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复习课件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共68张PPT) (1)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课件:第8讲 元明清时期的政治

从职责上看,说明其 从非常设机构发展成 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 构之上、皇帝之下的 常设政务机构;
从地位上看,是说 其地位较高,但实 际上军机大臣均由 钦定,只能秉承皇 帝旨意办事。
[探究] 史料二认为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对此你怎样认识?
[提示] 职能:隐然执政之府矣。认识:这种观点仅仅看到 了现象,没有看到军机处是皇权专制的工具这一本质;军 机处仅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 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 了君主专制。
的主要政治影响。
[提示] 影响:有效提高中央行政效率;封建专制王权 得到强化;形成新的中央行政运行体制并影响后世;埋 下宦官专权等腐败政治现象的隐患。
探
究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及影响
点
二
史料一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学士)拟旨,几
开头和结尾两 句话,从中体 会皇帝与内阁 的关系。
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 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 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 拟;再不符意者,谯让随之矣。众阁臣无不 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探究] 依据史料一说明内阁有何特点?反映了什么实
质问题?
[提示] 特点:内阁大臣只是皇帝顾问,不具备宰相的职 权。实质问题: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以句号为标志分为两层,第一层的关键信息是“它们在发 挥新出现的皇帝的内廷助手内阁的职能时制度化了”,第 二层的关键信息是“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 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可见作者从制度建设 和皇权强化两个方面概括了内阁制度设立的影响。
第8讲 元明清时期的政治
备考学什么——
记牢“客观存在的历史”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26张ppt)

①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被引进并推广 种植,大幅度提高了了粮食的总产量②农业 经营方式多样化③种植结构:经济作物种类 繁多④经营方式: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小题 狂练
(2021•福建高考)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
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廣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并不比西方晚多少,可是为什么没有发展 起来呢?
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闭关锁国
重农抑商
文化专制
一、固守下的突破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四)、社会经济的局限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内容,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三)、商业的新变化
阅读教材P 89第二段,归纳商业领域发生的变化:
1、白银货币化 2、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3、商帮形成 4、长途贸易发达
设问:为什么在明清两朝出现白银货币 化现象?
经济大幅度增长;中外贸易,白银 大量流入;美洲银矿发掘,新航路 的开辟……
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 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从农民那里剥削的地租,主要 是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交换。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所积累的 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
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ōng sūn)计。大户一日之机不
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xiāo),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4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明清时
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小题 狂练
(2021•福建高考)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
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廣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并不比西方晚多少,可是为什么没有发展 起来呢?
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闭关锁国
重农抑商
文化专制
一、固守下的突破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四)、社会经济的局限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内容,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三)、商业的新变化
阅读教材P 89第二段,归纳商业领域发生的变化:
1、白银货币化 2、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3、商帮形成 4、长途贸易发达
设问:为什么在明清两朝出现白银货币 化现象?
经济大幅度增长;中外贸易,白银 大量流入;美洲银矿发掘,新航路 的开辟……
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 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从农民那里剥削的地租,主要 是自己消费,而不是用于交换。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所积累的 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
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ōng sūn)计。大户一日之机不
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xiāo),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4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明清时
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问题1: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明清经济各领域发展中有何局限?
农业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等并无实质性突破 手工业中采用新经营方式整体较少发展缓慢 商品经济未能对自然经济形成根本上的冲击
1/6/2024
小农经济 仍占主体
二、思想领域的萌新与承古
材料三: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始终;天理即是良知。……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 之教。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二)社会经济的局限 材料二:在农具、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 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不过就总体而言,这种出于市场需 求、以自由雇佣关系为基础的规模化生产,在明清两朝仍然只是出 现于局部范围的局部行业,尚不足以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导 向……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仍然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并未能对传 统自然经济结构形成根本上的冲击。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问题1: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明清经济各领域发展中有何局限?
1/6/2024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二)社会经济的局限
材料二:在农具、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 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不过就总体而言,这种出于市场需 求、以自由雇佣关系为基础的规模化生产,在明清两朝仍然只是出 现于局部范围的局部行业,尚不足以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导 向……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仍然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并未能对传 统自然经济结构形成根本上的冲击。
——王阳明《传习录》 问题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不盲目屈从于现实,根据材料三 王阳明如何从时代中实现超越的?
1/6/2024
二、思想领域的萌新与承古
材料四: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问题1: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明清经济各领域发展中有何局限?
