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手算实例

合集下载

AT型楼梯钢筋计算实例手算

AT型楼梯钢筋计算实例手算

AT型楼梯钢筋计算实例手算钢筋计算是在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楼梯的钢筋计算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实例来进行手算,帮助解释楼梯钢筋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假设我们需要计算一个AT型楼梯的钢筋数量。

这个楼梯的规格是:宽度为1.2米,高度为3米,踏步宽度为0.25米,踏步高度为0.15米,梁跨度为0.3米。

这个楼梯的踏步和台阶部分使用C25混凝土,梁部分使用C30混凝土。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楼梯的总体尺寸。

楼梯的总宽度为1.2米,总高度为3米。

根据总高度和踏步高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楼梯的总踏步数。

总踏步数=总高度/踏步高度=3/0.15=20个踏步。

接下来,我们来计算梁的数量。

梁的数量等于踏步的数量减去1、所以,梁的数量=总踏步数-1=20-1=19然后,我们可以计算楼梯的主梁的长度。

主梁的长度等于楼梯的总宽度减去两侧的梁跨度。

所以,主梁的长度=总宽度-2*梁跨度=1.2-2*0.3=0.6米。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楼梯的钢筋数量。

楼梯的钢筋主要包括梁的钢筋和踏步的钢筋。

首先,我们计算主梁的钢筋。

主梁的钢筋主要用于加固梁的结构,使其能够承受楼梯的重量。

我们可以根据主梁的长度和楼梯的高度来计算钢筋的数量。

主梁的钢筋截面面积可根据楼梯的尺寸来计算:钢筋的数量=主梁的长度*钢筋的间距*钢筋的直径*楼梯的高度假设主梁的钢筋间距为0.15米,主梁使用的钢筋直径为12mm,楼梯的高度为3米。

那么:主梁的钢筋数量=0.6*0.15*0.012*3=0.108立方米。

接下来,我们计算踏步的钢筋。

踏步的钢筋主要用于加固踏步的结构,使其能够承受人的重量。

我们可以根据踏步的尺寸和总踏步数来计算钢筋的数量。

踏步的钢筋截面面积可根据踏步的尺寸来计算:钢筋的数量=踏步的宽度*踏步的长度*钢筋的间距*钢筋的直径*总踏步数假设踏步的长度为1.2米,宽度为0.25米,踏步使用的钢筋间距为0.15米,踏步使用的钢筋直径为10mm,总踏步数为20。

手算圈梁钢筋计算规则

手算圈梁钢筋计算规则

手算圈梁钢筋
计算圈梁混凝土时,将同截面圈梁的长度加在一起,计算“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主筋时,按照计算混凝土时的长度乘以主筋根数再乘以1.08至1.1 的系数,这样计算出的钢筋用量,和实际用量相差无几,下面举例说明。

某建筑物一层外墙圈梁宽370mm,圈梁高200mm,计算外墙圈梁同截面总长200m,圈梁筋主筋6φ12,箍筋φ6.5间距200。

其主筋计算为。

φ12钢筋:重量=200m×6根×1.1×0.888×1.03=1207.32kg 式中:200m——圈梁长度6根——圈梁的主筋根数1.1——系数(包括钢筋的锚固、搭接、附加筋及弯勾)0.888——12钢筋的理论重量(φ12钢筋0.888kg/m) 1.03——现浇钢筋的损耗(根据各地的有关规定有所不同)箍筋的计算为:φ6.5钢筋:重量=200m÷0.2m×1.09×0.26×1.03=267.8kg 200m ——圈梁长度0.2m——箍筋间距 1.09——每个箍筋的长度0.26——φ6.5钢筋的理论重量(φ6.5钢筋0.26kg/m) 1.03——现浇钢筋的损耗(根据各地的有关规定有所不同)以上计算圈梁主筋时未含“圈梁兼过梁的附加筋”,若洞口需要附加钢筋另计。

工程实例教你手算钢筋

工程实例教你手算钢筋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注:(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

