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试题1(含答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基础练习【18】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基础练习【18】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答案)

双基限时练(十八)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选择题1.下列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既有风灾又有水灾损失的是( )A.寒潮B.台风C.水旱灾害D.龙卷风解析寒潮一般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或冰冻天气,但不会造成水灾;龙卷风是由强对流运动发展而成的小尺度天气系统,影响范围较小,造成大风灾害,但一般不会造成水灾;水旱灾害就是洪水和干旱,没有风灾;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台风过境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

登陆后,可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

答案 B2.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A.地势低洼,曲流多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C.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D.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解析图示地区为荆江河段,地势低洼,曲流多,排水不畅。

答案 A3.下列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大西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B.短时间的大暴雨不会造成洪涝灾害C.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干旱和洪涝是造成我国农田受灾面积最大的气象灾害解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短时间的大暴雨也会造成洪涝灾害;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答案 D4.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寒潮 B.春旱、伏旱C.火山、地震 D.滑坡和泥石流解析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事件时有发生;人类乱砍滥伐森林、围湖造田等活动,会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相对来说,人类对台风、寒潮、干旱、火山、地震的影响较小。

答案 D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频次高的原因是(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运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季风环流控制下导致多发的气象灾害是( )①火山②旱涝③地震④台风⑤风暴潮⑥泥石流A.②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⑤⑥D.②③④5~6.解析第5题,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水旱灾害、地质灾害频繁。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一活规范训练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含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一活规范训练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含答案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危害1、2、3、4、5、613、14、15中国的洪涝灾害7、8、9、10、11、1216、1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某湖区的变化图”,回答1~3题。

1.该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地质灾害-洪涝B.气象灾害-旱灾C.海洋灾害-海啸D.生物灾害-蝗虫2.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

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减少3.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

①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②气候复杂多样③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④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本题组旨在考查对干旱现象的认识和旱灾的危害。

图中展示的是干涸湖泊的景象,是长期无降水、无河流注入,湖泊失去补给水源所致,属于气象灾害。

第2题,干旱使河流、水塘、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第3题,我国降水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降水过分集中在夏秋两季,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且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造成一些地区在不同季节交替出现较大范围的水旱灾害,并且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也使沿海某些地区经常发生水灾。

答案 1.B 2.B 3.D读下图,完成4~6题。

4.如图所示,土石崩塌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暴雨B.泥石流C.滑坡D.地震5.河道被阻塞之后,在河流的上游河段将会形成()。

A.堰塞湖B.水库C.水坝D.水流变小6.图示现象发生后,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是()。

A.取走堵塞河道的土石B.可在土石坝的基础上,建设水库C.开挖新的河道D.疏散下游两岸的居民解析该题目是以堰塞湖形成原理景观图为情境,考查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与治理。

该题组的解题关键是读图提取有用的信息。

如“土石崩塌,阻塞河道”和“河川的水流变小了”文字等信息。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试卷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试卷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试卷选择题下列有关地震的正确叙述是下列资源中,与其它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特别显著的是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人类活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正确的是关于地质灾害防御的叙述,正确的是在亚欧大陆上,受寒潮、水旱灾害等气象灾害影响最频繁的地区是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台风来临时,风速和暴雨强度最大的地方是目前,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正确的是暴雨形成一般应具备的条件是①强冷空气南下②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③反气旋控制④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⑤气温较高⑥长时间受锋面或气旋控制我国暴雨洪涝主要发生在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下列属于我国滑坡、泥石流频发的地区,正确的是下列各种地质灾害中,对人类影响和危害最大的是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综合题台风、飓风多会给影响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台风、飓风都属于_____气旋中强度最大的一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其中发生在_____洋上的称为台风,发生在_____洋上和_____洋上的称为飓风。

2台风、飓风形成在_____或_____海面,温度在_____℃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气旋,在北半球是_____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是_____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3台风、飓风灾害主要由___、___、___等组成。

图2中A区域的名称叫_____,其中心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上升还是下沉,天气状况是_____。