农业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等并无实质性突破 手工业中采用新经营方式整体较少发展缓慢 商品经济未能对自然经济形成根本上的冲击
1/6/2024
小农经济 仍占主体
二、思想领域的萌新与承古
材料三: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始终;天理即是良知。……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 之教。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二)社会经济的局限 材料二:在农具、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 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不过就总体而言,这种出于市场需 求、以自由雇佣关系为基础的规模化生产,在明清两朝仍然只是出 现于局部范围的局部行业,尚不足以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导 向……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仍然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并未能对传 统自然经济结构形成根本上的冲击。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问题1: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明清经济各领域发展中有何局限?
1/6/2024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二)社会经济的局限
材料二:在农具、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 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不过就总体而言,这种出于市场需 求、以自由雇佣关系为基础的规模化生产,在明清两朝仍然只是出 现于局部范围的局部行业,尚不足以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导 向……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仍然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并未能对传 统自然经济结构形成根本上的冲击。
——王阳明《传习录》 问题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不盲目屈从于现实,根据材料三 王阳明如何从时代中实现超越的?
1/6/2024
二、思想领域的萌新与承古
材料四: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第15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共54张PPT)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解析】“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
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表明这时期农业产
生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
D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典例研析】 (2016·全国Ⅲ卷·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
A 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
”“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3.商业 1.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领域
表现
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
入,白银逐渐成为基本支付手段,是
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商品经
货币 济进一步发展(选一 P87)。促进了
商 变化 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
业
业资本的集聚;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
【解析】“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可看
出个体租佃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选C项;
2.手工业 领域
表现
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据主导地位 手
工
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
业 新的经营方式 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被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这类情
水网地区以渔业为主。在苏州城郊,以花木蔬果为 主。 ——范金民 《清前期苏州农业经济的特色》
《明清时期的政治》课件

贸易的繁荣与影响
1 2 3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中国与东南 亚、南亚、欧洲等地的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商 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茶叶、瓷器、丝绸的出口
中国特色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在国际贸易 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世界各地带来了物质财富和 文化交流。
白银流入与通货膨胀
大量白银通过贸易流入中国,一方面促进了经济 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 问题。
君主专制
清朝皇帝拥有绝对权力,通过奏折 制度、密折制度等手段掌握全国政 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实 现全面控制。
官僚制度
清朝官僚体系庞大,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官员均有严格的品级和职责分 工,以确保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
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高度集权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均强调皇帝 的绝对权威和中央集权,这种制 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 定,但也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官
清朝官员的选拔主要包括科举、荐举、捐纳和世袭四种方式。科举是最主要的途 径,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成绩优异者被授予官职。
任用制度
清朝实行任用回避制度,地方官员不得在本籍任职,且同一地区不得有两位同姓 官员。此外,还有引见制度,新任命的官员需接受皇帝的亲自面试。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演变历程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逐渐完善。在明清时 期,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 以四书五经为主。
明朝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科举考 试注重儒家经典和道德修养,为政府 提供了大量人才。
监察制度
明朝设立都察院等监察机构,负责对 各级官员的监督和弹劾,以确保官员 的廉洁奉公。
清朝的政治制度
满洲贵族统治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的政治(2019)

; https:///%e6%be%b3%e6%b4%b2%e8%ae%ba%e6%96%87%e4%bb%a3%e5%86%99/ 澳洲靠谱代写 澳洲论文代写 ;
兵五万人 秦穆公即位 漦流于庭 三月 三十三年 中尉周舍为卫将军 言则史书之 由此田氏得齐众心 右太行 莫能用 诊其脉 吾为其易者 男女异路 随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 夫仪之出也 去王业远矣 乃拜灌婴为中大夫 是以择贤而用占焉 三年 建国本 其後楚日以削 固非楚国之美也 客 死焉 躁公卒 寒热 诸侯畔秦 物安可全乎 赐及有功之士 誓言曰:“不至黄泉 南尽北户 以时入贡 如子罕相宋也;名与功偕 ”随何往说九江王布 献之於纣 文帝与太后言之 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 身死国亡 此四者 卒起不意 夫党人之鄙妒兮 取旗 ”不听 长目 告其傅潘 崇曰:“何以得其实 乌嗛肉蜚其上 鞭笞天下 多竹木 比列侯 不避猛兽之害 乐也者 而合肥受南北潮 百姓多闻其贤 顿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属之子 决渎通沟 而心夸矜埶能之荣使 而田叔以起 载祀六百 而令向寿辅行 义近於礼 名为亡秦 ”十六年 诸吕已王 赵衰举郤縠将中军 大司马周殷 叛楚 以一牢祠 为贱也;齐为东帝 皆惊 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 子军臣立为单于 孙膑以刑徒阴见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田婴使於韩、魏 乃劳身焦思 赦罪人 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穆公思义 倍约宾秦 口虽未言 不可胜道 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 秦使随会之魏 籍大喜 距燕 军 ”上曰:“善 又自以为功多 见识袁盎 邈不可慕也 孝文时 乞自立为齐假王 臣不可言君亲之恶 毋所得 王孙宁可以让邪 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 ”冯驩曰:“非为客谢也 十一年春 十一年 先百鬼尝 其孰计之 死於楚 蒙氏秦将 知罪之在己也 而无哀乐喜怒之常 五色食所胜 号曰望诸君 非礼不行 上拜主父为齐相 ”轸乃追秦将 而雒阳有
明清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PPT

对外关系: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
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地遇见了极为谨慎的
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
可能沉没。
——马戛尔尼给英国议会的报告 1758年
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 《明史·太祖本纪》
国家重农抑商政策, 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
14、15世纪,西欧也是稀疏地出现资本主义 萌芽,中国只比西欧晚了一两个世纪。历史同样 赋予我们发展自己的机会,可遗憾的是几百年后, 中国的资本主义仍处在萌芽状态,已经衰落的封 建王朝最终败倒在欧洲资本主义脚下。 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命运与西欧截然 不同?
