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疗在晚期宫颈癌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宫颈癌热疗新进展

的热 效应 使肿 瘤 细胞 升 温 到一 定程 度 ,并 维持 一 定 时 间 ,达 到杀 灭 癌细 胞避 免 正 常细 胞遭 受 损伤 的 目
的。 热疗 在 临床 上应 用分 : 部热 疗 ( 局 包括 浅表 热疗 、 腔 内加 热 和 插 植 热疗 技 术 ) 区 域 热疗 ( 要 指 深 部 , 主
热 疗 (y etem a 是 用 人 工 加 热 的 方 法 治 疗 h p r r i) h
恶性 肿瘤 ,利 用 各种 物 理能 量 在人 体 组织 中所 产 生
4 0℃ 。 观察 到多 种分 子 结 构 的改 变 , 如 : 胞 骨 可 例 细
架 、细 胞膜 、 N D A合 成修 复 酶 的改 变 。② 热对 D A N 的影 响 是抑 制 D A合 成 的启 动 和链 的延 长 ,干 扰 N
肿瘤 细胞 ,这 种 差别 是 由于肿瘤 组 织 与正 常组 织 生
疗抗拒对热疗敏感。④热疗温度越高 ,持续时间越 长, 与放 疗 的 间隔 时间 越短 , 效越 好 。体 内研 究 表 疗
明, 热疗 可 增 加放 疗 疗效 15 5倍 , 。~ 因此 热疗 被 称 为 目前 最有 潜 力 的放射 增敏 剂 。
耐 受 最 明显 。 为避 免 热耐 受对 热疗 效 果产 生影 响 , 每
细胞 内药物浓度[。⑤热疗主要作用于 S 3 3 期及肿瘤
中心 的乏 氧 细胞 , 而化 疗 对非 S期 细胞 杀伤 作 用强 ,
摘 要
俞 华 审校
宫 颈 癌 是 最 常 见 的妇 科 恶 性 肿 瘤 , 展 期 及 复 发性 宫 颈 癌 的 治 疗 疗 效 不 佳 。肿 瘤 热 疗 学 近 年 来 重 新 得 进
到 关 注 和研 究 , 作 用 机 制 逐 渐 阐明 , 公 认 为是 继 手 术 、 疗 、 疗 、 物 治 疗 之 后 第 五 大肿 瘤 治 疗 手 段 。 热 疗 与 传 其 被 放 化 生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目前针对肿瘤的治疗手段有很多,但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仍是手术联合放疗和化疗。
探索新的、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或者在目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辅助手段,进而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是目前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肿瘤治疗新领域。
本文介绍了热疗的起源与现状,简述了热疗的基本原理及其现有的技术支持及具体临床应用,其中重点介绍了迄今已经证实可与热疗发挥协同作用的药物。
1.热疗的起源与现状热疗起源于19世纪末期,最早西医文献记载于1866年,Busch报告1例恶性肿瘤病人因感染丹毒产生高热后肿瘤完全消退。
1893年Co1ey用细菌毒素注入人体引发机体产生高热治疗38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其中12例肿瘤完全消退,19例好转,还同法治愈了10例肉瘤患者,其中1例无瘤且存活期达27年。
但直到20世纪中叶热疗才作为实验性疗法治疗晚期病人。
早期热疗由于设备落后、加热剂量和温度无法控制、作用机制不清、副作用严重等诸多限制,因而发展相对滞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能被广泛应用。
近20年以来在医、工两界的共同寻求与探索下,分子热生物学、细胞热生物学、血管热生物学、热剂量测定法、加热与控温技术等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肿瘤热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现代肿瘤热疗技术以其无创或微创性并对免疫系统损伤较小且有可能增强免疫力等优势,逐步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后的又一种抗肿瘤手段。
2.基本原理热疗,即通过各种致热源的热效应,将肿瘤区域或全身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引起肿瘤细胞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和溶酶体活性增强以杀灭肿瘤细胞,热疗过程中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温度均升高,但正常组织因热效应导致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故散热充分,且因其血液循环良好,温度升高并不显着;而肿瘤组织由于血流缓慢,甚至血管闭塞,导致散热困难,热量积聚,可以高于正常组织5℃~10℃,进而可发挥抗肿瘤作用。
同步热放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及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0 0 8年第 5卷第 8期上半月版
・2 ・ 3
同步热 放化疗在中晚期 宫颈癌 中的应 用及护理
彭伟 萍
宫 颈癌 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 的一种疾病 , 其发病率 和死
亡率均 居我 国妇女 恶性 肿瘤 的前 列。放射治 疗 是 中晚期宫
5 。 0 mg
等, 一般 每小时 5 0m , 0 l但也 要根据 病人 的病情 、 体状 况 、 身 年龄大小来调 节输 液速 度。一旦 发生 异常状 况 , 如虚 脱 、 血 压下降 等, 应立 即停止治疗 , 配合医师采 取积极抢 救措施 , 确 保治疗安全 。
2 4 热 疗 后 的护 理 .
