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第4章及答案
数值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
第四章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
习题4-1
第四章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章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
第四章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
第四章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
第四章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
第四章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
第四章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
第四章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
第四章
习题4
习题4
习题4
习题4
8.
设A为严格对角优势阵,证明:
习题4
9. A是n阶非奇异阵,B是n阶奇异阵,试求证:
习题4
习题4
P91
P91.
x0
p0 r0
Ap0
x1
r1
p1
Ap1
x2
r2
0
3
7
30/29=
17/29=
1360/841=
1530/841=
14/9=
0.3
P91
1.034482758 0 1 8 10/29= 0.344827586
0.570796875 0.493315839 0.500166165 0.499999398 1.001438281 0.998173633 1.000074653 1.000013383 -0.49943416 -
0.500558834 0.499923587 0.500003961
w=1.03
10 29 a0 =10/29=0.344827586
2890/841=3.436385254 260100/24389=10.66464388 a1 =8381/26010=0.322222222 -289/29= -9.965517218 b0 =289/841=0.343638524
第4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返 回
第 4 章 供 电 与 用 电
练习题解答
4.1.1 某三相同步发电机,三相绕组联结成星形时的线电压为 10.5kV,若将它联结成三角形,则线电压是多少?若联结成星形 时,L2相绕组的首末端接反了,则三个线电压的有效值U12 , U23 和U31各是多少? · · · · U31= U3 -U1 · -U2 解: 星形联结时UlY = 10.5kV U3 · U 3 UlY 10.5 = kV = 6.06kV ∴UpY = · · U 1=U23 √ 3 √3 · ·-U =U 三角形联结时相电压不变, 2 3 · UlY = UpY =6.06kV L2首末端接反的相量图如图所示:
· · · 0 0 0 IL2 = I2 - I1 ( 8 . 8 30 8 . 8 0 ) A 4 . 56 105 A · · · 0 0 0 IL3 = I3 - I2 ( 8 . 8 30 8 . 8 30 ) A 8 . 8 90 A
XL= Z sin = 77.1×0.6 Ω = 46.3 Ω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4 章 供 电 与 用 电
4.3.2 某三相负载,额定相电压为220V,每相负载的电阻为4Ω,感 抗为3Ω,接于线电压为380V的对称三相电源上,试问该负载应
采用什么联结方式?负载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 I
l2
· I
l3
· I
2
· I
3
-jXC
解: 负载为不对称三相负载
· · 0 U U 220 120 2 23 · 0 I2 = Z = -jX = 8 . 8 30 A -j25 2 C
返 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税收筹划(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

第四章企业设立的税收筹划(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思考题1. 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的税收政策有何差异?参考答案:居民企业的税收政策:居民企业负担全面的纳税义务。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非居民企业的税收政策:第一,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里所说的实际联系,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等。
第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三,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是25%,对于符合税收减免政策的小微企业额,按2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适用税率为20%,减按10%的优惠税率或协定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 子公司与分公司的税收政策有何差异?参考答案:子公司因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而被所在国视为居民企业,通常要履行与该国其他居民企业一样的全面纳税义务,同时也能享受所在国为新设公司提供的免税期或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分公司是指公司独立核算的、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业务的分支机构,如分厂、分店等。
分公司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没有独立的财产权,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经营活动所有后果均由总公司承担。
设立分公司有如下税收筹划优势:一是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的资本转移因不涉及所有权变动,不必纳税;二是分公司交付给总公司的利润不必纳税;三是经营初期分公司的经营亏损可以冲抵总公司的利润,减轻税收负担。
(完整版)线性代数练习册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4-1 克拉默法则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n 元齐次线性方程组必有n 组解;B.n 元齐次线性方程组必有1n -组解;C.n 元齐次线性方程组至少有一组解,即零解;D.n 元齐次线性方程组除了零解外,再也没有其他解.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
当0D ≠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只有唯一解;B 。
当0D ≠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无穷多解;C 。
若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至少有两个不同的解,则0D =; D.若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无解,则0D =. 二、填空题1.已知齐次线性方程组1231231230020x x x x x x x x x λμμ++=⎧⎪++=⎨⎪++=⎩有非零解,则λ= 1 ,μ= 0 。
2.由克拉默法则可知,如果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0D ≠,则方程组有唯一解i x =iD D. 三、用克拉默法则求解下列方程组 1.832623x y x y +=⎧⎨+=⎩解:832062D ==-≠123532D ==-,2821263D ==-所以,125,62D Dx y D D====- 2.123123123222310x x x x x x x x x -+=-⎧⎪+-=⎨⎪-+-=⎩解:213112112122130355011101r r D r r ---=--=-≠+---11222100511321135011011D r r ---=-+-=---,212121505213221310101101D r r --=-+-=-----, 3121225002112211511110D r r --=+=---所以, 3121231,2,1D D Dx x x D D D ======3.21241832x z x y z x y z -=⎧⎪+-=⎨⎪-++=⎩解:132010012412041200183583D c c --=-+-=≠-13110110014114020283285D c c -=-+=,2322112102112100123125D c c -=-+=--, 31320101241204120182582D c c =-=--所以, 3121,0,1D D Dx y z D D D ====== 4.1234123412341234524223523211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解:2131412131111111111214012322315053733121102181231235537013814222180514r r D r r r r r r r r ---=------------+=----=-+---3214212325111511102221422518231523528110121101005110010525182733214210252823522c c D c c c c c c --------=----------+=-----=----212314113231511151112140723222150123733021101518723230132123733031284315181518r r D r r r r r r r r -----=--------------=----=------12342213111512151031224522182325111132283101101002510200251521852974265211228115127c c D c c c c c c -------=---------+=-----=----12432322111152115312125252223121135231200100215215552502714251152604c c D c c r r r r --------=----------+=----=---所以, 312412341,2,3,1D D D Dx x x x D D D D========-§4-2 齐次线性方程组一、选择题1.