板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

板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
板的演变
独立基础
板的演变
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 参差长度×2+弯勾×2
温度筋根数
温度筋根数 =(轴线长- 负筋标注长) ÷温度筋间距 -1
双跨板
温度筋根数 =(轴线长-负筋标注长)÷温度筋间距-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跨板
底筋长度= 总净跨+伸 进长度×2 +弯勾 ×2+搭接 长度*搭接 个数
悬挑板
异形板
条形基础
伸进长度=按上图计算
板底筋根数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净跨-50*2 布筋范围=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
+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
板面筋长度
按标注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固长度La+弯勾
按标注计算
板厚-保护层*2 或(板厚-保护层)
板分布筋长
3.分布筋长度=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
板分布筋根数
负筋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 负筋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
板中负筋分布筋
分布筋长度计算同前 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
范围2÷间距(向上取整)
温度筋长度
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 而产生裂缝, 通常在板 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 置温度筋。
回总目录
板配筋计算
目录
1.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2.板钢筋的识别 3.板钢筋计算规则 4.板钢筋计算实例
B:下部 T:上部 X:从左到右 Y:从上到下
板底筋长度
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

16G钢筋平法柱手算案例

16G钢筋平法柱手算案例

16G钢筋平法柱手算案例
要手算一个16G钢筋平法柱的案例,需要了解柱子的尺寸和受力情况。

在这个案例中,假设柱子为方形,侧长为b,受力集中在柱子的顶部,柱
子高度为h。

根据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我们需要确定柱子的截面尺寸和纵向钢筋
的配筋。

首先,我们来确定柱子的截面尺寸。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有条件,假设
柱子的截面尺寸为b×b,未知数为b。

根据承载力要求,我们可以计算出
柱子的受力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确定柱子纵向钢筋的配筋。

根据设计要求和承载力的
计算,我们可以确定柱子所需的纵向钢筋面积。

最后,我们来计算柱子的配筋。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纵向钢筋的直径,假设为d。

然后,根据纵向钢筋的面积和直径,我们可以计算出钢筋的根
数和间距。

在手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计算,确保柱子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需要考虑钢筋的延伸长度和锚固长度,确保钢筋的受力有效传递。

3.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使用正确的公式和参数值,以确保计算结果准确。

根据以上步骤,可以手算出16G钢筋平法柱的配筋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方案。

16G钢筋平法柱手算案例

16G钢筋平法柱手算案例

钢筋平法案例----柱柱计算1本工程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二级,钢筋连接形式采用机械连接,柱子的混凝土标号为C30,保护层:30独立基础:厚度600mm保护层:40梁截面尺寸:300*600计算出基础层、1层、4层柱纵筋(角筋)的长度,算出1层1号箍筋的长度和根数。

KZ1500X5004B25答案:基础插筋第一种情况:当基础的厚度Hj >Lae时,柱插筋弯折长度为max(6d,150);第二种情况:当基础的厚度Hj < Lae时,柱插筋的弯折长度为15d。

1)基础层:lab=29d la= Z*Lab=29d lae=1.15*29d=34d=34*25=8502) hj=600 hjw Lae 所以弯折长度为:15d3)hn=3.9+1.7-0.6-0.6=4.4m4)基础层纵筋长度=hj-bhc+ 弯折 +1/3 净高=600-40+15*25+4400/3=24021层:基础顶到首层楼板顶高度: 3.9+1.7-0.6=5mHn =3.6-0.6=3m1层纵筋长度=5000-1/3hn+ (1/6 hn{第二层净高},柱大边,500)=5000+1/3*4400+max (1/6*3000,500,500) = 4033.3334 层:hn=3400-600=28004 层纵筋长度=3400-max(2800/6,500,500)-600+600-30+12*25 =3170算出1号箍筋的长度11G101-1 P561# 箍筋总长=2*(B-2*bhc)+2*( H-2*bhc)+ 2*L w=2*(500-2*30)+2 (500-2*30) +2*max (10d,75) +2*1.9d=2*((500-2*30)+(500-2*30))+2*(11.9*d)=1950.41层柱箍筋根数:4400/3=1466.667=1467 1467-50=1417 1417/100+ 仁1614.4m{1/3加密区根数}4400/6=733.333=733733/100 +1=9 {1/6 加密区根数 }4400-1467-733=2200 2200/200-1=10 { 非加密区根数 }600/100=6{ 柱核心区箍筋 }总根数: 16+9+10+5=41。