1 3 放射方法及剂量 . 外照射 D 5 y2 T:0G / 5次 , 近距 离放 疗 1次 。A点 ( 于 位
穹隆上 方 2c 子宫 中轴旁 2c :0G / m, m) 3 y5次 。
2 热 疗 的 护 理 2 1 心 理 护理 .
热疗结束后 , 衣服汗湿应予更 换。嘱病人 在热疗室 休息 1 2 i, 0~ 0rn 无特 殊不 适后 由护理人 员护 送 回病 房。检查 全 a
反射 , 影响疗效 。穿 棉质 内衣 , 热疗 时禁 止穿 纤维 性质 的衣
服, 防止静 电产 生而影 响机 体功 能。注 意病人 的心 电 图, 若
有异常 , 应禁止热疗 。 2 3 热疗 中的护理 .
颈癌病人 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 单纯放疗的生存率可达 3 % 0
~
5 % 。热疗 已被认 为是继 手术 、 0 放疗 、 化疗 和生 物疗 法后
勿 乱动。注射完毕用生理盐水 冲洗 , 减少 化疗药液对 局部血 管的刺激。一旦 出现 药液 外漏 现象 , 即停止输 注 , 行局 立 进 部封 闭等 处理 。必要时可 由深静脉给药 。 3 2 预防栓塞性静脉炎的护理 . 化疗 时应 制订静 脉使用 计划 , 照从 下到上 , 右侧 交 按 左 替 的原则 使用 , 让静脉有修复时 间。化疗时 最好 选用上 肢血 管, 静脉注射 或静 脉滴 注 不 宜过 快 , 以减少 对静 脉 的 刺激 。 注意 观察和倾 听病人 主诉 , 如发 现静 脉出现 红、 、 、 肿 热 痛应 停止使用 , 局部 用 硫酸 镁湿 敷 和消 炎 膏外 敷 或做超 声 波理
深部热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深部热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深入研究深部热疗与放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3-9月我院中晚期宫颈癌病患100例,分成两组,放疗组与热疗与放疗相结合组,每组50例病患,放疗组中的病患使用放射性根治疗法;热放组中的病患在此基础上对盆腔进行深度热疗,每次热疗的时间为60min,每周进行2次,在病患住院期间一共进行10到12次。
结果:对比两组病患在外照射完成后局部肿瘤的减弱状况、段时间内的治疗效果,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结论:在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病患时,联合使用热疗与化疗技术,能有效提高病患短时间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深部热疗放疗宫颈癌短时间疗效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59【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46-02中晚期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放射治疗。
热疗是一种利用各种方法对肿瘤进行加热的物理方式,将肿瘤部分加热到一种能有效杀灭癌细胞的温度,并能坚持一段时间同时又不会人体正常组织造成损坏的一种治疗方式。
近年来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中晚期宫颈癌病患的治疗中,文章回顾我院使用热疗与放疗联合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病患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到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病患100例,随即将这些病患分成两组,放疗组与热疗与放疗相结合组,每组50例病患,这些病患的年龄在26到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3.2)岁,这两组病患经诊断均为宫颈癌的中晚期病患,其中92例鳞癌、6例腺癌、2例腺鳞癌。
对比两组病患的年龄、体重、受教育度等基本资料,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有比较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放疗组。
在第一治疗阶段对病患的盆腔进行外照射,最上照射部位在第四到第五腰椎部位,最下照射部位设定在病患阴道闭孔下缘到坐骨水平处,在真股两侧1.5到2cm处。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热疗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在现代医学中,热疗法已经成为治疗癌症的一种重要手段。
