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不讲理的家长

合集下载

对待蛮横无理的家长要以理服人

对待蛮横无理的家长要以理服人

对待蛮横无理的家长要以理服人——张营中心小学:李林家长王某的孩子做值日时,没有扫地就提前溜走了。

当天的值日干部将此事告诉了我,我批评了王某的孩子,并要求其补扫。

家长王某知道了这件事后,认为自己的孩子挨了批评,是那名值日干部告状所致,便跑到教室训斥那名值日干部。

我知道后,打电话请家长到学校来,家长王某却不来。

第二天,我再次打电话要求家长到学校,家长还是不来。

第三天我叫孩子给家长捎信,请他妈妈必须到学校。

第四天,家长王某怒气冲冲地来了,她没有找我,而是直接去找校长,要求校长给她的孩子转班,并要挟校长,如果不帮她的孩子转班,就到教育局上访。

见到家长王某,我态度坚决地对她说:“你必须先向那个孩子道歉,道歉后,我们再谈你孩子转班的事。

作为一名成年人,一个孩子的母亲,在公共场所当着那么多学生的面骂人,你知道其它孩子怎么看你吗?”不等家长王某开口,我继续说道,“那个值日干部要是把你骂他的事告诉他的妈妈,如果他的妈妈和你一样处事,是不是会把事情越搅越糟?”可能见我的态度很强硬,立场很坚定,家长王某的态度变了,话语少了,说话的语调也明显柔和了。

家长王某的态度改变了,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不能得理不让人,也改变了态度。

最后家长王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那名值日干部道了歉,在学生中挽回了不良影响。

班主任常常会遇到蛮横无理的家长,有的班主任为了息事宁人,一味迁就;有的班主任担心惹火烧身,“敬而远之”。

其实一味迁就就是下策,越迁就越被动;“敬而远之”更是不作为,守住了清静,却丢失了良知。

打蛇就打七寸,遇到这类家长,抓住问题是关键,要敢于以硬碰硬,以势“压”人,以理服人。

家长王某之所以被我降服,是因为我抓住了她作为大人骂值日干部这一明显的错误行为,步步紧逼,“逼”其认错,从而取得了最为理想的处理结果。

如何应对刁蛮家长班主任心得体会

如何应对刁蛮家长班主任心得体会

如何应对刁蛮家长班主任心得体会学校内直接与家长打交道的是一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所以,“如何面对刁蛮的家长”便成为教师无法回避的课题,这其实是校园不和谐人际关系中的一种。

家长刁蛮,一是因为文化素质低,思维简单、言谈粗鲁;二是因为思想境界低,不明事理,遇事自私,只考虑他自己孩子的利益。

教师如何面对刁蛮家长的问题,究其实是知识分子如何与低素质人群打交道的问题。

一、教师要加强学习和修养,不做违法违规违常理的事,不给家长创造“刁蛮”的机会。

如果去深究现实中家长“刁蛮”的案例,会发现不少家长刁蛮只是“果”,教师“刁蛮”才是“因”。

教育论坛上有位老师提供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经常严惩学生,最苛刻的一次居然让患有先天肌肉萎缩的孩子因为不上体育课,罚了xx年人保护法我们是必学的,其他的法律法规、包括一些生理常识、社会习俗、当地民风等等,也是懂得越多越好。

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树立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望,让刁蛮家长没必要刁蛮或者不敢刁蛮。

在学校常有这样的现象,那些爱心浓浓的班主任、那些性格温婉、人品高洁的班主任,班里风平浪静,好像很少遇到刁蛮家长;相反,一些性情暴躁、方法简单的班主任,或者因各种原因工作心不在焉的班主任,班里会风波不断,要么家长找领导告状,要么吵得满校硝烟。

在教育论坛上,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的班主任,讲台耕耘,春风化雨,一颗心全给了学生。

