定。
11月 72.2% 50.0% 42.8% 18.2% 11多升浪。
12月 44.4% 77.8% 27.4% 15.3% 12月寒潮频袭。
在熊市年份,有67%的概率下跌。
2月总飘红。
在上证指数18年(1991年,2008年)的2月份走势中,只有5年出现下跌,其余13年悉数上涨。
涨幅最大的出现在1992年,上涨了16.4%;跌幅最大的是2001年,跌5.2%。
可见历史上2月大盘走势虽波澜不惊,但上涨的概率高达72%。
再从2月走势与全年走势的关联度来看,有13年实现正相关(即当月涨跌与当年涨跌同向),2月走势与全年的相关度达到72%,这说明2月的走势对全年行情有着相当重要的预判功能。
2月一般是春节期间,又值全国“两会”前夕,市场的环境比较宽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详解
股票第一阶段是从1990年12.19日开始到 1994年7月29日
第一阶段的特点,事件
第一阶段的特点,事件
6中国股市第一个牛市阶段1992年11月17 日到1993年2月16日 7,第一个熊市阶段1993年2月16日到 1994年7月29日,原因是从紧的宏观调控 政策和股市扩容 宏观调控是行情走弱主要原因:银根紧缩 8,熊市阶段 股市完成突破==炒作题材为 购并行情
第二阶段详解
C阶段熊市的政策性控制:1.股票交易印花 税3%调高到5%,2宣布1997年股票发行额 度为巨大的300亿;3发布戒严令---禁止银 行资金和国有企业资金违规流入股市 C阶段熊市:重组板块题材炒作—高科技板 块
第二阶段详解
D阶段1999.05—2001年6月 牛市1999.5.19到2001.06.14,此次牛市俗 称5.19行情,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 证指数推高点2245的历史最高点 牛市背景:政策改革股票发行体制,保险 资金入市,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 道等为了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为国 企改革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阶段
1994年7月29日到2001年6月14日,共计4 个阶段,中国股市走向成熟。 该阶段政策,资金成为股市的引导和推动 的内因 低价股,高价股,绩优股,重组并购,概 念股,蓝筹股,热点板块等投资阶段均已 涌现
第二阶段股民构成
第二代股民,目前市场上年龄比较大的股 民中很大一部分是从此阶段开始的 开始研究技术,开始理性投资,基金,社 保资金,大型机构等成为股市的主力 到目前经历了股市的大多风浪,生存下来 的股民已经理性或者对风险投资不再敏感
第二阶段详解
D阶段行情 上市公司业绩没有明显提高,靠 政策和资金推高股市,形成三高一低(高 指数,高股价,高市盈率,低业绩) 2000年:年初网络科技概念,年中 国企大 盘股崛起,资产重组股的全面开发,后 次 新科技股 蓝筹股的群起相应。成功冲上 2000点大关,年中概念股强劲 热点板块不 断涌现 至2001年6月14日2245点成为牛熊 分水岭(国有股减持)
第二阶段详解
C 阶段牛市:1996.1.19到1997.5.12崇尚 绩优股开始成为市场上投资理念 高价绩优股主导,低价股乱窜为辅 开始绩优股为低价到96年底涨到中价, 1997年初绩优股高价引领指数大涨,行情 连拉14周阳线。 C阶段熊市1997.5.12到1999年5月18:过 度投机,政府控制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详解
第三阶段详解
第三阶段特点
2001年到2005年的整个股市是熊市的 该阶段的所有走势证明一点:政策导向性, 期间所有的巨大涨势均是由于政策引导产 生的 股民构成:是目前市场上比较高质量的股 民出源地。 生存下来股民见多识广。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2005.6.6到2007.10.16 上证指数998.23 到 6124.04 中国股市目前最大的一轮牛市 主要内因: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 构,消除制度赋予非流通股股东对公司垄断控制 权,防止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现象。 2.27行情即为2007年2月27日单日暴跌9%,单日蒸 发市值逾万亿 2007年5月30日凌晨2点交易印花税将有1‰上调 到3 ‰
第一阶段的投资者特点
第一代股民,胆量比较大的但不知道股票 是什么的激情分子。 目前市场上还存货的第一代股民较少,其 中大多数股民是在1992年11月17日开始后 的第一轮牛市行情里吸引进去 此阶段因为股市无涨跌停限制,T+0交易, 在牛市阶段只要买入股票即可疯狂赚钱。 很大部分股民是被企业强行发的股票凭证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详解
第二阶段详解
A阶段(之前为熊市):开始为有名的八月 行情:1994年八月,政府三大救市政策:1, 今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 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 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规模 加上之前的 四不政策:国有股 法人股年内 不得上市;股票转让收益所得税年内不征 收;55亿新股发行额度要推迟;积极建立 投资基金和发展机构投资者
第二阶段详解
B阶段牛市结束,熊市开始:原因5.23日国 务院强硬规定:将在1995年第二季度大量 发行新股票 在1995年剩下的时间里 大盘股走向辉煌, 得到发展
第二阶段详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阶段:1996.01到1997年05 牛市阶段:1996.1月19日到1997年5月12 日,成因:之前1993年到1996年几年大熊 市使得股票具有投资价值;数次减息,令 社会有大量资金(闲钱,热钱多) 熊市阶段:1997年5月12日到1999年5月 18日,过度投机之后,绩优股得到了充分 炒作
上证指数全过程
上证指数全阶段
第一阶段:1990.12.19到1993.2.16到1994.7.29 上证指数 96.05 1558.95 325.89 第二阶段:1994.7.29到2001.6.14 上证指数 325.89 2245.43 第三阶段2001.6.14到2005.6.6 上证指数2245.43 998.23 第四阶段2005.6.6到2007.10.16 上证指数998.23 6124.04 第五阶段2007.1016到2008.10.12到2011.9.2 上证指数6124.04 1664.93 2528.28
第二阶段详解
A阶段因为政策导向上证指数由333点一路 到达1052点 9月份以后,因为市场上存在的众多不确定 性消息,股市反复 1995年上半年 低价大盘股启动—仪征化纤 1995年1月1日,开始实行T+1的交易制度
第二阶段详解
第二阶段详解
5.18行情:前因是3.27国债期货事件---市场 证实327国债利率被提高导致剧烈波动使得 大批投资者和机构爆仓。最终导致上交所 强行宣布此事件交易全部无效,并且最终 在1995年5月17日停发国债期货,中国第 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5.18日:从582.89跳空741.81点开盘,单 日涨到763.51。日涨幅30.99% 5月19日星期五涨到855.81(12%) 5月22日,盘中涨破900点,收于897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