热疗法通过提高肿瘤局部温度,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同时增强免疫反应,促进组织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热疗法在治疗肿瘤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热疗法的分类热疗法可分为局部热疗和全身热疗两种。
局部热疗是指将热源直接应用于肿瘤的局部,使周围组织达到高温状态,从而达到杀伤癌细胞的目的。
全身热疗则是将人体整体加热,通过提高体温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局部热疗主要有热凝、热化学疗法、微波、射频和激光等。
其中,热凝治疗是应用高频电场,将肿瘤组织加热至65℃以上,使其凝固坏死。
热化学疗法是通过将抗癌药物注入肿瘤周围组织并加热,促使药物产生更强的杀伤作用。
微波和射频则是将电磁波直接应用于肿瘤,使其产生高温而被破坏。
激光是指将激光直接照射肿瘤组织,产生热效应杀灭肿瘤细胞。
目前,局部热疗在临床中已经应用于多种癌症治疗中,如肝癌、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
热凝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明显,同时相对其他治疗方案副作用较少。
热化学疗法在膀胱癌和前列腺癌治疗中应用广泛,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药物效应,从而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
微波和射频在临床上已经形成规模,被广泛应用于肝癌、肺癌等各类肿瘤的治疗中。
局部热疗的优点是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对肿瘤疗效有一定的提高。
但其缺点也明显,主要表现为对肿瘤的局部控制能力较强,不能对远处转移的癌细胞造成直接的影响。
全身热疗主要有温泉疗法和热感应疗法两种。
其中,温泉疗法通常是将患者放置于温泉浴池中,以提高体温,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热感应疗法则是通过将患者放入热箱或使用其他局部热源,提高人体体温,达到类似于温泉疗法的效果。
全身热疗对于癌症的治疗效果也已经得到了逐步认可。
一项研究显示,全身热疗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和放疗对身体的损伤,同时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联合热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论 同 步放 化 疗联合 深部 热疗 可 以提 高患 者近期 疗 效 , 且 无严 重 的并 发症 , 是 中晚期 宫 颈癌 治疗 中的一 种安 全有 效 的模 式 , 值得 进一 步研 究。 【 关 键 词】 中晚期 宫颈癌 ;放 化疗 ;热疗 ;观 察 中图分 类号 :R 7 3 7 . 3 3 文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6 - 0 1 5 3 - 0 2
于临 床 ] ,已成 为继手术 、放疗 、化疗 及生 物治疗后 的又一全 新治疗 肿瘤 的方法 】 。因此 ,我 院选择2 0 0 8 年1 月 至2 0 1 0 年1 2 , E ] 在我 院诊疗
P D 1 例 ,总有效率 9 4 . 4 4 % ( 8 5 / 9 0 )。对照 组C R 2 5 例 ,P R 2 5 例 ,S D 3 7 例 ,P D 3 例 ,总有 效率5 5 . 5 6 % ( 5 0 / 9 0 )。两组间有效率 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 义 >O . 0 5 )。两组 间不 良反应主要为 胃肠道反应 ,白细胞降 低 ,经对症 处理 ,均好转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1 . 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 P S S 1 3 .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 c 2 检验,
计量数 据采用舛 佥 验。
2结
.
