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标准
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

目次○、总则................................................................................................................................. 1一、电镀镍检验标准............................................................................................................. 11.1 试样要求.................................................................................................................. 11.2 外观.......................................................................................................................... 11.3 镀层厚度.................................................................................................................. 21.4 结合强度.................................................................................................................. 21.5 耐蚀性...................................................................................................................... 2二、电镀锌检验标准............................................................................................................. 32.1 试样要求.................................................................................................................. 32.2 外观.......................................................................................................................... 32.3 镀层厚度.................................................................................................................. 42.4 结合强度.................................................................................................................. 42.5 耐蚀性...................................................................................................................... 42.6 白色钝化膜的存在性试验...................................................................................... 4三、装饰镀铬检验标准......................................................................................................... 53.1试样要求................................................................................................................... 53.2 外观.......................................................................................................................... 53.3 镀层厚度.................................................................................................................. 53.4 结合强度.................................................................................................................. 63.5 耐蚀性...................................................................................................................... 6四、喷漆检验标准................................................................................................................. 74.1 试片要求.................................................................................................................. 74.2 颜色.......................................................................................................................... 74.3 光泽.......................................................................................................................... 74.4 外观.......................................................................................................................... 74.5 漆层厚度.................................................................................................................. 84.6 附着力...................................................................................................................... 84.7 抗冲击性.................................................................................................................. 84.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 8五、粉末喷涂检验标准......................................................................................................... 95.1 试片要求.................................................................................................................. 95.2 颜色.......................................................................................................................... 95.3 光泽.......................................................................................................................... 95.4 外观.......................................................................................................................... 95.5 涂层厚度.................................................................................................................. 95.6 附着力.................................................................................................................. 105.7 抗冲击性.............................................................................................................. 105.8 耐溶剂(无水乙醇)性...................................................................................... 10六、铝合金化学氧化检验标准......................................................................................... 116.1 试片要求.............................................................................................................. 116.2 外观...................................................................................................................... 116.3 耐蚀性.................................................................................................................. 11七、铝合金喷砂光亮阳极化检验标准............................................................................. 127.1 试片要求.............................................................................................................. 127.2 外观...................................................................................................................... 127.3 氧化膜厚度.......................................................................................................... 127.4 耐蚀性.................................................................................................................. 127.5 封闭质量.............................................................................................................. 12八、喷砂及拉丝检验标准................................................................................................. 138.1 拉丝件.................................................................................................................. 138.2 喷砂件.................................................................................................................. 13表面处理通用检验标准○、总则0.1 零部件表面处理前应去除毛刺、飞边、划痕、氧化层等缺陷,锐边棱角倒钝。
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

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一、QPQ简介QPQ(Quenching and Tempering)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中文名称为淬火和回火。
它通过在钢中引入氮、碳等元素,增强钢的耐磨性、抗疲劳性和抗腐蚀性,同时提高钢的硬度和红硬性。
QPQ处理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石油化工等领域。
二、QPQ表面处理执行标准1. 设备与材料执行QPQ表面处理时,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如真空炉、盐浴炉、氮化炉等。
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氮气、盐浴、各种合金元素等。
所有设备和材料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
2. 工艺流程(1)预处理:对工件进行清洗、除锈等预处理,以保证表面质量。
(2)加热:将工件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常用盐浴加热或真空加热。
(3)氮化:将工件放入氮气中进行氮化处理,以引入氮元素。
(4)淬火:将工件迅速冷却至淬火温度,以形成马氏体组织。
(5)回火:将工件加热至回火温度,以稳定组织、调整性能。
(6)后处理:对工件进行清洗、抛光等后处理,以满足使用要求。
3. 质量标准执行QPQ表面处理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度:通过硬度测试,要求处理后的工件硬度符合设计要求。
(2)耐磨性:通过磨损试验,要求处理后的工件耐磨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3)抗疲劳性:通过疲劳试验,要求处理后的工件抗疲劳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4)耐腐蚀性:通过盐雾试验等方法检测,要求处理后的工件耐腐蚀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4. 安全规范执行QPQ表面处理时,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规范,以确保生产安全。
主要安全规范包括:(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处理过程中,应穿戴防护用具,防止烫伤、烧伤等事故发生。
(3)使用氮气等危险物品时,应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4)设备运行过程中,禁止触摸高温部件,防止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
(5)遵守环保法规,合理处理废气、废液等废弃物。
三、总结QPQ表面处理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表面处理环评标准

表面处理环评标准
表面处理环评标准是指对于表面处理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所参考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环评标准: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69-2004):这是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其中包含了对于表面处理项目环评的相关要求和指导。
2. GB/T 20176-2006《工业清洗剂污染物排放限值》:该标准规定了工业清洗剂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适用于表面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
3. GB 30981-2014《电镀及其它金属表面处理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电镀及其它金属表面处理行业中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4. HJ 85-2017《化学处理金属表面废气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化学处理金属表面废气的排放标准,包括了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限值要求。
5. GB 30980-2014《电镀及其它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电镀及其它金属表面处理行业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和规范旨在对表面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管
控,以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金属表面处理国家标准

