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件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件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你认为还应当从那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3分)
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 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
3、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其中正确 描述是 A、西欧交战国的经济受到重创,但战后迅速得以恢复 B、英国依然保持着世界工业第一强国 C、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D、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停滞不前 4、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的标志性事件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德国十一月革命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德意志、奥匈帝国毁灭
日本在战争中接受了欧洲的大量定单,利用西方列 强无暇东顾之机向中国扩展势力,企图独占中国。日本 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
——岳麓版《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思考:一战后,美国和日本为什么会迅速崛起?
迅速崛起 3、对美日的影响:
一战后,美国和日本为什么会迅速崛起? ⑴美国: 原因:①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②参战前利用
高考模拟
(07宁夏高考)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 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 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 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 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 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 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 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 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做短期理解考虑,没 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 的秩序。
(二)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①摧毁了四大帝国,促成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出现 ②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科学技术与战 争的关系
对经济进行干预 和平主义 社会主义

一战的后果——催生了新世界

一战的后果——催生了新世界

根据材料,一战还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危机? 根据材料,一战还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危机? 政治危机
大战后的世界: 大战后的世界:崛起与进步
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 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人民需要和 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 人们所接受。 人们所接受。……我们正坐在一座露 我们正坐在一座露 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 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一颗火星便 能将它点燃。 能将它点燃。 ——西摩《豪斯上校的私人文件》 西摩《 西摩 豪斯上校的私人文件》
一、一战影响世界格局
1.欧洲:经济、政治危机、 1.欧洲:经济、政治危机、国际中心地位动摇 欧洲 (1)英法衰落 (2)四大帝国崩溃 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运动高涨 2.美日:迅速崛起(表现、原因) 2.美日:迅速崛起(表现、原因) 美日 3.亚非拉:民族意识觉醒, 3.亚非拉: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亚非拉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思考:一战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 地国家和人民的影响? 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图说历史
中国“五四” 中国“五四”运
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朝鲜反日的“三一”运动
战前: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 战前: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 3.5亿英镑 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 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 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 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战后: 战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 1914-1918年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年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 移;1914-1918年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1920年欧洲制造业下降23%,经济倒退 年欧洲制造业下降23%,经济倒退8 1920年欧洲制造业下降23%,经济倒退8年。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影响: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
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高中·历史
2.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 北洋政府 欧洲战场服役。
向同盟国宣战,派大批民工到
3.俄国退出战争
(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在法国巴黎郊外贡比涅森林的福煦车厢中签订,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 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 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
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高中·历史
2.影响
(1)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①对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减弱,欧洲 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
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②对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债权国 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战后,美国对 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它成为 欧洲 的最大债主,并在欧洲的重 、
高中·历史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的依据 1.从战争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
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个方面; 和平主义 思潮盛行一时。
⑤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战后,一些欧美国家的妇女陆续取得了普选权。
高中·历史
名师点拨
一、1917年美国参战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1.主要原因 (1)经济利益:在大战尾声参战可捞取战利品,大发战争财。此外,战争期间美国同 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联系紧密。 (2)政治目的:夺取世界霸权。 (3)国际形势:俄国十月革命对协约国不利;1917年,两大军事集团都已精疲力竭, 难以为继。 (4)德国实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参战提供了借口。 2.影响 (1)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增强了其取胜的砝码。 (2)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 (3)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