果
两组患 者均顺 利完 成治疗 。观察 组C R 6 0 例 ,P R 2 5 例 ,S D 4 例,
介入化疗加热疗治疗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临床论文

介入化疗加热疗治疗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加热疗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及副反应。
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10年4月20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化疗加热疗配合放疗。
结果经介入化疗加热疗配合放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cr5例(26.3%)、pr11例(57.9%),近期有效率84.2%。
结论采用介入化疗与热疗配合放疗的方法对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更加明显。
【关键词】介入化疗;热疗;宫颈癌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57-01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
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以放疗为主,但单纯放疗疗效欠佳,目前综合治疗已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优选治疗方法。
介入化疗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妇科癌症治疗中已取得较好疗效,同时热疗对放化疗起增敏作用。
故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4月收治19例局部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观察介入化疗加热疗配合放疗的疗效,副反应。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例患者均为直径4cm以上的巨块型宫颈癌,经病理组织学证实:鳞癌17例,腺癌2例,据figo分期:iib9例,iiia7例,iiib3例。
年龄28-59岁,中位年龄43岁。
1.2方法介入化疗常规采用selding′s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造影,确定病变的性质、位置、供血血管。
将导管插入对侧肿瘤子宫动脉,注入顺铂(pdd)100mg,5-氟脲嘧啶(5-fu)1000mg,再用明胶海绵栓塞,最后同样插入同侧子宫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
射频热疗采用hg-2000体外高频热疗机,在每次放疗前进行并排空膀胱,时间40-50分钟,温度42.5-43度,共6-8次,每周2次。
放疗采用体外照射加后装放疗。
体外照射为6mv直线加速器常规体外照射,总量50-60gy。
后装放疗采用wd-hrd铱-192高剂量率后装机,总剂量为30gy-40gy。
热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链分析。⑨变形梯度凝胶电泳等。在我国P R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的 C-
研究较 多【 4 】 ,方法 也较 成熟。 目前正处于试验 向临床转 化阶段。 5 D A 片技 术 N芯 D A芯片技术 是近年来 在生命领 域内兴起 的一种高 科新技术 。 N
始创于 2世纪9 年代 ,是 目前分子生物学最 前沿的方法 ,现在在结核 0 0
分 支杆 菌的诊 断、研究方面 也得到应用 。19年美 国的Tos 等 利 99 rec h 用在位 合成的方法 ,开发 了首块 结核病相 关的芯片 ,其使 用探针包括
J l co i , 9 , () 95 . iMi bo 1 93 1: -5 Cn r l9 7 4
[ H a RP r hK R g r Y e a. l -h s sq e c r r g 6 】 edS , i , o es H, S i p ae e u n e o u ak t1od f d
4耐药基因的检测
分 子生物学检 测技术正 在结核杆 菌快速药敏实 验和检测 耐药基 因 方面取得一定 进展 。主要有 以下几 种方法 :(P R单链 构象多态性分 DC-
相结合,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 马屿, 1 潘毓萱. 结核病的诊断【 .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9 51 】 19 ,8
aayio ee c cb c r m N r y[ .eo e, n l s f nr o at i D A a as ] n me s s g i my eu r JG R
1 9 ,() 3 -4 . 9 885: 54 8 4 [】 T o shA, u e My o a t im eis d n f a o d 5 rec Ng y nH. c b ce u s ce e t c t n a r p i i i n i r a i rs t c s n i g -e s y N o e r y [ . i mp ia e et gw t h hd ni A p b r s ] f n esn t i hi tD r a a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热疗在晚期宫颈癌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张彩红陈心秋肿瘤热疗(hypert her m ia ,HT )的原理是利用物理方法将组织加热到能杀灭肿瘤细胞的温度(425~435)持续60~120m i n ,达到既破坏肿瘤细胞又不损伤正常组织[正常组织细胞的温度安全界限为(451)]的一种方法。
热疗能够有效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治疗后并发症、副作用轻微,且与放疗、化疗产生互补增强作用,增加患者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同时又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被称之为绿色疗法。
近30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及热疗设备的研制和应用,热疗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后的又一全新的治疗肿瘤的方法。
宫颈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但单一治疗手段均有局限性,近年宫颈癌综合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和治疗趋势。
热疗作为宫颈癌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大量临床资料及实验证实,热疗对晚期、复发的宫颈癌治疗有一定疗效。