钢筋手算实例

钢筋手算实例

首层箍筋总根数=13+7+7+9=36根
首层箍筋总长度=1796*36=64656mm
7、2~3层箍筋长度计算(3.62~7.12、7.12~10.923)
公式:2层箍筋根数=max(Hn/6,500,Hc)/加密间距(柱根部)+max(Hn/6,500,Hc)/加密间距(柱上部) +节点高/加密间距+(柱高-加密长)/非加密间距 1、2层箍筋计算
=4247mm
首层钢筋根数=8根 首层钢筋长度=4247*8=33976mm
3、计算中间层柱纵向钢筋
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
非连接区=MAX(Hn/6,Hc,500)
(参见G101-1P57)
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7120-3620)-500+MAX((10923-7120-620)/6,400,500)+700 =3500-500+531+700 =4231mm
N=(2000-300+100-20-50*2)/100+1=18根
2.2、计算箍筋长度
单只箍筋长度,此箍筋有两个135°弯钩,所以弯钩增加长度为2*11.87d,梁保护层厚度为20mm
单只箍筋长度=2*(550+200)-8*20+2*11.87*8=1530mm 箍筋根数=32+32+18=82根 箍筋长度=1530*82=125460mm
柱钢筋计算实例
计算框架柱钢筋步骤
柱钢筋计算思路如图:
柱子钢筋
纵筋
基础插筋 中间层钢筋
箍筋 箍筋根数 单个箍筋长度
顶层钢筋

AT型楼梯钢筋计算实例手算

AT型楼梯钢筋计算实例手算

AT型楼梯钢筋计算实例手算和软件算法对比图示我们拿一个AT型楼梯的实例,用手工计算一次,用软件计算一次。

我们就以办公楼的楼梯来举例,办公楼有几个楼梯属于AT型楼梯,这个从剖面图可以看出来,如图1所示。

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地下一层第一跑与首层的一二跑都属于AT型楼梯,今天我们只计算地下一层第一跑,其他AT型楼梯算法一致。