已知m n ⨯矩阵A 的秩为1n -,12,αα是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的两个不同的解,k 为任意常数,则方程组0AX =的通解为( D )。
习题参考答案(第4章)

a' V XH
a
4-2 用换面法求线段CD的实长和对V面的倾角。
T.CD
d1
c1 d'
X 1 c' X
d
H X1 V1
a1'
b1'
c
4-3 用换面法求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AB、CD之间的距离。
b'
d'
a'
c'
X
b
d
a
c
AB、CD间距离
4-4 已知平行直线AB、CD之间的距离为15,用换面法求cd。
15
15
a' c'
b'
d'
b
X2
பைடு நூலகம்X1
a
d
c
高校教育精品PPT
25 1
4-5 已知直线AB与CD垂直相交,用换面法求c'd'。 b'
a'
c a
b d
4-6 用换面法求点到直线BC距离,并求垂足。
a'
c'
b'
c a
A到BC距离 b
O2
4-7 已知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15,求a。 a1
R15
b1
c1
O1
a b
c a'1
c'1 c2
a2
b1' b2
高校教育精品PPT
27 3
4-11 已知直线AB与 CDE的距离为10,用换面法求ab。
c' e'
b'
a' X
人工智能教程习题及答案第4章习题参考解答

第四章不确定性推理习题参考解答4.1 练习题4.1什么是不确定性推理?有哪几类不确定性推理方法?不确定性推理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哪些?4.2什么是可信度?由可信度因子CF(H,E)的定义说明它的含义。
4.3什么是信任增长度?什么是不信任增长度?根据定义说明它们的含义。
4.4当有多条证据支持一个结论时,什么情况下使用合成法求取结论的可信度?什么情况下使用更新法求取结论可信度?试说明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一致的。
4.5设有如下一组推理规则:r1:IF E1THEN E2(0.6)r2:IF E2AND E3THEN E4 (0.8)r3:IF E4THEN H (0.7)r4:IF E5THEN H (0.9)且已知CF(E1)=0.5,CF(E3)=0.6,CF(E5)=0.4,结论H的初始可信度一无所知。
求CF(H)=?4.6已知:规则可信度为r1:IF E1THEN H1(0.7)r2:IF E2THEN H1(0.6)r3:IF E3THEN H1(0.4)r4:IF (H1AND E4) THEN H2(0.2)证据可信度为CF(E1)=CF(E2)=CF(E3)=CF(E4)=CF(E5)=0.5H1的初始可信度一无所知,H2的初始可信度CF0(H2)=0.3计算结论H2的可信度CF(H2)。
4.7设有三个独立的结论H1,H2,H3及两个独立的证据E1与E2,它们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分别为P(H1)=0.4,P(H2)=0.3,P(H3)=0.394P(E1/H1)=0.5,P(E1/H2)=0.6,P(E1/H3)=0.3P(E2/H1)=0.7,P(E2/H2)=0.9,P(E2/H3)=0.1利用基本Bayes方法分别求出:方法分别求出:(1)当只有证据E1出现时,P(H1/E1),P(H2/E1),P(H3/E1)的值各为多少?这说明了什么?么?(2)当E1和E2同时出现时,P(H1/E1E2),P(H2/E1E2),P(H3/E1E2)的值各是多少?这说明了什么?明了什么?4.8在主观Bayes方法中,请说明LS与LN的意义。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章)

第4章数据库安全性1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 .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
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3 .试述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的情况,试述TDI / TCSEC 标准的基本内容。
答:各个国家在计算机安全技术方面都建立了一套可信标准。
目前各国引用或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国防部(DoD )正式颁布的《DoD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伽sted Co 哪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 ,简称TcsEc ,又称桔皮书)。
(TDI / TCSEC 标准是将TcsEc 扩展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即《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关于可信数据库系统的解释》(Tmsted Database Interpretation 简称TDI , 又称紫皮书)。
在TDI 中定义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需满足和用以进行安全性级别评估的标准。
TDI 与TcsEc 一样,从安全策略、责任、保证和文档四个方面来描述安全性级别划分的指标。
每个方面又细分为若干项。
4 .试述T csEC ( TDI )将系统安全级别划分为4 组7 个等级的基本内容。
答:根据计算机系统对安全性各项指标的支持情况,TCSEC ( TDI )将系统划分为四组(division ) 7 个等级,依次是D 、C ( CI , CZ )、B ( BI , BZ , B3 )、A ( AI ) ,按系统可靠或可信程度逐渐增高。
这些安全级别之间具有一种偏序向下兼容的关系,即较高安全性级别提供的安全保护包含较低级别的所有保护要求,同时提供更多或更完善的保护能力。
第4章 习题及答案

(一)1.目的练习逐步结转分步法及成本还原。
2.资料某企业A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生产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生产成品,交半成品库验收,第二车间按所需半成品数量向半成品库领用;第二车间所耗半成品费用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两个车间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该企业采用按实际成本结转的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A产品成本.第一、第二两个车间月初、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及本月生产费用资料见“产品成本明细账”;自制半成品月初余额、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半成品交库数量及本月第二车间领用自制半成品数量见“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解:产品成本明细账车间名称:第一车间产品名称:半成品A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半成品名称:半成品A 单位:件产品成本明细账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二)1.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综合结转分步法.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三个生产步骤进行生产。
该企业设有第一、第二、第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由这三个车间顺序加工而成。
成本计算采用综合结转法。
原材料在第一车间开始加工时一次投入,半成品不通过中间仓库收发,上一步骤完工后全部交由下一步骤继续加工。
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
该企业本年5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表1、表2所示。
表1产量记录表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费用表3产品成本计算单135070÷(88+16)=1298。