本文就其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一、热疗的种类和作用机制1热疗的种类:热疗主要分为全身热疗(whol e body hype rt her m ia ,WB H )和局部热疗两种。
全身热疗有红外线全身体外加温和体外循环加温等。
局部热疗是指通过不同的致热原理产生局部热效应造成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而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块仍留于原位。
主要包括高频电磁波透热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h i gh i n tensity focused u ltraso und ,H I -FU)治疗、间质性激光凝固疗法(interstitial laser coagu l a tio n ,ILC)等。
高频电磁波透热疗法根据选用电磁波频率不同又分射频消融(rad i o frequency ab l a ti on ,RFA )、经皮微波固化疗法(pe rcutaneous m icro wave coagulati on ,P MCT)等。
2热疗的作用机制:(1)全身热疗治疗肿瘤机制:恶性肿瘤组织在解剖组织学上存在缺陷[1];热疗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2];热疗可以诱导细胞凋亡[3-6];热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7-10]。
(2)局部热疗治疗肿瘤机制:局部产生热效应,还存在机械和空化效应,同时热疗刺激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显示了间接的抗癌作用[11];此外,局部热疗激活的NK 细胞可能也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
二、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热、放疗联合应用热疗除直接杀伤癌细胞外,还能增强放疗敏感性,产生协同作用。
H ari m a 等[12]报道40例b 期宫颈癌患者的单纯放疗或热放疗联合治疗的随机研究,结果热放组的完全缓解率(co m pleted ra te ,CR )为80%,单放组CR 为50%,3年生存率分别为582%和481%,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6%和45%,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97%和485%;放疗加热疗组有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其中2例度皮下脂肪坏死,1例度结肠炎,1例度直肠炎,1例治疗结束15年后度结肠梗阻;单放组无明显副作用。
F ranckena 等[13]报道了2008年最新的荷兰深热疗实验的结果:热放疗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后长期治疗结果得到改善;随访12年后,TRT 组比RT 组局部控制仍然较好(37%vs 56%;P =001);12年后生存率TRT 组比RT 组仍然更好(37%vs 20%;P =003);校正WHO 分级、F I GO 分期阶段、肿瘤直径等因素后热疗仍然有显著疗效,TRT 和RT 两组放疗后期毒性类似;热放疗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长期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率得到重大改善,而不会增加后期毒性,这种综合治疗适用不适合接受化疗患者。
但是Vasanthan 等[14]报道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项多机构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热疗和放疗结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并无益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TRT 组(55例)与RT 组(55例),每位患者均接受全程放疗,盆腔总照射量为50Gy ,热疗采用无线电射频电容加热器每周1次,瘤体内温度至少41持续1h ;随访显示患者的3年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其中生存率P =0189,局部病灶的控制率P =058;而且在热放组中b 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减低(P =00162)。
F ranckena 等[15]最近总结了378例放疗和热疗治疗原发性局部晚期宫颈癌(l oca ll y advanced cer -vi x cancer ,LACC )(F I GO IB2-a 期)的结果:37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经热放疗治疗,外照射计剂量460~504Gy ,结合近距离后装放疗,热疗每周一次;CR 是77%,5年局部控制率、特定疾病的生存率、3级或3级以上后期毒性分别为53%、47%和12%,多因素分析发现热疗成为除了常见的预后因素外的一个预后因素;结论:CR 、局部控制率、存活率与以前荷兰随机深部热疗实验的观测结果相类似。
对于目前所实行的综合治疗方式[放化疗和(或)热疗]中已报告的处理结果,哪一种组合更具有优越性没提供明确结论。
该研究证实了以前报道的热疗联合放疗的有益的效果,并且热放疗处理可作为LACC 患者替代放化疗第一线治疗方案。
三、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热、化疗联合应用热疗辅助放疗一直为临床关注的焦点,同时热化疗也开始用于宫颈癌的综合治疗。
F ranckena 等[16]报道每周全身化疗加DO I 3j 656作者单位5桂林,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妇科(张彩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陈心秋)通讯作者陈心秋,x q @63:10877/c m a ..i ssn .174-078.2011.0.019:14002:Em ai:l ch i u 1.co m局部热疗(CDDP +HT)治疗先前照射区复发的子宫颈癌,观察反应率、毒性反应、姑息效果和生存率;1992年和2005年的47例接受顺铂和热疗(CDDP +HT)联合治疗;结果:客观反应率为55%,74%的患者得到缓解和19%的患者得到手术机会,两例患者无病生存9年并坚持了18+个月后续治疗,两例患者无病生存直至其他原因死亡,中位生存时间是8个月,无瘤生存时间和肿瘤直径影响病程进展情况,36%的患者观察到3~4级血液学毒性,最大肾毒性2级;结论:顺铂+热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有较高的反应率和毒性可接受。
