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胡在秦腔中的应用
浅谈“秦派二胡”的风格及演奏手法

浅谈“秦派二胡”的风格及演奏手法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特色也当然成为一个地域的招牌。
深厚悠久的三秦文化底蕴,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创造之后得以形成风格韵味独特且代表性极强的陕西地方音乐文化。
正是借鉴并汲取陕西地方音乐中的精髓,秦派二胡这一艺术流派在音乐文化的长河中逐渐蕴育、形成并且得到了现在广泛的发展。
代表性极强、风格特点浓郁、音乐语言生动富有个性,这些都是秦派二胡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演奏特色。
1.音阶特点陕西的戏曲及民间音乐的音阶中,有一种特殊的音律现象,即”4、7“二音的音高不同于平均律的音高;4比平均律的4高,但还不到#4;故以↑4表示。
而7比平均律的7要低,但未到7,故以↓7表示。
秦派风格受了秦腔及眉户等戏曲的影响,形成了“欢音”与“苦音”二种调式音阶,两者的区别就是所强调的特性音不同。
(1)欢音又叫花音、硬音,其特点是在乐曲中强调使用3、6二音,形成了欢快、明朗的色彩,常用于表现喜悦、欢腾的气氛。
其音阶排列如下:5671235其运用的曲目有《秦腔主题随想曲》、《秦川小曲》、《丰收道情》……等等。
*例《秦腔主题随想曲》(2)苦音又叫哭音、软音。
是陜西最有代表性的调式,其特点是在乐曲中强调使用4、7二音,形成了深沉、高亢的色彩,用於表现怀念、悲伤及凄凉的情感。
其音阶排列如下:56b71245其运用曲目有《秦腔主题随想曲》、《渭北叙事》、《陕北抒怀》……等等。
*例《秦腔主题随想曲》2.旋律特点秦派二胡的旋律中,旋律一般都是下行级进,上行跳进,这种旋法与陕西的地方方言有关。
下行级进一般以五度下行运\用的最多;而跳进音成以四度、五度、七度最为普遍,而八度以上的跳进也常看见。
在秦派的二胡曲中,有些是以陜北民歌為素材,而乐曲中以四度跳进较值得我们去注意;在部分乐曲中会运用到带有经过音的四度,如 2 3 5 、6 1 2 其中3和1即为经过音,这种带有经过音的四度跳进,使的旋律较为稳定,甚至使得旋律更细腻,更能表达情意。
二胡在戏曲伴奏里的作用浅析

二胡在戏曲伴奏里的作用浅析作者:李菲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9期【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二胡在戏曲伴奏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首先对二胡戏曲伴奏相容作用进行分析,然后探究二胡伴奏在表现戏曲艺术的区分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观点,希望能为同行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二胡;戏曲伴奏;作用;分析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77-01一、二胡戏曲伴奏相容作用(一)和其他乐器在伴奏的过程中体现情趣性。
目前来说,戏曲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较广阔的文化形态,不仅呈现出复杂性,同时也存在多样性。
不管哪一种乐器的伴奏方式,都应该充分融入到戏曲乐队中或者特定戏曲中,但是在我国的戏曲演绎以及变化中,情趣一直都被放在相对比较重要的位置,比如:应用传统评判标准对戏曲乐队在伴奏过程中的效果进行鉴赏,而二胡在演奏的过程中主要结合的是弓弦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对戏曲音色效果进行充分展示,并且创造出有灵感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音色介质渲染戏曲背后的故事。
(二)和其他乐器在伴奏过程中体现相融性。
由于戏曲在伴奏的过程中存在不同,就会进一步体现出戏曲唱腔特点存在的差别,而不同乐器的器乐性也各不相同,我们应该对此重视。
大多数情况下,以二胡为主演器乐对戏曲进行演奏时,会进一步将唱腔自身的特点充分提炼出来,合理地借鉴戏曲风格技巧,目的在于有效地突出二胡的特点。
二胡比较独特的地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音乐,二是音色。
(三)二胡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包容个人情感以及故事背景。