1图纸介绍我们来看一下办公楼第一跑的图纸,其平面图如图2所示。

图2从楼梯的剖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跑的尺寸,如图3所示。

图3下面我们分别用手工和软件计算一下这跑AT型楼梯,首先我们先来进行手工计算。

2AT型楼梯手工计算下面我们分别按楼梯底筋、底筋分布筋、高端负筋、高端负筋分布筋、低端负筋、低端负筋分布筋6种情况来计算AT 型楼梯的钢筋。

(一)底筋计算1、底筋长度怎样计算我们先提供图纸中给出的楼梯平面信息和剖面信息,如图4所示。

图4从地下一层楼梯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出:楼梯底部受力筋为B10@200。

从剖面出可看出,第一个台阶为楼梯地梁,不计入楼梯的净跨。

我们先来计算一下楼梯梯板的净长,计算过程如图5所示。

图5接下来我们来计算楼梯底筋的长度,如图6所示。

图62、底筋根数怎样计算原理部分我们已经经过,底筋起步距离是50,底筋根数计算非常简单,计算过程如图7所示。

图7(二)底筋分布筋计算1、底筋分布筋长度怎样计算底筋分布筋长度,原理部分已经讲的很清楚了,这里直接套用公式即可,计算过程如图8所示。

图82、底筋分布筋根数怎样计算要计算分布筋根数,首先要计算出斜方向的净长,再套用原理部分给的公式,具体计算过程如图9所示。

图9(三)高端负筋计算1、高端负筋长度怎样计算(锚固情况)高端负筋长度有两种情况,我们先来计算第一种情况,伸入支座一个锚固长度,具体计算过程如图10所示。

图102、高端负筋长度怎样计算(弯折情况)接下来我们来计算弯折情况,具体计算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大家看到了,锚固情况和弯折情况算出来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弯折情况稍微大一点,两者只能取一种情况,那到底取哪一种情况呢?一般按照施工方案来取,如果没有施工方案,就按照对你有利的情况来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G101-1P54,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 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 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D=钢筋直径 Hj=基础深度 bhc =保护层厚度
Hn=柱子净高
基础插筋长度=8D+Hj- bhc +Hn/3+ MAX(500,35D) =8*20+450-40+(3620+750-700)/3+35*20 =160+410+1223+700 =2493mm 基础插筋根数=8根 基础插根长度=2493*8=19944mm
N=(2000-300+100-20-50*2)/100+1=18根
2.2、计算箍筋长度
单只箍筋长度,此箍筋有两个135°弯钩,所以弯钩增加长度为2*11.87d,梁保护层厚度为20mm
单只箍筋长度=2*(550+200)-8*20+2*11.87*8=1530mm 箍筋根数=32+32+18=82根 箍筋长度=1530*82=125460mm
柱底部=max(Hn/6,500,Hc)/加密间距=max((7120-3620-800)/6,500,400)/100=5根 柱上部=max(Hn/6,500,Hc)/加密间距=max((7120-3620-800)/6,500,400)/100=5根 柱节点=800/100=8根
非加密区=(7120-3620-500-500-800)/200=9根
中间层钢筋根数=8根 中间层钢筋长度=4297*8=34376mm
4、计算顶层柱纵向钢筋
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Hn/6,Hc,500)-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Hn/6,Hc,500)-梁高+锚固(12D)
本例中KZ4为边柱,标记部分为外侧钢筋,其余为内侧钢筋 外侧钢筋长度=((10923-7120)-531-450+1.5*37*20)*3 =(3803-531-450+1110)*3 =3932*3 =11793mm 内侧钢筋长度=((10923-7120)-531-450+12*20))*5 =(3803-531-450+240)*5 =3062*5 =15310mm 顶层钢筋长度=11793+15310=27103mm
L=(((5200-250-300)/3)*2+350)*3 =10350mm
公式:支座3:Ln/3+0.4LabE+15d
L=((5200-250-300)/3+0.4*37*16+15*16)*3 =6080mm
1.3、计算下部钢筋长度
公式:第一跨下部钢筋:Ln1+2*max(LaE,0.5Hc+5d)(Ln1-第一跨净跨长,Hc-支座宽度)
L=((5200-250-300)/3+0.4*37*16+15*16+max(1.05*37*16,0.5*350+5*16))*3 =7949mm
公式:悬挑端下部钢筋:悬挑长度l+max(LaE,0.5Hc+5d)
l=1200+800-300+100=1800mm L=(1800-20+max(1.05*37*14,0.5*400+5*14))*2 =4648mm
5、计算箍筋长度
1号箍筋长度=构件截面周长-8*bhc+2*▲Lg1
2号箍筋长度=构件截面长度-2*bhc+2*▲Lg2
bhc--保护层厚度,一类环境,取值20mm ▲Lg--钢筋末端每个弯钩增加长度 ▲Lg1=11.87D,▲Lg2=13.25D
(参照G101-1P54、56)
1号箍筋长度=(400+300)*2-8*20+2*11.87*8 =1430mm 2号箍筋长度=300-2*20+13.25*8