金属表面处理国家标准金属表面处理是指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清洁、除锈、防锈、涂装等一系列工艺处理,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和使用寿命。
金属表面处理国家标准是对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进行规范,是保证金属制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金属表面处理国家标准进行介绍,以便于各行业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
首先,金属表面处理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的规范和要求。
例如,对于金属表面清洁处理,国家标准规定了清洁剂的种类、使用方法、清洗温度和时间等技术要求,以确保金属表面清洁度达到标准要求。
对于金属表面除锈处理,国家标准规定了除锈方法、除锈剂的选择和使用、除锈后的处理等要求,以确保金属表面除锈效果符合标准。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金属表面防锈、涂装等工艺进行了详细规范,确保金属制品的表面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其次,金属表面处理国家标准还包括对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的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的技术参数、操作要求、设备要求等内容,以确保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例如,国家标准对金属表面清洁处理的技术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清洁剂的浓度、温度、清洗时间等要求,以确保清洁效果和操作安全。
对于金属表面涂装工艺,国家标准规定了涂料的选择、喷涂厚度、固化温度等技术要求,以确保涂装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最后,金属表面处理国家标准还包括对金属表面处理质量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金属表面处理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指标,以确保金属表面处理质量可控可测。
例如,国家标准对金属表面清洁度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规范,包括视觉检测、化学试剂检测、仪器检测等内容,以确保清洁度达到标准要求。
对于金属表面涂装质量的检测,国家标准规定了涂膜厚度、硬度、附着力等指标的检测方法和要求,以确保涂装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金属表面处理国家标准是对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进行规范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金属制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表面处理标准.pptx

• SP6 常规喷砂处理 • 至少喷砂处理到面积的2/3的部分没有可见的残迹。
• SP7 扫砂除锈处理第2页/共15页
• SP8 浸酸除锈法 • 通过酸液或电解质的浸洗除去所有的锈迹和氧化皮
• • SP10 喷砂近白处理
• 喷砂处理至接近SP5标准表面至少95%没有可见的残渣。 •
第3页/共15页
Sa 2.5(SSPC SP10)标准--非常彻底的喷射清理
• Sa 2.5级标准的内容;
• 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时,表面应无可见的油 脂和污垢,并且没有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异 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 斑。可参见标准照片。
• 为了达到Sa 2.5级的第打4页/砂共15标页 准,通常采用的磨料是
第5页/共15页
第6页/共15页
第7页/共15页
第8页/页/共15页
第11页/共15页
打砂粗糙度标准,粗糙度多大合适 底材打砂后的表面粗糙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粗糙度过大时浪费油漆的用量,而 且车间底漆容易露底;粗糙度过小时影响油漆与底材的附着力。粗糙度范围控制大约在 30~80μm,最好在40~60μm之间。 粗糙度的测量工具主要有指针式测量仪和压膜式测量仪。指针式测量仪对于现场检测非 常方便,使用也很简单。压膜式测量仪检测的速度 较慢,不适合打砂现场的随时测量, 但是测得的结果可以保留存档。除此之外,还可以直接对照标准样板进行目视检测。当 用测量仪器对打砂粗糙度进行测量时,应在板面上均匀地选取测量位置,对各不同部位 的粗糙度进行检测,并针对不同的结果对打砂设备作出适当的调整。
第13页/共15页
一、 打砂的密度 打砂密度是指钢板表面被磨料切削的面积占总面积 的比例。 要达到Sa 2.5级打砂标准,打砂密度一般要达到95% 以上。打砂密度的一般检测方法为目视法,可通过 带有刻度的放大镜进行观察。
(完整版)表面处理标准汇总

试验方法标准 醋酸-盐雾试验
ASTM B287
44
试验方法标准 铜加速的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ASTM B368
45
试验方法标准 用锥形挠曲机试验附着的有机涂层的伸长
ASTM D522
46
试验方法标准 镜面光泽
ASTM D523
47
方法标准 试验色漆、清漆、喷漆和有关产品用钢板的制备
ASTM D609
ISO 8130-9
38
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确定要求的方法
ISO 9717
39
化学转化膜-铝及铝合金上的漂洗和不漂洗铬酸盐转化膜
ISO 10546
40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ISO 9227
41
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量-重量法
ISO 3892
42
试验方法标准 盐雾试验
ASTM B117
GB 14443
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
国际标准部分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号
1
色漆和清漆-试验用标准样板
ISO 1514
2
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
ISO 1518
3
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
ISO 1519
4
色漆和清漆-压痕试验
ISO 1520
5
色漆和清漆-摆杆阻尼试验
ISO 1522
6
色漆和清漆、石油和有关产品闪点的测定-闭杯平衡法
ASTM E376
69
试验方法标准 管道涂层的耐冲击性(石灰石落降试验)
ASTM G13
70
试验方法标准 管道涂层的耐冲击性(落锤试验)
金属表面处理标准说明及各种标准比较