在对二胡戏曲作品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作曲家只有在对民间戏曲音乐特点进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对其进行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将艺术情操和艺术个性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然后再进行创作。
这是作曲家个人智慧的产物,它不仅表现出戏曲风格,同时还体现作曲家在审美上的追求,个人的思想情感相对来说也比较深刻。
二、二胡伴奏在戏曲艺术中的区分作用(一)具有着情趣展现方面的作用。
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情感魅力分析

二胡在戏曲伴奏中的情感魅力分析■ 杨 丽摘 要:二胡属于弓弦乐器的一种,作为传统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其艺术表现力较为丰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但二胡的演奏手法较为复杂,因素多变,不仅能展现活泼曲目,也能抒发情感,彰显地域特色,表现范围较为广泛。
想要演奏好二胡曲目,需要深刻了解如何在二胡伴奏中通过情感传达二胡的乐曲魅力,使听众获得情感共鸣。
关键词:二胡;戏曲伴奏;情感魅力作为我国传统的古典乐器,二胡在戏曲乐队伴奏中不仅是简单的衬托,还具有承上启下的引领作用,在黄梅戏、越剧、豫剧、评剧、沪剧、粤剧等剧种中二胡都是主要的伴奏乐器。
如锡剧《双推磨》《庵堂认母》《庵堂相会》豫剧《朝阳沟》《小二黑结婚》等著名的曲目中,二胡都有独特的表现。
本文深层次地解析二胡伴奏的风格特点,以便在伴奏实践中发挥二胡的演奏优势,增强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情绪转变,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起到辅助唱腔的作用。
一、运用“八法”传达情感二胡在戏曲伴奏中传达情感的方式有所不同,多是通过“二胡八法”的运用来提高戏曲音乐节奏,发挥二胡独有的艺术魅力。
通过“拉、弓”等方式以及娴熟的演奏技巧,确保演奏循序渐进,展现乐曲的音律之美,展现乐曲以及人物的情感变化。
如在曲剧《卷席筒》中,演唱“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段时,二胡伴奏采用的是托腔保调的伴奏技法,与唱腔旋律相互融合,营造出凄凉、悲痛的场景,也烘托了剧情,通过人物情感传达出曲牌唱腔的动人之处,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尤其是在戏曲的高潮,运用二胡伴奏更能体现出人物的情绪变化,比如悲伤、愤怒等。
二胡伴奏需要演奏者准确把握剧情发展以及场景需求,运用不同演奏手法引出人物情感,激发听众兴趣,烘托戏曲效果,渲染环境氛围[1]。
再如在锡剧《双推磨》《庵堂认母》《庵堂相会》中,伴奏要根据唱腔的节奏来展开,不能单纯地运用快弓,而伴奏1/4唱腔时,要突出一个“活”字,如果有两小节以上的长音时,可以用一些节奏音型或者加花。
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

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秦腔主题随想曲》是一首极具艺术特色的二胡曲。
这首曲子采用了秦腔的主题,并结合了随想曲的形式,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技巧。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探寻其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优秀的二胡曲目。
我们来谈谈《秦腔主题随想曲》的音乐特点。
这首曲子首先以秦腔的音乐元素为主题,秦腔是中国戏曲的一种,来源于陕西地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浓烈的戏剧性。
在《秦腔主题随想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秦腔的音乐特点,如悠扬的旋律、扣人心弦的音调、以及强烈的节奏感。
曲子还融入了随想曲的形式,展现了流畅、自由的音乐结构和丰富的变化。
我们来探讨《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表现手法。
这首曲子在演奏技巧上要求极高,旋律跌宕起伏,需要演奏者具备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出色的表现力。
演奏者需要通过变化的音色和强烈的情感来表现秦腔的戏剧性和情感张力,同时又要保持随想曲的流畅和自由。
在演奏技巧上,曲子涵盖了丰富的音乐手法,如琵琶音、双弦音、颤音等,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敏捷的手指。