首层箍筋总根数=13+7+7+9=36根
首层箍筋总长度=1796*36=64656mm
7、2~3层箍筋长度计算(3.62~7.12、7.12~10.923)
公式:2层箍筋根数=max(Hn/6,500,Hc)/加密间距(柱根部)+max(Hn/6,500,Hc)/加密间距(柱上部) +节点高/加密间距+(柱高-加密长)/非加密间距 1、2层箍筋计算
端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
住宅楼 框架梁KL7
本实例选取二层梁中是KL7作为计算实例
柱子截面宽度从左往右依次为:400、350、400
梁截面尺寸:200*550 梁混凝土等级C30 环境类别为一类,保护层厚度20mm 集中标注贯通钢筋
箍筋
原位标注信息见右图 钢筋直径小于等于25mm时采用绑扎搭接 锚固长度LabE=37d(d表示钢筋直径)
公式:首层箍筋根数=((Hn)/3)/加密间距(柱根部)+max(Hn/6,500,Hc)/加密间距(柱上部)+节点高/加密间距+(柱
高-加密长)/非加密间距
柱根部=(Hn/3)/加密间距=((3620+750-700)/3)/100=13根 柱上部=max(Hn/6,500,Hc)/加密间距=max((3620+750-700)/6,400,500)/100=7根 节点=节点高/加密间距=700/100=7根 非加密区=柱高-加密长)/非加密间距=(3620+750-700-700-1300)/200=9根
=366mm
箍筋长度=1430+366=1796mm
6、计算基础及首层箍筋长度(-1.2~-0.75、-0.75~3.62)
1、基础层箍筋根数:
通常为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非符合箍)
基础竖直长度=450-40=410 410/500=0.82根 2根
基础层箍筋长度=1796*2=3592mm 2、首层箍筋根数:
1.2、计算支座上部钢筋长度
公式:支座1:Ln/4+Ln/4+Hc (Ln为左右净跨较大值,Hc为支座宽度)
此处钢筋分两排,第一排为2C18,第二排为2C18,第一排的2C18为贯通筋,故只计算第二排2C18的钢筋 L=(((4800-100-100)/4)*2+400)*2 =5400mm
公式:支座2:Ln/3+Ln/3+Hc(Ln为左右净跨较大值,Hc为支座宽度)
一、计算梁纵筋
本例中,梁纵筋包括上部通长筋、上部支座负筋,下部钢筋,其构造长 度如图所示,梁纵筋的长度计算将以下图中的参数进行计算。( G1011P79)
1.1、计算上部通长筋长度
公式:长度=各跨长之和+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 判断左端悬挑端是否直锚:(G101-1P89)当悬挑长度(L)小于4倍支座宽度(4Hb)时为直锚,否则钢筋在端部弯下 L=2000-300+100≧4*400,因此钢筋在端部弯下≧12d(d为钢筋直径) ▲ 判断右支座锚固长度:(G101-1P79)伸至柱外侧钢筋内侧长度为max(Hc-bhc,0.4LabE)+15d Hc-bhc=400-20=380≧0.4LabE=0.4*37*18=267 上部通长筋长度: L=((5200+4800+2000+100*2-20*2)+12*18+15*18)*2 =25292mm
2层箍筋总根数=5+5+8+9=27根 2层箍筋总长度=1796*27=48492mm
2、3层箍筋计算
柱底部=max(Hn/6,500,Hc)/加密间距=max((10923-7120-620)/6,500,400)/100=6根 柱上部=max(Hn/6,500,Hc)/加密间距=max((10923-7120-620)/6,500,400)/100=6根 柱节点=620/100=7根 非加密区=(10923-7120-531-531-620)/200=11根 3层箍筋总根数=6+6+7+11=30根 3层箍筋总长度=1796*30=53880mm
公式:2*【(加密区-50)/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第一跨根数: N=2*【(825-50)/100+1】+(4800-100-100-2*825)/200-1=18+14=32根 第二跨根数: N=2*【(825-50)/100+1】+(5200-300-250-2*825)/200-1=18+14=32根 悬挑端根数:(一般按照全长加密)
梁钢筋手算实例
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
计算梁钢筋步骤
梁钢筋 纵筋
梁上部
上 部 贯 通 筋 支 座 负 筋 架 立 筋
拉筋 箍筋
变截面情况
梁中部 构 造 腰 筋 抗 扭 腰 筋
梁下部 下 部 贯 通 筋 下 部 非 贯 通 筋
梁钢筋计算包含种类如图。本PPT展示 部分种类钢筋的计算,其余没举例 的钢筋计算方法见11G101-1P79~P91
=4247mm
首层钢筋根数=8根 首层钢筋长度=4247*8=33976mm
3、计算中间层柱纵向钢筋
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
非连接区=MAX(Hn/6,Hc,500)
(参见G101-1P57)
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7120-3620)-500+MAX((10923-7120-620)/6,400,500)+700 =3500-500+531+700 =4231mm
2、计算首层柱纵向钢筋
首层柱子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Hn/3+MAX(Hn/6,Hc ,500)+搭接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