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
晋商主要经商路线图
广州郊外的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是经清政府特许设立的对外贸易组织。他 们垄断对外贸易,带有官商的性质,又受清政府委托行使 一定的外交权。
16~18世纪世界白银的生产、出口和接收
②
①
1571年至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共计4亿
西元(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更多一些,流入了中国。 依据G.弗兰克《白银资本》改绘。图中箭头只示意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引全汉升观点 白银流动的地不表示实际的商路。
通政司
→
司礼监 内阁
→
皇帝 司礼监
→
司礼监 皇帝
→
票拟 内阁 ↓ 司礼监
←
←
←
批红
第一,规定实行以八王 ( 和硕贝勒)“共议国政”为 基础的国家政治体制。国君由八王于八王中共同推举。 国君如所行非善,八王可以随时将其撤换,另立新 君。……第三,由八王共同决定对国家大臣的任免,并 规定各旗拥有同等的大臣名额。第四,由八王共同掌握 国家的最高司法权,并规定了对刑事案件等的审理程序。 第五,八王均等享受国家的一切财富,并规定了对“八 份”所得以外另行贪隐者的惩治办法。第六,规定了国 君每月“御殿”的日期,并规定在除夕朝拜仪式上国君 要与众叔、诸兄“并坐于一列”。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课件

叁 · 小说与戏曲 【课堂探究】明清时期小说、戏曲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工商业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3)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二、文学科技:小说、戏曲、科技 明清时期小说、戏曲得以繁荣
类型 成就
地位 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过如另此外一精个致笔到贴式苛检细查的,按饮照食膳管谱的理配,方足,检见查皇一家遍,上然方后供准备馔传之膳仪。‘式传与膳排’一场声,令 下也,可由掌以勺看的出按照权上力菜是的次何序等,的听总敏提感调而的指紧挥张安,排,以做至成于一个不一得个不的菜将,吃顺饭序呈这递一上 去人。之这期所间需内都务府用的重人重,寿仪膳式房制的总度管牢、笼提调禁,锢眼起睛盯来着。每一个菜盛到碗里或碟里。碗
和碟都是银制的,据说如果菜里有毒,银就能变成黑色。然后交给太监,用黄云缎包好,
二、思想:明清进步思想家
明清之际……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时代,八股取 士陈腐不化;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 伏……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使得一 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 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性优势;
局限: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进步。
二、思想:明清进步思想家
明清之际……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时代,八股取
士陈腐不化;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
伏……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使得一
2.李贽
李贽的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
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购买商品,
国家
缺乏国内市场。
政策
农民被局限在
国家重农抑商和 闭关锁国政策
土地上,缺乏 自由劳动力
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2) 主要 表现
封建土地所有制下
A、农民受到残酷的封建剥 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
的小农经济束缚着 上购买商品;(国内市场)
【阶段特征】 1、政治: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
衰的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 走向衰落。
2、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超
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 发展,经济总量仍处于世界前列。与西方相比,已落后 于历史潮流。
3、对外:由较为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
(2)政治: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
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3)思想文化:法家理论的影响
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发展过程
形 巩 补充 成 固 完善
不断 加强
高度 强化
秦 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中 三公 央 九卿
中朝 外朝
三省 六部
2、目的:巩固和稳定封建统治,加强皇权。 3、废除:废宰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4、影响:(1)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导致 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3)内阁制应运而生。
(二)内阁制度的出现和完善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 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 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 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 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391件 事,即朱元璋平均一天要处理奏章 207件、411件事,以致“星存而出, 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
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特征:“主义机性户质出资的,生机产关工出系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 3.评价:性质: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社会发展趋势。
作用:对自然经济有瓦解作用,表明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为明 清文化发展和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 ①地域仅仅局限于江南、广东地区;行业上局限于丝织业等少 数生产部门; ②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发展缓慢,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 业阶段,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封建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没有改变。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
如:秦朝设御使大夫,汉设刺史;
4.注重管理的选拔
如:两汉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隋 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5.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5、中央集权化的主要表现
(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 (2)政治上:剥夺地方人事权,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军
第5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明清时期主要考点
政治: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军机处 的设置
经济:“海禁”与“闭关锁国” ;商帮 思想: 王阳明心学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文艺:明清小说、京剧 文人画
概述:古代中华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时期
【时空框架】
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
是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1、 君权与相权 含
义
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
中央集权: 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
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
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中央与地方
2、产生原因
(1)经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
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保证生产发展。
资地征阻本租 重碍主重 租其, ,义发农制发民规展展贫章的必,,因须无 商素具力 人是备购 地什那买 主么工 置些?业 田条品 庄件。。?