图中最大风速、最强暴雨出现在图中的_____区域。

4某日,台湾受台风影响,其风向为西北风,则此时台风中心大约位于台湾的:1.2021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2.宇宙中的地球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3.中国地理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4.全球气候变化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测试1、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包括①气象灾害②地质灾害③农业灾害④林业灾害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下列现象体现群发性的是A全球变暖――沙尘暴――地震B火山――台风――干旱C寒潮――酸雨――南极臭氧空洞D台风――洪涝――水土流失3、关于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新-课 -标-第- 一-网A台风有时也会带来洪水和洪灾B我国的各种气象灾害中,受灾面积最广的是洪水C我国冬半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D形成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和锋面系统4、从全球范围来看,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首位的自然灾害是A地质灾害B滨海地区的风暴潮C臭氧层空洞的形成D气象灾害5、我国东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势西高东低,水流湍急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强弱不同C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D台风的影响所致6、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加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是说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于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7、下列属于防治洪灾的非工程措施的是A修筑堤坝,整治河道B兴修水库,退耕还湖C开挖分洪道D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控制滥砍乱伐8、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__地区的__现象,其发生的时间是____中旬,长达一个月之久。

A长江中下游梅雨6月B黄河中下游锋面雨7月C东北地区锋面雨8月D东南沿海台风雨5月8、关于暴雨和洪涝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是全球每年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B我国的各个地区都会有暴雨的出现C锋面和气旋都会产生暴雨D短时间的大暴雨不会产生洪涝灾害9、下列情况能导致洪灾的是①地表径流不能为河道容纳②冰凌阻塞河道③冰雪融化江河水位陡涨以致河堤决口④反气旋天气长期影响A①②B①C①②③D①④X|k |B| 1 . c|O |m10、将长江三峡工程的防洪定为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主要是因为①长江流域地处湿润地带,降水丰富,大雨成灾,小雨也成灾②长江流域沿岸人口城市密度大,常受洪水侵袭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③长江流域能源供应尚未出紧迫局势④长江流域荆江河段的泄洪能力弱,采取其他防洪措施效果不明显,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1、分析下表资料,回答问题百年来洞庭湖淤积情况(1) 洞庭湖的上述变化对长江防洪有何影响?(2) 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答案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答案
三、洪灾的形成原因 • • • • • • • • • • 2、(2)滑坡 泥石流(3)洪灾加剧 3、汇水 排水 汇水 排水 地面坡度 土壤含水量 植被覆盖率 大 高 低 通畅程度 河道顺直程度 直 通畅 大 4、低洼 密集 发达 5、速度加快 水土流失 减小 调节 不足 四、 1、水库 堤坝 河道 2、灾害 滥砍乱伐
合作探究
1、世界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为人员伤亡和 经济损失两个方面,除此以外,自然灾害还会造成难以 估量的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导致秩序混乱和社会动荡, 加重贫困和粮食短缺等不安全状况,阻碍地区可持续发 展目标的实现。 2、 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海啸…. 3、原因:(1)自然原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 害频繁;山区面积广大,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多发。 (2)人为原因:我国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湖 造田、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经济活动普遍存在。 特点:类型多、频率高、强度大、分布范围广、地域 差异大。
4、原因:持续不断地强降水、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 围湖造田导致蓄水能力下降,乱占河道…… 危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房屋建筑物等设施、农田被淹 没…… 措施:加强天气监测、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下游地区减少围 湖造田、禁止乱占河道、疏通河道…. 5、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受台风的影响,短时间带来大量 降水,造成洪涝灾害。 (3)近年来,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 剧了洪涝灾害。 (4)人为原因: • <1>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 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2>围湖造 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 <3>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试题含解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高一地理试题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试题含解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高一地理试题

课时训练20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基础夯实1.下列事件或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B.美国西北部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C.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一是以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必须造成人类生命或财产损失。

A 项有自然异变但不会影响人员伤亡或财产安全;C、D两项虽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毁、资源破坏,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属人为灾害,而不属于自然灾害。

2.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

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地震持续时间最短,干旱持续时间最长。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称为暴雨。

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完成第3~4题。

(导学号51390117)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具有相关性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4.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A.4—9月B.5—11月月 D.6—8月3题,从图中看,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

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具有相关性。

洪水成因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三种洪水均可发生。

平原洪水多于山区。

第4题,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暴雨集中在每年的4~9月。

4.A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第5~6题。

(导学号51390118)5.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6.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在()。

A.人口稀少的地区B.经济落后的地区D.高原和盆地5题,P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Q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旱彼涝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进退导致的锋面雨带的南北推移。

湘教版高一地理1《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卷

湘教版高一地理1《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卷

湘教版高一地理1《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卷读我国某类自然灾难显现频次(单位时刻显现的次数)图,完成1~2题。

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难是()A.洪涝B.台风C.洪涝D.寒潮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难多发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答案】 1.A 2.B3.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水必定造成洪灾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缺失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显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答案】C阻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4~5题。