我们要谈论曲子的情感表达。
《秦腔主题随想曲》展现了丰富的情感,旋律中融入了忧郁的哀思、激越的豪情,以及悲壮的气魄,完美地表现了秦腔戏曲的情感特点。
演奏者需要通过音乐来表达曲子所带来的愁怨、豪迈和悲壮,需要运用自己的情感和技巧来演绎出曲子所带来的丰富情感,这对演奏者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要求极高。
我们提及这首曲子的艺术意义。
《秦腔主题随想曲》不仅在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这首曲子是对中国传统音乐和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它将古老的秦腔音乐元素和现代的音乐形式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华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音乐传统。
这首曲子也是对二胡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力的挑战和考验,是对二胡艺术水平的提高和促进。
浅谈秦腔二胡的表现力与演奏艺术

有 非 常 大 的表现 空 间 ,在戏 曲音 乐 伴 奏 中 能够 最 大 限 度 点 ,但 又不 是 降 7 ,所 以我们 叫它们 微 升 4 ,微 降 7 。总 地 发挥 出来 ,在 戏 曲音 乐伴 奏 中能 够 将 戏 曲音 乐 辗 转 承 之 ,秦 腔音 乐 中 的这 两个 特 性 音 的音 准 问题 ,具有 特 殊
对 于二 胡 演 奏 员极 为重 要 ,不 能 依 赖 板 胡拉 什 么 你 就 跟 加 强 剧 情 气 氛 、配 合 演 奏 的表 演 、描 写 典 型 环 境 方 面
什么, 而 是要 能 准确 地演 唱 唱腔 , 这样 伴 奏起来 就 更 准确 , 有 着 特 殊 的 作 用 。 而板 鼓 与 二 胡 和其 它 伴 奏 乐 器 有 着 更 自如 。秦 腔 二胡 伴 奏 者 特 别需 要 明确 伴 奏和 唱腔 的 关 密 切 的 联 系 ,这 主要 表 现 在 起 、转 、收 几 个 方 面 。 不 系 。板 胡 可 以 说是 有 着 代 表 秦腔 剧 种 风 格 特点 的主 要 伴 管 有 无 指 挥 ,二 胡 演 奏 员 都 必 须 熟 悉 掌 握 打 击 乐 的 板
奏 乐 器 ,而二 胡 又 是 主 奏乐 器 板 胡 的伴 奏 乐器 ,它对 于 头 铜 器 以及 打 击 乐 的各 种 点 法 , 当乐 曲 或 唱 腔 根 据 剧 唱腔 而 言 仍 是 伴 奏 ,而 不是 演 奏 或 独 奏 ,它 和 唱 腔 的关 情 需 要 转 换 节奏 时 ,二 胡 与打 击乐 统 一 节 奏进 行 转 换 。
中图分 类号 : J 6 3 2 . 2 1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 ) ( 】 7 一 O 1 2 5 ( 2 0 1 7 ) 1 1 — 0 1 0 1 — 0 1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

由《秦腔主题随想曲》看陕西风格二胡曲的演奏特色清浦中学艺体处徐成林提要:二胡演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显示出了它所特有的表现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下,二胡演奏方面自然形成了各个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
陕西风格二胡曲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予人们美的感受。
为了更好的体现出陕西风格二胡曲的特色,本文就此浅谈一下秦地戏曲音乐、秦腔中的“欢音”与“苦音”和二胡演奏技巧对陕西风格二胡曲演奏特色的影响。
关键词:陕西风格秦地戏曲音乐秦腔欢音秦腔苦音演奏技巧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
不同的地域民族造就了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
一种音乐文化的诞生与它赖以形成、发展的地域、风土人情、民俗是分不开的,它代表着一方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乃是古秦地。
历史上,从西周到唐共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为这里沉淀了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