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高中历史教材课程目录必修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实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I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课罗斯福新政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III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目录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第2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课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课百日维新第4课戊戌政变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1课巴黎和会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第3课华盛顿会议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2课冷战的开始第3课美苏争霸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课朝鲜战争第2课越南战争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第6课两伊战争第7课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保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课圣雄甘地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 1874.11.30~1965.1.24 1940~1945、1951~1955两度任英国首相
德皇威廉二世
1859.1.27~1941.6.4 1888~1918在位 末代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
温斯顿· 伦纳德· 斯宾塞· 丘吉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重大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 士兵与平民各占22%。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 万人,参战国家的直接军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欧洲工业发展倒退8年。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英 军 检 阅 准 备 参 加 大 战
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塞尔维亚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国、比利时、大英 帝国与其殖民地、日本、黑山、意大利王国、美国、中国北洋军 阀政府) 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英法VS德
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炮兵阵地
为减轻凡尔登方面压力,突破德军防线。1916年7月至11月,英法军队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索姆河 (Somme)战役。此役为最大消耗战,英法联军虽然没有达到突破防线的目的,但牵制了德军在凡 尔登的攻势。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北洋政府对德绝交案原档
北洋军阀政府
在战争期间,由于美国提供协约国物资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考虑到与协约国的利害关 系,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6月24日,美军开始在法国登陆。在帝国主义利诱下,时为段 祺瑞统治下的北洋军阀政府于8月14日,正式对德、奥宣战,为协约国集团提供大量粮食和数十万人 力充当劳工,从事运输、挖战壕等最繁重的劳动,在美、英军队中,还招募有中国人当炮灰。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引言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战争进程以及战争结束后的影响。

一、背景1.1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欧洲列强为了争夺殖民地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导致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1.2 军备竞赛的升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各国纷纷进行军备扩张,特别是海军和陆军的发展,导致了军备竞赛的升级。

1.3 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19世纪末,各国民族主义思潮兴起,民族自决的要求日益高涨,加剧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

二、原因2.1 各国利益的冲突:由于殖民地和市场的争夺,各国利益产生冲突,形成了导火索。

2.2 各国军备竞赛的升级:军备竞赛的升级导致了各国军事力量的积聚,使得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增加。

2.3 各国外交政策的失衡:各国外交政策的失衡导致了盟友关系的复杂化,使得战争爆发后的局势更加复杂。

三、战争进程3.1 西线战场:主要是法国和德国之间的战争,双方在阵地战中互有胜负,但最终德国未能攻占法国,战争陷入胶着状态。

3.2 东线战场:主要是德国和俄国之间的战争,德国在东线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未能彻底击败俄国,耗费了大量资源。

3.3 海战和海上封锁:英国海军对德国实施了封锁,削弱了德国的经济实力,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海战。

四、战争结束和影响4.1 1917年俄国革命:俄国革命导致了俄国的退出战争,使得德国能够将兵力转移到西线,加剧了战争的紧张局势。

4.2 1918年德国的失败:德国在西线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但最终未能取得胜利,使得德国陷入了战败的境地。

4.3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战争结束后,各国在凡尔赛签订了和约,德国被迫承担了巨大的战争赔款和领土割让,导致了德国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动荡。

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由于欧洲列强之间的利益冲突、军备竞赛和民族主义思潮兴起而爆发的全球性战争。

北师大版选修3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评课稿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的行动和态度;
•分析战争期间的重大决策和关键战役。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和约,特别是凡尔赛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探讨战争对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
•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9.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教学经验。
九、课程评估与改进
本课程的评估与改进将会参考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反馈意见。通过学生的评价和建议,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广泛吸收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变。
北大版选修
一、课程简介
北师大版选修3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是一门面向高中学生的历史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的深入研究,使学生了解并分析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从而更好地适应多元社会的发展。
•分析对当前和未来世界的启示和借鉴。
四、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设计为12个教学小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背景与起因
•通过课件、教科书等教学资源,简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国的国力对比,以及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领土争端;
•分析引发战争的直接事件,如萨拉热窝事件等。
第二课时:爆发与扩大
•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的战时动员和战略部署;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
1.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的教学反思信丰县志和中学王燕明一、设计思路1、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要求学生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偶发事件的背后蕴藏的历史规律;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对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突发性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近几年来,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不断的为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敲响警钟。

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学生把握大战的规律和性质,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平的必要性。

3、通过本课出现的“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六国,我通过学生扮演六国代表发言,指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为什么结合,从而得出国际舞台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的结论。