4.依照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刻能够推断,在一样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刻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5.假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至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答案】 4.B 5.C6.以下关于洪水形成缘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强降水是形成洪水的重要缘故B.冰雪融解、冰凌堵塞河道能够形成洪水C.滑坡、泥石流不可能形成洪水D.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堤坝溃决也可形成洪水【答案】C下图为我国要紧滞洪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B.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C.都位于河谷地带D.都位于北方地区8.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要紧缘故是()A.人口稀少B.降水量少C.河网密度小D.平原面积小【答案】7.A8.B9.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刻,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缘故。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要紧措施。

【答案】(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双基限时练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双基限时练 湘教版必修1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选择题1.下列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既有风灾又有水灾损失的是( )A.寒潮B.台风C.水旱灾害D.龙卷风解析寒潮一般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或冰冻天气,但不会造成水灾;龙卷风是由强对流运动发展而成的小尺度天气系统,影响范围较小,造成大风灾害,但一般不会造成水灾;水旱灾害就是洪水和干旱,没有风灾;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台风过境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

登陆后,可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

答案 B2.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A.地势低洼,曲流多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C.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D.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解析图示地区为荆江河段,地势低洼,曲流多,排水不畅。

答案 A3.下列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大西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B.短时间的大暴雨不会造成洪涝灾害C.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D.干旱和洪涝是造成我国农田受灾面积最大的气象灾害解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短时间的大暴雨也会造成洪涝灾害;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答案 D4.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寒潮 B.春旱、伏旱C.火山、地震 D.滑坡和泥石流解析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事件时有发生;人类乱砍滥伐森林、围湖造田等活动,会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相对来说,人类对台风、寒潮、干旱、火山、地震的影响较小。

答案 D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频次高的原因是( )①特殊的地理位置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运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季风环流控制下导致多发的气象灾害是( )①火山②旱涝③地震④台风⑤风暴潮⑥泥石流A.②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⑤⑥D.②③④5~6.解析第5题,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水旱灾害、地质灾害频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我国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B、地震C、台风D、寒潮
2、预防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有
A.、修筑堤坝和植树造林 B、修筑梯田和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和分洪区
D、跨流域调水和修整土地
3.我国的洪水灾害
A.. 多发生在西部地区
B. 多发生在东部地区
C. 多发生在春季
D. 多发生在冬季
4.人类的下列行为不会加剧洪灾的是
A.. 破坏流域内植被
B. 大规模围湖造田
C. 修建水库
D. 建筑物占据河道
5.对农业生产来说,寒潮危害最大的是
A.. 早春季节
B. 盛夏季节
C. 早秋季节
D. 寒冬季节
6、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河道
7、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A..植树造林 B.蓄洪泄洪 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
8、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9.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寒潮、泥石流等
B.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多地震、火山、泥石流构成的灾害系统
C.各种地质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D.地质灾害是自然形成的,具有突发性,无法预测和防御
10下列各种地质灾害中,对人类影响和危害最大的是()
A..地震
B. 火山
C.滑坡
D. 泥石流
11.下列属于我国滑坡、泥石流频发的地区,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新疆天山地区
12.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上升,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 B.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
C.风化、侵蚀作用增强 D.全球气候变暖,降雨时空分布更不均衡
13.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A..山体崩塌——地震——海啸
B.火山喷发——暴雨——全球气候变暖
C.台风——泥石流——山洪暴发
D.滑坡——水土流失——疾病蔓延
14.下列影响地震结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和火山 B.暴雨和泥石流
C.洪涝和台风 D.滑坡和沙尘暴
二.综合题
2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

读图填空并回答:(2003年上海卷)
11)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A. 洪水 B 风暴潮 C 干旱 D 水土流失 E 泥石流 F 台风
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 共有的自然灾害是(多项选择);在地区II内、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3)试列举我国防灾抗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两件。

_ 1、选择图中字母填空:
①全国多雨中心5月在______,6月在______,7、8月在______。

②雨季开始最晚的在______,雨季结束最晚的在______,雨季最长的在________。

③有梅雨的地区是______,春旱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是______,有伏旱的地区是______。

2、我国旱涝灾害较为严重,其自然原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

夏季风特强的年份往往造成____涝____旱。

3、在图中用笔绘出季风区和非季风的界线,并注明界线所通过的山脉名称。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C B C A. B C D A.
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B C C B
16 (1)A.;C;A.BCF;C、D;E (2)DE;CF;A.B (3)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防等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排水通道)
17 (1) D C A.B;A.B D D;C B C (2)季风不稳定北涝南旱(3)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