四、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热、放、化疗联合应用热、放、化三联疗法治疗宫颈癌的报道甚少,三者联合可以增强局部治疗的效果,同时又可消灭远处微小的转移灶。
Tsuda 等[17]对15例局部复发的宫颈癌患者实施三联疗法,首先用卡铂进行动脉化疗,然后进行盆腔外照射(18Gy/d),共28次,待放射剂量达20Gy 后,加用射频加热治疗,每周1次,共4次。
实验结果显示:5例CR,9例PR,总反应率达933%,认为三联疗法对于局部复发的宫颈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W ester m ann 等[18]报道来自美国、挪威、荷兰的一项多中心的临床试验,采用全程放疗,顺铂周疗,联合局部热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8例(b 3例,b 42例,b 21例,a 2例),CR 为90%,各国的反应率无明显差别,平均随访538d ,无病生存率为74%,总生存率为84%;总的生存率在各国间无统计学差别。
Sreen i vasa 等[19]报道了术前放化疗结合盆腔区域热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宫颈癌的第二阶段研究;32例不能手术切除分期b~a 期局限于骨盆宫颈癌患者,采用治疗方法:放化疗[518Gy /周,450~504Gy ;顺铂,40mg (m 2)-1周-1]和每周区域骨盆热疗(-60喷头,BSD -2000系统,BSD 医疗公司生产),效果较好者接受子宫切除术,无法切除患者继续热放化疗;32例完成治疗,32例中24例(75%)放疗45~50Gy 后达到部分缓解,20例(18例R0;8例PCR )并进行了子宫切除术,3年总生存率为60%,中重度后期毒性发生率13%,R 0切除患者慢性毒性反应较好、良好预后(3年生存率为93%),治疗反应取决于热力参数(以阴道参考点),而反应率、R 0切除和F I GO 分期是生存期的重要预后因素;结论认为术前热疗加放化疗(45~50Gy)诱导高反应率,使不能手术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比例较高。
因此,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热疗配合标准化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可能是更有效的肿瘤治疗方式,同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五、热疗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b~a 期多选择根治性放疗。
随着化疗药物和化学治疗途径的出现,同步放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5年存活率仍徘徊在50%左右,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局部未控或复发。
如何提高宫颈癌的肿瘤局部控制率仍然是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核心问题。
近年宫颈癌综合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和治疗趋势。
热疗是通过加热治疗肿瘤的一种物理方法,利用能量在组织中沉淀而产生的热效应,使肿瘤区域或全身加热至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以达到杀灭癌细胞而又不损害正常组织的治疗方法。
目前热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研究亦有与上述研究相矛盾的结果[18-19]。
热疗是否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产生互补作用,能否增加放化疗的敏感性,能否广泛应用于临床,仍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热疗的温度、持续时间、间隔时间、次数以及如何更合理地与放疗、化疗相配合等仍然没有标准化模式,有待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和进行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以便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和资料。
相信随着热疗技术进一步发展,热疗在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Sag o w s k i C ,Jaehn eM ,Keh rlW,et a.l Tu mor o xy genatio n u nd er co mb i n ed whole -bo dy -hy p ert her m i a and pol yche m ot h erapy i n a cas e of recu rrent carci no m a of the oral cavity .Eur A rch O t orh i nolaryng o,l 2002,259:27-31.[2]H il ger I ,R app A ,G reu li ch KO,et a.l A ss ess m en t of DNA da m ag e i n targ et t u m or cells after ther m oab l atio n i n m i ce .R ad i olo g y ,2005,237:500-506.[3]N ikfarj a m M ,M ural i dharan V,M alco n t en t-iW ilso n C ,et a.l The apo ptot i c res po n se of li ver and col orectal li ver m etas t ases t o f ocal hy perther m ic i n j u ry .Ant i can cer R es ,2005,25:1413-1419.[4]V ertrees RA ,Das GC ,Cosci o A M ,et a.l A m echanis m of hy perther m ia -i nd u ced apo ptosis i n ras -trans f or m ed l ung cells .M ol C arci no g ,2005,44:111-121.[5]Tang R,Zhu ZG ,Qu Y ,et a.l Th e i m pact ofhyperther m ic che m o therapy o n hu m an gast ri c can cer cell li nes :prel i m i nary resu lts .On col R ep ,2006,16:631-641.[6]K lo s t ergaard J ,Lero ux ME ,Au z enn e E,et a.l H ypert h er m i a eng ag es t h e i n tri ns i c apo ptot i c path way by enhan ci ng ups trea m caspase activ at i o n t o ov erco m e apo p t ot i c res ist an ce i n MCF -7b reast adenocarci no m a cells .J C ell B i oche m ,2006,98:356-369.