75 24960÷(88+16×50%)=260 19200÷(88+16×50%)=200表4产品成本计算单173890÷(8050%)=326。
6表5产品成本计算单244450÷(96+4)=2444.5 34300÷(96+4×50%)=350 23520÷(96+4×50%)=240表6(三)1.目的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平行结转分步法.2.资料某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甲半成品,交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乙半成品,交第三车间生产丙产成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A.会计成本 B.隐成本C.机会成本 D.边际成本2.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A.总成本曲线 B.生产函数C.生产可能性曲线 D.成本函数3.正常利润()A.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B.是经济利润的一部分C.不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D.与企业决策不相关4.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C.长期成本 D.总成本5.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固定成本 B.机会成本C.平均成本 D.隐成本6.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A.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 B.一直趋于减少C.一直趋于增加 D.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7.固定成本是指()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B.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C.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D.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8.下列有关厂商的利润、收益和成本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收益多、成本高,则利润就大 B.收益多、成本高,则利润就小C.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大 D.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小9.收益是指()A.成本加利润 B.成本C.利润 D.利润减成本10.平均收益是指()A.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 B.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C.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D.总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差额1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B.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边际收益于边际成本没有关系12.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使()A.总利润减少 B.总利润增加C.对利润无影响 D.使单位利润减少13.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A.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B.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固定不变的C.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D.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1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品价格C.可否调整产量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15.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而言,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而开始递减时,边际产量处于()A.递减且边际产量小于零 B.递减但是边际产量大于零C.边际产量等于零 D.无法确定边际产量值16.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A.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B.总产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C.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 D.边际产量等于零17.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B.平均产量处于递减阶段C.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 D.总产量处于递减阶段18.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A. 20 B. 100 C. 120 D. 2519.当劳动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A.平均产量是递减的 B.平均产量为零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为负20.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C.与横轴相交 D.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21.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平均产量增加 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平均产量不变 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D.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23.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A. 3<L<8 B. 5<L<8C. 3<L<5 D. 0<L<524.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时,生产处于()A.劳动投入的第I阶段 B.劳动投入的第II阶段C.劳动投入的第III阶段 D.资本投入的第I阶段25.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一种投入要素如果过量使用()A.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 B.会使边际产量减少,直到等于零时为止C.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但不会等于零D.总产量能继续保持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小2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A.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按同一比例变化B.生产函数中只有一种投入要素C.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D.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诸变量的指数之和小于127.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曲线是()A.无差异曲线 B.等成本曲线C.等产量曲线 D.生产可能线2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C.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D.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29.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A.两种要素投入的比率B.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C.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的比率D.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30.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31.