由于秦地的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特殊以及秦人的直率性格、质朴语言渗透在秦地的音乐文化中,所以秦地的音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秦地艺术是多种多样,就戏曲而言,秦腔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一门融音乐、舞蹈、诗歌、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二胡作为从属伴奏乐器,在秦地音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的出现。
使二胡走出了以伴奏为主的从属地位,担当起独奏角色。
从此,二胡演奏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一、秦地戏曲音乐对陕西风格二胡曲的影响提及二胡,人们不难想到乐曲《二泉映月》,闻名中外的《二泉映月》乃是民间音乐大师华彦钧的传世之作,这首乐曲不管从演奏技巧还是艺术风格方面,都与当地的江南丝竹、锡剧等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
这就说明人们对本土乡音及传统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而陕西二胡艺术的发展,也是在秦地戏曲音乐中孕育而生的。
在众多的陕西二胡艺术作品中,其音调素材、旋律技法与当地戏曲有着直接关系。
它们大都吸取了秦地戏曲音乐的精髓,形成了陕西二胡艺术发展的主要形态特征和演奏风格。
《秦腔主题随想曲》被誉为“秦派音乐”的代表作品,是赵震霄和鲁日溶先生于一九五八年以秦腔曲牌为素材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后改为二胡独奏曲。
课文秦腔的艺术特色

课文秦腔的艺术特色秦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起源于陕西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秦腔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特色秦腔的音乐特色主要表现在旋律、节奏和乐器上。
秦腔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有力,乐器使用丰富多样,如二胡、琵琶、笛子、锣鼓等。
其中,二胡是秦腔的主要乐器之一,它能够表现出秦腔的悠扬、婉转、激昂等不同情感。
二、唱腔特色秦腔的唱腔特色主要表现在声腔、音调和唱腔技巧上。
秦腔的声腔清亮、柔和,音调高低起伏,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人物性格。
同时,秦腔的唱腔技巧也非常独特,如“抹脸”、“拍板”、“打拍子”等,这些技巧能够增强唱腔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三、表演特色秦腔的表演特色主要表现在形体、语言和动作上。
秦腔的演员要求身形挺拔、动作协调,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气质和性格。
同时,秦腔的语言也非常独特,使用的是陕西方言,能够增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此外,秦腔的动作也非常精彩,如“跳高”、“跳马”、“翻身”等,这些动作能够增强表演的视觉效果和观赏性。
四、文化内涵秦腔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剧情、人物和情感上。
秦腔的剧情多以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为题材,能够反映出陕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秦腔的人物形象也非常丰富多彩,有英雄、美女、恶人、善人等不同类型的人物,能够展现出不同的人性和社会现实。
同时,秦腔的情感表现也非常丰富,能够表现出爱情、亲情、友情、仇恨等不同情感,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秦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秦腔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音乐、唱腔、表演和文化内涵上,这些特色使得秦腔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浅谈秦腔二胡的表现力与演奏艺术