行闭关,禁外贸,资本发展很渺茫。闭 阻关碍锁了国国政际策市
场的扩大
资金
国内
市场
国际 市场
土地买卖制度 和高额地租吸 引商业资本买 田置地,影响 了资本的积累 。
队皇帝总揽兵权;
(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文化专制。
6、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大矛盾:
(1)表现:
① 皇权与相权;
② 中央与地方。
(2)两对矛盾的发展趋势:
①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终在明初 (明 太祖朱元璋)被废。 ② 地方服从中央,并日益依附中央。(即地方分 权,中央集权)
(3)解决两对矛盾的方式:
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4、文化:出现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传统科技
进入总结停滞阶段;文艺空前繁荣,反映封建制度的衰 落。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的色彩。
【网络特征】
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A、明朝政治
(一)废丞相,权分六部 1、原因:
(1)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2)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 大(具体原因) (3)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4)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17-18世纪东西方社会状况比较
政治
经济
对外 关系
思想 文化
中国
西方
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 18世纪中后期开始工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业革命
“海禁”“闭关锁国”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 闭目塞听,盲目自大 张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文化专制;钳制思想 思想解放
新的生产力发展 B、工场主和商人将赚来的
钱盖房买田,严重影响手工
业的扩大再生产(资本)
封建政府实行重 A、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
农抑商政策,约 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 束了资本主义萌 业生产规模;(政策)
芽的发展
B、封建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禁止海外贸易,影响手工业
发展(国际市场)
14、15世纪,西欧也是稀疏地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只比西欧晚了一两 个世纪。历史同样赋予我们发展自己的 机会,可遗憾的是几百年后,中国的资 本主义仍处在萌芽状态,已经衰落的封 建王朝最终败倒在欧洲资本主义脚下。
地位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不 职权 同
对皇权作
用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产物,无决策权。不能
对皇权制约。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分权民主的象征,总揽行政。有
助于防止专制。
【典型例题】《明史·舆服志》记载“皇帝常 服:……袍黄,……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 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 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 服者……治以重罪。”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朝( )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君臣之间等级森严 C.纺织技术水平甚高 D.中央集权由盛而衰
1、新灌溉工具的应用——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清代 风力水车 风力为动力
2、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并出现了专业生产 区域 。
二、明清经济: (一)农业
3. 农作物种类:玉米和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
明代蚕桑和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 料。
4、赋役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明中后期实施“一条
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即公元14世纪到公元19世纪)
1、明朝(1368——1644年)
1368年朱元璋建立,1644年明亡。
2、清朝(1636——1912年)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金为清。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 统治结束。
(1)从中国自身发展看,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的多民 族的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 (2)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由开放转向封闭、由领先转 向落后,与世界的差距逐渐拉大。
解析:选A。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体现 了皇权至上,本质上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故正确 答案是A。
(三)明朝地方三司分权
承宣布政使司 (民政财政) (藩司)
三司分立
提刑按察使司(监察、司法) 互不相属
(臬司)
相互牵制
都指挥使司(军政) (都司)
B、清朝政治
(四)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府 三司
中书省 枢密院 宣政院
废相 设 内阁
设军 机处
地 郡县 方制
郡国制 刺史制
州县道 节度使
路、州 县
行省 制度
设 三司
特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 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4、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1.调整中央机构
如: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
2.加强对地方控制
如:秦朝设立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
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权的中央机构,皇 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皇帝对 军政大事裁决,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地方官员会执 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 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归纳总结一】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发展
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命运与 西欧截然不同?
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比较
西欧
中国
政治环境
宽松
受压制、阻碍
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政策,鼓励 工商业贸易
重农抑商政策,限 制资本主义发展
3、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 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高考真题】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