水草如此、艾岚如此、月影如此、爱娟如此。

月影说:爱孩子是应对刁蛮家长的法宝。

温爱娟说:不要做伤害学生的事,对他的子女问心无愧,家长也闹不到哪儿去。

水草说:老师用一颗公正的爱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般不会出现和家长吵架的问题。

于是,她们的教育历程中就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少遇到刁蛮的家长。

不是她们幸运,而是用爱心、学识、人品、奉献交织出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和家长敬重和感激,这种魅力足以化解矛盾和冲突,对刁蛮的家长有软化功能也有震慑的功能。

三、把角色定位清楚,教师是教育者,不要混同市井俗人。

学管师与家长沟通要掌握的14个窍门

学管师与家长沟通要掌握的14个窍门

学管师与家长沟通要掌握的14个窍门学管师与家长沟通要掌握的14个窍门整理了一些在不同场合与不同家长沟通的小妙招,希望能给老师们带来一点帮助!先做好3个心理准备1、无论你多爱你的学生,你都比不过学生父母对他的爱。

有时候,父母的责难出发点是爱孩子。

2、班上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可能都会不同,家长和老师的想法有冲突在所难免。

3、无论你做得多努力、多用心,总会有配合你的家长,也总会有让你头疼的家长。

14个窍门记起来1、在和女性家长沟通时要多进行情感沟通,让其知道自己对学生家长和孩子的关心,之后再沟通学生的优缺点就会顺畅很多。

2、在和男性家长沟通时,只要实事求是、简洁明了就好,过多的啰嗦和寒暄反而会消磨男性家长的耐心产生反效果。

3、对于溺爱孩子的家长,情感共鸣是法宝。

如果是已经做了父母的老师可以以一个普通父亲或母亲的身份跟家长聊孩子的教养经验和困惑,如果是新入职的年轻老师,可以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家长沟通孩子真正需要的成长环境。

4、对于难搞的家长要先积累证据。

一件小事不足以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孩子的问题。

可以将这些小问题做详细记录,在一定的时间跨度里持续的问题更有可能引起家长的反思。

5、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可能会强势、自信,沟通时先求同后存异。

6、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可能会教育观念落后,打骂孩子或是不管不顾是多数,沟通时要唤醒家长的重视同时适当指导。

7、家长会不一定非要在教室里,咖啡厅、公园、茶馆……或许换一个场所会产生更奇妙的效应。

8、家长上放学送孩子时简短的沟通也是与家长增进感情的好机会。

9、当孩子在学校受伤时,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告知情况。

要做好家长对你各种冷暴力或更加严重的言语暴力的心理准备。

10、无论和哪种家长沟通有一种方法是普适的:尽量大声地说优点,婉转地说缺点。

11、家长也有工作,尽量不在上班时间或是深夜电话沟通(紧急情况除外)。

12、学生成绩及优缺点不要在家长微信群里评价,可以短信或微信私聊。

对付奇葩母亲的绝招

对付奇葩母亲的绝招

对付奇葩母亲的绝招
1、多和妈妈沟通,让她多了解一些自己的内心世界,多了解一些自己的喜好,并让她明白,自己既是一个可以独立的人,减少她的担忧,扩大我们的自由空间。

2、在她唠叨的时候,尽量抑制自己的情绪,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我们要试着习惯她的唠叨,而不是自己关上房门,进行冷战。

为了习惯和适应妈妈的唠叨,我们应主动出击,不能总把情绪压抑在心中。

她唠叨时,我们可以听着,但心里想着其他愉悦的事,装一副样子出来,她说什么,我们就说好,是。

态度切勿强硬,否则会造成与家人的隔阂,对我们的成长十分不利。

久而久之,适应下来后,其实就会觉得没什么的。

3、我们要站在妈妈的角度想一想,她们对我们的唠叨,其实是对我们最大的爱,如若我们能善待这份爱,她们也会无比幸福的哦。

如何面对不讲理的家长文档

如何面对不讲理的家长文档

如何面对不讲理的家长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多了,多半在家带孩子的不是爷爷奶奶,就是外公外婆,隔代的老人特别疼孩子,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总觉得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