浅谈秦腔二胡的表现力与演奏艺术作者:朱桥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2期【摘要】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是秦腔乐队里的主要伴奏乐器,它属于秦腔乐队三大件的主要包腔乐器之一,在戏曲音乐伴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二胡伴奏;戏曲音乐;秦腔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01-01在秦腔音乐的演奏中,不论出现在独奏部分还是齐奏部分,二胡都有着非常好的表现力,它是把表现在音乐中的形象、感情和情绪表达出来的最有感染力的一种乐器,和秦腔板胡前后呼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由于其发音和人声较为相似,因此在戏曲二胡伴奏方式上有非常大的表现空间,在戏曲音乐伴奏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戏曲音乐伴奏中能够将戏曲音乐辗转承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胡在戏曲音乐中对戏曲情感的表现力尤为重要,尤其是那些情感深沉让人动容的悲伤旋律和让人荡气回肠的作品,二胡都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戏曲中人物的情感强弱及内心世界,二胡能将其表现得尽善尽美,感受到作品的悲欢离合。
一、板胡和二胡的包腔演奏在秦腔音乐中,板胡和二胡是主要的包腔乐器,二胡怎样和板胡紧密合作、前呼后应,这就需要二胡演奏员学习其主奏乐器板胡的演奏手法,聆听板胡包腔的韵味,在演奏戏曲唱腔时,不能单靠谱面演奏,而是需要灵活的演奏手法,力争与板胡演奏者做到密切配合,从而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
在传统戏曲中除了学习板胡的演奏手法,熟悉唱腔对于二胡演奏员极为重要,不能依赖板胡拉什么你就跟什么,而是要能准确地演唱唱腔,这样伴奏起来就更准确,更自如。
秦腔二胡伴奏者特别需要明确伴奏和唱腔的关系。
板胡可以说是有着代表秦腔剧种风格特点的主要伴奏乐器,而二胡又是主奏乐器板胡的伴奏乐器,它对于唱腔而言仍是伴奏,而不是演奏或独奏,它和唱腔的关系是宾主关系。
既然是宾主关系,伴奏就不能“喧宾夺主”,在板胡的引领下二胡伴奏对唱腔不但应该起紧密配合的作用,而且应该起到加强补充和烘托主奏乐器板胡的作用,伴奏虽然立足于“伴”,但要发挥“伴”的作用,发挥作用时还要防止出现另一种偏向,就是无目的地突出个人技巧,和主奏乐器板胡发生互不相让的演奏而破坏了整个剧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二胡在秦腔中的应用
二胡是我国历史悠久、流行普遍、最具民族特色的拉弦乐器之一,它由民间艺人的流浪工具发展成为具有中华民族音乐文化象征意义的乐器,经过了漫长的历程。
它的演奏目的是表现音乐情绪,抒发情感,实现视觉、听觉相结合的审美价值。
秦腔是一门融音乐、舞蹈、诗歌、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的音乐语言是很复杂很特殊的,既不同于一般的中国民歌、曲艺和民族器乐曲,也不同于其他地方剧种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之林中独树一帜。
二胡以其音色纯厚优美,表现力丰富而在秦腔演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秦腔音乐中独树一帜的伴奏乐器,属于三大件包腔乐器之一,除担任伴奏外,有时还领奏、独奏部分音乐片断。
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胡支撑着秦腔音乐的伴奏群体。
掌握秦腔的调式规律与特点,是二胡更好地为秦腔伴奏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在秦腔戏曲音乐中,有“欢音”与“苦音”两大类,因此从这两类不同音阶里产生的乐曲基本调式便形成“欢音”徵调式、“欢音”宫调式,“苦音”徵调式、“苦音”宫调式。
各种调式里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性音。
“欢音”徵调式、“欢音”宫调式的特性音为“3”和“6”,7为原位。
“苦音”徵调式、“苦音”宫调式的特性音为4和7,4是微升,7是降D7。
还需强调的是,“苦音”中的4和7不仅在旋律中处于主要位置,而且其音高与欢音中的两个音有明显的不同,这也是区别欢音和苦音两种体系的重要依
据。
特性音的不同决定了音乐风格色彩的不同,两类声腔的音阶都是五声性的七声音阶,由于特性音及特性音阶构成乐汇和乐曲,因此特性音直接关系到秦腔乐曲的音律与旋法。
独奏、伴奏二胡的所有技法对秦腔演奏都适用。