通过学生扮演讲述萨拉热窝事件,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成功之处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践证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不仅良好的开头需要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也需要情境的创设。

如讲授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时,我创设了一个六国代表发言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确定角色,分配任务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互动探究中生成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对话者、促进者、商讨者,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课堂上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中心论。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互相交流,师生,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师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如我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成员分别准备以下内容:选出“同盟国”代表,“协约国”代表及“萨拉热窝事件”的有关代表,准备发言稿等资料。

3、正确引导,思想升华针对学生正是血气方刚、容易冲动之时,利用萨拉热窝事件所导致的后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学生因一时冲动而造成恶果。

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学素材)1、以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有关英国妇女地位的两份资料。

资料甲(来源于一份地方报纸):“女性还不明白一件事:她们已经不太可能再从事那些有薪资的工厂工作。

先前离开家庭杂事进入工厂的女性,如今被要求回到她们原来的锅、盘世界中。

”资料乙(来源于一位现代史家的讲话):“把选举权视为是对战争中女性作出贡献的报偿,这是很简单的解释。

实际上,仔细研究后会发现,战争带来的改变不多。

那时报纸报导女性得到热诚欢迎,但在农场、医院和工厂,她们都被痛恨敌视。

”对以上两份资料的见解,下列叙述何者为宜?()A. 甲的观点和乙观点互相有矛盾B. 甲和乙认为大战改善了英国女性的经济地位C. 甲和乙认为大战改善了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D. 甲和乙认为战后社会对英国女性的看法未真正改变2、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1871年,奋发图强半个多世纪的德国终于统一。

……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败涂地。

”这里“一败涂地”的战争指()A.反法同盟的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C.普法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3、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一项是()法国1:28 英国1:57德国1:32 俄国1:107A.战争中俄国人口伤亡最少 B.战争中德国人口伤亡总量仅次于法国C.战争中法国人口伤亡比例最高 D.战争中英国人口伤亡数量比俄国多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一共有850万14—18岁的青年被动员到前线,其中有131万人永远没有回来,战争爆发仅两个月,已经有25万法国士兵马革裹尸。

战争还使法国的工业系统遭受重创,国民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使法国遭到严重损失的原因有①法国北部是主要交战区②旷日持久的阵地战③新技术武器巨大的杀伤力④法军战略严重失误()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5、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一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一战前更加完整。