[7]M il an i V ,NoessnerE.E ffects of t her m al stress o n tu m or ant i gen i cit y and recog n iti on by i m m une eff ector cells .Cancer I m m unol I m m unot h er ,2006,55:312-319.[8]Ah lers O ,H ildebrandt B ,Diei ng A,et a.l Stress in du ced changes i n l y m pho cyte s ubpo pu l at i o ns and ass oci ated cyto k i nes duri ng who l e bo dy y f y ,5,536[]S K ,T R ,G ff y y ?I y ,5,36[]V T ,G ,z ,R f q y f (I)M (K ),,6h pert h er m i a o 41.8-42.2degrees C .Eu r J A p p l Ph s i ol 2009:298-0.9Calder woo d heri au lt J o ng J .H o w i s the i m m une respo n s e a ected b h pert her m i a and heat s hock protei n s n t J H pert her m ia 20021:71-71.10anagas u l b i nas A Pund i us J et a.l ad i o re u enc ab l at i o n o li ver tu mors :b i o l o g i cal backgro und .ed i ci n a aunas 20104:13-17.[11]Ostapenko VV,Tan aka H,M i y ano M,et a.l I m m une-rel ated effects of l ocal hy pert her m ia i n patients w it h pri m ary li ver can cer.H epato gastroen t erolo g y,2005,52:1502-1506.[12]H ari m a Y,Nagata K,H ari m a K,et a.l A rando m ized cli n i cal trial of rad i at i o n therapy vers u s t her m o rad i ot herapy in st ag e III B cervi cal carci n o m a.Int J H y pert her m i a,2001,17:97-105.[13]Franckena M,Stal pers LJ,Koper PC,et a.l Long-ter m i m p ro ve m ent i n treat m en t o u tco m e after rad i otherapy and hyperther m i a i n loco regi onall yadv an ced cervi x can cer:an updat e o f the Du tc h D eep Hyperther m i a Tria.l I n t J R ad i at Oncol B i ol Phys,2008,70:1176-1182.[14]V asan t han A,M its u m ori M,Park J H,et a.l R eg i o nal hy pert her m i a co m b i ned w it h radiot herapy f or u teri n e cervi cal cancers:a mu lt-i i n stitut i o nalp ro spect i ve rando m iz ed tri al o f the i n t ernatio nal ato m i c en ergy agency.In t J R ad iat Onco l B iol Phys,2005,61:145-153.[15]Fran ckenaM,Lu tg en s LC,Koper PC,et a.l R ad i otherapy and hy pert her m ia for treat m en t of p ri m ary lo call y adv an ced cervix can cer:resu l ts i n378pat i en ts.Int J R ad i at On col B i ol Phys,2009,73:242-250[16]Fran c k ena M,De W i t R,Ansi nk AC,et a.l Week l y syste m ic ci sp l at i n p l u s l ocoregio nal hy pert her m i a:an effect i ve treat m ent for pat i en ts w i threc u rrent cervical carci no m a i n a p revio us l y irrad i ated area.Int J H y pert her m ia,2007,23:443-450[17]Ts uda H,T anaka M,M anabe T,et a.l Phas e I st udy of co m b i ned radiati on,hy perther m ia and i n tra-art eri a l carbo p l at i n fo r l ocal rec u rrence ofcervical cancer.Ann Onco,l2003,14:298-303.[18]Wester m ann A M,J o n es EL,Sche m BC,et a.l F i rst resu l ts of tri p le-modalit y treat m ent co m b i n i ng radiot herapy,che m ot h erapy,an d hy pert her m ia fort h e treat m ent of pat i en ts w i th stage II B,III,and I VA cerv i cal carci no ma.C ancer,2005,104:763-770[19]Sreen iv as a G,H il deb rand t B,K m m el S,et a.l R ad i oche m ot h erap y co mb i n ed with regi onal pelvic hy perther m ia i nduces hig h respo nse andres ectab il i ty rat es i n patients with nonresectab l e cerv i ca l can cer>or=FI GO IIB bu l ky.Int J R ad i at On col B i ol Phy s,2006,66:1159-1167.(收稿日期:2010-12-31)(本文编辑:戚红丹)张彩红,陈心秋.热疗在晚期宫颈癌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6):1655-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