二胡的演奏技巧是丰富多彩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二胡表现力的认知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二胡演奏风格的多种技巧,主要有揉弦、滑音、装饰音、弓法等,通过这些风格性技巧来达到其演奏味十足的效果,这也是二胡演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二胡的揉弦分为滚揉、压揉、滑揉三种,一般在内容丰富、情绪变化较多的乐曲中,揉弦以组合的方式在演奏中得到应用。
例如,在演奏秦腔曲牌《永寿庵》中应用了慢频率的滑揉和滚揉,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剧中人忧郁、无助、悲哀、伤心的情绪;秦腔曲牌《入洞房》较快频率的滚揉方式使乐曲节奏千变万化,使音乐更加活泼欢快,情绪更加热烈激昂,表现出秦地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诙谐的喜庆场面,这是选择适当的演奏技巧表达特定的音乐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施秦腔音乐伴奏中,揉弦技法用途甚广,当然揉弦技法最终还是要根据乐曲格调与色彩变化,围绕特性音来选择使用。
2.在二胡演奏中表现喜、怒、哀、乐的情绪时,为了适应各种色彩的需要能模拟人声,也能惟妙惟肖地模拟鸡鸣犬叫、锣鼓调等,这时滑音的应用比较重要。
秦腔曲牌《钻烟筒》正是继承和
发展了民间艺术的传统,在二胡的不同把位上,巧妙地运用各种滑音的技巧,生动地描绘了幽默、风趣的滑稽动作,使滑音得到充分的发挥。
秦腔曲牌《杀妲己》音乐缓慢悠长,旋律中蕴涵着浓郁的戏曲唱腔韵味,情绪哀怨深沉,在二胡演奏这一段时,频繁运用滑音润饰旋律,显得如泣如诉,在起承转合中突出了二胡的独特魅力。
二胡滑音的模拟性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现代作品中。
各种二胡滑音技法的使用,使秦腔音乐伴奏达到某种戏剧性的效果,使秦腔音乐伴奏更为生动。
滑音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决不能随意乱用,演奏者必须根据秦腔音乐的风格特点、感情需要而选择恰当的滑音手段,这样才能使二胡更好地为秦腔音乐服务。
3.装饰音在二胡风格的音乐旋律中经常以辅助性的小音符出现。
装饰音的技巧很丰富,如在秦腔音乐中,大二度颤音和独特的装饰打音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更加鲜明地将秦腔音乐的风格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4.弓法是二胡这种接近人声的乐器在表达音乐情绪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的重要手段。
除常规的弓法外,顿挫波弓、垫弓、飞跃断弓和抛弓等特殊弓法,使二胡乐曲更具神韵。
虽然二胡弓法繁多、变化多端,但最根本的是怎样奏出二胡最优美的音色来为秦腔音乐伴奏,在演奏秦腔音乐时,必须在运弓时保持“弓路”的平稳直,只有这样才可奏出饱满、圆润、纯正的音色来。
拉推琴弓技法、力量运用关系到演奏的成败,要使二胡在秦腔音乐中发挥它的作用,就不能小看二胡运弓的正确方法以及它的着力
点。
同时,二胡为秦腔音乐伴奏时,运弓与全身的关系也是一个演奏者实施伴奏以前要解决的问题。
音乐艺术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二胡属于吟歌性乐器,它的演奏技巧包含许多复杂因素。
如果脱离了思想感情,脱离了对乐曲意境体会的思考和灵感,机械孤立地进行技巧操作,便会使一首富有生命力的乐曲凋谢并枯萎,秦腔音乐的二胡伴奏也是如此。
艺术在于传神,技术在于巧妙。
秦腔音乐的乐曲由于“苦音”与“欢音”的区别,使秦腔音乐具有各种不同的情感、旋律的结构,并影响到力度速度的变化,以及抑扬顿挫、强弱缓急的不同,这就需要二胡各种技巧的灵活运用。
总之,二胡的演奏有它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作为演奏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音乐创新能力。
音乐的表现来自声音感觉,只有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去感悟、培养自身的内心听觉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去发挥其应有的潜力,充分挖掘其丰富的表现力,才会使演奏者具备驾驭作品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演奏效果扣人心弦、锦上添花。
秦腔演奏更是如此,真正伴奏秦腔音乐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潜心琢磨,总结经验,使二胡为秦腔音乐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