有的老人读了一点书,能帮孩子看看作业,签签名;有的老人就只能帮孩子煮个饭,洗个衣服什么的,其他的也无能为力。

有些老人家动不动就找上门来,劈口就指责老师对待自家孩子不公正,让孩子受了冤枉气,明显地袒护自家孩子的过失;老师向他们解释,他们还听不进处。

这种不讲理的家长虽然不多,但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现实生活中也时不时会遇到。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老师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家长是否真的不讲理。

老人家常常是听力孩子的申述,才找上门来的。

由于小学生的认识有限,往往很不全面,因而他们向家长反映的事实常与实际有出入,有时还可能说谎话。

家长听了这些片面的,甚至不正确的申述,造成误会,才来学校讲理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老师说明事实真相,消除误会,矛盾自然就解决了。

这样的家长并不是真的不讲理。

有些家长不讲理,是出于对自家孩子的偏爱和对自家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确的估价而造成的。

他们主观的认为,自己孩子的能力比学校老师的估价要强。

老师给孩子的评价是不合理的,不公正的。

家长通常只是和自己的孩子接触,没有机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小学生进行比较,难免对孩子的评价失当。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用可靠的事实,向家长说明其子女的实际能力,并且把他和别的学生进行横的对比,在事实面前,家长就会改变态度,由不讲理转为讲理。

有时候,确实由于老师本人的过失和责任,处理问题不得法或平分有误,又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所以当家长找上门来申辩时,就认为家长不讲理。

这种情况是最应该避免的。

老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严于解剖自己,增强自我修养,在工作中尽量减少失误。

如果家长真的不讲理,解释和说明都毫无效果,那只好通过学校领导和家长所在单位的领导出面解决了。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最需要冷静和克制,不要和对方发生情绪上的冲突和相互攻击。

碰到无理取闹的学生家长,该怎么办?

碰到无理取闹的学生家长,该怎么办?

碰到无理取闹的学生家长,该怎么办?
去年冬天在教育局帮助整理学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家长,非常有意思,那天家长喝酒了,然后他的媳妇陪着他,其实他是为孩子去办理一些学籍的手续的。

他的孩子有两个户口,然后他需要改名字,改名字的话,正常情况应当是由派出所出具的一个户口注销证明,这样子很简单就可以把姓名以及身份证号都改过来,因为这个家长喝了酒之后说什么都不听,他就直接说你必须给我改,反正颠三倒四就这一句话。

我把所有的应当介绍的和注意的都给他说的非常清晰,并且找了一张纸给他写了一下,结果他还不依不饶,非得揪着我不放,真的感觉到非常无奈,可能是当老师当惯了,如果是在其他场合下,根本就懒得搭理这样的家长,最终,这个家长在他媳妇的劝阻下。

还是一脸的不情愿,扬言要投诉这个投诉那个。

反正就是酒鬼一个。

很多人都把老师当成了一个最可欺负的行业,也就是指老师在任何场合下仿佛就得低别人一头,当然这种错觉也是针对某一种家长来讲的,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是通情达理的,家长在做任何事情关系到孩子的时候,都会拿出一定的态度和诚意,不过也有一些家长把学校和老师当成他们的仆人。

工作时间长了,通常遇到这样的家长,一般都是把他们直接当成一个不存在或者忽略,哪怕惹自己生气,自己也不会生气,毕竟这样的人如果能遇得多了,你就会习以为常,总有一天这样的人会遇到一个比她更难对付的人,那么他们俩就会斗起来,斗起来的后果肯定是一败俱伤,这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状态了。

当然还遇到过很多情形,一般都是自己很热心的想帮助别人,结果就会成为别人。

恐吓或者所批评的那个,非常无奈。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态度和技巧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态度和技巧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态度和技巧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学校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

下面店铺整理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态度和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态度和技巧01一、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二、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不能等问题出现了才沟通。