课件1: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 说,都是非正义的。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 义列强,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 战争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新世界,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催化 了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政府机构职能;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 的变化,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世界取得了暂 时的和平。
三、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改变欧洲政治格局 (1)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 (2)促成一个新型__社__会__主__义__国家的出现。 2.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1)军用飞机和_汽__车___的机动性为人们所关注。 (2)推动了_化__工__技__术___的发展。 (3)促使人们不断地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 件。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欧洲衰退 (1)经济危机:失去大量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财政金 融地位急剧下降,对_世__界__经__济___控制力不断减弱。 (2)政治危机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激励了欧洲各国无产阶级运 动。 ②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受到重创,以_欧__洲___ 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课标导航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 课程标准 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其性质。 学习导航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 3.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 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全球通史》
材料四 在西太平洋和远东,在日本朝阳的照耀下,亚洲属于 亚洲人这种说教的毒种萌芽生根。这一切留下了无穷后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
战争结束了。 × 战争结束了…… 战争结束了! 战争结束了???
小结: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原 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导 致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根本原因) 三对基本矛盾:
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过程(1914—1918) 三个阶段
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 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选集》第二卷,第577页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一、战争性质
全局看: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局部看: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所从事的战争 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从全局看,这 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二、大战的后果: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 2、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以欧洲 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⑴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和奥斯曼四大帝国 ⑵削弱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⑶壮大了美国和日本
一战后,美国和日本为什么会迅速崛起?
美国崛起: A、原因: ①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大发战争横财; ②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商品和贷款, 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B、表现: ①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 资本输出国; ②占有世界黄金储量近一半; ③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 ④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扩大。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 2、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以欧洲 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⑴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和奥斯曼四大帝国 ⑵削弱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 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他们掠 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 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世界经济史》 战争改变国际格局
二、大战的后果: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 2、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以欧洲 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摧毁的四大帝国
德意志帝国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二、大战的后果:
----国际联盟
二、大战的后果: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 2、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争 3、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催生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了新 4、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世界
5、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国际联盟 6、大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民族解放运动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思考:一战后为什么会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原因:
1、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 的控制,部分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 的民族解放运动; 3、一战后欧洲列强受到极大削弱,为民族解放运动 提供了契机;
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及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规律是战争的根源;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平的环境需 要全人类共同营造和维护。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共 同的责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而不同” “以和 为贵”……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一战的后果的有: ①大量人员伤亡 ②经济损失惨重 ③引发饥饿和灾荒 ④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创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战的重要影响是: A、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B、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C、美国开始独霸世界 D、英国霸权地得到进一步加强
德国十一月革命 1918年11月3日, 基尔港水兵起义。
库恩.贝拉(1886-1939)
中国“五四”运动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
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朝鲜反日的“三一”运动
二、大战的后果: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 2、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以欧洲 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⑴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和奥斯曼四大帝国 ⑵削弱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⑶壮大了美国和日本 ⑷促成第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苏俄 4、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4、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妄图通过掠夺殖 民地摆脱危机,直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出现。
国联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二、大战的后果: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 2、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 3、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争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催 ⑴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和奥斯曼四大帝国 生 ⑵削弱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了 ⑶壮大了美国和日本 ⑷促成第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苏俄 新 4、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世 5、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界
向德国投下了543吨炸弹,1918年英国皇 家空军成立 一战期间,德国对英国领土发动了53次飞艇空袭,投下
5700枚炸弹,炸死566名平民。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中,法国汽车载运士兵及物资
美国汽车,1900年至1914年,由4000辆增至56万辆
俄国妇女敢死营女兵表演队列
二、大战的后果: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 2、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争 3、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催生 了新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世界 4、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5、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6、大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⑴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表现?) ⑵客观上提高了妇女地位 ⑶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表现?) ⑷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表现?) 和平主义
经济衰落
欧洲在国际 上统治地位 的动摇
政治危机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控 制削弱
二、大战的后果: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 2、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 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 ••••••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 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 扩张海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 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 界之牛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 生产损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1913-1920钢产量占世 界产量的一半以上,石油占世界的2/3。到1929年工业产量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以欧洲国 家的总和。到1919年,17个国家欠美国的债务达100亿美元 1913-1930,海外投资从20亿增至150亿美元,30%投放在欧 洲,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1914-1919工业总产值增加1.8倍,超过农业产值 近50%:对外贸易总额增加了三部,黄金储备增加了四倍 半,给英法俄债款为5亿日元。日本船只活跃在地中海、 大西洋甚至南北美洲地区的海上,从中获得大笔贸易以外 的收入。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7.6 66.3 55 英国 德国 法国
英国德国法国
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 为100)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 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 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 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战前: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 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 三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战争清单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4年零3个月(1914、7-1918、11) 33个 15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4 7350多万人 1000万人阵亡,2000万人伤残,共 伤亡人员 伤亡3000多万人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间接死亡 2000多万人 在一战中死亡的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 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
阵亡者的墓地遍布欧洲大陆 1914—1918年大战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消耗 如此众多参战者的总资源,覆盖地球上如此广阔的土地。 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战争。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 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 ----[美]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大战前的欧洲城市
被摧毁的城市
“全欧洲的灯火都要灭了。我们这一辈子是看 不到它再亮起来了。”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 2、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3、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说明 : “空前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一目为学生课 外阅读内容
在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 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 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本人承认, 那就是欺人之谈”。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日本崛起:
A、原因:
①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际扩展势力;
②在大战中接受了欧洲的大量定单。 B、表现: ①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