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A.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32.如果价格不变,只是改变企业在投入要素上的总支出,就会使等成本曲线()A.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B.向逆时针方向转动C.发生平行移动 D.发生移动,但不一定是平行移动33.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一定是()A.等成本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 B.等产量曲线与等利润曲线的切点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 D.等产量曲线与等收入曲线的切点34.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是()A.MPA/PA < MPB/PB B.MPA/PA > MPB/PBC.MPA/PA = MPB/PB D.MPA=MPB35.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A.无差异曲线 B.消费可能线C.收入消费曲线 D.生产扩展路线36.在短期,全部总成本等于()A.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B.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C.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37.平均成本等于()A.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边际成本之和B.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C.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D.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38.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A.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39.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40.当边际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时()A.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 B.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现递增状态C.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D.总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41.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其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定是()A.上升 B.既不上升,也不下降C.下降 D.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42.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
那么TVC为()A. 30000 B. 5Q-Q2C. 5-Q D. 30000/Q43.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
那么TFC为()A. 30000 B. 5Q-Q2C. 5-Q D. 30000/Q44.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
那么AVC为()A. 30000 B. 5Q-Q2C. 5-Q D. 30000/Q45.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
那么AFC为()A. 30000 B.5Q-Q2C. 5-Q D. 30000/Q46.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商的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A.300 B.100C.200 D.50047.假定总成本函数为TC=16+5Q+Q2,说明这是一条()A.短期成本曲线 B.长期成本曲线C.A、B都对 D.无法确定48.在长期平均成本线的递增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A.右端 B.左端C.最低点 D.无法确定49.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成本等于2.5元。
在这一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DA.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小于平均成本B.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大于平均成本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小于平均成本D.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大于平均成本50.如果某厂商的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5元 B.15元C.10元 D.20元二、多项选择题1.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有()A.劳动 B.资本C.土地 D.企业家才能 E.利润2.总收益大于总成本的部分叫()A.经济利润 B.贡献利润C.超额利润 D.利润E.正常利润3.固定成本是指厂商()A.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生产要素的费用B.在短期内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支出C.厂房及设备折旧等不变生产要素引起的费用D.长期固定不变的成本E.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支出4.由于总产量等于所有边际产量之和,所以()A.在边际产量曲线上升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B.在边际产量曲线上升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C.在边际产量曲线下降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D.在边际产量曲线下降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E.在边际产量曲线下降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下降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是()A.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B.扩大固定资本的存量C.保持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变,只改变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D.边际产量递减发生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E.以上说法都对6.边际技术替代率()A.是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B.是在产出量变动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C.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D.是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E.是负的,并且呈递增趋势7.属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的有()A.等产量曲线凹向原点B.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C.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其中每一条代表一个产值,并且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大D.等产量曲线互不相交E.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交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等产量曲线上某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曲线上该点斜率值B.等产量曲线上某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曲线上该点斜率的绝对值C.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