三、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

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

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具体步骤是:1.汇报孩子近来的发展情况(进步与问题所在)。

2.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及家长的教育方法,找出问题的原因。

3.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法及家长需要配合做的事。

这三个步骤的良好运用,就为我们更好的和家长沟通开了一个好头。

四、在与家长沟通时老师要根据家长们职业、性格、文化修养、教育观念的不同以及不同幼儿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沟通的方法。

如和观念陈旧的家长沟通,我们直接给予教育措施,他们就很难接受,所以,可以直接向他们反映幼儿的学习效果,如: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孩子掌握了什么,哪些地方还需要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把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慢慢渗透,逐步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和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在具体工作中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家长和幼儿的情况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还需要我们老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态度和技巧021.以交流孩子情况为主的沟通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老师最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其次,要借助具体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现。

父母蛮不讲理,如何自洽

父母蛮不讲理,如何自洽

当父母表现出不讲理的行为时,确实可能给你带来困扰和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帮助你自洽:
1. 保持冷静和理性:当父母不讲理时,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冲突和争吵。

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让情绪左右你的决策和行为。

2. 设定个人界限:确定自己的底线和界限,明确自己的权利和需求。

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尽量避免被父母的不讲理行为所影响。

3. 寻求支持:与信任的朋友、亲戚或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惑。

他们可以给予你支持、理解和建议,帮助你保持自洽和情绪稳定。

4. 自我肯定和自尊:坚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保持对自己的肯定。

不要让父母的不讲理行为贬低你的自尊和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和处理困境。

5. 寻求妥协或妥善解决:在与父母的争执中,努力寻求妥协或妥善解决的方式。

尝试以平和的态度进行对话,并寻找共同的利益点,以达到和谐和理解。

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你有权利保持自洽和寻求自己的幸福。

即使父母不讲理,你可以通过建立健康的边界和寻求支持来保护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面对不讲理的家长
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多了,多半在家带孩子的不是爷爷奶奶,就是外公外婆,隔代的老人特别疼孩子,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总觉得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

有的老人读了一点书,能帮孩子看看作业,签签名;有的老人就只能帮孩子煮个饭,洗个衣服什么的,其他的也无能为力。

有些老人家动不动就找上门来,劈口就指责老师对待自家孩子不公正,让孩子受了冤枉气,明显地袒护自家孩子的过失;老师向他们解释,他们还听不进处。

这种不讲理的家长虽然不多,但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现实生活中也时不时会遇到。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老师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家长是否真的不讲理。

老人家常常是听力孩子的申述,才找上门来的。

由于小学生的认识有限,往往很不全面,因而他们向家长反映的事实常与实际有出入,有时还可能说谎话。

家长听了这些片面的,甚至不正确的申述,造成误会,才来学校讲理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老师说明事实真相,消除误会,矛盾自然就解决了。

这样的家长并不是真的不讲理。

有些家长不讲理,是出于对自家孩子的偏爱和对自家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确的估价而造成的。

他们主观的认为,自己孩子的能力比学校老师的估价要强。

老师给孩子的评价是不合理的,不公正的。

家长通常只是和自己的孩子接触,没有机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小学生进行比较,难免对孩子的评价失当。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用可靠的事实,向家长说明其子女的实际能力,并且把他和别的学生进行横的对比,在事实面前,家长就会改变态度,由不讲理转为讲理。

有时候,确实由于老师本人的过失和责任,处理问题不得法或平分有误,又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所以当家长找上门来申辩时,就认为家长不讲理。

这种情况是最应该避免的。

老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严于解剖自己,增强自我修养,在工作中尽量减少失误。

如果家长真的不讲理,解释和说明都毫无效果,那只好通过学校领导和家长所在单位的领导出面解决了。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最需要冷静和克制,不要和对方发生情绪上的冲突和相互攻击。

不管遇到以上哪种情况,事情发生以后,老师都不应该对当事的学生产生偏见,更不应该寻机报复。

老师应该有以德报怨的胸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教育学生和他们的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