金属表面处理标准说明及各种标准比较编写:审核:1.金属的表面处理标准GB8923-88 中国国家标准ISO8501-1:1988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SIS055900-1967 瑞典标准SSPC-SP2,3,5,6,7和10 美国钢结构涂装协会表面处理标准 BS4232 英国标准DIN55928 德国标准JSRA SPSS 日本造船研究协会标准2.各种金属表面处理标准说明2.1 金属表面处理中影响最大的标准是瑞典标准SIS 05 5900 1967,该标准最早由瑞典腐蚀研究所、美国测试和材料协会(ASTM)和钢结构涂装协会(SSPC)联合制定。
其它国家的标准,比如德国DIN 55928、丹麦DS 2019 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瑞典标准现在已经与国际标准ISO 8501-1:1988合并且由后者取代。
2.2 ISO8501则是现在普遍采用的国际标准。
美国由于科技力量的强大,SSPC/NACE是他们使用的主要标准而不使用ISO国际标准,并且随着NACE 在全球推广涂装检查培训认证,以及很多钢结构设计机构也使用这一标准,因此在中国也经常会遇到并使用SSPC/NACE标准。
2.3 中国的国家标准GB8923等效采用于ISO8501-1:1988。
3.国标GB8923-88 的除锈等级3.1 喷射或抛射除锈以字母“Sa”表示。
本标准订有四个除锈等级:3.1.1 Sa1 轻度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Sa2 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该是附着牢固的。
3.1.2 Sa2.5 非常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3.1.3 Sa3 钢材表面外观洁净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该表面应显示均匀的金属色泽。
表面处理标准

表面处理标准表面处理是指对物体表面进行一定的处理,以达到一定的要求和目的。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表面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标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谈谈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标准。
对于金属制品来说,表面处理的标准通常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清洁度、表面化学成分和表面机械性能等方面。
在生产过程中,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需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砂、喷丸、电镀、镀锌、喷涂等,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应着不同的表面处理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执行。
其次,我们来看看塑料制品的表面处理标准。
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喷涂、印刷、电镀等表面处理,以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耐用性。
对于塑料制品的表面处理,常见的标准包括表面平整度、表面附着力、表面光泽度等。
这些标准的达标与否,直接影响着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材料的表面处理标准,比如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等。
这些材料的表面处理通常涉及到特殊的工艺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执行。
比如玻璃制品的表面处理标准通常包括表面平整度、表面清洁度、表面抗压强度等,而陶瓷制品的表面处理标准则通常包括表面光洁度、表面色泽度、表面耐磨性等。
总的来说,不同材料的表面处理标准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严格执行相应的表面处理标准,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表面处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着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表面处理标准,严格执行相关要求,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产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ULIDA
文件名称表面处理检验标准确编制部门技术处
文件编号版本/版次A/1 页码13/15
(1) 依图面对照检查网板字体、字号、字高、丝印内容、丝印颜色及丝印位置尺寸是否符
合要求。
(2) 检查网板是否有破损现象。
(3) 丝印网板进行编号,以方便查询使用。
(4) 丝印网板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清洁处理后方可将丝印网板进行归位放置。
3.9.3 调配油墨:
(1)热固化性油墨,油墨型号:1300系列,稀释剂 T-1000(或开油水)。
比例:油墨比稀释剂为:100:10
(2) 焗烤固化:炉温145℃±5℃,恒温时间15分钟。
(3) QSTP系列型自干固化油墨.
(4) 油墨与硬化剂比例4:1混合均匀备加稀释剂783.比例为10~20%调合均匀。
(5) 常温(25℃)下干燥时,表干时间30分~1小时,安全硬化时间为24小时,
热固化条件:炉温120℃,时间10分钟。
注:混合后油墨粘度随时间,温度增加而增大。
25℃时可使用4H,因此注意随用随配,在允许使用时间内完成。
3.9.4 油墨类的保存期限及环境要求:
(1) 油墨的保存期,根据油墨盒上标示的有效期执行,超过有效期的油墨进行标示隔离,
不能再使用。
(2) 温度(25±5)℃;湿度30%-75%RH。
3.9.5 丝印要求:
(1) 将网板定位后,再用卡尺、卷尺检查定位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 丝印时,保证网板与料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依网板松紧)。
(3) 丝印后根据图纸/样本检查丝印字体、字高、丝印内容、丝印颜色及丝印位置尺寸是否符
合图纸/样本要求,并检查有无漏印、错印、重印、少墨、毛边、缺损、断线、飞溅及油墨污染其它部位等不良现象。
(4) 制程检验,对丝印定位尺寸每20件检查一次,若图纸未注尺寸公差,当最大的外观尺寸≥
450mm, 按照GB/T 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c级)进行;当最大的外观尺寸<450mm,按照GB/T 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m级)进行(客户有要求时按其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